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莫子儀,上次訪問他是兩年前的《台北歌手》,
再貼一次!
標題|
《台北歌手》呂赫若與莫子儀,一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
內文|
莫子儀正在脫皮,十指指尖皆有圓形的陷落,是季節的緣故,只要溫度氣候轉換,這個現象就會出現。他補充:「像蛇一樣。」
將自己譬喻成蛇,莫子儀也剛把呂赫若的外皮脫下。問起呂赫若,他需要一點時間思考,像在腦內的舞台慢慢更換佈景。「拍攝結束後,重新要去談他,對我來說是很困難的事。在拍攝的幾個月當中,我專心在呂赫若,整個腦袋都是他。拍完必須趕快離開,不離開的話,我會一直在那裡,要把自己拔開來的。」他說明,「腦袋長時間處於角色的思維,結束後要趕快想想自己,莫子儀的生活還好嗎?莫子儀的水電費都繳了嗎?還是要回來面對莫子儀。」
甫上映的客家電視台年度大戲 《台北歌手》改編自呂赫若的生平,由莫子儀擔綱主演。呂赫若有「台灣第一才子」的稱號,他多才多藝,是文學家,聲樂藝術家,也是革命家。1914年出生的他,正好迎向變動的時代,接受新式教育,赴東京深造,面臨皇民化時期對台灣人身份認同的迷惑。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二二八事件後,他加入共產黨,為了躲避追捕行動避身鹿窟,傳聞在當地被毒蛇咬死,確切日期與原因皆不明。
在接下角色前,莫子儀只聽過這個名字,其他一概不知。雖然是真實的歷史人物,留下的資料不多,必須從很多角度去想像、去建構。大多時間花在閱讀上,從呂赫若的小說與日記,不同層面試圖去了解。對他而言,這是角色的基本核心。第二層是才能,花時間準備鋼琴跟聲樂,必須從零開始去練習。最外層,也是最外顯的,就是語言,角色必須流利切換日語、國語、客語。莫子儀補充:「 這角色要做的功課太多了,語言反而是最後考慮的。我不是客家人,但這是我第三檔講客語的連續劇,至少有個基礎。」
大學讀戲劇系,演過莎士比亞與契訶夫,都是西方的、遙遠的文本。「要想東方現代的身體,如何做出另一種時代的壓抑性,或者相反,時代的飽滿。我有賦予呂赫若一個身體的樣子。從讀日記開始,可以窺知他的生活,雖然就是兩年時間的紀錄。」他說,「另一個關鍵是試服裝,知道自己會穿什麼,也去看那個時代的影像資料跟紀錄,大概知道大家是什麼樣子,街道的感覺,甚至是溫度。他的日記常寫到覺得『熱』,可能是他從東京回來,對台灣的氣溫特別有感覺。最後是實際到了拍攝場景,現場的身體感覺,大概是這三個階段。」
如何讓身體走進那個時代?演員們並沒有特別討論,但其中有許多劇場出身的演員,他猜想對方也都經歷過相似的轉換過程。可以感覺到其他人對使用身體是有意識的,說的是屬於那個時代的語言,怎麼去動作,也都有自覺。他說:「這樣講好像有一點驕傲,是直覺,我們知道不會做不對的舉動。」
試圖將小說融入戲劇中,《台北歌手》裡不只有呂赫若的生平,還有他21歲發表就被推崇為文學天才的日文小說〈牛車〉,以及〈清秋〉〈冬夜〉等六篇作品,以戲中戲的方式出現,每個演員都幾乎要分飾多角。莫子儀不僅要演出作者,還有劇中人,在虛實之間巧妙切換。
「我有比較特別的想法,從不同的『溫度』去詮釋角色。他的日記有許多未經修飾的想法,雖然有一些表面上看起來情緒性的字眼,但在這些林林總總的事過後,他有保持清醒的心,給我的感覺就是冷靜。是一個很完美的才子,有距離但不會太冰冷的溫度。面對家庭他其實是有情緒的,但他不會把情緒帶到外面的世界,同樣的,他也不會把外面的世界帶進家裡。」莫子儀說,「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寫〈清秋〉的耀勳,寫那些花草,澆花的時候水珠如何落到地上,腳踩在地上的感覺,耀勳對生命、文學有熱愛,有從醫的熱情,又對環境的腐敗有複雜的憤恨,這個內外冷熱跟呂赫若剛好是相反的。而 〈藍衣少女〉裡的呂老師,可以簡單解讀成十幾年前的呂赫若,他對生活抱有熱情。另外,我對不同角色都賦予身體上的形態,從出生跟成長環境著手。」
過往多半扮演架空的角色,有自由演繹的空間,這次扮演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他希望不只是從歷史線索去認定軌跡。作為演員,他最在意的,是有沒有從作品本身,周圍環境與人際的折射,甚至是文字的背後去呈現角色。他舉例, 像是二戰過後、國民政府來台,實質的線索是呂赫若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去《人民導報》當記者,這些是史實,但是他的心路歷程是什麼?
