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生氣,我單獨來回一篇:(可隨意分享)
台灣曼波魚的故事
Mola Mola ,平均體重近一噸(12/04補充:漁民表示在台灣出現的一般200-300公斤),海中非常溫馴的龐然大物,原本在台灣是被稱作翻車魚,根本也沒有人愛吃,這個特殊的魚因為在演化上有特殊性(他演化過程似乎忘記長尾巴,但是鰭超大) 因此造成特別可愛的形狀,他們因為喜歡曬太陽,因此常常跑到水很淺的地方曬太陽,看起來好像掛掉一樣,所以被台灣人稱作翻車魚,外國人則有些稱他們為太陽魚(sunfish)。
這個魚原本在台灣東部生活得很快樂,因為難吃,所以沒有人要特地抓他們,常常很開心地在離岸邊很近的地方曬太陽,但是所有美麗的生物在台灣好日子都是不長久的
--
有一天,花蓮政府官員在想:別人都有黑鮪魚祭,撈超多,那我們有什麼? 很快的官員想到翻車魚,於是就想弄個類似的東西來撈錢。 有人說:翻車魚很難吃,官員就找了很多名廚來研究怎麼讓他變好吃。有人說:翻車魚這名字很不吉利,官員說﹕名字這東西簡單,是不會換一個嗎。於是官員就把翻車魚的名稱硬改成曼波魚。這一切都是為了把這倒楣的翻車魚順利端上台灣人的餐桌。
(大家看過甄嬛傳,裡面皇帝為了要讓甄嬛回宮,不但改了年紀,連姓都改掉,就是那樣的任性,你懂的)
---
在2003年,花蓮曼波魚祭首次登場,政府不但不斷洗腦人民"曼波魚肉質含有著豐富的膠原蛋白和鈣質"(但不告訴你他身上有50種以上的寄生蟲),而且還針對曼波魚和台灣人的特殊習性做了一連串的行銷活動。這個活動大家想像一下:
先帶你去一個圍起來的曼波魚場,帶著你浮潛體驗一下曼波魚多可愛,我貼一下當年文宣是這樣說的:
"首度推出「與曼波魚共游」等多項體驗活動。
體態特殊的曼波魚,有著圓圓扁扁的碩大身軀,及大大的眼睛、像是嘟嘴般的小嘴巴,在水中緩慢游泳的模樣甚為可愛,就像是水中芭蕾舞者般,搖曳著身軀輕盈舞曼波;而不怕人的柔順個性,加上喜歡側身躺在海面上,懶洋洋地做日光浴,讓人可浮潛近距離觀察牠、觸摸牠。"
"近距離與曼波魚一同起舞,並拍照製成證書留念" (2005年新聞文宣)。
接著帶你去旁邊的曼波魚屠宰場,現殺曼波魚煮來吃。一人兩千元,要前一天預訂。
三小?你可以告訴我這是三小????怎麼會有這麼讓人人格分裂的行銷活動設計??今天如果我把主題換成貓,大家來想像一下:
先帶你去貓咪公園和可愛親人的貓咪玩耍一下午,接著帶你去隔壁的貓咪屠宰場,讓你親自選擇想吃的貓咪以及選擇希望做成的風味,需要前一天預訂,一人兩千元。
幹!能接受的人,請你現在解除和我的朋友關係好嗎?我覺得你的人格有很嚴重的問題。
無論如何,曼波魚的可愛並沒有深植人心,但是台灣人從此發現新的可以吃的魚,還富含膠原蛋白以及鈣。(補充2006年曼波魚祭已經停辦)
你們可能不知道台灣人吃海鮮是世界聞名,"台灣人愛吃海鮮世界排名第4!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國人愛吃海鮮超越全球平均值的1倍,每人每年平均食用34公斤" (2016年09月13日中國時報),被台灣人愛上的海洋生物幾乎都只能走向滅亡。因為濫捕,IUCN將此種魚類放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而且還是最危險等級,包含教授在內的愛魚人士出面呼籲,你知道政府怎麼說的嗎?
農委會漁業署長蔡日耀表示,IUCN並非政府組織,相關報告可能欠缺全球性評估或科學證據支持,雖然我國宜花東漁民會捕撈曼波魚提供民眾食用,據目前漁民捕撈的漁獲與往年相比,並未出現數量減少的情況,推測沒有瀕臨絕種的立即性危機,」(2015-11-30 自由時報)
你知道漁會怎麼說的嗎?
