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雨一過金氣濃,欲燃紅葉映青松。
偶移吟杖前山上,畫意詩情各萬重。
這是一位漢詩與作畫都極為出色的「南畫家」伊坂旭江的作品,那什麼是南畫呢?
日本藝術史上所謂的南畫,係「以中國文人畫的作畫理念為規範,攝取以南宗畫為首的明清繪畫的各種樣式」,所發展出來的一種繪畫風格。跟西畫不同,南畫強調氣韻、意境等概念,透過繪畫來反映文人的理想世界。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南畫在題材上也突破傳統的山水花鳥,出現具地方特性或現代事物之描寫。
#名單之後033
【名單之後】「南畫家」伊坂旭江與他的詩文創作伊坂旭江 入選 臺展第1回(3件)伊坂旭江,本名伊坂新之助,出身日本秋田縣士族,[1]少時曾授業於名畫家寺崎廣業。在台期間曾輾轉於臺北、嘉義、台南、高雄等地任官。1909年5月,擔任民政部通信局雇員,翌年7月通過「台灣總督府普通文官試驗」。1917年轉任覆審法院書記,1920年8月轉任臺南地方法院書記兼供託局嘉義出張所會計主任,1923年轉臺南地方法院書記兼供託局高雄出張所所長。[2]1930年退休後返回日本東京,1933年一度回臺訪問故舊[3],後返回日本本土居於福岡、橫須賀等地[4]。伊坂旭江在台期間,畫作曾多次見報,今天的藝術史研究者,將之歸類為「南畫家」。甚麼是「南畫」呢?日本藝術史上所謂的南畫,係「以中國文人畫的作畫理念為規範,攝取以南宗畫為首的明清繪畫的各種樣式」,所發展出來的一種繪畫風格。[5]明代文人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中,以唐代佛教禪宗分南北宗比喻,認為唐代山水畫也分南北宗,北宗從李思訓父子的著色山水向下開展,南宗則從「始用渲淡,一變勾斫之法」的王維開始起步。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盛行於幕府文人之間。跟西畫不同,南畫強調氣韻、意境等概念,透過繪畫來反映文人的理想世界。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南畫在題材上也突破傳統的山水花鳥,出現具地方特性或現代事物之描寫。從1915年伊坂旭江在《臺灣日日新報》上刊載的作品看來,可以發現當時他的作畫題材仍多為傳統南畫的山水花鳥。後來,在台灣的官展舞臺上,這位畫家只於1927年首回台展提出《皇澤》、《伯牙待成連》、《不老長壽》等三幅作品。不過,《皇澤》一作,似乎展現了突破傳統南畫的新變。這幅畫描繪台灣本地的村落飄揚著日本國旗,據伊坂旭江自述,這幅畫「是在看到本島村落節慶樹木連綿國旗飛揚的情景時有感而畫的,如果能在畫的背後,多少顯現一些在皇澤的披被下的恩惠及太平的情景,那就太好了」。[6]這番話顯現了伊坂旭江在政治傾向上擁護皇權的立場,連帶使其畫作呈現出不同於傳統南畫的題材與畫面。除繪畫外,伊坂旭江也創作漢詩與俳句,作品見於《台灣日日新報》、《台南新報》,並與知名文士如日本的豬口鳳庵、石上三年、台灣的魏清德等人交遊唱和,名顯於當時。如《台南新報》在1925年就曾刊其〈秋山〉詩,呈現南畫「詩中有畫」、詩畫兼修的功力。詩中寫道:時雨一過金氣濃,欲燃紅葉映青松。偶移吟杖前山上,畫意詩情各萬重。[7]詩作描寫秋天登高望遠,紅葉映襯長青松樹的景象如現眼前。而詩人優游其間,更向前山走去,又能看到那些不同的美景呢?詩末留下多重的想像空間,就如同南畫中的留白,讓讀者想像詩人所見之景致,呈顯出詩畫交融的情境。伊坂旭江旅居嘉義期間,林玉山先生曾師事之,學習花鳥禽獸、四君子(梅、蘭、竹、菊)等傳統南畫之題材,琢磨繪畫技巧,並體驗南畫文人詩畫兼修的重要。也因為南畫文人詩畫兼修的特性,讓我們能透過詩作,更深入了解畫家的心緒。從部分作品中,可看到伊坂旭江在台期間對於長期居於基層難以晉升有所感嘆,並且對日本本土產生思鄉之情。如此心緒在其〈乙丑春聯帖〉詩二首中即可得見:燈下苦吟忘素貧,公餘戲筆樂天真。未看宦海風波定,柏酒間迎乙丑春。遠遊二十幾星霜,故國山河不得忘。每遇令辰深客恨,無心兒女喜春裝。[8]詩作中自述,作詩、作畫雖可排遣他在職場上的鬱悶之情,卻無法排遣他對日本故國河山的思念。或出自對故國的鄉愁,伊坂旭江在1930年退休後即返回日本本土定居。伊坂旭江本身是佛教日蓮宗之信徒,退休返回日本後曾繪製日蓮上人畫像,「分贈於知己,大小凡百二十枚」。[9]傳言其後出家為僧,不知其所終。[10]撰文|李知灝(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兼圖書館藝文中心主任)#名單之後033-----------------------------------[1] 「文官普通試驗合格者」(1910年07月23日),〈臺灣總督府府報第號〉,《臺灣總督府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13009a003。