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讓孩子安心成長的幼托環境,為何屢屢成為危險場所?
身為媽媽,同時也身為立委,我會持續監督,立法改正目前顯現的種種問題!
今年 7 月,我接到了一群來自台北士林凱斯幼兒園的陳情家長與老師的陳情電話。他們和我說,自從去年 8 月開始,發現孩子身上有瘀傷,也有反常的情緒反應,甚至發現幼兒園強逼孩子吃嘔吐物,還拿鞋子丟孩子、用手戳孩子的頭,甚至恐嚇孩子說出去的話,要被剪舌頭,導致孩子不明原因嘔吐、血尿。
之後,我便聯繫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辦公室,向台北市社會局、教育局等各種管道,了解這間幼兒園涉及不當的對待情形,更可能有違法超收超載、違規使用空間的問題。
因為,自從去年 8 月通報後,家長們就沒再被告知任何調查結果,到底該涉案老師的調查結果為何?幼兒園園方是否有管理疏失的責任?其他違規事項的調查裁罰結果是什麼?全部都得不到行政機關的回覆。
後續我們持續溝通、了解調查的狀況後,才能將教育部認定並無違法事實的調查結果,轉達給家長們。
得知這個結果,家長們決定繼續勇敢站出來,與黃郁芬議員共同召開記者會,揭露這間幼兒園的種種誇張行徑,希望能遏止幼兒園虐兒的狀況再次發生。
這群來自凱斯幼兒園的陳情家長與老師是如此奮鬥不懈,不想讓發生在他們孩子身上的悲劇,再有任何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可能。然而,若家長沒有如此團結且堅持的決心,難道這個案件就湮沒在教育局內嗎?
地方政府調查過程有多項疏失!
1️⃣ 台北市教育局完全沒有主動邀集家長參與調查過程
當幼兒園班級中發生疑似兒虐事件,不論是幼兒園方、涉案老師,以及疑似受虐兒童及其家長,三方的陳述缺一不可。也因兒虐事件的性質,通常不會只有單一事件,更應該全面訪談疑似受虐兒童所在班級的其他孩子及家長們。
然而,這次凱斯幼兒園的調查過程中,教育局竟然連當事兒童及其家長,都沒有主動進行訪談。
2️⃣ 僅調查涉案老師,卻未同時調查幼兒園是否有管理疏失的責任
《兒少權法》中規定,幼兒園中的老師及相關人員,若發現幼兒園有不當對待的情形,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卻未通報,應該也要一起裁罰。除此之外,該涉案老師既然能長期對孩子施暴,園方是否也有包庇或疏漏的情況?
然而,對此教育局卻回應,通報人所通報的事項中,僅有通報這些不當管教的行為,並沒有提到園方可能包庇的情形,因此,他們並不會主動就這部分進行調查。
3️⃣ 調查完畢後,未主動將調查及裁處結果告知家長,家長要詢問結果還求助無門
由於目前地方政府調查兒虐案件的規範上,沒有應該踐行的程序及義務,導致調查方式可以由行政機關自行決定,事後也難以由民意代表監督。
這起令人憤怒的幼兒園兒虐案件,除了令許多家長心疼之外,更凸顯了目前制度面的許多不足。
身為媽媽,同時,也身為一名立委,我會持續監督,並立法改正目前的種種問題!
