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地理小百科,新聞回顧)
(臺灣人民深深感謝,我們都熱愛自由🌻)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在推特發文,表示「 #熱愛自由的人,就應該彼此照顧」,許多臺灣網友湧入留言致謝。
人口不到300萬人的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今天宣布,捐贈2萬劑AZ COVID-19疫苗給臺灣。臺灣網友除了火速湧入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推特留言感謝,也在社群平台上熱烈討論各種「報恩」方法,有人立刻下單買立陶宛巧克力,得到店家熱情回應。🥰
🇱🇹立陶宛巧克力專賣店: Rūta (露特)。
https://www.ruta.com.tw/pages/ruta-chocolate-story
🇱🇹立陶宛在去年2020年04月21日接受我國中華民國政府(臺灣)的口罩捐贈,共計10萬片醫療級口罩。立陶宛外交部長林克維丘斯(Linas Linkevičius)當時特別在Twitter以繁體中文推文表示感謝,並「高度讚賞這種精誠團結(抗疫)的行動」。🥰
🇱🇹2021年03月05日,立陶宛政府宣布將在臺灣設立辦事處,此舉被外界視為對中國的一大挫敗。
🇱🇹立陶宛近來挺臺灣力道增加,有50名政治圈以及教育圈人士於3月16日組成「立陶宛-臺灣論壇」,將推動與臺灣的關係。成員包括現任經濟部長Aušrinė Armonaitė 、外交副部長Mantas Adomėnas、首都維爾紐斯市長Remigijus Šimašius等。🥰
⚠面對中共政權,推展歐盟來往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及新疆(東突厥)維吾爾族「再教育營」(集中營)的迫害人權爭端。2021年05月22日,立陶宛表示已退出中國與中歐及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認為這個包含部分歐盟成員國的機制「製造分化」,構成中國分裂歐盟的因素。
🇱🇹立陶宛國會通過一項決議,譴責中國對新疆穆斯林少數族裔維吾爾人犯下「違反人道罪」和「種族滅絕」。立陶宛國會也要求聯合國調查中國在新疆設立的拘留營,同時要求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檢討歐中關係。❗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立陶宛再次被蘇聯吞併。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獨立,直到1991年9月6日蘇聯才承認其獨立。
#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
又稱 #自由之鏈 或 #波羅的海之鏈,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大規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75公里的人鏈,穿過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該三國被蘇聯占領。該活動起源於1980年代在西方城市舉行的「國際黑絲帶日」抗議活動。它標誌著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成立50週年。
8月23日成為波羅的海三國、歐盟和其他國家的紀念日,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史達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
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這次活動為波羅的海激進主義者提供了將波羅的海獨立問題定位為不止是政治問題,而且是道德問題的機會。蘇聯當局以激烈的口吻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建設性的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其他地區間日益擴大的鴻溝。示威後7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9月6日,蘇聯政府正式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獨立。
