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好,一天一摩洛哥!
從野生動物、到乞丐驢子、再到美食華服,趁我在Azrou有時間可以慢慢寫,我們一樣一樣來,這樣大家才知道我不是對摩洛哥一無所知,而且來摩洛哥玩,就一定要來找我跟貝桑帶撒哈拉深度導覽,才有可能在地又深入啦哈哈!
您知道北非曾有大量野生鴕鳥嗎?
您知道摩洛哥也有鴕鳥養殖場嗎?
不知道的話,這篇一定要看唷!
───
標題:《鴕鳥在摩洛哥》
鴕鳥是最大型的鳥類,無法飛行,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七十公里,生活在北非的亞種稱為紅頸駝鳥,
在1938年,法國作家Gautier的紀錄裏,北非柏柏爾族對鴕鳥習以為常的程度,就像法國農民對狐狸一般習慣,不同的是,狐狸對法國農民來說,是狡猾且有害的,然而鴕鳥因為他的蛋、肉、羽毛跟脂肪的經濟效益,不時被獵殺.
直至廿世紀七O年代,仍可在摩洛哥的Oued Eddahab發現野生族群,爾後幾乎全然消失於野外,主要原因在於當時法國殖民者過度獵捕,就為了需要美麗的鴕鳥羽毛來裝飾法國巴黎時尚女子頭上的那頂帽子,或者讓歐洲上流人士可以穿著鴕鳥羽毛點綴的華服參加奢華舞會,無數野生鴕鳥被濫捕,數十年之間,野生族群於摩洛哥境內消失.
一、〈鴕鳥在古代生活裡的運用〉
在一些史前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不少鴕鳥蛋殼的碎片以及鴕鳥羽毛的殘留.從西撒哈拉至摩洛哥,再到阿爾及利亞與利比亞,鴕鳥在史前岩刻畫最常描繪的主題之一,由此可見鴕鳥對史前人類物質生活上的重要性,其意涵可能與豐盛及幸福相關.
進入歷史時期,考古資料證實鴕鳥蛋用於古迦太基喪禮儀式裡,舉凡Carthage及 Gouraya,西班牙的 Villaricos以及伊特魯里亞的Tarquinia,以及六世紀的Cyrène等.
由當時希臘及拉丁語文字記載裡,可得知鴕鳥仍是北非常見的動物,鴕鳥形象時常出現在古羅馬馬賽克藝術、基督教與異教徒的燈的裝飾,以及墳墓浮雕與古羅馬競技場的馬賽克裡.
在史前時代的岩刻畫裡,極少出現狩獵鴕鳥的圖案,當時鴕鳥可能不被當獵物捕殺,人們更渴望的是鴕鳥蛋以及鴕鳥羽毛,鴕鳥蛋非常珍貴,鴕鳥蛋殼可以切割製成瓶子、碟子、首飾抑或貨幣.在古羅馬時代,遠從非洲進口的鴕鳥蛋可說是桌上珍饈,據說鴕鳥蛋殼還能治頭殼撞傷.走入伊斯蘭時代後,鴕鳥蛋便失去了宗教與葬禮上的功能.
若說史前時代,對鴕鳥的捕獵較少,那麼進入利比亞-柏柏爾時代後,人們開始為了鴕鳥的肉、脂肪及羽毛而進襲獵殺.
雖然柏柏爾族會吃鴕鳥肉,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旅行家Jean Léon l’Africain卻認為鴕鳥肉嘗起來噁心黏膩,圖瓦雷格人烹調鴕鳥肉的方式可能是將之加到蔬菜中燉煮,若獵得大量鴕鳥肉品,則將之做成肉乾,賣給駱駝商隊.有些奴隸很喜歡吃駱駝蛋做成的煎蛋,或者是放在灰燼裡悶熟來吃,蛋殼則成了最佳奶油容器.
