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於高雄市民還是有人對外籍移工努力給予感謝
感傷於高雄市長脫口而出對「瑪麗亞」歧視的話語
高雄一直是座偉大的城市
是因為人群、每一個為這土地奉獻的市井小民
外來、本地,都共同為此努力
請不要、不要因爲有人心內輕視而跟著看輕自己
#我們都是瑪麗亞
#永遠的謝謝妳:「瑪莉亞」
.
這周,長年照料家裡的菲律賓籍移工媽媽阿琳合約期滿,我們必須跟她道別。送走家人的心情總是難捨的,但又很開心她終於能和自己的家人團聚,我想那是每個長照家庭都可能歷經的過程。她的全名叫瑪琳.拜爾奈格,還記得第一天到我們家時,謝謝她體恤長輩們不太會發音,主動用燦爛笑臉叫我們直接稱呼她阿琳就好。我們不曾叫過她「瑪莉亞」。
.
在她來之前,周遭鄰居、長輩交的朋友,耳聞我們家即將聘用一位菲律賓移工時,即不斷洗腦我們家人,說菲律賓人「很精明」,要防這要防那,你知道他們是出於善意的提醒,但字字句句都貼滿了令人不舒服的標籤,裡頭充斥著各種刻板印象、歧視與偏見。我自己去過21個國家,更曾在紐西蘭當國際褓姆、在澳洲打工度假兩年,我自己就曾是個他們口中的外勞,「外勞」兩個字本身並無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被曲解後附加在上頭的惡意眼光;而面對鄰居親友的「好言提醒」,我是不為所動的,因為隻身待在異地時,接受過太多來自東南亞國家同事和朋友的援助和照顧,才得以度過一關又一關,我知道要評判一個人,應該是看他個人本身,而且必須經過長時間相處之後,而非究他的國籍和膚色等,但家人們沒有經歷過這些,聽多了閒言閒語難免受到影響而擔心這擔心那,那顯然是因為面對未知所誘發出的恐懼,因為不理解,所以無法包容和尊重。我只能先試著安撫他們,理解,需要投入時間,前提還得必須敞開心胸,我只問他們:「今天如果是我們面臨這個處境,會感覺舒服嗎?」而我慶幸我有一群很棒的家人。
.
菲律賓人真的是我看過最聰明的民族之一,反應快、非常懂得變通、天性歡樂開朗、因此常不畏挑戰,同時菲國也是世界上第五大英語系國家,當母國環境不足以支撐他們時,他們就帶著樂觀和語言優勢往外衝,常常都是整個家族地分散在全球各地找工賺錢,也由於民族性的關係,家人間的連結就我的觀察是比台灣家庭更緊更強的,能力好,就直接在先進國家嘗試拿到護照落地生根,再把父母家人接過來,或者賺了錢,就大量寄回家鄉,除了直系親屬,堂或表兄弟姊妹,以及他們的父母子女,有困難的也不分彼此能幫就幫。
.
還記得我在澳洲肉工廠時,外籍同事裡拿工作簽者就屬菲律賓人最多,而且是多非常多,他們勤奮,多數英文流利,找工作常佔盡優勢,女生就算在母國念到研究所畢業,刀子一拿,羊也是一天幾百幾千頭的殺,一年,兩年,五年……,不被鄉愁打倒,朝目標前進,無所畏懼。在我的書《大澳》裡有篇文章<汪情蘇也>曾提到那年和這群菲籍同事一起過的夏季耶誕節,我被熱情邀請去參加他們的趴踢,整屋都是對我友善親切的菲律賓人,塞給我滿滿菲律賓美食,麥克風一拿,就把我這陌生人抓進包廂一起歡唱,當時他們愛死了流星花園和F4,我帶他們唱著<流星雨>和<情非得已>,字幕是用羅馬拼音拼出來的,他們說其實不懂內容但就喜歡台灣流行文化,整晚我都是愉快的,沒有任何不自在,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我台灣人的身分就先任意貼上任何標籤。當時在澳洲也遇到過越南、印尼、柬埔寨、東帝汶的同事或朋友,相處時同樣讓我感覺非常愉快。
.
