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偶爾會遇到需要研究外國股市的時候,非常有趣的是,每個國家當家的股票、市值最大的公司,往往會反映出那個社會的性格(這樣講話好像唐綺陽😄),例如美國市值最大的FANMAG都是創新經濟掛帥的企業,這反映出美國即使在二戰之後雄霸世界七十年,仍然是一個擁有牛仔冒險精神的創新國家。
至於中國股市呢,我覺得有一種「農民精神」,就好像我是個手上沒有田的佃農,望著人家的水田,心想,啊這塊田我拿來應該能做得更好吧。
A股的高知名度股票其實並沒有很多模式創新,但是他們能把美國公司的模式拿來,照著畫個樣子,自己精耕細作,不浪費任何一點空間,就好像終於拿到那片田的佃農。而且令人驚奇的是,他們往往會有出人意表的結果,例如微信、支付寶都不是創新的模式,但是又發展出比他們的模仿物更多值得研究的特點。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這都是不可忽視的中國特質。
這些事情講下去沒完沒了,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歐洲股市,都有很多可說,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公司自然是台積電。有些人擔心台積電去外國設廠,台灣就會失去護國神山庇佑,其實這是多慮了,就連台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都說,台灣工程師的敬業精神很難找。
其實我們的文化中有一種「反表達」的成分,勤懇認真,會做事,但不善表達,在我們的文化裡是特別受肯定,就好像不會講話是個優點一樣。所以我們能做成的企業,就是這種務實勤奮到極點的晶圓製造業。
台灣社會非常務實,不太敢講夢想,我們心裡即使有一個夢想,往往只敢講一點點,最保守的那一點,不然擔心自己做不到,好像很可恥。慢慢的,很多人一開始是「不好意思表達」,變成了「不會表達」,我自己就有切身之痛。
我以前在台灣時,自以為很會簡報,因為我們在商業周刊時,每週二下午五點的題目會議,幾乎就是全編輯部的人對你嚴刑拷打,光刀劍影的犀利問題四面八方拋來,簡直就是接刀秀,我覺得能在那裡生存下來,應該很厲害了吧!
NO,我誤會了。我到了北京,後來歷經杭州、上海,待的公司都是中國數一數二,從媒體到商業公司,我才發現其實我不那麼會簡報,開會非常痛苦,跟中國同事比起來我好像是不會講話也不會思考。為什麼呢?
我後來發現,台灣公司是很擅長於流程管理的,像我在商業周刊時,我們開題目會議前要交很多個表格,上面仔細的規劃了你要報告的題目,內容的大綱,標題的建議、照片和視覺元素的要求,我只要照著準備,就能有不錯的結果。這就是我聰明萬分的老闆(總編輯王文靜)的智慧,她把一篇好的報導所需的元素,從數據、故事情節、說理材料、圖表、照片規劃、視覺規劃等,都事先幫我們做好一個架構,我只要照著準備,大概就能表現個七、八十分。
這種好表現是奠基在一個社會的強大之上,我是站在一個有條有理的社會裡,做好我的工作。
然而在中國,一切都非常混亂,商業模式的「迭代」非常快,他們講究怎麼推翻前一個模式,好,我們現在拿到這片田了,他們哪邊浪費了?我們要不要改種些什麼,種這個收成能更好嗎?要再拿下隔壁的田嗎?所有人會有千奇百怪的意見,甚至會有人說,不如休耕,賣了蓋房子之類的。
頂尖機構開會是非常恐怖的,因為其實你的老闆也不知道該做什麼,我們不知道半年以後這個部門是否還存在,現在應該往哪個方向走,大家只能站出來打一架決勝負。
而我經常會發現自己啞口無言,我有話想說,但我不知道怎麼表達,因為我不習慣沒有框架讓我可以follow,我很迷惘。這種時候我好羨慕我的中國同事,怎麼能一張嘴就是一個帝國爭霸戰,他們不也是填鴨式教育出來的嗎!為什麼他們就那麼會講。
經過無數次的肉搏戰,我漸漸學會如何在這種血戰叢林中生存,例如你真的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不同的人,大老闆、分公司、部門主管、客戶、投資人、平級同事、下屬,你得搞清楚這場會議要搞定的是誰,先熟悉他的個性(尤其是客戶與投資人),猜測他現在最在意的問題,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不重要,你得想一個能打動他的idea,該用什麼樣的方式present,讓他能同意你。
