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以紀實的採訪文學得名,而她最為世界所知作品之一,是對於車諾比核電事件的記錄與報導。
在《車諾比的聲音》一書中,她這樣描述寫作此書的理念:
「車諾比在我看來是一段歷史新章的開端,它所代表的不僅是所知,同時也是預知,因為我們開始懂得去質疑原本認識的自己與熟悉的世界。」
「談論過去或未來,我們往往習慣將主觀的時間概念加諸這兩個詞語之上。然而,車諾比核災爆發後,首當其衝的正是時間概念的崩解。飄散至世界各地的放射性同位素長期殘留在環境中,需要等上五萬、十萬、二十萬年,甚至更多時間才會消失……和人類的壽命相比,放射性同位素是恆久而不滅的。我們能懂什麼?我們真有能力洞悉未知的恐懼背後隱含哪些意義嗎?」
「我蒐羅、記錄平凡的情感、思緒和話語,試圖藉此看見一個人的日常,一睹普通老百姓的平凡人生。只是這裡的一切──不論是事件,或就此定居的人民──都非比尋常。車諾比對他們而言,既非隱喻,亦非符號,而是他們的家園。在藝術創作中,世界末日和各種天崩地裂的科技浩劫已是陳腔濫調,但我們卻時至今日才領悟,原來真實人生遠比藝術作品所表現的還要曲折離奇。」
「一般來說,一起事件至少得過個五十年才會被歸入歷史,但這件事我們必須趁著人證物證都還在,加緊腳步盡快追查始末……」
透過她的筆,人們聽見了災民的聲音,那些一度遭到官方壓抑的真實經歷。比如以下這個故事:
「我想要作證…… 」
「事情過去已經十個年頭了,但至今我依然每天活在陰影底下。一直到今天,始終揮之不去。我們全家住在普里皮亞季,這座城市現在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雖然不是什麼作家,不過我是過來人。事情是這樣的,我從頭說給您聽。」
「我們小老百姓,本來過著平凡的日子,和其他人一樣,每天上班下班,領著勉強餬口的薪水,一年出門度假一次,結婚生小孩。我們的生活完全是普通人的寫照。可是一夕之間,我們卻淪為人盡皆知的車諾比災民、怪胎、世人熱議的話題。現在想當個一般人簡直是天方夜譚。」
「我們回不去原本的生活了,旁人看待我們的眼光也都不一樣了。人家見到我們便問:那裡很恐怖嗎?核電廠燒起來是什麼樣子?你看到了什麼?你還能生小孩嗎?你太太沒拋棄你嗎?事發 後的那段時間,我們變得好像稀有的展示品……即使是今天,民眾只要一聽見『車諾比災民』, 就跟聽到警報聲響一樣,立即轉頭望過來說:『你從那裡來的啊!』 」
「這些都是我一開始的感受……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一整個人生…… 」
「爆炸後第三天我們搬離開家,當時反應爐的火還沒有撲滅……我記得有位朋友說:『這就是反應爐的味道。』那股氣味不是文字可以形容的,但民眾對災情的認識卻是從報紙上讀來的。車諾比變成了恐怖的禁地,政府對這件事竟只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我們必須了解這樁事故, 因為這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只談自己的經歷,還有我親眼目睹的真相……」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收音機廣播宣布:『不准帶貓!』我女兒聽到之後,稀里嘩啦哭了起來。她害怕失去心愛的小貓,怕得連話都說不清楚。於是我們把貓裝進行李箱,可是牠待不住,鑽出來把所有人抓得遍體鱗傷。廣播又說:『不准帶任何東西!』所以我什麼都不拿,只打算帶一件東西。就那麼一件!我要把公寓的門板拆下來帶走,這扇門不能留下……大門再用木板封起來就好了……」
