李白是怎麼死的?|歷史驚奇
唐代詩壇巨匠李白於寶應元年(西元762年)離開人間,卒於當塗(今安徽省馬鞍山),享年62歲。關於他的死因,一直有不同的說法。
中國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郭沫若從醫學角度進行研究推測,認為李白61歲時曾遊金陵,往來於宣城、歷陽二郡間。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準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可惜行至金陵發病需要折返。此為「腐脅疾」之初期,即膿胸症,後回到當塗,最終死於當塗。晚唐詩人皮日休〈李翰林詩〉云:「竟遭腐脅疾,醉魄歸八極。」也認為李白是因酗酒致疾致命的。
另外,有人卻認為李白是溺死的,因為李白愛酒,也愛月、愛狂,他在安徽採石磯夜遊,因喝醉了酒而下江捉月亮,不幸溺水身亡。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稱:「李白著宮錦袍,遊採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看來,李白的死因與酒有關,那麼究竟是病死的還是溺死的呢?看來只能是一個謎了。
林徽因死因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甜蜜的家庭〉◎蕭詒徽
▌在我面前哭
他說他夢見和別的女人一起洗澡/她就哭了/他說是夢/她說「你說的每句話我都覺得是真的。」/他說只不過是夢/她說就連你醒著的時候/都不想洗我/是不是不愛我/該怎麼解釋呢/我就是他夢見的那個女人/也不是故意要在他睡覺時全裸出現/我說你怎麼在這裡/他說我也不知道/反正都來了/不如真的洗個澡/我說是夢/他就哭了/哭什麼/醒來就好了我說/他說「我是真的想洗個澡。」/我好像懂了/他也有一具在現實中/永遠無法洗乾淨的身體/和那個女人/他不想洗那個女人/我就穿上衣服/抱他一抱。「別跟她說,」/我提醒。「不然她會更髒的。」/他在我的懷中消失/我想他是醒了/我澡也不想洗了/只不過是夢/很普通那種/濕濕的/髒髒的/有男人的夢
▌在他面前哭
當我的屍體好嗎/我一直想收藏/幾個自己的死人/一位放在冰箱一位寄回老家/還有一位/最好是男的/活的/但是乖乖當我的屍體/聽起來很無聊/不過我可以演法醫/我們可以玩個遊戲就是/研究你的死因/說真的/當你的法醫/比當你的女人還幸福呢/可以用鑷子插你/可以用刀子戳你/可以每天回到房間/拉開屍袋拉鍊/發現你真的都沒變/而且全身都是硬的/使我相信/我是一個引人遐想的女人/每天思考到底是誰殺了你/也比每天問你愛不愛我有趣/就算問你/你也不說話/真棒/最討厭那種/什麼都說出來的/活著的情人/我很快就膩了/好好的叫他去死吧/他還會生氣/要是屍體/就不會跟我吵/憑什麼叫我去死/這種小事了吧/當我的屍體好嗎/就可以把你放我床上/假裝看你睡得很熟/除了不能聽你的心跳之外/其他都很完美/就算很多血你身上/濕濕的/髒髒的/你也不會醒來/第一句話就說/「我夢見和別的女人一起洗澡。」
▌在她面前哭
基本上/認真的父母/會養出任性的小孩/這件事/幾乎可以肯定/機率就像優秀的小孩/導致庸俗的家長一樣高/我就是太優秀了/我的爸媽又吵架了/爸說他夢見別的女人/媽叫他快點去死/他們到底為什麼要在一起呢/偏偏他們沒有還分開的原因是我/「要是把女兒交給ㄊㄚ/她會變得跟ㄊㄚ一樣」/他們極力避免世界/多出一個對方的同黨/他們覺得他們在一起對我比較好/是這樣沒錯/畢竟他們一吵架/我就回房間讀書/然後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品學兼優的女生了/他們到底為什麼要在一起呢/有一天我夢見一個女人/長得有點像他/又有點像她/我問妳誰啊/她說好久不見/我說什麼好久不見/她就不見了/衣服掉在地板/合理推斷/她是全裸離開我的夢的/我就這樣嚇醒/那晚我懂了性和革命/並且第一次換掉褲子/清洗床單/一些血在我身上/使我想到屍體/何況他和她還在吵架/我決定先洗個澡/再來列隔天的購物清單/這輩子接下來/總是比男人/多了一項的購物清單/我踏進浴室/鏡子裡的自己/在我面前哭/就這樣來了/濕濕的/髒髒的/青春期
--
◎作者簡介(第九屆林榮三文學獎版)
蕭詒徽,Press 按樂團主唱及詞曲創作,餵羚羊動畫工作室劇本文案。政大中文系畢業,證書還放在女友家裡。人生至今真的就像 1976 那首歌詞:「我還有心愛的人/一個搖滾樂隊/口袋裡還有一點錢/世界末日就是明天」。唯一的出入是我生於 1991。
--
◎ ㄩㄐ 賞析
長大是什麼呢?