這些事情都很困難,真的是血與淚學會的技巧,當然我自覺表達能力還是差中國同事一截,我都需要認真準備,但他們似乎是隨口就來。
我很開心的知道,在台灣竟然有人在教這些東西,那就是偶爾會來我臉書留言的廢文帝😂,台大葉丙成老師。原來丙成老師也有跟我差不多的文化衝擊,他是在美國求學與教書時磨練自己的這類能力,而他把這些經驗設計成簡報課程已經13年了,而且是在台大,在我們這種會認為「巧言令色鮮矣仁」的社會的最高學府。
有人能正視這件事情,並且讓學校不會歧視這門簡報課是不務正業、花言巧語、沒有學術含金量(對,那就是我在大學時會有的想法,而我自己承受後果XD),能夠系統性的給予這件事情一個思考框架。我覺得葉丙成能做到這件事情,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我所認識的台大小男生們都向我證實,這堂課是真的爆紅,非常多人選修,大爆滿。我很高興聽到這些,因為如何表達、如何說服別人,真的是我們文化裡的弱項,我們更習慣服從、勤懇、憨懣工尾,但是在職涯向上的過程中,你會知道,說服別人同意你,甚至跟隨你,那是至為重要的能力。
現在這門台大的爆紅課程即將募資上線,成為人人可以選修的課程,我很開心成為這堂線上課的推薦人,因為我知道,這不只是個人職業生涯必須克服的困難,如果台灣要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那我們會需要更多有影響力、知道怎麼去影響別人,怎麼去影響世界的領導性格人物。
這不只是個人的增進,更是一個國家能力的增進。如果我可以推動一個國家計劃,我希望葉丙成能訓練出至少三萬個可以到全世界去,說服別人認同台灣的人物,影響身邊的社群,認同我們的國家。丙成老師,這件事就交給你囉。
我已經看過這堂課的課程大綱,裡面有很多商業技巧的設計(但到底為什麼是一個電機系的老師在教😂),裡面有很多經典素材,是我們在商業報導上熟悉的案例,我看了會心一笑,那也是我克服自身弱點時,曾經參考過的案例。非常推薦給苦於表達能力不足的你。
【掌握口語表達與舞台魅力|葉丙成的簡報必修課】
課程詳細介紹看這裡: http://go.sat.cool/3ggk7k
6/21-7/25 #募資期間優於5折!
使用優惠碼「emmy」 可以再折300元~
(當然啦,我已經跟丙成老師說過長榮可以再買回來,而且說完之後還漲了不少,然而我想如果他沒請他夫人買回長榮的話,一定是我簡報失敗!)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次解答你對《我們》的所有疑問!為什麼會有長得一樣的人?剪刀竟然有深意?幹嘛要手牽手?兔子是什麼意思?影片裡全部告訴你! ✍️把過去埋得越深,浮現時的傷害就越大 🎥線上看《逃出絕命鎮》:http://bit.ly/2U1koF4 如果你還沒看過懸疑驚悚電影《我們》(Us) 的話,我們可以先告訴你...
「故事大綱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故事大綱意思 在 Facebook
- 關於故事大綱意思 在 葉揚 Facebook
- 關於故事大綱意思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Facebook
- 關於故事大綱意思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 關於故事大綱意思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 關於故事大綱意思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 關於故事大綱意思 在 [普微雷] 《蒼鷺與少年》個人評論-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故事大綱意思 在 熱情都回來啦!變形金剛萬獸崛起:劇情彩蛋角色劇透解析 的評價
故事大綱意思 在 葉揚 Facebook 八卦
1.
每次都會聽到別人說,
這個孩子像你,或是這個孩子像爸爸,
我都會在心裡蠻確定羅比像的人只有他自己的前世而已。
有天羅比要買個什麼東西,
我問羅比: 這個貴不貴?
羅比說: 你不要問這個......
我:那我要問什麼?
羅比回答:
你要問,我有不有很多錢?
我,我為什麼沒有很多錢!!
