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上映,原名《戰神》的《關公大戰外星人》是台灣導演陳洪民的作品,混搭神明顯靈與外星入侵的故事,找來當紅小生谷名倫與女星謝玲玲主演;為了不讓日本特攝電影「超人大戰怪獸」專美於前,還特別邀來《超人力霸王》系列「圓谷製作」高野宏一擔任特效指導,當年上映時被譽為「華人影壇有史以來耗資千萬,第一部特技神怪災難電影。」近年因網路走紅而贏得神片美名,不僅令香港導演彭浩翔嘆為觀止,更積極奔走取得授權修復。經數位修復後,將在2020金馬影展進行修復版世界首映,天馬行空的前衛情節,絕對令觀眾瞠目結舌。
「新超人力霸王台灣上映」的推薦目錄:
新超人力霸王台灣上映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ULTRAMAN(超人力霸王)50周年 官方紀念影片(SINCE 1966)
《超人力霸王系列》(ウルトラシリーズ,ULTRAMAN Series)是日本「特攝之神」圓谷英二一手創辦的「圓谷製作」(円谷プロダクション)所攝製的特攝科幻劇集,以1966年的《超異象之謎》(ULTRA Q)為首,自同年的《超人力霸王》(ULTRAMAN)開始,建立了「巨大英雄與怪獸對戰」的模式。
昭和時代的超人力霸王作品,從1966年的初代《超人力霸王》到1980年的《超人力霸王80》(ULTRAMAN 80),均將超人力霸王設定為來自「M78星雲」的宇宙人(超人力霸王雷歐及其弟弟來自「L77星雲」則為例外),但自1996年的《超人力霸王迪卡》(ULTRAMAN TIGA)開始,便打破了這個傳統,並將超人力霸王加入了不同的型態轉換能力。
超人力霸王原是近似人類的種族,由於受到人造太陽電漿光線的影響,進化成最早出現的數代超人力霸王樣貌,然而電漿光線仍未停止照射,所以超人力霸王仍在不斷進化中,正因為如此,愈早期的超人力霸王之力量可能遠勝後期的超人力霸王,最明顯的就是超人力霸王尊王和超人力霸王之父,然而年長的超人力霸王會因為能源耗損較大而不善久戰,超人力霸王之父就是很好的例子。
除了廣為人知的「超人力霸王」,台灣在70年代亦曾出現《飛天超空人》、《大超人》、《銀河飛超人》、《超人戰士》、《怪獸超人》與《宇宙超人》等多種譯名,後來受到周星馳主演的香港電影《破壞之王》之影響,也流行了《鹹蛋超人》的稱呼。2016年12月,官方宣布其全球統一中文譯名為《奧特曼英雄》,不過我還是習慣稱之「超人力霸王」,因為這是我的童年回憶,就像「小叮噹」與「神奇寶貝」一樣。
※※※昭和時代作品
第一期系列
《超異象之謎》(ULTRA Q)
1966年(昭和41年)1月2日-7月3日(第1~27集)、1967年12月14日(第28集),全28集。本片為黑白作品。
《超人力霸王》(ULTRAMAN)
1966年(昭和41年)7月17日-1967年(昭和42年)4月9日,全39集。
《超人七號》(ULTRASEVEN)
1967年(昭和42年)10月1日-1968年(昭和43年)9月8日,全49集。
第二期系列
《超人力霸王歸來》(Return of ULTRAMAN)
1971年(昭和46年)4月2日-1972年(昭和47年)3月31日,全51集。
《超人力霸王ACE》(ULTRAMAN A)
1972年(昭和47年)4月7日-1973年(昭和48年)3月30日,全52集。
《超人力霸王太郎》(ULTRAMAN TARO)
1973年(昭和48年)4月6日-1974年(昭和49年)4月5日,全53集。
《超人力霸王雷歐》(ULTRAMAN LEO)
1974年(昭和49年)4月12日-1975年(昭和50年)3月28日,全51集。
第三期系列
《THE 超人力霸王》(THE☆ULTRAMAN)