「我家的門……是我們的平安符,是我們的傳家寶。我爸走的時候就是躺在這扇門板上。這個習俗打哪來的我不清楚。不是各地都會這樣做。按照我媽的說法,在我們家鄉只要人往生了,一定得把遺體安放在死者家的門板上,直到入殮為止。當初我爸躺在門板上,我徹夜守在他的身邊。我們家門一整晚就這麼讓它開著。除此之外,這塊門板上滿滿的刻痕,記錄了我的成長過程──從一年級、二年級、七年級,一直到入伍前……旁邊就是我兒子的成長紀錄,還有我女兒的……這塊門板就像一部年代久遠的書,記錄了我們全家老小的一生。您說我怎麼能不帶上它?」
「鄰居有車,所以我拜託他:『你就幫幫忙吧!』他指了指自己的頭,意思是說:『老兄,你頭腦壞啦!』不過我還是趁夜騎著摩托車穿越森林把門運了出來。那已經是兩年後的事了。當時我家已經讓人洗劫一空。警察以為我是上門趁火打劫的竊賊,一邊追捕我,一邊喊:『我們要開槍了!』沒想到搬自己家的門竟然會被當成小偷……」
「後來我老婆和女兒的身上都長滿了五戈比 那麼大的黑斑……時有時無,說痛也不會……於是我送她們進醫院檢查。我問醫生:『檢查結果怎樣?』對方卻回:『結果不是給你看的。』我說:『不給我要給誰?』」
「那時候身邊的人都以為自己死定了……說什麼到了二○○○年白俄羅斯人肯定會全部死光光。核電廠出事當天,我女兒才剛滿六歲。我原本以為她什麼都不懂,但我哄她睡覺時,她都會在我耳邊輕悄悄地說:『爸爸,我還小,我不想死。』只要一見到幼兒園裡穿著白衣的保母或是餐廳的廚師,她整個人就歇斯底里了起來:『我不要去醫院!我不想死!』她最討厭白色了,所以我們只好連新家的白色窗簾都換掉。」
「您能想像七個小女孩清一色都沒有頭髮的畫面嗎?她們一間病房就是七個人……不行,夠了!我不說了。一談起這件事,總覺得心裡有個聲音在提醒我:『你這個叛徒!』因為我必須用旁人的角度去描述自己女兒的痛苦……有一次老婆從醫院回到家,情緒崩潰:『我寧可她死一死算了,也不要讓她承受那麼多折磨。不然讓我死好了!我再也看不下去了。』我受不了了,夠了!我不想再說了!我沒辦法再繼續說下去。我真的不行了!」
「小棺材送來之前,我們把她放在我爸躺過的那張門板上……那口棺材小得像是裝洋娃娃的盒子,像一只盒子……我要站出來作證,因為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奪走了我女兒的性命,可是政府卻要我們閉嘴。說什麼科學尚未證實,也沒有任何資料顯示核災會致人於死,還說得等上好幾百年才能斷定。但是,我的生命短暫,等不了那麼久……請您記下我的告白……至少請您記下:我的女兒叫卡嘉,小卡嘉,過世的時候她才七歲。」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陳志豪譯,《車諾比的聲音:來自二十世紀最大災難的見證》,貓頭鷹出版,2018。
▎博客來☞http://bit.ly/2LRn0kh
#說書 #閱讀日常 #核能 #科技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HBO拍的車諾比也很值得一看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我第四次讀這本書,而每次在翻閱時,這本書總能讓我的某些問題茅塞頓開。 《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的書名一定會讓你覺得他是本心靈雞湯,但其實不然。書中李開復大量列舉許多發生在他身邊的故事,有許多取材自微軟或蘋果內發生的小事,而許多作者想表達的觀念價值就隱含在這些故事中,在讀者快速吸收內化,但要做到這...
文 森 說書 做 最 好 的自己 在 陳允萍 Facebook 八卦
一個不等值的巡官~
錯誤的政策才是造成混亂最大的罪魁禍首(文長慎入)
2007年1月因為業務移撥的關係, 我隨著業務移撥到移民署上班, 在那之前我是在台東縣警察局台東分局的外事巡官!
當時的時空環境背景, 巡官是一個非常令人敬畏的職務, 在鄉下地方若是能升遷到巡官這個職位, 是受到鄉里間仕伸的景仰與黎民百姓的尊敬,那簡直喊水就會震動的局面( 那時候的時空環境這一點也不誇張)!
