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歡住在恆春的生活❤️平常可以享受溫暖的太陽,不過很多朋友都會提醒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尤其恆春半島冬季的落山風吹著吹著皮膚很容易乾燥,造成臉部細紋的增加。
每次說到自己真實年紀,大家都會說我看起來沒有很老,其實我一直都有在保養,大概35歲之後,就有開始微微的在打肉毒桿菌素除皺,每次跟姊妹淘聊天,我發現大家其實對於打肉毒桿菌素除皺都覺得很平常,也算是很基礎的醫美保養。
但是天生就很龜毛的個性,所以我對施打的肉毒桿菌素品牌很要求。大概20年前,看到有藝人開始在臉上打肉毒,不知道是早期的技術還不純熟還是什麼原因,效果真的蠻可怕的😰 因為臉在表演的時候看起來會僵僵的,很不自然,沒有辦法做表情,所以我就對肉毒有了不好的印象。
肉毒品牌那麼多,那麼普及,我本身很在乎產品的安全性跟有效性,所以呼籲大家在接受療程的時候要知道自己打的是什麼,而有了親身經歷後,覺得打肉毒最重要的就是「精準 安全 長效」,精準才會自然喔。而且還發現其實價錢會跟持久度有差,所以提醒大家在施打之前真的要多做功課,不要因為貪小便宜隨便打。
嫻嫻平常笑點很低,很愛大笑😆,尤其住在恆春之後發現笑起來眼周的魚尾紋越來越明顯,還有抬頭紋跟皺眉紋,所以最近就決定趁著空檔再去治療一下,解決自己細紋的困擾。
因為是打在臉上的東西,所以我真的再三確認過,也上網爬文找了很多資料,還好,有做功課真的有差,打完之後效果都很好也很自然,完全不會有臉部僵僵的狀況產生,我覺得效果很好,臉部看起來很自然也很持久🥰
其實肉毒桿菌素的用途不只有打在臉上喔,這一次去找醫生諮詢,才知道原來肉毒也可以有腋下止汗的作用喔!以前拍戲的時候有聽說有演員去開刀割除汗腺,結果後來流汗的部位轉移,變成其他地方開始爆汗,經過諮詢醫生說施打肉毒不會有代償作用產生,而且一週後出汗平均減少83%,效果可以維持7.5個月,因為我自己是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如果你想要改善,又不想開傳統的止汗手術,也可以試試看肉毒喔!
#來自美國
#暢銷超過三十年
#全球銷售一億瓶
#安心醫美
#肉毒桿菌素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萬的網紅柴鼠兄弟 ZRBro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帳是理財很重要的一步,但為什麼總是難逃記帳失敗的經驗? 直到鼠發現了「滿月記帳法」🌕借用收支的週期順水推舟 讓我徹底脫離記帳的惡夢😇 ►理財起手式上集 ⟪關注你的淨值-告別負身價⟫ https://youtu.be/W6Zq6dlolrE ►理財起手式下集 ⟪專為新手設計-滿月記帳法⟫ http...
「打檔桿太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打檔桿太低 在 Facebook
- 關於打檔桿太低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 關於打檔桿太低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 關於打檔桿太低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 關於打檔桿太低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 關於打檔桿太低 在 moto1hk Youtube
- 關於打檔桿太低 在 [閒聊] 新手第一次騎檔車GSX-S150 -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打檔桿太低 在 [問題] 打檔桿要很大力才能入檔- 看板biker 的評價
- 關於打檔桿太低 在 有沒有09車主車靴會被打擋桿卡住的? 的評價
- 關於打檔桿太低 在 RDC打檔穩定器| 極度不專業DIY教學- YouTube 的評價
打檔桿太低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八卦
很多人希望我分享NBA2K21的遊玩心得,今天我就在這邊簡短講一下。
首先這款2K21是與過往 #完全不同的遊戲體驗,假如你是喜歡高飆分、常想有 #神仙級別數據,享受進攻戰的人,那這一款有可能會讓你卻步,因為這應該是NBA2K系列最【#擬真】的一款。
-
🔲🔲進攻方面🔲🔲
且這擬真程度可能比現實還嚴苛,#這代三分線非常難投,整體防守干擾性很強,如果前面有站防守者,想強投成功的機率很低,所以積極切傳、打擋拆、壓禁區,去製造外圍空檔是很重要的。
這可能是我玩NBA2K將近快20年,我第一次 #整場不停叫擋拆、要喊戰術(這我很弱)的唯一一款,真的感覺很像在打現實籃球,不再是用 #無腦單打流打完整場。
-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玩遊戲想打防守戰,喜愛打火鍋、瘋狂拚搶籃板,享受那種肉搏血鬥,2K21真的會給你前所未有的遊戲體驗,可是也代表門檻上相對提高,#玩家開始會有受挫感.....
我得說實話,我自己還真喜愛這一代這樣的玩法,因為很有挑戰性,但相對可能玩起來會惱火,不過就是有這種情緒,會讓我更想復仇打得更好。
#擋拆在這一代的運用很重要!這是一定要告訴大家的。
-
至於改變最多的投籃問題,要跟大家說,新的 #右類比搖桿的投籃方式(Pro Stick) 一定要練,練起來會比按方塊鈕(PS4)準很多,但真的要花心力去練,在練球模式我可以三分練到連進,可是實際比賽時,那感覺又不一樣,沒弄好就是麵包球不斷.....
假使會在MT或MC模式不斷上前挑戰的人,我覺得Pro Stick是你們能不能更上一層樓,完成成就或闖關的關鍵因素,有看到老外玩家超猛,搭配運球操控與Pro Stick的出手,進攻是行雲流水.....
但這真的需要苦練與摸熟球員,因為每個球員都會有一點不同,迫使 #玩家實力能在這裡分出一個層級。
-
🔲🔲防守方面🔲🔲
除此之外,這一代電腦的AI感覺更強,光職業等級,他們就很會打擋拆與Off Screen,所以防守上如果不專心,就會很容易被得分,但相對地,#假使非常認真在投入防守,會很有成就感,真的,我自己最享受這一塊,#能守死對手是很爽的,比進攻還有趣。
而這也反應到一個現實面,如果你操控的球隊的禁區球員是笨重型、速度與橫移都慢的那種大個,那防守真的會很辛苦,完全體現出現在真實球風的一面。
-
像熱火的Bam Adebayo就有夠難纏,他很靈敏,電腦有時擋拆你禁區球員上前壓,他就可能開後門,或是如塞爾提克的Jayson Tatum他打四號位,防守他壓力就很大,因為一定要往外壓與跟防,他會投三分又會突破,等於說遊戲將 #現今小球陣容的優勢顯現出來。
且這代蠻容易 #有惡性犯規的吹判出現,面對ㄧ些很刁鑽的突破者,防守上真的完全沒有放空的本錢,不管進攻或防守,都要很專注才能贏球,尤其如果是打明星、甚至名人堂這些等級.....
