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十二歲了,感覺自己的人生在進入三十歲以後起了很大的變化,就以此文稍作記錄。
進入三十歲以後,「生活」突然變成一件很有「存在感」的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自己覺得,十幾歲或二十幾歲時的我,其實沒有在「過生活」,只是在「求生存」。
我的性格倔強好勝,也頗有危機意識。從讀書做報告開始,總是很努力證明自己,凡事都盡自己的力做到最好;讀研究生時,給自己蠻大的壓力,有輕微的失眠及心理問題;寫論文時稍有挫折,但也做出了(至少)自己滿意的作品;畢業後求職算是挺順利的(在別人看來),總算不需擔心「生存」的問題。然而,「求生存」的模式似乎沒有轉變。
一個人陷在「求生存」的模式中,不一定是因為他的「生存」真的有大問題,很多時候是來自這個人自己的思維沒有改變。對當時的我來說,我有太多的「目標」需要達成,如果沒有達到這些目標,似乎就成了無能或失敗的人,毫無價值,連我都會看不起自己。因此,我得追求更高層次的「生存」,才能讓自己活得「踏實」一些。
開始工作後,就一直很忙,忙著證明自己的能力,生活品質沒什麼改善;談了戀愛,沒有修成正果,反過來質疑自己的人格是否有缺陷。除此之外,還發生了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事,迫使我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發現,如果不把「求生存」的思維徹底拋棄,我還是會不斷重複現在的生活模式,坐困愁城。
當我們起心動念,覺得「非得要得到這個東西」或「達成某個目標」心裡才會踏實的時候,其實我們就不自覺地陷入「求生存」的模式,因為我們所做的事都是為了抵抗心中對於「生存危機」的焦慮。如果我們不能先讓自己「心安」,要如何擺脫這種求生模式呢?(注意:是要真的「心安」,而不是又陷入「求心安」的模式。)
三十歲以後,我開始嘗試「讓自己過一個真正心安的生活」;這個過程很辛苦,充滿實驗性,走了很多錯誤的路,可能傷害了一些人,也試過一些愚蠢的方法,但人總是必須走這一遭,畢竟人生沒有坦途,路是靠自己雙腳走出來的。
疫情這兩個月期間,我都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獨居生活,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跟我一樣,突然多出很多時間與自己對話,調整自己生活的作息。因為幾乎不與他人互動,所以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時的所作所為,哪些事情是為了滿足別人、取悅別人而做的?而哪些行為又是純粹為了自己喜歡而做的?
不管做什麼事,都回到「最初做這件事的動機」,來反思它的意義。如此檢視之下,頓覺過往很多行為都十分荒謬:為何要強迫自己穿不喜歡的衣服、穿不合腳的鞋?為何要用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去說服他人?為何要耗費自己的寶貴時間去處理毫無意義的紛爭?為何要在意那些惡意的評論、無情的冷眼?以及,為何要委屈自己跟不合適的人在一起?