"漁會痛斥根本是危言聳聽,由於不是華盛頓公約,IUCN對國家沒有約束力" (2015年11月28日民視新聞)
那你知道漁民怎麼說的嗎?
"市場的魚販,直呼不可能,花蓮曼波魚不只銷量好,產量也大,每年3、4月盛產期,一天可以抓到100、200尾,而且花蓮曼波魚遠近馳名,要是因此停止捕撈,對花蓮漁業影響可不小。" "花蓮漁民反彈,表示說曼波魚快要滅絕的消息,從10年前就聽過了,漁會也說數量並沒有減少。" (2015年11月28日民視新聞)
好,我們來看2015年發生什麼事情
"往年一天捕獲的數量,平均只有10尾左右,今年一天就能捕獲一、兩百尾是往年的十多倍,運回台東新港漁市也讓魚販驚呼不已,也因為數量真的太多,價格跟著下跌,原本每公斤可以賣到130元左右,一條曼波魚平均50公斤,等於賣出一條就能賺將近7000元,但今年每公斤只剩下70元,跌了將近一半,1位漁民表示,一、兩百尾量多,量多市場容納不下,都要冷凍起來。"
有發現在台灣的翻車魚從200-300公斤的體型掉到平均50公斤嗎?這就是濫捕造成的結果,大魚來不及長大就被撈走,越撈越小。價格還越來越賤,學者也不斷呼籲正視此問題,但是誰鳥他?政府帶頭說你們這些臭學者懂個屁,世界三小組織又沒有法律強制性叫個屁。
2015年還發生什麼事情? 沒什麼,台灣之光正常發揮:
"2015年10月,全球最大水產市場歐盟向台灣發出一張「黃牌」警告,言明若不限期改善各種「非法」、「未報告」或者「不規範」 (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 IUU) 的漁業行為,將改發「紅牌」,把台灣水產品「判決出場」,禁止銷入歐盟。"(2016-08-25端傳媒)
你知道在台灣人,對不起是中國台北人瞧不起的印尼怎麼對待翻車魚嗎?印尼峇里島的水晶灣,也有大量的曼波魚,但當地人卻不捕撈、不吃曼波魚,而是發展曼波魚觀光文化,把曼波魚當作「海洋金雞母」,每天吸引3000人租船,讓潛水客與曼波魚拍照,賺取大量的觀光財。(2015-12-14 工商時報) 我親自跑去水晶灣過,就是希望能看一眼曼波魚,花了一大堆錢,搭船吐了一小時一隻都沒看到但我還想著再去。
反觀台灣(對不起阿猴 我一定反觀一下) 這種觀光財和通通撈起來吃掉,我們永遠選擇後者。
那我們來看之後發生什麼事情。2016的曼波魚新聞
"花蓮漁獲枯竭 今春僅剩54% 特產曼波魚 捕獲量1成 "(2016年05月10日中國時報)
不是還講很大聲說不可能抓光光嗎?我們再來看一則研究: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與研究團隊發現,30年來北海岸魚種從120種銳減至30種,只剩1/4,漁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專家預言,科學家預估海洋沒有野生魚類可吃的日子恐將提前到來。研究結果刊登在去年12月國際科學期刊Scientific Data中(2016/01/03聯合報)
----
我會在留言貼很多相關新聞,有興趣的可以慢慢看。
我生氣的是什麼?我覺得今天如果是不會用google 的長輩也就算了,今天一個知識分子,看到一個議題和他想的不一樣,在未經查證也沒有仔細思考別人在講什麼的時候,隨便丟了幾句很像謠言的評論:台灣漁獲量都是因為日本擅自劃了海域,害台灣漁民漁獲量大減。這中間如果你提出數據或是文章引用,我還不會那麼生氣,但什麼都沒有,這就是造謠。知識份子也在跟人家傳遞謠言,這就是國將滅亡的徵兆。 台灣漁獲量下降,是事實,但台灣漁獲量分布是這樣(2016) 遠洋漁獲量226379公噸,近海漁業158702公噸,自己看看比例是怎麼分配的,"近海係指在我國經濟海域12浬-200浬內",跟日本高度重疊的區域是"近海",台日早在2013年就已經簽訂協議,除了很小的區域還是有爭議,但是要把台灣漁獲量降低通通推給日本,不去檢討濫漁、濫捕、沒有生態保育觀念,不討論產業轉型的可能,漁獲量下降通通推給別國根本是笑話。我不tag你,我希望你自己好好檢討一下
