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飛的故鄉好美!一本書玩遍荷蘭經典風景】
沙灘上有米飛( • x •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在看板上回眸。
梵谷〈星空下的咖啡館〉、蒙德里安的〈紅黃藍相間〉,著名景點羊角村、鉛筆屋、方塊屋。夜晚熱鬧的阿姆斯特丹、現代建築之都鹿特丹、充滿秋天氣息的梵谷森林、冬日的湖上溜冰場......(太多寫不完😂
二十七個跨頁,繪出荷蘭四季的風景名勝。
✨ 本書附贈放大鏡,來找300個圖畫裡的秘密✨
❓櫥窗內的椅子是向某幅名畫致敬?
❓米飛兔立牌是為迷路的小孩所設計?
❓荷蘭版的聖誕老公公有什麼不同?
300個藏在圖畫裡的秘密,全部找到之後,
明年就決定去荷蘭玩(希望疫情快趨緩🙏
📙 荷蘭:每個角落都有故事>>https://bit.ly/3hu1iQ5
※兒童館全館輸入通關密語「kid100」
單筆滿1388折100>> https://bit.ly/2Oomw5m
※7.6-7.25 【振興券加碼】全站單筆滿千再贈$200
﹏﹏﹏﹏﹏﹏﹏﹏﹏﹏﹏﹏﹏﹏﹏﹏﹏
誠品書店2020 Summer reading
﹋﹋﹋﹋﹋﹋﹋﹋﹋﹋﹋﹋﹋﹋﹋﹋﹋
#誠品書店 #2020SummerReading #好生活準備中
7.1— 8.31 全台門市暨網書盛大開展
➤https://eslite.me/SAWXE
7.29 信義店夜講堂暢談花森安治的美學
➤https://eslite.me/TJM3T
﹏﹏﹏﹏﹏﹏﹏﹏﹏﹏﹏﹏﹏﹏﹏﹏﹏﹏﹏﹏﹏﹏
歡迎光臨!故事大飯店The Grand Story Hotel
﹋﹋﹋﹋﹋﹋﹋﹋﹋﹋﹋﹋﹋﹋﹋﹋﹋﹋﹋﹋﹋﹋
▍時間:2020/8/6-8/24
▍主展場☞ 信義店6F展演廳
衛星展☞ 台中園道店3F、高雄大遠百店17F、誠品網路書店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廖人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工作邀約來信請至 (Outerspace studio) Any work invitations please mail us: [email protected] 故事的開始,從歌手張靚穎所扮演的OL上班族拉開序幕,電話那頭傳來老闆的責駡,正在逛芝加哥美術館( Art Inst...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故事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八卦
【維梅爾的靜謐日常】
歷經80年(1568-1648)動亂不平,在擊敗西班牙帝國後,尼德蘭7省終於獲得獨立,成立荷蘭共和國,至今仍留給後世無限影響與憧憬的荷蘭『黃金時期』(Golden Age)自此揭開序幕。
黃金時期的荷蘭,經濟與文化高度發展,在航海、貿易、科學、軍事和藝術方面皆有精彩表現。如今最受世人景仰的荷蘭畫家之一~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1632-1675),短短43年人生中,見證了黃金時期的繁盛,也承受燦爛光芒的殞落。1672年,就在維梅爾去世前三年,荷蘭遭受英、法雙強聯合兩位(今德國地區)大主教圍攻,遭遇嚴重危機,最後雖奇蹟生存,但盛況已難再返。戰爭所帶來的經濟重挫和民生凋敝,也是導致維梅爾晚年負債累累的主要因素。
生前雖有一定名聲,卻沒那麼廣為人知,死後也長期被輕忽,一直到19世紀才獲得普遍認同,這位身兼客棧老闆、畫商和(業餘)畫家的傳奇人物,以他精湛的技藝,為後世記錄下黃金時期最寧靜耽美的時刻。
◆美國收藏的首幅維梅爾之作◆
由於作畫太龜速,產量原來極稀少,加上部分作品散佚不可得,導致維梅爾如今傳世作品僅有30多幅,這其中約有1/3輾轉來到美國東岸,光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典藏便有五幅。《拿水壺的年輕女子》(Young Woman with a Water Pitcher,ca.1662)是大都會館藏中,相當能體現畫家成熟風格的代表作,也是第一幅飄洋過海來到新大陸的維梅爾作品。
(補充說明,如今被典藏於美國的維梅爾作品:紐約弗里克收藏館持有3幅。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有4幅,但《Girl with a Flute》尚未完全確認為維梅爾所作。)
1887年,美國金融家、慈善家兼收藏家-馬昆德(Henry Gurdon Marquand,1819-1902)在巴黎以800美元買下這幅《拿水壺的年輕女子》。當她隨著馬昆德橫越大西洋抵達美國時,便成為維梅爾在美國的首度現身之作。1889年,馬昆德將自己諸多藝術收藏捐贈給剛成立不久的大都會博物館,《拿水壺的年輕女子》也在其中,從此她便在此頤養安居,靜待眾人到訪探望。