對三十二歲的我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當然,我也很在意別人的感受,但前提是我得先重視我自己的感受,不值得委屈了自己去迎合他人。總歸一句,「好好照顧自己」,優先把自己的生活給過好了,才有足夠的能量去做其他的事,帶著真正喜悅的心去幫助他人。
現在,我會在下午時給自己泡一杯手沖咖啡,讀自己想讀的書,寫自己想寫的文章;我每天都花一些時間把環境整理得井井有條,給植物澆澆水,跟他們說說話;即使一個人在家,我也會穿舒服的襯衫,撒上一些自己喜歡的香水,這讓我的心情非常愉悅。
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辦法過一個人的生活,因為實在太害怕孤單了;但現在我想說,一個人的生活真是太棒了。
日本哲學家三木清曾說:「孤獨,不在山裡,而在市區裡;不在一個人時,而在眾人群聚時。」
——原來,為了配合他人、迎合他人,迫使自己過著偽裝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孤獨;當一個人懂得好好照顧自己,把自己能量充滿的時候,那就不是孤獨了,是「圓滿」。
—
本文受到布蘭達&極簡維尼「極簡單身極品一人樣:獨處也是需要學習的能力,享受一個人的極品時間」的啟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PgmyTGbWU&t=181s]
————————————————————————————————
👏👏👏工商服務時間👏👏👏
【在防疫時代,重新思考生活】
厭世哲學家要開課啦!!這一系列課程,我命名為「哲學是一種生活風格」。我要嘗試的是:不想把哲學當成抽象的玄思,而要將哲學放回它所生長的土壤——也就是你我的「生活」中,來探討哲學對人類生活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觀點,又能如何指引我們當下的生活行動,甚至解答生存的困境。
👉講座詳細資訊: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aspx?classid=235
共有四堂講座課程,可只參加其中一堂,亦可四堂全部參加。
👉 講座費用:單堂250元
👉 報名全系列講座再享兩項好康:
★好康一:預購系列四堂合享八折優惠,點選「我要報名」後,於「報名方案」處,選擇「系列講座」,即可享優惠價800元。
★好康二:凡報名系列四堂講座,就有機會抽到厭世哲學家親筆簽名的「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乙本(共5名)
7.31 如果「性善」是對的,人類又是怎麼墮落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29
8.14 如果「無為」是對的,是否意味不必再努力?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0
9.25 如果「自然」是對的,文明生活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2
10.16 如果「神話」是對的,科學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3
手沖咖啡課程費用 在 Facebook 八卦
『貫徹需要和想要的需求,五萬月薪就能養一個家庭以及買房。』
針對上一篇文,很多男生留言說這根本就是故事,認為五萬月薪不可能養一個家庭也不可能這樣對老婆。我寫文通常都是寫真實
的案例,很不會編故事
這篇真的是真人真事,朋友和我認識快二十年,我一直知道
她很省。但從來沒有問過她是如何利用這樣的月薪過生活的
,昨天我特地問了她很久
-
-
每每問我都會讚嘆一次,原來同樣的生活使用不同的方式
就可以省這麼多;同樣的教育小孩,需要花的和想要花
的就會差很多!
-
-
-
什麼是需要?什麼是想要?了解以後你就會比較明白
該怎麼持家才能夠
在有限度的金額內存到錢和達到自己偶爾的想要目的。
所謂的需要就是滿足人類在生理上不可或缺的需要,
就像是飲食和小孩教育等等
而想要是指用來滿足人們在物質或是心理上的需求,
這樣的需要常會受別人和潮流影響。
他們家是貫徹需要的理念過生活的家庭,他們徹底實行
需要才花錢這件事。
昨天聊了很久,以下幾點是他們施行的方式
1 衣服能穿就好,不買新衣服(很久很久才一次):
衣服是必須的,但是新衣服是想要的,所以他們就會
久久才會買一次新衣服,平常就是穿大家給的二手衣,
譬如衣服已經有了,當你還要再買就是想要,
因此他們大多穿二手衣、小孩也是!
2 早市比較便宜,有些菜市場有任選三小包50元的菜,
全聯很久很久才去一次:
我和她聊的時候我說她一週花三千元,有可能我們
沒有多久就花掉了,到底是怎麼維持的???我說就像去全聯買食材,一下子就花兩三千了!
她說他們平常都會去早市,因為早市比較便宜,可以買任選三小包50元的菜,很適合小家庭,比較多樣性
3不喝飲料、不去超商:
她平常會買芝麻粉,一包100元就可以用很久,鮮奶則是會去好市多買,比較便宜,會提到這個主要是,她說她一整天才花一百多塊,我說我喝星巴克一杯就要這樣了!我就和她聊說你是不是不喝飲料?她說她不買飲料的,頂多早餐喝芝麻鮮奶就這樣(無敵養生),不去超商買東西,因為去一次看著看著容易買想要的東西,所以他們小孩也不吃餅乾的,她還問我超商有什麼好買的嗎??
