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爸爸媽媽總是形影不離,一直以為他們倆會白頭到老的,怎知爸爸先走留下媽媽,房間兩個人的雙人床顯得分外孤單,衣櫥裡一整排用不著的衣架,飯後手牽手的散步時光,睡前再睏也要聊幾句的那幾分鐘,媽媽的生活瞬間多出了從未有的空間與時間。
我們4個子女,因性格與專長的不同,發揮了各自強項,試著填滿媽媽接下來多半是一個人的時光。像弟弟有了孩子起得早,姊姊下班陪到晚,妹妹寒暑假報到,而我外向活潑又過動,獨樂樂不如與媽媽樂樂,舉凡娛樂性質、逗她開心、出了家門以外的事都由我負責。於是,我的旅行玩伴,從男友、姊妹、閨蜜換成了媽媽,原本我行我素的個性,慢慢地學會從她的角度設想,她的喜好選擇為優先考量。
年近80歲的老人家,很難跟著旅行團走那種幾天3個城市,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一大早出發,晚上才回旅館的吃到飽行程 (別忘了我也年過半百喔),於是我選擇單純去1個城市,逛一天休息一天的悠閒遊,讓媽媽放鬆許多,畢竟年長者步伐緩慢,不適合久站或曝曬在寒風烈日下,也不需為了趕下一個行程而有壓力。
飯店的選擇非常重要,希望給她舒適的居住環境,這部分我是不會省的。評價、地點、安全為優先考量,上網瀏覽做功課之外,個人的經驗是直接與飯店聯繫,告知你的需求以及旅遊網站提供的優惠,應該都有再低的折扣,且很多連鎖飯店,一但成為了他們的常客,未來入住其他國家或城市,還有可能拿到更好的房價。
當然,沒有帶著媽媽會省很多,9年前在巴黎,拖著2個行李箱爬上旅館的四層樓,跟朋友擠在只容得下一張床的房間,當時覺得這一切酷斃辣,早餐一個可頌一杯熱咖啡,整天背著相機在街道巷弄裡,逛到喜歡的店就走進去,迷了路也不擔心,對我而言就是曲式瀟灑自在的遊。
可是媽媽不一樣,必須規劃好路線,希望她能在旅途中睡得好吃得好,安全第一、不要生病,所以我才要努力工作,趁著媽媽還能走,陪著她去看世界的風景,讓她沒有遺憾。為了陪媽媽逛街,我可以捨去參觀設計展的行程,經過我最愛的品牌,也沒有停下來的慾望,天天陪她去同一家餐館,同樣的幾道菜(麻婆豆腐、醬爆茄子、青椒肉絲),也吃得津津有味,這都是我過去做不到的。
今年暑假,我們母女重返意大利佛羅倫斯,連續兩年同一個城市同一家飯店同一間房,有如回到熟悉的老地方與老朋友相聚。在這裡的10多天,早餐是媽媽最期待的, 不僅豐盛美味,還能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由於媽媽年紀大,多數人經過我們桌都會微笑點頭,甚至來一句Nee How,媽媽也會大方說hello,她很喜歡觀察用餐的客人,我就找機會與他們聊天,再把每個人的故事說給媽媽聽。
我們遇到紐澤西來的祖孫三代8人行,也有50多歲退休夫妻的二度蜜月。餐廳經理馬力歐總是西裝筆挺,20歲進入這間飯店體系,17年來一路從倫敦的吧台小弟、米蘭的服務員到佛羅倫斯的經理,私底更下熱衷慢跑,參與歐洲各大馬拉松賽事,與同事們組了一個慢跑團,每天清晨6點從飯店出發。
來自紐約,退休的阿公與哈佛法學院畢業的律師老婆,拎著剛滿2歲的外孫女Ami世界趴趴走,Ami的談吐思想超齡,不僅每天穿的衣服自己選,還會批評外婆的鞋子與上衣不搭,十足小大人,抬頭望著我媽媽還會叫一聲阿嬤,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隔壁桌一家四口,爸爸不時叮嚀孩子吃多少拿多少,重複使用餐具,環保不浪費,溝通也是輕聲細語,讓孩子充分表達再分析道理。我忍不住上前打招呼,這位父親也很大方暢談他的成長。出生貧困,赤手打拼創辦醫療企業,如今生活富裕,仍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忘本,更要孩子懂得惜福,我問他如何把兩個正值青春期的兒女教育成全A的學生? 答案是週一至週五沒有電視、網路,專注在閱讀與課業,週末上教會學習感恩。
飯店大廳負責迎接賓客的Dominico,與我同年同月同血型,他說在這個集團的福利就是能夠免費住宿全球的飯店,正在與男友規劃明年去曼谷度假呢,聽了這對伴侶10年長跑的愛情故事好感動,無論台灣還是義大利,男生還是女生,人人都有平等去愛的權利。七老八十銀髮阿伯,潮T配上酒紅色格紋垮褲,光著腳丫,挽著小他至少50歲(我目測)的妹,一早喝著香檳宣告他們的爺孫羅曼史。
來自邁阿密的作家Emma,伊朗籍丈夫一年前猝逝,過度悲傷封筆一年,幾星期前開始了一個人的旅行,她握著手機快速滑過一張張兩人生活的畫面、曾經去過的地方,囑咐我要愛自己、活在當下,至於我嚴重骨折的手腕,她說沒什麼大不了,人生再怎麼困難,日子還是要繼續,別因為這意外的插曲影響了原本的規劃。聽了Emma的話,媽媽說風景固然美不勝收,但人才是旅行真正的意義與收穫。
當然,我們也有自己的故事,媽媽與爸爸的回憶,憑著一張30年前夫妻倆在佛羅倫斯的黑白照,為了尋找照片裡的那條街,我們來回在市區走了一下午也沒找到,母女倆癱在路邊滿身大汗望著對方,其實爸爸一直活在我們心裡,那條街只是形式罷了,媽媽邊擦汗邊說:好餓!我說現在好想吃麻婆豆腐、醬爆茄子、青椒炒肉絲。
因為旅行,重新認識彼此,我們沒有距離,衣櫥裡的衣架永遠在搶著用,兩個人睡一張床,整夜一路打呼到天亮都沒在care對方。因為旅行,我們更親近,也更珍惜當下,每天晚餐結束,媽媽總會勾著我散步回飯店,還有什麼比這更溫暖。睡前躺在床上話家常,雞毛蒜皮的小事都逗得她哈哈大笑,在台灣同住一個屋簷下卻很少互動,因為旅行,整天黏TT都不會膩,夜裡,房間永遠為她留一盞燈方便下床走動,媽媽也會不厭其煩為我把踢掉的被子蓋好,畢竟在她心中,我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一起旅遊四年了,早已認定對方是最佳拍檔,就算這次我在佛羅倫斯撲街摔倒骨折,也阻止不了我們倆結伴前往下一個城市探索的計畫。媽媽,我只能說,做您的女兒好幸福。
寫了這麼多,你們肯定想知道佛羅倫斯到底有多迷人? Well,她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真的,一切都值得了!
#有時間多陪陪爸爸媽媽
#珍惜當下每一個moment
#謝謝您對我在每次旅途中的包容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日勝幸福站評價 在 洪秀柱 Facebook 八卦
《反省與承擔》洪秀柱閉關感言(完整全文)
(YouTube記者會全程錄影:http://youtu.be/7bgtRoiSv8o)
各位朋友:
大家好!幾天不見,抱歉!讓大家掛心了。
這幾天我在山中靜思。由於這段時間的紛紛擾擾,我需要在完全安靜的狀態下,以寧靜的心面對自己,仔細檢討這段時間的種種,把問題的所有層面再看清楚。也想清楚該如何繼續出發,走我該走的路。
我是帶著許多問題與困惑來靜思的。幾年來我心頭一直有著許多疑問,我們社會有那麼多良善的面向,比如志工的無私奉獻,民間的敦厚人情,但一旦進入政治領域,這些好像都變了。我們社會為何可以如此容忍政治人物的不真誠?如此的翻雲覆雨?我常想,無論馬英九總統的個人和施政,各界有多少不同看法與評價,他畢竟兢兢業業,清廉自守,為什麼這樣一個人的民調和民間聲望,竟然會低於極度貪腐弄權的陳水扁前總統?人民為何如此苛責於馬而寬待於扁?這公道嗎?何以李登輝在每次背信忘義和數典忘祖之後,卻都能得到曲意迴護,乃至於他終於敢說出古今中外一個國家領導層級的人,所能說出的最恬不知恥的話?而在他背叛國人,貽笑中外之後,為何泛綠朋友還能寬容?他們究竟怎麼考慮這個涉及忠誠與公義的問題呢?這個國家還有公義嗎?還有是非嗎?
