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政府線民深入校園長老教會
#名單遮蔽名字但會議資料連結在內文
#來看看線民的說詞有多麼類似
#政府只是來諮詢我 #我也是被關切的對象
星期二促轉會舉辦「探求歷史真相與責任的開始:壓迫體制及其圖像」發表會。
會議手冊裡面附的「#校園安定系統之佈建運用情形」這幾天引起不少公共討論。
稍早促轉會已將會議手冊全文上傳至該會網路,可以下載了:
👉 https://www.tjc.gov.tw/news/252
這次整個發表會,重點在於完整描繪威權戒嚴時期的 #壓迫體制圖像。裡面有許多調查成果,都相當讓人震驚,包括:
#對長老教會佈建高達1169人實施監控
調查顯示,1977年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後,威權政府隨即成立「八一九專案」。
佈建高達1169人在長老教會實施監控,密度達到每個教會至少佈建一人。
當牧師在台上佈道、教友在台下禱告,身旁就會坐著一位線民!
國家並嘗試控制長老教會的國際組織活動,影響教會內的選舉。
#國民黨如何滲透國家組織
以蔣介石的《總裁批簽》為檔案基礎,報告描繪國民黨如何全面藉由黨組織滲透國家機器。
以黨領政、讓軍隊國家化、干涉包含監察權的憲政機關,也控制民間的產職業團體、鎮壓政治事件、鎮壓後再強化控制。
#佈建綿密網絡控制校園
從手冊中「1. 某一年份的校園佈建工作檢討報告」來看:
那一年國民黨政府在校園中有「一般佈建3450人」、「重點佈建685人」、「支津佈建142人」。
換言之,可能同時超過四千人在監控校園!監控者除了師生,包含校園大大小小的行政人員,甚至舍監、工友、花匠、教師休息室工友。
#線民的說詞或辯解
促轉會依照檔案名冊,訪談了當年曾擔任調查局線民的人。有些人選擇裝瘋賣傻,當促轉會問起當年線民曾監控過的知名人士,例如李文忠、林佳龍、劉一德,他們假裝毫無印象。
有趣的是,有些當年的線民面對訪談時,都採取了類似的說詞或辯解:
#政府來找我是來諮詢我
#聊聊沒關係
#也是被關切對象
#絕對沒有拿錢
促轉會的報告整體顯示,我們對於威權政府壓迫體制的圖像,已經慢慢掌握輪廓。
我認為,台灣的轉型正義工程,應該邁入下一階段: #檔案公開應用與 #人事清查處置。
#檔案公開應用
目前有越來越多政治檔案被徵集、移轉至檔案管理局,逐步在進行整理與數位化。
但涉及監控的政治檔案,涉及線民的真實身分、被監控者的個人隱私、檔案相關人等名譽。
未來要全面公開,雖然已有《政治檔案條例》作為基礎,但可能還需要很多配套工作。
譬如比較德國🇩🇪的做法,是否只有檔案當事人能閱覽完整的檔案?