如果不去超商不買飲料,我想我和奶爸一個月可以省很多很多錢。
4一天如何只花一百多:
她說早餐她會買麵包或饅頭,有些饅頭一顆12元,買10顆饅頭送一顆口味可以任選,可以搭配燕麥或是牛奶,我問她如果吃膩了怎麼辦?
她說可以換成堅果饅頭搭配芝麻鮮奶,再吃膩的話就換成吐司,中餐老公和孩子
一個公司有提供午餐,兒子學校也有提供,她則是隨便買一個便當就可以,
晚餐才是開伙煮飯。
5手機申辦費,選擇自己上網辦費率低很多,一個月手機費99元:
她說到了一點讓我也是很訝異,她說一個月她手機費才99元,我說我平常也很少打,和大家聯繫會用line打電話,我手機費都要幾千塊耶,她說要上網辦
線上申辦相對都會便宜多了,她沒有辦吃到飽,因為她是家庭主婦,
一般上網容量就可以了,通話30分免費,她選擇最便宜最符合她的需求費率
這樣每個月很省。
6選擇自助加油、信用卡選擇回饋最高的:
他們不去加油站加油的,通常都是自助加油,因為自助加油一公升折0.8元,
繳費單也可以使用街口支付,可以累積金額折抵路邊停車費,信用卡則是要多研究,選擇回饋最高的,她說他們家都使用台新黑狗(我真的沒聽過),洗車自己洗就好,這樣也可以省很多。
7會固定安排課程學習:
她說兒子有在學美語和才藝課,我說那不是要很貴??
她說美語課是幾個媽媽們一起集資請老師來上,一個人只要負擔一百多而已
很便宜,然後才藝課可以選擇教會舉辦的課程,她說很多教會都有舉辦些親子課程很平價也很便宜,一堂課大多100塊上下,可以選擇教會舉辦或是推廣課程
這樣平均算下來一堂課沒有很貴。
8不叫uber或foodpanda:
我有和她聊到這點,我說因為ubereat很方便,我都每天點隨時點
而且綁信用卡,支付也方便,有時候一天叫個三四次(含飲料)
這樣好像會花很兇(無法像她一樣一週花三千多)
她說他們不叫外送的,因為外送很貴有一次有叫foodpanda,是因為有兩百元的折價卷,他們叫了三百多,等於只付了一百多塊!!
和她聊了很久,我們都在過一樣的生活,她還有去學瑜珈和一些課程
只是她選擇的方式是做了功課研究以後選擇最划算的課程去上,
而我們貪圖方便就得要花比較多的錢。
其實雖然是我自己的朋友,但朋友其實不太會多問對方怎麼過生活的,
這次特地為了回覆網友的問題來詢問她,問了以後我非常的敬佩
很多方式都是我沒有想過的,所以我剛剛早上不點星巴克了,我沖了即溶咖啡,我省了170(加上叫ubereat的費用)
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覺得她有很多觀點很棒,大家可以學習看看
這樣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比較井然有序,不會有突然飛來的一筆大開銷讓自己吃不消。如何分需要和想要的生活方式,確實會為自己的生活帶來不同的改變喔!
就像李嘉誠說的:賺錢重要,管理金錢也很重要!
