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直不夠嗎?這句話你要學起來!▸▸▸一句話濃縮5本時間管理書精華】
HD版的影片還有說明我製作 #100秒充電小教室 的想法,可以再來看喔:http://pics.ee/v-3082086
►更多學習成長影片:https://goo.gl/Ce7e3T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本書名白話得讓我會心一笑。 這本書內容可以算是《刻意練習》和時間管理加休息方法論的綜合版本,比較特別的是內容用了許多運動名將來當作範例,而作者也沒有讓內容流於空泛,提供了許多實作的方法及建議,若你正在尋找一本能調整工作方法的書,#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 這本書可以算是一本及格的作品。 #文森說書...
時間管理書 在 Facebook 八卦
▍今天一天你做了什麼?每日回饋
#每小時回顧找出高專注區段
「以後我一定要做好時間管理!」會這樣說的人,通常給他再多時間也不夠用,他們需要的是先從寫計畫表開始。但我們常見的計畫表,多是事先寫下必須做的待辦事項或行事曆,要學習時間整理術,做法不太一樣,與事前計畫相比,學會事後記錄更重要!事實上,讓我脫胎換骨的,不是事前清單,而是事後記錄,甚至在我執行力最高的時候,就是專注在做事後記錄的那段時間。
每完成一件事,或每隔一小時,就記錄下剛剛做的事情。可別小看這個簡單動作,很多人會問,把已經開始執行的事情記錄下來,有什麼意義嗎?
首先,能夠檢視自己每一小時內做了什麼事,持續記錄下來,就能發現自己對於時間的運用慣性,多寫幾次,可以找出你的「高專注區段」和「低效率區段」,什麼時間內做什麼事最能專心,以及何時何地做哪類事情最缺乏效率?人們多半會有重複的行為模式,透過記錄可及時察覺反省,也能在一天結束時,想想自己如何利用一天的時間,這就是回饋。
用小單位來一一檢視每段時間如何流逝,有利於接下來重整並挪出時間去做新的事情。我採用的事後記錄方式是以每小時為單位,寫下最近這小時內做了什麼事,藉以檢視並擬訂計畫表。聽起來雖然簡單,但直到養成自發性的習慣之前,實踐起來有一定難度。
在每個整點進行記錄,光是這個步驟就會讓我感覺時程很緊湊,因為我們在白天時仍然仰賴慣性去做各種事情,養成新習慣需要適應。
不過現實上要隨身攜帶記事本,還要每個小時掏出來記錄,不少人會覺得好麻煩吧!因此不妨善用手機 ──例如有什麼想法時,可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的「與自己聊天」功能(例如 LINE 的「Keep 記事」),先把想法化為文字訊息,簡單記錄,事後再整理下來。
當手上事情做到一半要改做其他的事時、有什麼靈感需要趕緊留下來⋯⋯以上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用手機傳訊息給自己,等到在書桌前坐下來,或是晚上睡前,再把訊息內容挑重點寫在記事本上。除此之外,利用像「Toggl」等 app 能夠簡單記錄什麼時間內做了什麼事,也是不錯的方法。
#事後記錄型記事本的使用方法
我認為事後記錄是管理時間的基本,但我們在記事本上並不是只要寫回顧事項,而是從待辦清單到事後回顧都需要記在時間軸計畫表上,內容大致分為:
• 今日目標
• 「To-Do List」(重要的待辦事項)
• 「Timeline」(時間軸,包括左側的事前計畫和右側的實際行為)
• 次重要的欄位(其他生活重要事項,如用餐內容或運動量)
1. 寫下待辦的重點事項
第一步就是在前一晚寫下隔天要做的重點事項(To-Do List)。不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而是挑最關鍵的事情開始,按照優先順序從第一寫到第六。標註 0 的部分,就是無關重要與否、屬於當天之內必須處理的雜事,例如像「路上經過文具店要買自動鉛筆筆芯」之類的小事。