我在想,聖經裡呼籲人民要高舉公義的大旗,這面大旗為何不能真正在台灣高舉?是台灣還不夠民主?還是轉型正義做得不徹底?又或者這二十多年來,由於我們沒有處理好國家認同、身分認同與兩岸關係何去何從的大問題,以致讓政客們得以任意煽動人民的情緒?坦白說這二十多年以來,台灣的社會不就陷入了另一種形式的民主內戰嗎?當認同成為內戰的主要訴求時,把切割式的認同視為最高價值,對不認同自己者,視為其心必異的非我族類,因此,人與人間基本的道德,政治人物應有的規範,社會其它良善的價值,是不是也就變得都不重要了呢?
這些問題都常讓我輾轉反側,最近尤其深深困擾了我,於是我知道我必須先清澈一下自己,否則我內心無法寧定,必然無法走好往下的路,所以我選擇了暫時放下一切,靜思自省。
也許人在心定下來之後,格外會看清楚一些事。幾天下來,我益發確定我們這個國家真的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這個病若不趕快救治,就要病入膏肓了。而我處在斯時斯地,就沒有逃避的餘地。
前天我看到了一段影片,是李前總統過九十歲生日的畫面,在祝壽者中出現了兩位他的衣缽傳人。一位是民進黨的蔡主席,另一位則是宋省長。這畫面總讓我感到一種特別的感慨。
李登輝先生曾用血書宣示加入日本皇軍,後又加入過共產黨,後來背叛了他的同志,也加入了國民黨,國民黨當然也點滴在心。他擔任過中華民國總統,但他卻讚揚皇民史觀,附和軍國主義,完全無視於軍國主義曾為中華民國帶來的災難。之前他主張釣魚台是日本的,以前元首的身分將國土拱手送人,前些天又宣稱原來他效忠的是日本。這種政治背叛與賣國行徑能不令人瞠目咋舌?至於蔡主席,是李先生的愛徒,她為李先生炮製了切割兩岸認同的兩國論,也曾宣稱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現在卻又回來選中華民國總統了。她一直到今天,都還不願吐露她心中對中華民國的真實看法。我感到奇特的是,我們的社會好像也不以為意。老話說「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當廟堂人物公然以翻雲覆雨為能事時,國家怎麼會不生病呢?但是,我也不禁要問,究竟是甚麼力量使得這些人還能如此堂而皇之地呼風喚雨呢?
最近發生的高中生反課綱微調行動,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二十年前,民進黨以民主為名,發動了黨政軍退出校園的運動,希望還給校園純淨的空間。二十年後,國民黨真的退出校園了,但民進黨卻進入了校園,還不只進入了大學,更進入了高中。他們發動大學生學運也就算了,現在還要鼓動未成年的高中生來發動學運。而且這個學運想推動的內容是甚麼?是要反對依據國家的憲法所訂定的課綱,而改依日本的殖民史觀來訂定課綱。這些可都是涉及國族認同的史觀大問題啊!更甚的是,當這個學運不幸有人輕生時,民進黨還希望踩著血跡來擴大戰果,我們的社會好像也依然不以為意。像這樣可以把政治黑手伸入未成年人世界的行徑,是甚麼心態讓我們社會居然可以容忍呢?
這些事例,這幾年來實在太多了,媒體上整天連篇累牘的造謠汙衊,網路上各種不負責任的批評謾罵,我們好像都不能遏止,這個社會似乎在某些領域就是陷入了歇斯底里狀態,整個價值也都陷入了混亂。前些天一則報導說,我們現在的老師們職業成就感越來越低,因為在許多家長的霸凌下,老師們已經不敢管學生了。其實何止老師,任何涉及公領域的部門,不都有著同樣的感慨?前些天颱風災後,有多少維修人員被包圍,被打,只因為沒有先去維修某些人受損的災情?我們都知道這些事並不是社會的常態,但是只要涉及了公領域,我們社會好像就亂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曾說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危機社會,我們內外在的挑戰極多,包括我們國家存在著安全的威脅,我們的經濟存在著停滯的現象,我們有高齡化、少子化的問題,我們有貧富差距擴大的危險等等不一而足的問題,這些都是事實,也都需要有良好的政策與決策的執行品質,才可以逐漸解決這些問題。可是坦白說,我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條件,因為更重要的是我們社會存在著撕裂的危機,這撕裂的危機已經造成了政治上的惡鬥、公共事務上的無法決策,乃至意識上的分裂與人民間的仇視,這些問題已經深深困擾著我們,但大家卻又似乎束手無策。我上面所說的種種現象,就是明顯的例證。
這次閉關,可以說我把這個問題看得更透徹了。我說我們的國家病了,我們的國家真的病了,各位試想,如果社會不在意真誠,我們哪有信任?如果社會不在意是非,我們哪有道德?如果社會不在意理性,我們哪有方向?如果社會不在意因果,我們哪有明天?
我們的國家真的病了,「病因不在政策,而在政治,更在我們這些從事政治的人」。很多人都說,那些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官員,比如孫運璿、李國鼎等前輩,如果在今天的政壇,他們也一樣束手無策,因為他們就算再會擬定政策,也沒有政治空間可以讓他們揮灑。所以我們是病在政治,政治上有太多人不擇手段,視不真誠與反覆為能幹,視能捲起風潮以謀取政治利益為本事,上可以背叛國家,下當然就可以黨同伐異,上行下效的結果,國事也就不堪聞問了。
如果說這個病還只是一些個別的人的不擇手段,也許還好。但是我很清楚地看到,它已經發展為一種「民粹政治」的結構,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可以因為一個部隊管教不當的事件而把軍法整個給廢掉了,這是一種成比例的理性決策嗎?可是民粹政治已經成為一頭怪獸,只要發動,就沒有人可以抵擋得住,它以摧枯拉朽之勢,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決策方式。
而且很不幸的,這個民粹政治的發動力量,主要掌握在綠營人士以及部分所謂的名嘴與媒體手裡,他們擁有定義敵我的權力,於是民粹的刀鋒所指,對象就很快被輾成碎粉。這當然不是說綠營有多厲害,之所以造成這股民粹的狂潮,綠營固然要負相當責任,藍營的放棄抵抗,乃至部分有影響力人士的推波助瀾,恐怕也要負起同等的責任。
所以不只國家病成了這樣,我還看到我們的黨也病了。也許各位還記得,我六月十日在中央黨部的講話,我說這麼些年我們的黨在立場上是不是產生了漂移,我們「是不是總在不該模糊的地方模糊了,在不該妥協的地方妥協了,也在不該姑息的地方姑息了,更在不該放棄的地方放棄了」。的確,這些年來,我們的黨經常讓外界感到是軟弱的、媚俗的、沒有立場的、遇到壓力就立刻退卻的。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課綱問題,我們的教育部遇到了壓力,就只好同意新舊兩案並行,放棄了自己的立場,讓違背憲法的課綱與遵守憲法的課綱並存。為甚麼會如此呢?