-
🔲🔲遊戲畫面與經典球隊🔲🔲
基本上遊戲畫面跟過往是差不多的,這應該已經是現世代主機的極限,所以如果想追求畫面進化的人,那就 #要等年底的PS5了,新世代主機肯定這方面就有不同的體驗。
至於很多人會問的經典球隊,#還是沒有二連霸的湖人,之前有參加2K的視訊會議,製作人說他們也想讓這傳奇紫金大軍出現,但一直有人的肖像權沒談攏,聽說是Andrew Bynum不願釋出。
不過2K表示仍在積極爭取可能性,所以做為湖迷,這點確實覺得很遺憾,所以這一代在經典隊上,沒記錯就多了2017年的勇士與2019年的暴龍兩支奪冠球隊。
-
🔲🔲MC與MT的模式🔲🔲
老實講這兩個模式我還沒玩很久,MT上球員的卡牌強不強我覺得比以往影響更大,#一開始的卡牌包我是建議選KG或Shaq,我自己是選很愛的AI,但發現不是那麼好用,倒不如去選擇這兩位傳奇長人去防守和搶籃板與二次進攻。
MT如果要打得好,就像我前面說的,能不能練起Pro Stick跳投很重要,要不然你就是得打得非常有耐心,透過擋拆與戰術去尋找對方防守漏洞來進攻。
至於MC因為時間關係,我只玩前面一點,而同樣地,你想當一個隨便大殺四方,繳出超誇張數據的新人已經沒像以前那麼容易了,#投籃勳章變得很重要,當然苦練也變得勢在必行......
-
🔲🔲NBA2K21總結🔲🔲
當你們問我值不值得買這一款時。
我覺得要看自己 #玩這款前是抱持什麼心態?
🏀如果是 #想像以前一樣打爽快,隨便一場球員得分破百、三分進20多球輕鬆寫意,那今年大改的2K21可能不會是你的菜,一開始不會有爽度,只會給你挫折感。
🏀相反地,如果 #你喜歡玩有難度的遊戲,且更貼近擬真,得執行更多細節,玩法較為繁瑣,且必須苦練一下的風格,這代2K21真的會帶來過去沒有的體驗,有可能讓你得到比以往更高的爽度,#但相對你得挺過這個難度。
所以我認為見仁見智,只要你們知道自己想玩什麼就好,至於想要全面性的新體驗,那就要期待PS5的版本,肯定會不一樣。
-
❓至於有人問我是否消費Kobe?我自己是沒這樣認為,因為Kobe成為遊戲封面,#是Vanessa授權的,且2K還在與Vanessa討論PS5版本能不能有更致敬Kobe的部分。
因此有沒有消費Kobe,也是每個人有不同看法,我自己是買得毫無怨言,很開心還有Kobe的封面可以收藏。
-
最後自己不斷玩快速比賽模式下,操控好幾支球隊,圖片中五人是我目前認為最好用的幾個(還沒全部球隊都玩過)!
🔥這一代有沒有 #一個好的Playmaker太重要了!因為要一直打擋拆,所以LeBron James與Luka Doncic真的蠻強的,傳球很穩外,他們突破破壞力也很好,而也得說一下AD,AD也很好用,且他防守超猛......
🔥而Kawhi中距離真的準!且他背框後仰練起來非常強勢,在打陣地戰上即使遊戲進攻變難,他還是跟現實一樣是把超級進攻箭頭,在高壓防守下能打出破口。
-
🔥至於Stephen Curry依舊是很好用,雖然三分無法像上一代隨便投隨便進,但他還是比一般人準太多,且與LBJ和Doncic一樣,他打擋拆很強,突破後的中距離跳投也很準,#還是遊戲裡最好用的球員之一,這真的是他的時代。
🔥最後KD也是,外圍投籃比一般人準很多,又有身高又有速度,在這版本 #依舊是OP的存在。
其他球員我可能之後會再慢慢玩,一定還有不少好用的,但就這兩天玩將近10個小時以上下,以上五個是我覺得可以好好練的球員。
-
好啦,因為真的不少人私訊與留言問我,所以我這兩天心得大概就這樣,這次遊戲性改得蠻多的,#至於是不是你們喜愛的風格,就真的得自己去思考與評斷了,我自己是喜歡這樣的難度的玩法,我覺得比2K20好玩。
且我是 #比較重單機模式,享受與朋友對戰,已經準備要守死朋友的進攻了,看他崩潰的樣子。
⚠9月4日IG抽獎得主會在明天中午(9/7)賽事PO文公布⚠
⚠下面留言與私訊看到不少人問Switch哪裡買?
🏀有興趣想入坑的人可以直接來這看,各版本都有介紹⬇
https://nba.2k.com/zh-TW/buy/
-
#NBA2K #NBA2K21
#無界無限 #SponsoredBy2K
——————————————
🔔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HBKMAMBA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bkmamba/
✏️ HBK
打檔桿太低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八卦
【ICU醫生陳志金】粉專剛剛突破80,000(八萬)人了!新朋友、舊朋友,想要多了解阿金的話,可以看看《天下雜誌》這篇專訪,我覺得寫得很完整、也很真實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點入《天下》原始文章,排版比較好讀,而且有圖片,如果看不到全文,以下是純文字。
《從白目憤青變熱血醫師 阿金醫師: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
文 陳潔 2018-12-24
~~
人稱阿金醫師的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為了重症病人,15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平時更像溫暖的家人,反覆說明病情、錄音鼓勵患者。兩年前甚至投入推動「醫病共享決策」,陪家屬走過每個天人交戰的時刻,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
兩年前,藝人邱凱偉(Darren)發燒到醫學中心急診,等太久不耐煩,遭回嗆「不能等就不要等阿!」因此公開抱怨醫師。為此,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發文整理6項「符合即可退掛」的症狀溫和開嗆,更以「歡迎自由分享!也可以放大掛在急診門口喔~」幽默作結。此文吸引8萬人按讚、1萬7千人分享,更因媒體大幅報導,讓他因此暴紅。
12月中旬,這位網紅醫師的團隊,更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人稱「阿金醫師」的陳志金,若不是穿著醫師袍,真沒人看的出來,這位右臉眼下有塊暗紅印記、20年來始終如一的中分髮型,滿臉笑容、微胖身軀的男人,是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
他的人、做的事,都不像傳統認知高高在上的醫師,更像是親切接地氣的大哥。他曾不厭煩地在半小時內,對陸續抵達的家屬重複3次病情;花上2、3個小時為家屬解釋病情;一通電話也能找到他,出院還會收到他的祝福訊息。
陳志金主要負責腦中風及腦損傷病人,很常遇到病人長期昏迷,家屬面臨該選擇氣切或拔管的兩難。
#該氣切或拔管?不再是醫師單方決定
這也是台灣步入高齡社會之後,多數人一生總會遇到一次的重大抉擇。氣切,代表長期照護、等待甦醒,代表昂貴醫療資源的持續投入;拔管,則是放手,讓生命回歸自然歷程。選擇沒有對錯,只怕後悔。不少家屬倉促做了決定,卻日後心生愧疚,甚至責怪醫師。
這是陳志金長期在臨床上遇到的困難。自2016年3月,他帶著團隊與35個家庭開上2、3小時會議,先讓家屬填寫線上問卷,得以「客製化」評估需求,再以珍珠版、3D列印製成的等比例真人模型,詳細解說插管、氣切的位置,一來一往表達意見,一起面對氣切或拔管的天人交戰。
62歲的柯先生因腦損傷昏迷,外甥小鄭(化名)就曾參與家庭會議,當時他與陳志金團隊對談近3小時。從一無所知到對氣切、拔管及癒後照顧瞭若指掌,尤其擬真模型讓說明更容易理解,才能做出決定。