更新:
經過兩天的發酵,有在第一線的朋友回應我補充如下
台灣常出現且會捕撈的有Mola mola (圓尾mola)以及Sharptail Mola(Masturus lanceolatus) (矛尾mola) ,Mola mola列為 vulnerable, Sharptail Mola列為 least concern,定置漁場多數捕捉到的是矛尾mola,圓尾也會有,但數量極少,而鏢漁船在鏢的是圓尾mola,兩者在台灣都是合法的。
希望大家有時間也把下面連結看一看囉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48399285199895/permalink/2171086896264456/?hc_location=ufi
https://www.facebook.com/…/a.12060809294…/1259565394108624/…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463479187012755&set=a.205046492856047&type=3&theater
照片來源: www.flickr.com/photos/nmfs_northwest/4229016599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於食,宜蘭人堅持舊我。小籠包、肉 羮、蛋餅、撈乾麵、小吃拼盤,依然是他們由早到晚必不可少的味覺享受。美味,並非因為刁鑽的技巧或珍貴的食材,可能是法國人常掛在口邊的「風土」。當所有食材都源自一個小範圍,結合起來就特別和諧,就是這麼簡單。如果你夠細心,在食物中,一樣可以窺探宜蘭特有的風情。 小籠包 ...
曼波魚肉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八卦
沒有海洋文化
只有海鮮文化
請分享
以前沒有撈捕翻車魚
直到被製造了需求...
曾聽身為風帆選手的朋友講過
在海面上等風起揚帆
就跟整隻平攤在海上漂著的翻車魚一起曬太陽
那樣的場景已經一去不復返QQ
#曼波魚身上五十幾種寄生蟲!
越想越生氣,我單獨來回一篇:(可隨意分享)
台灣曼波魚的故事
Mola Mola ,平均體重近一噸(12/04補充:漁民表示在台灣出現的一般200-300公斤),海中非常溫馴的龐然大物,原本在台灣是被稱作翻車魚,根本也沒有人愛吃,這個特殊的魚因為在演化上有特殊性(他演化過程似乎忘記長尾巴,但是鰭超大) 因此造成特別可愛的形狀,他們因為喜歡曬太陽,因此常常跑到水很淺的地方曬太陽,看起來好像掛掉一樣,所以被台灣人稱作翻車魚,外國人則有些稱他們為太陽魚(sunfish)。
這個魚原本在台灣東部生活得很快樂,因為難吃,所以沒有人要特地抓他們,常常很開心地在離岸邊很近的地方曬太陽,但是所有美麗的生物在台灣好日子都是不長久的
-\-\
有一天,花蓮政府官員在想:別人都有黑鮪魚祭,撈超多,那我們有什麼? 很快的官員想到翻車魚,於是就想弄個類似的東西來撈錢。 有人說:翻車魚很難吃,官員就找了很多名廚來研究怎麼讓他變好吃。有人說:翻車魚這名字很不吉利,官員說﹕名字這東西簡單,是不會換一個嗎。於是官員就把翻車魚的名稱硬改成曼波魚。這一切都是為了把這倒楣的翻車魚順利端上台灣人的餐桌。
(大家看過甄嬛傳,裡面皇帝為了要讓甄嬛回宮,不但改了年紀,連姓都改掉,就是那樣的任性,你懂的)
-\-\-
在2003年,花蓮曼波魚祭首次登場,政府不但不斷洗腦人民"曼波魚肉質含有著豐富的膠原蛋白和鈣質"(但不告訴你他身上有50種以上的寄生蟲),而且還針對曼波魚和台灣人的特殊習性做了一連串的行銷活動。這個活動大家想像一下:
先帶你去一個圍起來的曼波魚場,帶著你浮潛體驗一下曼波魚多可愛,我貼一下當年文宣是這樣說的:
"首度推出「與曼波魚共游」等多項體驗活動。
體態特殊的曼波魚,有著圓圓扁扁的碩大身軀,及大大的眼睛、像是嘟嘴般的小嘴巴,在水中緩慢游泳的模樣甚為可愛,就像是水中芭蕾舞者般,搖曳著身軀輕盈舞曼波;而不怕人的柔順個性,加上喜歡側身躺在海面上,懶洋洋地做日光浴,讓人可浮潛近距離觀察牠、觸摸牠。"
"近距離與曼波魚一同起舞,並拍照製成證書留念" (2005年新聞文宣)。
接著帶你去旁邊的曼波魚屠宰場,現殺曼波魚煮來吃。一人兩千元,要前一天預訂。
三小?你可以告訴我這是三小????怎麼會有這麼讓人人格分裂的行銷活動設計??今天如果我把主題換成貓,大家來想像一下:
先帶你去貓咪公園和可愛親人的貓咪玩耍一下午,接著帶你去隔壁的貓咪屠宰場,讓你親自選擇想吃的貓咪以及選擇希望做成的風味,需要前一天預訂,一人兩千元。
幹!能接受的人,請你現在解除和我的朋友關係好嗎?我覺得你的人格有很嚴重的問題。
無論如何,曼波魚的可愛並沒有深植人心,但是台灣人從此發現新的可以吃的魚,還富含膠原蛋白以及鈣。(補充2006年曼波魚祭已經停辦)
你們可能不知道台灣人吃海鮮是世界聞名,"台灣人愛吃海鮮世界排名第4!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國人愛吃海鮮超越全球平均值的1倍,每人每年平均食用34公斤" (2016年09月13日中國時報),被台灣人愛上的海洋生物幾乎都只能走向滅亡。因為濫捕,IUCN將此種魚類放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而且還是最危險等級,包含教授在內的愛魚人士出面呼籲,你知道政府怎麼說的嗎?
農委會漁業署長蔡日耀表示,IUCN並非政府組織,相關報告可能欠缺全球性評估或科學證據支持,雖然我國宜花東漁民會捕撈曼波魚提供民眾食用,據目前漁民捕撈的漁獲與往年相比,並未出現數量減少的情況,推測沒有瀕臨絕種的立即性危機,」(2015-11-30 自由時報)
你知道漁會怎麼說的嗎?
"漁會痛斥根本是危言聳聽,由於不是華盛頓公約,IUCN對國家沒有約束力" (2015年11月28日民視新聞)
那你知道漁民怎麼說的嗎?
"市場的魚販,直呼不可能,花蓮曼波魚不只銷量好,產量也大,每年3、4月盛產期,一天可以抓到100、200尾,而且花蓮曼波魚遠近馳名,要是因此停止捕撈,對花蓮漁業影響可不小。" "花蓮漁民反彈,表示說曼波魚快要滅絕的消息,從10年前就聽過了,漁會也說數量並沒有減少。" (2015年11月28日民視新聞)
好,我們來看2015年發生什麼事情
"往年一天捕獲的數量,平均只有10尾左右,今年一天就能捕獲一、兩百尾是往年的十多倍,運回台東新港漁市也讓魚販驚呼不已,也因為數量真的太多,價格跟著下跌,原本每公斤可以賣到130元左右,一條曼波魚平均50公斤,等於賣出一條就能賺將近7000元,但今年每公斤只剩下70元,跌了將近一半,1位漁民表示,一、兩百尾量多,量多市場容納不下,都要冷凍起來。"
有發現在台灣的翻車魚從200-300公斤的體型掉到平均50公斤嗎?這就是濫捕造成的結果,大魚來不及長大就被撈走,越撈越小。價格還越來越賤,學者也不斷呼籲正視此問題,但是誰鳥他?政府帶頭說你們這些臭學者懂個屁,世界三小組織又沒有法律強制性叫個屁。
2015年還發生什麼事情? 沒什麼,台灣之光正常發揮:
"2015年10月,全球最大水產市場歐盟向台灣發出一張「黃牌」警告,言明若不限期改善各種「非法」、「未報告」或者「不規範」 (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 IUU) 的漁業行為,將改發「紅牌」,把台灣水產品「判決出場」,禁止銷入歐盟。"(2016-08-25端傳媒)
