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元大人壽推出存股概念保單,名稱新穎,在市場上引起了廣大注意。
這系列保單都是投資型保單,主要連結的是一個稱為”元大人壽ESG永續成長帳戶”的投資帳戶。這是這次宣傳活動的核心。
這個帳戶是元大人壽成立的,委託給元大投信運用與操作。
也就說,保戶繳交保費給元大人壽,在扣除各種費用之後,資金是交給元大投信操作。(當然,業者幫投資人投資,還會有其它的費用)。
連結”元大人壽ESG永續成長帳戶”有四張保單,分別是元大人壽元滿利足變額萬能壽險、元大人壽元滿利足變額年金保險、元大人壽元元得益變額萬能壽險、元大人壽元元得益變額年金保險。
本文以"元滿利足變額年金保險"為例,分析它的收費結構。
一開始買進這個保單,會有2.4%的保費費用,還有每月100元的保單管理費。
另外還有解約費用
可以看到保單說明書中,年齡50歲,一次繳交100萬的保費,報酬率為0的範例
第一年相關費用25,200。這個數字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個是2.4%的保費費用。一百萬的2.4%就是24,000。第二個是每月100元的保單管理費,一年是1,200。兩者相加,就是25,200。
所以投入100萬,保單帳戶價值只有1,000,000-25,200=974,800。
但重點在於,不要以為保單裡面的保單帳戶價值等於你可以拿到的錢。
銀行戶頭中的974,800,跟這張保單裡面,第一年的保單帳戶價值974,800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前者是高流動性資產。你要的話,974,800可以馬上全額領出。沒有任何一位櫃員或銀行經理,會少給你一塊。
但保單裡的帳戶價值,是受到複雜條款管制的資產。你,保戶,假如現在就要把錢拿出來,你無法拿出974,800。你拿到的是解約金911,438。保險公司依約完全正當的可以少給你六萬。
完全合法。因為你簽約了,讓別人可以對你的資產東扣西扣。
911,438這個數字哪來的?因為第一年解約費6.5%。所以你第一年解約只能拿到93.5%。974,800*93.5%正是等於911,438。
你說這個解約費過六年就沒了,所以撐過六年就沒有這個費用。
解約費的設計,就是讓你的資金要一直留在裡面,讓業者收取持續性的費用。
等到持續費性費用已經高過解約費了,你才可以”脫身”。
你以為已經不再需要負擔解約費,其實你付出的費用早已超過解約費。
簡單的說,投入一百萬,第一年瞬間剩下91萬1千。幾乎9%完全消失不見。
換句話說,要靠10%的上漲,才能把這個費用的損失補起來。(9/91=10%)
也就是說,假如一百萬資金完整投入市場,賺到10%報酬,那就是賺到10%。
透過這種保單買進的人,這10%報酬才剛把第一年的費用補起來而已。
要怎樣的心態,才會大方到一開始投資就願意先放棄10%的報酬呢?
而在上漲的市場,這張保單還有其它費用,讓你很難拿到完整的報酬。
表格是關於投資帳戶的收費計算。
可見上方紅色框標示區域。投資帳戶A比較符合這張保單所連結的”元大人壽ESG永續成長帳戶”的實際狀況。
這個投資帳戶本身有每年1.7%的管理費,還有0.1%的保管費。
這個投資帳戶會再幫投資人去投資各種子基金(從基金到ETF都有),管理費費率從0.2%到2.0%不等,還有基金本身0.1%-0.2%之間的管理費。
從下方藍框可以看到,計算出的費用率是每投入50,000,費用1,980。這是3.96%的收費。幾近4%。
每年收取,年年收取。一個上漲10%的市場,獲利會剩下6%。一個漲6%的市場,報酬會剩2%。扣掉通膨之後,報酬剩?
元大”存股概念”保單的廣告有這樣一個圖示,解釋為何要使用這張保單。
說目前的微利時代,過去的投資工具已經無法滿足退休所需。
所以,使用這種第一年資本減損9%,每年內扣費用近4%的保單,會是怎樣的狀況?
廣告說值得使用這類保單的理由,恐怕正是最不應該使用高成本保單進行投資的理由。
請記得,保險適合用作保險工具,不適合做為資產累積工具。
完整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1/03/discretionary-investment-policies-with.html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鍾日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Revit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Revit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 3ds Max 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
成本結構範例 在 Facebook 八卦
【以台積電為代表的「貨櫃車」問題】( 二之二)
我們都知道半導體業用電、用水多,到底有多麼多?
我是到最近才知道:台積電2019年的用電量相當於全台北市一年用電量的91%。並且,到2023年,也就是四年之內,台積電的用電量將再擴增一倍。
這還只是台積電的情況。
聯電呢?其他半導體大廠呢?其他電子業大廠呢?整體工業用電呢?
我們這些工業用電,在「缺電」陰影裡扮演什麼角色?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狀況?
這是台電只知增加電力供給的思維和習慣能應對的嗎?