每一步都很艱難,但陳志金向病人強調,沒有對錯,「選擇了就是好決定。」
今年一月初,小鄭及親人決定拔管,柯先生於兩個月前逝世。「我覺得陳醫師很為家屬想,以前醫生都是救活就好,但救活之後其實還是家屬要顧!」小鄭說。(編按:此處拔管與一般急救無效的拔管不同,而是針對病情穩定,可脫離呼吸器的病人,若將來病情惡化,不再重新插管。因此有些病人拔管後,仍可存活很久。)
不再是醫生單方面下命令,而是與家屬共同決定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模式,消弭了醫生與病患家屬之間的資訊不對等,也幫助35個家庭在拔管、氣切中抉擇。這個試驗,是陳志金團隊得到「國家醫療品質獎」的關鍵。陳志金說,後續追蹤家屬意見,至今沒有人後悔當初的決策。
#守在台南15年,一call他三分鐘就出現
陳志金只有一個門診,每週一晚上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也沒有開不完的手術,這當然是加護病房醫師的特色。
但陳志金有一點比別的醫生更拚,是他把生活給了醫院,因為擔心病人隨時出狀況,他十五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隨call隨到。
「我訊息一送出給陳志金醫師,幾秒內電話一定響,我都跟同事說我的,我的!」與陳志金共事2年的高階護理師鄭巧玲說。陳志金長年住在醫院一條街外的地方,儘管另有值班醫生,但任何時候通知他,3分鐘,他必會出現。
陳志金掏出醫師袍裡的A4紙,整齊折成4分之1。「不管去哪裡,什麼都沒有沒關係,這一定得帶!」內容是他10個重症病人資料,最新病情、交班注意事項,甚至該向誰討論病情,都名列其中。
46歲的陳志金其實是馬來西亞人,持馬國護照,但領有中華民國永久居留證。1991年來台大醫學系就讀。27年過去,陳志金已是台灣女婿,有個護理師老婆與12歲的兒子。
陳志金的大學同學兼摯友,是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書森。
張書森說,陳志金經歷全民健保開辦、各種制度調整到今天,跟著台灣醫療制度一起成長。從低調保守的僑生,變成熟知台灣醫療、文化風情的「在地人」。
畢業後,陳志金加入台大醫院胸腔內科。沒想到當上總醫師不久就遇上SARS,當時醫院全面關閉,只剩胸腔科及感染科醫師留守,陳志金也在其中。
「今天跟學長一起看病人,明天學長就發燒被隔離,生命真的很無常,」陳志金回憶。
對生命的感觸讓陳志金投入急重症領域,偶然到台南參觀有完善重症制度的奇美醫院,一看就愛上,自此扎根台南,晃眼已15年。
#母親開刀前一天過世,讓他立志從醫
陳志金選擇從醫,源自心中的疑問與憤慨。
他老家在吉隆坡郊外一個小鎮萬撓,高二那年,陳志金母親因心臟瓣膜問題須動手術,但馬來西亞的公醫制度不像台灣就醫快速。手術排程整整等了2年,陳志金母親卻在開刀前一天過世。
「我好想知道媽媽怎麼了,卻一直遇不到醫師,好不容易找到,醫師只給我一張紙,上面寫著兩個英文單字:Mitral Regurgitation(二尖瓣閉鎖不全)。」這是陳志金第一個認識的醫學名詞。
17歲的他想知道哪裡出了錯,才沒能留住媽媽?因此立志從醫,希望找到母親離世的原因。
直到當上醫生,陳志金才知道醫療有太多不確定,母親離開不是誰的疏失,他終於釋懷,卻也反思,「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告訴他們盡力就沒有遺憾跟內疚,」陳志金說。
#對病患超級溫柔,也勇於開砲批判
如今陳志金重視溝通,從寫文章、重複與家屬聯繫,到電話錄音鼓勵病人,能做的無一遺漏。
奇美醫院加護病房的高階護理師沈美麗說,陳志金曾在半小時內,對陸續到來的家屬,重複說明病情三次;若家屬不能來,他就親自打電話。
63歲的翁莉華十年前因肉毒桿菌中毒入院,康復後每年都會回醫院感謝陳志金。她激動地說陳志金是「活菩薩」,連她出院轉到養護中心,陳志金還用手機錄音為她加油,「這樣的醫師哪裡找?」
但陳志金的溫和耐心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時間的漫長淬煉。
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形容陳志金曾是個「白目」醫師,「醫院普遍保守,但阿金醫師就是會路見不平,別人不敢講的他都講,甚至得理不饒人。」
林宏榮說陳志金個性也曾經嚴厲急躁,對同事要求嚴格,是人見人怕的「魔鬼教官」。曾有護理師因為太害怕看到陳志金,寧願躲在夜班也不願一起工作。
直到林宏榮招攬他加入病人安全的討論團隊,再派他接受團隊資源管理、韌性力訓練營隊,陳志金慢慢懂得與人溝通,自謙從「機車行老闆」,蛻變成醫病溝通的傳教士。
2005年起,為了讓更多人同理醫護人員、病人、家屬的立場,陳志金開始書寫。他從部落格寫到臉書粉絲專頁,醫病溝通、病人安全、非洲豬瘟什麼都能談,時而批判自嘲,更藏不住他的正義感,不時「開砲」。
例如2015年,陳志金在部落格批評學名藥,沉痛指出「當一顆藥價不如一顆糖果,我們能期待廠商重視安全品質嗎?」
他坦言當時接受《天下》採訪後,藥廠、健保署立刻關切施壓、要求下架文章。他笑說,「當你發現最近貼文變輕鬆,代表我被關心啦,避避風頭。」
#醫院後援,推動醫病共享決策
2016年,林宏榮擔任醫策會執行長時,將1980年代在美國流行的「醫病共享決策」引進台灣,將醫病溝通系統管理化,並納入醫院評鑑的項目。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曾旭民致力醫病共享決策的研究,他解釋,醫病共享決策是當重大疾病患者後續治療有「不同、沒有對錯」的選項時,醫師得透過輔具、教材與病人溝通,依本身經濟狀況、家庭等考量下,選擇最適當的治療。
「醫病共享決策讓病人扛起責任做決定,當你參與決定時,若結果不好,也會願意負責,而非單純責怪醫師,因此能減少問題糾紛,」曾旭民說。
看到理想終於有實踐的方向,陳志金接下林宏榮棒子,大力投入醫病共享決策。
醫病共享決策普遍的做法,是病人先閱讀電子平台的問卷及影片等,下次看診以問卷問題與醫師有效溝通。但曾旭民研究發現宣導仍未到位,病人回家不會讀、醫師看診不習慣使用電子平台,仍維持過去口頭講解的習慣。
陳志金的醫病共享決策,是直接把家屬找來,開1到3小時不等的家庭會議,像教課般帶病人討論,選擇A會怎樣、選擇B又該如何,確保家屬了解每個選項的利弊。
「一般醫師說明嚴重病情,在門診2、30分鐘很常見,但像陳醫師花幾個小時,真的不多。他已經不像醫師,而像coaching(教練引導員)的角色!」曾旭民說。
奇美醫院病理中心部長兼臨床病理科主任李健逢說,一般醫師會將空檔拿來做研究寫期刊,陳志金卻將時間花在醫病溝通,更照顧病人。
除了自己的信念,背後的支持也很重要。在奇美醫院,重症醫師平常沒有固定的門診壓力、得看5、60個病人,也不像外科醫師有一台台待排的手術。雖然突發狀況多,相對彈性時間也較多。
「奇美醫院組織比較扁平,對醫師自由度也較高。有想做的事情,醫院通常不會阻止,」李健逢說。這些支持讓陳志金能更心無旁騖,與病人共同決定、一起承擔。(責任編輯:吳廷勻)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不知道可不可以抽換現在比較瘦的照片?^_^
歡迎分享~
打檔桿太低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評價
記帳是理財很重要的一步,但為什麼總是難逃記帳失敗的經驗?