說到這裡,有誰跟我一樣很想穿越到1887年的巴黎,早馬昆德一步搶下這幅畫?(組團報名請+1)
◆《拿水壺的年輕女子》◆
《拿水壺的年輕女子》展現維梅爾典型成熟風格,一切講究理想均衡,如此寧靜美好。同時傳達畫家對於家庭主題的興趣,也以幾乎是窺探的視角,表現出17世紀荷蘭女性在開啟每日活動面對眾人前,打理自己時最私密的一刻。
按照維梅爾的習慣,光源通常來自於左側。從帶著淡淡金黃,暈染自窗外的光線來看,此時天色已亮,正是清晨時分。這位富裕人家的女子準備洗漱,她用右手輕輕將窗戶打開,左手拿著泛著光澤的鍍銀水壺,戴上講究的亞麻頭套保護衣服和髮型,避免被濺上水花,這類頭套在寒冷冬天中也有助於保暖。
溫煦晨曦不只溜進室內,同時還透過亞麻頭套輕撫了女子的臉龐。你看那亞麻透光的效果,被表現得多麼細膩迷人!
整個畫面呈現出荷蘭黃金時期中,理想家庭的樣貌:所有物品都被放在該放的地方,鍍銀水壺、水盆和銀這種金屬本身都象徵純潔;紅、藍、黃等主色調在畫面中巧妙呼應,彼此和諧。由窗戶、地圖和桌面構成的三個矩形也各自安然,增強畫面穩定效果。光是經由主要的三種色彩和簡單形狀,維梅爾便實現了家庭生活中,靜謐安適的一刻。
=====================
水盆旁的精緻珠寶盒側邊隱隱露出一截絲帶和珍珠項鍊,加上鋪在桌上,明顯要價不斐且取得不易的東方織毯,都證明該女子來自富裕的上層或中產階級家庭。女子右上方的地圖當時是荷蘭家庭中常見裝飾,展示出畫家的國家自豪,由此可知,荷蘭人民多麼享受黃金時期的經濟繁華與社會寬容。
因為海上貿易高度發達,地圖在荷蘭成為結合國家勢力、科學發展和藝術表現的重要代表物品。不僅如此,荷蘭人那時侯也是世界上地圖製作技術的領導者,無論在質或量方面,都有驚人成就。除了地圖,另外如地球儀、航海圖表或地圖集等,都讓荷蘭人給開拓出一番天地。
因此,維梅爾畫中的地圖,也意喻理想荷蘭家庭的一部分→身為共和國公民,又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牆上怎能不掛地圖呢?
◆17世紀荷蘭女性◆
17世紀的荷蘭女性角色主要是在家中從事家務,如今看來雖然傳統,但相較歐洲其他封建國家,荷蘭女性享有的自由和權利卻是高出許多,畢竟這是一個相對富足與寬容的社會。在荷蘭文化中,家庭是重要避風港,也被視為共和國縮影,是公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則理想家庭的平穩運轉也反映出政局的相對穩定和經濟繁榮。
對於荷蘭某些特定人士來說,居家需要經過特別裝飾以炫耀財富和社會地位。但即使是普通市民,房屋就是與家人、鄰居和朋友互動的地方,在社交生活中相當重要。《拿水壺的年輕女子》所在場景為家中一個具有隱私性的空間,顯示女性在家庭功能和國家發展中扮演著絕對角色,同時傳達黃金時期的人民生活有多麼安穩富足,更訴說著當代婦女的居家美德。
◆畫中女子身份◆
至於畫中女子是誰?說法不同,可能是最常為畫家充當麻豆的維梅爾夫人凱特琳娜(Catharina Bolenes,1631-1687),或者是維梅爾的大女兒瑪麗亞(Maria Vermeer,1654-1713之後)。
凱特琳娜總共為維梅爾生下15個孩子,其中4個在出生不久便早夭,存活下來的11個孩子中,也有半數無法活到成年時期。推算起來,兩人於1653年結婚時,男生21歲,女生22歲,此後婚姻維持22年,直到1675年維梅爾去世。在維梅爾去世前一年,也就是1674年,凱特琳娜誕下最後一個孩子,但只活到4歲,名字不詳。
歸結以上數字,可以說凱特琳娜在這22年的婚姻生活中,大多數時間都處於懷孕的狀態,如果拿水壺的年輕女子真是凱特琳娜,那應該是她少數沒有大腹便便的時候。另外這幅畫作完成時,大女兒瑪麗亞才約莫8歲,因此成為畫中人的機率比較低。
=====================
話說回來,瑪麗亞就是維梅爾最著名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ca.1665)中,那位有著清澈雙眸與誘人粉唇的少女,當時她真的已經是個荳蔻少女了。瑪麗亞後來於1674年,約20歲之際,嫁給了同鄉台夫特一位絲綢商人之子。一年後,維梅爾即告別人世。
根據維梅爾死後的財產清點,凱特琳娜也擁有與畫中女子相似的亞麻頭套,所以我們就暫且相信畫中人便是維梅爾夫人吧。
類似維梅爾家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不僅現代罕見,在17世紀的荷蘭也並非常態。那時的荷蘭家庭平均生育3~4個孩子,過多的人口,如維梅爾一家,對生活品質、教育照養和經濟狀況都是極大的挑戰。幸虧維梅爾有個富岳母,為這一大家子緩解了一定程度的經濟問題,讓他多數時間不至於過於煩惱現實壓力,可以仔細地緩慢地畫畫。
所以這麼說來,如今藝術史與我們老百姓還要感謝這位富岳母--另外一位瑪麗亞(Maria Thins,ca. 1593-1680)。
◆維梅爾的光線藝術◆
繼續看《拿水壺的年輕女子》。
光線,向來是維梅爾作品中最迷人之處。
