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知識:永樂鮮紅,北京故宮失落的顏色》
故宮始建於元代,明成祖起大興宮壂。
明朝屬火德,崇尚赤。赤代表吉祥尊貴,宮殿以赤為宮牆。
在戰國之後,人們常常把赤與紅,當成同一種顏色。
早在《禮記》里,就提到「楹,天子丹」。帝王之居為朱紅。
朱紅色,就像天上太陽,至高無上,吉祥尊貴。
太陽每升起一次,宮殿就被祝福一次。
於是大到宮牆,小到瓷器,都有紅色。
在所有的紅中以鮮紅為盛,鮮紅又以永樂鮮紅為貴。
許之衡談瓷色時說:「青為過去之色,紅為極盛之色。」
永樂鮮紅,是故宮鎮壂之寶。
明代亡朝後,永樂鮮紅便失傳了。康熙皇帝曾下令瓷人仿制,卻再也燒不出永樂鮮紅釉。
故宮中的明代鮮紅釉不多,件件皆珍品,那是一個朝代的輝煌。永樂年間,中國GDP佔全球近1/3,是中國在全球最輝煌的年代。
直至大英帝國及西方海權國家崛起。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屠潔 一起迷路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秦始皇兵馬俑秘辛 https://youtu.be/QWueltsbm3Y ▲ 紫禁城設計的三個小秘密 https://youtu.be/xkcTVtvQ7sg ▲ 皇帝故宮這樣過年? https://youtu.be/2vqYEow5Y5Y ▲ 紫禁城中尋找延禧宮 https://youtu....
明成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2020年故宮600歲了,北京故宮600歲,雖然有很多重要的文物現在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不過北京故宮還是一個600歲的老建築,沒有人可以取代它。有很長一段時間,從民國時期到1990年之前,故宮其實是荒廢的狀況,後來到了2002年,開始了故宮的大修建計畫,在大修建計畫之下,故宮開始展現了它新的面貌。特別為大家介紹,故宮的蛻變。】
{內文}
元朝的大都皇宮,明成祖朱棣開國重,這張龍椅有明清兩朝24個皇帝坐過,北京故宮已經六百歲。
(故宮數位小組職員旁白)
希望在2020年我們數字化團隊,能夠采集更多三維文物,
2019年我們全部科組一共拍攝兩萬多件的文物,但故宮有186萬件文物 ,所以我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為故宮文物拍攝它的基礎照片
600歲的故宮走入新時代,學會以數位科技替每一件文物留下記錄,也懂得運用網路多元行銷策略,讓歷史以靈活樣貌面世主動走近普羅大眾,1925年開放參觀的故宮博物院
每年接待1900萬名遊客 已經是世界級,2020年大修工程完成之際,對北京故宮更是重要一刻。
北京故宮第一次大修在1950年代,剛走過民初動亂的紫禁城破敗不堪,光是垃圾就運走了25萬立方公尺,可以從北京到天津修一條6公尺寬的公路,1974年再進行第二次修復工程,總共花了七年時間 但成效有限,2002年的故宮 看似宏偉的外表下,實則磚瓦破敗 漆畫凋零,各種線路配管外露,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也是在這一年,北京故宮決定推動大修計畫 分為近 中 遠三個階段,投入工程預算20億人民幣 相當於100億台幣,大修計畫就從太和殿西邊的武英殿,跟東邊的文華殿做為試點修繕工程 而開始
(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當年)李自成登基當了一天皇帝,他就是在這兒登基的,清兵入關以後 當時皇宮燒了好多地方,多爾袞當時是攝政王 他就在這個地方辦公的
一文一武兩座宮殿是清朝皇太子活動的地方,慈禧60大壽也是在這裡接受各國使節遞交國書,經過重修再度穿上龍袍金身的武英殿,現在是故宮的書畫館與它相對的文華殿則做為陶瓷展示館。
紫禁城佔地2萬5千平方米,房屋建築面積15萬5千平方米,相傳一共有9999.5間房,經過實際測量後確定為8704間,在600年的歷史長河中,故宮幾經戰亂 大火 天災人禍摧殘
早已脆弱不堪,2002年開始的大修工程,規畫以18年 三階段 來進行整體宮殿群的修繕及復原,文茜世界周報團隊,在大修工程開始的第一期就率先進行拍攝,更是第一個得以進入乾隆的最愛漱芳齋 的境外媒體。
(主持人(2005年) VS.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院長_
這兒好漂亮 讓我們拍 第一次拍這兒
漱芳齋原本是紫禁城裡專供皇子居住的乾西五所之一,乾隆當太子的時候以此為龍潛之地,登基後更改為他專用的休息娛樂場所,為了愛聽戲的乾隆,漱芳齋前殿院子裡新建了戲台,黃琉璃瓦 重簷 四角尖頂,亭臺式的建築精緻華美 根據記載,乾隆通常會坐在對面的"閱是樓"聽戲,走進芳齊 裡頭還有一個迷你戲台,小巧的舞台兩側,以木頭仿竹子 刻出古琴造型的對聯,據說乾隆母子就坐在台下邊吃飯 邊看戲,孝順的弘曆甚至還曾在此粉墨登場 彩衣娛親。
