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3月29日晚間針對近日學生運動召開中外記者會,接受現場媒體提問問答全文】
問1:此次學生抗爭活動的起點,外界皆以為是從立委張慶忠關鍵30秒開始,您如何看待此次學生對於程序正義的要求?警方在3月24日行政院驅離過程結束後,公布警察有155人受傷,民眾有55人受傷,但此一數據遭網友質疑,總統如何看待此事?
總統:所謂張慶忠30秒通過服貿協議的問題,確實有需檢討之處,但我們也必須瞭解,當初之所以發生此一問題,是因民進黨的委員擔任主席主持會議時不讓國民黨的委員發言,等到輪到國民黨的張慶忠委員主持會議時,他連上臺主持會議都沒辦法,才會出現此一情況。因此我覺得,未來如果服貿協議要在立法院逐條討論、逐條表決的話,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兩黨彼此都不要杯葛,大家都非常平和、理性地審查,這樣才有可能達到成果。至於,3月23日有部分民眾與學生攻佔行政院,警察予以驅離而造成部分人受傷的情況,各位都知道,我們整晚都在關心,在行政院院區內民眾與警察有3、4千人,最多時近5千人,這麼多的人在推擠、拉扯,要想沒有人受傷恐怕是不容易。不論流的是一滴血,或是一塊瘀青的肌肉都是我們的國民,因此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現象再度發生,也希望未來警察在執法時,能比現在或過去更為謹慎,儘量避免任何傷害發生。
問2:總統回應學生的四項訴求,相較昨天行政院江院長的談話,總統認為公民憲政會議可以評估,有關兩岸協議監督機制先立法,再審服貿協議的部分,您認為可以同步進行嗎?另針對有關外界認為以公投方式處理服貿協議,有何看法?
總統:有關服貿協議審查方式,現在已在立法院展開審查程序,至於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則尚未開始。實際上,兩岸服貿協議進入立法院前已進行相當多的討論,進入立法院後向委員會報告過三次,在立法院也辦理二十次的公聽會,這些程序似乎沒有必要再走一次,而應該往前看。而有關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相關法規的立法,可同時來做,這樣可以減少走回頭路,也會使程序更有效率。其次,有關公民憲政會、國是會議或經濟諮詢國是會議等,到底我們應如何面對臺灣經濟的未來,我們會請行政院相關部會評估,因為到底怎麼做?希望達到何種目的?能否解決目前的問題?這都是我所關心的,我已和江院長商量,希望行政院儘快提出評估結論,至於是否能採行公投的方式,各位都知道,此一法案已進入立法院審查程序,我們覺得應該在國會內尋求解決。最主要是在國會內才能做到逐條討論、逐條表決,公投是沒有辦法的,因此先從代議政治的國會來做,應該是正辦。
問3:政府是否同意學生及公民團體所提針對兩岸協議立專法?服貿協議中牽涉國家全的問題,目前政府的說法都因涉及政府的國際信用不能重啟談判,是否有可能向中國大陸表明該協議有部分條文臺灣民眾無法接受,而重啟談判?
總統:服貿協議有關國安的部分,第11條有例外條款,亦即倘涉及國安問題,可利用此一例外條款處理,第8條亦有緊急處理機制,倘發現實施後造成雙方貿易很大的衝擊,亦可利用此一條款。同樣在19條、23條亦有一年檢討及三年修正的條款;換句話說,不是上了車就不能下車。我看了許多外界所提有關國安的疑慮,例如營造業,如果公路交通的隧道、橋梁都由陸商來承包的話,將來發生問題怎麼辦?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陸資不能超過12%,他們也不能透過政府採購法來承包公共工程,因此此一問題根本不會發生。第二類的電信業,也不是我們經常所說的internet,所以實際上這些問題都已考慮過。前次記者會有人問及立法院是否要求國安局提出國安檢討報告?是有的,此一報告已送到立法院,我已和國安局說,在相關的部分,摘要應該沒有問題,萬一有問題,實施後也來得及補救,因有現成的條款可適用。
另外,為何在國會審查時不宜再改動?因為這是國際慣例,因為一改動,都與其他條文有關,其他條文也需跟著動,這時就可能需要重新來過,從國際慣例角度來看,可能對我國的國際信用有影響。至於訂專法的問題,主要是看有何內容,目前立法院已提出八個版本,加上學生及陸委會共有十個版本,有三個不同的型態,一是訂專法,一是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5條,第5條是有關監督機制的母條文,三是有人認為不必立法,訂定作業要點即可,因為這是程序性的。屆時再看立法院如何審議。
問4:您評估此次服貿爭議對兩岸關係有何影響?往後兩岸貿易或其它議題的商討是否將有所不同?「馬習會」是否將受到此次爭議影響?
總統:服貿協議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一部分,而ECFA有四個部分,包括貨品、服務、投資保障與爭端解決,因此服貿是在此一大架構之下,如果未通過的話,當然會影響ECFA,因為我們後續仍須與大陸洽談貨品貿易協議,目前雖已完成85%,若不通過一定會受影響。另外,您提到的「馬習會」與服貿協議毫無關係,因為服貿協議是約莫在一年半前開始協商,當時習近平先生還沒上任。
問5:兩岸監督機制如何增加透明度,以避免爭議?
總統:剛剛我們講到有四個階段,一開始概念剛形成階段,我們會與外界及國會溝通;第二個是業務溝通階段,即開始與對方談;第三個是簽約前階段;第四個是簽約後階段,這些都具有程序性,每一個階段都須到國會做報告。
服貿協議到立法院做了三次報告,包括去年四月及五月,許多現在反對服貿的民進黨委員皆有參與,其中一次密會,另外兩次則是公開會議,因此,不能說服貿協議都沒有跟國會報告過,實際上跟業者也溝通了110次之多。
問6:3月23號發生了流血衝突,很多人認為行政院江院長與警政署王署長應該下台,您有何看法?另外,學生明天上凱道後,大概七點會回到立法院,如果一直沒有共識,有沒有考量用什麼硬性或軟性的方式讓他們回家?有沒有設下時間點?
