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群組狀態:信心崩潰
台股群組狀態:樂觀進取
美股群組大哀號多半是因為配置中有過多的中小型科技股,或甚至是連配置都沒,直接單壓幾隻飆股。去年這樣做確實為很多人帶來暴力的報酬,以至於可能忽略掉配置的重要性。去年是公認的瘋狂的一年,歷史上會留名的那種,未來還會有嗎?不太確定,但機會可能不高。
過度追求報酬可能會讓人忘記了下檔回調是可以一波掃出場的,比方說你使用某網路券商 500% 槓桿功能買進 A 標的,A 三個月後最終共漲了 50%,證明你是對的,看起來和樂融融,店內外充滿快活的空氣。
但市場很少就這樣如願地一波向上走,一路波折是稀鬆平常的。
在這三個月內只要有一次 10% 的修正 (在股票市場非常常見),你的部位就會被強制平倉,你的本金會直接少掉一半。本金少掉一半只要 -50% 就達到,本金要回原點呢?不是 +50%,而是要 +100%,任何有經驗的人都會告訴你短期要 +100% 難如登天。
這是一個正視自己配置並調整的時刻,哭暈在床前的你如果看向大盤,會發現標普 500 今年至今從 3700 - 3964、那斯達克從 12694 - 12917、費城半導體從 2851- 3057,沒錯,全部都還是漲的。
其實大盤真的不容易打贏,只是去年讓很多人忘記這件事情。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7Car小七車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在哪裡? ●採用全新 TNGA-C 平台打造衍生的新產品,今年 7 月率先於泰國、菲律賓等市場推出,接續於 10/12 採用國產化上市 ●全車系共有 6 個車型與 2 種動力,汽油版提供安心、豪華、尊爵;油電版提供豪華、尊爵、旗艦 ●軸距較 Altis 短 60mm ●外觀悉數重新設計,前保險桿兩...
「打檔桿調整」的推薦目錄:
打檔桿調整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夜.語錄.人生拚圖》
* 如果我們每天醒來皆告訴自己,生命終有一天必須散會。在生命尚未結束前,我們絕不會像多數日子、多數狀況下,把有限的生命任意拋棄,如同拋棄一片果皮。
不久之後,我們都將慢慢變老,然後離開人生舞台……
請不要懷疑,每一個人皆如此。
你的時間真的有限,一格一秒,一分一流逝,請不要浪費沈浸悲傷裡。
記得,在該微笑的時候微笑,在該歡樂的時候歡樂。勇敢踏上所有的生命旅途,年年月月,分分秒秒,直到最後向世間致上最後的留戀,我們才好好無憾地離開。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不要活著沒事刁難自己,生活不是刁難,而是雕刻。
別沒事幹,一點失戀、小災小難、父母和你衝突、孩子摔門而去……就以為世界拋棄了你。
其實世界壓根沒離開你,是你雖活著,卻選擇離開了世界。
當我們真正面對死亡,才開始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
我們不再犧牲自由時間,不再勾畫什麼誇耀的明天。
今天的自己,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做自己熱愛、心中歡喜的事。
用自己的方式,以自己的旋律。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練習和死亡對話》
*如果你問我:人最好的年華是什麼時候?青春?童年?或者中年?我的答案:都不是。人最好的年華是,當你體悟死亡的智慧時。—陳文茜
* 訓練你的眼睛只對美好的事物睜開。