這些待辦事項雖然也可以在當日早上寫,但建議在前一天晚上寫更好。有研究結果顯示,在晚上預先寫好的人,比不寫的人平均提早 9 分鐘入睡,這是因為先記錄在紙上,能讓大腦有比較放鬆的安心感,就不需要一再刻意的自我提醒而導致神經緊繃註 1。另外還有一個好處,等到早上一起床,會縮短開始行動前的暖身時間,心情可立刻切換成目標導向。
2. 以時間軸為中線,前後都要記錄
請以時間點為準,左邊寫的是預計行程或當天的約會等「事前計畫」,右邊寫實際上做了哪些事等「事後記錄」。如此一對照時間點的左右兩欄,馬上就能比較出計畫的執行度與實際上的落差,也可以得知哪些事情花的時間比預定的更長或更短等變數。
然而須謹記的是,事後記錄是這份記事本的核心,絕對不要等到一天的時間都過去、到了晚上才苦苦回溯記憶,人們對於今天一整天做過的事情,無法根據時間記得所有細節。依賴記憶寫下的內容等於沒寫,必須每一小段時間就利用手機或記事本記下來,目的是精準掌握意想不到的瞬間、察覺無意識浪費的時間,並減少這種情況。
記下今天所做的事情之後,建議可以分成 5 種或 6 種類別,用不同顏色的筆標示出來。例如讀書或專業用黃色、具創造性的額外工作用粉紅色、處理公司工作用紅色、自我充實用藍色、休息用綠色、浪費時間用灰色等予以分門別類。塗上顏色可以跳出不同重點,你對今天在哪一類事情上花了多少時間即可一目了然。最後在晚上回顧時,再用螢光筆畫上重點標記,以再次檢視自己如何度過一天的時光。
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把待在公司的所有時間籠統寫成「工作」,也不要把坐在書桌前的所有時間統統寫成「進修」。屬於工作範疇的事項,盡可能詳細寫下處理什麼業務內容,如果中途跑去逛網站或和同事們閒聊等雜事,也要全部誠實記錄。同理,屬於做功課或閱讀的時間,就把具體科目或書籍記錄下來,這對於找出中途浪費的時間有很大的幫助。
3. 別忘了記錄次要欄位
這個欄位可以每天記錄除了工作或任務之外的重要事情。對我來說飲水和吃飯很重要,因此我每天都會記錄。有運動習慣的人,就可以在這一欄記下運動量。
#寫一個月記事本你會看到巨大的改變
一開始寫記事本時,你一定會對於「浪費的時間多、充實緊湊的時間少」感到非常驚訝。如果沒有以客觀角度記錄每個小單位時間,我們的腦子會把一天的時間籠統記憶起來,得到「今天是忙碌的一天」、「坐在書桌前好久,怎麼只做了這一點點事情?」的模糊印象。先好好釐清問題,才能夠對症下藥,就算不特別費心思去一一糾正,當你每天晚上都會統整記事本、面臨「真相的衝擊」,就能有意識的調整自己。不是因為別人的要求而強制改變,而是體認到重要性,有自覺想調整,就能真正成為自己的習慣。
與其閱讀數百次時間管理的書籍,不如自己直接動手寫一個月的功能性記事本,對於搶救你的時間觀念幫助更大。
寫功能性記事本是很不容易的事,畢竟每小時要提醒自己不忘記錄,一開始執行一定會漏東漏西或忘了寫,切記這些都是必然的過程,毋須介意,事後記錄寫得不完美也不要放棄,關鍵是持續下去,慢慢的就會像呼吸一樣自然。到了那天,你一定會非常感謝那個當初決心寫下記錄並且成功實踐的自己。
.
本文摘自
《#原子時間》
奇蹟的晚間4小時,改變人生、收入翻倍,社畜獸醫的時間管理實證
.
作者:柳韓彬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本是今天(8/6)晚上9點半要辦贈書直播的書,會送三本。
這本是我看過使用清楚圖表,認真又細膩的時間管理書籍,非常具有參考價值。而且這並不只限於想要斜槓的職場朋友,也適合家務繁忙的父母,或者僅僅是為了實現自我也可以。
「事後記錄型記事本」幫助我們「意識時間」,這是相當重要的後設能力。像我常常會自問:「我現在正在做什麼?」,或者工作一段時間就來個小小的靜心,也可以幫助我,去停止沒必要的時間損失。
祝願您,能多意識我們時間的使用,因為那大大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品質!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時間管理書 在 MissAnita 御姊愛 (徐豫) Facebook 八卦
每天多做一點點 vs.每天少做一點點 差多少呢?