學術研究者、政府機關、媒體記者或一般社會大眾,閱覽檔案的規定各自為何?除了被監控者,監控者有沒有 #意見註記附卷澄清 的權利。
通常而言,不論是監控者或被監控者,若曾經或現在擔任越重要的政府公職,檔案的公共價值、歷史意義越重要,個人的隱私權會受到較多的限制,檔案更應該公開應用。
#邁向除垢與人事處置
看各國轉型正義過程的模式,當檔案逐步公開應用、真相逐漸明朗,也應啟動威權時間加害者的人事清查處置。從既有研究來看,大概有幾種模式:
✒排他型(exclusive):禁止與過去政權有一定關聯之人,擔任政府特定職務;
✒融入型(inclusive):賦予與過去政權有一定關聯者「第二次機會」,只要主動揭露過去所涉情節即可;
✒和解型(reconciliatory):當事人主動揭露與過去政權之關係後,再進行相關的比對查證,以驗示其陳述聲明之正確性;
✒混合型(mixed):組合前述三種類型之不同要素。
真相是邁向和解的基礎,不論後續如何明定制度化做法,現在各機關儘速徵集移轉檔案,補足歷史拼圖,是完整真相的第一步。
可惜目前大量的情治細胞,都還隱身在檔案中。應該盡速公開,才能尋求歷史真相。
邀請大家一同閱讀相關會議手冊與研究報告,我會在立院持續努力監督。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數位轉型四大要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韓國式防疫模式最受到肯定和注目的,第一是將科技大數據,運用在疫情調查與追蹤上,防堵了感染擴散途徑;其次則是生技研發能力,讓防疫單位得以執行大規模的廣泛檢測。現在這兩大能力成為後新冠時代,搶救出口和經濟的金雞母。四月份有103個國家向韓國採購病毒檢測試劑,連帶帶動韓製醫護用品出口大幅成長。像是人口呼吸器的出口訂單,已經排到了九月份,防護服出口增加325倍,就連外科手套出口也增加了73倍。最近韓國防疫單位推出了「電子名簿」程式,消費者要進出群聚場所,像是網吧,夜店之前,必需先以手機掃碼,進行實名認證,然後這些資料以及消費者去的娛樂場所、停留時間等就會被上傳到疫情管理系統。透過方法,防疫單位可以對群聚感染進行有效追蹤調查。而AI業者和5G通訊合作,推出防疫機器人,會自動偵測人群聚集,有沒有戴口罩,是否發燒等情況,進行管控甚至發出警示語音,要求人們保持距離。機器人身上配備的殺菌紫外線,還能夠在巡邏時進行環境消毒。這些將科技與防疫結合的手段,已經被視為後新冠時代,搶救經濟的未來產業。】
{內文}
首爾夜店爆發群聚感染一個月以來,確診超過270人而且還在增加中,更棘手的是,當初夜店裡來來去去的消費者估計約5千人,卻因為半數以上留的是假資料,導致後續疫情追蹤卡關,韓國防疫當局再度祭出科技管控手段。
(新聞旁白)
首爾市城東區的網吧門口設置有QRCode櫃台,消費者進入前必需先以手機掃碼,網頁連結後即會顯示(持有人)相關資料,消費者進行認證後,還需要填寫是否有發熱症狀 海外旅遊史等簡單問卷,才能夠進入網吧消費
防疫單位最新推出的電子名簿系統,要求網吧 練歌房及酒吧夜店等場所都必需加入,確保每一位消費者留下真實資料才能進門消費,掃碼後,包括個人身份及前往消費的場所進出時間,這些資料都會被紀錄下來,上傳到防疫單的主機,將保留四個禮拜,確定未有任何感染發生就會自動銷毀。利用手機科技,進行疫情追蹤調查,剛去也用在追蹤感染途徑,管控居家隔離者以及外來旅客健康數據監控,這回擴大運用在娛樂場所出入人員實名制管理,則是為了防堵可能的群聚感染。科技與防疫結合實踐的還有這一個5G通訊業者與AI智能公司合作推出的多功能防疫機器人。
(新聞旁白)
正在大廳巡邏的機器人,感應到人群聚集後立即往前靠近,確認2公尺內聚集了2人以上,AI基礎傳感器就會動發出語音提示 (請保持社會距離),這是由5G和人工智能AI 加上無人駕駛 網際網絡傳感器等,結合了各種ICT技術而成的"防疫機器人",在經過多人接觸的ATM提款機時,還能用紫外線燈進行殺菌,測量體溫儀若發現發燒人員,則會即時上傳數據,禁止其進出大樓