長大是假裝。長大是懂。長大是開始怕髒。
小孩子不怕髒。小孩子根本不懂髒——似乎我們懂得愈多就愈髒。「別跟她說,不然她會更髒的。」髒究竟是什麼呢?
詩分三節。爬梳角色,我們可以找到爸爸、媽媽、女兒,以及一個貫穿全詩,不知道到底從哪裡跳進這個家庭夢境的女人。對於女兒,髒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睡夢裡經血流出,必須要洗;又突然間「懂了性和革命」,在青春期變髒。
這是一個啟蒙瞬間。是一個少女突然理解世界的一小部分。彷彿身體的變化、父母的爭吵、怪異的夢、夢裡的女人(還莫名其妙說了句好久不見),都終於有了一個解釋:
因為變髒了。
身體髒了。世界髒了。父母是髒的。夢髒了。
我髒了。
對於詩裡神秘的女人,髒是習以為常了。但對於媽媽,髒更是可欲求的。她甚至寧願身邊是一具髒髒的屍體:不會回嘴、不會夢、永遠是硬的、不會變。
對她而言,「變」似乎比「髒」更難以忍受。屍體濕濕的、髒髒的沒關係,至少不會變,也不會醒來。要是能一直睡著多好?
於是我們迎來第二個啟蒙瞬間:媽媽(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理解了「變」。
女兒因為「髒」哭了,媽媽因為「變」哭了。
爸爸也哭了。他是因為發現在夢中,發現如何也變不了,如何也要永遠髒下去的。
或許詩裡唯一沒有長大的,正是那個神秘的、長得有點像他又有點像她、好久不見的女人。那是女兒的過去嗎?然而她不怕髒,也沒有哭。「哭什麼,醒來就好了。」但是這夢怕是永遠不能醒。
長大是不再知道自己哭什麼。
長大是,看見一個永遠無法洗乾淨的自己。
--
註:這篇作品是第九屆林榮三文學獎的版本。收錄於《鼻音少女賈桂琳》的版本,改為將每一行斷開,分節不同,沒有小標題。第二節有一個字和一個標點不同、第三節有一個斷行和兩個字不同。
美術設計:于玄
攝影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甜蜜的家庭 #蕭詒徽
#ㄩㄐ #少女詩 #林榮三文學獎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7/blog-post_21.html
林徽因死因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感覺那根針還在 ◎游善鈞
這還是頭一遭
有人上門問自己為什麼和自己分手
我請他進來,換雙拖鞋並且脫下外套
像主人對待客人那樣
要他把這裡當做自己的家
他一度把這裡真的當做自己的家
我泡茶
他靠坐沙發,那張椅墊差一點點就要留下他屁股的形狀
我幹過的地方
他怎麼不跟這壺水一樣趕快滾開
他時常要我形容對他的愛:
我覺得你是癌,
多一點點就要命。
他不是很高興我提起他父親的死因
我以為他要的只有愛
伯爵茶、烤過的司康搭鮮奶油佐柑橘果醬
我想問他:
嘿!你有沒有喝出這杯熱茶裡
沒有添的一小滴蜂蜜
那就是我們之間需要的東西
他說我真的沒有想過我們會走到這一步
我多想打他的耳光
啪啪啪啪打到我們其中一人笑出來
我不好意思說曾經有一段時光
每天都希望他死在門外
我很壞
壞到不會出席他的喪禮
壞到想把全身脫光把自己的脖子吊起來近距離看他,的笑話
如果他上的是天堂
──雖然他一向是被上的那個
他用完下午茶
所有的食物都還在
大概是沒等到想聽的話
他起身去上廁所
我縮在沙發裡懷念那些很冷的笑話
他一直沒有出來
沒有。我敲門
然後再敲
我把嘴唇緊緊貼住光亮的木板告訴他
不可以在這裡住下來
他過了幾天才回來拿鞋子和外套
掉進馬桶前要我形容對自己的不愛
嘩啦──我沖水讓所有髒東西從人間流過
被蜂螫過的地方
感覺那根針還在
-
◎作者簡介
游善鈞,曾獲優良電影劇本獎、拍台北劇本獎、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周夢蝶詩獎等獎項,作品並曾入選文化部改編劇本書推薦、臺灣文學館文學好書推廣專案。
已出版有:長篇小說《完美人類》、《骨肉》、《隨機魔》、《虛假滿月》、《神的載體》。短篇推理小說集《大吾小佳事件簿:送葬的影子》。詩集《水裡的靈魂就要出來》。
臉書粉絲團:友善君的推理上鋪
(選自《瞬間正義》作者簡介)
-
◎小編林宇軒賞析
在2020年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感覺那根針還在〉公布的貼文底下,有許多讀者對這首得獎作發表了不同於評審的看法:「將完整句子自以為地分段的傳統變得更不堪入目了」、「美感在哪裡?修辭技巧在哪裡?叨叨絮絮的分行散文沒有詩的凝鍊,反而比較像是極短篇故事,評審真的夠專業嗎?合理懷疑!!」即使作品無法獲得部分人的接受,但既然是經過五位評審投票認肯,必然在美學上的判準經過了一層檢驗。在大肆批評以前,或許可以從文本以及評審的看法來探討、分析作品「哪裡好」。