這題用數學來看就一目瞭然多了。
1.1跟0.9乍看之下只有相差0.2
但如果把1.1 x 1.1 x 1.1......跟自己相乘10次後= 2.59374246
而0.9 x 0.9 x 0.9......相乘10次= 0.34867844
兩者之間相差越來越多。
只要每天持續能「多做一點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累積下來都會成為滴水穿石的力量。
可以慢,不要停下來。
——
好友凱若的新書是關於時間管理,書中這個例子讓我非常驚艷,立刻在Podcast裡面介紹了她新書的一些內容。
雖然書名是《爸媽不瞎忙》但其實除了父母之外,每個覺得自己忙到快被鬼抓走的人都很適合從這本書裡面學幾招。
凱若17年前開始創業,我在跟她當朋友前就先當了她的客人😆(後來才相認),現在她搬到西班牙居然又再度創業,照顧一個17歲女兒和5歲兒子,又協助先生兩人一人開一間公司,強大的時間管理能力真的很值得參考。
書很好閱讀,有趣又豐富,很推。
瞭解更多書的詳情:https://bit.ly/3jawHYu
🍄直接聽我聲音版的新書推薦導讀(EP.59 不瞎忙的人生+1.1與0.9的差別)
🌱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2WhYrTe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bYnOha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30svRPRX2vA4CoHc0SW6Mo
時間管理書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這本書名白話得讓我會心一笑。
這本書內容可以算是《刻意練習》和時間管理加休息方法論的綜合版本,比較特別的是內容用了許多運動名將來當作範例,而作者也沒有讓內容流於空泛,提供了許多實作的方法及建議,若你正在尋找一本能調整工作方法的書,#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 這本書可以算是一本及格的作品。
#文森說書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我會定期每個禮拜上傳一部影片,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cBHHyK9ig8/hqdefault.jpg)
時間管理書 在 艾爾文 Youtube 的評價
深度工作力有什麼好處?1是深度學習的能力。2是可以學習這個技巧可以提升人的快樂與滿意度。在這支影片我分享3個我從《深度工作力》這本書整理出來可以適用與每個人的技巧。
📕支持著作:https://pros.is/YzdeT3
🎥 訂閱頻道:https://goo.gl/VsQgD2
📚更多學習成長影片:https://goo.gl/Ce7e3T
《深度工作力》一書,原文是《Deep Work》,作者是 Cal Newport 教授,他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僅僅35歲就已經在創校超過200年的喬治城大學擔任副教授,成就非常的厲害。如此驚人的成就是如何辦到的?他在書中就揭露了如何透過深度工作的能力,讓他達到非凡的成就。重點是,他每天只工作到晚上5點半,產出的成果依舊很好。
--------------------------------------------------------------------------------
影片中提到的書
--------------------------------------------------------------------------------
‣《深度工作力》https://goo.gl/i8cyP1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https://goo.gl/44zpEU
‣心流作者的書《生命的心流》(已絕版😭)https://goo.gl/CW7Xsy
--------------------------------------------------------------------------------
其他艾爾文出沒地方
--------------------------------------------------------------------------------
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friend.fans
IG‣‣https://www.instagram.com/alvin701/
個人最新著作‣‣https://goo.gl/cesjC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JKcKDdbIDk/hqdefault.jpg)
時間管理書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這本書,說服我開始安排生活中的小冒險了
購買連結: https://bit.ly/35YNXNg
全館全商品折價券: https://bit.ly/2Et0IUQ
五分鐘精華版: https://bit.ly/37QkV16
看完這本書之後
我做了兩天的時間紀錄
開始安排小冒險(爬山、單日的公車旅行...)
將最重要的事安排在禮拜一早上
最重要的是
當我回想起上禮拜做過的事
很明顯覺得回憶更充實了
有別於其他的時間管理書籍
這本書用更宏觀的角度來談為什麼我們需要謹慎的安排時間
幾乎每個人都會說時間不夠用、沒有時間做想做的事
但會這樣說的人,大部分情況下就是沒有挑選出最重要的事,然後將這些事放在最有精神的時間
當看完這本書時
我立即有個大感慨
「我要好好把握時間啦!!」
我的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p0hD9fseFA/hqdefault.jpg)
時間管理書 在 濃縮5本「時間管理」書精華! | 100秒充電小教室| 艾爾文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在這影片中,我要跟你分享一個我從許多 時間管理書 濃縮出來的觀念。 ▸訂閱我的頻道:https://goo.gl/VsQgD2 ▸更多學習成長的 ... ... <看更多>
時間管理書 在 「想學會偷懶,先學會22招超強時間管理術」書籍推薦- 書籍板 的八卦
今天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的來讀一下這本書籍『想學會偷懶,先學會22招超強時間管理術』。或許你會覺得世上總是充滿著不公平,但上帝對於我們來說, ... ... <看更多>
時間管理書 在 [心得]《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心得筆記- 看板book 的八卦
圖文心得:https://maxjamesread.com/30-time-management-problems/
對於時間管理,你是否常有以下的困擾:
-設下的年度目標總沒有達成的一天?一開始衝勁滿滿,但很快就虎頭蛇尾?
-明明用心規劃了,卻總不能順利進行,敗給天有不測風雲?