2004年5月1日,立陶宛正式加入 #歐盟。
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正式成為 #歐元區 第19個成員國。
這是位於歐洲,波羅的海附近的國家,地理課本時常稱呼波海三國,由北至南分別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他們面積並不小,確實人口規模約略是百萬人口。立陶宛的面積是65,300平方公里,接近我國台澎金馬的面積2倍,人口為2,794,329,大概是台中市的人口規模。
波羅的海,「的」唸成ㄉ一ˋ,英文是Baltic Sea。是中歐和北歐之間的陸間海,海域橫貫北緯53度至北緯66度,東經10度至東經30度,介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瑞典部分、歐洲大陸和芬蘭諸島之間。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波羅的海」一名的來源沒有定論,它可能與日耳曼詞彙belt有關,指代兩條貝爾特海峽,但也有人認為它來源於拉丁語詞彙balteus(腰帶)。
立陶宛是北歐理事會、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理事會、聯合國、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約及歐元區等國際機構組織的成員國,立陶宛屬於 #高收入經濟體 並為 #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
2018年9月,維爾紐斯觀光發展局新推出的一系列廣告短片和海報,就是以「#歐洲G點」這個名號來做城市行銷,幽默主打這個不為人知的「極樂天堂」,一旦有觀光客能「深入秘境」直達終點的話,馬上就能體驗到一波波高潮迭起的旅遊快感。
這樣概念是針對年輕世代的笑點來設計,看到的人多半也都是會心一笑。然而,在立陶宛這個天主教國家,有一群人可是笑不出來,他們就是教會神職人員。
立陶宛主要的觀光地包括首都 #維爾紐斯、#考納斯(立陶宛語:Kaunas,是立陶宛第二大城市和舊都)。立陶宛現在有三處世界遺產,是 #克爾納韋、#維爾紐斯舊城 和 #庫爾斯沙嘴。
克爾納韋(立陶宛語:Kernavė)是立陶宛的一個地方,以前是立陶宛大公國的首都。
維爾紐斯擁有典型的中世紀城鎮的格局,環繞市政廳發展起來。主幹道Pilies街將宮殿與市政廳連接起來。從這裡向外放射出許多狹窄、彎曲的街道,兩邊布滿教堂、店鋪、手工作坊、貴族的府第和隱蔽的庭院。
維爾紐斯舊城的規模較大,面積達到3.6 km²,是歐洲最大的舊城之一。最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蹟都集中於此。舊城內將近1500座建築物,分別建於幾個世紀,形成許多不同的建築風格交相輝映的壯麗輝煌的藝術效果。儘管維爾紐斯以巴洛克城市著稱,這裡也有許多哥德式(如聖安娜教堂)、文藝復興式、新古典主義(如主教座堂)和其他風格。
庫爾斯沙嘴:波羅的海沿岸的一個沙洲,把庫爾斯潟湖與波羅的海分開,長98公里。目前為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和立陶宛所管轄。
資料引述:中央社、上報、蘋果日報、轉角國際、中央廣播電臺、Wikipedia。巫師地理小編彙整。
「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Facebook
- 關於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逆嘶亭 Facebook
- 關於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 關於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 關於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 關於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 關於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北歐風格、北歐風房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夜市攤販 ... 的評價