還有一件許多人不知道的事,就是當時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背包客,特別是亞洲人,在結束打工度假後,會轉往菲律賓語言學校學英語順便旅行,一待就是三個月到半年,為什麼,因為當地的師資好,物價又便宜,這風潮至今依然持續著。我另一個非常感激阿琳媽媽來到我們家的原因,是她讓我不斷還有機會用英語對話,我的英文算好,和老外對話基本上沒問題,難的是要如何保持語感不退步,她大我8歲,到後來熟了我有時也會叫她Ate(發音近似「阿day」),菲律賓話的姐姐。她也去過中東工作,所以通阿拉伯語,中文和台語也能講,其實她的國際視野和語言能力,可能早就超越許多台灣人,我們偷學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歧視。
.
澳打至今,9年一晃眼就過去了,那些在旅途上承接過的善意,我一直記在心裡,這是灌溉人生一輩子的養分,我也一直都準備好要再分享出去。謝謝我的家人們,在磨合的過程中都願意傾聽,也願意共同學習和成長,特別是對已高齡90多歲的長輩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還是有不愉快,有衝突,有爭吵,有文化衝擊,但改變,一點,一滴,你待移工真的像家人,她們自然就願意為這個家多付出一些。曾為了克服阿嬤懷疑她會在外面亂交朋友的不安全感,我們邀請她住在附近的移工朋友們也推著她們的阿公阿嬤來家裡聚會,我訂比薩可樂,讓阿嬤也能認識她們;曾聽阿琳媽媽說,菲律賓單親媽媽的問題很嚴重,她們常常拿到薪水就幾乎要全部匯回家養孩子,於是我辦了巷弄二手市集,請她邀請朋友們來逛來買,也邀左鄰右舍共襄盛舉捐贈愛心;菲律賓人多一出生就是天主教徒,在她生日這天,我特別騎車帶她去市區吃了一頓大餐,再去愛河邊拜訪美麗的玫瑰聖母聖殿為她的家人祈福;我常常在夜間她的休息時間下樓找她聊天,關心她的家人近況,前年颱風夜,她的女兒疑似遭到侵害,她焦急如焚淚流滿面,人幾近崩潰,我們立刻幫她查了廉航機票,颱風一過,火速安排她返鄉善後(還好歹徒沒有得逞),自此我們的關係又更拉近了一些......幾年過去,鄰居那些婆婆媽媽也從懷疑的眼光變成超喜歡跟她喇賽。
.
她常常做超過她分內應該做的事,但她總是淡淡一句:「沒甚麼,因為我們是家人。」她甘願犧牲年假捨棄回鄉探親的機會,只為留下來協助人力不足的我們照顧家裡長輩,她兩個唸國小的孩子常在鏡頭前又哭又鬧找媽媽,酗酒的丈夫總不見人影,她心揪著也要試著解釋讓孩子們理解這是工作,只是電話一說完常自己偷偷窩在被窩裡哭,而在最需要媽媽的年紀,她的孩子們也跟著被迫提早獨立長大,我們只能以自動幫她加薪和增加休假來表達無盡的感激。
.
我還記得,某個演講周,我在重感冒下連講了5天,回到家已攤在床上完全失聲,只見她讓我睡了一陣後,敲了敲房門,門一打開,是整盤熱騰騰的飯菜,還有一大碗我愛吃的海鮮羹,和還冒著煙我教她煮的驅寒黑糖薑母茶……你知道那真正的是家人了,家人從來都不只是血緣上狹隘的定義,而這樣的家人,不只出現在一個家裡,在一個城市,它是一整座島嶼的縮影,瑪莉亞是你,瑪莉亞是我,瑪莉亞也是每個飄洋過海的他,我們和移工們其實並無不同,都是在用勞力為同一個家、同一個城市、同一座島嶼共同努力,使其得以運轉順暢,只是他們承擔了許多更辛苦更低薪的工作,瑪莉亞是奮進的代名詞,它不該背負著歧視。你能想像,當這座島嶼沒有了移工,沒有了這些新住民的加入,會變成甚麼樣嗎?
.