直到鼠發現了「滿月記帳法」🌕借用收支的週期順水推舟
讓我徹底脫離記帳的惡夢😇
►理財起手式上集 ⟪關注你的淨值-告別負身價⟫
https://youtu.be/W6Zq6dlolrE
►理財起手式下集 ⟪專為新手設計-滿月記帳法⟫
https://youtu.be/juLfUYkCVDI
►滿月記帳法的負債與支出差在哪裡?
https://youtu.be/hwH1oICuTYQ
【滿月記帳法】檔案下載連結:(完全免費公開/不用留資料)
http://bit.ly/2C6HJM8
這不是公司財報🤓拜託不要用專業的會計準則鞭打鼠please~
【更新補充一】
鼠在紅區和綠區都各自設計了二類,例如綠區的「資產/收入」紅區的「負債/支出」,其實二者應該是殊途同歸,只是目的不同。以紅區為例,負債著重的是「類別」,而消費支出著重的是「支付對象」,例如買衣服歸在同一"類",但可能同一個月內在不同地方買了二件衣服,刷的是不同的卡,"支付對象"就是不同的銀行。
具體來說,多一個「支出欄位」目的是用來確認這個月的每一筆錢「支付出去」給誰,以及幾月幾號應該支付,用來提醒是否逾期。
而「類別」則是協助自己長期關注每項債務/資產的變化,例如分六期的手機已經繳到第幾期這樣,下個月除息會有多少股利入帳這樣🤓
【更新補充二】
很多人剛開始在使用滿月記帳都遇到「重複扣二次」的問題,其實這會關係到每個人自動轉帳扣繳的時間,有的人月初,有的人可能會在月中或月底,所以扣二次的狀況是無法避免的,因為就算設定在月初,還是會有人認為「重複扣到前一個月的錢」。
但不論月初記月中記還是月底記,這個月該出去的錢就是會出去,如果選擇在「還沒匯出去前」記帳,會讓自己感覺比較合理,那就選擇在錢還沒出去之前記。不過滿月記帳的核心精神是在瞭解自己「身價」以及「身價變化的趨勢」,我們並不試圖追求會計簿記等級的登載方式,真的!重點不在數字應該認列在哪一天,而是用最「輕便無負擔」的方法來瞭解自己的身價。
如果你還是覺得奇怪,另外一個折衷的辦法,就是多記幾次,例如月初、月中、月底都更新一次,或是每個週末都更新一次,甚至每天更新也可以,不論收入支出資產負債都同步更新,這樣你就會看到淨值出現規律的波動,月初很高、月中到月底很低,然後下個月初又很高、然後下個月中月底又很低這樣,或許會讓你比較安心。如果希還是望盡可能鉅細靡遺地記帳,並且符合各種收支進出原則,那滿月記帳法可能真的不太適合😂
=================更多FQ影片=================
夯翻鼠FQ ►ETF系列
【FQ11】ETF基礎篇-就是便當的一種https://youtu.be/HDz6xAbNQ70
【FQ12】ETF進階篇-槓桿型/反向型ETF https://youtu.be/y1WwEhg1fqk
【FQ15】0050 pk 0056選誰比較好?上集 https://youtu.be/I-D1GmzzRKc
【FQ16】0050 pk 0056選誰比較好?下集 https://youtu.be/UA_btOz4uho
【FQ17】從0056捕獲高股息不死鳥 https://youtu.be/hM3wemKQT-8
【FQ32】買反向ETF等黑天鵝?先聽鼠說完鬼故事再決定https://youtu.be/kKUjclzcurk
【FQ33】十大配息ETF排行~填息最快的不是0056 https://youtu.be/_j2HR9xUafY
【FQ37】0056最新成分股更新分析 新同學來了!