總統:3月23號發生的群眾攻佔行政院事件,警察依法予以驅離,造成部分民眾與警察受傷,這個事件,警察執法應該是符合我國現行法律要求。我認為,江院長與王署長都沒必要為這件事情下台,因為他們都是依法執行職務,尤其行政院是憲法規定的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反而攻佔行政院的群眾及部分學生在攻佔時,即宣稱「要讓行政院明天不能上班」,有這麼強的企圖,而江院長是行政院長,他擔心的是行政中樞受到干擾,有這樣的憂慮,我認為他所採取的行動是符合「比例原則」,且合法的,因此他不須下台。
有關明天凱道集會遊行,我看到學生特別說明「希望大家和平理性」,且其中一名(學運)領袖說,將於晚間7時帶群眾回去(立法院),因此你(記者)剛憂慮的問題,學生們都提供答案了!
問7:有人質疑總統兩岸政策是「親中賣臺」,您認為您兩岸政策進程是否太快或太慢?有否需要檢討?此外,服貿協議的爭議會影響兩岸和平協議、兩岸設處及「馬習會」等政策嗎?
總統:兩岸在我上任時,沒有任何一個正式航班,現在一個禮拜有828班,平均每天118班,所謂班機的意思是來一趟去一趟,亦即兩架次,即使如此,還是班班客滿。至於,所謂「親中賣臺」的質疑,不是我當了總統才有此說法,以前就有人喜歡這樣給我貼標籤,很明顯地,我上任後不僅降低兩岸緊張,促進兩岸和平與繁榮,也對臺灣真的有利。因此,我常說,我的政策,尤其是兩岸政策,都是「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不但沒有「賣臺」,而且是「助臺」,讓我們的國際關係參與更多。我上任時,給我國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國家及地區只有54個,陳前總統上任時即是54個,他的任內沒有增加一個,在我任內卻增加到135個,「這不是一個賣臺總統會做的事情」。各位可以看的出來,我做的事情都是「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
至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到底是太快?太慢?還是剛剛好。對此,陸委會每兩個月會進行一次民調,最近一次民調顯示,認為剛剛好的還是佔最大多數,約有45%;認為太快的約30幾%,不到40%;認為太慢的約20幾%,不到30%,大概是四比三比二,多年來多是此一比例。至於我到校園演講時,學生的反應則多認為太慢,希望有更多交流。不過以全民而言,是認為速度剛剛好。
有關服貿協議的困難會不會影響到兩岸關係其他部門,我覺得應該不至於。因為服貿協議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雖然做了很多溝通,但還是不夠,因為對象都是業者,跟一般人比較沒有接觸,這方面我們會予以檢討。現在經濟部也大量與學校及其他單位接觸,因為服貿協議經過這一番周折後,越來越多人對此感興趣,「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危機就是轉機」。經濟部以前發資料給大家,大家都不太注意,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邀請經濟部官員前往說明,這是件好事,因為一個公共政策應該多做說明。可是有時候大家忙,沒時間進行瞭解,所以往往得到的資訊不夠多。剛剛我提及,就在立法院的場外,很多學生在聽老師解說服貿,他們也自己看書,不是只有看懶人包而已。我對這些學生很肯定,他們願意透過這個機會瞭解更多,瞭解更多就知道服貿不是「洪水猛獸」,對臺灣是有利的。
問8:您致詞時提及民國79年的野百合運動,當時的李登輝總統接見學生代表,也召開國是會議,最後解散萬年國會,李前總統昨天也建議總統先召開憲政會議或國是會議,再來討論服貿,請問總統的看法?
總統:野百合學運與現在的學運相隔20餘年,當時國民大會與立法院都還沒有全面改選,國家的民主制度並沒有上軌道。野百合學運之後,大法官做成261號解釋,認為3個所謂的國會—國民大會、立法院及監察院都必須改選。因此從第2年開始,首先是國民大會改選,然後立法院。以前辦的是增額選舉,在那之後就是全面改選。李登輝總統當時承諾學生辦國是會議,籌備人之一就是我,所以我非常瞭解在那個國家制度沒有上軌道的時代,你必須要透過朝野在制度外進行協商,達成決議,以改變制度。現在情況則不一樣了,民主制度燦然大備,立法院是我們的國會,他有完全的權力來主導各種各樣的議案,這次是因為立法院被佔據了,沒有辦法發揮功能。所以我們希望能夠趕快解決問題,讓國會回復其功能。否則一碰到問題,就要開體制外的會議,真正的體制反而無法運作。因此拿現在跟野百合時代相比,在時間與世代上已有極大落差。
問9:學生抗爭期間,許多外資觀望不前,政事也因此停頓,企業界很擔心會否造成經濟停頓,請問總統若抗爭結束,未來政府有無具體措施提振經濟?4月10日博鰲論壇可能有「蕭李會」,總統剛剛有提到兩岸航班問題,航空業更關心此次會否談及陸客中轉議題,這對航空界將是一大利多。
總統:學生抗爭到底對經濟有什麼影響,可能還需要多做一些瞭解,從3月23日以後,股市看來似乎沒有很明顯的影響。至於應該採取什麼經濟復甦措施,政府一直在做,這兩天政府即公布景氣對策信號,燈號也由「黃藍燈」變成「綠燈」,25分。包括經濟動能推升方案等亦在積極推動中,而「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條例也已送至立法院,但是立法院若一直處於癱瘓的狀態,對此會有影響,因此我們當然希望國會能盡快恢復正常。
有關陸客中轉,上次我方跟大陸談的時候,好像有一點機會,我不曉得何時會做出最後決定,但這是我們努力好幾年的政策,我們也希望大陸能盡快讓我們獲得此一條件。「這個不是讓利」,因為我們的人到大陸去轉機已經非常普遍,臺灣到廣州或其他地方飛歐洲,非常普遍。這對我們實際上來講不太公平,為什麼他的二線城市不能到臺灣來轉機,而是我們跑到大陸去轉機。這部分我們過去幾年都據理力爭,希望能夠盡快取得此一權利,這對臺灣打造航空城,或作為一個東亞的中心也好,都是非常重要。能早一點獲得當然是最好。
問10:反服貿抗議事件持續到現在已經12天,現在傳說福建省的參訪團原訂3月31日的參訪也取消來臺。往後來看,4月有江蘇團、5月有河南團,都已經在觀望。您是否擔心兩岸的交流會出現新問題?