從《拿水壺的年輕女子》看來,維梅爾已經不把線性透視法則視為首要規則,而是意識到光由色彩組成,不同顏色之間在視覺上會彼此影響(這跟19世紀末的點描派理論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例如,披覆在後方椅子上的藍色布料反射在金屬水罐的側面時,呈現出較深的藍色;另外紅色織毯上的圖樣則調整了水盆底布的淡金色調。你看那水盆上映照出的織錦花色多驚人!堪稱集合高度觀察力、光學研究和寫實技法之大師手筆。
但是維梅爾的光又不同於巴洛克繪畫始祖卡拉瓦喬(Caravaggio,1571-1610)那明暗對比劇烈的強光,而是讓光線灑落、布滿人物、物件和整個空間之中。從畫面裡的任何一個角落--就連牆面的特定色調和肌理,也有作為襯托光線的來源、強度和質量之作用,同時構成整幅作品重要基礎。仔細看,牆上有晶瑩微光煦煦搖曳,這就是維梅爾巧心經營,不再受限於主題或人物,由光線和空間本身敘說的精采故事。
這類描述生活日常的風俗畫,之前向來比不上具有崇高地位的歷史畫,但透過光的高超精巧表現,風俗畫和小人物也可以凌駕塵俗如此不朽。除了維梅爾,還有誰能做得到?
維梅爾畫人物如同達文西的『暈塗法』(sfumato),人物輪廓線並不清楚,而是隨著光線與空氣逐漸暈開。根據X光分析,這位畫家也不太畫草圖或素描,就像卡拉瓦喬這般天縱英才也是直接在畫布上起筆作畫,他們藉由光影,而非線條,形塑筆下的世界。當然這件事發展到19世紀末,由於受到日本浮世繪西傳到歐洲影響,梵谷開創出線條和色彩強烈的表現主義時,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將日常轉化為永恆◆
運用在荷蘭短暫日照條件下捕捉到的自然光,結合光學知識和精筆細磨雕砌出的光之藝術,維梅爾讓現實題材超越了物質之美,將日常生活化作永恆時刻。直到如今,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依舊撼動無數人。因此有機會遇到維梅爾,千萬要好好寒暄一番。
#維梅爾
#荷蘭黃金時期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Met
#美東也是維粉必訪重地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故事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八卦
無論是藉由小說、電影或自我藝術學習,你一定知道《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c.1665-1667)。輕靈出塵傾倒眾生,她是荷蘭黃金時代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1632-1675)神作之一。
要深入認識維梅爾,以及他筆下欲說還休欲言又止的夢幻美少女,自然不能只把注意力侷限於畫布上,還得往前追溯交相比對,才能有更完整的了解。
然而說到維梅爾,就不能不提荷蘭另一位巴洛克大師-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
在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內,少女與林前輩的成名作《杜爾醫生的解剖課》(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1632)僅有數步之遙。這兩位荷蘭藝術大師正好見證了黃金時代的耀眼與殞落前的光輝。如今兩幅名作身處同一個美術館,其中聯繫更令人覺得有趣。
維梅爾與他的少女還有好多故事,絕對不只是技法分析或是八卦解謎那麼簡單,當然要來好好挖下去啊~
========================
關於維梅爾與他的少女,還有荷蘭黃金年代的藝術璀璨成就,都在美學風格相對論第27集。
首播 12/02(三)20:00-21:00
重播 12/06(日)15:00-16:00
在 #IC之音FM97.5,
無論何時何地,都期待與你相遇。
#IC之音FM97.5
#即時線上收聽,不受地區限制
https://www.ic975.com/
#首播之後便可隨選即聽
https://is.gd/oaHAr4
https://www.facebook.com/AestheticStyleReality/posts/201310464924275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故事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評價
**影像工作邀約來信請至 (Outerspace studio)
Any work invitations please mail us:
fxxkleo@hotmail.com
故事的開始,從歌手張靚穎所扮演的OL上班族拉開序幕,電話那頭傳來老闆的責駡,正在逛芝加哥美術館(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倒楣OL,莫名闖入名畫的世界,展開一連串不可思議的奇幻冒險。