「這也是我跟樓一安導演討論的東西。他是什麼時候覺得要革命的?台灣可以脫離殖民的那一刻,對他來說是不是非常興奮的事?對他來說,台灣人是不是終於可以當自己的主人了?他們滿腔熱忱,想把這個島嶼變得更好,否則他不會第一時間就加入青年革團。國民政府來台後,那些腐敗的過程他都看在眼裡,228發生之前,他試圖幫政府去做溝通,也不是一開始就完全反對政府的。他是什麼時候決定轉向的?」莫子儀解釋,「那個痛是什麼?我們可能沒有親身經歷過,但那些經歷過的人留下來的資料,或是他們的家屬,可以幫助我們去想像。」
幾乎要被時間沖刷殆盡,呂赫若又被重新整理,回到視線範圍。現階段推出《台北歌手》這樣的作品,莫子儀覺得是一件可貴的事。「知道這片土地的過去,或是同樣生長在這土地上的人的故事,是很珍貴且必須的。跨遠一點來講,我們處於一個複雜的國際情勢上,當你面對世界,要怎麼看待自己?我覺得呂赫若那個年代跟現在一模一樣。他一直在問自己是誰、前進的道路在哪裡。如何在不知所措的環境下去選擇自己的信念?又怎麼去堅持?完全跟現在的環境一樣。」
歷史像是莫比烏斯環,總是無限循環,不留情面。歷史的蛇咬住台灣第一才子,任時間奪胎換骨,但故事沒有結束,蛇以另一種形貌穿透到他人的靈魂,讓故事繼續。只要還被記憶,遠方的人就沒有真正離去。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被視為三大陋習的纏足,終於被總督府頒布命令禁止了,女性平權的時代終於來臨了!嗎?! 下一集小單元:EP3.5『二林農民運動』http://bit.ly/1UKDZ41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 隨著總督府正式明文不能纏足、新式教育制...
新式教育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八卦
【歷史上的今天】
來自蘇格蘭的 正港臺灣人 -
10/5 巴克禮博士紀念日
【10月5日(四)上午,一起來跟巴克禮博士說謝謝】
巴克禮(Thomas Barclay)博士,1875年來到臺灣。
他放棄了當電氣學者及優渥生活,選擇來到臺灣,把一生奉獻在這裡。
他創辦了臺灣第一所西式大學、發行了第一份報紙、帶來了新式教育與科學、推動白話字讓更多人得以閱讀,同時也對保存臺語文化做出貢獻。
當1895年臺南陷入劉永福棄府城離去混亂,城外有日軍包圍即將砲擊的絕境時,他接受臺南居民懇求涉險於黑夜中走向日軍營區進行和平交涉......