總統:到目前為止,觀光界的反應是,還沒有太大的影響,例如遊覽車、觀光旅館都還是蠻「旺」的,但如果(抗爭)時間長的話,我就不敢斷言。當然,這個情況我們密切注意中,因為臺灣的觀光賣點主要是美景、美食與美德,臺灣人民很友善、好客,且拾金不昧,尤其拾金不昧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我們不希望因為抗爭事件而改變觀光客對臺灣的印象,但到目前為止,我的感覺是還沒有很大的影響,但時間拖久了就很難論斷。
問11:請問總統您今天記者會一延再延的原因?外界懷疑此為一項戰略,您是否得到北京的訊息呢?另,國民黨立委受到黨紀的約束下,服貿協議的條文內容應如何修正呢?此外,總統您願意給予行政院多少時程去評估是否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呢?
總統:今天的記者會時間更改,是因為我有好幾個行程進行調整,所以才會延後,並沒有任何的陰謀在內,也沒有受到來自北京的壓力。
關於國民黨的黨紀問題,外界誤會是,隨時由我決定處罰誰。事實上,立法院的黨團有一個黨團運作規則,黨紀就是對於黨團通過的政策,黨團成員都要支持,如果投票時沒有支持或是缺席,就會有罰款,至於黨紀的處分是由他們做決定,而且經過黨團大會通過,可指定誰該處罰就處罰。外界有誤會,包括在立法院的學生也有誤會,基本上,黨團是自主運作的,尤其是每一個懲處案都需經過黨團大會同意。
另,針對學生提出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的意見,我並不清楚這是何種會議,欲討論何種議題,與服貿有何關連?所以我請行政院去瞭解,多方徵詢。此外,「國是會議」也是相同的情況,所要討論的內容是什麼,我也不清楚,上次召開「國是會議」是民國79年,因為當時國家體制不完整,才需要召開這樣的會議,而我們現在是否仍需要,應好好評估。否則的話,就會產生一些問題。為什麼呢?現有的體制要不要用呢?還有人主張召開經濟的「國是會議」,也有這種看法,立意良好,大家看到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所以想要找更多人參與討論,對於這些意見,我們都願意虛心接受與評估。
問12:林飛帆說學生佔領國會是為了替政府爭取自由貿易談判的籌碼,在這段過程中,您有否與北京溝通退回服貿協議呢?未來是否利用此一事件作為兩岸談判的籌碼呢?如果明天學生集結凱道後欲衝進總統府,您是否可以保證不會有流血事件發生呢?
總統:我想學生衝進總統府這個問題,完全是假設性的問題,我沒有辦法答覆。
學生說他們的抗爭會增加談判籌碼,我不太瞭解。服貿協議已經談定了,也已經簽署了。目前並不是在談判當中,怎麼會有籌碼的問題呢?如果將來有改變的話,很可能會使服貿協議胎死腹中,這對臺灣而言,是很不利的。我在別的場合曾提到,服貿協議中,臺灣對大陸開放64項,大陸對臺灣開放80項,基本上對臺灣而言比較有利,因為大陸所開放的項目,除了在WTO開放的數量外,尚增加很多條件比WTO還好的項目,我們稱之為「WTO plus」,而臺灣過去雖然同時與大陸加入WTO,但是我們開放的項目並不多,所以這次對大陸開放的項目,部分與WTO相同,部分是「WTO minus」,所以對臺灣有利。
去年6月21日臺灣與大陸簽署服貿協議後,香港馬上向大陸抱怨,為什麼給臺灣而不給香港?因此,8月香港與大陸修正所簽署的CEPA(經濟合作協議),把大陸給予臺灣的一些經濟優惠,大部分也給予香港,由此可見,如果不是對臺灣有利的話,香港是不會來爭取、來抱怨的。
臺灣的電子商務到大陸福建去,我們持股可超過55%,大陸對很多外商都沒有這樣開放,且在簽署服貿協議的過程,政府也是根據以往簽署這類協議的實務經驗去進行,不可能像後來開公聽會時逐條討論,一定是只談一個大原則,否則的話,一旦曝光,對方就不會與我們談判。我想這點很清楚。
您剛提及我們是否與北京談「退回協議」?我的答案是沒有。
問13:日前某作家曾公開呼籲總統夫人給您建言,夫人給予您何種意見呢?夫人對服貿的態度為何呢?您認為323警方的行動是否合法?
總統:我內人非常支持服貿協議,也給予我很多意見,希望我多與社會大眾溝通,我內人一直覺得政府可以做得更多一點。
323晚上,我們都非常擔心會發生失控的狀態,幸好後來在晚上10、11點左右,情況逐漸控制住,像這類事情發生是非常不幸的。一旦發生了,警方也不能不處理,畢竟行政院是全國最高的行政中樞,像是日本的總理官邸、韓國的青瓦台與美國的白宮,都不可能容許有人侵入,因此我覺得警方採取必要的驅離行動,是法律所允許的。但是如果這個案子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夠周延,檢察官也正在蒐證當中,我相信一定會做妥適的處理。
問14:您曾提及服貿協議務必在今年6月前通過,現在該協議在國內產生重大爭議,您仍堅持在6月前通過嗎?時間表有任何改變嗎?
