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四夜]
香港法庭的近代歷史從未發生這樣的一件事。47名因「初選」而被捕的民主派人士,在警署拘留一夜後送上法庭,馬拉松式審理3個全日,依然未討論完畢是否容許他們「保釋」。由於他們的身份尷尬,既不屬於正式被扣押人士,又未能因保釋暫獲自由,身份卡在系統之間的縫隙裡,成為甚麼都不是的人。
正式扣押的犯人,還可以讓家人送入物資,或獲分發衣物等。但由於這批人身份未明,47人幾天穿着同一套外衣,連續幾天沒機會洗澡,內衣褲也是到了第三天才獲分發乾淨的替換,首天審訊更從早上直至到凌晨,有女被告人暈倒在犯人欄裡,好幾人感到不適送到醫院治理。
外界對於審訊引發的人道和衛生問題感到嘩然。
過往香港的審訊,甚少發生類似事件,即使刑事案,也有假定可保釋原則,若控方掌握被告人的情況而提出不准保釋,也不需要長時間理論。自從國安法在香港實施後,由於是全新法例,以往被控告國安法的單一案件從未出現「大堆頭」集體控告情況,故法庭在保釋討論上已經持續數天,依然未作出決定。
即使是法律界人士,對這幾天在法院出現的現象,都感到難以消化。47名被告,有男有女,由不同收押所送到法院,有女被告人扣押的地點遠至北區近邊境的羅湖,車程來來回回,折騰甚久。首天在警署渡過了一個晚上,翌日審訊至凌晨2時,再上囚車送到收押所,第二天中午又再回來法院,被告們都說,連續兩天沒有睡上一覺,衣服從內到外都沒有替換。
直至有大狀在法庭反映狀況,至周三才安排可以洗冷水澡,更換內褲等,法庭也「提早」於第二天審訊至晚上十時散庭,再延遲至第三天於中午再開庭。有被告說,「才終於可以睡上一覺,人也恢復了一點精神」。
第一天馬拉松式審訊,從下午直至深夜,連控方律師代表都忍不住向法官表示需要吃飯;被告也連續十多小時沒有飯吃,兩天沒睡好,最終被告人楊雪盈於周二凌晨暈倒,犯人欄一陣混亂。
五天四夜,法庭究竟發生甚麼?47名背景迥異,年齡,家庭背景,教育水平,人生閱歷差異甚大,他們其中,有仍穿着西裝,口袋裡有絲巾,腳踏淺色皮鞋的大律師;有仍在開診所,病人等着他回去門診的醫生;有街坊等着他們回社區處理事務的年青區議員;有在異國仍有博士學位等着他回去修讀的講師;他們也是別人的女兒,別人的兒子,別人的母親,別人的父親。每個人的保釋申請,都要花一番時間辨理。
即使在香港容量最大的西九龍法庭第一庭,犯人欄根本容不下47名被告。犯人欄原本安裝有一塊大玻璃,但裡面或坐或站只能塞滿十來人。玻璃外另外加了長木櫈,另外再搬來椅子,在勉強讓被告們有安身之所。
開庭前,有人傳來了實體報紙的頭版,久久未接觸外面資訊的被告們,珍而重之地傳閱着這份報紙,看看關於這宗審訊的報導。
黃之鋒經常站起來,穿間條衣的林卓廷拿着紙筆,靠在玻璃在寫字,岑敖暉穿着灰色的hoodie,頭髮翹起來,他下身穿着牛仔褲,因為球鞋的鞋帶被抽掉了,以滿足收押所的要求(所有條狀物都不能進入收押所以免犯人傷人或傷害自己),他走路時鞋舌在晃動着。前飛機師譚文豪穿了特厚的羽絨服抵抗冷氣,六十歲的毛孟靜還是只穿了卡奇色的薄毛衣,腳踏皮鞋,她偶爾整理平日梳得雅緻的長髮。
記者看到這一切,都要透過三個鏡頭的直播。法院以空間有限為原因,只讓律師代表和被告進入正庭,每名被告人的家屬想到場也只有一個名額,部份家屬也只能在隔壁房間看直播。
冗長的討論,就是每一名被告人的代表律師,向法庭爭取保釋的過程。但為甚麼外界得知資料甚少?原來香港法律寫明,保釋申請過程是不能公開報導,背後的精神原來因為保釋討論過程,提及關於審訊內容,而審訊未正式展開,假若將來有市民擔任陪審團,看了相關報導,就會影響公平審訊。