(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院長)
這是宮廷裡邊比較小的(戲台)
它這兒寫一個"風雅存"
這都是乾隆皇帝時候搞的
他這個人是藝術趣味相當高的
清代 包括京劇的形成
應該說在乾隆朝都是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而乾隆皇帝為母親精心打造的壽康宮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開館後一直作為文物庫房使用
在大修計畫中花了六年時間修繕
終於趕在北京故宮建院90周年
2015年十月對外開放
(聲音來源:王子林/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是按照乾隆的一天 哪一天呢?是乾隆36年10月28號這一天的陳設陳設原狀來恢復的
(聲源:林姝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后殿大坑上)就是說從多寶格一直到炕几 ,都是我們根據<點查報告>把乾隆年間的文物家具恢復到原來的位置,
(並且)去查它原來多寶格裡放的是什麼東西,盡量的也是恢復到叫「原格放原物」
壽康宮的前殿 金漆蟠龍藻井 掛著青銅軒轅鏡與下方的寶座呼應,這張寶座還是根據檔案資料從乾隆花園裡翻出來的,史料記載,寶座以紫檀木製成 綴以金銀珠寶和精緻船竹,工匠們歷時兩年時間才復原了它的本來面目。
故宮大修最重要原則就是「修舊如舊」 這並不容易,2014年 時任故宮院長單霽翔一度叫停工程,問題就出在真正會古法的工匠不足,包工便宜行事找來廉價民工頂替上陣,差點就毀了故宮大修計畫。
(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大修)它不僅僅解決說你看它破敗啦,還要和宮殿以後的用途結合起來,要做一個展覽的場所,做為一個庫房啊,做其他的用途,因為它用途的不同 它裡邊的設計也會不同的
「修舊如舊」不只是工藝,包括建材用料都是挑戰,像是清朝工匠用的楠木 華北的落葉松木,現在早就找不到,另外,做為故宮建築重要特徵的琉璃瓦,超過100萬的瓦片得全新燒製,需要重上釉彩的則有35萬片,所謂的金磚 也要換掉70多萬塊。
(聲音來源:藝術史專家朱惠良)
幾乎像做沉泥硯那樣, 把那個土 一直不停的篩,篩到它幾乎沒有什麼雜質,所以它非常的堅實,那為什麼叫金磚呢?就是因為它的質地非常的堅硬,很紮實之外,它敲起來的聲音像鐘一樣,所以就給它一個名字叫金磚,就等於它貴重的像金子做得一樣。
為了找到嫻熟修繕的能工巧匠 真正是煞費苦心
(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我們還搞了一些師承制 拜師傅的,我們搞了已經搞了搞兩次了,比如搞釉石彩畫的 搞畫作 搞木作,這些他不是一般藝師可以做的,那真正他是身懷絕技啊
故宮大修從2002年一路修到2020年,十八年的時間,紫禁城中軸線上的宮殿建築群基本獲得完整修復,沈澱六百年月的宮城故事,也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娓娓道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bz7V97Moc&t=1s
明成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中天的夢想驛站》主持人陳文茜2005年採訪北京故宮,時任院長鄭欣淼親自導覽介紹
【川普中國行 習近平特別選在故宮寶蘊樓為川普夫婦接風洗塵 更一同在暢音閣欣賞京劇 暢音閣已有100多年沒有唱戲 上次演出已是溥儀大婚之時 2005年主持人陳文茜訪問故宮 院長鄭欣淼親自導覽 介紹故宮耗資20億人民幣為期20年修復的過程】
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在元大都皇宮基礎上開始建設,西元1420年落成,歷經明清兩代24帝,占地72萬5千平方米,房屋建築面積15萬5千平方米,相傳一共有9999.5間房,專家測量後確定有8704間。
2005年<文茜的世界周報>開播,主持人陳文茜就率領採訪團隊,專訪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同時也是第一個,獲准進入拍攝漱芳齋的境外媒體,漱芳齋本是紫禁城裡,專供皇子居住的乾西五所之一,乾隆當太子時,以此為龍潛之地,登基後卻被他改為休息和娛樂場所,前殿的院子裡,馬上多出一座戲臺,黃琉璃瓦,重簷,四角尖頂,亭臺式建築,乾隆通常坐在對面的"閱是樓"聽戲,建築雖優美,卻比不上漱芳齋裡頭的戲臺來的稀奇。
