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臺電供電異常,造成臺北市內多處停電,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已二級開設,我要提醒市民朋友,在供電尚未回復正常前,盡量不要搭乘電梯,避免受困。
目前臺北捷運全線正常運作中,貓空纜車因供電異常暫停營運,已於18:20完成疏散工作。市區交通方面,部分路口號誌因失去電力無法運作,臺北市警察局各分局也已派員至現場協助疏導,請民眾小心通行。
同時也有4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苦讀17年書仍未畢業,是怎樣的光景?「哲學賦予我一種看世界的深度,雖然不會令我找到答案,沿途的風光卻很美。」現年36歲的楊俊賢(鹽叔)這樣說。他在德國和英國讀哲學博士,因未寫完論文,所以回到香港,做散工般在大專院校授課。留着一把長長秀髮,他說自六年級起便中間分界,「我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這位說話...
散工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八卦
用五年變成奧運選手
尋日奧運女子87公斤以上級舉重,全世界嘅目光都放响第一個變性選手新西蘭嘅Laurel Hubbard,或者破世界紀錄嘅中國金牌得主。但英國嘅嘅焦點反而係27歲嘅代表,個頭染成米字旗顏色嘅Emily Campbell,因為佢代表咗兩個奇蹟。
首先,佢係英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性成功得到奧運舉重獎牌,而男子組上次攞獎牌已經係三十幾年前(1984年)嘅事。正因為英國國家隊甚少得到獎牌嘅關系,運動員係唔會有任何資助,更加唔無訓練嘅支援,咁呢個就係Emily Campbell創造嘅另一個奇蹟,五年前佢連舉重係咩都唔知。
"You can achieve anything you want to achieve. I picked up a barbell five years ago for the first time and now I am an Olympic silver medallist."
不過成績嘅背後,呢幾年佢嘅訓練同出賽費用全部都係靠自己,做各種唔願同記者講嘅散工賺返黎,更感動嘅係佢個社區街坊身體力行咁支持佢。佢話街市嘅老闆每次見到佢都會送菜同生果,而訓練用嘅嗰對鞋,就係補鞋師傅幫佢搞,即係鞋爛咗都只係要補...而個補鞋師傅仲發起籌款活動,幫佢參加今次奧運。
"And, now this kid, who was raised in Bulwell, Nottingham, is an Olympic medallist.”
當大家都明白英國係無獎牌獎金,而舉重都算係其中一個賺錢能力比較低嘅項目,咁Emily Campbell嘅動力除咗為榮譽之外,係咩呢?用自己去感染其他女仔勇於發夢,尋找夢想。
“I really do hope so because my sole aim in this life is to inspire somebody to follow their dreams."
Patreon原文:
五年,由乜都唔識變成奧運銀牌得主
https://bit.ly/3lq7xJG
#社羣嘅愛
***************************************
📢乞食廣告:文字、時間與心血有價
🥣每日更新乞兒兜:
https://www.patreon.com/goodbyehkhellouk
***************************************
散工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八卦
尋人 《純粹大武山》
台北的朋友來潮州找我談事情,結束之後,我開車送他們去車站。
經過潮州大橋,看看灰濛濛、沈重欲雨的天空,心想:讓灰色日子開心一點的辦法之一,是到圓環吃一碗冰。
於是轉向,開到了圓環。
我很少來,上一次來吃冰已經是一年多前了。
到了圓環,有兩家冰店;一家人多,一家人少。
去人少的那家吧。
三個人點了兩碗冰。坐下。
旁邊有客人靠近來,端詳我們的冰,顯然想看看我們碗裡的東西做參考來決定他們要什麼。
那人的視線離開冰碗往上挪時,看見我,頓時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說話都打結:「你是.....你是不是...你是.....」
是個上了年紀的人,皮膚曬得很黑,顯然是潮州農友鄉親吧,我想,於是跟他,和他身邊的妻子,高興地打招呼。
但是很快就明白了他為何如此驚異。他們是新加坡人,從新加坡到台灣南部來旅遊,而且決定要來「潮州」這個地方「找龍應台」。
到了潮州之後,不知道要去哪裡;不知怎麼走,走到了一個地點叫潮州戲曲館,問戲曲館的人哪裡可以找到龍應台。戲曲館的人說「不知道地址耶」。
問來問去,老夫婦累了,而且,也接近該赴小港機場的時間了。有人跟他們說,去圓環吃個冰吧,來潮州的人都要吃的。
他們邊走邊問找到了圓環,一家已經滿了,一家還有位子,於是他們踏了進來。不知道要怎麼點,所以先看看這一桌點了什麼......
