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遇的天才:董承濂.藝術的力量》
他是蔣勳特別推崇的藝術家。當時董承濂還是蔣老師在東海大學美術系的學生,蔣勳已經意識到一個傑出藝術家即將誕生。
采泥藝廊一展出董承濂作品,蔣老師即發訊息給我,「如果必要,我可以陪妳一起。」
結果我的身體一直沒有康復,今天終於好一些,直奔采泥畫廊。事先我並未通知畫廊,卻在門口巧遇董承濂。而他本來上週已經要回美國Oregon ,延期至今晚。
於是我得到了一個天才親自的導覽。
影片是董成濂此次除了內外宇宙(Inside& Outside Cosmos),最受矚目的作品。他取名「花.香」,我自己給了一個新名字,Blessing Rose.
其他展品包括因新冠病毒而創作的「聚散離合」,「陰睛圓缺」。人們因為大流行疾病,孤獨而居,但相聚的時候,我們真的在一起嗎?
陰睛圓缺,從一個黃色的亮光開始,光彩愈來愈凝聚,就在轉為繁華金橙橘色時,光消失了,出現鏡中的自己:然後那個鏡中折影的你又被新的金色亮光遮蔽了。陰、睛、圓、缺,在你以為最光彩奪目的時候,正是你消失的時刻。
最令人感動的兩件作品,包括「果樂」,如希望之光,讓我想起Leonard Cohen 的詩歌,光代表希望,黑暗代表永恆。我望著作品,竟然流下了眼淚。董承濂的作品中,他以特別的原創精工、設計、裝置、科技,使一個藝術品可以擁有巨大的如詩歌、甚至超越詩歌的能量。
他的「內外宇宙」,是此次展品中最強烈的震撼創作。明日再為各位介紹,而且我錄下了創作者本人親自的解說。
看完展覽,我告訴蔣勳老師我的感觸。他說:天真、善良、專注、溫柔-⋯⋯Nick (董承濂小名)有一切童話般的美好品質。
如果你想探觸也尋回自己失去的天真善良靈魂,如果你想冥思人、光、移動、鏡、反射、宇宙、我們的內在、外在與宇宙的對話:在擁擠的台北市某個角落,有一個可以帶你靠近一個無邊界天堂宇宙的地方。
https://www.facebook.com/studioDONG
蔣勳撰文介紹董承濂:
承濂對金屬工藝的興趣已經不局限在材料本身,他自幼學過小提琴,對聲音很敏感,他也一直著迷於宇宙天文星體的奧祕,著迷於物體引力與漂浮的物理現象,他近期的作品大量試探與現代科技結合,成為綜合磁力懸浮,聲音與光的多重裝置。
2014年在台北的展出,以磁懸浮動力運轉的五組金屬球體,像宇宙間星體的秩序,安靜地互動著,靠近或離開,吸引或排斥,彷彿不可見的〈黑洞〉〈白洞〉冥冥中因果的軌道,自有牽引,不生不滅。
美術中「術」的訓練承濂陸續專注而認真的練習,素描、書法、油畫、篆刻、金工,但在進入四十歲前後,他所學習的「術」都必須歸向一致的美學核心。
那有點像他近期作品對宇宙銀河系星體的探討,他彷彿尋找著浩瀚宇宙間不可知的秩序,那些星球與星球間的牽引運轉,是什麼樣的力量在維持?引力之間有一定因果嗎?
他在作品裡詢問著,探索著。「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想起在承濂大二時上中國美術談到的屈原的〈天問〉的句子,詢問時間的最初,詢問空間不可知的上下秩序,兩千年前屈原對茫昧宇宙的發問,彷彿也是一個年輕生命到四十歲在作品裡一直繼續探問下去的宇宙本質。
人類的確知道如此有限,因為自大,就被無明蒙蔽,因為謙遜,或許才會看到更多真相。
前兩年承濂從舊金山北上,跟我在溫哥華會合,到惠斯勒的冰原高處看那年難得一見的獅子座流星雨。
夏季八月的夜空,裹著毛毯,在闃暗的曠野裡看大片星辰殞落,宇宙的美,使人驚嘆,使人錯愕,使人感傷,如此揮霍,卻仍然只是不增不減。那一天我們談到《金剛經》,正是他二十歲書寫過的句子「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他天真地說:「所以『如來』並不是佛殿上那一尊像——」
承濂2015年八月開始在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的作品有十件,大概總了他近幾年系列性思考的宇宙現象和生命現象,像〈引力〉(Gravity),像〈空間〉(Space)(圖五),像〈關於永遠〉(about Forever),可能是西方希臘亙古哲人的物理學探問,也可能是屈原的〈天問〉,當然也可能是印度恆河岸邊探索生命者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現代創作者,其實不只來往於各種材質,無所拘束,其實也自由來往於古今中外,沒有民族或國家的界線。
那次亞洲大學展出的〈引力〉(Gravity),是旋轉墨色方塊,磁懸浮於一平面上,平面隨方塊重力凹陷變化,使我想起探索外太空星球者的腳,踏上無重力的空間。
我們要如何界定自己肉身的重量?如何界定一根羽毛與一片落葉的重量?