夯翻鼠FQ►台股基礎系列
【FQ30】股票怎麼買?600秒學完台股交易基礎 https://youtu.be/zEDJ7LBZO4M
【FQ31】股票1元不是你的1元~搞懂零股先從除權講起 https://youtu.be/R0NAdlmZ70s
【FQ2】存股一定打敗銀行定存?常被忽略的三個弱點和一個關鍵 https://youtu.be/kF6XomSRcUw
【FQ6】存股如何決定進場時機?2018台股萬點對新手的意義 https://youtu.be/9QxXoD3zTks
【FQ1】什麼是利率與殖利率? https://youtu.be/yd3fZRrjzGM
【FQ4】存股怎麼選?新手秒懂的放山雞選股法(基礎篇) https://youtu.be/854HH85QCdU
【FQ5】台股殖利率排行前三名是他們⋯放山雞選股法(網站實作篇) https://youtu.be/cY0P5fh-d9o
夯翻鼠FQ►儲蓄系列
【FQ29】從0%到5%保本儲蓄工具PK~(定存/外幣/儲蓄險/貨幣基金) https://youtu.be/H53540h21rA
【FQ23】利率明明一樣 定儲利息贏定存的原因~(正港懶人投資) https://youtu.be/W7k1TntmInk
【FQ3】匯率霧傻傻?先換起來放?錢被銀行默默吃掉的三個秘密 https://youtu.be/U8wLmL6PKnI
【FQ28】匯率表有隱藏數字@@” 高利外幣定存前先注意這三個率~ https://youtu.be/07NBkJNiHqs
【FQ21】投資理財必學的升息&降息~(央行vs美國聯準會FED) https://youtu.be/E64cTPnojWc
夯翻鼠FQ►理財系列
【FQ9】告別負身價~鼠先教你畫這張圖(理財起手式) https://youtu.be/W6Zq6dlolrE
【FQ10】再也沒失敗的~滿月記帳法 https://youtu.be/juLfUYkCVDI
【FQ20】理財先理信用卡~循環利息和最低應角算給你看 https://youtu.be/15s-TAyOssg
夯翻鼠FQ►基金系列
【FQ18】新手買基金學什麼?這三個能力最值得 (粽子投資法) https://youtu.be/MI3YjuXlr3c
【FQ8】定期定額超過二年就GG?因為很少人注意這二隻Bug https://youtu.be/U_A95yWC2eI
【FQ19】覺得基金很難選?讓AI來吧~(推薦新手) https://youtu.be/uxYrR-TFTVo
夯翻鼠FQ►台股進階系列
【FQ14】參加除權息可節稅?2018稅改股利申報二擇一制https://youtu.be/DDNZACHMDog
【FQ13】大牛不爽領股利?股票除權息的各種股民~https://youtu.be/Huyej6CHgFs
【FQ7】2018二月全球股災~黑天鵝是機器人? https://youtu.be/FlY7Ms53wyI
【FQ22】三大法人不是三個人啦XD~吻仔魚跟著鯨魚怎麼賺錢? https://youtu.be/2XOI0ipIML8
夯翻鼠FQ►股國四面系列
【FQ24】要聽懂股票國語言先學金字塔這四面(基本/籌碼/技術/消息) https://youtu.be/4jRM4Zze7Ng
【FQ25】股票怎麼選?基本面先問這三題 (股本/EPS) https://youtu.be/9Oew02e5uqg
【FQ26】新手學基本面二大指標 評估企業賺錢能力(ROE/ROA) https://youtu.be/VnYdpRMU8Y0
【FQ27】股票估值的基本面三大指標~(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殖利率) https://youtu.be/yUUO7dtFInk
【FQ34】徹底搞懂技術線圖七大元素~先從各種K線開始https://youtu.be/V__cjhFm0L8
【FQ35】判斷股價強弱的關鍵~先學會看均線https://youtu.be/ti8m7rJmB3E
【不用花錢也可以贊助柴鼠】
https://youtu.be/DGV964Fks2s
【訂閱柴鼠也是一種鼓勵】
https://ppt.cc/fUrThx
【柴鼠兄弟相關頻道】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柴鼠兄弟ZRBros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zrbro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rbros/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130090309
愛奇藝 http://tw.iqiyi.com/u/1421309132
【聯絡柴鼠】
e-mail:[email protected]
#最直觀簡潔無負擔的記帳法
#完全由鼠自行設計歡迎分享
#記得設定密碼保護

打檔桿太低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評價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 #周星馳 #結怨真相 #娛樂圈 #鐵板神算 #高人 #董慕節 #神準 #狠批 #達哥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香港諧星殞落,我們的達哥,吳孟達,終年70歲 ,曾經有個三段婚姻
近年健康狀況不佳的吳孟達(達哥)早前因患肝癌入院,可惜最後仍不敵癌魔逝世,終年70歲。入行48年的達哥曾是周星馳(星爺)電影的最佳綠葉,兩人自1989年劇集《蓋世豪俠》開始結緣,由電視到電影都是最佳拍檔,默契十足的喜劇表演令人印象深刻,更多次突破港產片票房紀錄,可惜在2001年電影《少林足球》後他們沒再合作,不過過往的作品至今都是經典!
吳孟達Richard,生於1951年1月2日福建省廈門市,五歲隨父母及胞姊移居至香港,有兩名胞弟。父親在西環南北行工作。他早年在香港島南區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的板間房生活,後移居政府廉租屋[4]。曾就讀香港仔工業學校,在學期間修讀機械課程,以學習一技之長幫補家計[4]。直至有一次留意到無綫電視播出的劇集《民間傳奇》劇集,劇中一位演出者是其工廠同事、1972年第1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生林偉圖[4]。
因自覺可以像對方一樣有條件成為藝人[4],於是在1974年投考了第3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4],同期考入者還有周潤發和名導演林嶺東,以第五名的成績畢業。1975年即已開始在無綫電視參與演出,參演無數但幾乎都是配角。他最早的演出乃《民間傳奇》系列;直至1979年憑着演出《楚留香傳奇》的「胡鐵花」一角,才開始受到注意。
據吳孟達自言剛出道時的他,因狂傲不羈豪賭成性,1980年時不僅欠下30萬元港幣的高額賭債,更是面臨無戲可接,一度想自殺。後來他修心養性,重新努力研究演技,終於成功再起,並清還賭博的債務。他不但重新出現在電視熒幕上,1981年更參演了其生平第一部電影《執法者》。吳孟達後來回憶,很感謝周潤發當初不借他錢,不然不會有今天的他。
而他最廣為人所知,是在1989年與周星馳合演《蓋世豪俠》和《他來自江湖》中的搞笑演出,這些演出開啟了情同父子的兩人在螢幕上長達十餘年的合作關係。自此吳孟達走紅起來,連帶日後所拍的電影,也幾乎都是由周星馳主演。他於1990年開始活躍於電影界,該年憑周星馳主演的《賭聖》,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次年憑着在《天若有情》的演出終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與周星馳合作多套喜劇片,周星馳吳孟達真正恩怨始末, 兩人的最後一次合作就是在2001年《少林足球》之後再無合作,兩人雖然沒有再次合作,但是私下關係還是可以的,真正的決裂是在2004年周星馳拍《功夫》的時候,星爺曾經打電話找過吳孟達出演功夫裏面的一角,吳孟達知道後連忙把所有的工作都推掉了,可是後來沒了下文,功夫也並沒有達叔,這讓達叔白白損失了幾百萬,也是讓達叔覺得很氣憤!
吳孟達和周星馳是多年的好朋友,常年在螢屏上做父子組合,這也是讓大家習慣了兩人的父子組合,吳孟達說過,近些年關於周星馳的負面新聞越來越多,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倒周運動,原因就是在拍攝《功夫》的時候請來了洪金寶做武術指導,但是後來卻是不歡而散,洪金寶說周星馳生起氣來不把人當人,還說是他見過最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
就算是大家都在罵周星馳的時候,達叔也從來沒有說過一句他的壞話,他覺得周星馳的脾氣是比較古怪,但這都是他嚴格要求自己的表現,其實了解周星馳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很喜歡把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過往拍到電影裏面去,在電影裏面就能看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食神》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叫一個人去電梯口拉屎,其實他是有過一段跪着出席三分鐘活動的經歷,這個片段就是講述他本人。
了解梁朝偉的人都知道,周星馳能走上演藝道路,完全是因為他,但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兩人各自成名後,從來沒有過一絲一毫的合作,因為梁朝偉覺得周星馳的電影永遠只有一個主角,如果一部電影里只允許自己出風頭踩着別人的肩膀把自己拍的高大上,任何一個稍微有地位的明星都不幹當他的綠葉,所以他在圈中的朋友才會這麼少!