將科技與防疫結合,是面對新冠病毒時,韓國得以壓制疫情第一項關鍵,其次則是生技業者總動員,開發出高準確度的病毒試劑,這兩大要素,讓K-防疫模式引起全球關注的同時,更讓韓國政府找到了搶救低迷經濟的新藍海。根據官方發布統計,因為新冠疫情衝擊,全球需球縮減等因素影響,韓國四月份出口創下11年來最大跌幅,出口金額396億2千萬,下跌24.3%,從石化產品 汽車零件 手機 鋼鐵出口無一不下滑,唯獨防疫成功帶動了相關醫護產品出口大幅成長,防護服出口成長325倍,外科手套出口增加73倍,人工呼吸器出口訂單已經排到了九月份,就連消毒洗手液出口額也成長了77.5倍,甚至是一般生活醫療用品,如銷往歐洲的耳溫槍 血壓計等大幅增加,就連與健康沾上邊的空氣清淨機,銷售量也增加了178.5%。
而支撐防疫單位以廣泛檢測策略,找出確診患者進而控制住感染的大功臣:”新冠病毒試劑,現在成為K-防疫第一個賺錢金雞母,四月份有103國向韓國採購檢測試劑,出口金額超過2億美金,韓國生技業者下一步打算研發萬能試劑,可以同時檢測多種病毒,K-Bio也被韓國政府定位為國家戰略產業。
(新聞旁白)
若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者,那麼政府會透過手機和信用卡數據,來追蹤你的行動 紀錄確診前的移動路徑,手機連結警示系統 當警鈴響起就表示,週遭可能出現了感染者
韓國成功防疫的另一個關鍵,以AI與大數據手段協助流行病調查,將接觸者一個不漏的找出來,這套模式的運作,讓原本就在數位經濟佔據優勢的韓國業看到了更多未來,國土交通部集合相關部會,成立「K-防疫」技術專案小組,輔導業者開發製造,因應新冠疫情所需要的各種應用系統及配套商品,例如,流行病學調查支援系統 居家隔離應用程式及口罩銷售定點app,其中流行病學調查支援系統,規畫至少將開發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和阿拉伯語等4種語言版面向全球市場行銷。AI智慧業者也加入K-防疫商品化研發行列,可以邊走邊消毒,發出防疫警示的機器人只是第一步。
(新聞旁白)
國內通信業者與比爾蓋茨財團合作,正計畫活用通信大數據,依人口移動模式,研發一套傳染病擴散預測模型,政府也決定全力培植K防疫為未來新產業,到2025年投入1兆2千億韓元進行AI及大數據的各種研發工作
仿效1993年美國大蕭條,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推動新政,文在寅政府提出所謂<韓國版新政>,以數位經濟和後新冠時代的非接觸產業做為兩大重點,如遠距技術 結合AI的機器人服務 AI醫療,以及 K-防疫系統商品化研發,不只是搶救低迷的經濟成長,更要一搏國家產業轉型契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G9DZsHlOlU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6.07《文茜世界財經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ORTgpjBm8E
數位轉型四大要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面對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大陸製造業轉型升級 智慧家電工業4.0 客製化家電量身打造 網路上眾籌過關即可 援引軍事工業科技 成功打造無聲空調技術】
進入2017年,"中國製造2025"步入攻堅期,中國製造自主品牌提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踴躍出一批先行者。2月11日,央視財經首播《感受中國製造》系列節目,聚焦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轉型升級成果。央視記者走進海爾互聯工廠,探究具有海爾特色的智慧製造、個性化定制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舉措的新進展。
目前,海爾空調行業首創互聯工廠模式,並累計投產鄭州、膠州、西海岸新區三大空調互聯工廠,優化了用戶、需求和供給等要素配置,實現了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和工業4.0製造生產。用戶可以提出自己的創意,並與所有其他用戶進行交互,也可以和設計資源交互,同時將它放線上上平臺,由全球的設計師或者發起跨界合作完成設計,最終由海爾來實現專業化的生產。