或一聲嘆息的重量?
經過拋光處理的金屬球,以磁懸浮方式在虛空中運轉,上升或下沉,靠近或離開,華麗而又孤寂,像天空星辰,也像我們生命的際遇。
叫作〈時間〉(Time)的旋轉沙漏造型,用玻璃纖維構成,畫滿超現實素描,懸浮在木製基座中,因為沒有附著的上下點,更像時間無始無終的輪迴。
最近的作品,他開始把自己長期訓練的素描繪畫在立體的大型雕塑上,像〈關於永遠〉,三公尺直徑的旋轉動力雕塑,裝置著18扇葉片,葉片翻轉,畫中地平線也跟著翻轉,馬賽克鏡片閃現創作者的素描,彷彿人的創作,在永恆時間裡,或許也只是瞬間的存在。
然而,朝日或夕陽,潮汐或滄海桑田,何嘗不是「瞬間」?
我曾看到一組作品,題名是〈不思議片刻〉(Divine Moments)一張古舊的木製搖椅,在空間裡彷彿可以靜靜搖晃,是沉思的時間,是回憶的時間,是冥想自己和宇宙的時間,在搖椅上是三件磁力懸浮的物件,像變形的蛹,像還在探索自身形狀的生命,探索著,思維著,可以是這樣嗎?或是還有其他可能?「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所有的「相」,都還在演變中,都在變化,不是最後定論,在那一時刻,時間在變化,空間在變化,自己的生命也在變化。沉思、冥想與回憶,或許都只是假設,因為謙卑,才可能領悟一點真實吧。
我問承濂這件作品的創作思考,他說是2014年回台灣展覽,偶然的機會跟家人去道場,隨信眾靜坐,剎那間感覺到自己身體內的變化,感覺到時間與空間跟自己的對話,感覺到身體裡許多空間的變化,感覺到光,感覺到聲音,一個神祕而又如此真實的世界。一張木製的老舊椅子,三個磁懸浮的現代物件,有了不可知的因果,有了與創作者對話的因果。
藝術創作是一種漫長的修行,修行有宿慧,也有機緣,承濂坐在自己裝置的許多磁片構成的空間中,冥想、靜坐,他或許也嚮往自己的身體可以無重力,可以懸浮,可以更自由出入於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可以跟宇宙對話,可能是「磁場」也可能是「領悟的道場」,在時間之流中,恆河的沙,無數、無量、無邊的虛空,這肉身會輪轉成不同的肉身,曾經在某一星體,也會再去往某一還未曾知悉的星體,「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http://m.udn.com/xhtml/HistoryArt?articleid=4406099
董承濂
展覽簡介
「壇城」是梵文「मण्डल」(Mandala)的意譯,音譯即為「曼陀羅」,形象上則以精細繁複的唐卡幾何圖騰為人所知。
壇城有「輪圓具足」、「聚集」之意,在密續意旨「擷取精華」;古印度時代用以指稱國家領土與奉神祭壇;於現今一般世間法中,則指佛壇、佛堂或唐卡,乃至上層供奉的佛像與菩薩像等。
壇城的外在意義,是指諸佛菩薩本尊安住的淨土宮殿;內在意義,則是眾生心的清淨相;是故壇城不僅象徵本尊,同時也是揭顯宇宙真理的圖繪。
壇城有如構成天堂的藍圖,不同的幾何造型象徵不同的佛菩薩,又或對應特定的天界,凝縮其中的顯像與意境,在意義與形象上兼具「無限之大宇宙」與「內在之小宇宙」不二的意涵,成為觀想修行的憑藉。
依據西藏密續傳統,佛壇上應備「八供」:「水、水、花、香、燈、塗、果、樂」。此「八供」,是世間的五種妙欲「色、聲、香、味、觸」的具象表徵,故也是所謂「美好圓滿,有如天境」的構成要素。本展《壇城》展出的四件作品,即將「八供」分為四組各兩供,相互結合衍生創作,引領觀者進入精神性的領域。另外,運用天文學、物理學等探索時空的科學理論,本展盼望以豐富的視聽語彙,創造猶如宇宙變幻的眼界,打造精神境界的饗宴,使人跳脫每日的周而復始,以「空」來進行療癒。作品不帶任何敘事/故事,以其實體作為媒介,傳遞氛圍,讓意識放空,協助觀者前往探究個人自身未知的領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由曾經操刀《暴雨殺機》的原班製作團隊Quantic Dream所打造的年度鉅作《BEYOUND:兩個靈魂》,昨天特地邀請遊戲總監David Cage來台為玩家們深入介紹本作的特色。這次製作團隊邀請到好萊塢巨星Ellen Page和Williem Dafoe飾演遊戲中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遊戲中的每個角...