但傳媒都像熱窩裡的螞蟻,爭論到了第三天,法官披露,已經收到傳媒的請求,是否能酌情放寬禁止報導的限制?辯方極力爭取,表示這宗案件基於「社會公正需要」是否可以讓傳媒適度報導保釋申請期間的情況?控方則大力反對。如此這樣,來回討論,法官表示周四再處理。
於是,記者就處於一個狀態,聽到律師們激烈爭辯,有些是法律觀點,有些是案情,有些是關於被告們的個人狀況,但都不能公開報導。有記者們互相提醒:「我們只能報導,保釋申請處理到第幾位被告,和保釋結果,就這樣,很無奈。」
於是,連日目睹法庭裡的鬧哄哄,律師們疲於奔命盡力捍衛被告人的權益,一切都未能披露。
持續數十小時,被告們累極披上外套在打瞌睡,時而緊張時把手寫的指示「紙仔」交給律師,時而被告走到一旁跟律師代表商討自己的想法。法庭裡的氣氛,時而沉悶,空氣裡飄浮着着疲累,夾雜着焦慮,不安,無奈。
畢竟,控罪是「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罰則是三年牢獄至終身監禁,可以多做一點甚麼呢?大家都在奮力掙扎着。
被告人坐在長櫈上,不斷交換着姿勢,有人站起來倚着牆借力,有人伏在木圍欄上,有人脫下眼鏡再戴上。
至周三下午,事情鋒迴路轉。本來說着,「保釋申請已經到了最後幾名被告了」,法官之前一天還說,周三會有結果。怎知,忽然其中4名被告,包括譚文豪、郭家麒、楊岳橋及李予信,透過代表律師表示,他們已解僱了律師,選擇自辯,此時,法官同意,讓四人陳述。
其中,楊岳橋先發言,郭家麒緊接,再到譚文豪說話。談話內容均提到自己的家境及經歷,提及家人的情感,楊岳橋及譚文豪均有哽咽。身經百戰的幾位辯方大律師們,也忍不住拿出紙巾拭淚,持續好幾分鐘。部份記者透過直播旁聽也忍不住落淚。
只是保釋申請,已經掀動起整個法庭及旁聽者的情緒。一宗世紀大審判,牽連着全香港人的命運。太多的未知,訴說着這城市正處於一個歷史的關節點。
多達十名被告及其代表律師,其後亦表示需要有補充發言及陳述,法官表示,原訂周三宣佈是否能讓被告人保釋的結果,又要押後多一天。眾被告於周四早上再次回到法庭,接受未知的命運,或為自己的命運作出申述。
散庭後,法庭外刮起猛烈的風,近百名市民在法庭附近聚集,辛勞了多天的律師團隊們,晚飯怱怱吃過了黃店送來的晚餐,拖着放滿文件的行李喼離開。如夢似幻的春夜,有人等着送囚車離開,有人趕回家休息,明天又是另一場硬仗。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好樂團 GoodBan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好樂團 ─蒸發 Evaporation ⚘ Official Music Video 她是某些人的摯友、某個人的伴侶、某個孩子的母親、某群學生的人生導師。 她蒸發了,毫無告知地,使得我們不知所措。 生活持續地運轉著,只不過茫茫...
李卓人母親 在 Facebook 八卦
【得獎公告】
恭喜以下50位得獎者:
江婠綺、Kelly Lai、陳佳琪、侯云曦、廖宜泱、Jecica Ju、喬伊、卓佳蓉、Ma He、Michelle Lu、林亞箴、Annita Tzeng、Catherine Hui Wu、Peachh Chuang、鄭宇晴、劉小樺、言言 の母親大人、陳盈瑜、林佑庭、林宜嬋、王馬子、Laura Chan、吳法度、Mandy Hsia、yuntin Kang、莫子楊、小莊園、黃薇薇 、凌沛資、Tina Tseng、游平梅、黃修樺、張淑靜、莊方榕、王芷彦、文杰、陳昱淇、楊雨喬、蔡力聖、李瑋傑、San DE WU、吳佩珊、何嘉慧、Ben LK、蔡佳賢、yeeTee、姜孝侑 、何子瑀、Jasimine liu
恭喜恭喜!!!