#有錢人想得跟你不一樣
#我想起來他要買什麼了他要買星巴克的果汁
2.
不是小朋友都很喜歡在走道上擋住人,
然後要求別人不能過去,
要有通行卡這類的嗎?
羅比最近也流行這樣。
一大早我就看到羅比在走廊上擋住彼得,
要他出示通行證,
把卡片拿出來嗶嗶一下才能過。
羅比:請who通行費,請who錢。
彼得宣稱:
喔喔,知道了,
不過我的卡,內建在我的臉裡面......
羅比不耐: 你,你快點who錢,要過就要who錢!!
彼得重申:
我有錢啊,只是我的卡片是內建晶片,設在我的臉裡面。
彼得把臉湊到羅比的眼睛前面,準備要嗶嗶。
然後......
彼得大叫一聲。
我問: 怎麼了?
彼得: 我被羅比咬了。
#如果這不是活該我不知道什麼是活該
3.
早上彼得去打球,
我跟羅比留在家裡。
我提議: 羅比,要不要再吃點水果?這個很天然耶。
羅比感慨地搖搖頭:
我,我之前都聽說,
以後就沒有什麼天然的東西,
結果,結果還是有!!!
#總裁你到底是說多久之前
4.
我其實有點想不起來,
為什麼要叫羅比總裁這個稱號,
可能是有一陣子他很熱中建案,
也有可能是他講話的樣子很老派。
像是今天,
羅比想不出來自己到底要去親子館玩還是留在家裡玩。
我跟他說: 哪有人想這麼久,你趕快做個決定!!!
羅比回: 那,你先做決定!
我: 真的嗎? 羅比,你的意思是我可以幫你做決定是不是?
羅比:
你,你先做一些決定,
我來看一下你的決定,
我再決定。
#總裁都這樣不喜歡你就回家吃自己吧
5.
這陣子,
我覺得羅比已經大到可以開始聽恐怖一點的故事了。
前些天在睡覺前,我跟羅比說了虎姑婆的故事。
我為了說得正確,還上網重新看了下故事大綱,
仔細想起來這個故事也真的是挺恐怖的--
"老虎精為了修行,必須要吃幾個小孩,
才能完全變成人,所以牠下山找小孩吃。
下山後,老虎精偷聽到有一家人,
媽媽要外出,
屋子裡只有一對姐弟,
於是老虎精就變成虎姑婆的樣子,
騙小孩開門進到屋子裡去。
虎姑婆先陪姊姊跟弟弟一起睡覺,睡到半夜,
牠吃了弟弟,發出咀嚼的聲音,
姐姐聽到後,問虎姑婆在吃什麼,
虎姑婆說在吃花生,接著丟一塊弟弟的手指頭給姐姐......”
我把整個故事,
包含姐姐機智地跑去假裝上廁所,
然後燒了一桶水,把虎姑婆燙死,都說完了。
邪不勝正,故事很完美。
我問羅比: 你覺得這個故事怎麼樣?
羅比淡淡:
我覺得,老虎如果要吃人,
應該,應該不用先陪睡覺才對。
#總裁覺得虎姑婆多了
6.
沒有嚇到羅比,我覺得很不甘心,
於是又在隔天晚上,講了糖果屋的故事。
因為我實在很不熟悉這個故事,
所以我先打開YouTube,跟羅比一起看。
故事的開頭,是一對父母,
指著家裡的一塊小麵包,
說: 怎麼辦,我們家只剩這個麵包,
沒有東西吃了,
沒辦法,只好把孩子丟掉了。
後來劇情慢慢進展下去,
哥哥很機智,
先是帶著小石頭,沿路丟,
於是順利地找到回家的路,
YouTube看到這裡,
我大致想起來了,
所以我接下去繼續說著故事:
第二次,
哥哥用麵包撕成小塊,
也是沿路丟,
沒想到......
羅比打斷我:
沒想到家裡已經沒有麵包了嗎?
他,他丟什麼丟?
#我本來要說沒想到麵包居然被小鳥吃掉了
#但總裁不能接受不連戲的卡通
7.
