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時、檢測一國多制 區間測速公信力全失】
嘉瑜今天在交通委員會繼續追蹤區間測速系統爭議執法後續進度,重點如下:
(一)各縣市區間測速系統對時頻率不一,從一分鐘、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到十五分鐘都有,完全沒有一致性規範,而交通部王次長答詢時稱對時頻率建議三分鐘,但由交通部公路總局所建置的萬里隧道區間測速系統卻是每十分鐘對時校正一次,交通部內部真的討論過相關規範嗎?
(二)此次出包的彰化西濱段區間測速系統廠商東山科技,在其他縣市也承攬區間測速系統建置案,但不僅對時頻率差異大,系統檢測狀況也不一,例如自強隧道的系統送中科院檢測、萬里隧道的系統未檢測、出包的彰化西濱段系統只檢測了距離卻沒檢測時間,顯見交通部當初根本沒有制定校正頻率與檢測規範等,才會讓區間測速系統呈現一國多制現象,並引起執法爭議導致目前公信力全無的局面。
(三)區間測速系統是在特定路段的兩端各設置監視器與車牌辨識系統,設置經費應與測速路段距離相關,以東山科技所承包的案件相比,萬里隧道監測距離約950公尺採購經費194萬元,自強隧道監測距離約900公尺採購經費卻高達400萬元,而桃園臺61線觀音至新屋段監測距離約5.3公里採購經費卻是600萬元,交通部稱可能是現場施工難度高所導致,但比起北宜公路的地形、地貌,自強隧道的施工難度會更高嗎?就建置經費的落差,交通部應深入了解。
(四)民國97年除感應式線圈遭踢爆未經國家檢驗標準,警政署下令全面停用外,同年3月新竹縣政府也因為民國94-96年間所設置的烏龍雷達測速儀,全面撤銷該款測速儀所開出的罰單共1萬2千餘件。監察院針對這兩案在民國98年對內政部警政署提出糾正,警政署復文時稱未來「交通執法器材非經檢定合格,不得使用」,多年後卻又重蹈覆轍,以沒有法源依據的執法器材來對民眾開罰。
(五)沒有相關法源依據、未受國家標準檢驗、系統準確性備受質疑的區間測速系統,至今已開出近十萬件罰單,就算僅以超速最低罰鍰(一般道路1200元、快速道路3000元)計算,總罰鍰仍高達1.5億元!嘉瑜要求,警政署與監理機關應比照民國97年時新竹縣烏龍雷達測速儀案例,在無法判斷哪些罰單是誤開的情形下,應全面撤銷爭議罰單!
(六)目前全台僅剩新北市四處區間測速系統仍使用中,其中萬里隧道由建置、維護到運作都由公路總局負責,既然中央已開始著手研擬相關技術規範,公路總局就應該以身作則停用該處區間測速系統,並積極與新北市溝通,在法制與檢定規範未完備前,理應全面停用區間測速系統,才能保護民眾的權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的網紅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05-30 「真正當媽媽以後才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到新竹是個對親子多麼不友善的城市!」 前陣子有位媽媽看到我在議會中質詢輕軌,特別來訊跟我分享她的感受,她平常上下班、帶小孩出門都是以搭大眾運輸為主,但是新竹的公車和步行環境讓她非常失望。看到這位媽媽的話,我心裡很痛心。 其實談新竹...
「新竹科技執法路段」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高嘉瑜 Facebook
- 關於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高嘉瑜 Facebook
- 關於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林耕仁 Facebook
- 關於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 關於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新聞] 竹市科技執法光復學府路口取締王- 看板Hsinchu 的評價
- 關於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新竹科技執法半個月舉發865件(第3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竹北科技執法路段 :: 測速照相守門員 的評價
- 關於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新聞] 用路人注意! 竹科園區16日啟動11處路口科技執法 的評價
- 關於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竹縣多路口科技執法打造安全行車環境 - YouTube 的評價
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高嘉瑜 Facebook 八卦
【對時、檢測一國多制 區間測速公信力全失】
嘉瑜今天在交通委員會繼續追蹤區間測速系統爭議執法後續進度,重點如下:
(一)各縣市區間測速系統對時頻率不一,從一分鐘、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到十五分鐘都有,完全沒有一致性規範,而交通部王次長答詢時稱對時頻率建議三分鐘,但由交通部公路總局所建置的萬里隧道區間測速系統卻是每十分鐘對時校正一次,交通部內部真的討論過相關規範嗎?