再麻煩獲獎者,儘速查看您的【回覆】訊息唷~~
※若以上得獎名單,有相同的顯示名稱者,已有收到【官方回覆】訊息者為【正確中獎者】,其他則為同名同姓的鄉親,非中獎得獎者唷~
※鄉親們請注意,為維護得獎者權益,團隊會依照得獎公告之名單逐一比對得獎者資訊,若您【未收到官方回覆】私自填寫表單者,將會視為無效資訊刪除並且不會提供任何獎品,也不會另行通知!
感謝感謝!!!
【抽獎!免費送50組】康青龍X蠟筆小新限量週邊!
有追蹤 蔡桃貴、蔡波能、嘎嫂二伯、蔡阿嘎 四個FB粉絲頁+底下留言,就可以參加抽獎喔!😁😁😁(詳細抽獎方式如下)
現在大家都在叫外送
但你知道怎樣才有優惠價格嗎?
就是使用康青龍龍來訂就享會員優惠價
還可以預購蠟筆小新周邊商品!
還能有甚麼比這更開心的?
有
就是你真的用了康青龍APP或是龍來訂
不但喝到飲料
還買了蠟筆小新周邊
實用又療癒!
還有甚麼比這更開心的事嗎?
有!
娶到二伯!
但你沒機會了
所以大家快去點起來
不管是預定自取、門市外送都可以喔!
哈哈哈
【康青龍X蠟筆小新限量週邊 抽獎方式】
1.有追蹤以下四個FB粉絲頁:蔡阿嘎、蔡桃貴、蔡波能、嘎嫂二伯
2.有在這篇PO文底下留言
3.留言到7/18晚上12點截止
4.會抽出50位幸運鄉親,可免費獲得一組「伴著植樹樂享杯(隨機出貨)、本口納納口罩收納夾、夏野塑佳代」!
5.得獎者會公布在這篇更新文喔!
#康青龍
#康青龍APP
#康青龍龍來訂
李卓人母親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十分鐘的希望]
馬拉松式聆訊,去到第四個全日,被捕的47名泛民人士,由到警局報到那個晚上起,渡過了五天四夜的漫長而難捱的時光,終於待到法官宣佈保釋結果的時刻。
整天早上和下午,繼續有被告人自辯,也有律師代被告人申述補充資料。其中,代表曾經長時間任空中服務員,關注勞工權益的吳敏兒的辯護律師,提及50歲的女被告人的家庭狀況和過去經歷時,穿着粉紅外套,戴着眼鏡的吳敏兒在犯人欄裡,聽着律師說自己故事時,悲從中來,由飲泣到痛哭,用紙巾拭淚,旁邊的毛孟靜摟着她肩膊安慰。
30歲的何桂藍也作出陳述,她穿着黑色的上衣和闊身長褲,手袖摺到手臂上,常把手插在褲袋裡,她走到律師附近的咪高鋒發言:「testing , testing」,說完她自己的保釋申請時,敏捷地跳起翻過隔着律師區域和犯人欄的矮牆。
今天下午發生了一件小插曲。法官問道,「小姐,妳是否在看報紙。」「小姐」是指何桂藍,不知她從那裡找到報紙,看得津津有味。自被扣押後,被告人的手機被沒收,與外界消息隔絕。
一份實體報紙,忽然成為了資訊來源。「從來未試過覺得實體報紙那麼好看。」這是被告們的心聲。何桂藍答,報紙在地下拾到的,法官說不是要責備她,只是說聆訊過程即使不關她的事,也需要大家留心聽。後來她把報紙交出,「那把報紙扔掉吧」,法官說。珍貴的報紙就被棄掉了。
由於家屬只獲准到隔壁的法庭觀看直播,連續五天四夜,家人連跟被告人親身相見也不可能。於是,唯一的通訊方式就是通過律師。被告人拿着紙和筆,伏案寫下自己的心情和近況,透過律師交給家人。家人也只能把握時間寫紙仔交予被告人。整天審訊,看到不同人把紙條從犯人欄的玻璃窗隙縫遞交出來,大家也互相協助傳遞紙條。
整天休庭兩次,最後一次等待法官承諾於晚上7時出來宣佈結果,等待的時候,氣氛還算輕鬆。何桂藍和岑敖暉,兩個佻皮的青年人,不住地向旁聽席的人士做心心的姿勢,有時是用手指比心心,有時自己把手放頭上形為兩個人形心心,兩人更一起夾份一人做一半把一個心砌出來。何桂藍亦有輕拍岑敖暉的頭髮。有一陣子,區諾軒顯得頹喪,黃碧雲、何桂藍三人圍在一起談話,何桂藍更擁抱了區諾軒,拍拍大家肩膊互相激勵。
法官出來之前,控方代表忽然步出法庭以外,這一個異動,後來成為了記者覺得耐人尋味的一刻。控方代表多次清楚表明,反對47人的保釋申請。
宣佈結果之前,法庭的警員人數明顯增多,九名男警和女警,站在犯人欄附近,令氣氛頓時變得緊張。