總統:服貿協議在去年6月21日就簽署了,6月27日行政院通過後,即送到立法院,而立法院開始辦理公聽會,到了10月份又決定再辦16場公聽會,同時決定在今年3月10日前辦理完畢,並於3月12日開始列入審查議程。
通常一個法案不見得在一個會期內完成,但服貿協議已經過去年9月至12月這個會期,現在是第二個會期,而當初通過時,立法院正好在開臨時會,因此我們當然希望能早點通過,對臺灣比較有利。
我剛才說過,其他國家看了很眼紅,希望中共給他們同樣待遇,如果我們能早一點得到,也許就能提早進入這個市場,對臺灣是好事。
當然你可能會說很多人不瞭解。對!我們必須多做溝通,等說清楚後,大家就會逐漸瞭解。有些人不是很瞭解這個議題,產生一些莫名的恐懼,擔心會受影響,譬如某教授說,會有幾百萬大陸人士入侵臺灣,但我們完全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臺,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大陸人士來臺設據點,現已成立495個企業,帶來的幹部共264人,而雇用的臺灣人則為9,624人。也就是說,這264人中,每人即可在臺灣創造36個就業機會,不但沒有搶掉我們的就業機會,反而增加了,這些都必須多做說明,例如剛才的例子,我已講了大半年,並前往大甲鎮瀾宮等廟口說了很多次,但很多人當時可能不關心這個議題。
事實上,來臺投資當然會帶來就業機會,怎麼會搶我們的就業機會。
問15:一名抗議學生說:「多數民意都贊成退回服貿,重新審查。」為何您這麼堅持與固執,並綁架您的立委。您如何回應學生的訴求?
總統:有學生說為何不退回服貿,不給他們回應,其實,我有回應,假如他們有機會與我對話,我想要請教他們為何要退回服貿。
事實上,所謂的「退回」,在立法院程序上,正確說法應是「撤回」,透過行政院撤回。然而,行政院去年6月底之前即將服貿協議送到立法院,立法院不但接受了,還納入審查,並從3月12日開始就進行逐條討論、逐條審查,請問有何理由把它撤回,尤其是對臺灣這麼重要的協議。
我剛才提到,服貿協議不但對臺灣未來參加TPP及RCEP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它是ECFA的一部分,而ECFA又是WTO之下的雙邊貿易合作協定,(如果撤回),馬上就影響國際間認為臺灣好像不可靠,簽了約後還自己撤回。我們要參加國際活動,就要按照國際的遊戲規則運作,如果認為不喜歡就把它撤回,屆時我們將越來越孤立。
我們國家在國際上處境是很艱難的,若有機會的話,應該盡量爭取機會,而不是採取一些損害這些機會的作法,那樣子會讓國家鎖國。
我說過,我願意在沒有任何條件及前提下,與學生在總統府內溝通,且可全程公開,我們可以逐項討論為何他們這麼不喜歡服貿協議,有哪些問題造成他們產生這些印象,我會跟他們解釋清楚。
實際上,若能解釋清楚的話,這是一件好事,因此我還是會向同學們提出邀請,只要他們願意,將立刻邀請他們到總統府,且全程公開,不會玩任何花樣。
我4年前與反對黨蔡主席做過辯論,去年9月15日也曾安排與反對黨蘇主席辯論,結果他臨時爽約,我們很願意與大家開誠布公討論,並將正確訊息傳布出去,但我們沒有這樣的機會,因此是否可麻煩向與你(記者)提問的同學轉達,如果他們願意,我非常願意與他們溝通,並請他們告訴我為何他們這麼反對服貿。
問16:抗議學生最常說「9趴總統,為何要聽你的」,如果您的民調較高,是否有助通過服貿協議?
總統:我認為服貿協議對臺灣是否有利,跟我的民調沒有關係。如果對臺灣有利,我們就應該去做;如果對臺灣不利,我民調再高,也不應該做,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今天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臺灣的前途,如果有機會通過服貿協議,臺灣與大陸的服務業貿易量將增加37%。臺灣服務業占我國整體產值70%,但其出口非常少,遠低於韓國、香港及新加坡,因此若有機會去大陸發展,將可帶動我們的服務業。
臺灣以前有一個很小的洗衣公司「象王」,在臺灣沒有人知道,可是到大陸10年,現在已開了800多家店面,是大陸十大連鎖加盟店之一,我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公司。
臺灣人競爭力非常強,例如:蔡燕萍「自然美」公司,我以前只在忠孝東路看到它的店面,好像是個人工作室,現在於大陸至少開了1,400家分店,而85度C在臺灣開了300多家店面,在大陸也開了400家分店。
臺灣人的活力無窮,政府要幫他們創業,讓他們走出去,走向全世界賺錢,而不應該限制他們。
大陸服務業占大陸整體產值約46%,陸方推動「十二五計畫」,將發展服務業當作重點,現在正是臺灣(服務業)前往大陸的很好機會。
兩岸都開放了餐飲業,臺灣開放大陸一共19家餐廳,只有十家過來,現在剩下八家,生意普通。臺灣去大陸兩千家,共五十個品牌,我們不利用很多好機會,硬是把服貿說成洪水猛獸,我覺得沒有必要。所以如果我們平心靜氣地為臺灣思考,真的應該讓服貿順利通過,至於有沒有國安問題,產業會不會受到打擊,我們都有計畫,來幫忙受打擊的產業。各位想想,ECFA在四年前不也是一樣?那時候我被罵得多慘,可是四年下來,ECFA對臺灣的貢獻很大,最近這幾年的歐債危機,要不是ECFA能讓我們其中所涵蓋的貨品享有優惠,我們產業還會繼續成長嗎?我們跟大陸的農產品貿易過去一向是逆差,去年我們出現了幾十年來的第一次順差,從三億美元逆差變成一千萬美元順差。為什麼?臺灣的水果、石斑魚還有花卉到大陸都賣得不錯。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機會讓臺灣人民到大陸賺錢,我身為總統,仍然要限制他嗎?
問17:這次的群眾運動選擇了衝撞體制,他們認為既有的體制已經失靈,所以總統除了喊話以外,有沒有方式可以重建人民對制度的信心?另外總統有沒有注意到無論您說得再多,還是有許多人說服貿政策是所謂的「親中賣臺」這樣的疑慮總統打算如何化解?
總統:我想衝撞體制,也許有人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一定要在體制失靈、失能的時候才有其正當性。就像在3月23號(發生的事情),行政院似乎還沒有到失能或失靈的程度。人家說服貿是「親中賣臺」,我還是問一個問題,它哪裡親中?賣了什麼臺?能不能告訴我?可以請您多說幾句嗎?知不知道?或者有人有告訴你嗎?這是一個口號嗎?賣臺?賣了什麼臺?