1935年10月5日,巴克禮博士因腦溢血逝世。死後,還是選擇葬在這裡。
謝謝巴克禮博士,
這一切,我們都不會忘記。
10月5日(四)上午,一起來跟巴克禮博士說謝謝。
巴克禮博士追思會
時間:10月5日(四)上午
09:00-09:30 報到簽到
10:00~11:10 追思會
地點:臺南基督教公墓 巴克禮博士墓前
(國民路殯儀館大門對面停車場有專人引導入場,也可以停車哦)
詳細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961720467435944
臺南和平紀念‧重演消逝記憶
新式教育 在 活水來冊房 Facebook 八卦
〈臺灣開學了!——趣談臺灣日治時代的新式教育〉之五:結語
之一 現代教育序幕
https://reurl.cc/QdD6o9
之二 初等教育
https://reurl.cc/vDXgxo
之三 私塾教育
https://reurl.cc/0onxeb
之四 高等教育
https://reurl.cc/1xzpjp
高校生就已經潮到出水,上臺大還不跩到翻天了?不過臺大並不是打一開始就是天之驕子,事實上在籌備設立之初,還曾被許多人批評。這批評者不是別人,居然還是大名鼎鼎的社會運動者蔣渭水。
設立大學這種有助於提昇知識的政策,為什麼要反對呢?在此又可以窺見臺灣總督府看似好意,其實是提拔日本人的手段。蔣渭水發文反對設立帝國大學那時,是1924年。彼時臺灣人的中學校並不普及,臺灣人總不可能讀完公學校突然跳級去讀大學;也就是說總督府蓋了一所大學在你前面,卻遲遲不把通往大學的路鋪好。有膝蓋可供思考的朋友都想得到,屆時大學裡只會是滿滿的日本人;那還不如把蓋大學的錢拿來加強初等教育,讓全臺灣的民智一起Level Up啊!在大家的看衰之下,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後,果不其然招生狀況頗差,有時還得第二次招生,因為臺北高校的畢業生既然可以去日本讀大學,他何必留在臺灣當新設校的白老鼠。——由於臺灣的中等、高等教育遲遲不普及,造成臺灣人大量渡海留學。剛開始每年留學人數不多,不過到一個臨界點之後,沒留學過的人多少羨慕「別人都當留學生喝過洋水,我只有當胎兒的時候喝過羊水」,離臺求學者大增,當時去日本留學的人最多,因其語言、交通最便利;也有留學中國、歐美國家者。
臺北帝大開始招生,一如預料的,臺灣人比例極少;且入學人數少到與教職員人數幾乎達到一比一,等於每個學生平均噴掉學校兩萬圓教育經費——那個時候,二十圓就可以讓一個家庭過一個月——對政府而言,真的是CP值超低的的政策。
正因如此,社會運動家才致力於社會教育,自己的民眾自己教。蔣渭水的著名的〈臨床講義〉就直言臺灣這個病人,「如果我沒有看錯,閣下應該是世界文化的低、能、兒!」 所以必須大量受教育、讀書報。蔡培火則在民間推廣臺語拼音,能聽講即能讀寫,希望減少文盲人數。林獻堂主導霧峰一新會,在自家豪宅舉辦各種講座,更培養許多女性講師,成為臺灣早期提昇女權的先聲。
歷史就是這麼複雜:在那個當下,人們無法確知這個事件是好還是壞。日本實施差別教育,優待日本學生是事實;但是你說這是種族歧視吧,整體教育政策又提昇了臺灣人民的識字率,跟清朝相比自然不在話下,日治末期臺灣學童就學率超過百分之70,在整個東亞只遜於日本本土,大大提昇臺灣社會的文明水準。臺北帝國大學初設時日臺人數比例懸殊,非為臺人而設固不待言,但培養出來研究熱帶疾病、農業改良的人才,卻帶給臺灣巨大的貢獻;更何況延續至今的臺大,更是臺灣唯一能擠進世界百大的學校。臺灣青年經由新式教育開了文明的眼界,深知總督府政策的不平等,反過來藉著在日本學到的智識啟迪臺灣民眾,總督府帶來的「文明」成為臺灣人與之對抗的武器……歷史如同太多是非善惡糾纏在一起的藤蔓,我們需要觀察並且諒解,而並非一刀斬斷自己的根脈。
日治時期的教育政策,仍是為「殖民」而服務。但是臺灣人接受新式教育之後,有了共通的語言和校園經驗,消弭了原本閩、客、原住民過去的隔閡;從臺灣各地共聚一堂的學生,有機會經由修學旅行遊臺灣、透過讀書考試認識本土(當年會考「臺灣北部與南部的農產品有何不同」這種接地氣的題目),其實正是「臺灣意識」無形中的萌芽。可以說,雖然總督府試圖將臺灣人經由教育形塑成日本人,但反而促成「臺灣人」觀念的誕生;而當時新創的教育軟硬體設備,也為臺灣的現代啟蒙、文明開化,打下了穩固根基。
新式教育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被視為三大陋習的纏足,終於被總督府頒布命令禁止了,女性平權的時代終於來臨了!嗎?!