即使他們月薪五萬,仍舊可以在幾年前買房擁有自己的房子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們很認真的貫徹需要的理念
#真的很佩服她如此認真生活
#學習別人的理財觀
手沖咖啡課程費用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八卦
【咖啡硬派手沖課-開始報名】台北、台南一起開課
#台北場在石牌捷運站的 Charming Chat Café
#台南場在藍晒圖園區旁的 萃行咖啡館
學長今年最後一輪的硬派實作課開始報名囉
台北和台南兩地一起開課,超級扎實硬派的課程
台北場報名:https://reurl.cc/5g5xxR
台南場報名:https://reurl.cc/L1mOOx
硬派手法8堂課總共會介紹8種手法與交叉組合
由淺至深了解每種手法的調性並組合微調成你想要的風味
我們以【必要的理論+足量的練習+大量的交流】為重點
📝 1小時的理論+示範
📝 2小時的分組+實際沖煮
📝 中間穿插大量的試飲、風味討論、手法修正
務必要讓大家都能快快進步,大量累積經驗值
這次因為是實作課程,鼓勵大家帶自己的器材來上課
EX:手沖壺、溫度計、秤、濾杯
可以不用跟同學排隊等器材練習
也可以基本還原你的沖煮環境
不會回家無法複製神杯
這麼超值好玩,還不快來一起玩咖啡~~
以下課程詳情
。時間:
台北:10/24.10/31.11/7.11/21.11/28.12/5.12/12.12/19
(每周四晚上1900-2200)
台南:10/21.10/28.11/4.11/11.11/25.12/2.12/9.12/16
(每周一晚上1900-2200)
。費用: NT600 / 堂 (務必先匯款及填寫google表單)
。匯款完成後才算報名完成
。請匯款完成後提供帳號後五碼核對
。開課前一週取消 可全額退費
。開課當週取消 退一半費用
。人數:滿10人開班,每班最多30人
。地點:
台北場:Charming Chat Café (石牌捷運站9分鐘)
北投區石牌路一段39巷136號
台南場:萃行咖啡館(新天地/藍晒圖園區旁邊)
台南市南區樹林街二段420號
=======================================
第一堂 手沖入門課I 一刀流手法+築粉牆
使用濾杯:HARIO v60
本堂是理論最多的一堂,會講解【濾杯構造】
延伸出重要的排氣原理,以及給水與流速的關聯性
另一重點是【沖煮時間與風味的關係】
並利用一刀流去做驗證,強化觀念
務必要學會如何利用時間調整香酸甜的比例
最後學習築粉牆的手法,並思考基礎【層次的差異性】
=======================================
第二堂 手沖入門課II 中心注水法+挖沙
使用濾杯:HARIO v60
本堂先講解【悶蒸的目的性&手法】
然後與各位溝通 【濾泡手法】和【浸泡手法】到底為何
以及兩者對風味和層次的影響
本堂最難的地方是講述【層次感】的部分
比較挑戰大家的想像力,但也是比較少人著墨的重要關鍵
最後以【中心注水法】和【挖沙】兩種手法的交叉組合
去實現濾泡、浸泡、層次三大重點
=======================================
第三堂 風味濃厚點滴法
使用濾杯:HARIO v60、KONO、客氣六肋
本堂會先探討【均速濾杯】和【變速濾杯】對風味和沖煮的差異
並以第一堂課學過的一刀流去進行驗證
接著會探討由kono延伸出最受歡迎的點滴法
包括【點滴法的概念、如何點滴、如何控制手沖壺】
而其中較難的幾個關鍵也會大量著墨
。點滴時如何觀察排氣?
。如果排氣不顯著如何處理?
。要做出前段厚實尾韻清爽的點滴怎麼做?
