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勞工局針對日月光公司停工期間之勞工權益聲明稿】
針對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廠因排放廢水,經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勒令停工後之相關勞工權益,高雄市政府勞工局重申,日月光公司未落實環保措施,非法排放廢水遭令停工,為歸責於公司之事由,並非因為經濟不景氣等不可抗力因素,依勞委會訂頒「因應事業單位受景氣因素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注意事項」,公司不得實施無薪假,薪資要照給,亦不得據此資遣勞工。
日月光公司去(101)年總營收近2千億元,稅後淨利有166億元,公司並無虧損情事,因此即使公司K7廠遭受停工處分,以目前該公司仍有對外徵才及擴廠計畫而言,亦不符業務緊縮之要件,僅為企業經營應承擔之風險,仍應給付勞工停工期間之工資。
日月光公司於停工期間不得實施任何無薪假、資遣、減薪等損及勞工權益之行為,而高雄市政府將來檢視日月光復工計畫時,也必將停工期間對於勞工權益之保障列入審視條件之一,以落實保障基層勞工之目標。
勞工局指出,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為經濟特區,依現行法令規定,地方政府目前無法對經加區相關事業單位,進行勞動條件檢查、安全衛生檢查及勞資爭議調解,但為維護日月光公司員工權益,若該公司於停工期間執意違反相關勞動法令資遣勞工,或其他損及勞工權益之情事,勞工局會動支勞工權益基金專案協助,為勞工爭取應有權益。
勞工局同時呼籲中央政府權管機關,對於本案應有積極作為,應要求日月光公司儘速與工會及勞工進行預防性協商,並簽訂團體協約,以降低勞工心理疑慮,給勞工一個健康、安全而穩定的工作環境。
最後勞工局也呼籲,日月光公司應儘速改善環境汙染問題,並遵守法律暨勞動契約,保障勞工,不得放無薪假及解僱或資遣等損及勞工權益事項,確保環境保護永續經營。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今周刊」副總編輯 劉俞青 主題:聯電 被看扁的贏家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6.29 #今周刊 #聯電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www.himalaya.com/98money168 --...
本期淨利稅後淨利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八卦
#文章摘自思想坦克內文
鴻海這幾年的財報與獲利實在不好看。
尤其去年稅後純益是五年來新低,
過去十年來,蘋果手機銷量逐年下滑,
原以為靠著華為的一路坐大能扳回一城,
但美中貿易大戰川普從華為下手。恐怕後果更糟。
郭台銘本來也想在美中大戰之前提前布局,
將生產線搬到越南、印度等其他成本低廉的地方。
但問題是,中國會讓他搬遷嗎?
除了生產成本,還得考量下游零組件的整合問題。
廣達、仁寶、和碩都已提前布局,
或遷到越南或搬回台灣。
唯獨鴻海屢屢說要搬,喊了好幾年,
印尼、巴西都跳票,印度廠規模不如預期,
越南則在今年一月才好不容易砸五億買土地,
但來得及嗎?當然來不及。
鴻海近年來的轉投資沒有一個成功。
至於入主日本夏普,原本是想切入蘋果OLED面板的供應鏈,
但蘋果最終還是選中良率高的三星和LG。
2018年12月,蘋果大砍iPhone XR訂單,
夏普位於日本三重縣工廠更傳出減3000名員工,
這些轉型全數不成功,也讓鴻海賠上不少。
但奇怪的是,鴻海的財報總是賺錢,
但它高達數百家的境外公司(Offshore company)交叉持股,
連外資分析師都坦言難以理解,更遑論一般人看得懂。
終於,2016年巴拿馬文件事件爆發,
揭露從1970年代開始,各國政治人物、權貴財閥們
刻意隱藏,未經曝光的海外資產,
鴻海年報上的子公司名字,也在其中。
立委林淑芬曾點名鴻海有7412億海外獲利未匯回,
鴻海竟然只發一紙聲明駁斥,不敢對林淑芬強悍提告,
這其中的問題不可謂不大。
鴻海實際上已經面臨了轉型不成的危急存亡之秋。
假使林淑芬所言的7412億獲利為真,
以鴻海美一年稅後淨利大約在1200億之譜,
就算逐一匯回,也撐不了幾年,
如果你是郭台銘,你會怎麼做?