巡官的產生,大部分是中央警察大學畢業才能取得的資格, 另外基層員警也有年資到了(己升巡佐),依序到警大去受一個巡佐班的訓練,取得任官資格後,也可以當巡官, 另外警員要努力的話,也可以經由考試的方式去取得二年制的技術學院資格,進警大受訓,兩年畢業以後取得巡官的任用資格,它的遊戲規則是要看你服務時候的功獎佔一定比例,加上自己讀書考試的分數加總起來全國的警察去考試評比優勝劣敗,就看自己下的苦功及讀書的功力,許多的基層警察,為了要進官校取得巡官的任用資格,無所不用其極的爭取功獎,爭功諉過的比比皆是,這有許多社會新聞都有報導我就不再多說 ,背後的原因大都只是為了要爭取升巡官的機會!
但我到中央警察大學進修這個管道與大多數的人不太一樣,那種考試完全不計算自己工作時的功獎, 只看你考試的成績,它更特別的是,考試的時候並沒有選擇題,完全都是申論題 ,換句話說你肚子裡面沒有點東西到考場是完全屁不出來的! 而我肚子裡面的東西就是工作這十年來親力親為, 什麼事都是自己動手做換來的經驗!
我那時候在警察總局外事課,看起來像內勤, 但實際上因為剛到警察局報到的關係是一個菜鳥,根本整個台東縣警察局的涉外案件,都是我處理,因為發生的時候都是三經半夜,從台東最北到池上,南到森永加起來有150公里以上這麼長,我都是一個人開著公務車前往處理,隔天早上8點還要去上班,雖然警察局內部也有配置司機工友,但因為當時司機工友大哥們年紀都大了,我當時年輕仗著自己體力還好,我都請他們繼續休息,我一個人拿著公務車鑰匙就出發了,協助偏遠地區的派出所處理發生的涉外案件,幫忙問筆錄之類的,現場有時候還要充當翻譯,甚至遇到現行犯的狀況也要陪著到地檢署充當司法通譯一下,回到辦公室還要打報告傳真警務處做結案,有時候取締到非法的外國人在警察局收容時的證件沒有備齊全送不回國,還要幫忙他們到各國駐台辦事處協助辦理護照還有籌措機票款,為了要遣送他們回國!
記得當時有很多非法的雇主還有仲介故意不付那些外勞機票錢,都被我叫來警察局一一恐嚇警告,請他們將該還人家的錢吐出來!大家都乖乖的還給人家,我當時覺得這麼幹還蠻高興的,小有成就感 XD!
記得當時要遣送外國人是要送到桃園中正機場,高雄小港機場並沒有飛機飛往國際線,台東這裡的特殊地理環境我們要遣送外國人,必須開車到桃園然後再從台北坪林宜蘭花蓮一路開回台東, 每次出去遣笑勤務就是繞台灣一週,比較誇張的是我們公務車除了加油之外中途並沒有熄火,總共16個鐘頭就可以繞回原點!
我這樣子的苦差事工作,最高1年總共出差69天,也就是我每年最高繞台灣23次! (因為超過40公里以上嘉義以北一次出差就是3天 ),但是我當時並沒有什麼怨言(除了累之外)!因為一路上的風景都還蠻好看的!
我當時好像是和電影阿甘正傳當中的主角一樣,什麼工作我都去做 因為覺得非常的新鮮,也沒什麼抱怨,也曾經分派也到台北出差負責李前總統就職大典的外賓安全隨扈10天的苦差事,雖然住的是大飯店,但每天都要配著槍睡覺,那種奇怪的工作說起來也非常的特別,我當時是負責帶甘比亞副總統,那一團外國元首在台北市的交通聯絡和外賓安全的工作是我和另一個警政署外事警官隊的科員一起負責,除了認識到許多的兄弟 還有外國的友人之外,更獲得許多人這輩子不都可能得到的寶貴經驗,就是因為這幾年從事基層外事警察特別的經驗,讓我在考試的時候發揮的淋漓盡致,基本上我根本不用準備什麼!
我當時是以專科警員身份直接跳級報考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中間跳過大學部那一級,但那考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難,我就是自以一個最基層的外事警察經驗,不過是把自己多年來的經驗寫到考卷上而已,記得當時我第一年去考備取第一,第二年我再去考一次就是正取第一! 這也多虧了這幾年來許多工作都親力親而累積的經驗!
