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會數錢!😜
不喜歡算數是吧?不要任性開店!
(早安這是下半段結尾)
我也看過企業家老板搞副業開了蓋高尚的餐廳,門庭若市,結果一年賠一千萬!?為什麼?他没空看食材費用!年終結算發現食材費佔營收百分之五十!😛不知道是廚師對客人太大方,還是在廚房自己吃太多,還是…..😈😈😈
租金,通常只能抓10%。也就是如果你的租金是十萬元,而材料加上員工薪資都没超標,月營業額要一百萬,大概才能夠損益平衡。
台北東區熱門店面動輒400,000 ,你直接×10就知道多少營收才能平衡,非常可怕😱😱
現在你應該明白了,為什麼大部份的日本小吃店都用自動販賣機賣票,自動結帳了吧,他們的人力比我們更貴啊。多用一個人,一個小時恐怕要多賣二十碗拉麵都補不回來!
以上公式,可以刪減的是員工費用,不是材料費!😨千萬不要天真的以為把食材偷工減料就可以多賺!客人發現你料不夠多,就不來了,整個營業額往下掉,永無翻身之地!摸摸鼻子走的客人是不會回來聽你懺悔的。
就算你所有的費用都控管到恰到好處,合乎上述標準,你也可能賠錢。為什麼?😶😶
其他那百分之三十,並不是你賺的。還有水電費,定期修繕費..一次颱風可能颳掉你一年的淨利,還有發票費,還有到了年底相關單位來告訴你你又忽然要繳一筆稅。(其實一定賺錢的叫做稅務機關,可惜你不能開🥵)
我朋友公司還遇過到被通知"業種認定不同",同業毛利忽然被提高一倍的例子。也就是當年所有的利潤全部送給稅務機關🙏🙏🙏
🤔還有!⋯裝潢或頂店的攤提!
前文提到竹科新貴開咖啡廳,租金四十萬,裝潢費花了八百萬….他很高興的請我去,我第一次去就知大事不妙。
很多人的裝潢費都忘了算,花掉就算了,真是大方。餐廳攤提,最多算兩年(其實百分的七十會在三到六個月內停業)八百萬等於每個月要攤33萬,再加上租40萬,就是73萬,我們簡單的推算可以打平的營收(其實這些應該算進租金的那個10%標準裡)。用最簡單的會計來算,他那家店一個月要有七百萬UP😖營收才能打平,每個人就算平均消費五百元….每個月至少要有一萬四千名客人!救命啊….怎麼可能?
開店,没那麼簡單….
這個最膚淺的開店會計學,大家應該已經都會算了吧⋯⋯如果這樣還太難,那就麻煩大家回鄉拜訪一下小學數學老師喔😎😎
當然還有別的….呵呵,等我有空再寫….
Best Regards,
WU TAN JU
本期淨利公式 在 我是崴爺 Facebook 八卦
•成功創業家不說的秘密:「怎麼賣」比「賣甚麼」更重要。
連續假期,崴爺閉關3天。
寫了4000字的置入腳本,一份32頁的創業簡報、一份客戶12~1月新品上市提案,外加拍了一個產品介紹的照片….終於,把所有的工作在今天下午七點結束。
沒錯啊,創業就是要這麼拚才行,而且還得照進度走。
崴爺想先分享一點我寫的簡報-【沒有人會告訴你的「獲利模式」】。
大部分創業新手會先找到一個「產品」和「項目」,
然後決定要以此項目「創業」。
當真的創業之後,才會意識到(或是根本沒想到)幾個重要的問題:
「我要賣給誰?」「這些客人在哪裡?」「我該怎麼讓他們購買?」
一個成熟、有經驗甚至「厲害」的創業家思維,
會想「全面性」的思考,
他們會在腦袋裡先構築一個「獲利模式」。
崴爺講一個案例:
在購物台上,有兩位老闆,一位「賣蜂蜜」一位「賣珠寶」,
蜂蜜老闆,賣出每組蜂蜜的淨利300元,每次播出可以賣出500組;
珠寶老闆,賣出每組珠寶的淨利5000元,每次播出可以賣出60組;
一開始,珠寶老闆還在笑蜂蜜的老闆,幹嘛做利潤那麼低的生意,
蜂蜜老闆只是笑笑,沒說什麼。
幾年後,珠寶老闆的生意慢慢萎縮一檔賣不了20組,
反觀,賣蜂蜜的老闆,公司規模越來越大,營收越來越好。
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賣珠寶的老闆只是在「做生意」(90%的顧客都是一次性的買賣),
賣蜂蜜的老闆則是建構了一個成功的機制。
兩者的差異就在「獲利模式」。
在「商場上」,成功賺大錢的老闆們,
不太可能和你說自己真正的「獲利模式」,
只會避重就輕的說一些行銷策略、行銷工具…
崴爺不是學院派、理論派的行銷大師,
無法講出深奧的理論、
也沒法深入的教你使用數位行銷工具。
但這十多年,我近身服務、合作過好幾位台灣白手起家的老闆,
他們從負債到現在身家都超過數億甚至數十億,
崴爺看到了一個共同點,
他們創造了自己的「獲利公式」。
這兩年,崴爺也憑著偷學到的「獲利模式」,
試驗性的創立我新的公司,十分受用。
大家都賣一樣的產品,
為甚麼有人可以賣到翻,你的卻賣不動,
不是你產品不好、也不是你不努力,
只是你還沒明白「怎麼賣」比「賣甚麼」更重要。
在練絕世武功之前,不是都要先打通任督二脈嗎?