「我們這兒(漱芳齋)有一個戲臺很有名的,就是宮廷裡面比較小的一個,小的一個,它這兒寫一個"風雅存",這都是乾隆皇帝時候搞的,他這個人是藝術趣味相當高的,清代,包括京劇的形成,應該說在乾隆朝都是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的,」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
筆法古拙的"風雅存",當然是最愛題字的乾隆,御筆揮就而成的,小巧的舞台兩側,以木頭仿竹子,刻出古琴造型的對聯,乾隆母子可以坐在台下邊吃飯,邊看戲,孝順的弘曆甚至還曾在此粉墨登場,彩衣娛親,乾隆愛聽戲,愛唱戲,晚年更為自己在寧壽宮,蓋了一座三層戲臺,故宮最大的暢音閣,準備當太上皇的時候,好好聽個夠,他的一番心思,最終卻造福了慈禧太后,這位清末最有權力的女人,晚年在寧壽宮前後住了將近20年,暢音閣的戲臺上,幾乎天天都有好戲看。
「你比如說,過一些傳統的節日呀,包括一些重要的喜事,比如生了皇子啦,比如說有其他的好事,他就唱戲,」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
1922年,末代皇帝溥儀大婚,這恐怕是滿清200多年歷史上,最後一件喜事吧。
「宣統皇帝溥儀大婚的時候,就在這兒唱了三天三夜的戲,就在這個地方啊,哈哈,」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
應邀登台的包括梅蘭芳,楊小樓,余叔岩,馬連良等當時的京劇名角兒,菁英薈萃,為乾隆的漱芳齋留下了繞樑之音。
過去一百年都沒有演戲了。
百年不聞皮黃聲的暢音閣,卻因一位遠道而來的貴客又熱鬧了起來,他就是美國總統川普,中國煞費苦心,給予川普帝王般的尊榮禮遇,首先在故宮的寶蘊樓為他們夫婦接風洗塵,說起寶蘊樓那可是有故事的,1908年,美國向清廷退還庚子賠款後,中方從中撥出約20萬興建此樓,存放珍貴文物,北京以此意喻中美友好交往的歷史。
川普眼前的故宮,恢弘大器,這裡是了解中國歷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窗口,也是首都最重要的門面,在近600年的歷史長河中,故宮幾經戰亂,大火,天災人禍的摧殘,2002年,鄭欣淼擔任故宮院長伊始,確定展開辛亥革命以來最大規模的整修工作。
作為故宮建築重要特徵的琉璃瓦,多達100萬的瓦片全新燒製,重上釉彩的則有35萬片,至於所謂的金磚也換掉70多萬塊,雖說"最貴莫過帝王家",金磚其實是青磚,當然不是金子打造的。
「幾乎像做沉泥硯那樣子,把那個土,一直不停的篩,篩到它幾乎沒有什麼雜質,所以它非常的堅實,那為什麼叫金磚呢,就是因為它的質地非常的堅硬,很紮實之外,它敲起來的聲音像鐘一樣,所以就給它一個名字叫金磚,就等於它貴重的像金子做得一樣,」藝術史專家朱惠良(聲音來源) 。
<文茜的世界周報>有幸見證了這段歷史,如今故宮深處的許多院落都已修葺一新。
「就像雅典神廟對於希臘的意義一樣,故宮它本身反映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它本身是一部濃縮的中華五千年文化,在奧運會之前,中軸線上的維修基本結束,這樣這個工程我們維持到2020年,也就是紫禁城建造600周年的時候,故宮的所有建築物,得到一次全面的維修,」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
故宮大修計畫總計耗費20億人民幣,從2002年開始,預計到2020年,也就是故宮建都600年時完成,屆時故宮可保百年的大都風華,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級博物館。
明成祖 在 屠潔 一起迷路旅行 Youtube 的評價
▲ 秦始皇兵馬俑秘辛 https://youtu.be/QWueltsbm3Y
▲ 紫禁城設計的三個小秘密 https://youtu.be/xkcTVtvQ7sg
▲ 皇帝故宮這樣過年? https://youtu.be/2vqYEow5Y5Y
▲ 紫禁城中尋找延禧宮 https://youtu.be/NNDAShk191I
▲ 北京天壇皇帝祭天聖域 https://youtu.be/1CKV5xh228g
▲ 東京奧運聖火怎麼來 https://youtu.be/eg45aGa0xvA
▲ 外國人看防疫 https://youtu.be/eeoeZcO9lfU
▲ 愛爾蘭人喝台灣啤酒 https://youtu.be/5J4W-U_ZJqE
▲ 高雄三天兩夜必玩https://youtu.be/ViG9iXeD5zM
宮廷劇正夯!原來真的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長這樣?