總算把糖果屋的故事說完。
“迷路的孩子們,在森林中,發現了一個用麵包做的房屋,窗戶是糖果做的。房子的主人是一個壞心的老婦人,她建了這個房屋來引誘小孩子,其實她想要吃小孩,還好最後機智的孩子們,殺掉了老巫婆,他們找到回家的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我再度問羅比: 你覺得糖果屋這個故事怎麼樣?
羅比冷靜地回覆:
我,我覺得家裡還是要每個人,
都會賺錢擠較好。
#巫婆可有可無總裁直搗黃龍
8.
講到總裁我還要講另一個事情:
今天下午去逛街買衣服。
彼得試穿了很多件,
跑出來照鏡子,
順便問羅比好不好看。
羅比給了一個總裁式的回答:
你穿得像員工,就很好看。
#總裁心裡話
9.
特斯拉的創辦人,Elon Musk有個言論--
他認為有很高的機率,
我們其實活在別人的電玩模擬世界裡,
我們都不是真的生命,
而只是虛擬世界裡,被設計出來的人物,
在我們的世界中,只有其中幾個人,
是真正操控遊戲的玩家。
Elon Musk在直播節目上提到了他自己的想法:
”或許我們只是被困在一個像《駭客任務》一樣的虛擬空間,有更高等的生物從不同維度觀察著我們。”
一開始覺得很荒謬,
但這個理論,
我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如果說我的世界裡,
誰是那個玩家,
我覺得那個人絕對就是彼得。
為什麼呢?
因為彼得實在太不像活在我們這個世界裡的人了--
他沒有什麼野心,
對人生沒有計畫,
也不太計較事情,
每天表情都超放鬆,
像抱著是純粹來玩的心情。
我想著Elon Musk的說法,
就越來越覺得我只是被某個電腦程式設計出來,
專門讓彼得玩的人物,
感覺我的人物設定就是每天緊張得要死,
會在玩家登入時,給他詳細前情提要的管家。
只是我有點不能接受彼得是比較高等的生物而已。
證據:
我每次問彼得,
欸,你記得我們以前怎樣怎樣,你記得嗎?
我跟你說過怎樣怎樣,你有印象嗎?
彼得都很迷糊地回:是喔?有喔?
像不像這個人只是偶爾登入來玩一下,
等等又登出的玩家?!!!
而且有時候,彼得會突然說:
欸,你不是上次有做過什麼什麼事情?
我說:沒有啊?哪裡有?
他就會趕快轉移話題: 喔喔,大概是我記錯了,奇怪.......
接著又露出立刻登出的迷濛眼神。
#這不就是彼得在別的世界還有其他人生的證明嗎
#還是世上所有的老公都是玩家
10.
好了我說太多了,
以上是本週週記。
希望外星高等生物看在我會寫週記的份上,
不要太早吃掉我。
#照片是羅比本週上台表演服裝
#幼稚園無來由決定小班走夏威夷風
#哼哼根本就是彼得在電腦裡設定好的吧ㄖ
故事大綱意思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Facebook 八卦
最重要的不是人生還有多長,而是如何好好地去過剩下的人生。
What matters the most is not how many more years you can live, but how to make those years count.
一路玩到掛 (The Bucket List), 2007
YouTube影評:https://lessons.pros.is/SGUH8
#人生遺片清單 更新啦!
🔥當初如果沒有這部片,就不會有『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就連『人生遺片清單』都是在致敬這部電影,快來看它到底有多重要!
🔥『親吻世界上最美的女孩』要怎麼實現?水某想當經理,水尢竟然只想夾娃娃?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頻道會員啟用,歡迎加入:https://bit.ly/2WDOorc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是在2012年9月在Facebook上開始貼文的,後來才陸續成立了Instagram與YouTube頻道。回首過去八年,《一路玩到掛》,被我們介紹了不下20次,只要發現電視台重播,我們就一定會推薦!這部片的英文片名『The Bucket List』指的是人生遺願清單,因為在英文俚語中Kick the Bucket就是『翹辮子或是進棺材』的意思,所以在死之前要寫下的清單,上面就是你的人生遺願了。
因為這部電影,當時20幾歲的我們,才想到要為自己寫下『人生遺願』,也因此種下了想要成立粉絲頁,分享電影心得的契機。十年過去了,我們一直到現在都還會更新這份清單,希望能鞭策自己活得沒有遺憾。而我們在YouTube頻道上策展的『人生遺片清單』也是在向這部電影致敬。
所以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會先分享劇情大綱,並且說明它怎麼影響了我們成立粉專,最後則會解析兩位主角教我們的事。不過因為篇幅有限,有關於我們兩人各自完成『遺願』過程的小故事,就會留在會員專屬的podcast裡分享呦!
