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Banner位還給市民:母親節篇】
香港是世界聞名的欄杆之城,稍為繁忙的行人道旁都架有欄杆,但我們很少問設欄杆的標準,亦沒有想過如果把欄杆拆走,會發生什麼事情?
我知!如果拆走了欄桿,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就少了一個重要平台做政治廣告。香港人每天被鐵欄包圍,同時每天都被政治人物的banner包圍,真心想問,你們覺得怎樣運用banner位才有意思?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新界西各區都很少見到朱凱廸的banner(之前只有屯門和坪洲各一條)。原因有兩個:一是貫徹不生產pvc banner垃圾的原則,只掛用二手物料做的banner(所以一懶就做得慢);二是希望改變過去用banner位宣示政治立場的慣性,將這個展示空間還給地區居民。
荃葵青團隊行出了第一步!趁母親節就來,他們將banner位變成心意板,寫下感人留言。效果如何請大家評價(阿廸梗係好鍾意啦,夠土炮)。
大家有什麼用banner位新諗法,請與我們聯絡,一齊合作。
【冧盡你媽媽 - 不是banner出沒注意!】
呢個星期日就係母親節喇!早前我哋向大家徵集獻俾媽媽嘅情深說話,已經製作成環保手作banner,掛咗喺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喺荃葵青嘅議員banner位,而家俾大家先睹為快,當然我哋更歡迎各位落街尋寶,大玩banner hunt啦!
好感謝街坊參與呢個活動,同我哋一齊嘗試將banner變成「不是banner」:街板banner可以唔只講「成功爭取」呢類單向訊息,亦可以係市民發表意見嘅空間,甚至係社區嘅互動設置,喺傳統嘅權力關係上來個小變革。
阿廸第一個地區辦事處即將落戶 #葵芳高芳街27至29號高芳樓2樓C室 ,我哋希望同大家一齊擴大呢個小變革,由街坊主導,為地辦注入更多社區想像,將地辦變成「不是地辦」!
最後,想藉此向天下嘅母親講一句母親節快樂,Happy Mother's Day!
P.S. 其中一張banner係出自朱議員手筆,大家估下係邊張?
#母愛的呼喚
#母愛是永恆
#母愛如潮水
#母愛的真諦
#母愛不釋手
#對你母愛不完
#每天母愛你多一些
#母愛是最大權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糖餃子Sweet Dumpl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我們要跟大家分享一款簡單優雅、怎麼做怎麼好吃的甜點:法式古典巧克力蛋糕 (Gâteau Au Chocolat, French Classic Chocolate Cake)。 誰說創新的才能被欣賞?那些有點老派、口味單純,但𠩤料簡單、製...
朱恆成評價 在 多肉太太 kenalice Facebook 八卦
突然降溫,可以不用冷氣睡覺
所以早上就把客廳的地鋪材料歸位啦
這週就配合社團活動
#2020Oct_我愛西外
來個整週西外吧
有在社團的捧有,一定覺得這搭配很熟悉
嘿啊,就是抄襲板主的穿搭🤣🤣
蓮妹家這件西外真的有夠美
想起很多很多年前,PTT合購版的好難遇西外
就是這種粉粉橘橘的鮭魚肚色
我也跟團買了,結果穿不下......