究竟是怎麼樣的前朝後宮造就了這麼多精彩的故事及稗官野史?
編劇的豐富想像就在這個紫禁城內,
一起跟著屠潔來看看這座位於北京華麗的宮殿吧!
※現在的古裝劇都在橫店紫禁城喔~~
製作影片好需要堅持毅力,
拜託多多鼓勵點讚訂閱分享嘛~
#北京 #宮廷劇 #紫禁城 #中軸線六宮
更正影片內容:
1. 住過北京紫禁城的皇帝明清兩朝共有24位,明朝從明成祖朱棣建立紫禁城到明思宗朱由檢有14位, 清朝則是從順治皇帝福臨到宣統皇帝溥儀有10位,所以並不是明清所有的皇帝都住過喔 ~
2. 嘉靖皇帝是在乾清宮放置了27張床(共9間配置,一間3張床,共27張) 來讓人搞不清楚他睡在哪~
以此更正影片內容~謝謝大家協助除錯和留言表示喜歡的鼓勵喔❤️
----------------------------------------
★屠潔的精采生活都在FB粉絲團
http://bit.ly/lostholicFB
★屠潔的IG美照持續更新中
http://bit.ly/lostholicIG
----------------------------------------
視覺設計:逆向異術 Reverse Design studio - Nico
剪輯/字幕:吳宜璇
#紫禁城 #延禧功略 #甄嬛傳
《走進紫禁城系列》
★7分鐘了解故宮中軸線:
https://youtu.be/NNDAShk191I
★尋找延禧宮!延禧攻略的魏瓔珞
和如懿傳的青櫻到底有沒有住在這?
https://youtu.be/NNDAShk191I
★紫禁城的春節秘辛!皇上這樣過年的?
https://youtu.be/2vqYEow5Y5Y
★故宮紫禁城的建造小秘密:
https://youtu.be/xkcTVtvQ7sg
《文化旅遊影片》
★長城到底有多長?
https://youtu.be/qQTwKfPjveI
★澎湖通樑古榕、大菓葉柱狀玄武岩
https://youtu.be/0Z5fuNy4s-g
★韓國釜山韓服體驗
https://youtu.be/SBeDe0geKzw
《知性說書系列-迷路屠書館》
★光榮城市˙柯文哲:https://youtu.be/hizKKwhBpOU
★在咖啡冷掉之前˙穿越時空的溫馨故事:
https://youtu.be/TiIFy0Db5X4
★蔡康永的情商課:
https://youtu.be/bHSusTMQwE0
《不用腦袋好玩好吃就好系列》
★台灣秘境栗松溫泉:最美野溪溫泉
https://youtu.be/0h6O3BmqI9c
★美食:永春站日式牛排專賣
https://youtu.be/puDpPUyMJbg
★墨西哥可口可樂和一般可口可樂不一樣?