法官終於出來了,說考慮了各種因素,請以下號碼的被告人站立。「8 、10、11、14、16、17、20、24…….」被告眾多,記者都不時翻查人名列與被告號數的列表。法官讀了15個人的號碼,表示這批人可以保釋,代表其餘32人要還押。
法官之後逐個處理每個人的保釋金額和人事擔保資料,連「報到」時間和警署地點,宵禁時間,都詳細解釋。此時,獲得保釋的人士,包括前飛機師譚文豪,張可森等,都在拭淚,不獲保釋的,仍坐在原位的被告人,包括岑子杰也在哭泣。法官還問被告明不明白保釋條件,有人語帶哽咽道:「明白」。
獲得保釋的人,還在細心把保釋條件抄寫在手上的紙張上,生怕錯過了細節,部份家屬已在腦海想像,今天晚上如何迎接家人回家,老人家或要安排「碌柚葉」替後輩洗澡…..但是這一絲迎來親人回家的希望,就被控方的技術性語言殺個措手不及。
「律政司正式上訴…..跟據法例第X條針對保釋作出覆核申請。」法官聽後,仍然聲線溫柔地抄寫筆記。法官和控方繼續交換對話,那只是熟悉法律程序的人才聽得懂的對話:「48小時內完成程序。」
有人發出提問:「那些保釋金不用拿出來吧?即係唔洗畀錢啦。」
法官指,由於部份被告人解僱了代表律師,他要解釋一次讓大家明白,按照政府即律政司一方申請,他必須命令15名剛獲釋的被告人繼續還押。
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就這次五天四夜的馬拉松式保釋申請結果作出上訴,由上一級法院再於短時間審理,基於如此情況,所有被告人即使獲得保釋,也因為新的法律程序,需要繼續還押。
五日四夜的折騰,換來了的希望,如同肥皂泡般被戳破。
從天堂掉進地獄,那是15名被告在10分鐘內的處境。
法官離席,47被告人唯走進那道小門正式成為還柙人士,有被告人把握機會大聲叫喊:「政治犯無罪!香港人不死!政治檢控可恥!」黃之鋒離開前還喊了一句:「多謝各位律師!」旁聽席傳來有人喊:「之鋒加油。」
被告人或許還在消化結果,但有家屬已經情緒崩潰,有母親輩的女士在法庭的走廊抽泣痛哭,也有家屬在法庭停車場奔走尖叫哭喊,一位旁聽的年輕女子在法庭外更休克暈倒要由救護車送走,法院裡一片愁雲慘霧。
其中三位家屬,包括梁國雄長毛的妻子、岑敖暉的新婚太太、朱凱廸的太太,已是較「硬淨」的三位女士,她們在法院地下會見傳媒。朱太說:「這宗案件反映香港的政治環境,和言論自由的倒退,令人傷心和憤怒,但我們做丈夫的做妻子做子女的做學生的,和收押所裡的人也是坐在同一條船上,我們要堅強,我們家屬要互相扶持。」
昨天晚上,法院外聚集了數百人,一邊喊口號一邊唱歌,有警方再舉起警告旗幟。直至最後,仍有不少市民要送囚車離開,今天微雨風大,警方把多架警車停泊在法院外,拉起橙色防線把禁區封鎖到老遠。但仍有市民不忍離開,佇立在路邊守候,只為了要讓囚車內的47人,在夜深的街角,看到為眾人為他們,於漆黑中舉起手機點亮的一點光。
(一夜之後,楊雪盈、劉偉聰、呂智恆及林景楠獲准保釋; 其後,黃碧雲、鄭達鴻、柯耀林、彭卓棋、何啟明、施德來、李予信共11人獲准保釋;36人仍還押至審訊)
李卓人母親 在 好樂團 GoodBand Youtube 的評價
⚘ 好樂團 ─蒸發 Evaporation ⚘ Official Music Video
她是某些人的摯友、某個人的伴侶、某個孩子的母親、某群學生的人生導師。
她蒸發了,毫無告知地,使得我們不知所措。
生活持續地運轉著,只不過茫茫人海中,不會再有你要找的那一個。
__
這首歌收錄在好樂團的第二張EP作品《把悲傷留在這裡》,把四首歌曲集合起來,作為送給大家、陪伴大家的回禮。
這張作品對我們來說非常特別,在音樂上我們回歸純粹,採現場同步錄音的方式,沒有其他的樂器,做出最真實也誠實的展現。在影像上,我們與非常有想法的導演Alive合作,將《蒸發》的故事做了完整的呈現。
__
〈蒸發〉
詞:許瓊文、Drib.s
曲:許瓊文
演唱:許瓊文、張子慶
吉他編曲:張子慶
走在探訪你的路上 我不帶任何一束花
君を訪ねる道で 何一束の花を持たない
我只是覺得累了 就走著走著 來到你的方向