鴕鳥皮革用途極多,可製成涼鞋、弓繩、盾牌、馬鞍或皮袋.古時的鴕鳥脂肪可是具有療效,藉由塗抹來治療風濕、膽汁疾病以及骨折,同時也是圖瓦雷格婦女的化妝用品之一.從長骨取出的骨髓放入耳裡,可治療耳聾.
二、〈紅頸鴕鳥的復育〉
近年來,摩洛哥政府積極進行復育,1996年6月,在Souss-Massa國家公園引進於查德野地捕獲的約三十頭野生紅頸鴕鳥,此時數量已達一百五十頭,是撒哈拉地帶,半圈養的紅頸鴕鳥裡,數量最大的地方.2008年,將園內約二十頭鴕鳥贈送給突尼西亞國家公園.2011年,又從德國漢諾瓦動物園引進廿四顆紅頸鴕鳥蛋以進行育種,保護已面臨滅絕的世界自然遺產.
三、〈鴕鳥養殖〉
鴕鳥肉在歐美亞與黑色非洲都相當受歡迎,以色列甚至有集約化養殖,以供出口.在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南部及突尼西亞亦有顯著發展.
法國殖民初期,鴕鳥養殖在摩洛哥曾經非常盛行,在殖民時期法國遊客的筆記裡,曾提到她在一九一O年代造訪Meknes的鴕鳥養殖場,原本鴕鳥在摩洛哥並不罕見,然而鴕鳥美麗的羽毛為引來大量獵殺,使得鴕鳥在荒野愈來愈少見,只剩蘇丹豢養的鴕鳥可以為他的朋友們提供美麗的羽毛.
摩洛哥鴕鳥養殖在長期中斷之後,直到2000年左右,一位卡薩布蘭加農場從葡萄牙引進第一批鴕鳥進行養殖.
鴕鳥是一夫二妻制,一顆蛋的孵化期為四十二天,孵化後,餵以大麥、玉米、向日葵、麥麩和苜蓿混合的飼料,八到十個月後,即可進行宰殺.
鴕鳥養殖的經濟價值高,以摩洛哥先天氣候條件來說,幼鴕鳥在飼養十個月之後,即可重達一百公斤,每公斤肉價約在十塊到十六塊歐元之間,售價與牛肉相近.鴕鳥在長到三十個月之後,產下七十顆蛋,兩百到三百公斤高蛋白質、低油脂且抗生素殘留極少的優質肉品.
此外,鴕鳥皮是非常優質的上等皮革,甚至比鱷魚皮更為高價,羽毛附加價值高,每年光是日本就進口八十噸鴕鳥肉以及兩千平方米的鴕鳥皮革,是而中國專家認為鴕鳥養殖的利潤遠高過其他禽類與牲畜,
傳統禽類養殖在摩洛哥相當普遍,北非氣候也適合鴕鳥生長,無論土地、技術、經驗與專業知識,都應該可以發展鴕鳥養殖,然而目前鴕鳥養殖在摩洛哥並不盛行,只有卡薩布蘭加近郊、Témara 及Dakhla一帶有少數幾個養殖場,幾個禽肉類大盤商與餐廳在推廣,在卡薩布蘭加以及拉巴特幾間高級餐廳裡,提供美味鮮嫩的鴕鳥排,極受消費者讚賞.
2003年之後,可在摩洛哥數個大城市的超市購得,然而一般家庭對鴕鳥肉接受度低,烹調方式與鴕鳥肉價相對高都是原因,此外,亦有民眾擔心鴕鳥宰殺的方式不符合伊斯蘭教義,不夠清真.
四、〈個人經驗〉
第一次注意到摩洛哥曾是鴕鳥的故鄉,是在前往西撒哈拉途中,好些個大城牆上,畫著地球上最大的鳥類,引發我的好奇,人們說著,以前這一帶曾有野生鴕鳥,我總不太信.
直到自己在撒哈拉深處尋找史前岩刻畫,不斷看見鴕鳥影像,這才信了.
在摩洛哥生活這麼久,一次也沒吃過鴕鳥肉,倒是在靠近沙漠的城市市集裡,偶然看過鴕鳥蛋,以及裝在玻璃瓶裡的「鴕鳥油」,我問小販,鴕鳥油的功效是什麼?他說做什麼都可以!