-雖然知道這件事很重要,卻一直拖延,截止日前才壓力山大?
-總覺得時間都白白流逝,卻不知道怎麼更好地利用零碎時間?
今天要談的這本《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就像30個小錦囊,只要遇到問題時打開,就能
讓你豁然開朗!
此書的作者是電腦玩物的站長Esor,也台灣知名的時間管理講師。曾在《搞定》提過,我
的GTD系統,就是參考他的文章建構的。此外的很多方法也都有借鏡他的文章。這次,終
於要來介紹他的書了(顯示為興奮!)。
這篇文章,我會就目標設定、行動打造與時間利用這三方面,各從書中挑兩點與大家分享
。但在開始前,我想先來談談為什麼你的時間管理方法會無法實踐!
【為什麼你的時間管理總是失敗?】
對於時間總是管不好的症頭,書中提出了兩個可能原因:
〔一、專注於系統而非問題〕
時間管理方法百百種,像是GTD、子彈筆記或是最常見的待辦清單等,都是很好用的工具
。但許多人真正使用時,卻往往無法確實準確執行,最後還是陷入事情做不完的窘境中。
關於這點,Esor認為,這往往是因為我們沒有從自己「真正的問題點」切入。也就是說,
我們太專注於系統本身,卻忽略的這些架構是為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在《一流工作者都
在用的待辦清單》也提過,任何系統,最終都是為了能讓自己完成任務,不要迷失在複雜
的方法論中。
解決問題是本,架構系統是它的完成式,兩者都很重要,但不要捨本逐末。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
〔二、規劃缺乏彈性〕
此外,當我們無法完成設定目標時,常會責備自己不夠自律,專注度太差又愛拖延等。但
Esor說,造成我們無法達標的,恰恰就是這些磨人的自責。
書中強調,時間管理不是要你犧牲玩樂休息,去完成任務。而是要在實踐中,創造更多的
價值,讓自己更滿足。不要用自律、專注等字眼逼自己,而是要設計出有效的行動方式,
更彈性地來應對各種意外。
時間管理,不是心靈雞湯的激勵,而是面對人性、環境中各種可能的阻礙,練習看到問題
、轉化問題,然後常常重新設計自己的行動方式。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
好的,了解了會失敗的原因,那具體要怎麼做呢?讓我們先從設定目標開始。
【一、設定不會失敗的目標】
關於怎麼設定會達成的目標,這裡分享書中的兩個方法:
〔不斷追問法〕
為什麼總在一年之初,想著要學好英文、要認真上健身房、要讀五十本書,想著各種想要
,但年末回首,卻發現一切如昔。這箇中關鍵,Esor認為就是你沒有找到「真正想要」的
是什麼?而解方就是不斷問:「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邊舉個自己的經歷。開始上班後,手頭比較寬裕。看到線上有很多有趣的課程就失心瘋
一直買。後來為了不要浪費,我便制定了一週一堂課的目標。那段時間,我每天都過得很
充實,卻又覺得哪裡不對勁。
後來才意識到,問題就出在這目標並不能滿足我「真正」的需求。像是我上了一些寫作課
程,雖然學習到很多方法技巧,收穫豐碩。但我真正的目標:寫部落格,反而被忽視了。
既然我真正的目標是寫部落格,那我所有設定應該都要環繞著它設定。正確的作法應該是
規劃並開始寫,之後再藉由課程中的學習,優化自己的寫作技巧。
從上面的例子就可發現,如果你沒有認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會很容易迷失方
向,設錯目標。因此,你要深入地去追問自己的內心,找到渴望的源頭,才能準確的行動
。
時間管理,說穿了簡單,就是在管理自己。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
〔不完美計畫法〕
很多時候我們會期望先有一個「完美計畫」,這樣執行時只要照表操課就好。但往往越計
畫越不完美,行動就遙遙無期。要解決這問題,可以用Esor提出的不完美計畫法。
不完美計畫法就是不追求完備的計畫,先簡單地問自己幾個問題(以下用寫部落格當例子
),然後就直接開始行動,邊做邊修正就好:
-目標是什麼?
想寫讀書心得。
-現在遇到什麼問題?
不知道怎麼寫。
-現階段可以做什麼?
先找幾個自己喜歡的部落格參考一下。
-計畫先怎麼做?