- 關於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北歐風格、北歐風房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夜市攤販 ... 的評價
- 關於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北歐風格皮革汽車客廳廁所用面紙盒客製禮贈品 - YouTube 的評價
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逆嘶亭 Facebook 八卦
中國出品嘅綜藝節目向來非我所好,但凡留意,都一定係有想睇嘅香港藝人參與,或者抱持人皆有之嘅獵奇心觀望,因為真人騷唔真實,遊戲騷有形無神,刻意為之嘅節目效果實在不敢恭維。近日友人極力推薦《中國有嘻哈》,我唔睇由自可,一睇,驚為天人。聽完大半集噪音(中國譯make some noise做發出噪音),我忽然就後知後覺咁明白到,原來中國節目或者志不在爭奪優勝,超英趕美,以富有中國特色嘅光怪陸離突圍而出,更似係製作人嘅真正野心,只係普通人如我一直以黎誤解太深,未及發現中國綜藝嘅雄心萬丈。
就以《中國有嘻哈》為例,成檔節目由參演明星嘅聘用,到小試牛刀嘅參賽者,都係怪得令人驚訝。節目開宗明義,點出中國都有嘻哈,但參演明星一概成分不良,同中國淵源極淺。因為質問人有冇freestyle而突破柒限嘅吳亦凡,生於廣州但長於加拿大,揸加拿大護照又受訓於韓國,直至成名離隊搵真銀之前,人生大半嘅時間都同中國無關,而嘻哈嘅修為(如有)亦然。再睇潘瑋柏,美國出世,就讀台北美國學校,然後美國大學畢業,活躍嘅國家都係台灣,除咗膚色係亞洲人,識講中文,唔知佢做乜走去鄰國做導師。而張震嶽同MC Hotdog,一個阿美族,一個台灣土生土長,亦根本稱唔上中國音樂嘅代表人物。即使模糊他人身分認同再配搭銀彈攻勢迫人跪低係中國出咗名嘅手段,但一個貨真價實made in PRC嘅嘻哈歌手都搵唔到就開檔《中國有嘻哈》,掛羊頭賣狗肉以外,亦有些少暗示咗台灣有比中國更自由嘅風氣嘅政治不正確。
嘻哈音樂難以紮根於中共治下嘅疆界,其實原因極其顯淺,就係嘻哈精神唔可能喺人習慣自我審查嘅環境出現。中國嘅民眾,口齒伶俐,能夠按住節奏連珠炮發嘅多不勝數,但能夠展現態度嘅少之又少,就連已經有一定知名度嘅參賽者,都只係表演緊表面嘅嘻哈音樂。
嘻哈係美國黑人文化,之所以唔簡單稱之為黑人文化,係因為佢嘅發源地係紐約嘅Bronx,用嘅語言亦係美國嘅英文,窮困嘅黑人族群同七十年代嘅美國呢個環境都係不可或缺,反而當時部分已經擠身社會主流嘅黑人則同嘻哈關連唔大,而同樣生活水準低下嘅拉丁裔美國人亦對文化有所貢獻。地下室之中,黑人聚眾作樂,以據講古非洲文化已有跡可尋嘅饒舌方式配合節拍唱歌,而內容方面則著重表現真實想法,宣示自我叛逆,向有權者申訴對現狀嘅不滿。因此,嘻哈起初只係邊緣地帶嘅次文化,直至欣賞同跟從饒舌嘅人日漸增加,有人會趁空檔隨節奏起舞,再有人實驗性質嘗試以直接轉碟替代舊有播歌方式又竟然殺出新路,嘻哈音樂至開始為外界所發現,然後風靡美國以至全球。
正因為嘻哈文化其來有自,要忠於嘻哈,必須要貫徹嘻哈精神,至會唱得有靈魂,言之有物。即使音樂人未至於言之有物,至少要係勇於敢言,自成一格,而非隨波逐流,任人擺布。《中國有嘻哈》成堆參賽者喺演唱嘅速度,語句嘅押韻,節奏嘅準繩,姿勢嘅創新幾方面,達到一定水準嘅大有人在,歌詞倒背如流亦似乎係家常便飯,但一聽佢地嘅歌詞,內容來來去去都係用好乾淨嘅言辭去講人地點樣睇唔起自己然後自己有朝一日會點樣揚眉吐氣,全部都失真而殘缺,淪為無病呻吟。嘻哈文化積極嘅意義,係提倡直接坦蕩,即使時見鄙俗之語,露骨色情,但至少係面對自己,無所畏懼。但喺中國,獲准播放嘅節目務必要有教育意義,因此上帝鬼魂唔講得,鹹濕賤格嘢唔講得,人權平等自由意志唔講得,就連日常生活無處不在嘅粗口都唔講得——一一閹割之後,搵Eminem去rap,分分鐘都會畀人叮走。嘻哈音樂節目要求愛國愛黨,爵士音樂節目要按領導指示綵排力求萬無一失,中國式嘅點撥,中國式嘅扭曲,高不成低不就,難免空餘嘻嘻哈哈。
雖然中國同嘻哈精神因為政治氣候而零舍格格不入,但停留喺只習其形而難得其神嘅,唔只中國。嘻哈精神係黑人喺西方文化之下嘅開創嘅次文化,係受美國意識形態影響之下嘅產物,從文化精神到表現方式,其實都同東亞人固有嘅生活信條大有距離。就好似體型高挑以至壯健嘅任何女性,普遍著唔出和服嘅美感咁,喺所謂全球化嘅現代,音樂交流無可避免,但西方音樂既然由西方文化背景所衍生,當非西方人接觸西方音樂,音樂底下嘅兩套文化,亦自然難免有所碰撞,產生不適應,擦唔出火花。大多數時候,大眾認定係要黑人至唱得到黑人音樂,但事實上係身處某個環境遭受某種待遇熟習某種生活方式嘅緣故,多於身分。