在研究所畢業之後我是一個人從學校畢業所以並沒有馬上分發,我自己因為要隨業務移撥到移民署所以也並沒有想要當巡官, 我厭惡警察這個制度,我痛恨這個制度和裡面官僚的作風,當時這個抬頭對我來說已經沒有意思了!後來人事室還是告訴我必須去做一個升等要不然將來很吃虧,於是我自己跑到警政署的人事室,去找任免科的科長請他幫我分發巡官,很幸運的我在同一個單位有一個外事巡官缺與是我原地就升了外是巡官!
記得當時人事只給我一個兩線一星的階級章,叫我自己戴上製服上, 過了好久他們才在一個會議上叫我去給警局長授階,後來我太太還把授階的照片扔了,我也沒有要再找回來的意思
而我穿著巡官的製服第一份工作還是遣返外國人!台東縣警局的同事根本不知道我生了巡官, 第一個看到我穿巡官制服的竟然是屏東草埔隧道那一頭的草埔派出所值班同仁, 他以為是新來的巡官來查勤了所以趕忙出來向我敬禮! 其實我只是路過去上廁所而已, 當時還小小驕傲了一下,心裡想著我家裡三代沒有當官,這代我大概當了最大的官了! 同車一旁戒護跟我一起出差的同事邱儒先上車的時候在旁邊笑到肚子痛!但後來我也到移民署去了,所以這個巡官對我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移民署根本就不重視巡官這個職務或是經驗!這個以後再談~
其實今天說書的重點是,巡官這個職務,在現今警察的環境當中已經不那麼的稀奇了,因為整個制度的關係一大堆人等著要升巡官, 只要3等特考或是當時的乙等特考有通過的人都可以有機會到警大去受訓出來就可以任巡官,現在的巡官感覺上有一點警員化的感覺,到處都是等著升巡官的基層同仁,而這個現象並不是突然爆出來的
早在數10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來檢討為什麼國家考試通過的不能勝任巡官一定要在警大做另外一次考試?後來基層同仁大家努力,甚至和警政署打官司,去做大法官釋憲,大法官最後也認同這個道理,於是就廢止了原來警政署的自己那個不合理的官職分立的行政命令,於是所有考過的三等的警員都可以依規定排隊到警大受訓, 這人數目前至少有好幾萬人吧,搞到現在巡官變成警員化在也不那麼等值或稀罕,大家都是巡官!
只是這個制度早就是有問題的, 而這個問題早在數10年前就可以解決並且承認錯誤做改革,但警政署就是鴨子嘴硬不想改後來才被 基層警察同仁用司法的力量在體制外做大法官釋憲強迫他們改,可見行政機關並不是不會做錯事, 而是他們經常做錯事 死不承認,而是人的觀念趨近於官僚和保守不肯做改變,把一些人應有的權益忽視了而自己高高在上自以為是!
換句話說今天這個混亂失序現象,最應該負責的還是當時就可以改變這個情況的決策者
這個小故事讓我深深覺得,只要是有人,就一定會有一些偏見或是觀念與民主潮流不相符合或甚至侵害人民的權益,而能夠防止這一切就是要建立良善的製度, 並且要監督這個制度的實施作權力的製衡才能夠為大家謀福利!
而這一切,並不是一個警員,巡官或是署長能夠決定的, 唯有良心的參政者或執政者, 才能有辦法改變這一切 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製度
人家常說,你不參與政治總有一天就讓政治玩死你!