<點擊圖片可看完整影片>
故事大綱意思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評價
🔥一次解答你對《我們》的所有疑問!為什麼會有長得一樣的人?剪刀竟然有深意?幹嘛要手牽手?兔子是什麼意思?影片裡全部告訴你!
✍️把過去埋得越深,浮現時的傷害就越大
🎥線上看《逃出絕命鎮》:http://bit.ly/2U1koF4
如果你還沒看過懸疑驚悚電影《我們》(Us) 的話,我們可以先告訴你結論。這是一部蘊含著深意,『會驚但不嚇』 的電影,故事最後的揭曉雖然不能說是空前絕後,但還是會讓你有一種恍然大悟的警喜感。
導演Jordan Peele,也就是《逃出絕命鎮》(Get Out) 的編導, 靠著小成本製作創下超高票房,絕妙的劇情轉折以及埋藏的隱喻讓許多人看完之後覺得腦洞大開,也讓Jordan Peele一舉拿下了當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殊榮。 而今天要介紹的《我們》,也延續了Jordan Peele的懸疑嘲諷風格,打造出一個恐怖的現代寓言故事。不過在觀影時,也因為整部電影埋藏了許多線索,使得我們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之下,好像在黑暗中破解謎題一樣,又害怕又想繼續。
今天的節目會不太一樣,我們會介紹:
1)劇情大綱
2)電影教了我們的事
3)解讀電影裡的重要的元素以及含義
4)整理預埋的轉折提示
相信有了這些資訊,不管你是還在猶豫要不要看這部電影,或是準備二刷的觀眾,都會讓你在看電影的時候更能夠感受到編導的用心喔!
--------------------------------------------------------------------------------
【更多驚悚懸疑影評】
《噤界》 ⇨ https://youtu.be/5vbkU-svqdU
《恐怖片用這10招讓你崩潰》 ⇨ https://youtu.be/yZSjKENyN5M
《附身者聯盟:厲陰宅宇宙》⇨ https://youtu.be/YZBv5Zfja84
《借來的100天》⇨https://youtu.be/Ho3m8PjHJtM
【推薦院線影評】
《勞萊與哈台》 ⇨ https://youtu.be/YFs92pfv4sM
《驚奇隊長》⇨ https://youtu.be/JShijCKkVrE
《雞不可失》⇨ https://youtu.be/Ixxj-qqiqYE
上一部影片《人生遺片 - 動物方程市》 ⇨
https://youtu.be/a99n_PrA2qw
【人生遺片清單】
Vol. 6 V怪客:人民不應害怕政府,政府應該害怕人民 ⇨
https://youtu.be/j7PWejxBVAc
Vol. 9 靈異第六感:異裂導演至今無法超越的神作⇨ https://youtu.be/6N3qu7V2Z70
【2019奧斯卡影評系列】
《真寵》: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
https://youtu.be/K024Z_oJ2hc
《波西米亞狂想曲》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https://youtu.be/gXVbR5_QRVI
《幸福綠皮書》 - 奧斯卡最佳影片⇨https://youtu.be/RwvVFG1UUUk
#我們
#Us
#驚悚懸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XIR7Om_osg/hqdefault.jpg)
故事大綱意思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評價
EMAIL: Deepwebkid12@gmail.com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木偶奇遇記的變態根源|迪士尼最恐怖的童話| 19世紀意大利
為何迪士尼最變態的童話是木偶奇遇記?
亞洲人來講我也算有大鼻子. 側臉, 正面也相當明顯. 諷刺的是我不喜歡説謊之餘常常會太過坦白得罪人.
坦白講啊(又得罪人!!! Screams) 迪士尼童話卡通常常來自一些恐怖的原著故事.
而用增長的鼻子教導大家不要説謊的木偶奇遇記pinnochio, 可算有著一個最變態扭曲的原著.