敘事四要素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八卦
朋友說我用生命在推這部電影,是有點浮誇,但上映一個月以來提過無數回,雖然問心無愧,短期內應該也會是最後一次了(不然這樣下去會被當變態),似乎從來沒有真正在這裡解釋為何自己會這麼喜歡《消失的情人節》,就如《誰先愛上他的》也是正中下懷,同時說服了我的理性面或感性面。以同期作品而言,網路上的宣傳有點像是橫空出世,無預警突然冒了出來,當時滑過只看見兩個關鍵字:「陳玉勳」、「劉冠廷」,瞬間下定決心上映後一定要速度去朝聖,卻沒料到,相對陌生的大霈成為最大驚喜,更不偏不倚剛好成為那齣自己早已久候多時的電影。「一部幾乎沒有缺點的作品」,莫屬最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接著是,「你以為流暢、自然、平衡很簡單嗎?」因此聊沒兩三句逢人便推,拉著朋友二刷三刷四刷,接著金馬入圍十一項,便這麼不停栽回到消失的人、消失的情人、消失的情節與消失的情人節世界裡。
後來發現,真正看不膩的電影,大概不出那些舉重若輕的敘事手法,沒有太鮮明的賣點,畢竟一氣呵成的故事就是最大的賣點。除了被偷走了一天的部分有著魔幻色彩,其他竟是這麼平凡寫實,這麼貼近生活,這麼成熟溫潤,功力全在刻意的不刻意之中,隨著導演於臉書上一一解惑,會發現每一位配角,每一個安排,每一幕場景,都老早有過縝密合理的構想,一切是那麼經得起放大檢視,魔鬼確實藏在細節裡。
重新端詳小淇、阿泰、爸爸、媽媽、壁虎伯等出場人物,只見說故事的人如何以充滿人性的角度,溫柔善待自己鏡頭下每一個孤獨而可愛的角色。有些人看電影拚命想挖出 bug,百般質疑創作者,甚至內心覺得邏輯不通之處就是缺點,卻沒有想過或許是自己心境不到、歷練不足、年紀不夠,甚至不願主動理解傾聽不一樣的思維模式,想來也是相當可惜,其實多數故事本質都是相似的,重點在於創作者如何說、怎麼說,縱使悲劇永流傳,但像 E. M. 佛斯特認為圓滿的結局是必要的,並非全然是妄想,因為我們都知道現階段的人生還有無數個以後。
「看到三十歲的你了,我很開心。」
「謝謝你一直在我心裡陪伴著我。」
此段獨白聽幾遍都令我讚嘆不已,沒有任何演員能勝過劉冠廷令人動容的癡與真。四刷時,左邊不認識的女生約莫前面 110 分鐘笑得比誰都大聲,時不時還有評語,差點沒轉過去瞪她,直到最後 9 分鐘,身旁突然陷入安靜,心裡納悶因此終於忍不住轉過頭去,發現她抽抽搭搭哭得比誰都激動,此幕的魔力正是來自演技、情緒與層次縝密積累縫合的成果。導演前幾天解釋道,小淇在將近一年後的情人節前夕,終於再度打電話進廣播節目,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而為了買豆花出車禍的阿泰嘴巴說著應該放下,但合情合理也持續守在收音機前面,好不容易終於聽見朝思暮想的熟悉聲音,隔天就拄著拐杖前往東石郵局,不忘承諾人家爸爸的一碗綠豆豆花。
「一路上他都想逃回去。」
人生中有太多想轉身逃跑的時刻,但他還是硬著頭皮遞出了久違的一封平信,這就是我們定義感情的其中兩個要素,脆弱,以及勇氣。
▍ 今年刷數最高的電影:https://bit.ly/311BDIM
敘事四要素 在 Facebook 八卦
莎士比亞的戲,將近四百多年前的劇本,卻永遠能代換出對現代社會環境的針砭~
與王嘉明的第一次合作,有幸參與了他2015年的《理查三世》,大破舞台上的第四面牆,用盡戲劇廳上下內外前後左右,甚至讓演員在演出時,將觀眾席大門敲開,理所當然又大搖大擺進出。