把人生當長跑選手路途上的欄桿,跨過了是順利,跌倒了叫經常。倒下後若沒什麼殘疾大傷,望著天空、陽光、白雲……你仍享受著陽光的照耀,白雲向你打著招呼,它本會出現,時間到了也會離開。至於摔倒了,跑不到終點,又如何? —陳文茜
* 什麼是青春?20 到 30 歲?15 到 25 歲?20 至 40 歲?依照日本文學家三島由紀夫的定義:青春就是未得到某種東西的心理狀態,於是形成渴望、形成憧憬、形成可能性。
儘管眼前埋伏廣袤的原野和恐懼,儘管還一無所有,但在幻想中,卻感覺自己擁有一切,那就是青春。
所以,青春無關年齡,有關恐懼和計算,有關安逸與逃避。
因此若你才 20 歲,已沒有了幻想,你的人生其實已經沒有了青春。
若你已 60 歲,你仍在創新,仍想擁抱新的生活方式,你還「青春」!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生命的過程本來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詳,由絢爛到平淡。一切情緒上的激蕩終會過去,一切色彩喧嘩終會消隱。
如果你愛生命,你該不怕去體嘗,甚至珍惜那激越絢爛的快感。
或許此刻「青春」的你,正接收了生命從開始萌生到穩健成熟這期間的種種苦惱、掙扎、失望、貧窮、焦慮、怨仇和哀傷,但你也同時容納了它們的歡樂、得意、勝利、收穫和頌贊。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人們初次品嘗青春滋味的時候,並不知道只要抱持幻想,貧窮的滋味也是甜的;永遠都是離別青春後,才對青春渴望、遺憾、追念……
那時的滋味,即使坐擁財富,也是苦的。
青春是一棵樹,愛與希望是它的根,需扎扎實實地扎根入土裡,智慧與愉悅的枝葉才能招展,無論是風雨或藍色天空之下。
願你永遠青春。
願我永遠不老。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給自己一點時間,別害怕重新開始。——威爾·鮑溫
* 《原來為愛奔波,是一種幸福》
站在窗台前,星星還在,卻找不到月亮。我環繞屋子一圏,不甘心,跑到頂樓,山在、雲在、點點星光在,月亮真的不在了。
你是否和我一樣,在喪失親人或是親近的生活伴侶後,執著的找月亮?你已失去太多,不相信月亮也會離開。你放下了喪失摯愛之痛,生活卻一下子空了,惶惶不安,不知道做什麼?
然後才想起,原來前陣子那段為愛奔波的日子,是多麼甜蜜的回憶,多麼飽滿的人生。
當時的你,可能把日子過到張力十足,每一分一秒都可能改變結果。你甚至偶爾會感覺疲累不堪,沒日沒夜地心擱在那裡,沒有一刻是放心的。
這個讓你奔波的,可能是你的爸爸,你的媽媽,你的伴侶,或是和我一樣你的毛小孩。
人們都說:久病無孝子,這話說的刻薄,但如果它是形容子女為父母奔波醫院往返照顧時免不了的精神疲憊,倒是有幾分事實。
我是一個不喜歡生活被手機打擾的人,但是當成吉思汗病危住院時,我開始天天把手機放在身邊,夜裡擱在枕頭旁。
任何訊息可能都關乎它的生命:五天之後,清晨五時五十分,台大動物醫院打電話至我的手機,我看到號碼顯示,已知道答案,我可憐的寶貝,走了。
之後我居然就忘了把手機放回書桌上,這樣的日子斷㫁續續,經過兩個星期,我才慢慢回復正常生活軌道。
老天爺簡直就是和我開玩笑,莫名其妙走了一個毛小孩,又意外兩週再走一個,然後不過一個月又八天,南禪寺深夜病危。
從今年1/12至5/2日,我每日奔波醫院、工作之間,有一段時間她的病情比較穩定,我讓她白天、夜晚都到醫院治療,然後回家睡覺。
為了給她一個安全的睡覺環境,我走到麗嬰房,臉色如死魚,沒有一點笑容,我急著要一張床,而且有紗罩,這樣才能給我的寶貝足夠的氧氣,並且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和店員溝通時,她當然不能理解我的沮喪,推銷一些為迎接嬰兒誕生的歡樂裝置,例如旋轉的木掛鈴鐺,我當時感覺快要窒息,至今我都記得自己如何不耐地打斷她,告訴她我要什麼,趕緊打包,我沒有時間了。
快!快!快!