今天分析原文背後義意之餘也看看迪士尼卡通片背後的恐怖信息.
大家好又係我暗網仔, 一起去木偶看一看 (毀你童年!!!)
大家最熟悉的迪士尼版本 ‘木偶奇遇記’ 動畫於1940年上ying. 故事講述失落木工Geppetto向天上的星星許願, 祈求他制造的男孩形木偶Pinocchio能變成一個真正的男孩子.
當晚藍色仙子ying yim了Geppetto將pinnochio chi yue生命. 但告訴pinnochio他成為真正男孩唯一方法是自己性格展示:勇氣, 誠實, 和無私這三大優點. 而幫助他有Jiminy Cricket, 並指定充當他良心這個角色.
Gepetto發現自己願望成真後開心地送Pinocchio上學. 途中Pinnochio遇到兩個壞人: 狐狸和野貓. 他們說服Pinocchio加入演出木偶戲團. 劇團表演後, Pinocchio非常受歡迎. 想回家的Pinnichio 被劇團老大Stromboli關押在烏籠?面.
藍色仙子出現訊問Pinocchio為什麼沒有上課. Pinocchio開始説謊. 他說沒有上課是因為遇到兩隻綠色怪物, 然後被捉走, 被jam成木柴, 鼻子越來越大.
道歉後Pinocchio被仙子放走. 回家途中Pinocchio重遇狐狸和野貓. 二人計劃將Pinocchio賣去Pleasure Island. 被帶到島上pinnochio沒有管制下開始與其他男孩子做出各種違法行為.
吸煙, 賭錢, 喝洒, 故意破壞公物.
男孩子一個一個變成驢子然後被賣做奴隸.
偷走後Pinocchio回家, 得知Gepetto為了救他原本想架船出海卻被大鯨魚吞下了.
Pinnochio之後自己也被鯨魚吞下.
唯一辨法就是讓大鯨魚sneeze. 到岸邊pinnochio被鯨魚撞暈.
帶回家後大家也很傷心. 直到仙子再次來臨, 因為pinocchio展示了勇氣, 誠實和無私這三大優點換醒他之餘更獎勵他變成一個真正的男孩子.
然後美滿生活下去.
Original version
像多個迪士尼返拍的童話故事一樣, pinnochio原裝故事相對地黑暗. 來自19世紀意大利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原本而報紙連載作品出版.
可以說是意大利極為出名的兒童書jik.
但原著故事中pinnochio沒有展示勇氣, 誠實和無私這些優點之餘, 他其實是一個相當卑鄙的角色.
代表他良心的Jimminy cricket在故事一開頭就被Pinocchio用槌仔殺死. Gepetto更被pinnochio陷害要坐牢.
之後pinnochio每一期做壞事後, 亦會得到應有懲罰: 例如對腳被燒掉. 變成驢子後皮肉被魚撕開, 原裝結局他是被狐狸和野貓吊死.
之後讀者抗議才將pinnochio起死回生亚加了‘變成一個真正男孩子’ 的主題和結局. 這結局畫面上其實也挺恐怖. 可以看到變成人的Pinocchio旁邊就是他木偶時的身體.
挺難想像這個版本的Pinnochio當時是非常受歡迎的意大利兒童書
作家Carlo Collodi寫的是關於做一個壞孩子的父親確實是麻煩的.
但我覺得他寫這個故事關於服從性的主題, 甚至為什麼這個故事會在當時意大利大紅的原因, 也是跟當時的社會有關係的.
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出版的1881至1882年意大利正在經歷一個名Kingdom of Italy的歴史時期.差不多經過 20多年的戰爭後意大利終於由幾個不同勢力成為統一王國.
自自然然, 當時社會上的文化是sueng上服從性和階級觀念的. 家庭和父權體制歐美強過現有的個人主意太多了.
相信當時Pinocchio被推到家傳wu hiw
是想教導之後所有小朋友要服從父權主義. 不然的話後果可以很嚴重.
不相信? Collodi前後也有寫其他的故事啊! 但沒有一本cup pinocchio賣那麼好.
原版和迪士尼版本除了是同一個改peen故事外其實兩者在社會上的作用也挺相似的.