每天分析幾篇他們的文章,再想想自己可以怎麼做。
其實我現在的部落格,跟計畫的也不大一樣。比方說,一開始主要參考的是閱讀前哨站跟
4think,覺得應該要寫理財、商業或自我成長的書比較有市場。但後來發現,我好像沒辦
法只專注寫那些書,還有很多喜歡的書我都想介紹。於是乎,就成了現在這樣多元的局面
,但我也滿喜歡的。
當然,有計畫很好,但要小心自己是否反被它纏住手腳,失去的探索的可能。就像有
Google可以隨時導航固然不錯,但如果簡單看個地圖就出發,有時候反而能有機會看到更
多風景呢!
【二、打造真正能實踐的行動】
接著我們來談談行動本身,要來解決容易拖延與不知道怎麼設定行動的問題。
〔成果鼓勵法〕
拖延相信是很多人都很煩心的問題。Esor認為我們會一直不行動,往往是因為設計出了很
容易產生拖延情緒的行動。此時便可以用書中提到的成果鼓勵法來調整行動規劃。
很多時候我們會用額外的獎勵來激勵自己行動(像是重訓完吃雞排?),但Esor說其實最
大的鼓勵,是完成有價值的事情本身。因此在規劃行動時,就可以用「現在可以完成」的
階段性成果來設定。
比方說,如果我設定我今天一定要把行動這個段落寫完,就會產生很大的壓力,擔心寫不
出來怎麼辦。但如果我設定成今天先寫個半小時,試試手感,看自己可以寫到什麼程度,
便降低了心理上的不確定性(擔心寫不好),而能順利執行(反正寫半小時就好)。
〔行動日誌法〕
大家都知道用行動清單可以幫助執行。說起來簡單,但很多時候其實很難事先規劃完整。
比如我要寫一篇文章,中間就會需要步驟,諸如設定大綱、找圖、命名標題、設定關鍵字
等等,可說是非常繁瑣。
這時,行動日誌法可便派上用場。所謂行動日誌法,就是不規畫直接行動,然後在行動時
,將其中的步驟拆解記錄下來。如此當你完成任務時,就順便把行動清單給列出來了。當
你下次要執行這類任務時,這份清單就可以拿出來使用。
自己當初寫作的步驟就是這樣完成的,直接開寫,再把固定要做的事列下來,大概寫了幾
篇,就有一套還算順暢的SOP了。
【三、成為時間精算師】
最後這部分,要來告訴你怎麼找到時間做真正重要的事,並更妥善的利用零碎時間。
〔神聖時間法〕
很多人都會說自己找不到時間,去做想做的事。但其實我們可以更主動一點,提前將時間
預留下來,Esor稱之為「神聖時間」。當我們先把時間訂下,就等於是向自己承諾,這段
時間必須拿來做這件事,提醒自己向不必要的外務說不!
以我來說,每個星期天早上就是要作每週檢視的時間。而每天下班回家,寫作半到一個小
時,也是神聖時間的運用。
〔子彈情境法〕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零碎時間可以利用。但這些時間往往飄忽不定,稍縱即逝。而
子彈情境法,就是個能讓我們捕抓細碎的時光的方法。請思考以下2個問題:
1. 行動是否可再切割成更小的單位?可能是五分鐘甚至一分鐘就能完成?
2. 根據不同情境,可以採取什麼不同的行動?
如此,便可在細碎且不確定的各種狀況下,依然可以行動。像是寫文章這個任務,乍看一
定要在書桌前好好打字才能實踐。但其實還是可以把一些行動切割出去。像Esor就提到他
會利用通勤的時候打文章大鋼。而我也常在無塵室時,用小空檔思考文章內容。
【總結】
總結一下,關於設定目標,可以用不斷追問法找到真正目標。並用不完美計畫法,行動後
調整;打造行動時,用成果鼓勵法,讓自己擺脫拖延。或用行動日誌法,紀錄出自己的行
動清單;最後,用神聖時間法保護自己的時間不被占去。再用子彈情境法讓自己更好的利
用零碎空檔。
這本書我覺得很厲害的是,它就像是個工具萬花筒,30個章節,讓你在面對各類時間管理
雜症時,可以一一擊破。但除此之外,整本書組合起來,又是一套很堅實且容易實踐系統
。
如果你已經有一套自己時間管理系統,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在一些關鍵細微處,更加犀利;
如果你還沒有一套系統,那就直接跟著書的內容走,相信一定可以一步步從建構屬於自己
的方法。
最後,電腦玩物的書我都真心推薦。如果對時間管理有興趣的話,他的書真的都很值得一
讀。很喜歡Esor說的:完成比之前更多的任務「不是」時間管理,要真正完成自己想做的
事情,才是時間管理。
我想,時間管理不是為了成為時間的奴隸,而是為了過自己更嚮往的人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3.156.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3412967.A.D3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