私は疲れを感じただけ それで適当に歩いたら 君の方に来た
你會說我又在遊蕩 快回到該待的地方
君はこう言うだろう またぶらぶらして 早く居るべき所に戻るのだっと
我就不想 就像你離開時一樣不爽
それが嫌 君が行った時のように気にくわない
你就像是蒸發 從我眼前蒸發
君は蒸発したようで 私の目の前から蒸発した
從約好見面的地方蒸發
約束した場所から蒸発した
或許這樣比較不會痛苦吧
このほうがそんなに痛くないだろう
你就像是蒸發 從我腦中蒸發
君は蒸発したようで 私の頭の中から蒸発した
從我摸得到的地方蒸發
私が触れる所から蒸発した
可生活還是得繼續啊
しかし生活し続けないといけないんだ
走在沒有你的路上 我不說任何一句話
君のいない道で歩いて 沈黙を保ったまま
我只是覺得煩了 就走著走著 自顧自的流浪
私は飽きただけ それで適当に歩いたら 自分勝手にぶらぶらした
你會說我一再憂傷 別戀著消逝的以往
君はこう言った 私はきっと悲しむばっかり もう消えた過去にこだわらないと
我就不想 就像你離開時一樣不爽
それが嫌 君が行った時のように気にくわない
這城市這麼大 我卻見不到你啊
この都市はこんなにも広い しかし君には会えないんだ
這城市這麼大 我卻見不到你啊
この都市はこんなにも広い しかし君には会えないんだ
我失去了你 也丟失了我
私は君を失った そして自分を失った
我想說的話 都埋在心臟 你聽見了嗎?
言いたいことは 全部心の中に埋めた 聞こえたか
__
〈MV工作人員名單〉
導演:李卓媚& 劉宇皓
製片:曾柏華
製片助理:吳長松、郭昱麟
攝影師:劉宇皓
攝大助:劉政瑋
攝助:鄺保匡
美術指導:李卓媚
執行美術:丁冠濠
場務:黃士盈
梳化:張紹玫
動畫繪圖:李卓媚
動畫協力:丁冠濠
演員:
媽媽:許家玲
姊姊:陳榕姍JuJu
爸爸:張洋
兒子:宸語
協力工作室
Mr.Nobody film studio
特別感謝:
鏡頭銀行
家俱贊助:
走走家具
GOGO Furniture
__
〈把悲傷留在這裡數位上架連結〉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4TLgPErb6tNwMvGEFj0C4G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E6%8A%8A%E6%82%B2%E5…/1377742055
KKBOX
https://kkbox.fm/Ga28fI
iNDIEVOX
https://www.indievox.com/disc/14995
MyMusic
https://www.mymusic.net.tw/ux/w/album/show/579742
friday音樂
http://omusic.friday.tw/albumpage.php?album_id=1449555
網易雲音樂
https://music.163.com/#/album?id=3765103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9iQUDOnkI/hqdefault.jpg)
李卓人母親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評價
六弄咖啡館影評: 解構主角情感 淚崩的原因 (必看)
想和我一樣30天升10000訂閱:http://goo.gl/zNT6Ck
六弄咖啡館影評:
睇六弄咖啡館係我人生第一次睇戲睇到淚崩,今次呢個影評,我用作為香港觀眾嘅角度去寫,同埋睇開我影評嘅人都知我中意用欣賞嘅角度去評論電影嘅可取之處。睇呢套戲之前我以為佢係一套同賣弄青春嘅愛情電影,點知原來係述說青春嘅背後,表現咗唔同嘅感情,令我完全投入到係主角嘅世界當中。六弄咖啡館係感情渲染上做得非常之好,電影用遞進嘅方式去建立主角同每個人嘅感情,令我嘅情緒醞釀到最後嘅爆點都能夠深切體會主角嘅感受,所以我認為呢套電影能夠 令觀眾投入係佢想表達嘅感情當中。