下一集小單元:EP3.5『二林農民運動』http://bit.ly/1UKDZ41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
隨著總督府正式明文不能纏足、新式教育制度引入臺灣,女子被納入學制系統,女子的權利逐漸被重視,「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也漸漸消失。
但是有了平等的教育,女性在職場上有得到平等的待遇嗎?
解開了纏足,女性真的從審美觀的束縛中解放了嗎?
本集關鍵字:纏足、女權、蔡阿信、謝雪紅
-
快來看臺灣吧最新節目!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 臺灣世界史』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會有YT沒有的新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
🍺臺灣吧IG(會有YT和FB都沒有的新貼文)|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 贊助支持,訂閱集資成為臺灣吧吧友 →https://lihi.cc/UxnW9
-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 https://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英文翻譯:Hsiao Sz Ting、黃牧寒、吳周蓉
日文翻譯:頸項間、Nai、ひかる (Hikaru)、Lance
日文翻譯校稿:愛理
韓文翻譯(感謝熱情觀眾提供字幕 감사합니다🙏):
Dodam Shin
主題曲: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鄧雨賢 - 望春風 (DJ Hauer Chiptune Mix)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Bumbly March",
“Monkeys Spinning Monkey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參考資料: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竹中信子著,蔡龍保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明治篇1895-1911)》臺北:時報文化,2007
竹中信子著,曾淑卿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大正篇1912-1925)》臺北:時報文化,2007
網站:臺灣女人http://women.nmth.gov.tw/zh-tw/home.asp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6SJryhAve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nfQbYeJ0-9ONDGKdtPfwqwyh8TA)
新式教育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光臨臺灣吧 #動畫臺灣史 #纏足 #性別平等
#開啟cc字幕
日治時期,
隨著總督府正式明文規定不能纏足
新式教育制度引入臺灣
女子被納入學制系統、權利逐漸被重視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也漸漸消失
但是有了「平等的教育」
女性真的在職場上有得到平等的待遇嗎?
而到了今天,就算解開了纏足,
女性是否從審美觀的束縛中解放了?
--
本集由臺灣吧
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與外文系
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與教學實踐計畫
科技部跨領域計畫「以人工智慧重新定義幸福城市」成功大學團隊
Lee Altschuler (艾書禮老師)
合作播出
📚 #策劃與執行:陳玉女院長、盧文祥老師、蔡美慧老師
📚 #臺語指導:胡淑貞老師、黃阿惠老師、蔡美慧老師
📚 #臺語配音:國立成功大學化學系 丁靜儀
📚 #臺語文稿編譯:陳妘舫、陳冠旻、薛牧恩、林庭伊、丁靜儀
--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 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 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 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AS7K8vaFUI/hqdefault.jpg)
新式教育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54新觀點阿娟給你新觀點 https://goo.gl/a6Vwu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kCqICmwcow/hqdefault.jpg)
新式教育 在 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日治台灣新式教育的誕生 - Pinterest 的八卦
新教育打造新國民一場魔法般的蛻變在台灣全面展開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後,延續了明治維新的西化思維,將新式學校引進台灣,深刻影響了台灣人民的知識視野。 ... <看更多>
新式教育 在 新式國民健身操youtube 影片 - 正新國小 的八卦
1-3年級新式國民健身操連續動作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0ZE_KQcVzM 4-6年級新式國民健身操標準式連續 ... 新式健康操1-3_分解動作 ... 教育部信箱 ... ... <看更多>
新式教育 在 《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日治台灣新式教育的誕生》 許佩賢/著 的八卦
新 教育 打造新國民一場魔法般的蛻變在台灣全面展開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後,延續了明治維新的西化思維,將 新式 學校引進台灣,深刻影響了台灣人民的知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