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報導寫的好用心,值得讀三遍!
本文點出目前台灣防疫走到一個要換檔的關鍵時刻。逐例防堵終將完成階段性任務,接下來預備減害防重症,才是此波疫情真正的決戰點!
我來幫大家導讀:
1.當疫情趨勢開始由境外移入轉向社區感染,勢必要面臨全面防堵與重點減害的防疫換檔決策,其中,#如何精確控管重症高危險群風險,關乎下一階段防疫成敗。
2.新冠病毒帶給世界最大的難題是:沒有一個標準的防疫策略指引,特別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喪失公信之下,各國防疫各自為政。如日本幾乎採取放掉輕症的「流感派」。而台灣與美國,則堅持選擇高規格防疫的「SARS派」。
3.全面防堵病毒的現況:檢驗能量吃緊、急診塞爆,人力都在苦撐。常常一次得大量檢驗2、300人,已讓第一線的檢驗及急診出現巨大壓力。
4.日本選擇「輕防」的背景:2009年H1N1醫療崩盤教訓
SARS時零病例的日本,這次外有鑽石號公主的嚴峻考驗、內有院內感染的爆發,成為病例數破百的主要受災國之一,防疫的規格和防線卻一直放得鬆,遭到國際評議。向來嚴謹的日本,此次逆風式的防疫手段,除了期待如期舉辦東京奧運、近年依賴中國觀光經濟等政經考量外,其實也有部分是來自2009年H1N1新型流感的過度防疫的擺盪校正。日本2月16日才進行首次專家會議,有專家提及當年H1N1疫情邊境防控措施出現兩大反作用:人民期待過高的誤解、醫療人力崩盤。當年這兩大反效果造成日本醫療系統癱瘓,民眾蜂擁至醫院、企業要求員工提供陰性證明等。
2009年H1N1時,日本國民對邊境防疫寄與厚望,無法接受疫情爆發,認為是防疫出錯;大量醫護人員投入邊境防控體系、病毒檢測、疑似個案的疫調工作,導致一般的醫療業務無法正常運作。據日本統計,H1N1時,#日本健康監視對象一度高達13萬人,#讓醫療院所保陷入混亂。因此日本部分專家認為,面對高傳染力的新興疾病,「邊境防控措施不是防止病毒入侵,而是延緩入侵。」
#04b解讀:台灣要小心別步上日本2009年的後塵。日本這次的話,我是覺得放棄圍堵放棄的太早。然後中央地方多頭馬車,沒有一個統一的做法。衛教想要讓民眾以普通感冒理解新冠,更是讓我覺得不負責任的做法。
5.關於「切換」的最佳時間點:台灣專家意見分歧
黃立民:H1N1新型流感當年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研發出疫苗,在有武器之下,可以放心做到防疫策略改變,「現階段還不是時候,我們要守到不能再守為止。棄守太快,太多人感染,死亡人數會非常可觀,醫院可能也會撐不住,這是我們大家都承受不起的。」
台大急診部主治醫師陳世英:「最好是能撐到有效的藥物出來,真不得已社區感染進到了重點減害期,就得嚴防院內感染,因為醫院內的患者都比社區民眾來得嚴重,一旦院內爆發疫情,一下子出現大量重症患者,醫院將難以消化、無法承受,更會造成重症死亡率上升。」
#04b解讀:多半專家是希望能守到最後一刻,然後才進入減災。我認為這是不同階段,繼續防堵是沒問題,但也開始要往下一階段準備了,特別是對於民眾的正確衛教。恕我直言,目前每日防疫記者會,對此疾病本身的解說太少。科學界正在慢慢揭開這未知病毒的面紗,我們應該要和國人多分享。正確的理解才能減少恐懼。
6.關鍵的重症臨床指標有哪些?
重點減災首要目標是回到臨床守住重症,減少傷亡,讓疫情和緩、安撫民心。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患者的樣貌,也在研究中慢慢清晰。
臨床指標一:發病後5~10天是轉重症關鍵
臨床指標二:老人、抽菸者、慢性病患、長期服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者要小心
7.防疫下一步:減少老年人及高危險群進出醫院
何美鄉:在還未有藥物與疫苗之前,如何減低對高危險族群的危害,是防疫重點;其中,老人及患有慢性病者等重症高危險族群,必須設法減少他們進出醫療院所遭感染的風險。
A.針對罹患慢性病的年長者,可以透過在宅醫療或遠距醫療,遠端看診後在附近藥局拿藥;例行血壓、血糖檢測,也可由家人幫忙,再將數據傳給醫院。
B.將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從醫療院所分流。
C.下一步的決戰關鍵,將會集中在醫院,以及對於高危險群的救治。
日本健康監視對象一度高達13萬人 在 武漢肺炎防堵、減害換檔關鍵 我們怎麼及早攔截重症高危險群? 的相關結果
據日本統計,H1N1時,日本健康監視對象一度高達13萬人,讓醫療院所保陷入混亂。因此日本部分專家認為,面對高傳染力的新興疾病,「邊境防控措施不是防止 ... ... <看更多>
日本健康監視對象一度高達13萬人 在 武漢肺炎防堵、減害換檔關鍵 我們怎麼及早攔截重症高危險群 ... 的相關結果
蕭雅文提到,「有時候病人不願意等,就會有情緒性發言⋯⋯急診的醫護人員工時長 ... 據日本統計,H1N1 時,日本健康監視對象一度高達13 萬人,讓醫療院所保陷入混亂。 ... <看更多>
日本健康監視對象一度高達13萬人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這篇報導寫的好用心,值得讀三遍!... | Facebook 的相關結果
據日本統計,H1N1時,# 日本健康監視對象一度高達13萬人,#讓醫療院所保陷 入混亂。因此日本部分專家認為,面對高傳染力的新興 疾病,「邊境防控措施不是防止病毒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