我想要改變一切就從參政開始, 這也是我當初亦然決然決定從政這條路的心情和態度,我想要改變這一切, 改變台東,改變我們的未來!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制度的錯當然是管理人員的錯
#你不玩政治你就等著讓別人玩死你
#建立制度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改變台東改變未來
文 森 說書 做 最 好 的自己 在 A編工事中 Facebook 八卦
#重版出來
#評論
#久慈社長
經過了編輯們最高人氣的安井之後,接下來就是本編自己心血來潮點名評論了,順序無關喜愛程度,因為重版裡面的每個編輯,各自的優點或缺點,也許都是幾%的自己。
今天想要來聊的是一開始就被小熊暴摔的腦闆,久慈蝦久。
#是說蝦久幹嘛拿著掃把就衝出來啊當然會被摔啊
#不對也不用摔成這樣啊
#蝦久故意成這樣根本就是個M
久慈社長的故事從第五集開始。緣起於小熊像個變態一樣觀察帥氣的五百旗頭平常到底都在幹嘛,撿垃圾、捐錢、救蚯蚓,堪稱出版界好人好事模範森的五百旗頭說,他也是從久慈社長身上學來的。#宮澤賢治 詩集是他進出版社文藝部之後,幾乎是從社長手中接下來的作品。
久慈生於一個出產煤炭的貧窮小鎮,身為礦工的父親因為肺炎逝世,家中貧窮的經濟,即使老師求情也無法讓他繼續升學一圓想當醫生的夢想,母親甚至在他畢業那天就那樣離家出走,久慈也就因而走入漆黑的礦坑,為了生存而生存。
母親那句「窮人有窮人的活法」言猶在耳,久慈開始學壞,打架、勒索、賭博,直到在河邊遇到歐吉桑的開示。
「運氣是可以攢出來的」、「和運氣做朋友」,宛如天雷一樣打進了久慈的內心,他因此前往東京的小工廠做工,就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讀到了友人借他的《宮澤賢治詩集》,讀後激動落淚,此後成為文青,也興起了想進入出版社的念頭。經歷人生的大起大落後,他過著簡樸的生活,常做善事,希望把運氣累積到事業上,累積成每一次的重版出來。
扣除個人經歷的部份,其實久慈社長的理念或閱讀經驗,可能和許多出版人是一樣的,從以前到現在,確實有很多編輯是因為一種對文學、閱讀的瞬間感動,產生對書本的崇敬,而懷抱著想要成為出版人的夢想。
但是,看著一本又一本過期的雜誌、無法再回頭的回頭書被銷毀,那樣的閱讀經驗,因為環境的關係(一整個世代都辛苦的奮鬥生活)和技術的提昇(媒體網路的排擠與替代),漸漸地貶值了。
而文學不分國度,似乎也普遍從出版市場退位,過去的再版盛世幾乎不在也不會再。因此我們現在已很難理解,文學和出版擦出的火花,如何照亮一代人對出版業的想像,如今則是黯淡,等待什麼樣的機緣再度點亮火光。
社長說:「就生存而言,書也許不是必需品,即使不讀書,或許也能繼續生活下去,但是,通過一本書,人生也許得以改變。」「書讓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這並不是一種矯情的宣示,畢竟出版的意義,從物質基礎上徹底發生了改變,新時代的出版人開始意識到「內容」才是重點,卻仍對紙本或電子書的未來惴惴不安:真的只有「內容」最重要嗎?我們仍對紙本裝幀設計的刺激迷戀不已,但是否最後只是一種小眾的趣味?我們對電子書的未來過份瞻望,但如果未來就是一個沒有閱讀的世界呢?或我們會不會有一個回到最原始狀態的悲慘瞬間?
退一步想,無論是紙本書或電子書,或只剩內容,所有的前提都是「閱讀」,我們如何在這個資訊快速流動的世界當中努力描述「閱讀」跟「瀏覽」、「看過」的差異?
或許,想辦法讓「讀者」這樣的特殊人種繼續存在、願意等待,真的遠比出版什麼還重要多了吧。
ps.曾經在日本台的節目中看到,宮澤賢治出身的岩手縣民幾乎人人都會背他的詩!國民作家當之無愧啊~ #台灣鄉民也很會背影跟綠豆糕就是了
#是說書店彩票中獎你可以留給員工尾牙啊
#把好運分給大家不好嗎QQ
文 森 說書 做 最 好 的自己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這是我第四次讀這本書,而每次在翻閱時,這本書總能讓我的某些問題茅塞頓開。
《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的書名一定會讓你覺得他是本心靈雞湯,但其實不然。書中李開復大量列舉許多發生在他身邊的故事,有許多取材自微軟或蘋果內發生的小事,而許多作者想表達的觀念價值就隱含在這些故事中,在讀者快速吸收內化,但要做到這些,要花掉我們不只一輩子。
在書中李開復不談遠大創業、不談自己未來開立的創新工廠,而是將重點放在莘莘學子與初入社會的新鮮人,他用自己曾兩度放棄法學院及待在美國繼續高就的例子,勸勉讀者,任何你人生中的大決定,必須依循著自己的心靈最大價值,而決定後果斷放棄,則是你必須忍受的成長痛。
如果你在學校中不知為何而讀,如果你在大學中猶豫是否要繼續升學,如果你在職場中遭遇困境,如果你在人生中面臨阻礙,這本《做最好的自己》絕對值得你放進書櫃,每年品讀。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部落格: https://vincentreading.com/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YHCI-xBuq8/hqdefault.jpg)
文 森 說書 做 最 好 的自己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現代人對於關係的困擾,有很大的程度都源自於跟「家人」的關係,假如你也想要舒服的跟家人相處,就一定要鎖定今天的節目。
在收看影片之前,不論你是在Youtube,還是Podcast收看還是收聽,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你的具體支持,是我們製作節目的最大動力~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跟大家聊聊「家人關係」這個主題。
我想對大部份的人而言,我們都是從小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長大,小時候爸爸媽媽照顧我們,長大了想多跟爸媽親近,這是很自然的事~
家庭會傷人?