(二)此次出包的彰化西濱段區間測速系統廠商東山科技,在其他縣市也承攬區間測速系統建置案,但不僅對時頻率差異大,系統檢測狀況也不一,例如自強隧道的系統送中科院檢測、萬里隧道的系統未檢測、出包的彰化西濱段系統只檢測了距離卻沒檢測時間,顯見交通部當初根本沒有制定校正頻率與檢測規範等,才會讓區間測速系統呈現一國多制現象,並引起執法爭議導致目前公信力全無的局面。
(三)區間測速系統是在特定路段的兩端各設置監視器與車牌辨識系統,設置經費應與測速路段距離相關,以東山科技所承包的案件相比,萬里隧道監測距離約950公尺採購經費194萬元,自強隧道監測距離約900公尺採購經費卻高達400萬元,而桃園臺61線觀音至新屋段監測距離約5.3公里採購經費卻是600萬元,交通部稱可能是現場施工難度高所導致,但比起北宜公路的地形、地貌,自強隧道的施工難度會更高嗎?就建置經費的落差,交通部應深入了解。
(四)民國97年除感應式線圈遭踢爆未經國家檢驗標準,警政署下令全面停用外,同年3月新竹縣政府也因為民國94-96年間所設置的烏龍雷達測速儀,全面撤銷該款測速儀所開出的罰單共1萬2千餘件。監察院針對這兩案在民國98年對內政部警政署提出糾正,警政署復文時稱未來「交通執法器材非經檢定合格,不得使用」,多年後卻又重蹈覆轍,以沒有法源依據的執法器材來對民眾開罰。
(五)沒有相關法源依據、未受國家標準檢驗、系統準確性備受質疑的區間測速系統,至今已開出近十萬件罰單,就算僅以超速最低罰鍰(一般道路1200元、快速道路3000元)計算,總罰鍰仍高達1.5億元!嘉瑜要求,警政署與監理機關應比照民國97年時新竹縣烏龍雷達測速儀案例,在無法判斷哪些罰單是誤開的情形下,應全面撤銷爭議罰單!
(六)目前全台僅剩新北市四處區間測速系統仍使用中,其中萬里隧道由建置、維護到運作都由公路總局負責,既然中央已開始著手研擬相關技術規範,公路總局就應該以身作則停用該處區間測速系統,並積極與新北市溝通,在法制與檢定規範未完備前,理應全面停用區間測速系統,才能保護民眾的權益!
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林耕仁 Facebook 八卦
#新竹市科技執法上路
#請小心駕駛
新竹市警局設立自動辨識違停科技執法設備即將開始正式啟用,3月8日起火車站前,4月1日起城隍廟周邊廣場,將會針對違規停車、並排停車、臨時停車逾時3分鐘的車輛逕行開罰,臨時提停車區會有攝影及辨識車牌的系統,若停放將逾時3分鐘時,會在區域排的LED看板上顯示車牌號碼告知車主,各位駕駛朋友將車輛停放於臨時停車區時,請務必注意相關資訊,避免受法。
#林耕仁關心您
#科技執法包括闖紅燈及違規轉向等
另外,慈雲路、埔頂2路、中央路、民權路、民生路口區域也設有偵測闖紅燈、超速、違規左轉、違規迴轉的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駕駛朋友行經路段時要多留意,違反交通規則不僅會造成道路交通的危險,進而引發交通事故,違規吃罰單,更是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請大家小心謹慎安全為上。
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評價
2019-05-30
「真正當媽媽以後才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到新竹是個對親子多麼不友善的城市!」
前陣子有位媽媽看到我在議會中質詢輕軌,特別來訊跟我分享她的感受,她平常上下班、帶小孩出門都是以搭大眾運輸為主,但是新竹的公車和步行環境讓她非常失望。看到這位媽媽的話,我心裡很痛心。
其實談新竹公車優化往往是狗吠火車,因為實際使用的人不多,資源也很難投注進去,再加上搭車的人都屬於比較弱勢的族群,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聲,也較少受到市府的重視。不過我相信只要有議員不斷去監督、提出建言,還是可以看見改變的機會。因次在定期會單位業務質詢,時代力量黨團提出六大改善方向,也很高興獲得交通處和警察局的正面回應。
🚌 推行幹線公車,加密班次。
根據市府委託顧問公司的調查,民眾不搭乘公車的主因,除了習慣開(騎)比例最高外,其次就是公車班次無法配合或公車班次太少。新竹公車只有藍1區在尖峰時間5至10分鐘有一班車外,其餘尖峰時間都要等15到30分鐘,甚至有些路線在尖峰的班距長達一至兩小時,跟私人運具比起來根本沒有競爭力!
印象很深,十多年前,台中市的公車服務也是為人所詬病,但是歷經兩階段的高潛力公車(20米道路幹線公車,尖峰班距10分鐘)、兩階段的捷運先導快捷公車,才逐漸培養出搭乘公車的人口,爭取到蓋捷運的機會。
市府要推輕軌建設,但是究竟要如何培養民眾搭公車習慣?未來是否考慮增加班次、縮短班距,增加公車的競爭力?