郭台銘選擇了一條並不意外的路──「選總統」。
一旦成為國家元首,
不僅能推動總額高達八仟餘億的前瞻計畫之類的項目,
更能影響所有國營事業的位置。
最重要的是,四大基金護盤股市由來已久,
護幾檔特定股票更不是難事。
與國家建設做交易,收的是現金,
更沒有跳票和收不到款項的問題,
若然上述的狀況成真,
「選總統,救鴻海」就是個十分划算的交易了。
但這麼做有個前提,就是得避開背信與法律訴訟問題,
因此辭董事長,切割鴻海,就是第一步。
當郭台銘廣撒銀彈做廣告拼初選,
其實拼的不是台灣的經濟,而是鴻海的未來。
過去二十年,鴻海靠的是中國低廉的人工成本,
靠的是台灣的銀行極低的貸款利率。
它以代工而沾沾自喜,
卻消耗了台灣巨量的高級菁英,最後只有一點點利潤。
鴻海管理窮盡一切方式「cost down」,
例如用大量的派遣工等等。
但遇到美中貿易大戰這種狀況時,
領導者本身自己沒有本事想出容易賺的方法,
把最有利潤的部份讓給了蘋果和其它歐美大公司。
最後拍拍屁股走人,
想繼續利用台灣這塊孕育自己的土地,
讓國家公器變成救鴻海的利器,
這是愛台灣,還是騙台灣?
文章摘自 思想坦克 選總統.綁台灣.救鴻海?
本期淨利稅後淨利 在 股癌 Gooaye Facebook 八卦
台灣雙王法說可以拿來看明年的一些趨勢。
大立光法說看點:
華為掉單造成重大影響,畢竟相機功能還是業界最強,直接影響到大立光的高階鏡頭單。而雖然華為被制裁後的市場份額可以期待被其他手機商接走,但它們未必用得到頂級鏡頭,疫情之下中階手機的表現也比較好。
我個人是覺得長久趨勢手機會越來越兩極化,等大家開始意會到原來你手機只看社群媒體和影片,就會注意到花好幾萬買手機的不合理,可能不會像之前熱衷追求頂規。
短期內大立光就像鳳凰要去跟雞搶米吃,得跟玉晶光和舜宇光競爭,不過公司也表示不會去接毛利不合理的東西,還是有下限。可以觀察美國選後會不會對華為軟化,重新開放手機晶片供貨,或趁虛而入的中國廠如小米、OPPO 有無向上發展高規格的計畫。
5G 時代:直接聯想就是 VR/AR 的擴大應用。大立光主力是塑膠手機用鏡片,公司有在為客戶設計 VR/AR 用玻璃鏡片,但目前估計量不大。看到這我修正了一下看法,我本來以為 VR/AR 會大爆發,接下來要觀察一下是下單到別的廠,還是說沒有預期得那麼快。
台積電法說看點:
就很神==。
毛利率、營收、營業淨利率、EPS 都超預期。成績表現很好部份原因我想是跟當初貿易戰關稅要課下去時,海上有批很快的船一樣。聯發科、台積電的營收暴衝,估計都跟華為海思的急單有關。iPhone 的銷量、5G 的滲透率預計會雙雙上升,資本支出將增加至上緣。從此可見 5G 手機的發展已明確到不行,還記得一兩年前有很多人說是騙局嗎?反應再慢應該是連屑屑都沒得吃了。
5nm 良率偏低導致毛利相對不好,這點會持續改善;2022 下半年導入 3nm 量產,仍然領先 intel 無懸念。而中芯被封導致的 8 吋晶圓代工漲價之亂,台積電總裁說「跟客戶是合作關係,不會趁機漲價」。但這是因為台積電本身就比較貴啦...所以這題材估計還是屬於聯電和世界。
目前晶圓代工的股價表現我都覺得不錯,法說會結束也沒有慶祝行情,除非繼續進攻否則可以先視同符合法人預期 price in 了,若沒上到車的也不用急,還是要有紀律的規劃策略為佳。
本期淨利稅後淨利 在 豐富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今周刊」副總編輯 劉俞青
主題:聯電 被看扁的贏家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6.29