只是當家裡發生一些紛紛擾擾的時候,受到東方文化影響的台灣,大部份的人都希望以和為貴、息事寧人;畢竟同在屋簷下,能夠和諧相處是最重要的事!
然而在我的實務經驗上,「息事寧人」這樣的思維,卻是辛苦的開始,因為人都是有情緒的,而且情緒每天都在波動、變化;要是一昧的強調「家和萬事興」,反而容易壓抑過多的情緒。
導致家人關係太糾結,到最後養育的恩情、陳年往事、甚至於是生活、情緒、財務,全部糾纏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
說到這裡,讓我想起一個學生的家庭困擾,他的情形是這樣子的~
我的學生是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畢業後有了工作,也曾想過搬離開家,不過考量到房價物價,掂掂自己有限的薪水,自己獨立生活實在太辛苦。
加上母親過幾年也會退休,怕媽媽一個人生活太寂寞,留在家裡跟母親作伴,還有人幫忙打理生活瑣事,想想也挺好的。於是她就選擇繼續住在家裡。
一開始還相安無事,可是隨著她工作越來越忙碌,母親對她的擔心就越來越多。怕她太忙沒時間吃飯、纖維質攝取不夠,每天都準備一大盆水果要她帶到公司去。
即使她表示整天的行程都在外頭,帶水果不方便,媽媽還是堅持。有的時候加班晚回家,媽媽也堅持一定要等門,不管她怎麼勸,要媽媽早點睡,都沒用。
她覺得兩個人住在一起很有壓力,想要搬出去,不願意自己變成媽媽的負擔,可是又放不下母親,怕媽媽一個人太寂寞,當然錢的問題也是一個考量。
這三方面的矛盾,一直在她心裡打架,讓她很糾結、為難,就跑來問我該怎麼辦?
媽媽講不聽,怎麼辦?
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不過這倒讓我想起一位朋友,在對家人關係的衝突上面,他的面對和回應方式,非常經典,於是我跟我的學生說了一個諮商界前輩的例子~
這位前輩有兩個女兒,一個五歲,一個三歲,有天晚上,兩姊妹吵了架,妹妹先哭著跑到我朋友的房間告姊姊的狀;沒多久之後,姊姊也到朋友的房間,說妹妹的不是。
照常理來說,當父母親面對孩子吵架的時候,會很直覺的說「不要吵架!」或是會問「到底在吵什麼?」這一類想要介入排解,擔任調停者的角色。
不過我的前輩非常有智慧,他關注的焦點不是兩姊妹吵架的細節,而是跟兩姊妹說了一個「呵呵與癢癢」的故事~
「呵呵與癢癢」的故事
「森林裡啊有兩隻猴子,叫做『呵呵』和『癢癢』。呵呵和癢癢很喜歡一起 玩,玩得好開心的時候,都會哈哈哈一直笑,好開心好高興好興奮!