交通處長承諾市府會做運量上做檢討,依據需求比較高的路線去強化,然後慢慢地去培養。同時市府已經有著手進行輕軌先導公車的規劃,希望能夠藉此向中央爭取經費,換新車、增加班次。
🚌 試辦小黃公車,讓偏遠社區也能享有公共運輸服務。
新竹市過去這兩年總共裁撤了10條營運不佳的公車路線,導致離市區較遠的地方變成沒有公車服務。我們希望市府能夠在香山區試辦 DRTS (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透過預約式的小巴或計程車讓有需求但是撐不起一條公車路線的社區,也能夠享有公共運輸的服務。
處長表示,這個想法很好,針對需求反應式公車,市府已經有初步的規劃,預計會有浸水線和香村線,只要中央的相關計畫一出來,就會立即申請。
🚌 試行假日觀光公車,串聯各大景點,創造需求,培養搭車習慣。
近年來有好幾個打卡景點陸續在香山區出現,像是青青草原、風情海岸豎琴橋等等,但是都沒有任何公車路線會經過。民眾如果要從南寮到青青草原,只能夠開車或騎車,如果搭乘公車要先搭到火車站再轉乘苗栗客運,最後還要走20幾分鐘才會到達,這對於外地搭火車來的觀光客或是帶小孩的媽媽都相當不方便。
我們舉台南市台灣好行的88安平線與99台江線觀光公車為例,這兩條路線幾乎繞遍台南的各大名勝古蹟,讓外來的觀光客能夠輕鬆搭公車由台南,乘車票價比照市區公車且台南人搭乘免費。
處長也認為假日觀光公車值得嘗試,剛好目前有兩條公車路線假日運量不足,準備來調整,希望能努力盡快來促成假日的一個特別班次,來滿足觀光需求,也透過這些景點讓公車運量能夠提高,相輔相成。
🚌 改善火車站前乘車環境,設置雙語轉乘地圖。
現在新竹火車站前搭公車的地點多達10處,非常凌亂,有在民族路、有在中正路、中華路也有,但在火車站內並沒有提供轉乘地圖,沿路上也沒有任何標示。當然我們知道站前的路幅有限,很難將乘車地點統一在同一個地方,但短期間應該要仿照台北市的各大車站和捷運站設置轉乘地圖,讓民眾清楚搭乘相關大眾運輸的資訊。
另外,我們希望轉乘地圖能提供中英雙語的服務,因為新竹市移工和新住民的人數不斷增加,國際觀光客也不少。後年新竹市要辦燈會,如果有雙語資訊更能夠吸引到國外的旅客。
處長表示目前在火車站集中的公車路線超過 50 個班次和路線,以現在火車站的腹地的確沒有辦法集中,在這樣的狀況下,是有必要提供一個良好設計的地圖,讓來到新竹市的民眾知道搭公車要怎麼搭,去哪邊搭。
他承諾很快會有一個規劃案來設置轉乘地圖,希望在今年內可以實施。雙語服務是非常好的建議一定會朝這個方向來做。
🚌 增加低地坂公車,提供親子友善、無障礙服務。
之前參加身障聯繫會議,有肢體障礙的團體不斷反映新竹市的低地板公車數量太少,常常等不到,甚至有次等了三個小時都還等不到低地板公車。
新竹市低地板公車目前有 13 輛,以目前總共有 72 輛(60輛大巴、12輛小巴)營運的公車來計算,等於低地板只佔18%。其實新竹市低地板公車最多的時候其實有 21 輛,後來又變成 18 輛,到現在只剩 13 輛,愈變愈少,離110年要達到 40 % 的目標愈來愈遠。因此我請處長說明原因,並強烈要求要積極來增加低地板公車數量。
處長表示,低地板公車過去為什麼比較多輛是因為早期有所謂的電動巴士,都是低地板,但是隨著時間遞移,這些電動巴士的電池以及它的相關設備沒有辦法再使用,所以低地板公車實際操作的數量是下降的。
不過處長承諾未來業者買任何新車,都會要求要採用低地板公車。其實六月初,新竹客運會再增加五輛的低地板公車來汰換既有的舊車,所以數量會增加到 18 輛,佔60輛大巴士的三成。另外,公車業者在未來的五年內必須汰換到 18 到 24 輛的老舊公車,這部份都會要求業者要添購低地板公車,盡快達到40%以上的這個目標。
🚌 試辦科技執法,加強取締違停。
市民朋友常常會反映公車停靠站、沿線路段時常被車輛違停,不只影響民眾搭乘,也增加塞車情形,像是火車站前和中正路沿線都很嚴重。
交通部從去年 7 月開始,也加重汽機車在於公車停靠區或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罰款,機車可罰900元、汽車可罰1200元。我好奇過去這兩年警察局總共開出過多少在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的罰單,是否積極來取締路邊違停的車輛。
另外,桃園市從去年開始在常常被違停公車停靠站試辦科技,成效不錯,民眾檢舉違停件數大幅下降,警方開罰單及出勤次數也明顯降低。我也表達希望新竹市能夠在幾個違停熱點盡快來試辦。
警察局長表示,去年一整年取締違停的件數有將近 10 萬件,其中公車停靠站取締就有 1,035 件;今年一至四月,取締違停有 2 萬 8 千多件,較去年同期略為下降,不過公車停靠區的取締有 884 件,比去年度增加。