這段時間以來,在這點上我的感覺更是深刻。這段日子,有不少人好意地告訴我,選舉的首要目標就是勝選,只有贏得選舉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因而勝選是唯一的真理。也有人用他的經驗告訴我,我們台灣人民「好騙不好教」,不要談太深的道理,人民是聽不懂的,要迎合多數人的想法,才能得到選票。是這樣的嗎?我了解他們是關心我,也希望我能夠勝選。靜思期間我不斷地問我自己,選舉要求勝選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但我們該要一種甚麼樣的勝選?台灣這二十年來經常有選舉,勝選的人無數,總統也換了好幾位,他們都勝選了,台灣卻每下愈況,請問這樣的勝選有何意義?
坦白說,我們許多同志對民粹狂潮不是無感,但的確有很多人總認為這些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難在短時間內釐清,而在選舉頻繁的狀況下,也就常常因循而不去解決了。漸漸地當話語權落入了綠營手裡,就成了積重難返的局面。於是從先前的忍辱負重,然後不斷被軟土深掘,到最後甚至有些人也變成這股民粹狂潮的俘虜,也跟隨這些似是而非的論述,轉而質疑自己原本的精神與立場,也讓國政的處理,陷入雖為多數黨,卻形同是少數黨,讓國家大方向淪為綠營所操控的局面。然而大家思考過沒有,如果這樣的民粹狂潮繼續延燒下去,國家將會是個甚麼樣的結局呢?
作為本黨提名的候選人,很多同志確實對我懷抱高度善意,但也許因為我並沒有足夠的德望,讓他們信任我對國家困局的判斷。我承認我在知識上有待充實,在經驗上仍有不足,在職位上也並非一方之霸,但也許正因為我的平凡,我提醒自己,不要有知識、經驗或職位上的傲慢,應該向有能力的人學習,向值得尊敬的人看齊。在我準備參選的過程中,我努力學習與思考。也許我的知識經驗的確遠不如大多數政治前輩,但是我也相信只要我自己方向正確,並以誠懇的態度就教於同志,他們一定願意協助我一起為國家社會效力。可是實際上觀望待變的思維仍然所在多有。
靜思期間,我想得最多的,其實還是我的參選初衷。今年四月我開始認真考慮參選,單純的就是提出一條正確的道路。當時我絲毫沒有考慮過大位與權力的問題,因為我的評估跟各位一樣,我從不認為自己有出線的可能。當時只想到國民黨的危局,做為黨員的一分子,我必須點出國家困局與未來應走的道路,如果有比我更適合的人願意出來承擔,我會毫無罣礙地飄然退出政壇。
對於這條正確的道路,我的考慮是,如果我們國家面臨的最大政治困局,就是民粹狂潮的話,我就要找到造成這股狂潮的原因,然後提出解決辦法。其實大家都很清楚,這股民粹氣氛的出現,根本原因就是兩岸問題不得解決,因為兩岸問題無解,所帶來的安全與發展困境,讓對岸成為台灣所有問題的標的。我們社會把所有的焦慮都指向對岸,於是就無法準確看待對岸所發生的變化,同時也在台灣內部製造了這個民粹政治的結構。如果問題的根本在此的話,我當然要以替兩岸創造真正的和平為首要目標。
七年多來,馬總統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自上任以後,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主張「不統、不獨、不武」,簽訂二十一項協議開啟了兩岸經貿文化的密切交流,維持了兩岸的穩定,也為台灣創造了發展契機。但是從去年太陽花反服貿開始,我們看到兩岸關係的發展的確碰到瓶頸,交流已有猶豫,穩定已顯脆弱。我們要繼續選擇不碰政治議題,讓兩岸關係一直拖下去,還是要選擇民進黨的路線,讓兩岸關係既「鬥」又「拖」?我認為,無論是選擇鬥還是拖,都不是正面積極的態度,或許我們可以拖過這幾年,但是下一個十年,下一代呢?從個人的利益或選舉考量,選擇「鬥」或「拖」這兩個隨俗依眾的政策,比較容易討好,也不容易被扣帽子,但是為了台灣的前途及後代子孫的福祉,我不想看到我們繼續模模糊糊的坐困愁城,甚或像溫水煮青蛙似的坐以待斃。做為總統候選人,我必須誠懇地告訴各位,我堅定地要走一條為台灣創造和平的道路。如此才能真正改善我們的投資環境,同時為青年朋友開創更開闊的發展空間,更為台灣創造被世界需要的價值。
我認為,為兩岸創造和平穩定的架構,乃是台灣得以解除困境的起點,所以我不僅主張要鞏固九二共識,還希望能夠延續、深化,進行兩岸政治協商,在恪遵憲法、平等尊嚴、民意為本的原則下,簽署兩岸和平協定,共同確定「分治不分裂」的兩岸定位原則,並同時解決國際參與、永久和平的問題。
確定這個根本方向後,國家才能有充分的開放空間,來創造均富的環境,並讓台灣可以進行價值重建。這就是我的參選初衷,也是我提出「和平、開放、均富、道德」為我的競選主軸的原因。我完全相信只有破除民粹才能為台灣解決亂象,重建道德與價值,只有創造和平才能為台灣內部與兩岸解除對抗的引信,也為台灣創造更進一步的發展空間。同時,我也認為我有義務以最大的力量來宣示這條道路,就算功成不必在我也無所謂。
跨過初選門檻後,我不再只是理念宣揚者,我必須轉換為國家領導人,我要負責讓這理念落實。這幾天,我腦海裡經常浮現這一個多月來我全國走透透的場景。我想起了許多鄉親不斷問起的一些問題,他們問我: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會變成沒有是非,充滿暴戾之氣?為什麼我們的執政黨會變得懦弱與不敢堅持?為什麼有些媒體可以一直顛倒黑白?為什麼我們有了這麼多的言論自由,然而我們卻不想聽、不想看?為什麼我們的在野黨明明就只會抗議、杯葛,無視台灣的整體前途與利益,卻似乎越來越壯大?為什麼我們社會善良理性的人,都漸漸只能選擇冷漠以對?這些可愛的民眾不斷以充滿焦慮的聲音,問出了這些沉重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有太多民眾以擔憂的口吻,不斷問我,台灣這樣下去,他們的下一代要怎麼辦?面對這樣的聲音,我心頭真是充滿了歉意。坦白說,我覺得我們這些所謂的廟堂人物,無論在朝與在野,真的都對不起人民,特別是對不起下一代。我們每天都媚俗地叫著各種口號,可是實際上卻陷入了無止盡的政治惡鬥,一方不計一切手段地企圖奪取政權,一方庸懦地不斷從底線退卻,只求能夠明哲保身。於是我們的政經社會發展,無一不陷入泥淖,我們的下一代看不到希望。政治人物為了不要惹火燒身,很少人敢去解決關鍵性的問題,也很少人敢去推動真正能夠幫台灣脫離困局的構想,長此以往,台灣還會有希望嗎?於是我想,除了堅持初衷,我還有甚麼辦法可以回應那一張張焦慮的臉孔呢?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種甚麼因得甚麼果」,這不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嗎?我們如果輕率地投下選票,大家就會讓政客隨意玩弄;政客如果用製造族群、地域等分歧的方式來選舉,這個社會絕對會愈來愈分裂;當我們把勝選看得比甚麼都重要,心中想到贏者可以全拿時,社會的良善價值必將離我們遠去。而如果我們能夠用正確的道路來推動國家的改變,人民也才能獲得希望,不是嗎?
於是,我想起了「國家、責任、榮譽」這幾個字。在國家利益、人民利益之前,我沒有退縮的餘地,只有把自己當成一塊指標磚,讓千千萬萬的磚與我共同舖設一條正確的道路,讓國家得到和平,讓人民得到安定、繁榮與均富。事實上我反覆思索,我相信,做為國家領導人,他所需要的也許不是最豐富的知識,最強的行政能力,但他一定需要有堅定的信念,能準確認知國家處境、掌握國家發展方向,還需要有真誠的人格,以及和人民溝通對話的能力。也唯有做到這點,我才有可能真正獲得人民發自內心的支持,並因而勝選。而所謂的榮譽,就在於我是不是對得起自己,讓自己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平靜。
各位朋友,其實我與大家一樣,都是平凡人,只是一些特有的因緣,讓我今天站上台前,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我也像大多數台灣的女性一樣,在家中有困難時,就會挺身而出,挺住一個家,而從來不會去想自己是否能夠承擔,而是必須承擔。我的參選不是因為想到天將降大任的天命,也不敢自詡為英雄救國的情操,而只是覺得該出來就出來,該承擔就承擔。未來,我還是會繼續選擇平凡,但會更提醒自己,人格與價值是一個領導人應有的品質,包容與視野是領航者應有的內涵。我視這段時間烈火焚身的鍛鍊,為上天對我的試煉,我謹以誠懇的反省,向各位承諾,我仍舊是那個敢說敢言,勇於承擔,以真誠來做人處事的洪秀柱!所有流言與觀望,請到此為止!我會為我的信念奮鬥到底,決不退縮!