劇透影評:
六弄咖啡館呢個戲名如果你好似我咁無睇過本小說,其實唔會明白意思係點解。故事一開頭就以一位中年男人係呢間咖啡館中對一個陌生女人講一段關於遠距離戀愛嘅故事。第一個回憶片段就見到果個每日一弄嘅鐵罐,當時我就諗唔係講愛情架咩點解間咖啡館會起呢個名嘅,原來電影去到最後先開估,然而去到最後都無引用返小說嘅文字去解釋「六弄」嘅精髓:「六弄人生:人生,像走在一條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個出口,也可能是一條死胡同。生在一個與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愛上了妳,是我人生的第二弄;註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失去了妳,是我人生的第四弄;母親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在這五弄裡,我看不見所謂的出口,出現在我面前的,盡是死胡同。該 是結束的時候了,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再見,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
我唔評論關於口音或者對白有D似書面語嘅問題,因為我被電影表達嘅感情所吸引住。一開始嘅校園生活我已經覺得對白同演員嘅配合非常好,令我有為主角緊張或者怕羞嘅情緒。去到中段當兩人分開嘅時候我完全感受到個關閔綠一心一意為心蕊付出而最後佢不被體諒個種情緒,至於點解心蕊好似咁不明不白就覺得關閔綠唔適合佢,我嘅見解係咁。心蕊講過佢討厭未知數,說穿了就係驚無安全感,而好多嘢佢需要好實在好確定先可以令佢有安全感。例如:當關閔綠唔確認會佢去去西雅圖嘅時候、當佢被打劫後佢覺得男朋友應該要知點做但反而關閔綠反問返佢嘅時候,呢D都係女仔覺得無安全感嘅地方。所以去到最後,係,佢話佢無怪關閔綠,不過無可否認佢已經覺得呢個男朋友比唔到安全感佢而選擇同佢分開。但其實講到尾都係因為心蕊唔夠愛對方而分開。一開頭中年阿智講過:距離從來都不是問題,最 重要的彼此的心意。關閔綠做到,因為佢夠愛李心蕊;李心蕊做唔到,因為佢唔夠愛關閔綠。去到最後,李心蕊自己都矛盾地說:只能說如果我們能夠一起成長,今天就會不一樣了。證明咗心蕊最後都覺得遠距離其實係一個問題,因為佢對關閔綠嘅「心意」並不夠。順帶一提,其實我好在意點解關閔綠一直都係呢個髮型。而我覺得電影就係用髮型嘅不同去表達心蕊認為閔綠長不大呢一點,同樣升左大學,心蕊開始改變髮型,而關閔綠一D都無變。
有D人覺得有好多地方交代不足,反而我覺得剛剛好。電影以倒敍法開頭,一開始就話比觀眾知遠距離戀愛係一件難事,所以到之後由關閔綠同李心蕊呢段關係去講出呢一點嘅劇情入面,我覺得已經交代足夠,因為我認為電影想表達嘅Key message係:類似的青春,不一樣的人生。呢件事。友情方面電影完全表現到關閔綠同阿智嘅感情有幾深,由打架、飛車去台北到出殯之後阿智想令閔綠發洩到出嚟個場戲,所有場面都建立得好好,**比起《點五步》兩位兄弟嘅感情解立,六弄咖啡館會更勝一籌。而去到媽媽個部分,由一個嚴母到打完架之後表現出嘅母愛到佢就來過身呢幾幕我都覺得好足夠,有一幕媽咪打比閔綠叫佢weekend點都要返屋企,鏡頭影到枱面嘅藥暗示佢媽媽已經有病,而果個weekend佢去左搵女朋友隨 最後兩邊都失去了個種滋味一定非常難受。所以透過呢種遞進嘅感情建立手法,去到最後我淚崩了,原因係我代入了阿智對呢個兄弟濃厚嘅感情當中,電影嘅感情建立手法令我體會到個種難過。蔡心怡看似在劇情建立上幫助不大,但係表達電影嘅中心思想就絕對有幫助,就係營造一種對比感,尤其係最後知道阿智嘅老婆係佢嘅時候,呢種:類似的青春,不一樣的人生 嘅遺憾就更加湧到出嚟喇。