因為之後,我們還得去取朋友診所好心提供的大小氧氣瓶⋯⋯已經下午五點,別人快關門⋯⋯
那段回家睡覺的日子,總是兩桶氧氣瓶,一個開,一個備用,一樓門口,還有車上,都各有一個小氧氣瓶,萬一不行,半夜送她回醫院急救。什麼都要準備好,每個人都要背好各種狀況的SOP。
錄製節目工作時,若有空檔,我立即找手機,想要瞭解她的最新血檢,是否有什麼狀況。
每天晚上我會根據血檢,調整她的食物,尤其肉的比例。每週一、三、五,總是得跑好幾趟才能買到沒有油花的菲利牛排,為南禪寺做她最愛的牛肉泥。我問了大醫院治療人的營養師,也不斷找腎衰竭的患者食品,可是南禪寺有溶血症,又臥床,我需要金針茹、鳳梨、牛肉來解決她的部分問題。
每日工作完了,不管是九點、十點、十一點,我總是拜託醫院,讓我探望她。在動物醫院,我見了人,即話說個不停,其實我知道,我並不正常,因為我的內心非常焦慮。
而且恐慌。
在南禪寺後期幾天,我每天早上五點五十分左右一定嚇醒,拿起手機,看自己是否錯過了什麼。那是成吉思汗走的時間,他孤伶伶沒有人陪伴,躺在冰冷的櫃子裡,喘不過氣來,痛苦地走了。從此清晨五點五十分成為刻劃我潛意識最重要的大笨鐘。
過去的四個月,我強顏歡笑,勉強工作,內心其實脆弱無比。我終於如此親切地感受為什麼我的學姊牛湄湄照顧失智父母,最後會得恐慌症,而且關了她的律師事務所。她告訴我,在法庭,法官叫她的名字,她已經到了幾乎說不出話一一而她自己以前也是法官。
精疲力竭時,免不了沒有耐性,同事做錯事,尤其害怕他們給錯藥,我經常處在崩潰邊緣。
雖然我每天如常工作,説笑話,問大家:今晚要吃什麼?笑瞇𣉢的表情下,我的心,痛到自己不敢碰觸。甚至累到極點時,會回頭想:小甜點突然走了,成吉思汗五天瀟灑告別,何嘗不是一種「孝順」。
這樣的念頭,對南禪寺當然不公平。是她撐在那裡,受苦、寂寞,使媽媽有足夠的時間接受她,再離去,再失去一個孩子。
南禪寺走後,我的人生重心,一下子沒了,下了班若有所失的回家:有時候想去醫院看短尾白,怕過了探病時間,太打擾醫院,醫療人員不高興。已經習慣奔波的腳,慢慢慢慢停下來:七上八下的心,也慢慢安靜下來。
可是我卻覺得這樣的人生,不是喘了一口氣,解脫了,我感覺自己的身體好像破了一個大洞。
我開始思念南禪寺17歲的一生,然後發現我們情感最靠近的時候,就是最後這四個月。她是我的月亮,我是她的太陽,每天我走進醫院的腳步聲,對她是最美好的音樂,我兩手抱住她,對她是最溫暖的溫度。
每日深夜兩點前,我在她的床邊,唱歌,拍她的頭,是我一天最快樂的時光。
那天有位同事,母親開刀,她也在工作、醫院兩頭奔波,糾心無力。我告訴她自己的經驗:有一天,你會懷念這一切。這段時光,你們最相近,未來會成為你最甜蜜的回憶。
為你所愛的人或是毛小孩奔波,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它很辛苦,可是有一天你會明白:它,多麼彌足珍貴!—陳文茜
* 世間所有的事,都只是一張薄薄的紙。你得小心地踩著它,明白一個道理:不論是人,事,歷史,最好的東西,往往都只是那表面薄薄的一層紙。
所有的人事可能都有它現實不美好的底層,半聰明的人或許一眼即看穿它:真正聰明的人,懂得不要輕易碰觸它。
如果不小心捅破了這層薄薄的紙,底下的內容,多半經不起觀看。
你看穿了一切,未必可以得到什麼:只是撞地自己心傷。
--陳文茜
——圖片:40歲,我的青春歲月最後一哩路,時任鏡報媒體集團及中天電視台董事長
打檔桿調整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八卦
【ICU醫生陳志金】粉專剛剛突破80,000(八萬)人了!新朋友、舊朋友,想要多了解阿金的話,可以看看《天下雜誌》這篇專訪,我覺得寫得很完整、也很真實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點入《天下》原始文章,排版比較好讀,而且有圖片,如果看不到全文,以下是純文字。
《從白目憤青變熱血醫師 阿金醫師: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
文 陳潔 2018-12-24
~~
人稱阿金醫師的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為了重症病人,15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平時更像溫暖的家人,反覆說明病情、錄音鼓勵患者。兩年前甚至投入推動「醫病共享決策」,陪家屬走過每個天人交戰的時刻,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