關於科技執法的部分,警察局已經跟交通處完成規劃,準備在火車站前的臨時停車區來規劃一個違規停車自動偵測的科技執法系統,會積極在跟交通部來爭取預算。明年會再研議在光復路清華大學前面公車停靠區設置相關系統。
#監督市長落實改善公車競選政見
林智堅市長先前提出《一環二線三網》的交通政見,當時預計 105 至 107 年要花費 10.8 億元來改善新竹公車路網,但最後只花費 2 億元左右。我要求交通處一定要積極爭取增加市府預算在公車上,這樣改變才會有可能。
時代力量黨團督促市府改善公車的腳步決不會因為質詢完而結束,我們會持續監督市府是否說到做到,也會跟交通處密切討論未來的相關規劃。
有好的大眾運輸系統,才有可能減少私人運具數量,舒緩塞車狀況,並降低交通事故,讓新竹成為一座名符其實的幸福城市。
#處長說我是他遇到的第一位
#搭公車的議員
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新竹科技執法半個月舉發865件(第3頁) - Mobile01 的八卦
會亂切不就是因為前面沒路可以走這不就是道路設計的問題嗎? 您要不要再看一次您的發言? 新竹的快速道路沒有連上任何一條高速公路這叫設計好? ... <看更多>
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竹北科技執法路段 :: 測速照相守門員 的八卦
2022年2月28日—新竹縣警察局表示,2處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點分別位於竹北市的光明六路與縣政二路口,以及文興路與自強南路口,因時常有民眾違規導致交通大打結,而設置 ... ... <看更多>
新竹科技執法路段 在 [新聞] 竹市科技執法光復學府路口取締王- 看板Hsinchu 的八卦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6935826
竹市科技執法 光復學府路口取締王
2023-01-30 00:29 聯合報/ 記者王駿杰/新竹報導
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1/29/realtime/20080994.jpg
竹市光復、學府路口違規跨越雙白線、汽車占用機車停等區取締976件,是科技執法路段
取締王。圖/警方提供
新竹市警局去年起陸續在10處易違規、肇事路段設立科技執法設備,昨公布取締件數前3
名地點,依序為光復和學府路口、城隍廟周邊、遠東巨城購物中心周邊,每月違規取締件
數達600至900件,違規項目以違停、違規回轉為主。
竹警交通隊指出,10處科技執法地點不僅車流量大,也是市區事故違規高風險路口,去年
每月平均件數,光復學府路口違規跨越雙白線、汽車占機車停等區取締976件最高,城隍
廟違停取締714件次之,再來是巨城周邊的中央和民權路口、中央和民生路手,違停、違
規回轉合計取締667件。
其他如新竹火車站違停取締293件,慈雲和埔頂二路口違規跨越雙白線、超速取締350件,
西大和北大路口紅燈右轉、汽車占用機車停等區取締434件,經國和中正路口違停、不依
標誌、標線、號誌指示取締156件,經國和公道五路口轉彎不依規定、不依標誌、標線、
號誌指示取締198件;慈雲公道五路口轉彎不依規定、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取締250
件。
警方表示,科技執法設備採AI應用技術,系統整合違規車輛自動偵測、車牌辨識及後端作
業管理平台等,架設點均配置全景攝影機(智慧事件分析攝影機)、車牌辨識攝影機,目
的不在開罰取締,而是嚇阻違規的行為。
--
佛沒說小乘、大乘。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具戒經講記》拆穿假佛教大乘經典的騙局。
上座部佛教明昆《南傳菩薩道》是真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 大乘是假菩薩成佛之道
妙法蓮華經 華嚴經 心經 金剛經 楞伽經 梵網經菩薩戒 圓覺經 楞嚴經 是 大乘假佛經
阿彌陀佛 藥師佛 是 大乘假佛 觀世音 文殊 普賢 維摩詰 龍樹 地藏王 是 大乘假菩薩
https://www.ptt.cc/bbs/IA/M.1588944610.A.D9C.html
上座部佛教目犍連子帝須和那先破偽經大乘十方諸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232.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sinchu/M.1675093773.A.C0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