整理這些資料時,心情是很沉重的,曾在北非這塊大地活躍著的各種生靈,早已在這近一百年時間裡,滅絕殆盡.
這當中,讀到法國時尚如何讓這個美麗大鳥在極短時間內,於北非大地消失,更讓我震懾、心傷!
就為了讓女人頭上戴著一頂以鴕鳥羽毛綴飾的時尚帽,抑或穿著綴有鴕鳥羽毛的華服,在舞會裡搖曳生姿,無盡數的野生鴕鳥失去生命,之於我,那時尚帽與華服上頭,滿是血腥呀!一場奢華舞會竟要北非自然生態付出代價,多麼殘忍,多麼荒謬!
當人類獨佔所有資源,地球究竟還有多少時間留給人類?
※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普魯士繩用途 在 ㄧ大粒人妻慢活義大利 Facebook 八卦
✈️ 跟人妻一起遊🇵🇹里斯本 - 貝倫區
談起葡萄牙絕對讓人想起的是歷史課本上教的「如果葡萄牙說自己是第一航海王,誰敢否認?」(疑~歷史課本有這麼說🤣)不得不說葡萄牙在航海史上開創多項「第一」,包括最早探險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爾灣,開闢通往印度的新航線,麥哲倫的首次環航地球⋯等!
記得台灣有個別稱叫福爾摩沙(Formosa嗎?就是傳說16世紀葡萄牙人航海時發現臺灣,便說出:「Ilha formosa!」(美麗之島!)因而得名。(但我查了資料,我們不是唯一的福爾摩沙啦!被他們喊出福爾摩沙的地方遍布五大洲好嗎?!🤪)葡萄牙人當時因爲真的是住海邊、管很大的佼佼者所以於全盛時代,在非、亞、美都擁有大量殖民地!
今天我們再次回到里斯本,帶大家看看貝倫區這個在「地理大發現」時期時,眾多航海家的啓程地,他們正是從這裡的港口前往世界各地的,其中不乏著名的探險家,如瓦斯科·達伽馬。
貝倫區(Santa Maria de Belém)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個古老教區,距離里斯本市中心不遠,該地名在葡萄牙語中的意思是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恆。
在貝倫區內有著三座非常知名的歷史建築及ㄧ間著名的蛋撻店:
1. 貝倫塔( Torre de Belém)- 16世紀的一座五層樓的防禦工事,它建於曼努埃爾一世時期,是用來紀念達伽馬成功航海世界一以及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已被列入世界遺產之一,也是里斯本的標誌性建築。
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葡萄牙里斯本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海港。當時有必要建造一些防禦工事來防衛里斯本及其港口。弗朗西斯科·德·阿魯達被任命為防禦工事總建築師,在建築風格上很容易看出弗朗西斯科·德·阿魯達的風格,他大量使用了摩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藝術元素,比如說崗亭頂端胡椒粉盒形狀的炮台。
為了顯示出國王的聲威,塔上裝飾了許多曼努埃爾式的象徵物,例如:厚的石繩環繞塔身、渾天儀或是耶穌十字。其中一座石雕犀牛相當引人注目,它在崗亭的底座上,顯示了葡萄牙航海家探索海外的功績。
隨著時間流逝,貝倫塔失去了建造時的主要用途,在後來的幾個世紀中,它被用作海關,電報站、燈塔。貯藏室被改造成的地牢,它也曾被用作為監獄。
今天,它就像聳立在美國紐約入港處的自由女神像一樣,聳立在里斯本港口的它成為了葡萄牙的象徵。