[2] 〈諸羅特訊‧法曹異動〉,《台灣日日新報》,192312年4月1日,第6版。另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網址: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3] 〈無腔笛〉,《臺灣日日新報》,1933年11月29日,夕刊第4版。[4] 見「昭和乙亥春聯帖」,《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1月17日,第4版與「昭和丁丑春聯帖」,《台灣日日新報》,1937年2月5日,第3版。其中伊坂新之助之標示分別位於「福岡」與「橫須賀」。[5] 森正夫,〈從明末清初中國的“文人畫"到江戸時代日本的“南畫"─關於它的時間間隔─〉,《成大歷史學報》,33(臺南)[6] 〈アトリヱの-伊坂旭紅氏と片山仙羽氏〉,《台灣日日新報》,1927年9月28日,第5版。譯文參見邱琳婷,《1927年「台展」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前後資料為主》(台北: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頁174。[7] 《台南新報》,1925年10月09日,第5版。[8] 〈乙丑春聯帖(其二)〉《台灣日日新報》,1925年1月20日,夕刊3版[9] 〈無腔笛〉,《臺灣日日新報》,1933年11月29日,夕刊第4版。[10] 參見莊伯和,〈中國傳統繪畫移植台灣的新品種林玉山〉,《雄獅美術》,100(臺北,1979.6)頁10-11。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平影像時光機系列: 2019年12月4日參觀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天安門廣場東側。 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藏品數量14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中國國家...
「明清繪畫」的推薦目錄:
- 關於明清繪畫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 關於明清繪畫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 關於明清繪畫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 關於明清繪畫 在 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 Youtube
- 關於明清繪畫 在 Dd tai Youtube
- 關於明清繪畫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 關於明清繪畫 在 [情報] 1042 元明清繪畫史期中考- 看板NCCU12_HISTO 的評價
- 關於明清繪畫 在 8 明清绘画ideas | chinese painting, painting, wu wei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明清繪畫 在 劉宇珍_元明清繪畫史小考和期中- 政治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明清繪畫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八卦
<展覽>
這回是歐洲第一次舉辦如此大規模的中國肖像畫主題展,全方面展出中國晚期肖像畫的多元題材、風格、技法與流派。觀眾經由縱覽明清社會的眾生諸相,包括帝王將官、文人雅士、宗教人物與家族祖先等,可以進一步理解特殊畫主的圖像意義、製作脈絡和歷史背景。
#中國肖像畫 #明清繪畫 #人物畫 #典藏古美術
-
線上購買:《典藏‧古美術》第303期_12月號
https://goo.gl/YWRQ2W
明清繪畫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八卦
今年台中舉辦 #台中花博,#故宮 為了呼應此盛事以瓶花盆景為題,南北院區各規劃了特展,北部院區推出「百卉清供──瓶花與盆景畫特展」,以 #明清繪畫 為主軸,展現歷久不衰的「花事」魅力。想知道古人有哪些賞花活動?各式花卉的中國「花語」是什麼?為什麼要畫瓶花盆栽?