問18:所以總統您有上網看網友的回應嗎?有很多網友都這樣說。
總統:我經常上網看網友回應,我也看了很多懶人包,懶人包人人會寫,效果各自不同。有人說現在大學生薪水只有22K,服貿通過會變成11K,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臺,怎麼會一直有人認為(大陸)勞工要來臺?我現在要請教大家,我們要怎麼去說服我們人民:這不會發生。他們不相信,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在民國98年即開放大陸到臺灣投資,已經開放五年,五年來很多產業都來了,卻沒有發生太大影響,甚至剛開始時,中藥行開放,大家想說:「完了完了,北京的同仁堂要來了,一來的話我們的中藥行都要死光了」,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開放中藥零售店,我們開放的是中藥批發店,開放到現在也快要五年了,有多少家來呢?一共登記了四家,兩家資金到位,一家還在營業,而我們自己的中藥批發商是460家,根本就沒有受到影響,來臺開店的商家也不能零售。
其實在臺灣已經有四百多家大陸企業,也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尤其是服務業,臺灣是一個服務業很發達,而且市場相當飽和的地方,舉例來說,美容美髮業,景美男子剪髮一百塊錢,大陸的美容店會來臺灣搶這一百塊錢的生意嗎?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吧。而我們的無論是小林、曼都或者是蔡燕萍「自然美」,到大陸都很發。我們的技術、品牌以及代表的時尚,對大陸來講,我們只會贏不會輸,你可以想像來一家大陸的美容院,他的號召做的是廣州的髮型,這會有吸引力嗎?
問19:第一,大陸為什麼要與臺灣簽訂服貿協議,如果臺灣得到更多好處,那為什麼大陸要與臺灣簽這個協議?第二,如果服貿不通過會影響臺灣的國際信用,請總統用證據、數據來說服大家,為什麼簽訂服貿協議會對臺灣加入國際組織是好事?而且為什麼會影響到臺灣的國際信用?
總統:第一,您剛剛說到若服貿協議是對臺灣比較有利,大陸為什麼要與我們簽訂,4年前在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時候,我們當時也擔心大陸會要求臺灣開放我們受不了的項目,包括17種例如成衣、內衣與小型家電等,但在談判的時候講求的是give and take,所以最後我們爭取到這17項。在往後幾年當中,它們原來是無法賣到大陸去的產品,現在是可以銷售到大陸的,包括成衣、小家電與汽車零件,而在談判的過程並非只看一兩種貨品,它是看全面的,像是服貿就如同我之前所提的,它對於到大陸的外商通常要求是合資、參股不得超過50%,但這次如電子商務,它開放的福建,讓我們參股55%,臺灣的電子商業業者對此相當興奮,因為他們有機會到大陸去開創自己的品牌,所以這種條件並非是有所謂的陰謀詭計,基本上是互惠的,因為大陸的服務業相對較弱,我們去的話可以幫助大陸發展,而這種是無法去統計的,就如同當初我們去大陸投資與設廠的大多為製造業,在我們看來是把工作機會帶到大陸創造那邊的工作機會,但是我們也賺了許多錢,臺灣因此獲得大陸臺商採購大量貨品,使我們對大陸每年都保持高額順差,我們一年與大陸順差高達700多億元,所以這問題是兩面的,我們賺了他的順差,但大陸賺到我們工作,可是之後算起總帳來,大陸占的便宜並不很多,經濟的活動不是一個算一個,所以有人說我們的廠商在大陸8、9萬家替大陸繳許多稅,對!是繳許多稅,但我們考慮將來與大陸洽簽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使稅賦更為公平。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跟大陸是長期的貿易順差,而且額度都很大,我們全球貿易順差有2、3百億元,可是我們與大陸有6、7百億元的順差,若沒有和大陸貿易的順差,我們的貿易總額會出現逆差,所以這也是很自然的,因為我們與大陸的距離近,而且雙方風俗語言也相同,自然而然會有如此的成長,所以從貿易來看是非常正常。不過,我提醒您一點,我們現在對大陸出口再加上香港是38%,占我們出口比例很高,可是西元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只有24%,等到民進黨執政8年後,24%成長至40%,足足增加16個百分點,我們上任之後,有人認為我們與大陸關係不錯,所以比例一定會增加,但是沒有,反而減少,減少至38%,為什麼這樣呢?因為我們與別的國家貿易量增加了,我們與東協與歐盟增加並分散,這使我們更有利,所以我們的做法不是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上,相反地,我們做得更平均,比過去政府做得還要更平均,這是第一個。
第二,您提到的國際信用,所謂的國際信用指的是國際規範與慣例,簽了自由貿易協定(FTA)或經濟合作協定之後,通常不會去更動它的條文,為什麼?因為簽訂過程涉及幾千項的國際產品,若動了其中一項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是國際慣例,並非喜歡不喜歡的問題,要參加國際活動就要照國際規則來玩,倒不是說是大陸的關係,我剛剛提到,ECFA是世界貿易組織之下的雙邊貿易協議,服貿又為ECFA的一部分,所以基本上從國際來看,與其他國際規範沒有什麼不同;最後您提到,大陸是否會阻撓我們參加TPP,大陸本身還不是TPP的成員,但是TPP的12個成員,有6個國家與大陸簽訂FTA,2個國家正在協議當中,而TPP的12個國家當中,7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國都是大陸,與臺灣的情況相同,所以TPP是有影響力的,所以今天我們簽了服貿,我相信其他國家會相信臺灣對於自由貿易是有決心的。
問20:您有無更具體的數據或資料可以證明?