🔶 教育部應督促地方政府教育局建立調查兒虐案件的程序,明確規範應盡的調查、通知義務
1、建立幼兒園兒虐案件調查程序:
在調查過程中,應該主動約訪當事家長,以及當事兒童所在班級的其他家長;調查過程中,如發現有重要證據(如:監視器畫面、教保人員的解釋說法),應請家長對重要證據表示意見;調查幼兒園兒虐案件時,應同時調查園所的管理責任。
2、主動告知家長們調查及裁處結果,建立教育局事後告知義務
我們在幼照法、兒少權法修法中有提出,若托嬰中心或幼兒園發生兒虐事件並受裁罰時,應召開說明會告知該班家長。
即便修法版本還沒成功排案,但衛生福利部社家署已經在今年 6 月及 9 月的托嬰中心業務督導及聯繫會報中,做出新的政策決議:「將視兒虐事件的情節輕重,嚴重者會召開說明會將結果及後續處理辦法告知相關家長,即便是情節較輕微者,也一定要告知當事兒童所在班級的家長們」。
因此,我們在這裡要督促教育部,在政策擬定執行上,都應該跟進衛福部的做法,與孩童、與家長站在一起,讓家長能享有更全面的知情權利。
🔶 教育部應要求地方政府落實督導和稽查
除了不當對待幼童外,此次凱斯幼兒園陳情家長跟老師也說,透過凱斯網站上的班級照片,發現有超收的情形,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檢舉,卻又聽到孩子說,被無預警帶出去校外教學,甚至還被老師要求玩保持安靜的遊戲。
在檢舉卻毫無下文的狀況下,家長們強烈懷疑,地方政府是否在前往稽查前,事先通知幼兒園。
「無預警外出校外教學」、「夾層內、暗櫃中躲稽查」,都是我們經常聽聞的躲避稽查手法,無論如何,教育部都應確實盡到督導地方政府之責,讓《幼照法》所規範的「幼兒師生比」、「幼兒園招收人數規定」能夠確實落實。
🔶 我們已於3月提出幼照法、兒少權法修法版本,呼籲衛環與教文委員會儘速排審!
有鑑於《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在實際運作上,仍存在「師生比過高」、「違反之處罰效果不足」等問題,我在3月底時,已提出《幼照法》修正;後續,我們也會針對前面提及的「家長陳述意見權利」,繼續提出《幼照法》、《兒少權法》的修正。
此外,時代力量黨團也詢問教育部有關《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的修法進度及預計期程,目前得到的回覆是,教育部正在擬具相關條文修正草案,預計於今年9月30日前報送行政院審議後,再到立法院審查。
最後,我們仍要再次呼籲,教育部能按照規畫期程,盡快將法案送至立法院;也要強烈呼籲衛環委員會與教文委員會儘速排審相關法案,才能讓我們透過修法,將以上種種問題,從根本改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的網紅張耀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校外教學不該去遊樂園? 議員:政府不應過度指導】 〔記者黃鐘山/台中報導〕學校辦理校外教學規定不要去遊樂園,市議員張耀中頗不以然,他11日質詢說,遊樂園被打成沒有教育意義的地方實在不盡公平,應該尊重第一線的教學判斷;教育局長彭富源說,校外教學應融入教學目標,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中心。 張耀中首先詢...
教育部校外教學規定 在 王婉諭 Facebook 八卦
「超收根本抓不到?檢舉了卻沒被行政機關理會?」
提高罰則之外,落實稽查、建立檢舉管道也很重要!
幼兒園前五大違規態樣,第一名就是 #超收學生,證明了幼兒園超收現象非常嚴重,然而,除了提高罰則之外,許多人也表示,「超收根本抓不到」、「檢舉了卻沒有被行政機關理會」。
大家說得沒錯!
依據《幼照法》規定,地方政府原本就有日常的稽查管理及輔導措施,以確保幼兒接受適當的教保服務。
但是,幼兒園為了躲避稽查,常常會有突如其來的「校外教學」,或是要孩子躲在稽查員看不到的地方,不僅難以抓到實際違法情況,更增加孩子危險。
因此,提高罰則之外,如何請教育部落實各縣市督導管理之責,以及如何建立適當的檢舉管道,也是我們關心的重點!
我們理解,一般家長即便對於幼兒園有所懷疑,也很難提出確實的證據向教育局提出檢舉。其實,最有能力掌握超收證據的,正是幼兒園內的老師、職員。
但現在法制面缺少了鼓勵、保障吹哨者的機制,所以只有少數特別勇敢、特別有正義感的老師,才敢出面檢舉。
像是前陣子我們處理的凱斯幼兒園陳情中,家長因為孩子放學回來時跟他說,「我今天自己一個人被換到其他班級上課喔」,導致家長開始懷疑幼兒園有超收問題,才需要躲避稽查,但家長很難了解幼兒園內部情形,只能從幼兒園官網上張貼的照片去數人頭。
後來,是好幾位剛離職的老師,勇敢地現身說法,我們才有著力點可以繼續調查這個案件。
幼兒園裡的老師作為最能掌握證據的人,我們應該提供保密、隱私的管道,鼓勵知悉違規超收情事的內部職員、老師們,能夠安心地揭發不法事件!