兩年前,藝人邱凱偉(Darren)發燒到醫學中心急診,等太久不耐煩,遭回嗆「不能等就不要等阿!」因此公開抱怨醫師。為此,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發文整理6項「符合即可退掛」的症狀溫和開嗆,更以「歡迎自由分享!也可以放大掛在急診門口喔~」幽默作結。此文吸引8萬人按讚、1萬7千人分享,更因媒體大幅報導,讓他因此暴紅。
12月中旬,這位網紅醫師的團隊,更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人稱「阿金醫師」的陳志金,若不是穿著醫師袍,真沒人看的出來,這位右臉眼下有塊暗紅印記、20年來始終如一的中分髮型,滿臉笑容、微胖身軀的男人,是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
他的人、做的事,都不像傳統認知高高在上的醫師,更像是親切接地氣的大哥。他曾不厭煩地在半小時內,對陸續抵達的家屬重複3次病情;花上2、3個小時為家屬解釋病情;一通電話也能找到他,出院還會收到他的祝福訊息。
陳志金主要負責腦中風及腦損傷病人,很常遇到病人長期昏迷,家屬面臨該選擇氣切或拔管的兩難。
#該氣切或拔管?不再是醫師單方決定
這也是台灣步入高齡社會之後,多數人一生總會遇到一次的重大抉擇。氣切,代表長期照護、等待甦醒,代表昂貴醫療資源的持續投入;拔管,則是放手,讓生命回歸自然歷程。選擇沒有對錯,只怕後悔。不少家屬倉促做了決定,卻日後心生愧疚,甚至責怪醫師。
這是陳志金長期在臨床上遇到的困難。自2016年3月,他帶著團隊與35個家庭開上2、3小時會議,先讓家屬填寫線上問卷,得以「客製化」評估需求,再以珍珠版、3D列印製成的等比例真人模型,詳細解說插管、氣切的位置,一來一往表達意見,一起面對氣切或拔管的天人交戰。
62歲的柯先生因腦損傷昏迷,外甥小鄭(化名)就曾參與家庭會議,當時他與陳志金團隊對談近3小時。從一無所知到對氣切、拔管及癒後照顧瞭若指掌,尤其擬真模型讓說明更容易理解,才能做出決定。
每一步都很艱難,但陳志金向病人強調,沒有對錯,「選擇了就是好決定。」
今年一月初,小鄭及親人決定拔管,柯先生於兩個月前逝世。「我覺得陳醫師很為家屬想,以前醫生都是救活就好,但救活之後其實還是家屬要顧!」小鄭說。(編按:此處拔管與一般急救無效的拔管不同,而是針對病情穩定,可脫離呼吸器的病人,若將來病情惡化,不再重新插管。因此有些病人拔管後,仍可存活很久。)
不再是醫生單方面下命令,而是與家屬共同決定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模式,消弭了醫生與病患家屬之間的資訊不對等,也幫助35個家庭在拔管、氣切中抉擇。這個試驗,是陳志金團隊得到「國家醫療品質獎」的關鍵。陳志金說,後續追蹤家屬意見,至今沒有人後悔當初的決策。
#守在台南15年,一call他三分鐘就出現
陳志金只有一個門診,每週一晚上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也沒有開不完的手術,這當然是加護病房醫師的特色。
但陳志金有一點比別的醫生更拚,是他把生活給了醫院,因為擔心病人隨時出狀況,他十五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隨call隨到。
「我訊息一送出給陳志金醫師,幾秒內電話一定響,我都跟同事說我的,我的!」與陳志金共事2年的高階護理師鄭巧玲說。陳志金長年住在醫院一條街外的地方,儘管另有值班醫生,但任何時候通知他,3分鐘,他必會出現。
陳志金掏出醫師袍裡的A4紙,整齊折成4分之1。「不管去哪裡,什麼都沒有沒關係,這一定得帶!」內容是他10個重症病人資料,最新病情、交班注意事項,甚至該向誰討論病情,都名列其中。
46歲的陳志金其實是馬來西亞人,持馬國護照,但領有中華民國永久居留證。1991年來台大醫學系就讀。27年過去,陳志金已是台灣女婿,有個護理師老婆與12歲的兒子。
陳志金的大學同學兼摯友,是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書森。
張書森說,陳志金經歷全民健保開辦、各種制度調整到今天,跟著台灣醫療制度一起成長。從低調保守的僑生,變成熟知台灣醫療、文化風情的「在地人」。
畢業後,陳志金加入台大醫院胸腔內科。沒想到當上總醫師不久就遇上SARS,當時醫院全面關閉,只剩胸腔科及感染科醫師留守,陳志金也在其中。
「今天跟學長一起看病人,明天學長就發燒被隔離,生命真的很無常,」陳志金回憶。
對生命的感觸讓陳志金投入急重症領域,偶然到台南參觀有完善重症制度的奇美醫院,一看就愛上,自此扎根台南,晃眼已15年。
#母親開刀前一天過世,讓他立志從醫
陳志金選擇從醫,源自心中的疑問與憤慨。