迪士尼版本的Pinocchio被指有著強烈宗教的背後意思的. 隱yu的東西挺恐怖的!因為是直指好莱塢的黑暗面.
迪士尼版本一開頭藍色仙子就強調pinnochio自己道德良知的重要性. 甚至指定jiminy cricket引導他.
其實原版中是沒有jiminy cricket這個角色的. 他原版的名字只是叫做 ‘the talking cricket.’
很多網友相信 ‘Jiminny cricket’ 這個名字是要代表Jesus Christ耶穌的.
其實之前也有迪士尼作品是用過jimminy cricket這個名字的.
前一年上Ying, 1939年的wizard of oz. (show scene) 1937年迪士尼第一套動畫電影snow white (show scene) 也有出現. 在這兩個列子中 “jiminy cricket” 也是作為替代詞.
像有些人si mun不想講 (fuck) 就講fudge.
Oh my god變成 oh my gosh.
而Jesus christ就是jiminy cricket.
木偶劇團是來強調娛樂圈的. 主角pinocchio準備去上課途中被引誘成為 ‘演員’ 這個成名jit ging.
當中可以看到兩位引誘pinnochio時是咬著蘋果的. 跟撒但用禁果引誘亞當與夏娃的一幕非常相似.
兩位更數次講pinnochio的身體, 強調他的屁股是多麼漂亮的. 為什麼呢?
看看現今被爆出的好萊塢chim kwuy juk的新聞就應該明白了.
Walt disney是否一早想我們講好萊塢從來都是這樣的呢?
而最後Pleasure island 代表是pinnochio成名後要到達一個什麼奇怪地方. 那個地方是
有錢人捉小孩的地方. 還要做奴隸.
雖然兩個版本的pinnochio都是帶有他們那個時代的一些時代背景和信息.
但我對此事的: 個人對童話的看法和對宗教的看法是一樣的. 如果出來的大ji wuy是導人向seen,而最終結果是做得到的話, 那我其實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至2018年是全球譯文最多的非宗教書籍. Pinnochio有做得到嗎? 至少除了出了恐怖木遇chucky以外, 他還沒做什麼傷害啊!
The end
完這條之前想再一次講我的原著會在今年推出. 不用擔心我背後是沒什麼恐怖yun yue的.
會講一些陰謀論, 外國網路文化, 甚至我自己成長故事等等.
我準備開一章 ‘香港亞洲地區真實怪異故事’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恐怖有趣值得分享的鬼故事, 或神怪故事. 請send被我啦! (要打好Wor) 無論我email (link在下面) 最好啦! 或IG私信我.
如果你覺得故事是堅的話, 甚至下面留言也行. 看看大家反應!!!
只要pong been加個bey就可以了!
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r stories.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Dxqms16GPY/hqdefault.jpg)
故事大綱意思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評價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強勢問鼎奧斯卡!
🔥絕對不只在說一個移民故事:婚姻爭扎,婆孫之情,一定有打動你的地方!