所以這次遇到蓮妹這件,總算彌補了當年的遺憾
--
昨天宣佈退隱(?)時
竟然有觀眾說沒有穿搭沒關係,但書單要繼續啊
令人非常欣慰~
粉絲團終於從多肉太太走到文學少女(嗯?)了嗎
除了留言,也收到一些私訊跟我說閱讀心得
都覺得太好了,即便是一點點的影響
有人因為這樣而去閱讀,真的,很榮幸
最近的書單,是這些
❌滾石人生
❌多瑙河靜靜地流吧
❌滅絕之園
❌生命暗章
🔺比句點更悲傷
⭕謀略者
⭕龍頭鳳尾
⭕鴛鴦六七四
送別大兒子那年,
我遇見大崎善生的文字
深層且靜謐的悲傷,
像是從我內心掏出來的一樣
但滾石與多瑙河這兩本
我真的看不下去,不知道是自己心境變化了
還是這兩本真的有糟
而且因為是大崎善生,
還都撐到2/3我才肯放棄
恆川光太郎在台灣的作品也不多
但我很喜歡他故事裡總有逢魔時刻的氛圍
閱讀的當下不恐怖,但涼意卻會滲進心裡
滅絕這本我有看完,可是看得很痛苦
分段來看都寫得不差,但整體結構很糟
他跟朱川湊人都是我曾經很喜歡
可後來新作都雷炸的那種
生命暗章這本是作者寫出她自身的經歷
包含被強暴、法院訴訟這些
同時以加害者與受害者的視角來穿插篇章
也許因為客觀書寫書要壓抑情緒
所以在閱讀時,會覺得文句用字很死板
雖然我有看完,雖然這本書評價普遍的高
但我個人並不推薦
句點這本有些點會讓人掉淚,
也很蠻多黑色笑話的部份
可整本書的內容來說,
比較沒有一個系統性
單篇閱讀是好的,
但集結成書會感覺零碎的可惜
要推薦的3本,性質其實有點類似
殺手與黑社會的故事
我蠻喜歡伊坂幸太郎的昆蟲系列
而謀略者就很像更黑白感覺的蚱蜢
非常喜歡書中前半段
充滿著徘徊茫然的飄渺感
還有這書的人物刻劃太討喜
真的是出乎意外的好看
馬家輝的香港三部曲
目前出版了2本,都好精彩
雖然書中有很多很多廣東話用語
使得閱讀時,很容易卡住
又,我實在很討厭註解放在每章結束的排版
有註解就表示,編輯明知讀者有需要了解這詞
還要翻到後面才能看到,真的非常擾民
註解就應該放在該頁的側邊!!!!!!
如果剛好有任職出版社的觀眾朋友
拜託拜託,註解真的最適合在側邊好嗎
故事的架構是很大螢幕的那種
非常華麗,
但在那轟轟烈烈的舞台中,
又能看到各式細膩的情感
即便很多粵語用字需要消化
但這系列,真的精彩
朱恆成評價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施琅平定台灣真相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備受矚目的大型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施琅大將軍》在央視一經播出,立即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點。該劇主人翁施琅——一位三百多年來爭議不斷的人物,再次引起社會輿論關注。有人認為,施琅成功蕩除台灣割據政權,將其納入中華行政版圖,是一位了不起的愛國英雄;也有人認為,施琅兩次投降清政權,甘願為外族統治者賣命,是「民族」敗類。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我們不妨拂去歷史的塵埃,一起走入施琅的坎坷人生……
兩度降清,與鄭氏家族始恩終仇
施琅1621年出生在福建晉江衙口一個較為殷實的農民家庭。他自幼力氣驚人、見識出眾,家人對他寄予厚望,本想讓他謀取功名,光宗耀祖。無奈他好武不好文,對仕途興趣不大。後來隨著家道日漸敗落,施琅棄文從武,拜師苦練武藝,精習兵法。
當時,正逢明末清初,遍地狼煙。施琅有個叔叔叫施福,是明朝總兵鄭芝龍的親信。施琅在17歲那年,離開家鄉投奔叔叔加入鄭芝龍的隊伍。因戰功突出,施琅很快就晉升為游擊將軍。1646年11月,時任南明太師平國公的鄭芝龍眼見大勢已去,於是秘密派人聯絡降清。清平南大將軍博洛許諾鄭芝龍投降後讓他任閩粵總督。鄭芝龍不顧兒子鄭成功的苦勸和阻攔,率領包括施琅在內的部眾趕赴福州降清。然而,投降後的鄭芝龍才發現自己上了當,非但沒有當上閩粵總督,反而被博洛挾持進京軟禁起來。隨鄭芝龍來降的官兵被強行分配到清軍軍營,施琅也被編入攻打南明政權的清軍中。1648年,施琅獲悉鄭成功起兵抗清,於是率領弟弟施顯和一些部將投奔到鄭成功麾下。
比施琅小三歲的鄭成功當時起兵不久,力量弱小,因此非常器重施琅的軍事才華,任命他為左先鋒,視其為自己的左膀右臂,每遇大事都要和他商量。施琅也一心一意為鄭成功效勞,還率軍隊攻下漳浦、揭陽等地,提高了鄭成功的威望和勢力。然而,時間一長,有些恃才傲物的施琅與年輕氣盛的鄭成功之間不斷發生摩擦,二人的關係漸漸惡化。