#展訊便利貼
百卉清供──瓶花與盆景畫特展
展期|2018.10.01-12.25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第一展覽區 202,208,212
明清繪畫 在 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 Youtube 的評價
阿平影像時光機系列: 2019年12月4日參觀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天安門廣場東側。
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藏品數量14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中國國家博物館常年推出十餘個常設和臨時性展覽,既關注中國古代和近現代的發展,也嘗試成為世界文明的展示窗口。
常設基本陳列:《古代中國》、《復興之路》、《館藏現代經典美術作品展》。
常設專題陳列:《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中國古代玉器藝術》、《中國古代錢幣》、《小品大藝:明清扇面藝術展》、《館藏非洲雕刻藝術精品展》、《友好往來,歷史見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受贈禮品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設計展》、《百年國博:中國國家博物館百年簡史與成果展》。
國博還不定期推出各種特展、臨展、海外交流展,如:《道法自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品展》、《佛羅倫薩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
00:00 開場
00:16 漫心酒店早餐時間
00:50 北京天安門
01:06 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 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
06:43 証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
08:42 復興之路展覽
11:20 中國古代基本陳列展覽
12:34 欣賞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之美
13:39 正陽門 前門大街
16:27 中國國家博物館精彩照片集錦欣賞
系列影片:
台灣大叔遊北京 EP.3|故宮紫禁城 天安門廣場 國家大劇院 前門大街 大柵欄【阿平遊記】https://youtu.be/NNYf_OsxLeM
阿平遊北京 4K China Beijing City Tour
https://reurl.cc/jqX3Yn
PS: 因為疫情原因一年多來都無法過去大陸,也就無法拍攝新的影片。
所以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會慢慢把過去拍的很多遊記影片素材整理剪輯上傳,算是回顧在新冠疫情發生前的這幾年時間,一種懷念的時光記憶吧。
===========================
歡迎訂閱 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 ➤ https://goo.gl/nVBtxR
記得按下小鈴鐺🔔,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最新影片喔。
===========================
阿平电影院打赏赞助💰 感谢大家的支持😊
🧧 微信 扫码赞助 ➤ https://reurl.cc/gWkrZ4
🧧 支付宝 扫码赞助 ➤ https://reurl.cc/4a5lQY
Paypal 赞助 support ➤ https://paypal.me/iPKMOVIE
===========================
訂閱與關注 ➤
【B站 阿平电影院】➤ http://space.bilibili.com/97102435
【微博 阿平电影院】➤ http://www.weibo.com/p/1005051918309433
【西瓜視頻 阿平电影院】➤ https://www.ixigua.com/home/80120746896
【今日头条 阿平电影院】➤ https://reurl.cc/2gYqDE
【抖音(大陸版APP) 阿平電影院】➤ http://v.douyin.com/efrcRWL
【FB 華語世界電影討論社】➤ http://tny.im/hWQ
【阿平 FB】➤ http://www.facebook.com/thxac3dts
【阿平電影院 FB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APcinema
【i-PK MOVIE 電影情報局 FB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iPKMOVIE
【i-PK MOVIE 電影情報局 官網】➤ http://i-pk.tw/
【優酷 阿平电影院】➤ http://i.youku.com/ipkmovie
===========================
#北京 #中國國家博物館 #阿平遊記 #Beijing #CHINA #Vlog #Travel #tour #Museum #Walk #histor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ME3YRiNJUo/hqdefault.jpg)