2.哲羅姆派修道院 (Mosteiro dos Jerónimos)- 是座非常華麗宏偉的修道院,可說是在里斯本最為大型的古蹟,在曼努埃爾式建築中最為成功的一例。1983年時與附近的貝倫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相傳在1497年,知名探險家達伽馬和其他船員在啟程至印度前的那一夜曾在此祈禱。後來由曼努埃爾一世計劃興建新院,以紀念達伽馬從印度有功而歸。
該修道院於1502年開始興建,建築材料為當地出產的金色石灰岩,工程為期50年。該修道院的建造由(曼努埃爾式)建築風格的創史人- 迪奧戈·德·波伊塔卡負責,繼他之後接管的是西班牙人João de Castilho,他漸漸地把該修道院(曼努埃爾式)的建築風格構思改為(文藝復興)建築風格。該修道院的工程於1580年正式結束。在1755年,哲羅姆派修道院在經歷里斯本大地震的洗禮後,仍然屹立不倒,且並沒有什麼損毀。
3.發現者紀念碑 (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 是葡萄牙紀念15至16世紀航海時代的一個紀念碑,也是里斯本其中一個著名地標。座落於哲羅姆派修道院正前方,這個位置是葡萄牙人在航海時代出海的地方。
發現者紀念碑是由葡萄牙藝術建築師特姆及雕刻家裡奧普度所建造[1]。高52米被雕刻成一個以船為主體的船首形狀,東、西兩邊分別都雕有兩個葡萄牙方型盾徽;紀念碑北面則刻有一把大劍。由於紀念碑起初採用了易腐爛的材料建造,因此在1960年以混凝土重建,以紀念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週年。
整個發現者紀念碑以恩里克王子「站」在紀念碑的船首位置,在其東、西兩邊雕有32名航海時代的航海家、導航員、傳教士、詩人、作家及在各領域都有貢獻的葡萄牙人(人物有標註在東、西兩面的照片上,有興趣的可以點開像片解說)
而發現者紀念碑的前方是南非贈送的以(鑲嵌畫)方式及採用不同種類的大理石鋪設而成的廣場由施利華(Cristino da Silva)所設計;廣場上鋪設了一個直徑50米的一個航海羅盤外,在中央鋪設了一幅標示了葡萄牙人在航海時代首次到達之地的路線及年份的世界地圖,像是馬達加斯加、澳門、帛琉等,充滿歷史紀念。非常另人佩服
😋葡式蛋塔創始店 (Casa Pastéis de Belém)-
來到貝倫區就ㄧ定要來吃正宗的葡式蛋塔。雖然在里斯本基本上到處都能吃到蛋塔,而且隨便一間都超好吃,但來試試創始版是ㄧ定不能錯過的!而且你知道嗎?這個遠近馳名的葡式蛋塔,是哲羅姆派修道院的修女發明的喔!主要是因為當時蛋白被廣泛運用製衣漿紗、過濾酒,色以剩下很多蛋黃,因此修道院的修女就發明這個流傳百年的蛋塔啦!
修道院關閉後,在1837年時修道院附近的糕餅店 Casa Pastéis de Belém 開始販售這款蛋塔,因此也叫做「貝倫塔 pastéis de Belém」但不是所有蛋撻都能有這個名號喔!一定要是在這裡出爐的蛋塔才能這麽稱呼~
我們一到門口就有人在排隊了,如果不是因爲疫情關係重創觀光業,這個隊伍肯定是要排個天荒地老的~
一顆是€1.2(約台幣$41),ㄧ盒6顆,我們買了2盒帶回義大利再買1顆現吃~接過手時整個熱呼呼的,立馬吃了起來!
我只能說:「這才是葡式蛋撻! 」好吃到不行~
外皮超級酥脆,內餡超極濃蜜順口,而且重點是不是重甜的那種,超級剛好的甜度, 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但真的是很實在的好吃!他們會附上肉桂及糖粉可以自己灑上,灑上肉桂粉的蛋撻真的蹦出新滋味啊!真的是來里斯本沒有遺憾了! 人生中對於蛋撻這塊已圓滿~
有來里斯本的人一定要來嚐嚐!他們也有內用區,逛累了也可以到這裡來喝過咖啡配百年蛋撻休息一下喔~
Ps.外帶的六入紙盒設計超棒的!就是用兩顆疊好,放入剛剛好大小的紙盒,不會因搖晃而碰撞碎裂,超棒的!