1652年4月,「曾德事件」終於導致施琅和鄭成功二人分道揚鑣。曾德是施琅手下一名標兵,一次違背軍法犯了死罪,因害怕受到施琅懲處,便投奔鄭成功尋求庇護,鄭成功把他提拔為自己的親隨。施琅聽到消息後大為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斬首。鄭成功勃然大怒,下令逮捕施琅及其父親施大宣和弟弟施顯。後來,施琅用計逃脫,鄭成功盛怒之下處死了施琅的父親和弟弟。施琅遂對鄭成功恨入骨髓,決心投靠清朝,誓報鄭成功殺父誅弟之仇。聽說施琅主動來降,清軍閩浙總督李率泰喜出望外,立即報奏朝廷,清廷很快批覆,任命施琅為清軍同安副將,不久又把他提升為同安總兵。施琅的舊部得知他降清後,不少也追隨而來。就這樣,施琅由鄭成功的親密戰友變成強大的敵手。
三次攻台失利,「內大臣」鬱悶13年
1662年,鄭成功利用濃霧作掩護,率兵收復了被荷蘭侵略者侵佔的台灣。在台島,鄭成功奉明朝為正統,夢想有朝一日實現「反清復明」大業。可惜的是,這位民族英雄不久英年早逝,鄭氏集團發生分裂,為爭車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王位而大動干戈。在台灣的鄭軍將領擁護鄭成功的弟弟鄭襲繼位,在廈門的將領推舉鄭成功的長子鄭經繼位,雙方各不相讓。最後,鄭經平息矛盾,掌握大權。但他公然背叛其父,竟然宣稱台灣遠在海外,不屬中國的版圖,意圖割據一方,與清廷隔海對峙。鄭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世人的極大憤慨。當時已經升任福建水師提督的施琅,建議乘機攻取金門和廈門。
清廷採納了施琅的建議,讓他同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合謀「勦賊」。一戰下來,清軍成功收復了金門和廈門,鄭經逃往東山島。1664年3月,施琅又率軍攻佔東山島,使鄭軍在福建沿海經營達20多年的據點全部喪失。緊接著,施琅又提出進軍台灣的主張,建議乘鄭經軍心不穩,發兵進攻澎湖,然後直搗台灣,謀求實現四海歸一。躊躇滿志的少年康熙欣然接受了施琅的建議,並任命他為靖海將軍,負責統領水師,尋機對台用兵。
1664年11月,施琅選擇冬天偏北風的季節,率領清軍水師首次出征台灣。不料進軍途中,在台灣海峽的清水洋突然遭遇颱風,風雲翻滾,惡浪滔天。任憑施琅航海經驗豐富,依當時的船舶製造水平,根本無法抵禦那樣的狂風巨浪,只好下令返航。
從1665年3月到次年4月,施琅又發動了兩次攻台行動,但都因遭遇颱風而擱淺。
接連三次出兵都無功而返,引起了朝中許多滿族官員對施琅的非議,有人甚至懷疑他對台用兵不是真心。之後幾年間,清廷內部反對武力征台的呼聲佔了上風。年幼的康熙雖非常支持施琅的主張,但無奈自己尚未掌權,只好聽從鰲拜等主撫派的意見。1668年,康熙下令撤銷福建水師,焚毀了全部戰船,朝廷不再商議武力征台之事,還把施琅調進京城改任內大臣。內大臣只是一個閑職,一心武力平定台灣的施琅因而感到十分苦悶。不過,他並沒有氣餒,而是繼續關注福建沿海動向,認真總結失敗教訓,慢慢等待東山再起的時機。誰知道,這一等就是整整13年。
東山再起,恩威並施收復台灣
1681年,主政台灣的鄭經去世,鄭氏子孫為了爭奪王位,再次發生嚴重內訌。而此時清廷已經平息了「三藩叛亂」,康熙皇帝也穩固了自己的寶座,於是下定決心以武力統一台灣。這時已年屆花甲的施琅終於等來了夢寐以求的機會。
在福建總督姚啟聖和施琅的同鄉、大學士李光地的極力舉薦下,康熙力排眾議,重新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並加太子少保銜,讓他立刻返回福建,準備出兵。臨行前,康熙專門賜宴施琅。席間他語重心長地說:「在用武力平定台灣問題上,只有朕贊同你的方案,希望你能盡心而為,不要辜負了朕的希望!」感激不盡的施琅豪情萬丈地表示:「老臣今年雖然已經六十有二,但血氣尚未衰竭,還可以報效皇帝和朝廷。如果我此行再次失利,我甘願領罪。」
施琅一到廈門,便夜以繼日地進行出征前的準備,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一面操練水師、製造軍械、選配將領,一面蒐集鄭軍情報、策反鄭軍將領、制定攻台方案。經過半年努力,終於萬事俱備,只等出兵。