靜思期間,我反覆與自己對話。我的參選,在眾人眼中或許是個偶然,但何嘗不是否極泰來,正面力量必會湧現的必然?我會堅持參選的初衷,高舉「真誠、理性、和平」的大旗,用真誠來揚棄虛假,用理性來擊潰民粹,用和平來開啟大道,這樣我才對得起自己,也才對得起支持我的每一個人。因此我將視這次選舉意義為:這是國家領導人人格上「真誠與偽善」的抉擇;這是國家決策上「理性與民粹」的抉擇;這是國家方向上「和平與逃避」的抉擇。
我希望我這次的參選,不僅可以讓國家有一條正確的道路,也可以讓台灣的政壇有一股完全清新的面貌,也希望促成我所屬政黨的體質更為健全,讓國人更為幸福,讓年輕人更有未來。在這個台灣極需改變的時代,我希望「真誠而非虛假,質樸而非狹隘,能力而非權謀,包容而非含混,自重而非自戀,堅定而非固執」,能夠重新成為我們評選領導人的必要品質。從九合一敗選後,本黨的檢討似乎並未能感動社會,因此我也非常希望在必要的或有爭議性的重要議題上,以開放方式進行辯論或討論,大家一起把政策路線講清楚,讓人民清楚知道為何要支持本黨。
最後,我也想向我的對手蔡英文女士說幾句話:我們兩人何其有幸,能夠以女性身分為台灣民主寫下歷史的新頁。台灣的選舉有些地方太違反人性了,該是共同「放下屠刀」的時候了,我希望我們兩人引領的選舉,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選舉」,而不再是「選戰」。讓我們一起來展現,誰更有決心與能力來帶領我們的國家走向未來,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有這樣的胸懷,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都將是全民之福。我將從我自己做起,如果您同意,我願意親自前往拜訪,邀請您一起藉著這次選舉,透過女性無私的良知與深厚的愛心,終結藍綠立場的惡鬥和理盲偏見的民粹,將各自關鍵的治國理念與做法,透過反覆的說明與辯證,交給選民抉擇;讓我們的社會因為選舉而變得更好,讓我們的國家可以真正地透過民主而走出美好的未來。
親愛的朋友們,希望大家在選擇支持我時,是因為認同我的「真誠」,也是了解我對「破除民粹、創造和平、真誠治國」的堅持,這才是讓我們國家能夠再起的方向,我認為只有這樣的勝選,才是有意義的勝選,也才是國家與人民真正的勝利。
各位朋友,我堅定相信,這次選舉是台灣轉變心靈的時刻,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挑戰固然嚴峻,但一念轉變,光明就在眼前!
謝謝大家!也祝福大家!
#洪秀柱 #反省 #承擔 #道路
日勝幸福站評價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我很抱歉 ◎#Begonia
—— 一隻母豬的反省
生為女人
我很抱歉
我欠男人兵役以及
陰道的使用權利
還敢將孝道外包給外勞
我濫用權力與身體導致
被請客,被接送,被升遷,被讓座
薪水太多,義務太少
越界太多,溫柔太少
順遂又優渥,如一隻
肥滿圓潤的豬
順遂優渥如一隻豬,我是
少豬化的元兇
國安危機的禍首
我母豬一族法力高強
母總理召喚水災
母總統吸引颱風
地球的未來掌握在我們
分岔的蹄膀中
根據母豬教不斷增生的
至高無上的定義
觀世音不垂憐我,是母豬
林默娘終身不嫁,是母豬
處女懷胎的聖母瑪麗亞更是
母豬中的母豬
胖丁一定是母豬(無藥可救公主病)
胖可丁當然也是(別再假裝監獄兔)
技安妹就不用說了
全宇宙只剩下靜香不是母豬
(什麼?你說她也是?)
他們不接受我生而為人
連肋骨都不配
家畜和海產才是我
應得的歸宿
如果能選擇
我寧可成為八軒的母豬
支持人道屠宰的主人
照顧我在北海道山坡
泥巴裡打滾的一生
想要一窩列隊吃奶的豬仔
只需精子和配種員
也好過侍奉自以為是的
雄性人類
也曾想過當一枚
藍海裡安睡的鮑魚
食海草,賞魚群
偶爾勸阻嚮往地面的人魚:
「無論雙腳是開或合
地上的人都會批評
正妹的有效期限太短
幸福是打不開的魚尾」
與其生為女人
抱歉我不願當人
註1:卡通《神奇寶貝》(Pokémon,又譯寶可夢)中的一種神奇寶貝,擅長唱歌,但歌聲有令人入睡的效果。發現眾人皆睡著後牠會生氣地在每個人臉上塗鴉。
註2:漫畫《銀之匙》的主角,以高中生的年紀創立人道養豬場。
註3:感謝Coolcate給予作品建議
--
◎作者簡介
偶爾背棄小說散文的叛逃者,詩是初心也是愧心。喜歡的詩人有辛波絲卡、夏宇、李賀、李商隱。曾獲文學獎若干,碩士班就讀中。女人迷專欄作家。
--
美術設計:陳奕辰
攝影來源:陳奕辰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一、
近日的母豬教事件引發了許多正反的網路論戰,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匿名的朋友Begonia寫了一首讓人讀了感到無比悲傷的作品。
這份悲傷來自於哪裡呢?來自一個生理女性不得不用匿名,發表一篇文章把自己帶入她所希望關懷的少數,她嘗試挺身面對那些沒有極限的惡意,並且只能承認自己拿這些惡意一點辦法都沒有。她沒有辦法與這些人溝通,這些人也不願意同理她。
覺得我的指控很沒有道理嗎?親愛的母豬教徒們,當你們口口聲聲說「母豬就是出去用餐要男人付費佔男人便宜的那種女人,而不是指所有女性」的同時,知道一個生理女性如她為什麼難過嗎?
母跟豬恰好可以讓我們劃出座標系的X軸與Y軸,當我們在討論時提到了一個「母」的,她對應的恰恰好是「公」;「豬」對應的或許是那「不豬的」吧。我來說說我的想法,在我跟她討論的過程裡,她也認為男女生出去用餐應該是各付各的,她也有不少女性朋友的觀念是類似的,因為我們的教養告訴我們:不要隨便佔別人的便宜。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只要我開心,我可以請客。我請客是因為我心甘情願,我想要我們兩個都開心的享受當下。」而不是「人家是女生你請客是理所當然」,但同樣也不是「我都請客了你卻不願意跟我上床」。
或許我們都可以同意有一種行為是「豬」的、糟糕的。但母豬教令人不滿的地方就在於只談論這個座標系中剛好交集在「母」的、「豬」的部分。若我們反感的部分在於行為,為什麼要用性別來綁架論述呢?而且,我們不應該忽視兩個脈絡:
二、
脈絡一,父權。當我們的社會不斷鼓勵男人就應該要是陽剛的高富帥的健美的,同時暗示的了陰柔的矮醜窮的肥胖的男性的相對弱勢、女性做為被保護者應該要柔順,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在家像主婦,出門像貴婦,床上像蕩婦。幾乎就是男性的附屬品而存在,甚至更膚淺的人就以外貌作為攀比的標準。至於陽剛的女性?PTT混那麼久才終於看到一個4X貓被鄉民捧(這代表對男同志族群變得友善嗎?不知道,但至少代表接受度高一點了),一個氣質特質更男性化的女生大概只會被一堆自稱打T高手的鄉民羞辱。父權的遊戲規則真正得利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本身條件就很良好的男性,對他們來說女性是用來征服的;一種是本身條件就良好而且很聰明的女性,他們會利用「被征服」來為自己獲取更多的資本。
那麼,我最想問的問題來了。母豬教徒們,為什麼我們要照著父權的規則走,一邊是藉由瞧不起與傷害弱勢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社經地位,一邊是自己都已經矮醜窮宅肥了,卻還要男生女生都服從這樣的規則,為高牆添磚?你有從中獲得什麼好處嗎?