#今周刊 #聯電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www.himalaya.com/98money168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本期淨利稅後淨利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評價
股王大立光(3008)因傳出蘋果iPhone7鏡頭再升級,營運可望受惠,股價重新站上2500元收在2535元,其餘權值股台積電 (2330) 收平盤,華碩 (2357) 、聯電 (2303) 、鴻海 (2317) 則壓回修正;F-TPK (3673) 法說對今年上半年展望仍然看淡,外資圈預估首季營收恐掉3成,股價殺低後卻震盪收高,守住70元大關。
節能族群(I023130.TW)受惠全台第一座浮動型太陽能發電在屏東問世成為盤面強勢指標,太陽能今年裝置量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加上準總統蔡英文宣示發展太陽能產業的決心,法人看好電池大廠昱晶(3514)今年獲利轉虧為盈,上禮拜五爆出超過4萬多張大量以35元亮燈漲停創下20個月新高,累計單週上漲15.7%。中美晶 (5483) 、茂迪 (6244) 、昇陽科 (3561) 、綠能 (3519) 也熱力四射;
其他中小型股表現亦十分亮眼,散熱模組廠雙鴻 (3324) 由於股價飆漲,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布1月獲利,出乎市場意料繳出單月EPS達0.55元的驚豔好成績,比起2014年全年0.22元倍增,激勵禮拜五再度飆高,以70.6元的高點改寫2005年9月以來新高。不過也由於雙鴻股票最近30個營業日內曾發布處置,又因連續5個營業日經櫃買中心公布注意交易資訊,因此雙鴻自今天2月22日起預收款券並每二十分鐘撮合一次。半導體設備京鼎(3413)1月由於面板設備遞延訂單出貨入帳,營收衝上11.44億元,年增2.36倍,創單月歷史新高紀錄,股價吸引市場買盤進場,近日更強攻114元創掛牌新高。由於京鼎股價波段漲幅猛烈,被證交所列為注意股票,並且應證交所要求公告1月自結獲利,稅後淨利達0.42億元,年增47.68%,每股稅後盈餘0.61元。中光電(5371)去年第4季每股盈餘1.12元,表現優於法人預期,累積全年每股盈餘3.51元,今年聚焦在追求獲利提升,法人預期營運將逐季成長,基本面題材加上低本益比,推升股價強彈攻上漲停30.45元,成交量爆出10995張。京元電 (2449) 受惠既有客戶放量下單,法人看好今年營收成長近1成挑戰新高,外資已經連4買,上週五放量勁揚超過半根停板。IC設計創意(3443)上周舉行法說會,對第1季以及全年都釋出樂觀看法,尤其在比特幣急單帶動下,第1季營收估有2位數成長幅度,全年營收、獲利都可望較去年成長,利多激勵股價強攻,一周大漲24.9%,股價重回80元以上。另外F-譜瑞 (4966) 、博大 (8109) 也同步走揚。宜鼎 (5289) 打入ADAS供應鏈,今年營運一路旺到Q3,獲三大法人擴大買超,股價衝高8%。長盛 (3492) 因車用客戶出貨穩定成長,1月合併營收創新高,今年業績可望優於去年,買盤簇擁攻上漲停。
金融股(TSE28)尾盤翻紅,國泰金 (2882) 、玉山金 (2884) 、第一金 (2892) 以當天最高點作收。
台開 (2841) 去年每股稅後純益2.92元,資產價值大幅揚升,股價跳空漲停一價鎖死到底。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曝光後,大房二房接班之爭浮上檯面,不過長榮集團旗下4家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平穩並沒有受到影響影響。長榮(2603)收在平盤之上;長榮航(2618)雖然開高走低,但終場也只小跌0.05元收在17.35元。資本額比較小的榮運 (2607)跟中再保(2851) 則是小漲小跌,整體上反應相對淡定。