總統:若您要我把資料量化,我們現在能說的,TPP的12國家占我們的貿易量34%左右、價值200億美元,所以一旦加入對臺灣與這些國家必定是一件好事,都會大量增加貿易,我們與紐西蘭簽訂《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之後,我們原本與他們之間一年1億1千萬的紐幣貿易額,結果去年增加73%,臺灣對紐西蘭出口增加120%,我自己看到數字都嚇一跳,這是紐西蘭貿易局給我們的數字,所以自由貿易區與自由貿易協定是能夠增加貿易的;但若您要問我說是否有其他證據或數據能夠證明,如同我剛剛提到,TPP成員中有7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國是大陸,所以大陸對於TPP是有影響力,但大陸重心現在是放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我們也希望參加RCEP,因為RCEP的國家占我們貿易額57%,所以RCEP與TPP都不能輕忽,因此我們現在若做出與國際規範相違背的事情的話,我不認為其他國家對我們會有好印象。我們須表現出我們不但開放市場,我們還鬆綁法規,而且我們照國際的經貿規範來推動對外貿易,這樣國外當然比較願意與我們打交道,更何況很多國家都願意與我們做生意,可是一碰到要簽約就猶豫,為什麼?就因為外交關係,所以在此事後,我們更須表現出對國際規範的尊重,我相信這樣可以讓臺灣順利參與國際經濟整合。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集 買雞蛋 煮餸無頭緒時,蛋大派用場。所以,大師姐的家,經常準備不同雞蛋,方便做不同菜式。 第一款必備的就是意大利雞蛋,amyo 全世界最靚、最好食的雞蛋,打開,蛋黃橙紅色,顏色非常漂亮,又大又挺身,蛋白濃稠,很新鮮。所以,味道也特別香甜,其他蛋無得比。 這款意大利蛋可以上網向一間叫Stab...
有機雞蛋批發 在 林智群律師(klaw) Facebook 八卦
有位藍色網友私訊我
希望我針對吳音寧送菜的事情發表意見,
可能他想看看不同意見吧?!
想法如下:
1.這個事情發生在今年2/27,
正是媒體大篇幅放送「神隱少女」的時候,
吳音寧那時候人在哪裡?
答案出來了,她人一直在第一線處理事情,
如果她不在第一線,
那些菜應該是「直接依照北農慣例報廢」,
這些國民黨議員怎麼有機會攻擊吳音寧呢?
2.吳音寧2/27當天的表現如何?
我還是讓數字說話,
台北第一、二市場
106年每天成交蔬菜量平均是1607噸,
再來看下面第一個圖,可以知道,
2/27當天,兩個市場進來了3000噸,
將近一般數量的2倍,
面對這樣的情況,
最可能發生的是「賣不掉」、「菜價崩跌」,
但吳音寧賣掉了2991噸,菜價維持在21.55元,
賣掉99.7%的菜,價格也沒崩跌,
你說這個總經理不強?
我倒要問你「什麼才叫強」?
如果以她當天的表現,
我認為她應該可以拿99分!
你要拿最後那9噸(3000噸的0.3%)硬說她是0分,
我想這是雞蛋裏挑骨頭。
3.現在媒體焦點是最後那9噸(3000噸的0.3%),
那我們就來討論這0.3%應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北農之前處理慣例是直接報廢,
事情就這樣結束,
議員反倒沒什麼可以挑剔的,
偏偏她決定用總經理的業務推廣費1.9萬買下送人,
這個分兩個層次:
(1)面對殘貨,
「直接報廢當垃圾處理」比較好?
還是「買下來送人」比較好?
(2)應該怎麼送人?送誰比較沒爭議?
下面就分兩點說明:
(1)面對殘貨,
「直接報廢當垃圾處理」比較好?
還是「買下來送人」比較好?
我認為後者比較好!
為什麼?
除了不浪費之外,
還有另一個理由,
這裡我引蘋果日報106/4/15的報導內容:
黑心商市場撿拾牟利 北市放任
【突發、生活中心╱台北報導】實在太黑心!每日蔬果交易量居全國第一、高達1700噸的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因農產運銷公司疏於管理,竟然爆發不肖商家撿拾垃圾菜加工販售事件!《蘋果》日前直擊無良火鍋店業者長期撿拾市場丟棄的垃圾菜渣,烹煮成小火鍋賣給上班族、學生,害民眾吃下垃圾菜,消費者獲悉後痛斥:「太可惡了!」市府昨緊急到場稽查,查獲店家使用的垃圾菜,將開罰6萬元;學者也痛批,「政府單位應該負責!」
北農之前「直接報廢」的結果,
就是讓這些垃圾菜流入市面,
結果民眾吃下垃圾菜,引發批評!
吳音寧買下來的處理方式,
確保了垃圾菜事情不會再發生,
確實是比較好的作法,
結果現在大家說她這樣做不對,
那請問一下,怎麼做才對?
直接報廢,垃圾菜流入市面,大家要罵,
買下來,大家也要罵,
大家這麼會講,那請告訴我怎麼做比較好?
(2)應該怎麼送人?送誰比較沒爭議?
大家現在咬的是
吳音寧送菜給彰化縣的老人,是賄選,
我說這個說法毫無根據且是白癡想像!
吳音寧有要選什麼嗎?沒有!
你說她幫他表哥助選?
你有聽過「候選人送你剩菜」,希望你投他一票的嗎?
汪志冰議員,
選舉要到了,你會送選民「剩菜」嗎?
為什麼吳音寧要把剩菜送彰化?
請讓我細說從頭~
(a)市場容量太小,當天拍賣後必須清空,
不然新的菜進不來!
第一市場是一個很老舊的市場,
當初設計的容量是600噸,
可是這些年根本不敷使用,
像2/27當天,第一市場就進來2108噸,
表示這個市場的周轉率是3.5輪,
這批還沒賣掉,下批在外面等著進來,
不快速清空場地,要闖大禍的!
所以「市場場地清空」,
是每任總經理一定要注意的點!
(b)果菜市場批發的生活作習,
跟你我都不一樣,他們是晝伏夜出。
果菜市場的一天
(詳參閱讀台北567期許凱森的報導)
Pm 5:00 農會之貨運業者在到達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後,必須要先經過地磅並附上進貨表,過磅後會蓋上進貨編號及卸貨區的區域章,在指定區域卸貨。
Am 1:30 理貨員開始上班,核對卸貨順序,將貨物開箱、編排拍賣序號、點貨接著簽收、抽磅、請檢驗人員取樣驗貨。
Am 2:00 拍賣員開始上班,依照序號檢驗品級,以免有分級不清或錯誤的情況發生,再依據氣候、等級、到貨量以及承銷人之多寡等因素進行裁價,訂定每一組貨物的拍賣底價,並將拍賣底價輸入裁價機後傳輸到電腦及電子拍賣機。
Am 3:20 拍賣開始,承銷人以手勢或應聲出價,結標後由拍賣員開立兩聯式交易傳票,做為領貨依據。
Am 7:00 拍賣陸續結束,分散到北部市場。
Pm 12:00 結束營業
上面是一般情況下的時間表,
而2/27那天,量又爆多,
結束營業時間只會更後面,
這時候本來用垃圾車清掉9噸剩菜,
事情就結束了,
吳音寧選了一個不好走的路,
她面對一個新難題,
就是「怎麼在幾個小時內,把9噸剩菜送出去」?