地址:R. Belém 84-92, 1300-085 Lisboa
營業時間:08:00–23:00
貝倫區包含數個綠色空間,其中設有博物館,公園和花園,以及迷人的河畔環境,咖啡館和公共長廊。有來里斯本的話真的很推薦ㄧ定要留個半天來這裡走走
普魯士繩用途 在 登山繩批發、登山繩扣、登山繩環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登山繩批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登山繩扣、登山繩環、登山確保繩就來露營資訊 ... chain+大D、下降器+大D、普魯士繩+大D) 每人各一、120公分sling*4、上升器 ... ... <看更多>
普魯士繩用途 在 登山繩批發、登山繩扣、登山繩環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登山繩批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登山繩扣、登山繩環、登山確保繩就來露營資訊 ... chain+大D、下降器+大D、普魯士繩+大D) 每人各一、120公分sling*4、上升器 ... ... <看更多>
普魯士繩用途 在 [中岩] CH9 - 看板MountainClu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CH.9基本安全系統
攀登過程中,繩索是連接確保者和攀登者重要器具;在緊急情況(如fall、take)時確保攀
登者的人身安全。因此本章旨在於介紹安全系統的元件
確保系統包含:繩索](ropes) 繩結](knots) 岩盔](helmets) 吊帶](harnesses)
帶環](runners) 勾環](carabiners)
一.繩索
1.背景:早期的攀登活動乃是採用天然纖維所製成的繩索,其缺點: 僵硬、彈性過佳、
磨擦力過大。自二戰時期尼龍繩的的發展以來,現代正式攀登活中天然纖維已被取而代之
。和天然纖維的繩索相比,尼龍繩的特點有:質輕、載重強、延展性高(吸收大墜距fall
的力道)。 現在攀登所用的編織繩(kernmantle ropes)可避免搓製尼龍繩的缺點,Kern指
的是cord,mantel指的是sheath。這種編織法的繩索是上千條平行的繩芯所組成,而外皮
是用X型交叉編織法,裡面的繩芯是主要承受力量的部份。
2.、元素: 包含1.尼龍護套,以及2.由平行或編成辮狀的尼龍絲製成的繩芯。
3.、種類︰
a.動力繩:
優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延展性的意義在於:降低墜落產生的衝擊力道對攀登者、確保者
或固定點系統的影響)。
常用規格:運動攀登常用的彈性繩標準規格是直徑11mm,50m長、延展性約7-8%,不過近年
來60m 或70m的長繩也開始普遍。
PS.有些直徑小到約8mm的動力繩是專門用於雙繩系統的,切記一定要同時有兩條繩在作用
,其延展性才能確保攀登安全。
b.靜力繩:
特性:受力較大→通常用於洞穴探險、救難、遠征隊攀登的固定繩。延展性低→只能用於
靜態確保。
4.繩子的選購與認可
繩子依用途與結構不同因此有不同標記:最常見的評等機構為歐陸(CEN)及美國(UIAA),在
選購時依用途可以-商標、UIAA或CEN等級、長度、直徑、延展衝擊力道、墜落係數作為挑
選参考。
5.繩子的顏色
有些主繩在護套上會出現不同的圖案和顏色,用以標示繩中、繩尾等需要注意的地方,方