這個太陽系裡的事情就是這樣的。
陳先生學歷只有小學三年級,是建築工人,是零工,是散工,一輩子靠自己的體力謀生。他讀過《野火》,讀過《大江大海》,讀過《安德烈》、《目送》、《天長地久》,他問候在倫敦和維也納的安德烈和飛力普,問候陽台上的美君,問候大咪流氓、格格、巧克力、布朗尼,也問候我新書的寫作進度......
拍了照,我回家,他們赴機場。
然後我後悔了——為什麼車裡就沒放一本書,可以簽名送他呢?為什麼就沒問他的地址,可以寄一本簽名書給他呢?
太陽系這麼大。
所以,新加坡的讀者,請幫我找到他的地址私訊給我吧,要送一本書給他⋯⋯
上一次的99.99999999% 發生在香港。到港島一個從不曾去過的偏僻海灘去看落日,那段偏僻海灘是從中環要搭車、換車,折騰一個多小時後才到得了的地方。
迎面而來兩個背著背包的年輕女子,正離開沙灘;看見我,「啊」了一聲,轉身卸下背包,當場從背包裡拿出《目送》和《大江大海》讓我簽名。她們是新加坡讀者來香港旅遊。
「來香港玩為什麼會帶著我的書呢?」
她們青春洋溢地聳聳肩,好像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快樂地說,「就覺得可能碰見你啊....」噫,怎麼每次的0.000000000000001% 都是新加坡讀者.....
(親愛的讀者,請不要來潮州找我——天文學家說,99.99999999%的情況下,是絕對碰不到的。何況,屏東很熱,何況,懶人就是要安靜才能寫書啊⋯⋯)
——————————————-
《天長地久》午餐共讀:
https://www.facebook.com/168638833866006/posts/417073722355848?sfns=mo
散工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苦讀17年書仍未畢業,是怎樣的光景?「哲學賦予我一種看世界的深度,雖然不會令我找到答案,沿途的風光卻很美。」現年36歲的楊俊賢(鹽叔)這樣說。他在德國和英國讀哲學博士,因未寫完論文,所以回到香港,做散工般在大專院校授課。留着一把長長秀髮,他說自六年級起便中間分界,「我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這位說話風趣幽默的大男孩,並非象牙塔中學者,而是一個致力把哲學推廣到大眾層面,決心要重奪「廢青」這個字義的大好青年。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逃走他鄉】BNO移民英國$12,000租三層獨立屋 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 居英權二代:要接受由低做起!(https://youtu.be/FLFGdaKUtPo)
【逃走他鄉】居英港人移民自白:BNO平權千年一見,蘇州過後冇艇搭 (果籽) (https://youtu.be/qMufEfTaJWY)
【港版國安法】續領英國BNO懶人包加疑難解答 持BNO入唔到日本境因印錯國籍 (果籽) (https://youtu.be/44aJ_QjXzB0)
【街市尋寶】旺角明星海鮮檔 罕見有證蘇眉+當造黃油蟹+刺身 仲有上門煮海鮮服務!(飲食男女)(https://youtu.be/9YEBSQJPdPU)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果籽 #鹽叔 #好青年荼毒室 #廢青 #象牙塔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散工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十年全職散工|80後炒散王日做3小時月入$25,000 疫下收入不跌反升 5大freelance心得最忌無方向
瘟疫一年,失業大軍持續擴大,不少人被迫「炒散」。40歲的鄭展晴,朋友都叫他做「炒散王」,freelance經驗10年,問他做過多少份散工,他想了想,卻答不上,最後借助手機一份份記下來:玻璃藝術家助手、舞台劇演員、配音員、音響設計、電力工程公司文件處理、波波池測試員……不能盡錄。炒散,或曰臨時工,收入不穩定,但展晴在疫市下收入竟大增,去年較2019年賺得更多。