你知道在台灣人,對不起是中國台北人瞧不起的印尼怎麼對待翻車魚嗎?印尼峇里島的水晶灣,也有大量的曼波魚,但當地人卻不捕撈、不吃曼波魚,而是發展曼波魚觀光文化,把曼波魚當作「海洋金雞母」,每天吸引3000人租船,讓潛水客與曼波魚拍照,賺取大量的觀光財。(2015-12-14 工商時報) 我親自跑去水晶灣過,就是希望能看一眼曼波魚,花了一大堆錢,搭船吐了一小時一隻都沒看到但我還想著再去。
反觀台灣(對不起阿猴 我一定反觀一下) 這種觀光財和通通撈起來吃掉,我們永遠選擇後者。
那我們來看之後發生什麼事情。2016的曼波魚新聞
"花蓮漁獲枯竭 今春僅剩54% 特產曼波魚 捕獲量1成 "(2016年05月10日中國時報)
不是還講很大聲說不可能抓光光嗎?我們再來看一則研究: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與研究團隊發現,30年來北海岸魚種從120種銳減至30種,只剩1/4,漁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專家預言,科學家預估海洋沒有野生魚類可吃的日子恐將提前到來。研究結果刊登在去年12月國際科學期刊Scientific Data中(2016/01/03聯合報)
-\-\-\-\
我會在留言貼很多相關新聞,有興趣的可以慢慢看。
我生氣的是什麼?我覺得今天如果是不會用google 的長輩也就算了,今天一個知識分子,看到一個議題和他想的不一樣,在未經查證也沒有仔細思考別人在講什麼的時候,隨便丟了幾句很像謠言的評論:台灣漁獲量都是因為日本擅自劃了海域,害台灣漁民漁獲量大減。這中間如果你提出數據或是文章引用,我還不會那麼生氣,但什麼都沒有,這就是造謠。知識份子也在跟人家傳遞謠言,這就是國將滅亡的徵兆。 台灣漁獲量下降,是事實,但台灣漁獲量分布是這樣(2016) 遠洋漁獲量226379公噸,近海漁業158702公噸,自己看看比例是怎麼分配的,"近海係指在我國經濟海域12浬-200浬內",跟日本高度重疊的區域是"近海",台日早在2013年就已經簽訂協議,除了很小的區域還是有爭議,但是要把台灣漁獲量降低通通推給日本,不去檢討濫漁、濫捕、沒有生態保育觀念,不討論產業轉型的可能,漁獲量下降通通推給別國根本是笑話。我不tag你,我希望你自己好好檢討一下
更新:
經過兩天的發酵,有在第一線的朋友回應我補充如下
台灣常出現且會捕撈的有Mola mola (圓尾mola)以及Sharptail Mola(Masturus lanceolatus) (矛尾mola) ,Mola mola列為 vulnerable, Sharptail Mola列為 least concern,定置漁場多數捕捉到的是矛尾mola,圓尾也會有,但數量極少,而鏢漁船在鏢的是圓尾mola,兩者在台灣都是合法的。
希望大家有時間也把下面連結看一看囉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48399285199895/permalink/2171086896264456/?hc_location=ufi
https://www.facebook.com/…/a.12060809294…/1259565394108624/…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463479187012755&set=a.205046492856047&type=3&theater
照片來源: www.flickr.com/photos/nmfs_northwest/42290165994
曼波魚肉 在 海鮮公主小舖 Facebook 八卦
///台東現流曼波魚肉/////
公主透過管道拿到獨家稀有貨色
剛剛拿到馬上炒一盤,真的好好吃😋😋
建議 +2 +3 放冰箱冷凍保存 想吃就有 ~
👍今天10隻曼波魚只有100包而已👍
肉身潔白 現流極品 ♥️♥️♥️♥️
菜市場_漁市場絕對買不到(內行人早預定)
單炒芹菜或蒜苗 想重口味就炒豆瓣醬
哦.....說這說這 口流都滴下了.......