https://youtu.be/_kBSr_aA5OU

明成祖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208年赤壁之戰後,原先短暫領有荊州的曹操只保住荊州北部南陽郡、江夏郡,而中南部被孫劉聯軍佔據。曹操之後從南陽郡中分出襄陽郡、南鄉郡,荊州成為三分割據的局面:南郡、零陵、武陵歸劉備,江夏、桂陽、長沙歸孫權,南陽、襄陽、南鄉歸曹操。一般認為這階段三家各占三郡的局面是「荊襄九郡」一詞的來源。
張家界是著名的旅遊城市,素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美譽。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為世所罕見,1992年12月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因旅遊建市,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賦予了張家界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全市擁有國家5A級景區2處,4A級景區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境內最為重要的景區為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它由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楊家界四大景區組成。1982年9月,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8年8月,武陵源風景名勝區被列入國家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成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張家界武陵源旅遊區成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武當山景區總面積312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武當山主要景區有金頂景區、南岩景區、太子坡景區、福壽康寧園景區、玄岳門景區、瓊台景區和五龍宮景區。
金頂景區位於天柱峰周圍,由朝天宮、一二三天門、太和宮等組成。
太和宮建於明永樂14年(1416年),現在為全國重點宗教活動場所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宮中主體建築金殿位於峰頂,為銅製仿木結構建築。
南岩景區
南岩景區位於山腰,由紫霄宮、南巖宮、榔梅祠等景點組成。
紫霄宮在展旗峰下,是武當現存最完整的宮殿之一。整個建築採用皇家建築法式,現為全國重點宗教活動場所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武當山道教協會所在地。

明成祖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六榕寺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的六榕路,為一座佛教寺廟,至今已有1460多年歷史,內有六榕花塔,廣州四大叢林(六榕、光孝、華林、海幢)之一,六榕寺為廣州佛教聖地,亦為廣州旅遊景點及名勝古蹟之一。大門上有一副對聯「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無樹記東坡」,為民國初年順德文人岑學侶撰寫,聯中「博士」指的是王勃,「東坡」指的是蘇軾,以紀念他們對六榕寺的貢獻。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派他的母舅沙門曇裕大智法師到真臘(今柬埔寨)求得佛舍利帶回廣州後,便命令廣州刺史蕭譽建造了這座寺和塔,當時分別稱寶莊嚴寺和舍利塔。相傳唐上元二年(675年),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來到廣州,應寶莊嚴寺主持之邀,揮毫寫下了《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記》。到唐朝高宗時重修。五代南漢時改為長壽寺,每逢上元節、中秋節,人們都蜂擁到寺裡,點燈祈求豐年。到宋太宗時再重修,改名淨慧寺。後毀於火災,塔亦被毀。宋哲宗年間,廣州人林修,在原塔基下重建千佛塔,並將佛舍利埋於塔下。北宋元符三年(1110年),蘇軾被貶嶺南時,從海南北歸,路經廣州,時淨慧寺僧人慕東坡之名,力邀其為寺題字。蘇東坡見寺內有六棵枝葉繁盛的古榕,便欣然提筆寫下「六榕」二字,字為楷體,遒麗奇雅,厚重雍容。明成祖永樂九年(1411年)改名為六榕寺。蘇軾所題匾額,今天仍高懸於寺門上。,廣州人俗稱千佛塔為花塔,塔基是用花崗岩石砌築的九井環基,塔頂有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年)鑄造的千佛大銅柱,連上面的九霄盤、寶珠及下垂的鐵練總重達5000公斤。六榕塔是仿樓閣式的穿壁繞平座結構的磚木塔,塔高57.6米,是嶺南地區現存最高的宋代古塔。從北宋重修到現在已有900年的歷史,中間又經過多次重修,直到明朝嘉靖二十八年由住持德隱進行了一次大修,花塔的面貌,基本上與今天一樣。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寺塔修葺,主體仍照宋代舊貌。巡撫張兆棟見到蘇東坡墨寶,甚覺可貴,就拓“六榕”之字制匾懸於寺前,正式改淨慧寺為六榕寺並沿襲至今。修葺六榕寺時,各層琉璃瓦簷改為清代樣式,塔內朱欄碧瓦,丹柱粉牆,遙望猶如沖霄花柱。元宵、中秋之夜,民眾懸花燈塔上,絢麗異常,故六榕塔又稱“花塔”。史載,至1913年時,六榕寺內的六株榕樹尚存2株。為紀念蘇東坡,時任六榕寺主持鐵禪和尚辟院內六祖堂前補植榕樹4株,並築建了一座亭子名為“補榕亭”。六榕寺位於廣州老城區中心一方淨土,古老的榕樹帶有特有的意境,實屬美景。在榕樹下,有一尊白色玉石所鑄的蘇東坡塑像。蘇東坡站在刻有“六榕”二字的褐紅石基上,目光炯炯,手持木杖,腳踏木屐,背掛竹笠,衣袂飄然。這就是那個歷經艱辛而依然保有詩意人生態度的蘇東坡。近千年過去,六榕寺歷經風雨,曾幾度被毀,而今猶在,蘇東坡的題字還在,流芳千古。六榕寺還留有“初唐四傑”王勃所寫的《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這是中國文學史上至今已知篇幅最長、內容包羅最廣的寶塔銘文,足足有3000餘字。

明成祖 在 明成祖- 求真百科 的八卦
明成祖 朱棣 原圖鏈結 · 來源出處搜狐. 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皇帝。 1360年(元朝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出生於應天府吳王宮。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根據明朝《太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