為了保護跟鼓勵勇敢的揭弊者,時代力量在上會期已提出《公益揭發保護法》,提供勇於揭發不法弊端的人,獲得必要的保護。
我們希望保護揭發人,並且也鼓勵揭發。
你不需要過人的勇敢,也能夠安心站出來。就像蘇貞昌院長去年說的,「做對的事,不應該受到欺負」,如今,家長跟老師也都非常需要吹哨者保護的制度。
因此,我們也要呼籲行政院,儘速將上次因為屆期不連續而沒辦法繼續審查的揭弊者保護法送入立法院,讓我們一起保護這些勇敢的人。
教育部校外教學規定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八卦
#沃草快訊 #武漢肺炎 桃醫群聚再添一例 案839護理師家人確診 陳時中:防疫以來最大挑戰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下午2時召開例行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宣佈新增一例境外移入(871);一例本土感染(870),為案839同住祖母。指揮中心另公佈更多確診個案足跡(#見圖),請曾於同時間點出沒該處之民眾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至2/1,戴口罩、勤洗手,如出現症狀應盡速就醫。陳時中感謝醫護以及國軍,勉勵大家一起努力撐過。
.
陳時中表示,案863、864、865與今日宣佈的870,都屬社區中的親密接觸者。目前不建議大規模的跨區移動,但並不禁止。並呼籲民眾戴好口罩,做好消毒,避免至人潮擁擠之處。
.
媒體詢問如臺灣燈會等大型活動皆已取消,有家長反映是否能取消校外教學與畢業旅行等活動。陳時中認為並無必要,但會與教育部討論,了解教育部的意見。
.
陳時中表示,這是疫情迄今規模最大的行動,也是最大的挑戰。
.
#指揮中心說明桃醫後續處置作為
.
指揮中心說明桃醫 #轉院 者須採檢為陰性,轉院後入住專責病房隔離14日,移出前須採檢為陰性,目前約 169 位將進行轉診。#出院 者居家隔離14日,期滿採撿;#留院 者一人一室。1/6-1/19 在院之患者及陪病者進行回溯追蹤,如為高風險亦列為居家隔離。
.
指揮中心表示,各個案持續有新增列接觸者,目前已採檢者除報告確診者外,皆為陰性,尚有新增列之接觸者待檢驗中。
.
昨日宣佈新增的案869,目前研判應是 1/7 曾與案838(首例確診醫師)有工作接觸。
.
媒體詢問案865是否應向雇主通報。陳時中表示,目前並無此義務。有關防治機制問題,會在當本案告一段落之後,將再做檢討現有機制。
.
#境外移入個案
.
案871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前(2019)年12月前往西班牙訪友,今(2021)年1月8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於1月17日出現咳嗽、喉嚨痛及嗅覺異常症狀,18日由衛生單位安排至醫院採檢,於今日確診。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2人,為同住家人,因送餐時無適當防護,列居家隔離對象。
.
#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
.
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每日訪客可探視時段減少為1個時段,相關說明如下:
1. 訪客及人員進入醫療院所須全程配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進行體溫量測等健康監測,並落實手部衛生。
2. 訪客探視(病)由每日固定2個時段,限縮為1個時段,且每名住院病人每次以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醫院得視情形調整。
3. 住院病人之陪病者(含照顧服務員)以1名為原則。
4. 住院病房訪客及陪病者採實聯制登記,落實詢問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並可利用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查詢相關資料。
5.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者,於管理期間,勿至醫院陪病。
6.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者,於管理期間,勿至醫院探病。但居家隔離/檢疫第1天(含)以後且無症狀者,或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無症狀者,可依「開放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武漢肺炎)申請規定」採檢陰性後探病。
7. 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含外包人員)應穿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
.