他老家在吉隆坡郊外一個小鎮萬撓,高二那年,陳志金母親因心臟瓣膜問題須動手術,但馬來西亞的公醫制度不像台灣就醫快速。手術排程整整等了2年,陳志金母親卻在開刀前一天過世。
「我好想知道媽媽怎麼了,卻一直遇不到醫師,好不容易找到,醫師只給我一張紙,上面寫著兩個英文單字:Mitral Regurgitation(二尖瓣閉鎖不全)。」這是陳志金第一個認識的醫學名詞。
17歲的他想知道哪裡出了錯,才沒能留住媽媽?因此立志從醫,希望找到母親離世的原因。
直到當上醫生,陳志金才知道醫療有太多不確定,母親離開不是誰的疏失,他終於釋懷,卻也反思,「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告訴他們盡力就沒有遺憾跟內疚,」陳志金說。
#對病患超級溫柔,也勇於開砲批判
如今陳志金重視溝通,從寫文章、重複與家屬聯繫,到電話錄音鼓勵病人,能做的無一遺漏。
奇美醫院加護病房的高階護理師沈美麗說,陳志金曾在半小時內,對陸續到來的家屬,重複說明病情三次;若家屬不能來,他就親自打電話。
63歲的翁莉華十年前因肉毒桿菌中毒入院,康復後每年都會回醫院感謝陳志金。她激動地說陳志金是「活菩薩」,連她出院轉到養護中心,陳志金還用手機錄音為她加油,「這樣的醫師哪裡找?」
但陳志金的溫和耐心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時間的漫長淬煉。
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形容陳志金曾是個「白目」醫師,「醫院普遍保守,但阿金醫師就是會路見不平,別人不敢講的他都講,甚至得理不饒人。」
林宏榮說陳志金個性也曾經嚴厲急躁,對同事要求嚴格,是人見人怕的「魔鬼教官」。曾有護理師因為太害怕看到陳志金,寧願躲在夜班也不願一起工作。
直到林宏榮招攬他加入病人安全的討論團隊,再派他接受團隊資源管理、韌性力訓練營隊,陳志金慢慢懂得與人溝通,自謙從「機車行老闆」,蛻變成醫病溝通的傳教士。
2005年起,為了讓更多人同理醫護人員、病人、家屬的立場,陳志金開始書寫。他從部落格寫到臉書粉絲專頁,醫病溝通、病人安全、非洲豬瘟什麼都能談,時而批判自嘲,更藏不住他的正義感,不時「開砲」。
例如2015年,陳志金在部落格批評學名藥,沉痛指出「當一顆藥價不如一顆糖果,我們能期待廠商重視安全品質嗎?」
他坦言當時接受《天下》採訪後,藥廠、健保署立刻關切施壓、要求下架文章。他笑說,「當你發現最近貼文變輕鬆,代表我被關心啦,避避風頭。」
#醫院後援,推動醫病共享決策
2016年,林宏榮擔任醫策會執行長時,將1980年代在美國流行的「醫病共享決策」引進台灣,將醫病溝通系統管理化,並納入醫院評鑑的項目。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曾旭民致力醫病共享決策的研究,他解釋,醫病共享決策是當重大疾病患者後續治療有「不同、沒有對錯」的選項時,醫師得透過輔具、教材與病人溝通,依本身經濟狀況、家庭等考量下,選擇最適當的治療。
「醫病共享決策讓病人扛起責任做決定,當你參與決定時,若結果不好,也會願意負責,而非單純責怪醫師,因此能減少問題糾紛,」曾旭民說。
看到理想終於有實踐的方向,陳志金接下林宏榮棒子,大力投入醫病共享決策。
醫病共享決策普遍的做法,是病人先閱讀電子平台的問卷及影片等,下次看診以問卷問題與醫師有效溝通。但曾旭民研究發現宣導仍未到位,病人回家不會讀、醫師看診不習慣使用電子平台,仍維持過去口頭講解的習慣。
陳志金的醫病共享決策,是直接把家屬找來,開1到3小時不等的家庭會議,像教課般帶病人討論,選擇A會怎樣、選擇B又該如何,確保家屬了解每個選項的利弊。
「一般醫師說明嚴重病情,在門診2、30分鐘很常見,但像陳醫師花幾個小時,真的不多。他已經不像醫師,而像coaching(教練引導員)的角色!」曾旭民說。
奇美醫院病理中心部長兼臨床病理科主任李健逢說,一般醫師會將空檔拿來做研究寫期刊,陳志金卻將時間花在醫病溝通,更照顧病人。
除了自己的信念,背後的支持也很重要。在奇美醫院,重症醫師平常沒有固定的門診壓力、得看5、60個病人,也不像外科醫師有一台台待排的手術。雖然突發狀況多,相對彈性時間也較多。
「奇美醫院組織比較扁平,對醫師自由度也較高。有想做的事情,醫院通常不會阻止,」李健逢說。這些支持讓陳志金能更心無旁騖,與病人共同決定、一起承擔。(責任編輯:吳廷勻)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不知道可不可以抽換現在比較瘦的照片?^_^
歡迎分享~
打檔桿調整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新在哪裡?