明清繪畫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北。殿內設有“允執厥中”匾、兩乘肩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以北。殿內設有“皇建有極”匾。
內廷後三宮區:
乾清宮:內廷中心建築,位於乾清門以北。殿內設有“正大光明”匾,是秘密建儲的用具。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以北。殿內設有“無為”匾、存放清二十五寶的寶盝、乾隆帝禦制《交泰殿銘》、銅壺滴漏、大自鳴鐘。
坤甯宮:位於交泰殿以北。殿內設有薩滿教祭神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內廷養心殿區:
養心殿是清雍正以後的皇帝寢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以南、後三宮區以西。殿內設“中正仁和”匾,東暖閣是慈禧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西側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
三希堂
內廷西六宮區: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與長春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院內廊壁有晚清《紅樓夢》壁畫。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與儲秀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慈禧曾在此長期居住,殿內裝修考究。後殿麗景軒設“溥儀生活展”,依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了溥儀用餐的情景,展示末代皇帝中西合璧的生活。
甯壽宮九龍壁
皇極殿:紫禁城東北部甯壽宮區的中心建築,位於甯壽宮區內,僅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各開放5天(從政府公佈休假日期的前一天開始開放);十一黃金周從9月29日至10月8日開放;暑假期間從7月1日至8月26日開放。參觀皇極殿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的錫慶門外。
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武英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西。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其中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統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分九期展示從晉唐到明清的古代書畫發展史,每年春夏秋三季展出其中兩到三期,每期包含近70件紙絹類書畫精品,每逢冬季休展,具體展期時間和展品目錄參見故宮博物院網站展覽目錄。展覽配套書籍為《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李湜等編,《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第1版。其中第1編出過2008年4月和2009年6月兩個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前者開本稍大,後者封面書名比前者多“第1編”字樣,此外後者與第2編至第9編的裝幀風格相同)
陶瓷館:-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文華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東。故宮博物院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其中收藏陶瓷類文物約35萬件。正殿文華殿和主敬殿為第一展室,兩個配殿本仁殿和集義殿為第二、第三展室。400餘件陶瓷精品既體現出從陶器到瓷器的縱向演變,也反映出官窯與民窯的齊頭發展,涵蓋品系之全面,世界罕見。著名的各種釉彩大瓶即在此展出。
玉器館:-常設展館。在明、清兩代宮廷遺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相當數量的玉器,其中乾隆朝收藏、使用和製造的作品超過一萬件。設在內廷東六宮區鐘粹宮,展示歷代玉器精品,陳列主題為《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至2013年8月1日閉展換陳,著名的“桐蔭仕女”玉雕即陳列於此。
金銀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陽宮,展出清宮金銀器精品,陳列主題為《金昭銀輝——清代皇家金銀器特展》,著名的金髮塔、螭紋提梁壺即陳列於此。
青銅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承乾宮和永和宮,故宮博物院現藏曆代銅器一萬五千餘件,其中僅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就有近一千六百件。目前正在閉館改陳,即將推出新的青銅器陳列。新陳列將分為四大主題:青銅器與禮制、青銅器與軍事、青銅器與音樂、青銅器與生產生活。青銅器定名及銘文,都有詳細的注音和淺白易懂的解釋。展覽還將設置“臺北故宮及海外藏中國青銅器”專題,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觀眾對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博物館中以及世界美術史上所占的地位,有一個“一斑窺豹”的瞭解。