網路上的符號固然有著嘲笑與自嘲,但如果你也討厭別人對你以外貌協會跟金錢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你應該拒絕這種標準。你同樣應該要知道,若你是高富帥,用這樣的標準去對待別人,既是對另外一個生命投放惡意;而當另一個更高更富更帥的人,用同樣的規則搶了一個更好的妞,你能做什麼?攤攤手,說這就是社會現實?
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一起來改變這個社會。我們同樣可以欣賞美女,讓美女欣賞帥哥。但評價一個人的方式不應該再是「這女生又不正」,「這男生好宅」。對美好的欣賞可以很簡單,這樣的簡單,很多時候卻暗藏著窄化,以及對不能通過這標準的,那些活生生的人的淘汰。什麼時候我們才會想通,女人不僅僅可以是男人性慾望的投射工具,更可以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是男性最好的夥伴與朋友?馬英九都會說「把人當人看」,可是今天的很多鄉民連「把人當人看」都做不到。如果我們可以脫離外表化、膚淺化評估一個人的方式,那麼那些只靠外表跟外在條件的人,能選擇的對象就會少很多。台灣的漂亮女生不少,但你想要認識父權環境下越來越多被培養出只要喊著「人家是女生」就能從男生身上佔便宜的公主,還是長得漂亮的女生並不覺得高富帥才是唯一擇偶條件,她願意欣賞男生的內在,同時也讓自己變成好相處的人(因為這樣才能被更好的男生給好好對待)?人跟人是互相的,這個答案並沒有那麼難猜吧。
而我們需要為此付出的代價甚至並不太多,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更真誠更真實的人,可以去追求差不多的對象。當這個時候,那些只有外在條件好的勝利組男男女女要嘛學著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要嘛被迫接受自己的市場萎縮到凱子只能找拜金女,拜金女只能找凱子的程度。
網路上的負面言論還有引起我們壞習慣的行為已經夠多了,推行一點正面的態度,對這個世界的弱勢與他者懷抱更多的同理與善意,最後受益的仍舊是自己而不是那些條件特別好的人,還會讓社會整體變得更好。
另外,上面提到了一種「濫用被征服」來在男生身上佔便宜的女生。這些女生確實很多是聰明卻不願意對他人公平的,但如果我們回頭來思考一個人,你會發現一個看似最糟糕的女生,背後也會有她為什麼變得這麼糟糕的原因。好比是來自社會與家庭的教養或期待,讓她的行為成為了一種慣性。
如果一個女生從小被教導:女生比較適合持家,帶小孩,不適合出去工作,那是男人的事。並且她家族也都這麼做,而她也不幸沒有遇到帶她走出慣性思維的老師或朋友,那她在挑選男友時很可能就會傾向找經濟能力好的,因為那和安全感有關。
舉例來說,有很多女生很拜金,這件事本來就是他們素行不良或品行不好,但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媽媽教導他們以後要嫁到有錢人的家。在以前的環境中,女性的處境常常是一旦結婚就應該要離開自己的工作,因為以前也沒有育嬰留職停薪假,所以懷孕後失去工作了,就只能伸手拿錢養小孩。很多媽媽以這種方式教養小孩,是因為覺得我們上一代就是這樣子,所以要讓小孩子未來有保障的方式,就是教她要找一個有錢人嫁掉。
有了育嬰假,而且能留職停薪的今天,時代早就不一樣了,但這些媽媽的想法卻沒有隨著時代改變。所以就會衍生出這樣的社會問題。當我們對拜金女的行為反感的同時,只是批評拜金不是最理想的方式,重新去思考行為與觀念,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至於男生──上一代告訴你男人要賺錢養家,不可哭不可低頭,但這一代又多了「溫柔體貼」這樣的要求,讓根本不知道怎麼溫柔體貼、怎麼處理情緒的男人們感到很挫折,因為他們的父輩也沒有這種能力無法教給他們,而且父輩這樣一輩子不也活得好好的?可是時代在改變,我們也應該思考怎麼拒絕這個社會不合理的要求。作為一個標準,所謂的不合理要求不會只從單一女生身上提出,也讓很多的男性因為自己的性別,而必須面臨不知向何處求援的困境。
當這個社會的年輕人已經慢慢可以以「只要不傷害他人,選擇愛什麼樣的人是一個人應該享有的自由」的態度思考同志婚姻的可能,為什麼同樣的邏輯不能類推到CCR等議題上去呢?兩個人相愛又招誰惹誰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三、
脈絡二:混亂的母豬定義
我還是要重申,我完全無法接受再漂亮的女生要在跟我吃飯的時候要求我請客。我認為這樣的行為被批判是有道理的。但這個行為跟性別無關(為什麼男生想賴你一套霸王餐你就不會憤慨成這樣呢?因為你不想上他嗎?),不該一概而論。同時,我認為部分人以「我就是批評這樣的女生為母豬」在這個母豬定義越來越混亂的情況下是站不住腳的。
作為一個鄉民,打臉被打臉,或在別人打來打去時搞圍觀幾乎都是本能的行為了。但我這邊想說的並不是一種想打臉誰或者誰活該被打臉的觀念。讓我們看看這一個所謂的「母豬」定義:https://www.facebook.com/Serena719/media_set?set=a.10206798388940068.1073741843.1286034229&type=3&pnref=story 你會發現身為一個女性,不管你有著什麼樣的作為,穿得少一點,甚至是性騷擾的被害者。只要人家看你不順眼,你就是母豬。這裡面,有沒有什麼定義是你覺得不太對的?是你平常在日常生活中不會對自己認識的生理女性說的?如果有,那為什麼藏匿在網路的匿名性後面,你就覺得這樣的行為沒有任何道德責任要負擔呢?更何況,網路生活早已是當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從一度希望使用者採取實名制的臉書,再到網路的「公眾論壇」,每天的使用者都很多,而散佈仇恨言論的行為也不會因為你是在匿名或非匿名的場域被看到,就可以爭取到道德的正當性。
同場加映一下蘇美,雖然不是特別想提他的事情。但他這樣的文字不是歧視,到底什麼才是歧視?https://www.facebook.com/kookisky/posts/1587317021294475?pnref=story
同樣以「母」配合「豬」來看,硬要把「豬」的不道德行為,跟「母」這個性別特質綁架在一起作為論述與網路謾罵的起點,這樣的行為難道不是一種性別歧視嗎?此其一。這所謂「豬」的不道德行為包括但不限於:骨架大、在圖書館自己的水壺被加入精液、跟高學歷交往、跟低學歷交往、被性侵、洗澡被偷拍......如果你對其中任何一點皺了眉頭,如果你認同你不會在現實生活以其中任何一點來稱呼你的朋友中有過這樣遭遇的人。那麼,你為什麼還要「母豬母豬」的到處跟風呢?
只要這些被擴大解釋稱呼為母豬的人中有一個人因為你的言論受傷了,不管他是不是玻璃心,那都是你的錯,不是他的。
在台灣的社會有一個常見的現象:一個男性跟一百個女性上床常被視為跟同儕炫耀的資本;一名女性跟一百個男性接吻就被視為母豬跟破麻。是的,你可能會說只有「做某些行為」的人才是母豬,但問題不僅僅是這個「某些行為」已經被過度延伸到台女所有的作為或不作為,都要承擔被稱呼為母豬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這個社會的男性眼光正在透過「辯證女性的哪些行為是/不是母豬」來形塑一種新時代的,舊形式的三從四德觀。如果我們要討論一種新的道德形式與判準並非不可以,但為什麼現在是母豬教為主的男性在要求女性呢?這個要別人的行為符合自己道德想像的批判方式真的合理嗎?