🔥怎麼從小雞屁股看性別?用木棒找水真有其事?原來導演就是David本人?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這次要介紹的電影是入圍了本屆奧斯卡6項大獎,即將在4/23號上映的《夢想之地》(Minari)。這是一部由美籍韓裔導演,鄭李爍,根據自身成長經歷,自編自導一個家庭追逐美國夢的故事。
英文片名Minari,其實是水芹的意思。這是在韓國料理中常見的一種食材。這類型水生植物,容易種植與生長,通常在水源豐富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外型看起來雖然像是雜草,但它芬芳的香氣,卻是家常菜中不可或缺的一角。編導在電影中把水芹比喻為新移民,默默地在社會角落努力紮根,證明自己的價值。
然而《夢想之地》能夠入圍多項奧斯卡,甚至帶走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絕對不只是在說一個『移民故事』。因為靈感來自編導的真實經歷,整部電影架構和角色塑造都非常地真摯寫實,相信觀賞時絕對可以在其中找到相同的回憶與類似的情感。
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會先介紹無雷劇情大綱,聚焦在電影中的兩個議題『期待落差』與『落地生根』,去分享這一家人的心路歷程,最後則會揭露幾個電影背後的秘辛,例如『怎麼從小雞屁股看性別?』、『用木棒找水真有其事?』『原來導演就是David本人?』、以及『有如神蹟的創作源起?』。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夢想之地》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夢想之地
#尹汝貞
#奧斯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ZWrcN4kFAo/hqdefault.jpg)
故事大綱意思 在 熱情都回來啦!變形金剛萬獸崛起:劇情彩蛋角色劇透解析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今天的節目我們首先會介紹電影的劇情 大綱 ,接著則會解析《萬獸崛起》在 ... 變形金剛萬獸崛起:劇情彩蛋角色劇透解析|結局 意思 |竟然要跟「它」聯動? ... <看更多>
故事大綱意思 在 [普微雷] 《蒼鷺與少年》個人評論- 看板movie 的八卦
《蒼鷺與少年》(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 / The Boy and the Heron)
這一部我去電影院看之前,就已經查到它在日本是評價兩極。不過衝著是宮崎駿導演的(曾
經宣稱是)最後一部電影,我也就去評估看看這部到底行不行。
個人評分是 5.5 / 10
這部我很難給好評價,因為它是畫面、美術、音樂都行(都很宮崎駿),但你出電影院時大
概會滿腦子問號。因為這故事上不是一個單純的奇幻冒險,而是帶有寓意的故事,而宮崎把
故事很多的隱喻都「留一手」不解釋是什麼,說好聽是給觀眾思考,但比較可能是看了完全
不懂到底隱喻什麼。
說真的,我不喜歡。
如果你是那種喜歡找一些晦澀難懂的故事來引發你思考的人,你可以看這部,但我與認為電
影這媒體不太適合做這種「引發觀眾反思」的內容,如果要的話,我寧願看書,抱歉啊。
(宮崎駿想要拿《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小說做為啟發設計這部動畫當然可以,但本部動畫
跟小說劇情毫無關係,頂多就是動畫的主角有拿到這本小說致敬一下而已。)
【以下評論開始微雷,想要完全不看故事大綱的請自行跳過】
《蒼鷺與少年》我看到的主題比較是:死亡議題的談論、虛幻與現實的界定,還有一個是…
…「誰來接手那位維護世界的角色」(?)(抱歉最後這個我真的很難懂)
* 死亡的議題可能比較好談,但我很快就會發現主角的媽媽人設不足,使得我到電影最後的
「那個揭曉」我的心沒感動。我頂多就是認為她人很好、對主角的保護,但如此而已。
* 主角跟後母的關係有一個情節漏洞(plot hole),就是既然在劇情最後揭曉她跟主角關
係是「某個親人」的時候,為什麼主角的父親當初不直接告訴他呢?(這樣主角恨後母的理
由就沒有了)即故事開頭的衝突設定不足。
(縱使主角跟父親的原型是宮崎駿本人跟他父親,但這樣留漏洞是不行的,好嗎,宮崎老師
?)
* 蒼鷺的角色定位很難懂,他在故事前面被主角說是騙子,但到後半變成主角信任且相互幫
助的角色,所以他代表著虛還是實?而且故事裡還玩「所有克里特島人都說謊」的悖論哏,
這又讓我無法理解意思了。
* 最後是關於「主角掉進去的奇幻世界」的創造者,這個創造者在隱喻誰我很難理解,然後
是他跟主角的關係為什麼要這樣設定,還有那個世界最後的結局,又隱喻什麼。我頂多就是
知道它在隱喻,但喻體為何就沒講了。
(但很討厭的巧合是,吉卜力公司在今年9月21日賣給日本電視台(日本テレビ),宮崎駿
的兒子宮崎吾朗沒有要接手,這就……)
【微雷部分結束】
最後的批評點我作為附註:
* 主角的日版配音有些崩壞。其他角色配音品質都還好,但主角的配音崩掉我是聽得很明顯
。主角人設年齡到底幾歲我很難聽出來,然後是台詞情緒的表現不明顯。這破壞我的觀賞氣
氛。
* 這部電影我怎麼看年齡分級應該是保護級(6+),怎麼台灣分級是普遍級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9.188.2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96625311.A.05D.html
※ 編輯: Explorer09 (42.79.188.218 臺灣), 10/07/2023 10:30: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