●採用全新 TNGA-C 平台打造衍生的新產品,今年 7 月率先於泰國、菲律賓等市場推出,接續於 10/12 採用國產化上市
●全車系共有 6 個車型與 2 種動力,汽油版提供安心、豪華、尊爵;油電版提供豪華、尊爵、旗艦
●軸距較 Altis 短 60mm
●外觀悉數重新設計,前保險桿兩側加入明顯的類進氣口,並在前後保險桿下方、輪拱及車門下方採用塑料防刮板點綴,前後葉子板至車門間更透過銳利的鈑金褶痕強化動感效果,車頂配有行李架,在 A 柱下方及 D 柱上方均加入飾條來營造類懸浮式車頂視覺感受。
●內裝採用 Corolla 車系相似的設計鋪陳,細節上與 Corolla Altis 有所不同 (包含排檔座前方、門飾板、後座椅角度調整…)
●提供雪貂白、極光銀、雲河灰、檀木黑、炫魅紅及藍曜灰共 6 款
●Toyota Safety Sense 為全車系標準配備
●動力配置提供 1.8L 自然進氣以及 1.8L Hybrid 系統,與 Corolla Altis 相同
#Cross
#Toyota_Corolla_Cross
#國民休旅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69870
Cross原廠型錄看這裡: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69869
Cross原廠規配看這裡: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69868
完整發表會實錄:https://youtu.be/iIpnGPmkvFo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打檔桿調整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新在哪裡?
●採用與 Corolla Altis 相同的 TNGA-C 平台打造衍生
●今年 7 月率先於泰國、菲律賓等市場推出
●今年 10/12 採用國產化上市,全車系共有 6 個車型與 2 種動力,汽油版提供安心、豪華、尊爵;油電版提供豪華、尊爵、旗艦
●軸距較 Altis 短 60mm
●外觀悉數重新設計,前保險桿兩側加入明顯的類進氣口,並在前後保險桿下方、輪拱及車門下方採用塑料防刮板點綴,前後葉子板至車門間更透過銳利的鈑金褶痕強化動感效果,車頂配有行李架,在 A 柱下方及 D 柱上方均加入飾條來營造類懸浮式車頂視覺感受。
●內裝採用 Corolla 車系相似的設計鋪陳,細節上與 Corolla Altis 有所不同 (包含排檔座前方、門飾板、後座椅角度調整…)
●提供雪貂白、極光銀、雲河灰、檀木黑、炫魅紅及藍曜灰共 6 款
●Toyota Safety Sense 為全車系標準配備
●動力配置提供 1.8L 自然進氣以及 1.8L Hybrid 系統,與 Corolla Altis 相同
#Toyota
#Corolla_Cross
#林美貞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0383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打檔桿調整 在 TCar Test Drive Youtube 的評價
《新聞報報》TCAR News - http://www.tcar.tv
M.Benz頂級改裝品牌,Brabus重返台灣
1977年創立的德國改裝品牌Brubus,以客製化性能車更是締造了許多世界紀錄。2/18總代理三一國際在發表會現場展示旗艦級車款S850、G850之外,還有首度獲德國售權認可,以Mercedes-Benz C250為基礎,在台限量販售31輛的Brubus升級版B25,除了具備Mercedes-Benz的安全、尊貴,還能呈現車主的個人品味!
