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明來臨前,就都在各自崗位做好該做的事吧!
昨天早上任務為居家訪視,到病人家中做醫療評估,幫忙更換鼻胃管等管路,到最後一個案家後,因為隔離衣剩一件,二話不說優先讓護理師穿上。因為護理師換管時,病人咳嗽飛沫四濺,風險較高,需要優先保護。
如果我們謀取的是整個團體的利益,資源有限的時候,就需要合理分配。
最近最憂心的事情,無非是最前線急重症的醫護人員累垮或折損,或者醫療量能的過載,卻並非合理的被利用。
口罩、酒精是醫療資源,疫苗也是。醫護人力、檢驗工具、病床、負壓隔離病房等都是。
布農Doc 田知學學姊的血淚文章:急診被塞爆,意識不清的阿公只好到戶外插管,令人揪心,我每天到醫院,也的確篩檢站人流沒停過。看到台大醫院院長的公開呼籲:「希望民眾有症狀或症狀嚴重才到急診,不要直衝急診,否則將造成急診壅塞、耗費過多醫療量能,問題非常嚴重。」,也讓我感到不安。
我想我們真的被近日的確診嚇壞了,加上未知的恐懼,誰都不想中標,難免手足無措、覺得天崩地裂。我門診就有蠻多病人是恐慌,造成身體不適而來。
🌟首先還是呼籲大家,沒症狀或輕症要篩檢可以到篩檢站,不要衝急診。
另外,感染新冠病毒,大致上有幾種下場:死亡、重症、輕症、沒症狀。
目前針對這個病毒,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抗病毒藥,感染後嚴重、復原程度,和自身免疫的確很有關係。
🌟的確新冠肺炎八成患者是無症狀或輕症,只需症狀治療,會自行痊癒。鼓勵施打疫苗,主要是疫苗即便不能百分百確保不會被感染,但能避免走到重症及死亡。
🤔大家想像一下。若目前有500張病床。10個確診案例,和1000個確診案例,做法和斟酌的點會完全一模一樣嗎?
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與日俱增的確診案例是否每個都需要住院?
當然不是!如果是輕症或無症狀,生命財產安全就比那些重症併發肺炎呼吸衰竭需要插管的、急性心肌梗塞、腦出血腦中風、急性腸穿孔的還要「不急」,很大機率會自己好,要做到的就是支持性治療,症狀緩解,且不要擴大傳染。
所以有些政策陸續開始宣導諸如:
「台北區醫院負壓病床吃緊指揮中心籲輕症確診者在家等通知」、
「我該如何照顧家中的COVID-19確診病患」、「大部分感染者症狀輕微,醫療資源請留給重症患者」等。
🌟可能感性上一時難以接受,不過理性上我們要開始學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今非昔比,我們不是當初的加零,但每個階段本來就有不同的挑戰和任務要一同克服。現在就是想辦法避免醫療崩壞!輕症佔用病床,或沒症狀直衝急診造成急診癱瘓,這些的確會造成醫療資源多餘的耗費,對群體作戰防疫並不利。
別恐慌!認真覺得,這階段一般民眾最能保護自己的方式,真的是戴好口罩多洗手,躲起來!沒事少群聚。🌟讓醫護在前線更有效地發揮戰力。
我們絕對不是一個人,這是團體戰!在黎明來臨前,就都在各自崗位做好該做的事吧!
更換主要照顧者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最新【一日增5例、首度爆發院內感染,暫不考慮封院;北車大廳禁止聚會與席地而坐至4月底】
今(29)日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宣布,台灣爆發了首例的院內感染,個案34(50多歲女性)住進北部某醫院後,一名清潔工(案35:50多歲女性)以及3名醫護人員(案36:30多歲女性;案37:20多歲女性;案38:40多歲女性)也確診COVID-19(武漢肺炎);此外,一位60多歲女性跟團前往杜拜與埃及旅遊也確診(案39)。使得過去24小時內,台灣新增5例確診個案。
■首度爆發院內感染,指揮中心:目前無封院可能性
昨(28日)傍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臨時公布陳時中的視察行程,今天一整個上午,陳時中視察了桃園醫院以及台北榮總,逐一檢視醫院內的進出動線規劃、負壓隔離病房等防疫措施,並通知媒體採訪,罕見的大動作主要是因疫情出現變化,刻意要讓全台醫院繃緊神經。而下午記者會上,他宣布台灣出現首例的院內感染,是由昨日公布確診的案34(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與案34接觸的醫院清潔工出現輕微咳嗽症狀,經採檢後確診陽性,案34進入病房後,3位曾照顧案34的護理師,也出現輕微症狀並採檢陽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經過專家會議研判,應該是案34傳染給清潔工、護理人員,是一起院內感染,因此緊急果斷的追查,確定醫護人員沒有跨病房工作,鎖定發生的單一病房,進行全面清潔與消毒,並把所有病房接觸者(包括病人、醫護人員等)居家隔離或移往醫院提供的隔離空間,病人則是移往一人一室照護,護理人員全數更換。
陳時中也強調,由於清潔工(案35)持續工作到27日,工作地點在急診室,因此昨夜就下令急診室採檢90幾個點(急診室的空間設備採檢)確定都是陰性,並採取分區淨空與消毒,而被採檢的醫師目前是陰性,但指揮中心高度重視此案,研判還在可控制範圍,現階段是無封院的可能性,但還是要步步為營。
陳時中進一步指出,今日視察兩所醫院,分別是地區醫院與醫學中心,地區醫院是防疫第一線,醫學中心負責「急重難」症病人分工負責,但不管是哪一家醫院都必須做到人員分流管制,以及維持醫院內的秩序,他們已與內政部警政署合作,未來在醫院內任何違反秩序的行為都不會容忍,隨報隨辦予以嚴懲,絕對不容忍任何破壞醫院分流規則者。