所以創業之前,請先想清楚你的獲利模式,才有更大的成功機會。
#詳細內容講座時崴爺來分享
本期淨利公式 在 艾蜜莉-自由之路 Facebook 八卦
【遠傳來到合理價,可以買嗎?】
台股還在高點,所以只要有觀察名單來到合理價的股票,
都會收到很多詢問什麼時候可以買的問題,
像是遠傳,最近就有投資朋友說要衝進去買,
拜託先別激動…><
-
雖然電信股的優勢就是穩定、殖利率優,
以遠傳舉例的話,
近10年平均殖利率4.78%,
股價長年都持穩,沒有暴漲暴跌的問題,
也因為這樣,常被拿來討論當作定存股,
-
不過在經過前幾年的499之亂以後,
大家應該有察覺到,
電信業的優勢其實已經大不如前😭
-
主要有3個地方可以看出:
1.電信業沒有新產品,5G標案費用太高:
現在電信業帶給用戶的服務和體驗,
除了在5G做提升以外,
現階段還看不太到其它新的產品,
但5G這一塊的資本支出費用又太高,
加上台灣人口相較於其它國家來說不多,
要怎麼在用戶身上回收是一個大難題,
長期以來就是一個經營風險,
-
2. EPS長期下滑:
受到第一點的影響,
電信業的獲利已經被侵蝕,
從2013年開始EPS呈現階梯式下滑,
毛利率、營益率、稅後淨利率也是一樣的狀況,
一年不如一年,
-
3.盈餘分配率超過100%:
最明顯的地方就是盈餘分配率,
(公式是每股股利/每股盈餘*100%,
如果超過100%就是發出去的錢比賺來的錢還多)
目前除了中華電,
遠傳和台灣大近年的盈餘分配率都已經超過100%
等於是拿資本公積的錢去發股利,
說簡單一點,就是常聽到的「吃老本」,
-
這樣的話,電信股是不是都不能買了?
雖然不能否認,
長線存股價值的光環已經沒這麼強,
最大風險是未來如果一樣賺不到什麼錢,
又繼續拿資本公積來配息的話,
長久下來,殖利率是不是真的還能維持,
-
但其實電信產業還是有它的優勢和獨特性,
如果未來5G往好的方向發展,
像是智慧工廠、智慧製造、長照、車電這類的創新應用普及化,
產業趨勢就有機會再上來,
而且從遠傳就算吃老本也要維持股利這一點來說,
公司和股東是站在同一陣線的,
-
所以,遠傳已經來到甚至跌破合理價,
目前會不會是買點?
遠傳仍然是我心目中的好公司,
但因為產業趨勢改變,
我更偏向未來如果有便宜價再分批買,
等股價上漲來到20%就賣掉,
以做價差為主、領股息為輔的方式,
才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
P.S遠傳對我來說有不同的意義,
(以前在遠傳工作,也是遇到ben的時候)
但目前產業趨勢真的比較辛苦一點,
我會繼續默默的幫他加油✊
-
看完的話可以幫我按個讚一起幫他加油,
或是留言你的看法唷😊
-
#我沒有Line群組都是詐騙
本期淨利公式 在 本期淨利怎麼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八卦
關於「本期淨利怎麼算」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淨損意思- 加拿大打工度假最佳解答-202011012020年11月1日· 損益表科目簡介- 股票基本面分析- ... ... <看更多>
本期淨利公式 在 本期淨利怎麼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八卦
關於「本期淨利怎麼算」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淨損意思- 加拿大打工度假最佳解答-202011012020年11月1日· 損益表科目簡介- 股票基本面分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