東亞嘅儒家文化,對於有話直說,從來缺乏一致贊成嘅推崇,而日本文化,亦唔係以開門見山為美德。儒家文化著重人情倫理,要求人喺講出心中所想之前,考慮長幼輩分,考慮家族利益,亦強調忍讓退讓係良好品格,肆無忌憚吐出狂言,同埋不修邊幅嘅衣著,都係不得人心嘅言行舉止。人由細到大浸淫中華文化,即使喺長大之後局部西化,亦唔容易調節同擺脫長期潛移默化而習得嘅思考慣性同生活方式,要唱出嘻哈嘅粗野狂放,我行我素,可以想知,係比美國人更有難度,周杰倫高舉嘅嘻哈旗幟,或者就係一種折衷。
另外,日本人對於旁人觀感嘅關切,同埋相當敏感而含蓄嘅習性,亦都唔鼓勵人脫離本位,隨心所欲,就算心有積怨,佢地亦唔會大搖大擺咁到處聲張,惟恐一己想法無人裝載。加上日本文化習慣將外來文化在地化,嘻哈所附帶嘅來勢洶洶,互相挑釁,亦好難唔經加工就成為日本文化嘅主流。正因為文化差異,有嘻哈感覺嘅亞洲臉孔,其實都係西化得好緊要嘅人,西化到一係佢就直頭成長於西方文化,一係佢就係佢所處身嘅社會之中嘅邊緣人。呢種情況其實喺歐洲都有,例如斯堪地那維亞地區同東歐國家嘅音樂口味亦同美國有唔同,但差異或者未至於東西方之大。想像南亞寶萊塢風格結合嘻哈饒舌容易,但想像印度電影有人高唱無神論,暫時所能想像到嘅只有宗教人士嘅猛烈反擊,嘗試嘅電影公司簡直自取滅亡。
無論如何,西方文明,或者美國文化所包含嘅精神到底係現代化嘅必然進步方向,文明嘅唯一指標,定係某幾千萬人嘅自以為是,巧合稱雄而誤導世界嘅帝國幻想,直至美國霸權衰落之前,直至吳亦凡唔以自己作品進駐美國音樂榜為榮之前,都好難有定論。但正如和服係和式設計,唔會人人著得好睇,要一種服飾全球受用,本來就難免要有所割捨,甚至改頭換面,只係東施效顰而又缺乏土壤做足全套,註定比可笑更可笑。只怪如今西方依然領先,我又仍然係目光狹隘嘅美帝走狗,中國式嘻哈自暴其短,欠缺消化外來文化再另闢蹊徑嘅力量,呢類此曲只應中國有嘅娛樂,我身為外人,人生又苦短,都係無福消受。
https://gnimmm.com/2017/07/16/hiphopchina/
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八卦
🔈部落格新文章出爐——「前蘇聯國家練習曲: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火車慢遊」
https://ltsoj.com/2020/04/18/latvia-estonia
昨天在這裡分享了我的旅行編年史之二——波羅的海3-1小國(只有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立陶宛因為時間不夠只好放棄),這邊再補上一些重新整理出來的照片,以及我在那裡鐵道旅行的遊記與攻略。果然只要每天宅在家裡,文字生產力就會飆高不少啊 🤣
老實說我個人超級推薦波羅的海三小國 🇱🇹🇱🇻🇪🇪 的!不只英文容易通、行程好安排,這三個國家都位於申根區與歐元區內,不用另外辦理簽證或換匯,相較於其他前蘇聯國家來說真的非常親民,可以說是踏入前蘇聯國家的入門路線。而且不管是中世紀的城堡與教堂、日耳曼風格的城鎮、蘇聯史達林式的公共建築、斯堪地那維亞式的新創地景,在這裡可以一次全部看到!
而在前蘇聯國家旅遊,感覺就是要搭配慢慢跑的火車才對味!這是我為什麼想把鐵道旅行的紀錄寫出來,文末附有波羅的海三小國攻略,希望給有興趣前往的朋友們參考!
文末再貼一次連結 https://ltsoj.com/2020/04/18/latvia-estonia
沒時間看部落格全文也沒關係,點進去隨便看看照片也是可以的喔!
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八卦
斯堪的纳维亚(丹麥語、瑞典語:Skandinavien,挪威語:Skandinavia,薩米語:Skadesi-suolu,冰島語:Skandinavía),又譯斯堪地那维亚,在地理上是指斯堪的納維亞 . ... <看更多>
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八卦
斯堪的纳维亚(丹麥語、瑞典語:Skandinavien,挪威語:Skandinavia,薩米語:Skadesi-suolu,冰島語:Skandinav&iacute;a),又譯斯堪地那维亚,在地理上是指斯堪的納維亞 . ... <看更多>
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英文 在 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八卦
斯堪的纳维亚(丹麥語、瑞典語:Skandinavien,挪威語:Skandinavia,薩米語:Skadesi-suolu,冰島語:Skandinavía),又譯斯堪地那维亚,在地理上是指斯堪的納維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