■強化醫院分艙分流,但不贊成醫院加強通報無證移工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明,只要醫院做好分艙分流,將醫護人員的工作區塊化,每一位醫護人員固定在某一區塊工作,避免擴大感染,封院的機會非常低。陳時中指出,這次院內感染確診的醫護人員都在同一個病房工作,已封鎖該病房,並進行清潔消毒,這就是要求醫院做好人員分流分艙的用意,確保感染不至於擴大,守住醫院的防線。
媒體詢問當醫院加強對無證移工的通報,若出現照護缺口誰來補?陳時中表示,病患的長期照顧有部分是仰賴外籍移工,政府不鼓勵非法行為,但醫院舉報後,出現的人力缺口對疫情沒有幫助;對於無證的看護,在醫院外由勞動部管理,醫院內則做到陪病人員的教育訓練與管理,避免陪病人員在醫院趴趴走,將移動風險降至最低。
至於醫院探病,陳時中強調,現在是防疫非常時期,進出醫院探病盡量避免,現在通訊設備發達,使用視訊已經很足夠,希望醫院減少非必要的進出,目前維持一名住院病人發給兩張探病證、一張陪病證,但仍呼籲國人盡量避免進出醫院,尤其收治重症的醫學中心更要避免。
■公布案33的日本旅遊路線 呼籲國人近日避免搭機
昨日公佈的案33(30多歲男性)在2月17日至22日前往日本旅遊,確診後,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案33的旅遊路線,其中2月17日在富山縣高山、18日在岐阜縣高鷲滑雪公園,19日自高岡搭乘JR雷鳥特急號(金澤至大阪),20日大阪環球影城,21日及22日在大阪市區,目前已掌握個案同團旅客、同住友人及職場接觸者共67人,其中3人有症狀已住院隔離採檢,其餘將進行14天居家隔離並陸續安排採檢。
陳時中強調,日本目前的環境比台灣差,因此專家會議嚴判案33在日本感染的可能性比較高,但由於接觸的範圍大,因此決定公布日本旅遊路線,並提醒在這段期間經歷過路線者,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提高警覺。
另外,今日公佈的案39是在1月29日至2月21日前往杜拜、埃及跟團旅遊,同行的團員除了個案外有36人,案39於2月20日出現咳嗽喉嚨痛的症狀,採檢陽性確診,目前已經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治療,相關的疫調正在進行中;如果再有同行的人確診,考慮要提升杜拜與埃及的旅遊警示,但由於尚在疫調階段,也不排除是長途飛行時被傳染,因此還是再次呼籲國人,非必要避免搭飛機。
■台北車站大廳禁止租借與席地而坐至4月30日
由於案32的印尼籍看護曾到台北車站參加聚會。由於週末假日不少移工會在此聚餐,較擔心大家拿下口罩吃吃喝喝聊天而可能的群聚感染,所以在指揮中心的建議下,台鐵從今日15時起至4月30日禁止民眾在北車席地而坐及群聚,大廳禁止租借舉辦活動,會於車站大廳周圍定點立牌公告,台鐵將會同員警執行定期及不定期巡察,並視現場情形機動增加巡查與勸離,也會請清潔公司加強大廳及重點區域的清潔工作。(文/嚴文廷;攝影/楊子磊)
#報導者持續追蹤疫情,完整專題請看:
【世紀之疫──2019新型冠狀病毒風暴】http://bit.ly/3bhXgrJ
【#不斷更新】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即時訊息:http://bit.ly/2vIPjLT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疫情最新消息,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防疫 #2019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COVID19 #報導者 #台鐵 #院內感染 #急診分流
更換主要照顧者 在 急診女醫師其實. Facebook 八卦
最近有上新聞的疥瘡XD
-------------------------------------------------------------------------------
幫大家重點整理一下~~~~~~
。。。。。。傳播途徑
一般是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被單、棉被、內衣褲等,受疥蟲感染潛伏的衣物在兩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防護原則
-若情況許可,病患建議可先入住隔離病房或單人房觀察一週。
-疑似疥瘡的病患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限制患者、訪客、家屬或主要照顧者到處串門子,以免交互傳染。
-採接觸隔離措施,需戴手套、穿隔離衣並每次更換,脫掉手套後務必確實執行手部衛生。
-病患使用之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止血帶等須單獨一套,不可與其他人共用。
-大部分擦藥的前三天就感覺有效果,但疥蟲的卵到成蟲要7~10天的時間,需治療7~10天後,再經醫師評估是否需繼續隔離。(另有一說為3~7天)
-癢疹可持續到一個多月,而疹子要完全消失則可能長達數個月
。。。。。。衣物、床墊處理
-疥蟲離開身體2 ~ 4天後即會死亡,故治療開始前3天內,病患使用的床被單、衣服均須用60℃以上的熱水清洗並以高熱乾燥。
-無法清洗或乾洗的布單,被服,應密封於塑膠袋內靜置至少一週後再處理。
-病患之衣物要單獨分開處理,並持續高溫處理至藥物停止使用為止。
-病患使用過的床墊,依廠商建議使用之清潔液,徹底擦拭塑料床墊表面後,置於單獨空間,至少一週。
。。。。。。治療重點
-疥蟲只藏於皮膚表面,所以治療疥瘡主要靠塗抹外用的滅疥藥物來直接殺死疥蟲,而不是靠吃藥或打針哦!