有一樣野幾值得反思同討論,就係完左片尾最後個幕,相信係心蕊最後改左隻貓個名叫小綠。如果小綠唔死,呢件事會否發生呢?從來無一種分別可以算是離別,死亡在人嘅心目中才是真正的離別,因為呢種再見係再也不能見。人往往就是如此,等到親人死後才懂珍惜,名人死後才懂欣賞,其實暗地裡鼓吹一種死亡心態,因為好似你死左,人地先識紀念你咁,所以而呢種心態好應該被扭轉,發生咩事都好,唔好輕生,因為人生仲有好多有價值嘅事等你好做,同埋記得珍惜眼前人。最後我想講喊同唔喊都唔代表電影嘅好與壞,正如有人睇完那些年會喊但我無一樣,*每個人睇戲能唔能夠被煽動情感可以係因為個人的經歷同遭遇而影響,而每個人都有對於每件事都有屬於自己獨特嘅感覺,因為情感先係真正嘅未知數。多謝。。。
一套電影嘅開頭好緊頭,大家可以留意下每套電影喺出現戲名之前,通常都會係一段概括嘅簡介話比觀眾知呢套戲係講乜。
睇六弄咖啡館係我人生第一次睇戲睇到淚崩,喊係喊到我個人震,我要用力去冷靜自己嘅情緒。利申:我今年廿四歲,唔同經歷嘅人會有好唔同嘅感受。作為一個香港觀眾,同類型的台灣電影我近年只睇過《那些年》、《被偷走的那五年》、《等一個人咖啡》。所以我一入場就expect佢係一套賣弄青春的愛情電影,對唔住,我錯了。六弄咖啡館在感情的層次遞進上做得非常好,演員和對白都能感染我令我能夠投入主角的感情發展當中,故事的起承轉合將主角所有的感情線在轉和合中推到最高,所以令我在結局淚崩了。而電影在感情的描寫其實不只在愛情(一開始我誤會了),更包括友情和親情,所以我哭的點其實是絕對合理的。
倒敍法、首尾呼應
六弄咖啡館故事由一個倒敍法開始,在一位中年男人的回憶當中第一個畫面就是那個每天一弄代表著兩位主角的盒子,而電影去到最後才揭曉起六弄這個名的原因,當然就是紀念朋友的一間咖啡館。用一個首尾呼應來強調六弄咖啡館這個名的重要性。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ErnestDoCRAZYTV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DoCRAZ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Related:
六弄咖啡館, At Café 6, 2016, 愛情電影, 臺灣, 藤井樹, 吳子雲, 董子健, 關閔綠, 李心蕊, 蕭柏智, 顏卓靈, 蔡心怡, 林柏宏, 歐陽妮妮, 宋伊人, 宋依人, 張少懷, 黃鐙輝, 黃子佼, 戴立忍, 張榕容, 孫燕姿, 半句再見,超粒方, 六弄咖啡館, 國片, 谷阿莫, 電影, 看完, 點評, 影評, 吐槽,
【六弄咖啡館At Cafe 6】孫燕姿《半句再見》
https://youtu.be/Oi2261-l7nY
超粒方《六弄咖啡館》讓我超出戲 | 電影點評
https://youtu.be/ycPrAO64DM4
《六弄咖啡館 At Café 6》無雷推薦 影評
https://youtu.be/3lPchwyrnBQ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FTG5QCmMTY/hqdefault.jpg)
李卓人母親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Wong Wai Man
人間沒有白流的汗!昨夜,維園的六四燭光,仍然照亮香江。
二十九年過去,香港人沒有忘記。八九年六月四日,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屠殺。
當年,一班關心國運的中國青年,齊集天安門,要求清廉吏治,改革腐敗。但他們被國家的軍隊,開槍屠殺。
在中國大陸,成年人選擇忘記,年輕人在資訊封閉之下,根本不知道這慘劇曾經發生。但香港人,堅持絕不忘記。
同樣是關心社會,香港面對同樣的困局。
服務香港,根據現有制度,像羅冠聰、劉小麗、姚松炎,他們,通過選舉,走入立法會,監察政府。
但他們被DQ!