王嘉明導演的形式看似在前,卻能夠將故事連結在地文化解構出新品種的莎劇,就如同歐美多國,早將百年舞台劇規矩的敘事風格與近代新式劇場切割出不同形式的呈現。
實驗性永遠是王嘉明的作品必備要素,既然實驗,就不只會端給觀眾單一想像的菜色,王嘉明擅長借代結構嚴謹的莎翁筆下故事,而後打破框架去玩味角色,加以融入各種新時代的技術。
這次聽說這位頑童從2015年版《理查三世》又進化出2021年的《混音理查三世》,這可再次勾起我的興趣~我總是喜歡劇場不攀附大眾審美,永遠充滿行動劇式的動腦挑戰,百花齊放的戲劇風格,才是真正給予觀眾看見更多元的劇場藝術的可能。
#理查三世 #王嘉明 #莎妹劇團
#台中歌劇院 #台北兩廳院
Shakespeare's Wild Sisters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4892733882/posts/378320193674402/
敘事四要素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評價
由曾經操刀《暴雨殺機》的原班製作團隊Quantic Dream所打造的年度鉅作《BEYOUND:兩個靈魂》,昨天特地邀請遊戲總監David Cage來台為玩家們深入介紹本作的特色。這次製作團隊邀請到好萊塢巨星Ellen Page和Williem Dafoe飾演遊戲中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遊戲中的每個角色都是透過實際拍攝來和遊戲結合,共動用160個演員,耗時將近一年的拍攝時間才完成。
本作的故事描述主角Jodie從一出生就和名叫Aiden的無形靈體以線性的精神力連結,她不只能透過Aiden發出超能力,更造就一段和一般人不同的生涯故事。故事的敘事時間和《暴雨殺機》,在四天內所發生的種種劇情規模完全不同,本作將敘述Jodie長達15年的人生之旅,而遊戲時間也長達10小時,並包含23種不同的結局。總監也表示,這次在系統上取消枯燥乏味的QTE,每當需要玩家操作時,畫面就會進入慢動作模式,讓玩家透過控制器的操作來完成動作,即使沒按好導致動作失敗,也不會出現GameOver,讓玩家們不斷走入分歧的劇情路線,是一般遊戲所沒有的劇情要素。
相信很多玩家都是因為之前玩過《暴雨殺機》,而對這次的作品相當期待,製作團隊也特地向玩過《暴雨殺機》的玩家們做了調查,並發現很多玩家在遊玩的時候,身旁都會有另一個人在觀看或是命令指揮操控者去觸發物件,為了讓另一個人也能參與遊戲的操作,本作也支援雙人合作一起過關,讓一人可操作靈體Aiden,並能使用手機或平板等行動裝置當作控制器來遊玩,這樣就算沒玩過PS3的家人或朋友也能快速融入操作方式。
看完報導後,是不是已經超想要趕快玩到了呢?《BEYOUND:兩個靈魂》將在10月8日正式發售中英文合版,現在預購特別版或導演豪華版還可獲得限量好禮喔!趕快去預購吧~
(C) SCET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

敘事四要素 在 小學中文教學︱寫作教學【敘事六要素】︱趣味卡通學中文 的八卦
小學中文教學︱寫作教學【 敘事 六 要素 】︱趣味卡通學 ... 他︱ 她︱它︱ 牠︱你們︱我們︱他們︱她們︱它們︱牠們https://youtu.be/gYEYvYovue8 ⭕ 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