-全身都要塗抺,不可以只擦有疹子的地方
-一般建議塗3天即可有效消滅疥蟲,但為了怕有遺漏之處,可塗抹一周,之後視狀況再評估。至於要用哪一種藥物,其實藥效都差不多,但應作的隔離,衣物的高溫清洗,及接觸者一併作預防性的治療反而比選擇何種藥更為重要。
google找到超棒的QA問答集,有疑問的話請到這裡來查詢,應該都會找到答案哦!
http://sp1.hso.mohw.gov.tw/doctor/Often_question/type_detail.php?q_type=%AC%CE%BDH&q_class=%A5%D6%BD%A7%AC%EC&PageNo=2
----------------------
這篇也有公開分享送小筆記本的話動哦^__^
一樣是兩個名額,想抽獎的朋友記得設公開哦!我才看得到~~~
更換主要照顧者 在 Re: [寶寶] 寶寶接回時間點請益- 看板BabyMother 的八卦
我家大女兒從出生一個月(做完月子後)開始, 週間在我娘家,主要照顧者 ... 如果一個月才帶下來一週叫做頻繁更換環境, 我的兩個孩子不知道該算什麼? ... <看更多>
更換主要照顧者 在 [寶寶] 一歲換照顧者要注意什麼呢- 看板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八卦
大家好想請問大家一歲換照顧者要特別注意什麼呢? 大概適應期要多久呢? 因為夫妻都在香港工作加上剛好工作上有一些變化導致寶寶大概1歲2個月的時候 ... ... <看更多>
更換主要照顧者 在 [寶寶] 主要照顧者更換-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寶寶目前4個多月了
婆婆住在家裡(原住外縣市),跟我們一起照顧。非常感謝她。
一直以來,婆婆顧白天,下班後我接手,晚上哄睡。
寶貝九點多睡,半夜會夜奶1~2次,但都能很快睡回去。
最近兩週開始,下班後不願意媽媽餵內內(瓶餵母奶),非得婆婆餵才行。
原本九點多可以哄睡,現在一下子就醒,醒來也一定要婆婆抱睡,但還是一小時就又醒來
,媽媽也安撫不了。半夜醒來很多次,夜奶後也很難直接睡著。最後就是婆婆被吵起來,
哄小孩。
婆婆是個很淺眠的人,只要寶貝哭,在隔壁房間就無法入睡,而且寶貝也一定要阿嬤抱(
原本哭不停,阿嬤抱一秒安靜)搞得婆婆無法休息(婆婆只有晚上有機會睡得著,白天即使
寶寶睡,她還是睡不著,而且寶寶跟婆婆晚上一起睡,她會擔心一直起來看,也不行。)
媽媽心理也不好受,感覺寶貝都不要我了(嗚嗚…)
所以我們決定提前送托了讓婆婆回去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圈)。
剛好屬意的托嬰中心有位置。
想問的是,如果送托後,白天托嬰中心,晚上媽媽,寶貝會適應很久嗎?
覺得沒看到心愛的阿嬤會崩潰
我要拜託婆婆先留下來陪讀一個月嗎?(但又擔心這樣反而適應更慢,或是反悔不願意讓
我們托嬰,媽媽自己私心希望能回歸小家庭生活,雖然感謝婆婆的付出,但婆媳育兒觀念
衝突的課題在我家也是不斷發生,在家裡已經不是以前能舒適放鬆的地方,非本篇重點就
不贅述了)
更換主要照顧者後
要多久才能重新接受媽媽?(哄睡,安撫)
我很珍惜能和寶貝相處的點滴,但家裡經濟需要我去工作(相對高收入,且老公剛創業不
久,育嬰留停在我們家庭是不可行的)
我知道每個寶貝情況不同,但想聽聽過來人的經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204.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45537080.A.367.html
謝謝以上媽咪分享,讓我比較不擔心了。本來為了怕寶貝生病 ,想撐到1歲,但覺得最近已經快窒息了(婆媳的育兒衝突),
我想這應該是個好機會吧~
※ 編輯: asoup (111.254.204.53), 12/23/2018 15:01:48
※ 編輯: asoup (111.254.204.53), 12/23/2018 15:03:59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