阿琳媽媽離開台灣前,家族長輩們紛紛包了紅包謝謝她,我也另外準備了兩個紅包,一個要給她三月生日的小女兒,一個要慶祝她小兒子四月即將小學畢業,其實我是想謝謝他們,非常謝謝他們用孤獨的童年把媽媽分給了我們這麼多年,上車前,阿琳媽媽已是淚流滿面,我給了她一個很深很深的擁抱,我告訴她,隨時都歡迎回來看看阿公,看看阿嬤,看看我們,雖然她說回去後,想好好休息暫時都不會再回來台灣了,而旅行過的人都知道,說了再見,不見得此生真的會有緣再見上一面,但我知道我們都沒有遺憾了。
.
且相信總會有再見面的那一天。
.
原文同步刊登於 西島撕落:旅行郭銘哲
#我們都是瑪莉亞
#WeAreFamily
提早慶祝生日英文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八卦
生命的無限可能
這一整年的育嬰假讓我有更多時間和孩子相處,有別於以往創業時每天計程車搭著或走路來來去去奔波民宿各館之間或是看房子,我有更多的時間能和保姆聊娜娜的進展。
現在娜娜一到五在學校上幼兒園,一二上私立(原本就上這家)、三四五就去公立小學附屬幼兒園(之後小學的第一志願),週六保姆會來帶娜娜「出外景」到倫敦各大景點或博物館美術館玩耍直到年底她會巴西幾個月,這樣一來,我們算是可以有長時間照顧新生兒。
有了二寶的生活,娜姊適應得滿好的,以前總以為她安靜乖巧又偏內向,這陣子才發現她原來是「選擇性」的社交。她在喜歡的人面前才會放開來大剌剌地做自己和嘰哩呱啦講個不停,表演慾也很旺盛;但在她不熟悉或不喜歡的人面前她就超級安靜自己躲在角落畫畫或玩玩具。
自從到了學校,她英文突飛猛進到我都驚嚇的程度,超級英國腔不說,連表情、手勢和狀聲詞都超級無敵British! 果真是不能小看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回到家後,娜娜突然對我們都狂講英文,連自己在花園玩溜滑梯或是跟玩偶玩辦家家酒自言自語時講的都是英文。我和奶爸還要規定在家裡只能講中文,並且持續中文教學和陪她看中文書。
今天保姆提早帶娜娜回來,我跟她有機會多聊聊,本來還擔心講葡文的時間那麼短會不會忘記。保姆說娜娜葡文程度在地鐵上都會嚇到路上的葡萄牙人和巴西人。重點是娜娜還聽得出來葡萄牙腔的葡文跟巴西腔的葡文,沒有社會化的她,還公然在地鐵上說「我不喜歡葡萄牙腔我喜歡巴西」讓兩個葡萄牙路人語塞。沒想到我跟保姆說英文,保姆跟娜娜說葡文,娜娜再跟我說中文,這樣我們三個人可以聊了半小時。
話說前天娜娜從學校帶回一隻「生日熊」那是幼兒園的活動,老師設計讓小熊陪伴每天的壽星,當然娜娜生日已過,但老師還是很有心籌辦一個小慶祝活動,讓奶爸帶杯子蛋糕去分同學吃。
生日熊一拿回家的時候,奶爸還不知道要幹嘛,直說「這個回家功課,明天還要還給學校,好無聊喔!」害娜娜跟著爸爸說「好無聊喔」。
我問奶爸這什麼設計?奶爸還回答:「妳以前不是小學老師嗎?妳看看囉!」後來我看了一下活動設計,原來是要招待「生日熊」到家裡過夜一晚,然後在生日本子上寫下生日的回憶並貼上值得紀念的照片。
奶爸哇哇叫說怎麼幼兒園剛開學就有「學校功課」,還要家長寫滿一張A4。我想著「這不是我每天在做的事情嗎?」我每天沒事就喜歡寫粉專寫日記來整理自己的思考和記錄生活。
於是我就引導娜娜要怎麼招待來家裡作客的朋友,準備好吃的、陪他聊天、一起玩、幫他刷牙、換睡衣、準備枕頭。一小時後,娜娜愛上這隻熊,要帶上床去睡覺,我提醒她「熊明天要還給老師喔!」娜娜反而捨不得了,我還要解釋一番「客人」只是來家裡作客,不是我們的家人,不能留下來太久。
娜娜帶著她的客人上床,還將她最愛的橘色恐龍LuLu 移上去,騰出空間給熊熊,還不忘叮嚀兩人要相親相愛( Be kind to each other )看到這一幕我覺得好窩心,女兒真的長大好多了,再也不是那個似懂非懂的小北鼻了。