此MV我們嘗試以有趣流暢的轉場,貫穿12幅世界名畫,並且顛覆改寫原先名畫的世界觀,做出了全新的定義,例如:梵谷的耳朵原來是被拳王泰森給咬下來的、拾穗中間彎著腰的女性抬起頭來,原來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孟克吶喊那座橋後方的兩個黑衣人原來是MIB,而吶喊的原因是看到了達利畫中的巨大神獸所以尖叫吶喊、而最後名畫Nighthawks寂寞咖啡廳裡背對西裝男,竟然是達利的背影……等等。
為了讓平面經典以3D重現,將名畫"立體化"是此次MV最大的挑戰,我們找來了優秀的藝術畫家們,將所有看的到的搭景、服裝、甚至演員與歌手全都畫上了"筆觸","極不正常"的MV拍攝手法,極度實驗性的拍攝現場,只有瘋狂!
雖然劇本創意不按牌理出牌,也可以說非常"前衛另類&狂野",但回歸現實製作層面,如何呈現畫作本質並賦予新的生命,新舊衝突的融合、筆觸的臨摹、質感呈現更是實際我們要克服的一大挑戰。以正統藝術與美感為基底,創意為輔,融入超展開的惡搞劇情,加上目不暇給的CG動畫特效,這是各方專業跨界努力後的成果,請開心享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歌手張靚穎的勇氣與野心,沒有底線、不給創作者任何框架的創作空間,就算是被顏料畫得面目全非也盡力配合,求得只是一個創意的完整,這是身為一個主流歌手非常難能可貴的,你去看看那些主流的CD封面或MV就可充分瞭解這其中的突破了,華語歌手總是被要求臉要清楚、要大、要美、舞蹈要好記.....創意總是被放在很後面,而這MV最令人振奮的是,我們終於可以把創意放在第一位了!!!
---------------------------------------------------
深度解密!!! 翻玩名畫與藝術家一覽:
*事發地點-芝加哥美術館(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名畫1.愛德華•霍普-夜遊者(Edward Hopper – Nighthawks)
名畫2.梵谷-自畫像(Vincent Willem Van Gogh Museum) VAN GOGH Van Gogh Museum La Oreja de Van Gogh - Oficial
*亂入彩蛋-拳王泰森
名畫3.米勒-拾穗( Jean-François Millet- Des glaneuses)
名畫4.楊•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Johannes Vermeer -Het meisje met de parel)
名畫5.安德魯•魏斯-克莉絲蒂娜的世界 ( @Andrew Nowell Wyeth -Christina's World)
名畫6.喬治•秀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 Georges -Pierre Seurat-Un dimanche après-midi à l'Île de la Grande Jatte)
名畫7.孟克-吶喊(Edvard Munch -Skrik)
*亂入彩蛋-MIB Men In Black
名畫8.達利-聖安東尼的誘惑(Salvador Dali-A Tentação de Santo Antônio) Salvador Dalí
名畫9.瑪格利特-馬奇的夏天( Magritte Rene-The marches of summer )
名畫10.艾雪-上下階梯(Maurits Cornelis Escher-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莫里茲·柯尼利斯·艾雪
名畫11.艾雪-畫廊(Maurits Cornelis Escher- Gallery)
名畫12.瑪格利特-人子(Magritte Rene-The Son of Man)
*偉大藝術家-達利像(Salvador Dali)
*關於隱藏的第13幅藝術品: 在MV的1:35秒處點描派的爆炸瞬間,也展示了日本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擅長的表現方式與符號
-------------------
Singer Zhang Liangying, portrays the role of an office lady and was presen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This unlucky lady was blamed by her boss over the phone when she visited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Suddenly, she enters a world of famous paintings, and was on her way to a fantastic adventure.