便使用者找到。若攀登時會用到兩條主繩,則使用不同顏色的主繩在確保、垂降時也較方
便去辨識兩繩。
6.防水繩:其繩索外皮做加工處理,增加繩子在潮溼條件下的防水性
優點:因為增加繩子的防水性而較能避免因為主繩含水所產生的載重度下降及不易抓握、
繩重變重、結冰而難以控制的問題、耐磨性UP
缺點:價錢較高。
7.保養
<避免損傷主繩>
常見傷害如下,使用主繩時要儘量避免:
a.踩繩:踩繩的風險除了可能直接損傷繩芯,也可能使尖銳的微粒嵌進繩中,當繩子使用
時會摩擦切斷繩芯纖維。
b.化學物質:主繩的材質為尼龍,因此舉凡會導致有機物變性的因子都可能損傷繩子。
<清洗與晾乾>
a.各家品牌的主繩應依製造商的指示清理保養。
b.通常以溫水及溫和的肥皂清洗繩子;有些廠商不建議用清潔劑清洗防水繩,實則繩子的
防水可以售後服務補強。
c.清洗時可手在浴缸內刷洗,或用滾筒式洗衣機。(上開式洗衣機不宜,因為洗衣軸可能
會纏住繩子)
d.洗淨的繩子應採用陰乾,切記不可直晒陽光。
<儲藏>
在不使用主繩時,應僅守下列原則:
a.解開所有繩結,將繩子盤好。
b.置於乾爽,遠離曝曬、熱源、化學物質、石化產品或酸性物質的陰涼處。
<換新主繩>
a.透過護套,可大概看出繩子是否須淘汰。時常檢查繩皮(特別是墜落之後)是否乾淨、有
無變軟或磨損,繩尾是否熔接完整、沒有磨損或散開。若發現有切痕,則應考慮是否要
更換主繩。
b.單憑表象很難去決定何時該換新繩。影響繩況的因素很多,包含使用頻率、保養方式、
承受過多少次墜落、使用時間等。
c.換繩的的基本原則:
每天使用的繩子應在一年內汰換。
每週使用的繩子約可用兩年。
偶爾使用的繩子應四年換一條。
d.除了護套,大fall也是考慮換繩的指標。主繩在經過大fall後應仔細檢查,考慮是否該
換。一般而言,一條經認證的新繩可承受5次UIAA等級的墜落。
8.收繩: (無論哪一種都要避免糾結)
a.登山者繩圈
此收法會形成大繩圈,適用於放在背包上攜帶或扛在肩上。
b.蝴蝶盤圈
此收法較為繁複。會將主繩收成一個小包袱,方便沒有背包時背負。
上述兩種收法,解開時都要小心,減少繩子的糾結處。但不論如何,使用前都應確實理繩
。
9.繩袋與防水布
a.作為收繩的替代方法。(當然也可收繩後在放進去)
b.兩者皆可在運送的過程中保護繩子,此外繩袋或防水布攤開時可做為地鋪,隔絕地面和
繩子的接處。
二.繩結
基本觀念
1.繩結可使繩索發揮多種用途,一種用途中或許有多種繩結打法可運用,端看使用者的習
慣和須求。
2.繩結以繩段平整、不扭曲為佳;要打緊並在活動端打單結作固定。此外應養成檢查繩結
的習慣。
3.繩結基本術語:
靜止端(standind end)-未使用的繩端。
活動端(loose end)-靜止端的令一端。
繩耳(bright)-繩子反折180度形成的繩圈。
套結(hitch)-必須繞在某物體上才發揮作用的繩結。
雙繩結(double knots)-由兩條繩子或同條繩子的兩繩段打成。
二.繩結介紹
<基本繩結>
1.單結(overhand knot):常用於打完繩結後活動端的固定。
2.雙單結(double overhand knot):用於結冰狀態下的垂降;另可在垂降收繩時用來接繩
,因結形較小,較同樣用來接繩的雙漁人結、對穿的雙八字結等不會卡住岩角。
3.單結繩環(overhand loop): 用於製造繩環;常用在普魯式繩環上打出腿環,或雙繩、
傘帶打出繩環。
4.水結(water knot/ring bend):來連結平面的繩索,如皮帶、傘帶,時間久會變鬆,繩
尾至少要留5至7.5公分,經常檢查水結,若繩結已變鬆或繩尾留太短便須重打。
5.平結(square knot): 同樣可用於接繩,兩端繩尾皆需加上單結固定。