可是啊…有時候,呵呵和癢癢會吵架,一吵架,就會很難受,不舒服,不高興,很想要把對方推開,推得遠遠的…。
在一起的時候,會開心,會吵架,可是如果呵呵不在,只有癢癢一個,就會好無聊好無聊......」
這兩個小女孩在前輩的懷裡聽得很起勁,忘了哭,後來前輩接著說:
「森林裡啊,另一個角落,有一隻小河馬,牠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叫小河馬波波,小河馬波波有一天遇到小鱷魚赫赫,小鱷魚赫赫有看起來好可怕的牙齒,牙齒好尖好尖看起來就好可怕…
小河馬波波看著小鱷魚赫赫,說:『我要來數一數你有幾隻尖尖的牙齒!嗯∼∼∼一,二,三,四,五......哎唷喂呀,怎麼那麼多啊......』
小鱷魚赫赫,看到小河馬波波沒有被牠尖尖的牙齒給嚇到,忽然也開心的想要數小河馬波波的牙齒。
小河馬波波也有很多很多牙齒,而且啊,小河馬波波的牙齒圓圓的,好可愛喔!『一二三四五,哇∼好多可愛的小牙齒喔!』。」
小河馬波波和小鱷魚赫赫,後來還會發生什麼故事呢?下次把拔再跟你們說喔!」
前輩刻意賣關子,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兩個小女孩聽完故事,不約而同的翻下床,走到客廳,然後姊姊就跟妹妹說:「來,姊姊說個故事給妳聽。」
五分鐘前還吵的不可開交的姊妹,一下子又變得相親相愛了。
故事說到這裡,那位坐在我面前的年輕朋友,原本皺得很緊的眉頭鬆開了,嘆了口氣,笑了笑跟我說:「老師謝謝,我懂了~」
聽到這裡,不曉得你的感受是什麼呢?
「隱喻」是什麼?
會不會有種模糊的感覺,好像懂了一點點,又好像沒全懂呢?
事實上,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我並沒有提供我的學生,任何實質上的解決方案,而是跟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就能讓他主觀感受上的挫折、痛苦等等情緒,減輕了很多,那麼到底為什麼「說故事」會有用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這是因為故事裡有「隱喻」!
而所謂的「隱喻」,它是一種繞過表意識,直接跟潛意識溝通的語言。要是你對心理學有點概念,你就會知道,在心理學裡,人的意識層面分為表意識跟潛意識。
表意識的理智思維無法控制潛意識,不過潛意識卻無時不刻,都在影響著表意識的行為和選擇。
這就是我的諮商前輩~哈克,在面對女兒糾紛時的策略!
他不是直接調解女兒們吵架的「表面事情」,而是說了「呵呵與癢癢」的故事,就能繞過表意識,讓兩個女兒領悟到更重要的事情是「彼此的陪伴」,於是女兒們不吵了。
這就像是《孫子兵法》,很多人以為《孫子兵法》是教人打仗,用武力解決問題。但其實《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就請大家要多想想如何「不戰而勝」?不用流血、殺傷就能弭平衝突,才是更高境界~
如何啟動「潛意識」?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為什麼「隱喻」這麼神奇?
其實這個答案也不難,因為凡是有「隱喻」出現的時刻,它就意謂著在人們的心裡打開了「新的空間」,於是表面上過不去的事情,也就有了轉圜的餘地~
打個比方來說,就像前面提到的哈克兩個女兒,她們在聽「呵呵與癢癢」的故事同時,她們的表意識就跳脫出吵架的情緒,全心全意置身在森林裡,跟呵呵與癢癢在一起。
跟呵呵癢癢一起笑、一起開心、一起森77、一起失去呵呵,然後發現了會好無聊、好無聊!
透過這樣的過程,兩個小女孩的潛意識,不知不覺吸收了「呵呵跟癢癢」的故事結局;知道失去彼此會很無聊。
於是哈克不必為兩個女兒調停和仲裁,兩個女兒的紛爭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這就是隱喻的妙用所在!