聽過渣男嗎?我聽過許多男性自稱本魯本宅,相信卻沒有太多人喜歡自己被叫做渣男。想一想,如果這個已經沒有辦法,倫理上也不應該「討論女性哪些行為是母豬」的性別戰爭打到最後面變成激進女權主義者跑來擴大定義與反對渣男,她們都來告訴你「我罵的不是你,是渣男」,但同時她們既自認自己的行為是「提醒你不要變成一個渣男」,她們的「渣男」定義卻又不斷的移動,以至於每個人在自己意識到之前身上都至少被插了兩三支箭──母豬教徒們,這會是你們所想見到的嗎?如果你覺得光是不斷的提醒你「某一種人很差,而且你們性別的人特別會這樣」就讓你的生活空間覺得冒犯,那你就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去冒犯別人。
四、
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為什麼我們要「政治正確」而不應該使用仇恨性言論?這裡不是在專門討論性別問題,而是我個人的經驗。反對政治不正確不是因為想要討戰,而是因為要讓對方知道這樣的言行會傷害到別人。幾年前我同樣是一個非常反對CCR,不討厭廢死團體但是認為人魔就是該死的人唷。你要跟我討論,我說不出太多原因,或許在PTT上混過太久,太習慣你打臉來我打臉去的方式,太習慣隨著鄉民而鼓動。而鄉民的正義是什麼?把不義的打到趴,這就是正義啦。這種依靠仇恨來獲得更多認同跟力量自覺的方式,我曾經很著迷很著迷。因為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廢除死刑(為什麼要給人魔機會)而跟朋友大吵,吵到最後面一點結論都沒有直到我有一天看到了羅毓嘉在談及一位友人的文章。(http://www.storm.mg/lifestyle/101294)
我不要求人人都支持廢死的原諒與「給他機會」精神,但當我們看到羅毓嘉所寫這樣的事件,出於基本的人性,期待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處境同理、關懷,在極度險惡的生活中提供一點點善意真的有那麼困難嗎?愛與原諒做不到,那麼不當惡意的推手與共犯,真的很難嗎?
自認為「認真就輸了」還是會傷害到人;「只批評特定行為」的論述早就在一片「母豬母豬,夜裡哭哭」聲中失去了被理性討論的空間。當我們把很多事情推託於「美女攀附有錢人/帥哥,醜女宅男活該單身,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現實」的同時,這樣的「現實」既讓你認分的失去好好認識更多更好的人的可能,另外也壓迫了其他人想不認分的可能。「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若一個長得不好看的好人跟一個漂亮的壞女人在一起,這一套「社會的現實」邏輯就是這個好人永遠要矮這個女人一截。這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嗎?我們的社會能不能不成為這種行為與關係的培養皿?
女性主義的本質,性別平等的本質不是要讓每個女生都變得很正才能被男人寵愛與擁有。而是要讓這些不正的女生也能擁有自己的空間跟自由,在更多事情上擁有平等的待遇。漂亮的女生再也不用擔心被性騷擾(很多人充滿善意:你穿得那麼辣,要「小心」,可是穿得辣的女生不是不能摸,只是不見得願意給你摸。聽過一句話嗎?「我可以騷,你不能擾」。為什麼我們要的是女生管好自己的穿著來避免被騷擾,而不是男生管好自己的手跟老二來不去騷擾人?),高富帥也可以不再需要靠「養母豬」的方式,冒著人沒得到,卻花了一筆錢的風險去追求女性。很多男生如果學不會把對待女生的方式從A片性思維的觀看與意淫者的角度中拔離開,好好的把女生當成一個「人」來尊重,一旦引起女生集體仇男,那麼這場不尊重適性與性別正義的戰爭,終究輸掉的是大部分的異性戀男性。
我知道這樣一篇思緒凌亂的文章注定被母豬教徒嘲笑,畢竟要讓習慣於用恨來尋找生活感覺的人把自己的思維慣性轉向愛,那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把車煞住的力量,而是要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了。
以一個異性戀(還是骨子裡很大男人的)男性的身分來寫作這篇文章,無非是想跟讀者們說,你們不應該以偏見對別人製造傷害,如果真的被傷害了也不是你們的錯。只有相信互相尊重,還有互相尊重能夠帶來的信任,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好。
五、
我知道在生態越發嗜血的網路談「愛」而非仇恨很容易讓我看起來像是一個傻逼。當然我無意像人渣文本釣魚一樣,說你們批評母豬都是找不到炮打啦,不過還是來點你們可能不知道自己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的小分析。
一來是你們繼續母豬教下去,以後可能會讓很多女性在交男朋友之前先把Google你的PTT帳號作為交往前的基本門檻哦。二來,思維慣性通常都是以恨、嘲諷、不認真的方式進行的你,就算僥倖遇到一個不知道母豬教或不計較你曾是母豬教的好女孩──你覺得你這樣逃避親密,逃避真正的情感交流的人,真的有辦法、有資格有能力好好的「愛」她嗎?把她當人看的那種。
如果你做不到,那這段關係註定不會長久。
用你們比較熟悉的話來翻譯,你不相信愛,拒絕把女人當人看卻又有著在女人身上投注慾望的需求。那麼天下有多少犯賤的女人會笨到自願去讓你幹?如果你根本不計較性生活還好,一旦你真的計較,那到時候你要為了獲得性去討好女人,還是消耗你的外部資本(例如:錢),這樣的關係,是正常人與人互動的,基礎的人際關係嗎?
六、
最後,回到這首詩。這首詩以淺白的語言和一個女性第一人稱視角,讓我們看到在取消「母豬」作為一種被強行貼上的(負面而且性別歧視意味濃厚)符號的努力上是多麼徒勞無功。正因為從無法自行選擇的性別和標籤上被不斷的否定,讓女性甚至放棄擔任(男性想像中的)人了。在詩中,這樣的放棄是一種自居邊緣的手段,但考慮到與之相關的複雜性別議題,透過邊緣的放棄反而為她爭取到了更多加分的同情票。當來自於男性的惡意,讓母豬的延伸空間越來越大,甚至讓詩中的女性產生了本能的恐慌。母豬教徒們,你們逼到一個恐慌至極的女性選擇對號入座道歉,並否定自己(國籍或性別)的方式跟中國人逼子瑜道歉有87%像。而這不單單是單一女性對於生活的絕望,這份男性帶來的壓抑,同樣也是在女性間會傳遞的一種情感。
你希望將來的世界,是一個女性看見男性就要提心吊膽的世界,還是一個更友善平等,讓女性願意放下戒心好好認識男性的世界?哪一個對自稱魯肥宅的你比較有利?
七、
最後,推薦苗博雅此文: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7478554.A.574.html
並感謝友人 R Shu 與 CT Lin 兩位女性朋友給此文的修改意見。
八、
最後的最後,我原本推薦友人將此作投稿《衛生紙》詩刊。無奈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衛生紙》已於2016/10/27宣告停刊。
https://www.facebook.com/169234266466751/photos/a.169253569798154.39496.169234266466751/1280745011982332/?type=3&theater
聞者莫不唏噓,希望我們的讀者,能跟我們一起歡送衛生紙詩刊。謝謝他陪伴我們長大的這些年。沒有衛生紙,沒有黑眼睛,就沒有今天廣為人知的葉青、蔡仁偉等新生代詩人。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6/10/20161027.html
日勝幸福站評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多年的教學經驗裡,經常會遇到學員有這樣的困擾,那就是從小害怕被老師點到名,很怕要站起來,或者是跟大家說話。
以致於這樣的習慣一直跟著他長大,讓他對於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勇敢說出自己的認為很抗拒、很排斥啊!
