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 是我的重要政見,今天又落實了一步,市府 #災害應變中心 正式結合最新防災科技「 #全災型智慧化指揮監控中心 (#EDP)」 和「#新北災訊E點通」系統。現場實際模擬颱風災害來臨情境,使用EDP與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合作的「48小時前淹水預測功能」,希望未來在淹水前可以事先掌握雨量,用更精準的數據做好事前防範工作。智慧化監控中心可以非常快速的分級管理災情,即時下達決策,最後再搭配災訊E點通告知市民朋友防災資訊以及災情最新狀況。
夏天空氣對流旺盛,新北市午後常有 #強降雨 發生,將科技運用在實質的政策上,不僅大幅提升防災以及救災效率,遇到部分路段有積、淹水的情形,過去許多民眾在臉書反映無法即時得知相關資訊,接下來可以透過八月上線的「新北災訊E點通」掌握。
在 新北消防發爾麵 市府消防局團隊成立 #緊急應變指揮學院 (#ERCA)時,我便說過任何災情都是我們無法預期和控制的,所以把事前準備做足、事後妥善處理,這是我們應該做也必須做的事情。借助科技和智慧化的力量,整合多方災害情資,提升大家應變能力外,也讓市民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掌握 #停班停課、#封閉橋路 相關災情資訊。把「知災、避災、離災」做為我們最新的目標,不可控因素我們無法避免,但務必將可控因素做到最好。
✉️趕快加入侯Sir的LINE官方帳號,重點市政與精彩直播不錯過:https://line.me/R/ti/p/%40nxh7243v
📷想更貼近侯Sir的日常,快加入IG官方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hou.yuih/
#智慧安全城 #新北好貼心 #安居樂業 #4ourNewTaipei #新北友好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秋烤肉最怕下雨,若雨下得剛好是浪漫,下得太多可能讓用路人心情很爛,阿凱帶大家回顧2020年6月6日澄清路家樂福現場,當天早上整點的時雨量: 6點 22.5mm 7點 69.5mm 8點 64.5mm 9點 10mm ⏰6-8點時累積雨量達156.5mm 🌧平均降雨量 8.7mm/10分鐘 澄清路...
時雨量分級 在 王仁甫和季芹之永遠的芹仁 Facebook 八卦
要看!要看喔!
【5分看溪水暴漲來不及逃提高生還性實驗】
><希望別再有憾事了❕昨天坪林溯溪造成5死1獲救,快看如何事前預防、山洪暴發徵兆與這日本真人實驗詳情 http://bit.ly/1U7eutM ,最重要的根本之道為如何避免讓自己陷入困境,亦即離災避災❕ 瞭解 http://bit.ly/新雨量分級與警戒事項關聯 ,隨時注意天氣與河川狀況,✨若看到上游山區烏雲密佈或聽到上游傳來隆隆聲響越來越大或看到溪水變色,水面忽然上昇,這是山洪爆發前兆,應立即撤離前往高處逃生❕
這影片為日本真人模擬,若真來不及回岸【最後作法】『男前女後的縱向排列方式』或許可供參考,但還得經實際案例驗証❕若被沖走『自然放鬆』『保護頭部』是兩大關鍵,切忌亂抓,放鬆身體就能漂浮,雙手抱頭避免頭盔脫落,保護頭部減少撞擊,再盡量找機會上岸❕影片來源:nalamity
【分享】出去 救人一命❕ #阿滴仔報防災 #阿滴仔水學堂
時雨量分級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八卦
【空汙指標變革 期待環保署整合簡化】
地球公民長期抗議環保署使用的空氣污染指標(PSI)未納入PM2.5監測值的問題,經2011起倡議至今,環保署終於在本月份開始將PM2.5監測值指標化,並置於空品監測網首頁。但依目前顯示方式,民眾仍可能只看見PSI的分級,忽略PM2.5的指標,而疏忽了健康防護,因此地球公民呼籲環保署盡快整合兩種指標,使其更為簡化,以幫助民眾瞭解。
以今日高雄楠梓為例,PSI值為黃燈--普通,PM2.5指標卻達最高級10(分1~10級),對於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與孩童,應減少體力消耗,特別是減少戶外活動,而有氣喘的人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對敏感族群會有輕微症狀惡化的現象,但PSI僅呈現普通,無法提醒民眾避免戶外劇烈運動與加強防護。
今年一月,在立委趙天麟召集的委員會中,本會再度抨擊PSI不足以反映空品現況,在趙天麟委員、田秋堇委員的要求下,環保署終於做成今日的變革。但改革仍未全然到位,請一起強力要求:環保署將PM2.5納入監測值,整合成單一、簡明的空汙指標,並積極改善汙染。
參考資料
降低含硫量 淘汰舊指標 http://www.cet-taiwan.org/node/1964
小心黃燈 高雄空品100天報告與建言 http://ppt.cc/iDcb
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http://ppt.cc/Ocg_
台灣零時政府--環境儀錶板(空污/雨量):http://env.g0v.tw/air/
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說明 http://ppt.cc/Jynj
空氣污染指標(PSI)說明http://ppt.cc/NZR0
時雨量分級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評價
🌝中秋烤肉最怕下雨,若雨下得剛好是浪漫,下得太多可能讓用路人心情很爛,阿凱帶大家回顧2020年6月6日澄清路家樂福現場,當天早上整點的時雨量:
6點 22.5mm
7點 69.5mm
8點 64.5mm
9點 10mm
⏰6-8點時累積雨量達156.5mm
🌧平均降雨量 8.7mm/10分鐘
澄清路家樂福前積水💦,市府回應時雨量沒超過排水量10.2mm,排水量應該足夠, #但還是淹水了,且只有澄清路往北東側大淹水、西側都沒事。
📣水利局蔡局長在質詢中承諾📣
因爲澄清路目前都是往寶珠溝排水系統去,然而寶珠溝排水容量較小,為了改善目前東側淹水情況,澄清路東側的排水,之後會疏導往鳳山排水系統。
在改善排水系統的同時,阿凱也想呼籲大家,遇到瞬間降雨量過大的情況🌧排水系統恐需要時間來慢慢消化🌊就像營養師建議我們一天喝2000c.c.的水,若瞬間我們灌了6000c.c.,也需要時間來排解,留言處也幫大家補充一下雨量分級定義👇
🎯希望市府除了改善排水的孔蓋和分洪之外,也能做到下列三件事:
1️⃣ 公佈易淹水地區可承載時雨量,給市民心理準備。
2️⃣ 大雨來襲前,將設置在排水溝上的住家周邊防蚊🦟設施移除,加強排水速度。
3️⃣ 改善坡道設計,讓澄清路西側的排水孔也發揮功能。
#你的事就是阿凱的事
#時雨量會說話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ishkai.lin
時雨量分級 在 雨量分級定義(小時累積雨量) - YouTube 的八卦
雨量 20毫米與100毫米有甚麼差別?多大的雨會造成災情?讓weatherrisk告訴你. ... <看更多>
時雨量分級 在 降雨量分級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時雨量≠蝕雨量】☔️ 中秋烤肉最怕下雨,若雨下得剛好是浪漫,下得太多可能讓用路人心情很爛,阿凱帶大家回顧2020年6月6日澄清路家樂福現場, ... ... <看更多>
時雨量分級 在 [討論] 氣象局網頁在進行「雨量分級定義」調查.. 的八卦
如題..氣象局網頁在進行「雨量分級定義」問卷調查
網址 https://pweb.cwb.gov.tw/CWBPolls/001/index.jsp
大家可以去填填..幫氣象局集思廣益一下
以下節錄部分內容:
" 「雨量分級定義」調查表
問卷時間:2010/11/24 ~ 2010/12/24
本局曾於93年辦理民意調查,並於93年8月4日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討論後,報請行政院
人事行政局陳奉行政院核復同意(行政院人事行政局93年11月19日局考字第0930065160
號函),將本局「災害性天氣作業要點」第三點第二款有關「豪雨」之定義部分修正,
細分為「豪雨」、「大豪雨」及「超大豪雨」三級,並沿用至今。
現行雨量分級的定義:
大雨: 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50毫米以上,
且其中至少有1小時雨量達15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
豪雨: 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13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
如24小時累積雨量達20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則為大豪雨。
如24小時累積雨量達35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則為超大豪雨。
"
個人覺得氣象局的分級雖然定義清楚但不口語化
對一般大眾來說..雨量達到50,130,200或350毫米會發生甚麼事其實沒甚麼概念~~
嚴重性(或關注度?)很難從氣象局定義的數字看出來..
個人建議分級改成如下:
大雨提醒: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50毫米以上,
且其中至少有1小時雨量達15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
豪雨特報: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130毫米以上或時雨量達25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
可能造成積水現象。
暴雨警告: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200毫米以上或時雨量達4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
可能造成淹水現象。
超大暴雨警告: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350毫米以上之或時雨量達6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
可能造成嚴重淹水現象。
供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65.48
> -------------------------------------------------------------------------- <
作者: pedi (張開雙手守護你) 看板: TY_Research
標題: Re: [討論] 氣象局網頁在進行「雨量分級定義」調查..
時間: Thu Nov 25 12:57:30 2010
我也上去填了問卷...