同樣的,回到我的學生身上,雖然我沒有直接處理她和媽媽的關係,也沒有花時間協助學生細數她母親的好。
但透過隱喻和故事,她卻重新發現和媽媽的關係,不只有爭吵,其實還有滿滿的愛,他們都是相互在意的,誰缺了誰都不開心。
只是有時候,我們的心思會被一些小細節給佔據,覺得對方好討厭,好想討一個公道,證明自己是對的。
卻忘了,只要有任何一方願意先釋出善意,不被表象兇惡或憤怒的模樣給限制住,主動靠近,就能看到對方身上還有很多優點。
也正是因為這份善意,幫助自己長出更多心裡空間,看見美好。
事情不一定都能解決,可是心情很快有了出口~
那麼要是你也跟我一樣,很佩服哈克的智慧,很想跟他學習潛意識的語言,我會很鼓勵你,加入我們最新的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是哈克~黃士鈞博士,精心打磨一整年,在華人地區推出他個人的第一個有聲課程。
在【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裡,我們會隨著哈克的聲音,進入潛意識的世界,遇見全新的自己!
今年年初蔓延開的新冠疫情,對我們的世界造成許多經濟、交通、關係的破壞,而從更大的層面來看,這次疫情或許也在警惕我們。
當我們一昧追求成長、追求改變的時候,很可能是在傷害身邊的資源;就像人類之於環境的過度開墾、對生態的掠奪,這些都需要休生養息,才能恢復環境的健康!
同樣的道理,回到你身上,「表意識」為了生存而不斷擴張的人際關係,可能讓你感到疲憊或受傷,這也需要「潛意識」來幫你找回內在平衡。
我們在這個時刻,推出哈克的線上課程,是因為這個世界需要重新建立人與人的信任網絡,而【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就是能為世界、為家人重新找回愛與溫暖的課程,歡迎你的加入。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收看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把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打開。
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HS5mLSu8Hs/hqdefault.jpg)
文 森 說書 做 最 好 的自己 在 極簡姐姐 巧玉 Youtube 的評價
#極簡生活 #極簡主義 #斷捨離 #價值觀 #不購買清單 #不買名牌包 #極簡姐姐巧玉
影片中提到投資資產的方法,就是成為精品公司的股東
公司幫股東賺錢,讓未來的精品都是免費
開始投資點這裡👉🏼 https://ppt.cc/fbkjxx
『三小時講座原價$100,透過此連結報名是免費喔!』
極簡生活|為什麼不購買名牌包👜|分享我的價值觀|五個不購買的原因|兩種考慮的理由
影片中沒有介紹到過去的我其實也嚮往過購買名牌包包
大學時期的我還是經不住名牌的誘惑
當時候打工賺的不多,一直想說出社會工作再買吧
結果到了最後價值觀慢慢改變
所以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為自己購買超過5000元的包包
我們不一定需要名牌精品,但要精選有個人特色的單品
如果要用錢買什麼的話,那就用錢買自由吧!😉
時間點標記
00:00 影片開始
00:24 原因一
00:39 原因二
01:21 原因三
01:36 原因四
02:00 原因五
02:33 購買理由一
02:53 購買理由二
▪️更多影片
・簡單高效生活:https://ppt.cc/fcDFyx
・極簡理財系列:https://ppt.cc/fNo7zx
・極簡生活好物:https://ppt.cc/fpR3Qx
・極簡居家改造:https://ppt.cc/fxsKkx
▪️學習更多
跟我一起學習美股價值投資👉🏼https://ppt.cc/fbkjxx
跟我一起了解天賦順流致富👉🏼https://lihi1.com/qU0al
Follow me🙋♀️
👉成為高效晨型人 | 巧巧極簡生活提案:https://ppt.cc/fVAtRx
👉Instagram :chiao_talk https://www.instagram.com/chiao_talk/
👉FB粉絲頁:極簡姐姐 巧玉 https://www.facebook.com/Kayo-Lin-105...
👉Business Inquiries 商業合作:linchiaochiao88@gmail.com
✨如果影片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讚👍並留言✍🏼告訴我喔💗
推薦影片
一本能改變人生價值觀的書|《做最好的自己》|文森說書
https://youtu.be/DYHCI-xBuq8
小資族如何避免亂花錢?|武敬凱Jing Wu
https://youtu.be/W_RDNeQb3qk
為什麼小資族比有錢人,更愛亂花錢?|武敬凱Jing Wu
https://youtu.be/bBsdK_cA4_Y
Q & A
📷相機:DJI OSMO POCKET 口袋雲台相機
💻電腦:2017 MacBook Pro 13吋
🎞剪輯:Adobe Premiere Pro
📱手機:iPhone X
🎵片尾:The Island - tubeback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J4vdENh_U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