Brabus還針對頂級S63 AMG進行了多項提升,為了就是打造一款兼具豪華、性能與移動商務使用的Brabus 850 6.0 Biturbo。外觀部分換上全車空力套件與21吋鍛造鋁圈,內裝部份則搭配上16 吋液晶螢幕以及折疊式餐桌,中央扶手內更可以作為冷藏室,香檳可置於內,方便於特別的時間慶祝享用,這些貼心的設置,都是為了滿足後座的頂尖商務菁英對商務及娛樂方面的需求,內裝部分則盡顯豪華與細膩之能事,以精緻手工縫製經典格紋的Mastic頂級牛皮座椅及內裝,彰顯了luxury touch。
S63 AMG 所搭載的M157 5.5 升V8 雙渦輪增壓引擎輸出性能已十分強悍, 但Brabus 仍不滿足、因此將排氣量進一步擴充至5912c.c.,同時換裝鍛造活塞、強化曲軸、大流量進氣系統、加大渦輪增壓器、重新調校ECU 搭配全段不鏽鋼排氣系統等手法,讓最大馬力更來到850hp、峰值扭力更達145kgm 的境界(限制輸出117.3kgm), 造就出0~100km/h 加速只需3.5 秒、0~200km/h 加速只需9.4 秒,極速350km/h 的境界!
去年法蘭克福展,BRABUS 以G Class為基礎,發表850 6.0 Biturbo Widestar,也是本次發表會的主軸。Brabus設計師為其打造寬體車身套件,將輪拱再往外擴展12mm,並且重新設計保桿造型,水箱護罩更貼上成黑底B 字廠徽,整體視覺霸氣凌人!
內裝部分,客製化專家Brabus 替850 6.0 Biturbo Widestar 設計印有BRABUS 字樣的不鏽鋼門檻,搭配專屬 地毯、鋁合金踏板、排檔頭,且擁有豐富選項,能夠依客戶需求,將後座椅更換內建通風、加熱、電動調整功能,以及專屬後座影音系統、冰箱、WIFI 無線上網等配備。
為了展現G-Class剽悍的特質,需要強大的動力才能匹配。Brabus引擎工程師為850 6.0 Biturbo Widestar 打造一顆6.0 升V8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這具引擎基礎來自G 63 AMG,引擎內部經過大肆強化,排氣量從5,461c.c. 加大為5,912c.c.,當然 這不是單純的加大排氣量,BRABUS 引擎工程師更進一步提升進/排氣系統,舉足輕重的渦輪增壓器也一併升等,最大馬力數據由原廠的544 匹一口氣拉升至850 匹,最大扭力從原來的77.5kg.m 大舉激增為147.9kg.m,輸出轉速分佈於2,500~4,500rpm 之間,一起步,就瘋狂。傳動與底盤系統方面,850 6.0 Biturbo Widestar 搭配7 速AMG Speedshift Plus 7G-Tronic 變速箱以及全時四輪驅動,再加上一套Bilstein 製造的運動版電子懸吊,還有尺碼爆大的305/35R23 高性能胎圈,0~100km/h 加速只需4 秒,極速限制在260km/h。

打檔桿調整 在 有沒有09車主車靴會被打擋桿卡住的? 的八卦
檔桿 位置微調一下,大概是穿著車靴平踩在腳踏上,拇指球橫向延伸過去的位置。通常厚底的鞋子要把檔桿往上移,腳短的也會比較上面。 ... <看更多>
打檔桿調整 在 打檔桿問題(第2頁) 的八卦
請試試看,調整離合器線的間隙(在變速箱的上方),變檔的時候盡量離合器拉桿拉到底,盡量減少半離合的方式變換檔位,行進中或變檔使用半離合,會加速離合器片的耗損! ... <看更多>
打檔桿調整 在 [問題] 加速時左腳放的位置? - 看板SuperBike 的八卦
大咖後又是我新手,這幾天買了車靴,發現
以往穿球鞋的打檔習慣會造成升檔的困難,
我是比較喜歡起步加速後,很快的換到高檔
位,因為很不喜歡引擎震動而且聲音好大
習慣是腳勾到二檔,腳繼續在打檔桿下方
stand by,然後
再勾三檔,再順順勾到六檔(時速大概60)
可是穿車靴後,我沒辦法勾到二檔腳還stand
by在打檔桿下方,有點卡,常常發生二升三
失敗,請問正確的姿勢是每升完一檔腳就要
縮回踏板嗎?這樣我左腳要一直前前後後的
很累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219.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perBike/M.1568026062.A.FA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