原本氣象局的雨量等級中
由於統計期間是24小時,所以大雨跟豪雨其實還蠻算容易達成的
而且因為統計期間長,又不考慮降雨強度(僅大雨等級有考慮)
這兩個等級其實沒辦法反映造成災害的潛在可能性
(平均24小時下50mm/130mm跟集中在1小時下完的差別相當大)
我自己的想法分級仍以總雨量為主
主要是考慮到短時間降雨強度在預報上的困難度
所以改把統計期間縮短為6小時到半天為單位,來反映降雨強度
把最低等級的基準提高.加大各等級間的差距
不同等級間有明顯差距時,比較能讓人感受到升級所提升的嚴重程度
大雨: 12小時內降雨50mm以上,且至少其中1小時降雨量達20mm
豪雨: 12小時內降雨120mm以上
大豪雨: 12小時內降雨250mm以上
暴雨: 6小時內降雨250mm以上 或 12小時內降雨450mm以上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1.1.226
※ 編輯: pedi 來自: 60.251.1.226 (11/25 13:01)
> -------------------------------------------------------------------------- <
作者: greg2977 (澔呆) 看板: TY_Research
標題: Re: [討論] 氣象局網頁在進行「雨量分級定義」調查..
時間: Thu Nov 25 14:05:55 2010
我認為應該以形容詞或者具體影片照片告知民眾
舉地震的例子來說
大家都知道七級地震的震度是六級地震的數倍
不過如果給你看以下的表你可以清楚知道會怎樣嗎??
0 無感地震
1 微震
2 輕震
3 弱震
4 中震
5 強震
6 烈震
==
如果變成這樣感覺就清楚的多
0 無感地震 地震有紀錄, 人體無感覺
1 微震 人靜時對地震敏感則可感受的到
2 輕震 房屋搖動 , 一般人均感受得到
3 弱震 房屋搖動,門窗格格有聲,承水動盪,旋物搖擺
4 中震 房屋搖動甚烈, 不穩物頃倒, 成水容器達八分滿濺出。
5 強震 牆壁龜裂,煙囪頃倒。
6 烈震 房屋頃倒,山崩地裂,地層斷陷
※ 引述《pedi (張開雙手守護你)》之銘言:
: 我也上去填了問卷...
: 原本氣象局的雨量等級中
: 由於統計期間是24小時,所以大雨跟豪雨其實還蠻算容易達成的
: 而且因為統計期間長,又不考慮降雨強度(僅大雨等級有考慮)
: 這兩個等級其實沒辦法反映造成災害的潛在可能性
: (平均24小時下50mm/130mm跟集中在1小時下完的差別相當大)
: 我自己的想法分級仍以總雨量為主
: 主要是考慮到短時間降雨強度在預報上的困難度
: 所以改把統計期間縮短為6小時到半天為單位,來反映降雨強度
: 把最低等級的基準提高.加大各等級間的差距
: 不同等級間有明顯差距時,比較能讓人感受到升級所提升的嚴重程度
: 大雨: 12小時內降雨50mm以上,且至少其中1小時降雨量達20mm
: 豪雨: 12小時內降雨120mm以上
: 大豪雨: 12小時內降雨250mm以上
: 暴雨: 6小時內降雨250mm以上 或 12小時內降雨450mm以上
: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02.116
> -------------------------------------------------------------------------- <
作者: Morbert (融) 看板: TY_Research
標題: Re: [討論] 氣象局網頁在進行「雨量分級定義」調查..
時間: Sat Nov 27 16:52:49 2010
現行雨量特報常常被民眾罵說太晚發布,
主要是因為雨量還沒達到定義標準所以無法發布,
等雨量真的達到定義標準了,路面都已經淹水了,
此時才要發特報已經明顯太晚,特報看在災民眼裡已經變成馬後砲,
如果真的要達到讓民眾有防範心理作用,
就應該在定義後面再加上未來12小時的雨量預報。例如:
大雨:12小時累積雨量達50毫米以上,其中至少有1小時雨量達15毫米以上之降雨現
象,且未來12小時內有維持降雨強度的可能。
豪雨:12小時累積雨量已達13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且未來12小時內有維持降雨強
度的可能。
大豪雨:12小時累積雨量已達20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且未來12小時內有維持降雨
強度的可能。
超大豪雨:12小時累積雨量已達40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且未來12小時內有維持降
雨強度的可能。
暴雨:12小時累積雨量已達80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且未來12小時內有維持降雨強
度的可能。
ps.必要時應加註「有機會升級為XX特報」。
不一定要改成上述這樣啦,只是希望能加註未來降雨的持續性,以達到發特報的目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91.2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