捐獻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仁宮。故宮博物院自1939年接受第一批私人捐獻文物至今,共接受私人捐獻文物七百多人次,總計三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家珍貴文物,故特辟展館分類別、分批次展示,並鐫刻捐獻人姓名於展廳中,以示尊重和感謝。
延禧宮設在內廷東六宮區延禧宮的東、西配樓,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中心和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在這裡不定期舉辦學術性較強的書畫和陶瓷特展。
鐘錶館:-常設展館。設在奉先殿區,位於內廷東六宮區以南、甯壽宮區以西,陳列英國、法國、瑞士以及清朝造辦處、蘇州和廣州製造的清代鐘錶,著名的清銅鍍金寫字人鐘即在此展示。館內迴圈播放有關清宮鐘錶的紀錄片,館內11點和14點有鐘錶演示。參觀鐘錶館需要另外購買鐘錶館(即奉先殿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奉先殿區南側誠肅門外。
甯壽宮區:-
甯壽宮區位于宮城東北部,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太上皇宮殿區,包含九龍壁、皇極殿、乾隆花園、珍妃井等著名景點。珍寶館、石鼓館和戲曲館這三個常設展館位於甯壽宮區內。參觀甯壽宮區景點和展館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含石鼓館、戲曲館)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錫慶門外。
珍寶館:設在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展示各種材質的明清手工藝品、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后鳳冠、清黃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極殿西廡房和部分東廡房)、清二十五寶、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儀、金編鐘和碧玉描金龍紋編磬(以上存養性殿)、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樂壽堂)、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金胎掐絲琺瑯鑲寶石高足蓋碗(以上存頤和軒)等。
石鼓館:設在皇極殿東廡房。展示十件戰國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
戲曲館:設在閱是樓內。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並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展示故宮現存大量戲曲文物,從演戲機構、戲裝砌末、劇本、戲臺、帝后賞戲景觀等方面加以陳列,並遴選當年入宮名伶唱片復原播放,使觀眾從視覺和聽覺上全面感受清代宮廷戲曲活動。
其他展覽:-
天府永藏展:設在保和殿西廡房及西北崇樓,位於外朝前三殿區西側,展示歷代皇家收藏傳統與清宮收藏類別。著名展品有朱碧山造銀槎杯、“一統車書”玉玩套裝匣、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張成造剔紅梔子花圓盤(複製品)、楊茂造剔紅觀瀑圖八方盤(複製品)、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鈞窯海棠式花盆、碧玉光素大盤、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楠木康熙算術桌、清康熙禦制銀鍍金簡平地平合璧儀等。展品明細詳見天府永藏展網站。
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設在乾清宮東廡房,介紹浩繁的清代大婚程式,展示皇家尊貴至極的奢華,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皇權。
清宮鹵簿儀仗展:設在太和門西廡房,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展示清宮鹵簿和儀仗用具。
清代軍機處史料展:設在乾清門廣場西北隅值房,展示清代軍機處相關史實,以圖片為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ECzDQKdRX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eKcEdlQ8LDKPbN19Hplbi4A780g)
明清繪畫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評價
#墨條#墨汁#水墨
影片中介紹關於書畫常用的墨條、墨汁和黑色顏料,用淺顯易懂的文字陳述東方藝術重要材料-墨的奧祕,分享給一般普羅大眾知悉與了解。
例如松煙墨是用松煙加膠而成的墨品,是最早能稱之為「墨」的墨種,透過講究的工序,達到書畫用途的目的。
試將其製作的方法及使用的情況,整理介紹如下:
1.松樹富含油脂,有易燃的特性,可獲取較多的煙料。
2.非用松樹的枝葉來燃燒獲取,而是將松幹裁切成木條後再行處理。
3.松條每次燃燒不能過多,僅能三、兩枝,若量大煙暴,反而有損煙質。
4.唐代是用立窯取煙,宋代則是用臥窯,設置的地點也有分平地型和山區型兩種。