展晴有不少炒散心得,值得參詳:一,要儲時間建立人脈,別以為一開始炒散便可以維持生計,他當初用了兩年先儲夠人脈及足夠工作;二,忌冇方向,要認清自己技能及長處;三,要勇敢接受新挑戰,他當初做電力公司行政工作,看似完全不相關工作亦要試;四,要隨時有後備方案;五,要規劃及計算收入,投資生財工具。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224/SMLME5IDNRDEVGPNTFXMTVFZB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全職 #散工 #炒散 #波波池 #舞台劇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散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未見過如此有趣的食店:油雞檔、小菜廳、私房菜集一身。
踢拖街坊來碗燒鴨粉、山竹牛肉,三幾十有交易;若要海膽煲仔飯或鮑魚小菜,二三百元起跳,豐儉由人;「奇鮮」如七斤重大眼雞,只有名人老饕秘嘗後傳出來,價就不必問了。「由我出世至30歲,人們都不會認自己是水上人,很怕被人笑。」金東大小廚老闆布有輝說。他是布袋澳人,來到筲箕灣幾番風浪,賣燒味、點心、小菜及至主打海鮮的蜑家菜,一步一步印證「水佬輝」的出頭天。
記不清是哪一年,阿輝說有套戲叫『亞唷』,「我們被人笑,覺得是低等少少,被寸嘴叫『亞唷』。」字音「香、康」,「國、腳」,他說分不出,「我第一份工做鋁『倉』(窗),說到今時今日都不正,索性告訴人:我真是水上人,我煮的就是原味少少水上人簡單而鮮味的東西。」出身,年少時不敢宣諸於口,竟是後來成功的基石,名人食客對他的蜑家菜趨之若鶩。
跟阿輝到筲箕灣街市走一圈,如入寶山。肉厚的針墨正當造、貌醜的石崇助傷口癒合我聽過,殊不知被劏肚取走墨囊的針墨仍然生鮮,端倪就在觸鬚上吸盤仍會黏着你手指;石崇愈炒愈貴呢!但牠和有毒的老虎魚十足孖生兄弟。阿輝展示,老虎魚肚皮黃,石崇的白而略帶紅。大過拳頭的鹹水奄仔、石蟹,前者肉質嫩滑,後者爽彈蟹味濃;還有岩岩巉巉的勒螺、大眼螺、跳螺、塔螺等等本地鮮,若非他介紹,根本走寶。
阿輝小時候住在布袋澳,常跟爸爸布廿九出海捉魚,「一年四季好多零食,岸邊有蜆螺,後山就有山棯油甘子。」14歲中一那年他輟學,跟堂兄到筲箕灣收購魚餌賣給漁排,「當年筲箕灣有個魚市場,漁船載着滿滿漁獲,甚麼季節返甚麼魚,那年我差不多全學了。」
上岸,改命運
識魚,也得烹魚。阿輝指出水上人很少用醬,多用菜脯、冬菜或大頭菜吊味;有時蜆跟其他海鮮一起煮,鮮上鮮,特別甜。他的蜑家廚藝,第一個師傅就是媽媽:「她天天九味魚十味魚,泥鯭也有豉油王煎泥鯭、鹽油水泥鯭、白豆煮泥鯭……樣樣味道都不同。」「我最先教他是酸菜魚,跟住煮豬膶蜆。」輝媽說。她七十有九,午市負責收銀,豬膶蜆是店中人氣菜式,她與有榮焉。
講到學師,阿輝不停提「這裏的水上人」。艇家、海鮮檔主來食飯送貨,不時教他煮,「有些嚡口的魚分解能改變肉質,可能用生粉包、用鹽醃,會很好味。」
不過,最先帶給他成就感的,並非烹鮮,而是燒叉燒、賣燒鴨粉。
布袋澳,不過是個小小避風的灣頭。「在水上時當然辛苦,打魚之後搬來筲箕灣賣,打風要搵避風塘周圍匿。仔女大個都不想他們打魚了,上岸做。」輝媽希望子女有不同的命運。
天下父母心,她和丈夫拚命搵錢。「我從小就見他們做好多份工:在漁排養魚、載人去釣魚及撐艇、去清水灣高爾夫球場打散工……儲錢買了三間樓。1989年,賣了一間樓打本給我幾兄弟姊妹開鋪。」店就在現址,叫做東大美點小廚,最初賣梅菜扣肉、生炒骨、油雞等。
當時筲箕灣是漁船補給站,東大就做水上人生意。「水上人好鍾意食肉,因為在海上已經日日食魚。」燒鴨粉最受歡迎,水上人一日食三餐也不厭,「湯底非常重要,用梭羅魚和大地魚熬製而成。」燒味粉的底韻,仍在大海。
同坐一條船
阿輝有三哥一姊,家中排行最小;東大由大哥帶領。沒兩年,他返布袋澳做粉麵檔,後來學會燒叉燒、燒鴨。93年,媽媽一通電話又把他帶回筲箕灣。「我媽說:三間東大好靜,欠很多錢,你回來啦!」原來大哥由一間東大開到三間,錢,卻突然間全沒了,父母已把手上兩間樓賣掉還債。