小徐夫妻迎來了他們的第二個小孩,初春換季,天氣乍暖還寒,家裡剛停了暖氣,孩子一不留心就會感冒。想要屋裡恆溫,就得一直開著空調,但是吹出來的機械風不僅難受,機器運轉的聲響,還常吵醒熟睡的孩子。小徐想找一個適合嬰孩的無聲空調,他發現一個可以訂製家電的網站。
這是大陸最大的家電商,海爾家電的訂製平台,用戶可以根據需求自行設計產品,不管怎麼天馬行空的想法,梯形的冰箱、圓形的洗衣機,只要創意發起人能募集到足夠數量相同需求的買家,用戶就能夠以平價,買到專屬訂製的產品。
小徐希望訂製一款無噪音的自然風空調,即使夜深人靜,也不會打擾到嬰兒睡眠,很多父母都有共同的需求。
由他發起的訂單獲得通過,海爾負責設計送風部門的負責人,帶來最新的設計方案,這是和外部的軍工研究所共同開發,借鑒火箭點火推進研製成的技術。
海爾的資源平台,互聯了近三萬家供應商,已經匯集四萬多個資源方案,因此才有能力迅速回應客戶的訂製需求。
海爾空調膠州互聯工廠質量部長羅三說,「任何一個國家,只要說是它能提供的資源是我可用的,我都可以通過這個平台把它引進進來,作為我的一個支持方。」
訂製商品的技術解決方案,等於透過外包方式,引入全市場的技術資源,萬中選一。
空調的核心生產,則由海爾最新的工業4.0工廠完成,整個生產過程變得更加智慧。
這兩部看起來和特斯拉電動車廠所使用,造型和功能類似的機器人,正在配合對焊接好的冷凝器部件,進行折彎加工。數位化機器、全流程的設備互聯,讓機器人可以自行識別加工訊息。
海爾空調智能製造高級經理孫廣源說,「我們冷凝器的折彎機器人,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傳遞訊息的,它們可以直接獲取到我們產品的相關型號的訊息。那麼通過我們設備的自動互聯之後,大大提升了我們冷凝器的生產效率。我們原始的生產,一個小時只能幹到150到200台,通過這種自動的折彎,可以把效率提升到300台,每天我們每條線可以多幹1200台左右。」
這座工廠還在每台售出的空調裡面,加裝智慧組件,與用戶連線。
海爾家電的數據中心螢幕上持續顯示的,是在用戶家中監測到的空氣數據,青海是橘紅色,表示那裏的空調室內溼度較大,但是內蒙古、河北這些濕度較低的省分,就呈現綠色,橙色區域顯示空調的室內運轉品質較差,pm2.5數值偏高。
通過大數據分析,海爾不斷掌握用戶的需求,甚至比顧客更早一步。和空調的機械風箱比較,大自然裡的風沒有規律,變化的風速會給皮膚表面形成不同的刺激,他們因此在實驗中心模擬出自然風速,這是否會給人體帶來最舒適的感受,研究人員要在這個仿生人身上找答案。
智慧仿生人感應並且採集到的數據,全部會導入到這個熱環境舒適評價系統,不同的風速和溫度對人體產生的變化,通過這些色塊展現出來,哪種溫度和風速下,人體才會感覺最舒適,智能仿生人會把所有體感數據,傳送到熱舒適研究中心。
工程師們已經累積15萬組有效參數,只要採集到20萬組有效參數,據說用戶就能享受到最舒適的自然風。
技術問題解決,空調的外觀設計,也透過類似的國際平台,讓各國優秀的設計師,競爭出最出色的方案。一旦在市場熱銷,每位參與者都會按比例收到回報,賣得越好,回報率越高,也讓海爾智慧空調,以超過半數占比,連續3年穩居同行銷售第一。
數位轉型四大要素 在 數位轉型是什麼?從4個成功案例看數位轉型步驟、目的! 的相關結果
數位轉型 案例有哪些?數位化轉型適合哪些產業?企業數位轉型常見問題怎麼解?本文介紹數位轉型定義,包括數位轉型策略、轉型5大步驟以及3個轉型問題, ... ... <看更多>
數位轉型四大要素 在 數位轉型的定義為何?發展重點為何? - OOSGA 的相關結果
在分析了上百個數位轉型案例後,我們發現有四個最為主要的文化要素,其分別為水平且垂直的無摩擦溝通、跨部門的資源共享與合作、勇於實驗以及測試的精神、 ... ... <看更多>
數位轉型四大要素 在 準備好數位轉型四大要素,讓你邁向成功之路 - 里德網頁設計公司 的相關結果
準備好數位轉型四大要素,讓你邁向成功之路 · 1.優化企業營運流程(Processes Optimization) · 2.提升消費者體驗 · 3.提供深入的見解分析 · 4.降低營運成本.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