千載難逢好品質 快來~
🉐️每包350元 (900g以上/包) #真空包裝
⚠️ 期間限定多種商品⚠️
【任選6件免運費】🛒️:https://bit.ly/3fdaCrh
在市場常常會見到曼波魚肉,其實就是翻車魚肉
曼波魚的肉質緊彈又富含水分,很像干貝的口感
因此又俗稱干貝魚。這菜上桌時混著芹菜和蔥的香氣,曼波魚拌炒後更加緊實彈牙 ,適合一家大小無刺無骨,大塊朶頤,最是下飯不過了。
➡官方LINE(私訊) ➡https://line.me/R/ti/p/%40epx0598g
貨到付款或刷卡分3期零利率(免手續費)。
曼波魚肉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關於食,宜蘭人堅持舊我。小籠包、肉 羮、蛋餅、撈乾麵、小吃拼盤,依然是他們由早到晚必不可少的味覺享受。美味,並非因為刁鑽的技巧或珍貴的食材,可能是法國人常掛在口邊的「風土」。當所有食材都源自一個小範圍,結合起來就特別和諧,就是這麼簡單。如果你夠細心,在食物中,一樣可以窺探宜蘭特有的風情。
小籠包
宜蘭最出名的「正好鮮肉小籠包」和「正常鮮肉小籠湯包」是兄弟檔,同用宜蘭黑豚後腿肉以及「三星葱」來做餡,鮮味固然不在話下,還有特別濃郁的葱香和清甜味。小籠包皮薄至半透明,包中微微鼓起的湯汁和青色的葱隱隱可見。一口咬下,熱力逼出,燙得嘴巴不停呵氣,因為宜蘭三面環山,一面是環海,濕氣特重,汗腺不通順,所以即使在夏天,他們也喜歡吃熱辣辣的小籠包,逼出一身汗才叫爽。
正好鮮肉小籠包
地址:宜蘭縣宜蘭市泰山路 25號(光復國小對面)
電話:+86 3 932 5641
營業時間:8am-12:30pm、3pm-7pm,星期一休息
消費:一籠 10個$18
早餐
小鎮鄉村的食店每家都有 off the menu選擇,有些食物或食法,不寫上招牌,熟客才識點。像一間開了六十年的阿欽早餐店,米漿可以指定撒上百草粉,味道會加倍香,是老派的吃法。另外,這裏的蛋餅也是隱藏美食,店主在煎盤上打蛋,再倒上麵糊,完全手工煎成,其他地方少見,其他食店一般都買現成的餅皮。還有紅豆餅、金光餅、饅頭、韭菜包等,全是飽肚小點,是宜蘭農夫們辛勞工作前的一點慰藉。
阿欽早餐店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 121號
電話:+886 3 954 4766
營業時間:6am-售完即止
消費:$10
小吃拼盤
宜蘭的小吃店多獨沽一味,但隱身於街市的四海居小吃卻不同,齊集宜蘭各種地理環境的食物,海陸通吃。最受歡迎的小吃拼盤,都是一些下欄變成的上菜,像煙燻過的鯊魚肉、曼波魚皮、豬頭肉、豬粉肝等,都是第三代店主自製,非常有風味。還有一大盤西魯肉也是招牌,是宜蘭特有的菜式。混合肉絲、大白菜、香菇、竹筍、蝦米、蟹肉、魚皮,是一種什錦湯羮,雖然賣相不好,但味道非常鮮。估計這種菜式起源於宜蘭的農村,將來自山、海、田的各種食材都放進一點而煮成。
四海居小吃部
地址:宜蘭縣宜蘭市康樂路137巷 9號
電話:+886 3 954 8098
營業時間:9am-4pm
消費:$70
肉羮
肉羮似我們的碗仔翅,但用料不同,他們用豬肉溝花枝打成肉醬,再打芡。一碗盛起,自己加醋加辣。通常當小食。日治時期,台灣伐木業興盛,全台灣產量最大在宜蘭太平山,而羅東鎮就是木材集散地。伐木工人一下山就愛吃碗熱到滾的肉羮,因為山裏溫度低,濕氣重, 羮多澱粉,易下肚,快速驅寒祛濕補充體力。大約在八十年代,宜蘭伐木業結束,但肉羮至今依然健在。有間叫「林場肉羮」是宜蘭六十年的老字號,是吃肉羮必到的店,店中還有最新電影上畫提示,新潮與老舊,咫尺之間。
林場肉羮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 109號
電話:+886 3 955 2736
營業時間:7am-6pm
消費:$10
編輯:黃愷晴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曼波魚肉 在 曼波魚肉-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八卦
曼波魚肉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曼波魚條、曼波魚皮、曼波魚屋嬰兒脖圈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曼波魚肉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曼波魚肉 在 曼波魚肉-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八卦
曼波魚肉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曼波魚條、曼波魚皮、曼波魚屋嬰兒脖圈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曼波魚肉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