台灣本島地域狹窄,缺乏戰略縱深,澎湖是其外圍防禦的唯一屏障。澎湖一旦攻陷,台灣不攻自破。1683年6月14日,施琅率領大型戰船300餘艘、水兵2萬餘人、230餘艘中小戰船,從福建東山島揚帆啟程,進逼澎湖。16日晨,施琅向澎湖鄭軍發動第一次進攻。18日,施琅派戰船攻取了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盤二島,掃清了外圍。22日,清朝水師兵分三路再次發動進攻:施琅親率56隻大型戰船組成的主攻部隊,正面進攻鄭軍主陣地娘媽宮;總兵陳蟒等率領由50只戰船組成東線攻擊部隊,從澎湖港口東側突入雞籠嶼,作為奇兵,配合主攻部隊夾擊娘媽宮;總兵董義等率領另50只戰船組成的西線攻擊部隊,從港口西側進入牛心灣,進行佯攻登陸,牽制西面的鄭軍。此外,剩餘80艘戰船作為預備隊,隨主攻部隊跟進。交戰雙方都知道這是決定命運的一戰,於是一交手便展開了廝殺,激戰歷時七晝夜。施琅巧妙利用有利的西南風向條件,採取「五點梅花陣」戰術,即用多艘戰船圍攻鄭軍一艘,集中兵力作戰。頓時,茫茫大海上朵朵「梅花」飛舞,清軍水師越戰越勇,一舉攻克澎湖列島,擊毀鄭軍大小戰船近200艘,殲滅其精銳部隊1.2萬餘人,收降近5000人。鄭軍主帥劉國軒僥倖依靠熟悉的地形帶少數部下逃回台灣。
澎湖失手,鄭氏集團一下子亂成一鍋粥:有主張降的,有主張守的,還有主張撤往呂宋的,一時沒個結果。可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施琅並沒有即刻發兵攻台,而是在澎湖安頓下來,一面安撫當地百姓,一面派人撈救跳水未死的鄭軍官兵。對被俘的台灣兵將,施琅下令釋放回台灣,臨釋放前他還專門聲明:「我絕對不會報私仇!當年殺害我父親的人已經死去,與其他人毫不相干。」他還許諾說:「不僅兵士不殺,就連鄭家人只要肯降,我也絕對不會殺。」施琅身邊的人曾問道:「將軍與鄭家具有血海深仇,如今鄭氏子孫已經成為釜中魚、籠中鳥,您為何不快點發兵剿滅,為親人報仇雪恨呢?」施琅說:「我帶兵進攻台灣,這是國家大事,怎麼能趁機公報私仇呢?只要鄭家人真心歸順,我不會傷害他們,否則會引起人們的不滿,連累台灣的百姓。」
與此同時,施琅上疏朝廷,建議對鄭氏集團實行招撫政策,爭取和平統一台灣,使台灣百姓免去刀兵之災。對於施琅的做法,康熙十分讚賞,並傳旨同意了他的建議。年幼的延平王鄭克塽和劉國軒等人,原本害怕施琅復仇,不敢投降,如今看到施琅的確沒有殺害自己的意思,於是連忙派人到澎湖施琅軍前請降。8月13日,施琅率軍抵達台灣,由鹿耳門登陸上岸。劉國軒等人到軍前迎接,台灣各族百姓夾道歡迎。8月18日,鄭克塽率領鄭氏集團文武官員,及明朝宗室在台的魯王世子朱恆、樂安王朱凌等削髮剃頭。隨風飄落的一縷縷頭髮,標誌鄭氏集團正式歸順和南明小朝廷壽終正寢。
施琅收復台灣的捷報傳到京城的時候,正值1683年的中秋佳節。康熙聞訊喜不自勝,脫下龍袍派人賞賜給施琅,又親製褒章嘉許,封施琅為靖海侯,世襲罔替,令其永鎮福建水師。
功成名就,卻留爭議三百年
施琅平定台灣後,在清廷內部產生了一場對台灣的棄留之爭。許多大臣對台灣的戰略地位缺乏認識,主張將台灣人口遷往大陸,放棄台灣的土地。康熙也一度表示贊同此議,認為「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失之無所損」。看到朝野上下棄守之聲高漲,施琅心急如焚,連忙上奏了彪炳史冊的《恭陳台灣棄留疏》,堅決主張駐守台灣。在奏疏中,施琅指出,台灣事關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防護重任,萬萬不能丟棄。他用自己的親眼所見,進一步論證說,台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可為東南沿海地區提供重要物質保障。另外,他還告誡說,對台灣這個地方,荷蘭等外國侵略者無時不想侵佔,我們如若不守住,他們一定會捲土重來。台灣一旦再被外國侵略者侵佔,那時再出兵遠征,將會難於登天。施琅的上疏雄辯有力,一些大臣贊同他的建議,這促使康熙改變了主意,下決心守住台灣。
1696年3月,施琅在福建任上病逝,享年76歲。康熙皇帝聞訊後,痛心不已,下令厚葬,加贈太子太傅,諡號襄壯,並在泉州府學前建祠紀念。至今閩南各地紀念施琅的牌坊、祠堂、碑文仍隨處可見。
然而,三百年來,施琅也一直是位爭議人物。關於他的歷史定位問題,歷來存在不同的聲音。施琅的一生,就史載的情況看,不外乎兩件事:一是反鄭降清;一是統一台灣。也正是這兩點,構成了後人對其評價褒貶揚抑不一的根本原因。關於施琅統一台灣的歷史功績,史學界已有充分肯定。但對於其「叛主投敵」的氣節問題,人們至今爭議較大。
如果說施琅降清是出於「報私仇」,那麼其後來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超出了個人的狹隘視野。無論是在征討、棄留台灣問題上,還是在善後、治理台灣問題上,施琅都高瞻遠矚,為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做出了不可抹煞的功績,無疑是那個時代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和愛國主義將領。