6.雙漁人結(double fisherman's knot)又稱葡萄藤結(grapevine knot):常用於接繩。
7.八字結環(figure eight on a bight):很強韌的繩結,受力後也很容易解開。
8.編式八字結(rewoven figure eight): 常用於連接主繩與吊帶、接繩或將繩子連接到
固定點上。
9.單稱人結(single bowline) 可在主繩繩尾打出一個不會滑動的繩圈,最後須打單節收
尾,用於穿過樹幹或其他固定點做為確保。
10.單稱人結+優勝美地收尾結(single bowline with a Yosemite finish)
與單稱人結大致相同,受力後也易解開,適合top rope使用。
11.雙稱人結(double bowline)
以繩中所打的稱人結,結尾用單節或有鎖固定。
12.蝴蝶結(butterfly knot): 在繩中做出繩圈,繩圈端與兩端繩皆可受力。
13.雙套結(clove hitch):很快把繩子扣入鉤環,或與固定點連接,易於調整確保者和固
定點間的距離。
14.豆漿結(girth hitch): 用來綁東西的簡單繩結。
15.單套結(overhand slipknot):用來綁東西的簡單繩結。
摩擦結:受力時會固定在主繩上不能移動,不受力時可自由在主繩上移動。
1.普魯士結(prusik knot)
普魯士繩直徑需小於主繩直徑,相差越大磨擦力越大,兩條普魯士繩環用普魯士結便可
沿主繩上升或下降。
2.巴克曼結(Bachmann knot)
纏繞于鉤環之上因此較普魯士結易於解開和滑動,反之也較具自我調控的特性。
3.克氏結(Klemheist knot):特色是除了普魯士繩外,也可利用其他輔助繩或扁帶來代替
。利於手握。
4.自鎖結(autoblock knot):常用於垂降時的自我確保,繩圈的ㄧ端以豆漿結扣住吊帶的
腿環,另ㄧ端則藉由鉤環扣住腿環,中間則在主繩上纏繞三圈以上。
5.義大利半扣(munter hitch)
可用來確保先鋒者或降下攀登者,但用於垂降時容易扭結繩子,需搭配大的梨形有鎖鉤環
。此繩結極適合先鋒確保及降下攀登者,因為他雙向皆可施力,並提供
足夠的制動力。但其缺點是容易扭繩。
三、岩盔
ㄧ類內由帶子組成,受到撞擊時可避免岩盔接觸頭部;另ㄧ類內為聚苯乙烯材質, 受
到撞擊時會因吸收外力而碎裂,碎裂後便需淘汰。需注意岩盔是否向後傾斜,若向後傾斜
則無法保護前額與前額葉*(必須保護前額)。
四、吊帶
1.背景: 在早期的攀爬過程中,是由繩圈和稱人結做成,目前已被視為不安全的裝備,理
由有兩:
A.攀爬者被吊掛時,帶環可能會由腰部往上滑動,勒住肋骨而導致窒息。
B.長距離墜落會對背部和肋骨造成嚴重的衝擊。
而今日,攀爬者使用吊帶將fall的衝力分散至全身。位於繩尾的攀登者以編織式八字與稱
人結連接吊帶;位於中段者以雙編織八字或雙稱人連結吊帶。
2.種類
A坐式吊帶(seat harness)
a.制式坐式吊帶(manufactured seat harness)
優點:腿環可調,可鬆開方便上廁所
腰帶扣設計在側邊:使扣環不會和繩子或鉤環等正在操做的器械相干擾。
工具環:便於外掛攀登用具。
使用:腰帶反扣,需留5至7.5公分的長度。且扣鎖偏在ㄧ側,避免和連接吊帶的繩結或有
鎖卡在ㄧ起。
b.簡易腰帶(swami belt)
ㄧ種寬腰帶,常配合腿環搭配使用,分散力量以避免懸掛吊帶上滑影響呼吸。
B.胸式吊帶(chest harnesses)
特色:可在墜落後以及使用普魯士結或器械上升時,保持身體直立(頭上腳下)。
但胸部在fall時所承受的壓力會較坐式吊帶時盆骨所承受更大而更容易受到傷害因此通常