當時東大已由兩個鋪位相連,一邊油雞檔,一邊賣小菜。「我們水上人同坐一條船,有甚麼大風浪都一齊過的。」只是,樹倒猢猻散,這「一齊」只有母子倆:在油雞檔,阿輝斬叉燒燒鴨;媽媽煲湯烚雞。有次打風漁船都泊岸了,油雞檔水泄不通,十元一碗粉麵,阿輝賣了近千碗,讓他開心了一陣子。
未幾,媽媽又告急,「隔籬(鋪)欠好多錢,大哥不做了,你會不會做?」原來兩老連最後的十萬元養老金也拿出來還債,仍欠人80萬元。「那時賣一層樓呀,500呎都是值65萬。」想到父母一毫子也沒有了,日日行六層樓梯租住唐樓,他很心痛。「由細到大,我和媽媽經常鬧意見,但最後她叫我做甚麼就做甚麼。」他接手店鋪,並改名金東大小廚。
信譽,等於商機
接手時,金東大欠租半年,欠貨錢三四個月,阿輝一心一意想着怎樣還錢。可是,錢繼續蝕,很快欠達百萬元,除了求神拜佛,他甚至去中山問米。記得那晚坐夜船,他抵埗已是七八點,先去一間食肆吃晚飯,「一進去,嘩!撞鬼呀!為何七點幾在賣蝦餃燒賣?」原來時興夜茶,其門若市;回港後,他照辦煮碗,賣起24小時點心,成為東區首間開夜茶的店鋪。
96年太太Ada剛有了BB,可是作小產,醫生叮囑一定要臥床休息。那時兩小口輪更,Ada不停搬點心蒸飯,抬來抬去,「因為無錢請人,全部自己做。我不能臥床,博啦!只能繼續做,又無事過到!我是吃排骨飯山竹牛肉養大胎兒的,產後也沒坐月就出鋪了。」Ada說着,淚水不住在眼眶打滾。
95年嫁作輝太時,丈夫已背了一身債。「那時我覺得他很有骨氣。如果一個男人願意承擔,他不會差。」Ada語氣堅定,沒後悔過。
追生意額一樣日日驚心。那時還債,他們開期票給債主,「我們做通宵,捱到第二朝九點鐘,就要即刻跑去銀行入數。如果你知道今晚做不夠生意額,第二朝沒有的,都要早過彈票之前通知那人,這叫誠信。」Ada說。
「你有信譽才可以有商機。」阿輝口吻如出一轍。還債十年,捱得很辛苦,「我記得04年05年我老婆走到門口,我在斬燒鴨粉,老婆同我講:唉!終於儲到第一個十萬。」
繼續前行
轉虧為盈有兩年,阿輝以為轉入直路,豈料08年現在賣小菜的鋪位業主加租不遂收了鋪。阿輝只能退守油雞檔,仍賣點心和燒鴨粉。半年後新業主上場,因為鋪位一直租不出,喜出望外地找回阿輝,更免他六個月租。
「那時做點心很難請人,我見兩公婆幾個人都得,就做回小菜,索性加些水上人做的菜式,怎知反應幾好。」七八年前店鋪裝修過後,他打正蜑家菜旗號,有相熟艇家和檔主給他留本地鮮,有布袋澳的阿叔姪仔幫佢曬鹹魚、魷魚仔、紫菜等,天然無添加,引來大批「想食好嘢」的岸上人追隨。而服務水上人的油雞檔、殺出重圍的點心蒸籠依舊在,是顧念舊客,也是誌記步步走來的艱辛。
「水佬輝出了頭,我們女人不需要的,我在後面幫他夠了。」Ada甜笑。
「錢賺了,全部先落她袋。」阿輝帶點挑釁語氣。
「管數那個最大壓力呀!」Ada還擊。夫婦倆,終於守得雲開了,也給父母一個安樂窩享晚年。
當年14歲,阿輝離開了布袋澳,做過魚餌收購、鋁窗學徒、學廚兩年……一直只想打工,沒想過做生意。「我行這條路,很多情況好似出海,預計不了。」出海看環境看天做人,做飲食也要看客人好惡。
從前交魚餌到白沙灣的漁排,船程兩小時,三號風球都要去,「浪很大,你的船一定要迎住浪頭去;你若回頭,或者浪在旁邊打,你會很易翻船。」阿輝形容「一洗濕個頭就要衝過去」,退不得。大哥從沒交代當年為何蝕大本欠巨債,阿輝不問也不恨,像船行,向前看,「來到今時今日,可以養起全家人,去某些地方找到靚食材,煮到客人說:真是好多謝你阿輝,煮這麼好食物給我。其實這些真是很開心。」
採訪:韓潔瑤 拍攝:關永浩
金東大小廚
地址:筲箕灣筲箕灣東大街59-99號5號鋪
電話:2569 4361
詳情: http://bit.ly/2CZZihc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散工 在 做散工糧又出唔足獎金又冇發僱主同中介都唔使負責?留意 ... 的八卦
經濟復甦工人難求,現時坊間出現不少 散工 中介,有市民搵 散工 見薪金吸引,仲有返工獎勵。點知做完糧又出唔足,獎金又得個講字!全因聘請係由中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