如果從「民族英雄」和「民族敗類」的角度來評判施琅,則不免又有「狹隘民族主義」的嫌疑。因為,無論是統治元朝的蒙古族,還是統治清朝的滿族,他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謀求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責任。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王朝,滿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成員。歷史上,滿族源於女真,後改金,再改為清,主要居住於東北和華北各地。1644年,滿族貴族在一部分漢族地主武裝的配合和幫助下,取得中國統治權,緊接著發動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統一整個中國的戰爭,最終於18世紀中期開創了中國的空前大統一局面。但長期以來,由於滿族統治者專制殘暴,加上人們認識上的一些偏差,國內有些人把清政府統一中國這件大事,說成是「異族入侵」。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後,仍有人把清政府看成是「滿清侵略勢力」。因此,有人把施琅看作民族敗類,就是以此錯誤歷史觀為前提的。
有學者曾提出這樣的觀點,讓人感覺頗有新意:施琅降清但不叛鄭。施琅投清後協助清政府實現大陸與台灣的統一,正是鄭成功當年奮鬥的目標,正所謂殊途同歸。著名明清史專家傅衣凌先生就曾說:「鄭成功的復台和施琅的復台雖各有具體原因,但是都隱藏著中華民族的大義。」「兩人的處境不同,征台的出發點不同,但是他們對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則有同樣的認識,都堅定地主張保衛台灣。從他們兩人對台灣的認識來說,我們說施琅不是鄭成功的叛徒,而是他的繼承者。 」
事實上,在施琅的故鄉福建省晉江縣施琅紀念館中,有一幅對聯就是這樣寫的:「平台千古,復台千古;鄭氏一人,施氏一人。」後人這樣把施琅與鄭成功相提並論,應該說是拋開「個人感情」的,是基於「中華民族的大義」而對他們的歷史功績的肯定。(原文載於:《環球人物》,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朱恆成評價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評價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我們要跟大家分享一款簡單優雅、怎麼做怎麼好吃的甜點:法式古典巧克力蛋糕 (Gâteau Au Chocolat, French Classic Chocolate Cake)。
誰說創新的才能被欣賞?那些有點老派、口味單純,但𠩤料簡單、製作迅速的傳統糕點,經常才是能在味蕾上決勝負的永恆經典,而法式古典巧克力蛋糕 (Gâteau Au Chocolat) 就是一個,它只需要五種或六種最尋常的材料,全程一盆到底,只要接續的把材料攪勻,噹啷~一款絕對可以驚艷眾人的好吃甜點就完成了,一點都不需要費神。
法式古典巧克力蛋糕是一款表面跟邊緣有點酥脆、輕盈,內部質地很細緻濕潤、造型有點扁平的甜點,即使非巧克力的重度愛好者,吃了一口的反應都會對它頗為驚豔,我就是(笑)。它跟熔岩巧克的成份跟做法有點類似,嗯~又不那麼相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使用更少的材料、更簡單的製程,然後用比較大的烤模而非那種小烤盅,因此需要的烘烤時間較長些,而烤出來的蛋糕內部沒有流心,但卻柔軟濕潤如膏狀,吃進嘴裡完全溶於你口。
若要簡單的評價它,那就是「簡單,優雅,別緻,一點都不費勁。」
這次的食譜我們是參考法國甜點大師 Pierre Hermé 的配方,但在作法上有稍微調整,有趣的是,這款蛋糕我們試過不同的製作流程,用不同的溫度與時間來烘烤,出來的成品都一樣好吃,完全可以把巧克力的迷人風味樸實的呈現,喜歡巧克力的朋友,推薦一定做做看。
這支影片還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
https://youtu.be/10pO3Da0SeY
-----------------------------------
法式古典巧克力蛋糕 怎麼作呢?