In this MV, we try to connect 12 world-known paintings through interesting and smooth transitions. The original values of those paintings are re-defined. For example, Van Gogh’s ear is bitten by Mike Tyson; when the girl in the Gleaners looks up, she becomes 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the two men in black at the end of the bridge in the Scream by Edvard Munch are actually MIB, and they scream because they see the big monster in the painting of Dali; and the man in suit sitting with his back to us in the lonely café of the last painting Nighthawks, is Dali, and so on.
The 3D effect of those famous paintings is the largest challenge in this MV. We invited excellent artists to contribute their ideas and skills on all the scenes, costumes, actors and the singer. The innovative shooting methods are extremely experimental, which seems crazy!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the script is radical, weird and wild, the revival of painting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ew and the old, the copy of painting lines and the texture presentatio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re all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arts and aesthetics are supported by creativity, and innovative story line and the overwhelming CG are integrated. The MV was made possible through the efforts of experts in various fields. We hope you enjoy it!
The list of paintings and artists used in the MV:
1. Edward Hopper – Nighthawks
2.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3. Jean-François Millet- Des glaneuses
4. Johannes Vermeer-Het meisje met de parel
5.Andrew Nowell Wyeth-Christina's World
6.Georges-Pierre Seurat-Un dimanche après-midi à l'Île de la Grande Jatte
7. Edvard Munch-Skrik
8.alvador Dali-A Tentação de Santo Antônio
9. The marches of summer
10. Maurits Cornelis Escher-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11. Maurits Cornelis Escher- Gallery
12. Magritte Rene-The Son of Man
13. Salvador Dali
* As for the 13th painting, the explosion at 1:35 of the MV adopts the style of Japanese artist, Yayoi Kusama.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故事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評價
**影像工作邀約來信請至 (Outerspace studio)
Any work invitations please mail us:
fxxkleo@hotmail.com
Singer Zhang Liangying, portrays the role of an office lady and was presen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This unlucky lady was blamed by her boss over the phone when she visited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Suddenly, she enters a world of famous paintings, and was on her way to a fantastic adventure.
In this MV, we try to connect 12 world-known paintings through interesting and smooth transitions. The original values of those paintings are re-defined. For example, Van Gogh’s ear is bitten by Mike Tyson; when the girl in the Gleaners looks up, she becomes 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the two men in black at the end of the bridge in the Scream by Edvard Munch are actually MIB, and they scream because they see the big monster in the painting of Dali; and the man in suit sitting with his back to us in the lonely café of the last painting Nighthawks, is Dali, and so on.
The 3D effect of those famous paintings is the largest challenge in this MV. We invited excellent artists to contribute their ideas and skills on all the scenes, costumes, actors and the singer. The innovative shooting methods are extremely experimental, which seems crazy!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the script is radical, weird and wild, the revival of painting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ew and the old, the copy of painting lines and the texture presentatio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re all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arts and aesthetics are supported by creativity, and innovative story line and the overwhelming CG are integrated. The MV was made possible through the efforts of experts in various fields. We hope you enjoy it!
The list of paintings and artists used in the MV:
1. Edward Hopper – Nighthawks
2.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3. Jean-François Millet- Des glaneuses
4. Johannes Vermeer-Het meisje met de parel
5.Andrew Nowell Wyeth-Christina's World
6.Georges-Pierre Seurat-Un dimanche après-midi à l'Île de la Grande Jatte
7. Edvard Munch-Skrik
8.alvador Dali-A Tentação de Santo Antônio
9. The marches of summer
10. Maurits Cornelis Escher-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11. Maurits Cornelis Escher- Gallery
12. Magritte Rene-The Son of Man
13. Salvador Dali
* As for the 13th painting, the explosion at 1:35 of the MV adopts the style of Japanese artist, Yayoi Kusama.
故事的開始,從歌手張靚穎所扮演的OL上班族拉開序幕,電話那頭傳來老闆的責駡,正在逛芝加哥美術館(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倒楣OL,莫名闖入名畫的世界,展開一連串不可思議的奇幻冒險。
此MV我們嘗試以有趣流暢的轉場,貫穿12幅世界名畫,並且顛覆改寫原先名畫的世界觀,做出了全新的定義,例如:梵谷的耳朵原來是被拳王泰森給咬下來的、拾穗中間彎著腰的女性抬起頭來,原來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孟克吶喊那座橋後方的兩個黑衣人原來是MIB,而吶喊的原因是看到了達利畫中的巨大神獸所以尖叫吶喊、而最後名畫Nighthawks寂寞咖啡廳裡背對西裝男,竟然是達利的背影……等等。
為了讓平面經典以3D重現,將名畫"立體化"是此次MV最大的挑戰,我們找來了優秀的藝術畫家們,將所有看的到的搭景、服裝、甚至演員與歌手全都畫上了"筆觸","極不正常"的MV拍攝手法,極度實驗性的拍攝現場,只有瘋狂!