達叔病倒恢復那年,周星馳的助理曾經隔空喊話,說下次有機會一起合作,而達叔也表示,兩人有機會也一樣會依舊合作,其實他們的關係並沒有傳聞的那麼不堪,其實都是媒體的「斷章取義」才會鬧得這麼大,相信影迷們也是很希望兩人能再次合作的!
我曾經超食個飯,董慕節作風低調,但據說批命極準,有「鐵板神算」、「董半仙」的美譽,過去有不少名人透露曾獲董慕節批命。
達哥有三頭家,前妻麥莉莉是圈外人,達哥在尖沙咀五支旗桿遇上了她,當時達哥跟友人約了女友人去跳舞,但女伴一個也沒來,而達哥發現五支旗桿下有三個女仔,大家上前問了一句:「你等人呀?」於是就相約到的士高跳舞,年輕人交換了電話,但莉莉及達哥沒下文,後來有次達哥去舞會,又是陽盛陰衰,於是他在電話簿中找找有什麼女仔電話,於是又叫了莉莉及她妹妹瑪嘉烈,自此達哥開始留意莉莉,二人也開始拍拖,並在七六年結婚,婚後生了一對孖女。
不過達哥在八八年出軌,跟無綫女藝人慮少慈戀愛,並誕下一女,當時正印吳太不打算結婚,直至九五年達哥在大馬拍戲認識現任太太候珊燕,正印吳太因丈夫再次出軌而提出離婚,而盧少慈也難忍受這段四角戀情而下堂求去,九六年,達哥終於跟候珊燕於大馬擺結婚酒,不過當時因新聞鬧得熱哄哄,為避開傳媒,婚宴當晚新娘新郎皆沒出現,當時候家二叔對達哥臨時失蹤非常不滿,向傳媒說當日只能由候珊燕的父親代一對新人上香拜堂,又說達哥曾致電道謙,說他有苦衷,希望岳父原諒,更在電話中保證一個月內會到岳父家請罪;候家辦了一門尷尬婚禮,但候家見到許多傳媒到場,亦設了一度給大家吃餐喜宴;婚後,候珊燕為達哥誕下一子一女。
雖然達哥對前妻及盧少慈負了情,但他用經濟來彌補,三個家庭四女一子均是他照顧,所以當年達哥接戲不停手,因為每個月的支出就要三十多萬,可幸當時影業蓬勃,達哥說過當時一年可以搵到過千萬片酬。
現時達哥現任太太和十八歲兒子在馬來西亞,女兒在澳洲讀完書也回到大馬,達哥閒時會大馬及香港兩邊走,「我喜歡香港朋友多,有時可以飲茶打牌,朋友去馬場輕鬆一下,我賭錢上落不大,三千元左右,玩得起又控制到,生活都幾豐富,但不會太早休,因為好悶,病完後,我見多了屋企人,兒子都好孝順,悟性好高,我們在睡前會傾偈。」達哥說兒子也有演藝細胞及天分,不過沒有系統的,只有模仿,始終未真正學演戲。
多謝 香港一代諧星 ,希望達哥一路好走 。

打檔桿太低 在 moto1hk Youtube 的評價
2019 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集科技、品味、跑格的復古羊
其實VESPA都有跑羊,就是GTS系列,她們的加速力及車速堪稱復古羊的一哥,而新一代GTS分別有GTS 300 HPE Super、GTS 300 HPE SuperSport及GTS 300 HPE SuperTech,三部車均採用新一代HPE高性能引擎,起步及省油均比舊款優勝;此外,今次介紹的GTS SuperTech是首部採用彩色液晶儀錶的VESPA綿羊,可謂緊貼潮流脈搏,成為一部集復古、速度及新潮於一身的玩羊。
2019 VEPSA GTS 300 HPE Super SuperSport SuperTech
VESPA GTS 300 HPE Super、SuperSport及SuperTech意羊大派對
2019 Vespa_Primavera 150
2019 Vespa Primavera 150 改良版抵港│5種顏色選擇
2019 Vespa Primavera
Vespa Primavera 2019
繽紛色彩系列正式抵港
MotoPlex Hong Kong
九龍土瓜灣道373A地下 G/F., 373A Tokwawan Road, Kowloon
Tel : 2385 0181
其實VESPA都有跑羊,就是GTS系列,她們的加速力及車速堪稱復古羊的一哥,而新一代GTS分別有GTS 300 HPE Super、GTS 300 HPE SuperSport及GTS 300 HPE SuperTech,三部車均採用新一代HPE高性能引擎,起步及省油均比舊款優勝;此外,今次介紹的GTS SuperTech是首部採用彩色液晶儀錶的VESPA綿羊,可謂緊貼潮流脈搏,成為一部集復古、速度及新潮於一身的玩羊。
●(左)第一代VESPA GTS 300、(右)第二代VESPA GTS300
vespa
●2019 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
2019 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
2019 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
●全車採用LED照明及燈具。
vespa
●VESPA GTS 300儀錶進化、(左起)第一代、第二代,及新款GTS 300 HPE Super Tech
2019 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
屹立73個年頭的VESPA是復古羊的代名詞,也是復古羊的正宗,牌子本身已有獨特的魅力,所以新、舊款的VESPA成為好多復古羊迷的首選。而VESPA的招牌是盾牌式鬼面罩、圓型大燈以及充當車架的鐵製車殼,這構造與一般採用鋼管車架(龍骨)的綿羊有天淵之前,VESPA從古到今都未放棄過這設計,所以VESPA得到鐵殼羊的稱號。
回想以前手動轉檔的2衝VESPA,由於好多用家安裝鐵殼大尾箱載貨,有些用家更插入一部手推車,所以VESPA有濃濃搵食味,即使獨特的Mod文化扎根香港多年,但由於相對小眾關係,所以無法中和VESPA的工商形象。直至活潑可愛像玩具的ET8 150在90年代尾誕生,再者是自動波,操控好容易,縱使ET8的座位偏高,仍然吸引好多女騎士駕駛,成功俘虜年輕一代騎士,使VESPA在香港的銷量直線上升之餘,形象逐漸年輕化,玩味開始浮現,日後推出的新款946及PRIMAVERA等等,使VESPA的形象更高貴優雅。
多年來,VESPA主攻細排氣綿羊市場,宗旨是方便用家穿梭橫街窄巷,所以大馬力不是VESPA造車的先決條件,這對一些重磅而又喜歡復古羊的騎士來說難免失望。不過VESPA在2003年總算行出第一代,推出水冷散熱兼配置4汽門引擎的GT200,馬力輸出比過去的版本多,並且轉用12吋輪框,行駛更穩定,因此動力及裝備方面,GT200對VESPA來說是一部劃時代的鐵殼羊(舊一代VESPA採用風冷及2氣門引擎,以及10吋輪框),。
2005年,VESPA推出更大排氣量GTS 250;相隔三年之後,VESPA在2009年推出史上最大馬力的GTS 300,外型富有ET8影子,這不僅對重磅復古羊迷來說是喜訊,對一般玩家而言,可在高速公路上更暢快地飛馳,市區起步更凌厲。其後,VESPA追加GTS 300 SUPER SPORT及GTS 300 TOURING,兩部車的基本規格相同,只是配色及裝備略有不同。而第二代GTS 300在2015年面世,外型更時尚,廠方還加入ASR循跡系統、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及新款前避震,與及新增Piaggio Multimedia Platform (PMP)多媒體系統,騎士利用藍芽連接手提電話後,可查看油耗及車速等資訊,並具備導航功能。
新一代 2020 VESPA GTS 300