從詩中所出現的角色與書寫手法來切入,整首詩圍繞著「我」和「他」開展,所有文字所建構出的情節都是依憑著兩人、以第一人稱視角所呈現的;而從段落安排的形式上來探尋,可以觀察出這是一首節式工整的五聯句,視覺上規律的推進也使得內容一併產生時間往前的速度感。在各行安排上,錯落最多26個字的長句與最少3個字的短句,除了配合戲劇張力外,最後兩句的收束感也讓整首詩的餘韻有呼應前面全文、更深層而值得思考的意味,可謂將內容與形式結合得很完整。
在這首詩中,至少就包含了四個較為明顯的文字遊戲:跟這壺水一樣趕快「滾開」的語意雙關、「愛」與「癌」的諧音雙關、「上」天堂與「被上」的語意雙關,以及「他,的笑話」標點停頓造成意義的歧義。在情節上的衝突,則有客套行為的誤解、矛盾與不合常理的荒謬性,這些帶有惡趣味式的荒誕語言,驅使讀者不會在規律中感到疲乏;同時敘事也隨著段落向前推進時間,明快的節奏讓整首作品更容易讓讀者閱讀、進入其中的氛圍。
另一點值得探討的是,在這首以敘事為主、雜揉抒情的詩作中,在節與節之間並非斷裂地切換,而是有著微妙的關聯的。以第一二節的「家」、第七八節的「廁所」、中間下午茶的連結都可觀察出,尤其在「希望他死在門外」連結到「葬禮」,再從自己甚至不會出席葬禮的「壞」延伸到看「他,的笑話」,詩句之間的雙方互動與權力關係不斷置換,這些宰制與被宰制的文字流動狀態,都讓這首詩作顯得有趣、生動。
「我幹過的地方」、「雖然他一向是被上的那個」等句對於「性」的描寫直白露骨,而在這些句子前後都以各類語言的手法將這種散化的表現方式分散,同時扣合整首詩的調性,因而不會過於突兀。除了對於性直接敘述,詩中也寫到屁股、脖子、嘴唇等身體意象(或者,更大膽地猜測,這些意象也若有似無地在「『頭』一遭」、「分『手』」也顯現出來)。另外,這首詩並不是透過某一意象進行全篇的串連,主要還是在時間與空間的流轉中,將「愛情」的意義突顯出來;而「他一直沒有出來」更能與最後一句、同時是詩題的「感覺那根針還在」,顯示出精神與身體的雙重概念。
回頭來檢視,在人稱與這篇作品的對話對象上,全詩不同於時下常見的「你我體」,反而採取了另一種語言策略,直接地敘述我和他之間的故事。雖然只有簡單的兩個角色,但如此卻更顯得對話的對象是「你」,意即閱讀這首作品的各位,讓讀者在閱讀時能感受到自我在作品中的參與感提升。
讀完小編初步的分析,來看看決審的評審們是如何看待這首詩的吧!
評審陳大為提出這首詩呈現出的人生態度明確、語言調性鮮明、念頭自然而不刻意。零雨談及這首詩時,指出它的獨特性在於「荒誕」、「黑色幽默」、「大膽直率的用語」,這些語言的運用驅動了原始的生命力,而詩中角色我與他的「兩個焦點」更是體現出自我與自我的距離;而唐捐也提出這首詩如同自我的「照鏡」與「辯證」。不同於大多評審陳述優點,另一位評審羅任玲則認為其具有小說的「戲劇性」而「詩質」相對稀薄,而陳義芝亦對詩中某些描述「性」之太口語的部分存疑。
對於歷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似乎大多都是在語言使用上較為突出的作品,包括同音造成歧異的曹馭博〈與蒂蒂復健一日〉、勤於複沓的蕭詒徽〈並不〉與角色置換的〈乘客〉、以聲音形式出發的林儀〈注音練習〉到這首游善鈞的〈感覺那根針還在〉,似乎隱隱建構出一種不同於抒情傳統、以意象見長的美學典律。也許這類的作品並非能獲得所有創作者與讀者的認同,但無可否認的是,它們的確為被獎金獵人以「得獎體」所獵捕殆盡的文學獎中,帶來了一種新的泉源。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2016年~2019年的林榮三,每年都有「小上班族好慘、資本主義異化我QAQ」的社畜詩。
——By 小編A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3/blog-post_13.html
林徽因死因 在 徐志摩死因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八卦
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香消芳盡,絕塵而去。時年51歲。她用她裹挾著自己一生的清冷婚姻,玉成了無數男人心中的妄想。她只能冰涼地活 ... ... <看更多>
林徽因死因 在 陸小曼婚內出軌害死徐志摩,與人夫同居30年慘遭拋棄 - YouTube 的八卦
林徽因 散文《悼志摩》,听 林徽因 解读不一样的徐志摩. 梓涓诵读 ... 林徽因 肺结核晚期,逝前欲见梁思成被拒绝,遗言令丈夫悲痛欲绝【古今唠事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