然而如果老是閃避,能夠讓他事事如意、日子過得順風順水,那我也覺得蠻好的啊!但問題就在於這樣的情況,並不能讓他的人生過得更好。
而且更可惜的是喔,他並不知道自己長期給人一種閃躲的印象;所以別人根本不認識他、根本看不見他啊!也因為這樣子,讓他錯失很多很好的機會。
還有另外一種人的狀況就是喔,他跟同事、跟家人在積極討論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其實有很好的點子,或者是很棒的解決方案。
但他每次開口之後,都會因為太緊張,所以把方法講得二二六六,在外人看來喔,簡直就跟胡言亂語沒什麼兩樣、根本聽不懂他到底在說些什麼。
所以呢,他就要更心急的去講得更清楚,但是偏偏更心急要去說那些東西,又會讓自己看起來更緊張、越說越模糊。
因為這樣的惡性循環,就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甚至於把開口說話、表達這樣的事情,當成是洪水猛獸,就算跟這些事情保持距離了,但是腦子一想起,都會覺得腳底發毛、很恐怖啊!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情形,因為會擔心自己表現的不好,所以害怕公眾表達,甚至於遇到非上台不可的場合,你常常會覺得很焦慮;焦慮到變成「上台恐懼症」,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在我提供解方之前,我想先跟你分享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是這樣子的喔~在美國有一間跨國公司,這家公司正在進行一項高級幹部的培訓計畫。
入選的經理人將在兩年內,每隔6個月就要輪調到不同的單位,因此這些高階經理人,必須要有一項很特殊的能力,那就是他們必須要更習慣、更快速的融入新的團體裡面。
如果你目前沒有加入跨國公司的這樣的經驗,而你可能不知道,這種高密度的輪調,每到一個新環境、面對新工作夥伴的時候,你都要一次又一次的為自己開場。
在陌生的同事面前,表現出領袖的姿態,從無到有的去建立跟大家的關係,想辦法跟大家有更好的熟悉度,才能夠在短時間裡面去領導團隊;然而只是光想到這樣的過程,是不是也會讓你頭皮發麻、坐如針氈呢?
沒有錯!這對一般人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就算是這些高階經理人,面對這樣子的高強度挑戰也會難以招架,甚至於是焦慮不安。
你可能會好奇喔,這間跨國公司到底要怎麼樣做這樣的培訓呢?他們的做法非常的有創意!
他們找了一個很特別的即興喜劇的團體,而這個喜劇團體,跟這些入選的經理人,玩了一個叫做「亮相」的遊戲。
一剛開始呢,他們先請一半的經理人上台,另外一半坐在台下,再讓台上和台下的經理人互相對看。
在這個階段喔,幾乎所有台上的經理人,都會表現出不安的反應,不自覺的做出扭動身體啊,或者是拉扯衣服這樣的行為表現。
接著呢喜劇團體的講師,就對台上的經理人下了一道命令,請台上的人數一數這個牆壁上喔有幾塊磚頭?
結果沒想到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台上的經理人,專心一意的數著磚塊的時候喔,他們原本那些扭動身體啊、摸頭髮啊...這些安撫緊張的行為都消失了!
而且台下的人還能夠感受到,台上的整體氛圍是放鬆下來的,不再是一剛開始的那種緊張感。
聽到這裡喔,你有沒有發現真正神奇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台上的人,接受了新的指令之後,就能夠慢慢的安穩下來呢?
其實真正的關鍵就在於,台上的人都在專心的數磚頭,也就是他們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到這些磚塊上面。
而這樣的有趣的發現,並不是因為跨國公司病急亂投醫、瞎貓碰上死耗子的偶然成功;事實上喔,這種緩解緊張焦慮的方法,是受到專業學習者一致認同的。
在芝加哥的一個研究機構,「恐慌焦慮恢復中心」裡面的主任,菲費爾博士;他跟另外兩個學者曾經發表過一篇論文。這個論文證實了「喜劇即興療法」,是治療社交焦慮症的一個新方法。
這樣的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這種療法能夠幫助「社交焦慮」的患者,在團隊凝聚力、遊戲、曝光、幽默,這四種過程當中切換、探索。
一方面幫助他們在不確定的環境裡面,因為習慣切換不同的狀態,所以能夠悠遊而自在。
而第二方面就是在不同的活動裡面,不斷的體驗「轉移注意力」就能夠緩解社交焦慮的效果,身體就自然能夠放鬆下來。
菲費爾博士還對於這樣的即興訓練喔,下過一段很精準的結論。他說喔:「當你學會一次不害怕,你的大腦就會跟著改變。」
「即興訓練,就是讓神經路徑改變的最快方式,幫助你在面對自我恐懼的同時,學習處之泰然。」
也就是說啊,當你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人們,不妨專注於當下;尤其是你自己的主要任務。
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如此一來無論是精神緊張;或者是過度擔心、焦慮的情況就會自動的消散。
那麼回到你身上,要是你也常有被「緊張、焦慮」綁架的困擾,除了把注意力轉移到當下的任務之外;我還要特別提醒你,人的專注力都是很有限的。
你與其把力氣花在擔心、緊張,這樣的結果你只會得到「表現不好」啊,那還不如把力氣花在真正對你有幫助的事情上面。
我自己在公眾演說或者是教學之前,也都會有意識的運用「轉移注意力」這樣的方法。
我通常會這樣做喔,在即將要上場之前,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先安靜下來;然後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面。
而到了站上台之後,我只關注自己說出來的「前三句話」而已,而這之後的內容,我就交給我的直覺跟身體,去感受現場的整體流動。
而在我的經驗裡,只要在前三句話能夠清楚明白的說出來,後面就能夠很順暢的接著講下去。只要一次成功,你就會學會一次的不害怕,大腦的神經迴路就會跟著開始改變了!
那當然如果你對我夠熟悉喔,你也可以歸因說,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因為做業務工作嘛!本來就要每天說話。
所以呢當我轉換跑道,成為公開班的老師、成為TED的講者,我的神經迴路當然容易改變啊!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我就來跟你說另外一個例子,那就是我的內容編導~「怡璇」的例子。
怡璇呢,過去她從事幕後的編劇工作;她經常是整天宅在家裡,兩三個月都沒有出門是很正常的,她根本就沒有公眾表達的機會。
不過當她決定要跟嘉玲合作,在啟點開【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的時候,第一關啊就是要先通過啟點文化的傳統,也就是「內部試教」。
她過去從來沒有教學的經驗,一上場就要面對台下的學生,而這個學生還是我誒,這樣的陣仗,她難道沒有擔心跟壓力嗎?當然有啊!
不過如同我今天所分享的,她專注在自己的第一張投影片裡面的內容,很勇敢的跨出第一步,沒有因為新的環境、新的挑戰而心生畏懼或者是怯戰。
而如今呢,【寫作小學堂】也邁入了第五期了,她對於上台講課的掌握度,越來越好,也能夠更充份的享受這樣的舞台。
這就是喔「一次的不害怕,而改變了神經迴路」這樣的內在運作,送給她最好的禮物。
能夠戰勝「上台恐懼症」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你越關注自己的表現,你就越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表現;就如同你沒有辦法叫自己不要緊張啊!你能做的就是「轉移焦點」!
那麼要是你也很想要克服恐懼、學好表達,我會很鼓勵你可以加入我們全新的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的學習。
我會在【自信表達力】裡面的第個一單元,教你三個具體的方法;幫助你轉化自己的身體跟注意力,陪伴你去理解壓力跟表現的關聯性。
並且透過心像的練習,調整自己的狀態,讓你懂得善加運用「緊張」這樣的反應,讓恐懼成為你的動力,幫助你達到最好的表現。
很多人都想要成功,而邁向成功的道路上,有些旅程你必須一個人走,任何人能給你的幫助都很有限。
但是假如你想挑戰的部份,是「表達」,那麼這一段路,由我來陪你穿越,會讓你走得更輕鬆自在。
期待呢,在【自信表達力】的課程裡跟你相遇;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收看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把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把它打開。
而Podcast的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自信表達力】課程,相關的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
這一門這集合了我多年在面對表達,無論是一對一還是一對眾,甚至於是透過遠端、網路,去傳遞自己理念的一個經驗。
相信這一門課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希望你的加入,也期待聽到你在學習之後的體會與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日勝幸福站評價 在 六一遛阿寬 Youtube 的評價
萬家古早味烤魷魚
新竹市東區復興路35號
0986-883975
好豆味冰沙豆花
新竹市東區勝利路6號
03 523 2860
1130-2100
河堤上的貓
新竹市東區民族路33巷68號號
03 524 4189
1100-2130(週一二休)
其他影片⬇️
台中昌平路評價四顆星以上的宵夜!公開我們的口袋名單!找到像鼎王的麻辣鴨血!