外型方面,心水清的讀者,又或者是VESPA忠實粉絲,必定認得新款GTS 300 HPE SuperTech採用PRIMAVERA 150的設計;事實上,PRIMAVERA 150的外型設計源自媲美藝術品的VESPA 946,所以編者覺得新一代GTS 300 HPE SuperTech跑得之餘,還多了一份高貴及優雅氣息。而今次介紹的GTS 300 HPE SuperTech採用近年十分流行的淡灰色,但廠方為了突顯運動性能,所以鬼面罩的魚鰓、前避震彈簧、座墊縫線及車身拉花等等均採用檸檬黃,使車子低調得來卻不失活力感。
一如舊款GTS 300,新版本配置了多件復古羊不可或缺的電鍍部件,但新車的大燈、尾燈及指揮燈均改用LED。電子方面,GTS 300 HPE SuperTech採用4.3吋彩色液晶儀錶,騎士可使用VESPA開發的Vespa Mia系統連接手提電話,實時展示油門角度、車速及轉數等行車資訊,當然還有導航功能。設於左軑把的遙控桿更可以控制接收來電、取消通話、選擇歌曲及調校音量,方便騎士在行駛期間使用。與上一代GTS 300相同,新款同樣擁有防止尾輪打滑的ASR循跡系統及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可保障騎士駕駛安全。
各大車廠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法,因此VESPA早年已推出i-get引擎,好處是有更高燃油效益及減低污染。但隨著更嚴格的歐五排放標準即將實行,車廠必須花更多資源研發更環保引擎,而新款GTS 300 HPE SuperTech配置新一代HPE高性能引擎(High Performance Engine),包括盤頂、活塞、凸輪軸、燃燒室、燃油噴注系統及傳動系統等等與舊款截然不同,即使引擎的278c.c.水冷單汽缸4氣門規格不變,可是據廠方公布新引擎輸出24ps馬力,比舊款增長12%,而26Nm的扭力則比舊款增加18%。此外,廠方公佈續航力也由舊款的29.4km/1公升氣油提升到31km/1公升氣油,比舊款更省油。
VESPA ET8是本地騎士的集體回憶之一,編者在10多年前花了幾千蚊買了一部高咪數的珍珠白ET8代步,跟車有一個原裝尾箱,自己又買了一頂幾百元的椰殼頭盔配襯,總算實現玩復古羊的願望。雖然ET8只有150cc,但動力對於當年剛獲得車牌的編者來說頗充沛,操控好容易又靈活,在超擠塞交通又易於攝車罅,話咁快過海上班或回家。雖然ET8的座位較高,編者雙腳也會吊腳,適應之後沒有不便,只是嫌ET8的車轆太細(前/後10吋輪框),要駛上較高的路肩較吃力。
其後有機會試駕第一代VESPA GTS SUPER 300ie,在東廊走了一轉的感覺是加速力很勁,飛得好爽,暢快到不得了,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即使在擠塞的銅鑼灣行駛,向油門一質,車子立即飆前,起步反應相當凌厲,就算GTS SUPER 300ie較ET8重及大,座位同樣好高,操控感依然好靈活及輕巧,油門亦都好輕。此外,由於GTS SUPER 300ie配置12吋輪框,所以高低車速、轉向及直路行駛比ET8更穩定,這是編者第一次感受到大、小排氣量綿羊的分別。再者VESPA GTS SUPER 300ie的外型處處流露ET8的影子,登時成為我的Dream Bike。但編者都要儲了好幾年錢,才有能力從朋友手上接來二手VESPA GTS SUPER 300ie。
編者今天可以駕駛新款GTS 300 HPE SuperTech,心情相當高興。而這個配色用於復古羊身上好新潮,還有精緻的彩色液晶儀錶,感覺好有型。座姿方面,編者騎上GTS 300 HPE SuperTech之後,感覺上半身較舊款稍稍前傾,但整體而言分別不大,依然保持畢直舒適的騎姿,但雙腳依會有吊腳情況(座高790mm,編者身高5呎6吋),所以好多嫌座位高的騎士,都會選擇座位較低的Primavera 150。
新款GTS 300 HPE SuperTech的排氣是278.3cc,與舊款相同,但新引擎達到歐五環保規格,然而廠方公佈新引擎的馬力及扭有不俗增長數字。的而且確,新引擎的低扭更強,起步反應更爽,爬頭更得心應手,油門操控也較舊款順滑及精準。亦因為GTS 300 HPE SuperTech沒有風擋關係,並可以輕鬆加速至100km/h,再者車子很輕,因此騎士在高速公路上要抵受較強風阻。雖然GTS 300 HPE SuperTech的車速頗快,但前、後碟煞掣動可以滿足此車的需要。此外,編者好喜歡GTS 300 HPE SuperTech的避震設定,整體偏向舒適型,個人甚至覺得軟硬適中,頗適合香港路面使用。
論實用性,VESPA未必及得上豪華型綿羊,既沒有平地台,尾箱只可以擺放揭面式頭盔,可是VESPA已經進化至玩牌子、玩樣、玩品味、玩個性的產品,即使市場湧現多款排氣量相近的綿羊,未必會對VESPA構成太大威脅,原因是VESPA本身是一個好有魅力的牌子,無必要跟其他車款比較。

打檔桿太低 在 [問題] 打檔桿要很大力才能入檔- 看板biker 的八卦
昨天阿魯北區車聚,有大大幫我把腳踏桿角度修正,但是回家的時候發現打檔超級難打,變成我要大力拉上來才會入檔.....跟調整前的打檔感覺很不一樣,現在腳趾還在痛Orz ... ... <看更多>
打檔桿太低 在 有沒有09車主車靴會被打擋桿卡住的? 的八卦
騎士三角或是個人騎乘姿勢可能有問題身高太高有可能導致腳板角度不對換個可變的腳踏後移應該會有所改善勾檔時腳板也不需要全部放進打檔桿,能勾到就好. ... <看更多>
打檔桿太低 在 [閒聊] 新手第一次騎檔車GSX-S150 -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騎很久機車都是同一台速可達沒騎過別的車
但是對於運動性能車卻很有興趣
有時候在路上看到別人騎檔車就會覺得比較帥呢
從來沒騎過檔車 於是就去租GSX-S150 第一次試著騎乘
雖然看過很多YOUTUBE影片 那些概念 實際操作完全是另一回事
速可達車身重心偏後中下 很好牽車感覺輕
檔車車身重心偏前中上 牽車起來明顯比較重
GSX-S150後面沒有扶手牽車扶後面比較不好施力
一出發上路離合器要控制起步就有點難 只能很慢的放讓他慢慢起
車子沒有速度離合放太快會熄火
或者起步多給油硬讓他跑起來
在市區很多紅綠燈停下來要再起步很麻煩 只能盡量靠路邊走
離開市區之後就可以騎得輕鬆一點 速度跟著前面的汽車
升檔比較簡單 放油門 拉離合 上勾打檔桿
降檔不會退檔補油 檔位降下去後輪就會有很猛烈的檔煞
在縣道騎發現GSX-S150 隨著轉速提高到8000轉以上 排氣聲音真的是很大聲
(看起來是一般的原廠管)
慢慢的適應著他不知不覺就已經到內灣 路上經過什麼地方不太清楚了 身體感覺有點酸
時間還很早只休息一下就繼續騎往尖石
在山路中嘗試它的性能
GSX-S150街車的感覺和速可達操控完全不一樣
只是第一次騎只有辦法慢慢地轉彎
龍頭感覺非常的重 推不動
沒辦法像速可達那樣龍頭很輕巧 很快就可以轉彎
速可達雙載都還是很好控制
可能我的雙手壓在把手上太重
但是稍微夾緊油箱 挺直背部 操控也還是差不多很不容易
也可能是據說油箱比較不好夾 我看到大腿像是兩隻平行的
身體感覺則是有點像是夾了內八的感覺
夾油箱也會很快感覺大腿內收肌群很快就酸
引擎全力加速的感覺則是非常強 對新手來說感覺性能很高
但是車子震動和聲音也非常的強
達到1萬轉感覺自己要被吵死 很後悔沒有帶耳塞
感覺車體整個也會非常震動 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氣血循環機?