回頭看看搖籃中的言言,曾幾何時,娜娜也是從只會喝奶和炸屎的軟綿綿嫩嬰,變成嘰哩呱啦的小童了。頓時間,我感受到生命的奇妙,過去四年,我和奶爸就在兵荒馬亂中的每一天,保孩子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以前我會覺得當父母好像沒什麼,回頭仔細想想這是燃燒自己的生命去創造一個新生命的無限可能啊。
🥰台英兩國註冊公司開立發票代購: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
🤩旅媽咪和奶爸英倫打拼生活IG: phd_backpacker
提早慶祝生日英文 在 跟隨Shelly 漫步英倫 Facebook 八卦
今天我去考葡萄酒認證了
和你們分享一些上課和考試心情
我從不覺得自己是個聰明的學生
但是很確定我絕對是個認真的學生
在英國留學的生活
我從來沒遲到和早退
考試的時候
不管有沒有信心
我都不曾提早交卷
每一次我一定都還會再細心檢查
就連葡萄酒的認證
我同樣都很認真
今天提早了半小時到考場
這個班有25個人
但是這段時間
只有我和一個男生
我很少會稱讚英國男生帥
因為對我來講他們都很普通
不過這位真的帥
很多人都有刻板印象
以為英國人不會聊天
我卻覺得英國人絕對是個很會尬聊的人
就算沒什麼好聊的卻還是會無聊禮貌的説話
本來我想説要再安靜唸書
他卻要和我聊天
好險我同樣是個很能尬聊的人
我們就開始聊一些考試準備的怎麼樣
為什麼要考認證
他説他和朋友們都喜歡聚會喝著酒
所以就約好全部的朋友一起來上課
我是回他説
年輕的時候我喝了不少酒
但是卻從來都不知道我究竟是喝了什麼酒
現在年紀大了
希望藉著品酒真正瞭解懂得喝了什麼酒
他説很同意我説的
接著考試時間終於到了
人生真的很久沒這麼正式考試
很像是在考雅思和學測
我仔細謹慎的看每一個題目
認真的回答每一題
我作答完再重新檢查的時候
大家都開始準備交卷了
不過我還是檢查等到了交卷時間
此時抬頭看
班上的同學全部都走了
就只有剩下我
還有和我一樣提早半小時在考場的英國男生
他説怎麼會剩下我們兩個而已
我就説對啊
大家怎麼都可以這麼早就交卷了
不過我覺得有可能是責任心吧
如果我們會提早到考場
就註定我們會倒數離開考場
此刻再次剩下我們
尬聊的時間再次開始
他問我英文是我的第一語言嗎
我回他不是
但是我其實蠻開心他這樣説的
這代表我英文講得還不錯
他知道不是我的第一語言
就講那麼考試對我來説一定不容易
接著我問他是英國哪裡人
他説就是倫敦 很無聊對吧
我覺得倫敦就是個
沒有住在倫敦會讓人嚮往和羨慕的城市
但是真正住在倫敦的倫敦人
都會覺得生活很普通
這次的認證考試
我覺得很佩服自己
畢竟真的不簡單
要讀的文章和項目很滿
還有葡萄酒大部份都是法國 義大利
德國還有西班牙的
所以酒的發音全都是法文 義大利文
德語和西語
班上的同學們都是英國和歐洲人
真心羨慕他們都能發音很標準
不過練習會讓一切完美
即使我是台灣人
現在終於同樣能夠講得還不錯
這個認證絕對很值得
照片分享是我今年的生日聚餐
那個時候喝著紅酒
就只是為了要慶祝
完全不知道是喝什麼
現在終於不會再説這個酒很順了
而是可以講著如何品嚐紅酒
和你們分享簡單英倫😊
提早慶祝生日英文 在 [問題]請問生日通常都當天過嗎? - WomenTalk 的八卦
womentalk,共有18則留言,12人參與討論,8推0噓10→, 朋友生日快到了 ... 是不是會有什麼提前生提早死或過了才慶祝的小小禁忌@@?,asd7486:想太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