雖然劇本創意不按牌理出牌,也可以說非常"前衛另類&狂野",但回歸現實製作層面,如何呈現畫作本質並賦予新的生命,新舊衝突的融合、筆觸的臨摹、質感呈現更是實際我們要克服的一大挑戰。以正統藝術與美感為基底,創意為輔,融入超展開的惡搞劇情,加上目不暇給的CG動畫特效,這是各方專業跨界努力後的成果,請開心享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歌手張靚穎的勇氣與野心,沒有底線、不給創作者任何框架的創作空間,就算是被顏料畫得面目全非也盡力配合,求得只是一個創意的完整,這是身為一個主流歌手非常難能可貴的,你去看看那些主流的CD封面或MV就可充分瞭解這其中的突破了,華語歌手總是被要求臉要清楚、要大、要美、舞蹈要好記.....創意總是被放在很後面,而這MV最令人振奮的是,我們終於可以把創意放在第一位了!!!
---------------------------------------------------
深度解密!!! 翻玩名畫與藝術家一覽:
*事發地點-芝加哥美術館(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名畫1.愛德華•霍普-夜遊者(Edward Hopper – Nighthawks)
名畫2.梵谷-自畫像(Vincent Willem Van Gogh Museum) VAN GOGH Van Gogh Museum La Oreja de Van Gogh - Oficial
*亂入彩蛋-拳王泰森
名畫3.米勒-拾穗( Jean-François Millet- Des glaneuses)
名畫4.楊•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Johannes Vermeer -Het meisje met de parel)
名畫5.安德魯•魏斯-克莉絲蒂娜的世界 ( @Andrew Nowell Wyeth -Christina's World)
名畫6.喬治•秀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 Georges -Pierre Seurat-Un dimanche après-midi à l'Île de la Grande Jatte)
名畫7.孟克-吶喊(Edvard Munch -Skrik)
*亂入彩蛋-MIB Men In Black
名畫8.達利-聖安東尼的誘惑(Salvador Dali-A Tentação de Santo Antônio) Salvador Dalí
名畫9.瑪格利特-馬奇的夏天( Magritte Rene-The marches of summer )
名畫10.艾雪-上下階梯(Maurits Cornelis Escher-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莫里茲·柯尼利斯·艾雪
名畫11.艾雪-畫廊(Maurits Cornelis Escher- Gallery)
名畫12.瑪格利特-人子(Magritte Rene-The Son of Man)
*偉大藝術家-達利像(Salvador Dali)
*關於隱藏的第13幅藝術品: 在MV的1:35秒處點描派的爆炸瞬間,也展示了日本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擅長的表現方式與符號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故事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評價
**影像工作邀約來信請至 (Outerspace studio)
Any work invitations please mail us:
fxxkleo@hotmail.com
一歲了!!! 張靓穎Dust My Shoulders Off-MV,誕生地球滿一年,
今天將公開四公格製作Making of:
左上: 最初分鏡+名畫原作+故事節奏
右上: 動畫分鏡PREVIZ模擬
左下: 實際拍攝效果(未調色.未加CG動畫)
右下: MV最終完成版本
這一年得到很多國外媒體.影展與設計大獎的肯定,
再次感謝參與此計畫辛苦又有才華的大家,
最高興的是,在這速食速效一切講求快快快的年代,我們卻能靜下心來,團結,拿出各自強項共同創造,在世界上"具保留價值的經典"!!!