1979年(昭和54年)10月1日-1980年(昭和55年)3月26日,全50集。本片為動畫作品。
《超人力霸王80》(ULTRAMAN 80)
1980年(昭和55年)4月2日-1981年(昭和56年)3月25日,全50集。
※※※平成時代第一期作品(20世紀)
《超人力霸王迪卡》(ULTRAMAN TIGA)
1996年(平成8年)9月7日-1997年(平成9年)8月30日,全52集。本片為超人力霸王誕生30週年紀念作。
《超人力霸王帝納》(ULTRAMAN DYNA)
1997年(平成9年)9月6日-1998年(平成10年)8月29日,全51集。
《超人力霸王蓋亞》(ULTRAMAN GAIA)
1998年(平成10年)9月5日-1999年(平成11年)8月28日,全51集。
平成時代第二期作品(21世紀)
《超人力霸王高斯》(ULTRAMAN COSMOS)
2001年(平成14年)7月7日-2002年(平成14年)9月28日,全65集。為歷代系列中播映集數最長的作品。
《超人力霸王納克斯》(ULTRAMAN NEXUS)
2004年(平成16年)10月2日-2005年(平成17年)6月25日,全37集。為歷代系列中播映集數最短的作品。
《超人力霸王馬克斯》(ULTRAMAN MAX)
2005年(平成17年)7月2日-2006年(平成18年)4月1日,全40集。
《超人力霸王梅比斯》(ULTRAMAN MEBIUS)
2006年(平成18年)4月8日-2007年(平成19年)3月31日,全50集。本片為超人力霸王誕生40週年紀念作。
※※※超人力霸王列傳及之後的作品
《超人力霸王列傳》
2011年(平成23年)7月6日-2013年(平成25年)6月26日,全104話
《新超人力霸王列傳》
2013年(平成25年)7月10日- 2016年(平成28年)6月25日
《超人力霸王銀河》(ULTRAMAN GINGA)
2013年(平成25年)7月10日-2013年(平成25年)12月18日,全14集。
《超人力霸王銀河S》(ULTRAMAN GINGA S)
2014年(平成26年)7月15日-2014年(平成26年)12月23日,全16集。
《超人力霸王X》(ULTRAMAN X)
2015年(平成27年)7月14日 - 2015年(平成27年)12月22日,全22集。
《超人力霸王Orb》(ULTRAMAN Orb)
2016年(平成28年)7月9日 - 。本片為超人力霸王誕生50週年紀念作。
※※※海外作品
以下是圓谷製作公司為了將超人力霸王推廣至全世界,而與海外公司共同合作的作品。
【泰國版】
《猴王大戰七超人》(หนุมาน พบ 7 ยอดมนุษย์)
1974年圓谷與泰國CHAIYO公司合作拍攝的電影作品,台灣與香港亦曾上映。但後來因近年日泰雙方間的版權官司,目前無法於日本發片。2001年於泰國重新配音與修改配樂後再度重映。
《猴王大戰11超人》(หนุมาน พบ 11 ยอดมนุษย์ )
同樣為泰國CHAIYO公司於1984年推出的超人力霸王電影,是結合前作《猴王大戰七超人》以及日本在同年稍早所上映的電影《ウルトラマンZOFFY ウルトラの戦士VS大怪獣軍団》兩部片子的剪輯內容。
【美國版】
1989《超人力霸王USA》(ULTRAMAN THE ADVENTURE BEGINS),為動畫電影作品。
1993《超人力霸王力王》(ULTRAMAN POWERED),全13集。
【澳洲版】
1990《超人力霸王G》(原題:ULTRAMAN TOWARDS THE FUTURE),全13集。
※※※相關系列
《超異象之謎 Dark Fantasy》2004年4月6日-9月28日,全26集。