不快速清空場地,下午5點,隔天的菜要進來了,
後面的菜進不來,問題會更大!
可能會有人說才9噸殘貨而已,
會影響後面菜的進入嗎?
為什麼不放在角落讓社福機關慢慢認領呢?
我說這個其實是幹話,
果菜市場「每天」都會產生殘貨,數量多少而已,
每天殘貨都堆拍賣市場裡,
沒多久果菜市場就變成垃圾場了知道吧!
你說可以就近找台北市的慈善機構啊!
我說這種話其實也是幹話!
如果你手上是幾十公斤的菜,
這個方法是可以,
問題是你手上有的是9噸的菜,
哪個慈善機構可以一次吃下來的?
即使有這樣的機構,
9噸剩菜堆放也需要空間,
台北市哪裡有這個場地?
誰要提供場地給你
堆「不馬上處理就會發臭的剩菜爛菜」?
在這種緊急情況下,
一般人最先想到的,
就是自己熟的人,
他們比較願意義氣相挺,
幫忙消化這些剩菜,還是9噸的剩菜,
鄉下嘛!吃不完就曬乾,吃好幾個月,
台北市哪個機構可以這樣搞的?
剛好這時候彰化來的菜車要空車回去,
願意免費幫忙運回彰化,
如果是你,你會不會讓菜車載走這些菜?
結語:
吳音寧送菜這個事情,我認為是吹毛求疵,
她2/27當天面對爆量的蔬菜量,
已經漂亮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拍賣掉99.7%,且沒讓菜價崩跌,
後面處理0.3%的方式,
也是正確的決策、漂亮的危機處理,
某些議員或媒體試圖「把好事講成壞事」,
我是不認同的!
有機雞蛋批發 在 鬼嫁料理手帳 Facebook 八卦
#泰國衣食住行生活系列
週末輕鬆一點,Sukiyaki 就算,不過有靚和牛及靚雞蛋😍
份量看起來不多,還是眼闊肚窄,食剩很多😝
雖然天氣超級熱,但泰國人其實很喜歡吃火鍋,統稱火鍋為 Suki, 名字從日本的 Sukiyaki 而來,但實際上只是普通火鍋,湯底也沒什麼味道,味道主要靠 Sukiyaki 汁,也是跟日本沒關係的,就是酸酸甜甜辣辣的泰式自創汁。火鍋配料,更是跟香港不能比較,海鮮不夠鮮,牛肉不夠肥,總有一間在附近的MK火鍋也不能跟香港的火鍋店相比。
真正日本的正宗Sukiyaki 配和牛也是有的,但價錢就非常不友善😅 想吃還是在家自己煮最好。
近似香港的火鍋肥牛也不容易買,不是隨便普通超市能買到,推介 Fuji 超市的泰國牛肉片,圖中圓盤約420銖,有牛味,肉質也夠軟稔,肥瘦適中,性價比高。
想吃好一點的真正和牛,推介黃色盒的日本和牛,約8至10片,400g, 950銖,牛味香,油份適中,又軟又滑,物有所值,也是在Fujii超市有賣,不過是急凍的,而且週末經常賣光光,平日見到,要買定儲存。
另一款是在 Thonglor 生鮮批發市場購買,是逐片逐片買的日本和牛,很多日本餐廳都在這個市場入貨,更經常有特色魚類刺身買。
其實 Donki 也有和牛賣,但性價比低,牛味不濃,偏瘦,價錢不菲。
fujii和doki,都有生吃用的雞蛋買,食得安心。
UFM Fuji Super
https://goo.gl/maps/Mxg8DunKZss4e3xH9
Japan Fresh Wholesale Market
https://goo.gl/maps/ijLFGnb2hCabSRs79
Hanji, Fufu 和 Momo Paradise 也是不錯的火鍋店,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
#初來泰國肥牛唔好食真係好唔習慣
#已經習慣咗冇乜料嘅打邊爐
#大家有冇見過泰國人喺路邊檔炭爐打邊爐?