周庭更被剝奪終身的參選權。
另一邊,憤怒社會不公的青年,官商勾結,貧富懸殊,他們像巴勒斯坦的青年,拿起路上的石塊,投向以色列坦克。
後果是,香港法庭判處他們,入獄四年,和毀了一生的前途。
溫和的,激進的,都沒有出路。
三權合作,要香港的青年,不問世事,只能夠平日去日本,吃自助餐,然後儲首期,買一層劏房,供三十年,再籌措骨灰龕。
政府只容許,我們的下一代被圈養。
他們在社會質疑,維園的燭光,有什麼實質作用?
二十九年,行禮如儀,北京的政權,仍然穩如磐石。
但歷史告訴我們,人間沒有白流的汗。
1986年,台灣有位勇士鄭南榕,抗議當年國民黨政府的軍法統治,計劃由龍山寺,遊行到總統府抗議。但軍警重重包圍,他根本離不開龍山寺。
1989年,他抗議台灣報禁。沒有新聞自由,社會就沒有言論自由,他自焚而死。
他的同志死士,抬著他的棺木,死闖總統府。但軍警圍阻,淒然無功。
三十年後,2016年,台灣大選,蔡英文以無敵姿態,入主總統府,並帶領民進黨奪得立法院多數議席。
她的就職典禮,帶了鄭南榕的照片,走進總統府。
遲了三十年,隔了陰陽,鄭南榕終於走進總統府。
經營大事業的人,不是爭朝夕,是爭春秋的。
微子篇第六章: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
子路曰:為孔丘。
曰:是魯孔丘與?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
桀溺曰:子為誰?
曰:為仲由。
曰: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輟。
子路行以告。
夫子憮然曰:
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道家兩位隱士,長沮和桀溺,並肩種田。孔子經過那裡,未知有意還是無意,叫子路去問路。問津,問過江的路口。
問津,是這章的點題。
津,是渡口,以後的成語,指點迷津的出處。
長沮反問子路,你替他趕車的人是誰呀?
這是明知故問,子路答:是我老師孔丘呀!
長沮說:就是魯國那位孔丘?
子路說:是啊!
對方回說:既然是孔丘,他當然知路了,還要向我們問路?
這裡很有趣,子路問的,是道路的路,他刻意答的,是人生的路。
長沮的意思是,這個周遊列國,到處傳道的孔子,連路都不懂走嗎?
子路不得要領,唯有轉頭問桀溺。他反過來問子路,你是什麼人?
子路答:我名仲由。
桀溺說:就是魯國那個孔丘的弟子?
子路說:是呀!
跟著桀溺說,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滔滔是形容詞,即潮流。潮流一來,海水一漲,浪花滔滔,不管好的,壞的,統統被浪花淹沒了。天下皆是也,意思是這時代,濁浪滔滔,誰可以改變得了?
與其跟一個「避人之士」,不如跟一個「避世之士」!
避人之士指孔子,避開魯國,因魯國政治混亂,自己國家也救不了,為了實行自己的理想,周遊列國。
但人是避不開的。你跟著孔子,這裡不對,又去那裡,其實時代是逃避不了的。
還不如像我們,忘記了目前的世界,忘記了這個時代,種我的田,什麼都不管!
他說到這裡,再不說話,拿起鋤頭,不停耕他的田。
子路回來報告孔子。
孔子聽了,很不開心,說:
鳥獸不可與同群。
鳥是飛的,獸是走的。
飛的走的,不能擺在一起,那是人各有志。
大家都在憂世,憂這一個時代,問題是兩樣作法。
他們可以丟下這個社會不管,種自己的田,可是我丟不下。
我必須犧牲自己來改變這個時代。
若天下有道,我和他們也沒有分別呀。
這就是儒家中流砥柱的哲學,明知擔子挑不動,都硬要堅持。
血洗天安門已經二十九年了,北京政權,不但沒有悔意,而且愈趨強硬。但一班香港人,堅持這一點燭光。
維園的燭火,不單是悼念,那還是抗議。
你愛權勢人民幣,我愛古道照顏色。
#維園六四 #中共政權 #八九民運 #血洗天安門
2018年6月5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otDlImOCO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fVXnxkZK3mKWc1MQhxwUeRbzU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