再次謝謝張靓穎&少城時代,給我們完整的創意空間與完整的實行時間
----------------------------
深度解密!!! 翻玩名畫與藝術家一覽:
*事發地點-芝加哥美術館(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名畫1.愛德華•霍普-夜遊者(Edward Hopper – Nighthawks)
名畫2.梵谷-自畫像(Vincent Willem Van Gogh Museum) VAN GOGH Van Gogh Museum La Oreja de Van Gogh - Oficial
*亂入彩蛋-拳王泰森
名畫3.米勒-拾穗( Jean-François Millet- Des glaneuses)
名畫4.楊•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Johannes Vermeer -Het meisje met de parel)
名畫5.安德魯•魏斯-克莉絲蒂娜的世界 ( @Andrew Nowell Wyeth -Christina's World)
名畫6.喬治•秀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 Georges -Pierre Seurat-Un dimanche après-midi à l'Île de la Grande Jatte)
名畫7.孟克-吶喊(Edvard Munch -Skrik)
*亂入彩蛋-MIB Men In Black
名畫8.達利-聖安東尼的誘惑(Salvador Dali-A Tentação de Santo Antônio) Salvador Dalí
名畫9.瑪格利特-馬奇的夏天( Magritte Rene-The marches of summer )
名畫10.艾雪-上下階梯(Maurits Cornelis Escher-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莫里茲·柯尼利斯·艾雪
名畫11.艾雪-畫廊(Maurits Cornelis Escher- Gallery)
名畫12.瑪格利特-人子(Magritte Rene-The Son of Man)
*偉大藝術家-達利像(Salvador Dali)
*關於隱藏的第13幅藝術品: 在MV的1:35秒處點描派的爆炸瞬間,也展示了日本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擅長的表現方式與符號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故事 在 [好評]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by(時光之硯) - 看板movie 的八卦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時光之硯部落格
https://blog.yam.com/YenC/article/7567917 (內含劇照與原畫作連結)
========================================================
她用這個角色撐起整部電影的目光,不管是對這個家庭的觀察、
對畫家創作的好奇、對藝術美感的理解,鏡頭都靠著史嘉蕾喬涵
森的神情來引導觀眾的思緒。而她那好奇中帶有沈穩、含蓄但又
不失自信的神色,將葛麗特氣質的不凡之處詮釋得挺為鮮明。
========================================================
什麼樣的美麗,在如何情境之下得以被工筆凍結、小心珍藏,流傳三四百年?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試著用一百分鐘的篇幅,來細心
描繪一幅傳奇畫作背後的創作歷程。多數鏡頭如靜物畫般的光線與構圖,是它視覺上的魅
力;充盈片中那豐富生動的十七世紀城市氛圍,則是它營造上的用心。畫家追求世間絕美
的那份偏執,是它對創作者心態的解讀;畫家承受家庭生計的無奈束縛,是它在劇情線脈
絡的延伸。而繪畫者對被畫者的慾望投射、以及此中與藝術成就的相互消長,是這個故事
試圖進行的辯證。至於飾演女主角的史嘉蕾喬涵森則是獨身挑起大樑,在戲中賦予那幅畫
作、在戲外賦予這部電影那讓人望穿靈魂的眼神。
那一身素樸的裝扮,以及用布條收纏的髮髻,透露著畫中少女的身份並不高貴。然而在維
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油畫中,除了少女那回眸凝望的神情之外,最吸引你目光
的便是那閃著銀灰色光澤的珍珠耳環了。既是下人,為什麼耳朵上戴了副高貴的耳環?既
是粗人,何以卻有著豔紅欲滴的雙唇、白淨清新的面容、晶瑩靈動的目光?此中的懸疑元
素十分豐富,充滿戲劇化的價值,所以才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本原著小說,也所以
才有這部電影。
而從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我們看到女主角葛麗特正細心地切著各色蔬果。淺棕色的洋蔥皮
、青綠色的葉菜們、橘紅色的胡蘿蔔、暗紫色的高麗菜。這樣的開場告訴我們:這是一個
關於繪畫的故事,所以這也將是一部色彩繽紛、視覺化的電影。
同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主線劇情雖然不複雜,但在人物之間以及人物本身的情緒