#好有風味但真係熱死冇朋友
有機雞蛋批發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第一集 買雞蛋
煮餸無頭緒時,蛋大派用場。所以,大師姐的家,經常準備不同雞蛋,方便做不同菜式。
第一款必備的就是意大利雞蛋,amyo 全世界最靚、最好食的雞蛋,打開,蛋黃橙紅色,顏色非常漂亮,又大又挺身,蛋白濃稠,很新鮮。所以,味道也特別香甜,其他蛋無得比。
這款意大利蛋可以上網向一間叫Stable Trading公司訂購,他們主力入口高級意大利食材,批發給酒店、餐廳像Ritz Carlton,這款蛋來自意大利有機小農場,全部有機飼養。
大師姐推介平日蒸蛋,煮薑醋,用意大利蛋很合適.。別以為價錢貴,其實,$7.5一隻,好抵食,比市面超市有售的意大利蛋還要平。
另一款蛋就是紐西蘭蛋有機走地蛋,早前無日本蛋時候,多數食佢,因為安全、衛生,因為紐西蘭有機蛋,質素好,有保證,不怕食到農藥或者化學物。而且方便買得到,在百佳超市間中也有售,50元6隻。就算簡單用來煎燶邊荷包蛋,半生熟,入口溶化,吃得到蛋香。
最後一款雞蛋是台灣蛋,現在亦很流行食用,很多地方都有賣,價錢平;大師姐早前發現在西營盤有機食材店買的台灣蛋,蛋黃size細少少,不過顏色橙黃,蛋味濃,一盒12隻,賣$78,比意大利蛋還要貴,全因母雞屬走地飼養,無打激素或用荷爾蒙催谷,全部食中草藥飼料,所以,生出來雞蛋好夠味,所以每一盒蛋也會現有大有細。用來做經典名菜像瑤柱炒蛋,簡單易做,食到蛋香。
Stable Trading
www.stabletrading.net
二丁目
地址:西營盤第二街62號地下
電話:2549011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Nl85LospJE/hqdefault.jpg)
有機雞蛋批發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以東京築地直送的水產及刺身炮製而成的海鮮丼,終於有機會喺香港食到喇!在築地有13年歷史的水產批發商「豊洲水産」,將會在灣仔開設海外第一間直營的海鮮丼專門店,第一次賣丼飯!並於9月28日起試業,10月1日正式開業。記者有機會搶先在店家正式開幕前,試試這間以「築地直送」作賣點的海鮮丼專門店。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_8dv6HrnVY/hqdefault.jpg)
有機雞蛋批發 在 Topaau土炮 Youtube 的評價
他叫關煊赫,是「御の味」(Kappou UO n)老闆兼主廚,今年42歲。
他小時家窮,母早逝,父把他丟給老祖母,一直沒理他,連生活費也沒有,跟奶奶過着鹹魚白菜的日子,就連書薄費,校服也沒錢買。因自卑,怕人看不起,所以寧被老師天天罰站走廊,也不敢將家窮沒錢買書的事告訴別人。直到13歲,那年冬天他仍穿着夏季校服,在課室門口罰站,這樣他不如乾脆輟學算了。
低學歷的他只能在地盤工作,像黑工那樣,跑上三十樓,拿些工具,辛苦一天掙來二百塊錢,勉強能養活自己。
後來他轉做壽司,因沒那麼辛苦,還有吃。他知道學師要跟日本師傅才吃香,所以入了當時香港數一數二的日本料理「見城」。他做事特別盡力,很用心機做,哪怕只是洗地,他也從不遲到早退。因日本料理材料矜貴,不會那麼輕易讓學徒做到壽司的單子,他就撿人客吃剩的飯,剪報紙扮紫菜練習包手卷。跟日本人做事會被打,打到流血,卻令他整個人對於工作的態度,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他很專注,將事做到最好。
那段時間他很投入,整個人生都是煮食,放假到書局去找烹飪書來看,工作上又很用心……。
後來他有機會去日本當學徒,那時他沒錢,身上只幾百塊,惟有睡街睡足半年,很悲慘。他是一個香港人,怎做都矮人一截,他不接受這樣的看待,暗忖一定要做到最好,做到最勁,最後終做到壽司師傅。
約一年半後,他回來香港,當時剛好有老闆想開餐廳,找他幫忙開餐廳,他做了兩三年,就自己出來創業,做食物批發。因要應酬,常要陪吃喝玩樂,一天要吃十餐八餐,他從一百二十磅,升上二百磅,行路會抖動,走幾步會喘氣。
他為創業不斷拿錢出去,卻不一定有錢收回來,他負債累累,為省錢,他一個人負責整間公司,撿貨、打單、執貨、送貨,夜晚找生意,忙得透不過氣,慢慢他患上抑鬱。吃不下,睡不着,想很多東西,總是覺得做人很辛苦,想過去跳樓,有自殺傾向……
這時,他大女兒出生,他抱着她覺得很美麗,使他有活下來的希冀。可是在一次捐血後,他發現原來患上血癌,血癌是一定會死,他打擊很大,整個人崩潰了,甚至要安排後事……。
直到一晚,他又萌生跳樓自殺的意念,他去看心理醫生,才啟發了他,如果他走了,女兒怎麼辦﹖為了女兒和家人,他從新振作,他的生命、他的所有不再是屬於他個人,而是他家人,他發覺身體很重要,於是決心減肥,戒酒、游水跑步。一年減掉80磅。心理醫生建議他要工作,這樣對抑鬱才有幫助。
於是19年三月,他接手這間餐廳,重拾當初要做一個好壽司師傅的初心。做好壽司一定要新鮮,用料不欺場。他選用日本精米,米黏性很高、彈牙。刺身用日本貨,上午來的貨晚上用。且用很獨特的手法的揑壽司,飯放刺身,將飯按一下,按出一個空心在裏面,按了個小洞。揑壽司是向後,好的壽司,是有生命的,當揑完件壽司,大概會有三秒時間,會見到那件壽司會動的。
然而到了19年五月,運動就到來,沒有生意,他請不起人,自己做樓面、壽司、連洗碗,甚麼都是他自己一個人做,一日十來個小時的努力,卻敵不過時勢的弄人,全日的生意,不時吃零雞蛋。他用日本貨,要求魚生全部新鮮,賣不去,一定要掉。他要交租,出薪水給員工,為維持下去,他已按了一層樓來支持這間餐廳,到第二層已經是按了,如果他不做,就破產。
他元氣仍未恢復,新冠肺炎疫情又殺到,人人不敢上街,在這艱難的情況,有個記者幫他做個訪問,節目出街之後,坐滿了客。他太太帶着兩個小朋友在店裏幫手,他看着一對兒女連坐的位子都沒有,兩姐弟蹲在一角的小凳上,他心疼他們﹗覺得小朋友本該去畫畫、踩腳踏車,卻要陪他捱苦,他心疼得連抑鬱也沒時間了。因他要做好餐廳,給小朋友安好的生活。他的夢想就是看着他的小朋友健健康康、快樂成長,他日成家立室。
御の味(Kappou UO n)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256號The Hennessy 3樓
電話:2836 3330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11:30am-3pm,6pm-11pm,星期日休息
#父親 #御の味 #壽司 #灣仔
==============================
土炮好片,馬上訂閱YouTube: http://bit.ly/2H7BpYW
==============================
如有各區好人好事、小店情味故事、本地攝影作品、社區有趣大小事等等,歡迎Inbox土炮報料,有機會在專頁上刊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xsoua7tJVY/hqdefault.jpg)
有機雞蛋批發 在 五星級養雞場二十五元有機蛋供不應求--第015集《進擊的台灣》 的八卦
五星級養雞場二十五元 有機蛋 供不應求一般人對畜牧場的印象可能是空間狹小、又髒又臭不過呢這間位於桃園的 有機 養雞場不只一點異味都沒有,還擁有大片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