登山或攀岩時不建議將攀登繩扣入胸式吊帶。除非發生在冰河行進中,或掉入冰河裂隙時
才使用。
製作:除了市面上購買得的胸式吊帶外,也可以用一條長帶環自行製作。
請務必使用不同顏色的帶環製作,避免與其他系統搞混。
C.全身吊帶(body harnesses)
優點:包含胸式吊帶與坐式吊帶,除墜落時較不易發生上升往後傾的狀況外,亦可將墜
落的衝擊力充份分散到身體軀幹,較不易使下背受傷。
缺點:a.價錢昂貴。b.使用時不便衣物的穿脫。
使用:因上述缺點,全身吊帶的使用並不常見,除非需要相當的保障如背負重物攀登、橫
越冰河、或在較大的懸岩下進行人工攀登等狀況,常是搭配坐式吊帶使用。而兒童因為臀
部尚未發育完整,因此攀登時一律使用全身吊帶。
五.帶環
標準帶環(single runner) :長1.7公尺
中帶環(double-length runner):長2.9公尺
長帶環(triple0length runner):長4.6公尺
初學者ㄧ般約需要六條標準帶環,兩條中帶環與一條長帶環。
辨識:可以顏色為三種規格吊帶作區分。此外,自製帶環應在水結下標明製作日期,方便
識別帶環已被使用的時間,作為是否該淘汰的參考。
注意:帶環並不具有延展性,若無配合動力繩的使用,幾使僅是幾十公分的墜落也會對確
保系統與攀登者造成巨大的衝擊。
種類:
A.縫製帶環(sewn)
有5cm, 10cm, 30cm, 60cm的長度,常見的寬度為1.5cm, 1.7cm, 2.5cm。
使用Spectra纖維製成的帶環通常是寬1.5cm的。
優點:較強韌、較輕、沒有繩結體積。
B.自製帶環(tied)
利用1.5至2.5cm寬的傘帶或8至9mm的合成纖維輔助繩結成繩圈,用水結或雙漁人結連結
兩端。
若是Spectra或其他例如Kevlar纖維則使用三漁人結連結。無論傘帶還是輔助繩,經裁
切的斷口需以小火燒熔,以免繩尾散開。
優點:成本低、可解開以環繞樹幹或天然岩器、或是連接成較長的帶環。
六.鉤環
種類
O型鉤環(oval)
D型鉤環(D carabiner):較O型鉤環堅固,因為他將較多的衝擊力轉移到鉤環的長軸。
改良D型鉤環(offset D)
擁有D型鉤環的優點,且其開口可以開得較大,在困難處較容易扣入。
彎口鉤環(bent-gate carabiner)
較容易憑手觸摸找到開口處,需與帶環並用才能很容易地翻轉。
鐵線閘口鉤環(wire-gate carabiner)
重量較輕,當繩子很快地穿過鉤環時,較不容易發生開口顫動(gate fluttering)
的問題。
有鎖鉤環(locking carabiner)
降低開口意外開啟脫出的可能性,無論有沒有自動上鎖功能,使用時仍需檢查開口 是
否已經鎖上。
梨形有鎖鉤環(pear-shaped locking carabiners)
在開口端特別長,適合用來做義大利半扣的確保,較易於裝卸與控制連接在吊帶 固定
點的繩子、繩結、輔助繩與帶環。
p.s.可同時使用兩個開口方向相反的無鎖鉤環代替ㄧ個有鎖鉤環,同樣可避免鉤環不小心
被扯開而掉落,兩個無鎖鉤環壓開後的開口端應交叉,成X字型。
維護
a.應使鉤環的受力保持在長軸上,且開口端不應受力。
b.經常檢查鉤環的開口端,在負重的情況下也應該保持不變形且容易開啟。
c.潤滑或清潔應使用最輕的油類、檸檬酸溶劑或WD40。
d.摔過的鉤環應淘汰不再使用。
安全維護
不使用任何不清楚其過去使用歷史的攀登器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2.2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