➡️https://youtu.be/wkgZc9xsM00
女友生日送他Apple watch S6!送61朝思暮想的禮物會有什麼反應?
➡️https://youtu.be/bzPokK8T3f4
台中永興街評價很高的五間店!天氣太冷,我們的味覺都壞掉了...
➡️https://youtu.be/UzLWDnQW-sg
台中新光黃昏市場!整集讓我們驚訝連連⋯每家都超好吃超幸福的啦!這市場太猛了!
➡️https://youtu.be/aZrGrvT6jBA
【去你的彰化】二十年在地地方媽媽大力推薦!一支上百元的烤玉米!非常有名的彰化素食!➡️https://youtu.be/oi55fnnmNIM
Outdoor 聖誕節的我們在做什麼?打破對露營的概念!聖誕節也可以這樣過!
➡️https://youtu.be/Q8NqOFxVwTo
合作信箱:dandancat820123@gmail.com
#新竹車站#美食#走路就會到

日勝幸福站評價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評價
【2021新竹換房日誌】新豐重劃區-上德湛。建材優,500坪中庭,多功能宴會廳、媽媽教室、茶敘會館、KTV視聽室、健身房、兒童遊戲室,生活機能佳!
-
#新竹換房 #上德湛 #新科大重劃區
-
隨著兒子的成長,現在住的竹北二房已經不敷使用,於是工程師老公努力做功課,找到了建商口碑評價高,,CP值也很好的「上德湛」,距離竹北市很近!離新豐火車站不遠。而且,最重要的是增值性高!買房是人生大事,一定要親自挑選,採光、格局、建材都要仔細審視!
-
我們其實更喜歡買預售屋,因為價格會比成屋更親民些!其實2020年房市很熱門,我們問了竹北的四間預售屋,居然都被搶購一空,房仲打趣的說~~現在是有錢都買不到喔!因為投資的人不少。既然我們的預算竹北買不到,只好去新豐看房!這就是我們的初衷之一。
-
「上德湛」位處於明新科大重劃區新核心,基地面積1821坪、三面臨路,開闊大地標,規劃豐富人文的中庭景觀與大尺度公共會館,提供住戶更大的機能運用,廣大中庭就如擁有一座「私有」的大公園,尺度寬約50M深30M,讓住戶與小小孩在家中庭野餐,享受安全的大樹生活,走入不同主題的灌木花卉區,帶來生活多樣的散步情懷,重點放在全區無障礙坡道,無論老人家、幼童都能安心的在花園裡活動,養一座公園在家,享自然健康、自在安全。
-
詳細換房心得文章:
https://alwa1919.pixnet.net/blog/post/120964881
-
【新竹美食旅遊+延伸閱讀】
Bingo 賓果廚房,濃湯,飲品,冰淇淋,甜湯,餅乾無限暢飲
https://youtu.be/uHblB22h50k
【2020新竹寶山鄉】秘境之旅!
https://youtu.be/TT1EHN2TNBo
帝王食補,胡椒豬肚雞口味清爽
https://youtu.be/cZaUte_UO-U
黑糖飄香遊新城,甘蔗職人體驗好好玩!
https://youtu.be/9tm9DKfNQ8Y
日本進口鮪魚蔥花丼甘鮮滑腴,油嫩爽口!
https://youtu.be/E4YpsGWkwLQ
肥滋滋鯛魚燒!一隻25元
https://youtu.be/dAMxqQi1tNk
傳承三代的純樸家鄉味,雅珍號ㄍㄜㄍㄜ羹
https://youtu.be/vsTefYqVxYs
北門炸粿,百年老店!
https://youtu.be/I2V2BBxxwEM
涼冰菓店,五十年代古早冰棒!
https://youtu.be/El4Uj1poHXQ
甘木赤水咖啡館,真正的手做蛋糕只有親嚐才知道
https://youtu.be/fy7bOEHrQGE
無名雞蛋糕,一個六元
https://youtu.be/ZqbJgND-_Os
到日式老屋「湖畔生活」的豊賀伴手,快樂吃梅花冰
https://youtu.be/pjKjesa6jPk
美美早餐點心館,脆脆的香酥餅皮配上雙蛋
https://youtu.be/_7Uwd5lm_cg
熊寶廚房健康滷味,家傳私房菜
https://youtu.be/gxl0nDYz4Sw
竹北鄧記牛肉餡餅!爆漿牛肉餡餅
https://youtu.be/c30gi9EBQfM
新竹旅遊Vlog X來新竹市採荔枝
https://youtu.be/jjSTs0jOlMg
金陵包子,鮮肉包就是要配青辣椒
https://youtu.be/Ynv9rgh1J0A
竹北音樂酒吧推薦!Soul bar DJ現場演奏
https://youtu.be/QKXPsolWYOw
料多味美的禾日香魯肉飯專門店
https://youtu.be/_fgCv-EiKWY
草本茶 竹北勝利店,開幕慶!
https://youtu.be/rLMBXPVwX4Y
吳家紅茶冰-中正店,歡慶開幕
https://youtu.be/pCYk25OgpMI
【新竹湖口老街美食推薦】小窩口窯烤Pizza
https://youtu.be/n0C_5Ff20Mc
【新竹美食週記】湖口老街-邱媽媽客家美食
https://youtu.be/LEEHvLdXICw
鄭家祖傳特製雞蛋糕!民國57年創立
https://youtu.be/L0Nre8kjbR0
東門旺角!母親節大餐推薦
https://youtu.be/ufGGvDWSlq0
【新竹假日花市】香Q可口的白玉米只要10元!
https://youtu.be/9NZ6y3H1bmk
肆爺炒泡麵!三杯雞炒泡麵創新又美味!
https://youtu.be/xIYNnhQRs4M
烤桶柑橘子!阿嬤的古老智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uK3J......
【竹北人的後花園】厚食聚落
https://youtu.be/Q_8qVxIX3Ag
老漁港新海鮮美式餐廳,十全十美水桶海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dqH......
TWINS廚房義式料理,物超所值的義大利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ArES......
涼太乾拉麵 あぶラーメン涼太!火焰跳動X炙燒叉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WNV......
ㄤ咕麵,新竹關西人氣老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zAFR......
燒番麥!一級棒碳烤玉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1TKl......
太空總薯,現烤現做起司馬鈴薯香濃可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jTr......
米咕家的日式飯糰好吃又健康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SlG......
璽子牛肉麵,斤餅專賣店!斤餅很好吃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PwU......
竹蓮市場上好佳筒仔米糕,手工現切的肉燥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4Wm......
❤ 艾蛙的社群 / 歡迎追蹤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iwa_hu/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iwa.vs.doll...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AiwaHualwa1...
My Blog:http://alwa1919.pixnet.net/blog
Website:https://www.aiwamkt.com/

日勝幸福站評價 在 浮洲合宜住宅又出事了... - Mobile01 的八卦
新北浮洲合宜宅屋況百出住戶組團抗議鏡週刊2017年12月11日下午3:03新北市板橋區浮州的合宜住宅又被住戶批評問題百出!部分近日交屋的住戶組成驗屋團,爆建商施作不良 ... ... <看更多>
日勝幸福站評價 在 Re: [請益] 自住-浮洲合宜現在是否能買了? - 看板home-sale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