《超人七號X》2007年10月5日-2007年12月21日,全12集。本片是設定成《超人七號》的平行空間作品。
《超級銀河大怪獸格鬥》2007年12月1日-2008年2月23日,全13集。
《超級銀河大怪獸格鬥 NEVER ENDING ODYSSEY》2008年12月20日-2009年3月14日,全13集。
※※※電影版
《大怪獸格鬥 超銀河傳說 THE MOVIE》2009年12月12日公映的特攝電影作品。
《超銀河傳說外傳 傑洛超人力霸王 VS 黑暗獨眼巨人傑洛》2010年的OV。
《超人力霸王傑洛 THE MOVIE 超決戰!貝利爾銀河帝國》2010年12月23日公映的電影。
《超人力霸王傑洛外傳 殺手 THE 衝擊之星》2011年的OV。
《超人力霸王傳奇》2012年公映的電影。
《決戰!超人力霸王10勇士》2015年3月14日公映的電影。
新超人力霸王台灣上映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八卦
不是最好的漫威電影,但剛好給了我需要的思考材料:《驚奇隊長》觀後感(非影評,超多雷)
今天一早跟老婆去電影院看 Marvel 電影宇宙的新片《驚奇隊長》。這部電影屬於「起源故事」,跟《鋼鐵人 1》《美國隊長 1》 等電影一樣,告訴觀眾這位英雄如何誕生。
驚奇隊長的起源故事有點像是 DC 的綠燈俠,也有人說像是超人力霸王,但我認為跟近期另外兩部漫畫改編電影《攻殼機動隊》跟《艾莉塔-戰鬥天使》更像。主角都是戰鬥力超高的女性就不說了,同樣都失憶所以迷失、都因為某些閃爍記憶片段而察覺記憶的問題、在故事演進中找回記憶,重塑認同,最終展開未來。
看過《雷神索爾》之後,我對漫威電影起源故事電影的要求已經降到很低,反正就是補進度,但這幾天接連看到驚奇隊長的負面影評,而且都來自我相信的來源或朋友,於是已經有預感要失望的我,昨天晚上在個人臉書上發了一則:
「明天一早去看驚奇隊長,如果覺得很糟,我就不進戲院看復仇者聯盟4了。如果覺得還行、甚至喜歡,就繼續支持。
#不喜歡被要脅的感覺」
所以先講結論。可能因為期望不高,我沒有失望,若以起源電影來說,我個人排名甚至高於《黑豹》,所以我會繼續到戲院支持即將上映的《復仇者聯盟 4》。
另一方面,這部電影來得正好,剛好觸及了最近我分頭在思考,但還沒好好寫下來的主題,所以恰好符合需要,趁著這個機會,就來寫個開頭,但沒辦法太深入。以下分成三個部分說明:
#反戰思維與愧疚感思維
老實說,《驚奇隊長》就跟每一部美國主旋律英雄電影一樣,在個人層次傳達老掉牙的訊息:「別讓過去或別人來定義你」、「發揮自己的內在潛能,你將無所不能」、「用行動決定自己的未來」。如果可以,我認為表現方式還可以更好一點,力道可以更強一點,《冰雪奇緣》可作範本。《驚奇隊長》這部分意思到了,過關。
另外,就跟 DC 的《神力女超人》一樣,《驚奇隊長》作為 Marvel 第一部女性超級英雄電影,也傳達了明確的 #反戰思維。身為英雄,她們不只是在旁邊無力地說:「不要再打了!要打 #去練舞室打 , 而是「不要再打了。想打? #先跟我打」,給人的感覺就是「大家都知道我一個人就可以把你們兩邊全滅了,我說不要打了,那你們還在打是怎樣?」於是和平就暫時降臨了。
電影傳達的另外一個思維,則是漫威從《鋼鐵人》開始就不斷重複的 #愧疚感思維,簡單來說就是「惡棍或敵人是自己過往的行為造成的;你以為是自己人的夥伴,往往才是真正的敵人」。
「反戰思維」跟「愧疚感思維」在各種美國作品中非常常見,已經高度套路化了,老實說觀眾也有點膩,但套路陷得太深,反套路太難。若少了這兩個套路,超級英雄電影都不知道該怎麼拍了。雖然我不知道喜歡這些角色的小孩子是不是有朝一日能夠抓住這些概念,還是只是在乎誰武器比較強、臂力比較大,但如果是我,我會在介紹這些角色讓我女兒認識的時候,順便提一下。
#女性主義政治正確是問題嗎?