指揮中心籲請民眾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如需提供病人物品,建議可交付予醫院轉交;若仍有實地探視之需要,應配合實聯制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另醫療機構相關管理規定,將視疫情發展滾動式修正。
.
有關「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陪病及探病管理原則」已公布於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醫療照護機構感染管制相關指引」項下,提供各界瀏覽參考。
.
另為因應COVID-19疫情發展,衛生福利部將適時考量醫院量能,調整醫院評鑑辦理方式,並於適當時間公布,以降低醫院不必要的負擔;並籲請醫院全力防疫,停止不必要的預評和演練,且應避免一群人跨樓層隨意出入。
.
#疫情統計
.
指揮中心表示,國內今日新增1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870至871),截至目前累計139,99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37,156例排除),其中870例確診,分別為765例境外移入,6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769人解除隔離、94人住院隔離中。
.
------
#沃草需要你 #定期定額募集中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IG_watchout.tw|TG/YT_WatchoutTW|TW_watchoutTW
教育部校外教學規定 在 張耀中 Youtube 的評價
【校外教學不該去遊樂園? 議員:政府不應過度指導】
〔記者黃鐘山/台中報導〕學校辦理校外教學規定不要去遊樂園,市議員張耀中頗不以然,他11日質詢說,遊樂園被打成沒有教育意義的地方實在不盡公平,應該尊重第一線的教學判斷;教育局長彭富源說,校外教學應融入教學目標,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中心。
張耀中首先詢問副市長林依瑩,知道什麼是「壹參陸玖」嗎?林依瑩問答「沒聽過」。張耀中說,壹參陸玖指的是台灣四大遊樂園,壹是義大遊樂世界,參是劍湖山世界,陸是六福村主題遊樂園,玖是九族文化村。
他又說,教育部103年發函給各地方政府,希望所屬學校辦理校外教學避免流於旅遊玩樂,這是干擾地方學校教學環境。四大遊樂園被打成沒有教育意義的地方不盡公平,因為野生動物園可以認識動物,或了解原住民文化及圖騰。
張耀中指出,教學環境應該單純化、專業化,不管是戶外教育或校外教學,都應該尊重第一線的教學實況,政府的角色應該是協助發展而不是過分指導。
彭富源說,校外教學是結合生活情境所推動的重要教育型態,讓學生走出教室,能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部函請學校辦理戶外教育,應以增加學生學習體驗、擴充知識領域等為核心,並無明文規定不能選擇遊樂園作為戶外教學場所。
彭富源強調,學校辦理校外教學地點,應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中心,兼顧學生需求及教育意義,配合活動行程進行課程設計;即使安排至遊樂園區,也應善用其自然環境、文史文物、生物生態環境等豐富資源,融入教學目標,達成校外教學的課程目標。
此外,教育局訂有「校外教學活動注意事項」,規範各級學校舉辦校外教學活動時,應以增加學生學習經驗與知識為原則,並應事先擬定實施計晝,提經相關會議充分討論,經校長核定後實施,教育局也將持續監督。

教育部校外教學規定 在 教育部主管法規共 系統 的相關結果
二、課程目標:. (一)戶外教育為學校課程與教學之一環,依據國民中小學課程目標,以. 學校本位課程為主軸,結合領域教學及彈性學習課程,規劃系統性. ... <看更多>
教育部校外教學規定 在 中小學辦理「戶外教學」議題的澄清說明 - 教育部 的相關結果
配合十二年國教課綱中所列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戶外教育等議題,必要時由學校於校訂課程中進行規劃之相關規定,教育部訂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實施戶外教育自主 ... ... <看更多>
教育部校外教學規定 在 法規內容-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育實施原則 的相關結果
一、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落實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目標,鼓勵高級中等學校(以下簡稱學校)辦理戶外教育,發揮戶外教育功能,特訂定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