流洩,卻是時時刻刻透出張力的。在背負著沈重生計與自身對作品水準的堅持之間,這個
故事將維梅爾所面對的兩難處境交代得十分凝重。他並且屬於一個由丈母娘統籌掌管的家
庭,因而在家中的地位顯得失落。所以他只能在繪畫中追求他的自我實現,並將自身的慾
望與美學上的執著交纏在一起。
而在三角關係的另外兩個頂點之一,畫家的妻子雖然不見得失去了女性魅力,但畢竟已不
再是畫家描繪的對象了。在家計陷入困頓的同時,自己又不再得到丈夫目光的青睞,她因
而總是焦躁又脆弱的。掌控這個家庭的雖然是自己的母親,但是在畫作銷路維繫著全家溫
飽的現實之下,這位少奶奶的處境終究居於弱勢。當她最後甚至只被畫家當作挑選耳環的
掛具時,其淒涼情境不言自明。
另一方面,單純但擁有自我的年輕女傭,在進入這個家庭的同時也進入畫家創作的場域內
。女傭秀麗的面容吸引了畫家的目光、女傭清新的神情激發了畫家的靈感,而《戴珍珠耳
環的少女》試圖為這個故事增添厚度的妙筆,則是讓女傭透過在視覺美學上的領受天分,
而從相較於畫家妻子更有利的角度觸發了畫家那如獲知音的情感。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透過三項簡單的角色塑造,來構築葛麗特對繪畫美學的敏感度。維
梅爾教她觀察多彩的雲色,她的快速領悟讓畫家趕到驚訝。他進一步將調色的任務交代給
葛麗特,她對這份工作的熱情究竟是源自對藝術創作的嚮往,還是對畫家本人的戀慕?此
中值得玩味。到後來,她甚至憑藉自己的美感擅自更改畫家所要描繪的場景構圖。至此,
葛麗特的角色終於介入維梅爾的創作行為中,而這樣的交錯關係先是建立了畫家對她的「
人」的慾望,這慾望再進一步被轉化成藝術創作的熱情。於是,這部電影搭建了一個充滿
說服力的鮮活情境,水到渠成地解釋了那幅畫的誕生。
在此同時,電影對情慾張力的呈現確實多樣且直接。例如畫家為了得到鮮豔晶亮的的紅唇
效果,而一再地要求少女舔一舔嘴唇;例如少女將自己的滿頭棕髮視為最私密的一面並堅
持包覆著它們、不讓人看見,但是畫家終究於少女換裝時在一旁窺視,此時她那驚惶的神
色亦是意在言外。當然最明顯不過的便是那穿耳洞的儀式了。為了配戴原本屬於妻子的珍
珠耳環,畫家親手在葛麗特的耳朵上扎下那一針,此時一脈鮮血與少女眼淚一齊流下,再
沒有比這個更明白的情慾暗示了。
然而即便《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試著描繪出葛麗特與維梅爾在藝術領域中的連結,它仍然
無法被我視為一部有動人愛情的電影。兩人之間的情愫停留在單純慾望的層次,對話不多
因此缺乏相知更遑論相惜的情分。再者主人與女傭之間的身份隔閡從頭到尾都沒有被去除
,也因此當最後的繪畫過程結束、那累積的慾望張力達到最高點之際,葛麗特選擇去找自
己的年輕男友並進而纏綿一番,這樣的安排並不會帶來太突兀的感覺。
扮演維梅爾的柯林弗斯透過話不多、時常眉頭深鎖的詮釋方式,將這個畫家的神情描繪得
內斂而厚重。配合看來嬌弱但又帶著複雜情緒的妻子,以及時而霸道時而勢利時而又懂得
顧全大局的丈母娘,這個家庭中那股不安的氣氛被交織得充滿張力。相較之下,在三年之
後的現在急速竄紅的西利安墨菲,其所飾演的年輕屠夫角色實在缺乏發揮,他那獨一無二
充滿邪氣的眼神更是讓這個純情小男友帶了點詭異的質感。至於湯姆威金森所飾演的財大
氣粗收藏家,角色的層次跟威脅感都稍嫌不足,相較之下他在《蝙蝠俠:開戰時刻》中的
黑道老大只憑著酒吧中那一小段撂狠話的演出,就讓人印象深刻得多。
而靈魂人物史嘉蕾喬涵森,也許是編導為了要堆疊出與實際畫作的相似感,因此在全片所
有鏡頭中她的面色總是白裡透紅得像個發光體。其清秀與淡淡的貴氣說實話有點削弱當個
女僕的說服力。然而她畢竟用這個角色撐起整部電影的目光,不管是對這個家庭的觀察、
對畫家創作的好奇、對藝術美感的理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都靠著史嘉蕾喬涵森的神
情來引導觀眾的思緒。而她那好奇中帶有沈穩、含蓄但又不失自信的神色,將葛麗特氣質
的不凡之處詮釋得挺為鮮明。
葛麗特的角色質感與《愛情,不用翻譯》中的夏綠蒂其實有點神似,而導演彼得韋柏也與
蘇菲亞科波拉一樣喜歡拍下她默默凝望著他人的眼神。當維梅爾與妻子在琴室裡溫柔依偎
著,經過的葛麗特在燭光中屏神看著他們,此時鏡頭對她的凝視讓人不禁想起《愛情,不
用翻譯》裡頭漫步京都的段落。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一部在視覺上用心經營、在角色上認真鋪陳的電影。透過人物之
間縱橫交錯的愛恨情緒,這個故事具體想像了一幅傳奇畫作背後可能的創作心路。而在各
個用心鋪排的場景中,觀者得以在視覺上享受著充滿美感的構圖,以及那典雅調和的光線
層次。這部電影用如畫般美麗的鏡頭來講述一幅畫的故事。雖然視覺上的渲染力不若聽覺
那樣直接,所以在描繪藝術家的創作心境上它沒有如《阿瑪迪斯》一般澎湃的情緒引爆力
,但不妨將它當作一段精緻的小品,值得用心品嚐與觀賞,就如同那只在光與影的交錯之
處、微微閃著光芒的珍珠耳環。
---
(把那些截圖縮小之後發現 它們看起來真的超像古典畫作的orz)
--
「天使的眼淚滴落人間,但那幸福終究不夠灑在每一個人身上。」
時光之硯部落格 https://blog.yam.com/YenC
琢磨影音, 琢磨文字, 琢磨自己的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75.1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