專攻打造高級精品品牌店面的新加坡商F-紅木(8426)今年第一季在大型工程案的貢獻,加上市場傳出接獲美系C品牌大量訂單,法人估計上半年營收將會逐月逐季成長,相當樂觀,激勵股價一舉收復45元關卡,來到45.55元,創下8個月來波段新高。

本期淨利稅後淨利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評價
昨天盤面各大類股當中以生醫股漲勢最強勁,漲幅達3.9%,電機機械,航運、化學生醫等也漲逾3%,而上週五扮演撐盤腳色的大立光(3008-TW)、台積電(2330-TW)盤中一度翻紅,也是推升大盤指數回到平盤之上的主要因素,但比較可惜的是表現漲勢並未持續,終場台積電是以平盤作收,大立光在尾盤擴大跌幅下跌1%收盤。
昨天選後台股第一個交易日,生醫長照、國防航太、環保節能、智慧機械及第3次金改等「小英概念股」展開謝票行情出現飆漲,其中,新任總統副總統對生技產業多所著墨,生技股也搶搭題材利多漲勢明顯,包括優盛(4121)、中化生(1762)、F-康友(6452)等均亮燈漲停,太醫(4126)、安克(4188)、大江(8436)也漲逾5%。不過生技股昨天上漲的主要還是以中低價為主,高價的新藥三雄,包括浩鼎(4174)、中裕(4147)、智擎(4162)則相對疲弱,僅智擎小漲0.5元,浩鼎下跌9元,中裕也下跌5.5元。
同樣是跟選後題材,節能族群基本面轉好,加上新政府政策利多的想像空間,推升類股也是全面紅通通, 由於蔡英文力推節能,昨天LED及太陽能上演慶祝行情,晶電 (2448) 及艾笛森 (3591) 盤中高掛漲停板,太陽能的昱晶 (3514) 及昇陽科 (3561) 也都同步大漲,帶動LED個股及太陽股走強。
而蔡英文新政府的政見當中「五大創新研發計畫」包括航太國防,指標個股漢翔 (2634) 大漲5%。
工具機大廠上銀在股價跌深之後出現反彈,尤其綠營可能將在大肚山規畫智慧機械園區,上銀可能因此受惠昨天漲停作收
網通股則因為物聯網概念再度發酵,推升股價強勢反攻,包括波若威(3163)、智邦(2345)漲停坐收。
在其他強勢股部份,股后漢微科(3658)跌深反彈,連續兩個交易日攻上漲停版價位
東陽 (1319) 三大投資案利多發酵,今年營運可望再創新高,法人估今年每股稅前淨利將突破5元,延續上周五帶量上攻氣勢,終場大漲7%。
POS廠伍豐 (8076) 近期受到台股走勢疲軟拖累,股價自去年底的91.2元一路下滑至上周五(15日)的71.8元,修正幅度超過2成。股價跌深後出現反彈,昨天上漲近7%
航運股當中,萬海 (2615)布建印度市場,2月27日起華北到印度孟買線開航,股價一度終場大漲超過7%。
F-大洋 (5907) 安徽銅陵店開幕業績破紀錄,加上庫藏股守護股價,早盤直拉漲停板。
百和 (9938) 去年EPS 3.8元,今年營收挑戰百億元,終場大漲6%。
在弱勢股部分,選後個股也呈現幾家歡樂幾家愁,勝選的綠營概念股強勢,敗選的國民黨參選人朱立倫岳父公司倫飛電腦,連續兩個交易日重挫,
另外 電子權值股當中,台達電(2308) 研華(2395)跌勢在2%上下賣壓比較重,另外,金融股也持續偏弱整理,華南金(2880) 第一金(2892)股價跌幅在1%,今年以來金融股跌勢慘重,指數這波從去年11月初開始走跌,12月初跌破千點大關,指數不但不能回到千點之上,反倒跌跌不休,昨天盤中低點來到849點,創近三年來新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