聲音絕對是比125速可達在西濱逆風去撞風的風聲和引擎聲還要大聲
1檔騎到12000rpm斷油錶速是50kph
一萬轉的聲音已經是要炸裂 絕對不會有任何愉快聲浪的感覺
2檔斷油是80
3檔的極限在狹小山路裡感覺是深不可測
因為我也不太會換檔 打檔協調不太好沒辦法順暢隨心所欲換檔
有一陣子就是一直固定用2檔騎 對應20~60速度好像也還可以
往宇老很多類似髮夾彎的陡彎 車速會變很慢 接著又爬坡
3000轉 聲音有點像野狼那種感覺 加速力很柔和
到6000轉 引擎加速力會出來 感覺加速衝得更快
感覺GSX-S150動力新手是蠻夠用的
但是太吵太震感覺不是很好駕馭
真的是汗流浹背的駕馭體驗
性能機器不適新手可以那麼好駕駛的
雖然已經是夏天 但是上山騎車其實還是蠻涼的 沒穿外套會冷
過宇老喝水之後 感覺已經痠痛中
和騎速可達身體直挺 大部分騎久是屁股痛不同
騎街車檔車 手的三頭肌撐把手 身體微前傾 腰背都要出點力也會痠 脖子也會痠
大腿下面夾油箱也會有感覺
因為只是想騎車 也沒要下車逛 繼續騎竹61-1
這裡開始很多下坡也就是順順騎為主
2檔引擎剎車還蠻強的
順順騎入彎前放掉油門引擎減速掉很多 剎車只要稍微用一下前剎車
後煞車因為是用右腳踩通常都忘記了...
雖然我是騎檔車 但是其實很少換檔
後面比較平緩一點 這時感覺用3檔騎蠻順的 可以一個檔對應全部速度似的
當然6000轉前面加速會慢一點
之後會接到台7
竹61-1和台7 路都蠻小的 大部分沒有劃分成雙向車道
直路一小段就接著轉彎 彎也很急
路很小彎又急不是很建議來這邊騎 感覺比較危險一點
第一次騎檔車特別危險
騎的速度不快就是順順騎 有時候也會遇到汽車就跟著吧
跟著汽車的話完全輕鬆騎 用更高的檔位騎4~6檔 轉速很低都可以
因為是第一次騎檔車 GSX-S150 感覺油門頓挫很強烈
我不知道其他檔車是不是也都是這樣
固定在低檔位1或2檔(不是換檔) 在正常速度行駛途中 鬆一些油門5%左右
從定速變成稍微降低速度 不是完全關油門 會立刻有一個明顯鈍了一下的拉扯感覺
相反的 在油門弱 車輛速度稍微減慢時 多開一些油門5%左右
會立刻有一個被踹一下衝出去一下拉扯的感覺 其實加速力道仍然是很弱的
不知道是引擎 變速箱 離合器 還是鍊條導致的問題
給點油門或收點油門就會有一下明顯拉扯感
如果是處在高檔位4~6檔還是會有這種感覺 但是會輕微很多
順便經過就上東眼山再下來
最後省道台4-台3乙-台3回去新竹就是比較輕鬆的路線 照速限騎就可以
我覺得新手騎台3線這樣的路線會輕鬆和安全很多
但是還是要注意保持好和汽車的距離
中途會有紅綠燈要再練一下起步
會有一些是上坡起步 困難度更高一點
中間有需要二段式左轉 這時候會發現GSX-S150街車要做低速最大迴轉能力
去勉強要轉進設置奇怪的待轉區真的很難 感覺差一點快要轉倒
我真的沒辦法一次轉過去 只好45度角橫著在待轉區
綠燈的時候起步太慢又被汽車叭
回到新竹市區開始又有很多紅燈起步很大的問題 只能慢慢加速
最終騎兩百公里 6小時 平均油耗約37km/L 接近測試值的市區油耗數值
中間幾乎都是一直騎車 中餐也沒吃 水喝完口也很渴 最終體重減輕了一公斤
騎到新竹感覺腰部背後脖子已經痠痛的不行又很累
在市區騎又不好騎 雖然離還車時間還非常久也是先還車了
一直騎車不休息也不下車逛會很趕很累
感覺還是要適當休息 下車走走看風景比較輕鬆愉快
街車的騎姿比較累一點 可以順便練核心肌群 又要離合器起步換檔比較麻煩
油門和轉向的操控駕馭非常不容易
感覺我騎檔車的意願大大的降低
也難怪大部分的主流還是速可達
甚至一些強調運動性的高性能機車
即使排氣量稍微增大一些150+cc 價格更高 也還是速可達
到了重機級距也還是會有大型速可達的蹤影
騎回我的機車 有點像在坐船
感覺油門很柔軟 感覺沒有震動似的 即使全油門也沒什麼加速力
但是完全不會有油門收放頓挫
車子很輕盈 好轉彎操控
好容易騎 但是真的沒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4.95.8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594135482.A.20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