下面是這款 法式古典巧克力蛋糕 的做法與食譜:
📍 烤盤尺寸: 直徑15cm (約6吋) 的圓形烤盤
📍 這次使用新烤箱來烤這款蛋糕,烤箱是 Electrolux 伊萊克斯 40L 電子式精準控溫旋風烤箱(EOT40DBD),烤箱設定為上下火 180度C,但沒有開旋風,如果是旋風烤箱的話,那麼一樣180度來烤也是可以的 😊。
材料 / Ingredients
70% 苦甜巧克力 125g
無鹽奶油 125g,切成小丁狀
細砂糖 100g (亦可使用三溫糖、黑糖)
雞蛋 2顆 (約100克), 中型尺寸, 室溫
中筋麵粉 35g
一小撮鹽
*另外準備一點軟化的無鹽奶油跟少量的麵粉來處理烤模
做法 / Instructions
1. 用刷子在烤模裡塗上薄薄一層奶油,並均勻灑上麵粉,再輕敲烤模除去多餘的麵粉,備用
2. 小碗裡打入兩顆雞蛋,均勻打散
3. 把巧克力切碎、備用。若使用水滴巧克力就不用另外切
4. 將切碎的巧克力跟切成丁狀的奶油一起倒入料理盆裡,另準備一個小鍋子,裡面加水煮至小滾後轉小火,把裝有巧克力跟奶油的盆子架上去,以隔水加熱的方式攪拌至完全融化,加熱的水量不要太多,以不碰到盆底為準,一旦巧克力跟奶油都融化後就立刻從爐上移開,趁熱把奶油與巧克力完全攪到絲滑有光澤的程度。(加熱的程序也可以用微波的方式加熱)
5. 把砂糖加入融化的奶油巧克力糊裡,攪拌均勻
6. 分兩次把蛋液倒入,每次倒入蛋液都要攪拌到乳化完全,也就是質地細滑一致,才能再加入剩餘一半的蛋液。
7. 將中粉跟鹽過篩加入,這裡要留意不要太用力或過度攪拌,只要輕輕攪拌至完全看不見乾粉,滑順有光澤即可
8. 把做好的麵糊倒入烤模裡,用矽膠鏟稍微抹平表面
9. 烤箱預熱 180°C, 烘烤22-25分鐘,出爐後在烤模裡完全放涼
10. 趁蛋糕已定型且還有點餘溫,脫模後即可以切片享用,室溫吃味道很棒,冰過吃又是另一種風味。至於裝飾,可以灑糖或淋上巧克力甘納許抹(巧克力控專屬),或搭配冰淇淋或莓菓醬來享用
-----------------------------------------------------------------------
影片章節 :
00:00 開場
00:34 食材介紹
01:13 前置作業準備
03:19 製作古典巧克力蛋糕麵糊
07:42 烤箱溫度與時間設定
07:55 出爐
08:11 古典巧克力蛋糕的三種口感試吃
09:10 製作技巧分享
-----------------------------------------------------------------------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古典巧克力蛋糕
#法式甜點
#簡易甜點
本片是以 Panasonic Lumix GX85/GX80 4K 影片拍攝。
鏡頭: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Panasonic LUMIX G 25mm F1.7 ASPH.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朱恆成評價 在 [問題] 三總腸胃科- 看板Neih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因為胃食道逆流五六年前看過三總的朱恆成醫師,但他那次看完我之後就退休了。想請問
大家還推薦哪位醫師?因為胃不舒服加上牙齒好像疑似胃酸腐蝕出狀況,想要再去看一下
。
胃鏡我一定要照無痛的...也不喜歡去做一大推不必要檢查,例如之前去國泰居然叫我做肝
臟mri,可我明明是胃不舒服...。希望是親切的醫師,因為本人很膽小......先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28.9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eihu/M.1584624837.A.8C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