有些人認為太過講究政治正確讓故事變難看了,這我不認同。我認為難看的故事就是難看,技巧不好別怪道德束縛,尿尿不準別怪馬桶歪。
驚奇隊長的女性主義故事的確沒有說得很好,但也不糟,跟《神力女超人》程度差不多。
作為一個女兒的父親,有更多這樣堅韌、強大的女性角色作為成長過程中的陪伴,我覺得蠻好的。而作為一個漫畫迷,我也超愛霸氣跟武力100的女性角色,像是《鋼之鍊金術士》裡的師匠伊茲米,跟《黑色五葉草》裡的紅蓮獅子王繼任團長梅列歐雷奧娜。
但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卡羅丹佛斯少了一個關鍵的鏡頭,就是像《蝙蝠俠對超人》中,神力女超人中了毀滅日一記重擊,被打飛不知道多少公里,然後又笑笑往前衝的那個畫面。如果你知道我說的那個鏡頭,你就知道那創造了多大的差異。就只需要一個讓觀眾感覺不經意的鏡頭,完成了一個角色。相較而言,驚奇隊長導演刻意安排卡羅丹佛斯從小到大不屈不饒的那幾個畫面,就真的太刻意了,反而感覺不夠強烈。
#選擇戰爭還是和平?
「戰爭與和平」是最近台灣政治的熱門議題,看樣子會繼續延燒到明年的總統選舉。儘管我認為實際的軍事戰爭發生在台灣海峽的機率極低(好吧,黑天鵝通常就是這時候出現的),但情報戰、宣傳戰、資訊戰等卻已經用與過去不同的管道、規模展開。
自從人類進入核武時代,再到冷戰,前期為大量累積核彈的互相保證毀滅觀,後期則是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反制觀。而驚奇隊長電影中,卡羅丹佛斯解開束縛之後,就扮演了對抗外星入侵者的人形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加上這部電影背景放在美蘇冷戰結束後 (1990~),算呼應當時的時代。這也是為什麼神盾局弗瑞局長想推動「復仇者計畫」,來應對可能的外星文明侵略,但這樣的戰略卻有明顯的缺點。
明槍易擋,暗箭難防。在 X 戰警中,魔形女一個就能靠著易容與滲透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了,洛基更是用這招玩弄了無數人與神,而同樣能夠完美變形的史克魯爾人,還擁有記憶搜尋技術,真的難防到爆,就算這次暫時不是壞人,其實也很難令缺乏反制手段的人類信任。
同樣的,九頭蛇在漫威電影宇宙還有美劇神盾局中的滲透,也是神盾局解散的原因,例如我最喜歡的《美國隊長2》。而到了《美國隊長 3》,強大的英雄們更是因為離間計而分崩離析,內戰亂鬥。到最後,我們與我們造出來的強大武器跟科學與技術(包括民主選舉跟公投也是一種技術),都會為敵人所用,因為我們太信任我們造出來的東西,反而防備心不足。
強大的武力或許可以嚇阻、能夠止戰,但另一個戰場在我們腦中,透過假新聞、偽資訊、謠言等,戰爭持續進行著。不管怎樣,我想第一步就是不要被恐懼跟憤怒主宰。真正的力量絕對不會來自於恐懼跟憤怒,而是來自覺醒。真正的敵人也絕對不是明顯、巨大、醜陋的存在,而是美好、讓人想要親近的,自己的投影。
-------------
最後,多提兩個我個人認為不足之處:
1. 根據劇情,顯然克里人的社會已經進入了「數位主義」,也就是以色列歷史學者在《人類大命運》中說的「把超級人工智慧當成神在拜」的階段。但除了幾個像是駭客任務的畫面,故事中沒能呈現「至高智慧」的宰制性跟壓迫性,比較像是一個 Siri 大媽,使得突破束縛的張力不足。
2. 史克魯爾人看待生命的態度很詭異。某方面對自己的士兵死傷毫無感覺,另一方面又高度在乎流亡的家人小孩。電影在前面把史克魯爾人描繪成刻板的宇宙恐怖份子,後半要反轉形象,但說故事的方法有點無趣,以至我感覺不出敵友身份轉換後差異。後面為了讓觀眾覺得他們其實也跟地球人一樣平凡,而讓他們穿上地球人的衣服,玩地球人的大型遊戲機台,讓史庫魯爾人跟地球人小女孩一起玩之類的,又掉入另一種刻板。我覺得可以更細膩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