=======================================
第四堂 全實做1.2.3堂疑難雜症給你問 +簡易杯測
使用濾杯:HARIO v60、KONO、客氣六肋
學完了1.2.3堂的5種手法,操作上一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全實做讓你找到問題點,練出正常的風味呈現
還會示範【5種手法的進階組合技巧】,讓大家思考更多風味的可能性
。一刀流
。推粉法
。中心注水
。挖沙
。點滴法
搭配一場簡易杯測,讓你對杯中的原始風味可以更清晰
並思考如何利用杯測的結果來設計你的沖煮變數
=======================================
第五堂 風味比例微調&黃金變數
使用濾杯:HARIO v60、KONO、三洋梯形、kalita波佐見燒
學會了前三堂的5種手法,但光會手法是不行的
我們要以更科學的方式去思考風味的組成
因此【全程以數據】的方式,使用複合手法打造你的黃金變數
同時為了讓各位更清晰理解比例微調的影響
除了慣用的錐形濾杯,也會以2種效果顯著的梯形濾杯做示範
並分析四個影響風味的段落,並以實際沖煮進行驗證
包括:
悶蒸的影響&微調
前段流速的影響&微調
後段水位的影響&微調
前後段給水比例對風味造成的影響
=======================================
第六堂 甜感水位法
使用濾杯:HARIO v60、花瓣濾杯、八角濾杯
甜感不足是許多人沖煮咖啡時常遭遇的大問題
本堂將以甜感為主要議題,思考如何利用手法
將咖啡豆中的甜感逼出,做出甜味綿長的好喝咖啡
甜感水位手法在V60中可以應用但難度較高
因此會以花瓣和八角兩種小變速濾杯當作入門濾杯
讓大家【練習控制維持水位的手法】,並【測出自己的甜感水位】
最後還要搭配中心注水或推粉法,做出2種不同的層次
。甜味顯著綿長
。酸甜均強化
=======================================
第七堂 特殊應用破解:攪拌法&金澤法
使用濾杯:HARIO v60、KONO
在學過了6種手法後,再學2種延伸應用手法
同時探討特殊的手法,是否符合先前所學的概念
攪拌法和金澤法相當特殊,似乎擺脫了一般手沖的程序
但若認真觀察粉層的狀況,依然可以找到脈絡
攪拌法的關鍵包括:
。攪拌的目的
。攪拌快慢多寡的差異性
。攪拌法的層次表現應用
金澤法的關鍵包括:
。點水的手法
。點水的頻率、水量的影響
。點水的層次修正
以上2種手法,雖然特殊但也可與其他6種手法混合使用
且風味強烈有個性,相當值得一學
=======================================
第八堂 期末總複習 全實做+簡易杯測+沖煮賽
使用濾杯:HARIO v60、KONO、客氣六肋、花瓣、八角、三洋、波佐見
終於把8種手法通通學完,大量的沖煮資訊讓你頭暈腦脹?
給自己多一次全實做的機會,任何搞不清楚的大問小問通通為你解答
還會示範【8種手法的進階組合技巧】,讓大家思考更多風味的可能性
。一刀流
。推粉法
。中心注水
。挖沙
。點滴法
。甜感水位
。攪拌法
。金澤流
搭配一場簡易杯測,讓你對杯中的原始風味可以更清晰
本堂沖煮的成果請盡情拿給學長試喝,最終會評選出最好喝的一杯
並贈送咖啡豆2包或濾杯1個,作為【硬派模範生獎勵】
--
台北場報名:https://reurl.cc/5g5xxR
台南場報名:https://reurl.cc/L1mOOx
手沖咖啡課程費用 在 〖咖啡沖煮攻略〗Amis 的超帥冰咖啡教學+ 他的線上課程到底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瘋狂 咖啡 師Amis 和Stupid Bar 聯手打造全網最划算的 咖啡 教學! 課程 連結 https://supr.link/h8wAY☕️用一個月的 咖啡 錢讓自己成為懂 咖啡 的人☕️ 5大 ... ... <看更多>
手沖咖啡課程費用 在 [情報] 咖啡風味小學堂-初級班》 - PTT評價 的八卦
看板Coffee標題[情報] 咖啡風味小學堂-初級班》作者 ... 【課程地點】:充滿豆豆咖啡館【課程費用】:NT $200/堂﹝課程後購買豆仔可折抵﹞ ... <看更多>
手沖咖啡課程費用 在 手沖咖啡課程費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八卦
手沖咖啡課程費用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衣索比亞水仙日曬,花田水仙,衣索比亞水仙生豆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手沖咖啡課程費用在2023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