5.臥窯取得的煙料較立窯為佳,是因為距離火源較遠,能取得更為細小的碳粒。
6.每次必須連續燃燒7日後,等到窯內溫度下降後,再用扇子輕輕刮煙。
7.收集到的松煙,最細的拿來做佳墨,次等則印書用,最粗的則是當油漆塗料用。
8.印書需用大量的墨,是直接將松煙料與膠料直接調和成墨水來用,所以古籍印刷的字跡絕大部分是用松煙印成。
9.松煙無油光但偏藍光,是因為所含碳粒較粗所造成的反光現象,所以日本稱其為「青墨」是有道理的,且專門用來畫水墨畫。
10.磨松煙墨時,常會有砂丁刮硯,可能是因為煙料中殘留燃燒過後的雜質,或是不慎掃下的窯壁砂土。
11.松煙墨的墨性是較油煙墨適合水墨創作使用,是因為其所含碳粒的粗細範圍較廣,能產生較為分明的墨色變化。
12.若以煙料取得難易來說,松煙還是較植物性油煙來的簡單且量多,所以價格較為親民,當寫大字或練習書法時是最佳的選擇。
13.若寫篆隸字體,因不求速度感,松煙墨是較為合用,且書寫的墨色也會較油煙墨更能達到渾厚飽滿的視覺感。
14.在物質缺乏的年代,先民曾用鍋底黑來替代松煙,代表兩者的材質特性十分相近。
15.明清時期雖是油煙墨興起的年代,但僅少數文人雅士有能力負擔使用,所以松煙墨還是佔有較大的市場,從未消失,而真正大量流失客戶的時間,可能不到百年,在礦物性油煙墨的出現後,才徹底改變。
從上述的介紹,傳統書畫家使用松煙墨的歷史,可能超乎我們想像,而現在無論是寫字畫畫,都是用礦物性油煙製成的墨條和墨汁,讓我們誤以為以前的油煙墨就非常廉價,甚至比松煙墨還便宜。其實如果我們是買純植物性油煙製成的墨品,保證價格還是依舊會讓您我大吃一驚的。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墨條的成份與製作方法: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152171967
墨條的用膠選擇: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155834391
松煙墨: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286080892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水墨材質 #水墨材料 #水墨画 #水墨 #水墨畫 #繪畫 #美術 #松煙墨 #油煙墨 #鍋底黑 #黑色顏料 #black #blackcolor #画材 #画用色 #用色 #自製顏料 #自製黑色顏料 #顏料 #芸術 #傳統顏料 #art #artshare #ink #inkonpaper #inkonpapers #inkdrawing #inkpainting #inkpenart #chinapainti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hOy1bmgKzY/hqdefault.jpg)
明清繪畫 在 8 明清绘画ideas | chinese painting, painting, wu wei - Pinterest 的八卦
Nov 26, 2015 - Explore Jing Cao's board "明清绘画" on Pinterest. See more ideas about chinese painting, painting, wu wei. ... <看更多>
明清繪畫 在 劉宇珍_元明清繪畫史小考和期中- 政治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劉宇珍_元明清繪畫史小考和期中. 政治大學. 2022年4月5日00:02. 想請問一下老師說每幅畫的朝代、名稱和作者都要知道,她是會考問答題嗎…還是能會有選擇題呢,因為網 ... ... <看更多>
明清繪畫 在 [情報] 1042 元明清繪畫史期中考- 看板NCCU12_HISTO 的八卦
1. 指認與解釋 (15分)
先指認下列三件作品之作者及年代,然後解釋每幅畫的相關的名詞,並說明每個名詞如何讓我們理解每幅畫是如何完成的:
(1)勢,(2)三白,(3)平淡。
董其昌《青卞山圖》、曾鯨《王時敏小像》、吳鎮《漁父圖》
2. 簡答題 (15分)
先指認下列兩件作品之作者與年代,然後以這兩幅畫為例,討論女人在中國藝術史裡扮演的角色:女人作為畫家,以及女人作為題材。
李因《月季圖》、唐寅《陶穀贈詞圖》
3. 比較異同 (30分)
指認下列兩件作品之作者、名稱與年代。這兩幅畫作一般被視為文人畫,然而,因為他們出自不同的年代,作者的意圖與畫作的意義也有所不同。試討論它們相通之處(之所以同時被歸類為文人畫),以及它們之間的差異(每件畫作的意圖與意義)。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文徵明《東園圖》
4. 申論 (40分)
a) 下列有兩件繪畫,請先指認每件作品之作者、名稱與年代。
b) 每一件作品描繪同一主題,但畫作的功能與表現的風格並不一樣。根據課堂上的
討論,請解釋兩件繪畫之功能與風格背後的意圖。
c) 試討論哪一件畫作在藝術史上較被人看重,以及它受人看重的原因。
d) 最後,討論這些品評高下的標準,以及這些標準在我們如何了解中國藝術史的議
題上會產生什麼問題。
王諤《江閣遠眺圖》、沈周《廬山高圖》
--
作者 ichigo100 (草莓100)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問卦] 百事可樂那麼難喝怎麼不會倒的八卦
時間 Sat Jul 18 15:11:25 201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203.2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CU12_HISTO/M.1461224346.A.02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