這是我第二篇文章要寫的重點。
-----貨車和貨櫃車激增,才是塞車的主因-----
繼續用高速公路的比喻。
高速公路上有大小不同的車子在跑。
住宅用電,我們來比喻為小客車,全台灣大約有1,300萬戶。
工業用電,我們來比喻為大貨車,全台灣大約2.5萬戶。
從1998到2017的二十年間,每年的住宅用電,也就是小客車流量,只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從每年大約300多億度增加到每年440億度。
而工業用電,大貨車流量則增加了一倍,從大約640億度增加到1200億度以上。這個數字是全部住宅用電的三倍。
把大貨車再細分來看。
2017年工業用電的前五名,排第一的就是半導體所在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佔22.6%;其他四名加起來才17.5%。鋼鐵業只有7.1%;塑膠製品製造業只有3.3%等等。
半導體所在的產業用電不只佔比最高,增速也最快。1998年不到60億度,到2017年就達到346億度,增加了快6倍。
所以半導體所屬產業的用電,是大貨車裡的巨無霸,貨櫃車。
正因為這二十年裡高速公路上增加最多、最快,同時也佔位最大的,是大貨車和貨櫃車,他們才是造成塞車的最大風險。如果要管理用電需求,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他們。
就好像年節假期間的高速公路塞車,如果我們只強調疏導小客車,但是卻放任大量大貨車和貨櫃車上路,合理嗎?
但是,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要說這是放任呢?他們是經濟成長的動力啊?又怎麼管理他們?
--------便宜到鄭崇華說不合理的電價--------
今年3月20日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接受訪問,說了段話:「水電價格應合理反映成本,現在是納稅人補貼大戶,價格越便宜,大家拚命用,很不合理。」
同一報導中也提到:「去年全球電力消耗普遍減少,台灣的電力消耗則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4%。」
而就在鄭崇華訪問刊出的6天後,經濟部宣布電費自2018年後連六次不調漲,還甚為得意地說台灣工業用電已成為全球第四低。
鄭崇華以身受其益的工業大戶身分,卻指出台灣政府水電價格便宜得不合理,這是很奇特的。但也因此可以想見這便宜到底是多便宜。
長期以來,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電,是名列世界上最便宜的前茅。但知不知道台灣的工業用電是比民生用電還便宜?工業用電不但比住宅用電便宜,平均漲幅也比住宅用電小?
我們看台灣上一次2018年調整電價的情況。
那次工業用電的平均漲幅在3.30%到 3.56%之間,用電最大的特高壓用戶(像台積電)則是3.41%,而細看台電的資料會發現,民生用電除了500度以下沒有調整之外,500度以上的調幅在3.96到4.14%之間。換句話說,用電最大的特高壓用戶的電費漲幅,比一般家庭的漲幅還小。
我們的電價真是非常獨厚工業用戶,尤其超級大戶。
所以,當今年3月經濟部再宣布電費不調整,創下2018年下半年至今「連6凍」紀錄的同時,2019年我國住宅電價為全球第4低,工業電價為全球第4低。
換句話說,經過電價的連六凍之後,我國住宅民生用電電價相對升高,從全球第2低退為全球第4低,而我國工業電價相對更降低,從全球第7低進而更成為全球第4低。
在去年全球電力消耗普遍減少的情況下,台灣的電力消耗則創歷史新高,真是在走逆世界的潮流。其主要原因顯然不是小客車用戶所導致,而是那些大貨車、貨櫃車。
台灣人民一直以為享受到很低的電價是惠民的福利,卻不知那是經濟部讓工商大老吃肉之後留下的湯。
上一篇文章提到台電對工業用電戶設計了24小時不同的分時電價,但25,000用戶中卻只推動了300戶試用。這一方面固然有台電的怠惰,另一方面也因而可以想像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工業用電本來就太便宜了,便宜到要不要接受分時電價都差別不大。
所以,鼓勵了這麼多大貨車、貨櫃車開上高速公路,電價又便宜到連尖峰時刻都沒有足以吸引他們的不同時段明顯價差,不塞車可能嗎?台電的時間管理性缺電會越來越嚴重,有什麼奇怪嗎?
但是,為什麼台電要持續以這麼便宜,便宜到連受益者都出面指出不合理的電價提供給工業用戶?
這幕荒謬劇是怎麼上演的?
這不能不說到台電的上司,經濟部。
--------主要服務工業大戶的經濟部和台電--------
經濟部主管國家產業政策,但台灣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接力賽,從加工出口開始,一路都是以製造業、工業為主,到培植出半導體產業。只是接力賽到半導體產業登場後,已經有三十多年沒看到下一棒了。
經濟部端不出新的產業牛肉,當然只能守成與守舊,只能傾全力服務過去到現在還一直在跑的產業明星。經濟部的政績,也就是出口成長率、經濟成長率等等,都要看這些工業用戶來達成,能不盡力討好他們嗎?
所以三十年來台灣沒有新的產業政策,也就不會有新的能源政策。有的,只是經濟部配合工業大老提供他們便宜用電的政策。而台電就是執行者。
本來,在包括半導體在內的許多產業在萌芽之初,國家有計劃地提供各種獎勵、補助、便宜的水電,讓他們茁壯。
並且,他們習以為常地對太多早已過了草創時期,早已茁壯成世界級的企業,仍然提供這些超級優惠。
這就是鄭崇華所說的「水電價格應合理反映成本,現在是納稅人補貼大戶,價格越便宜,大家拚命用,很不合理」的真相。
而許多工商大老,在享受電力的眾多好處之後,相對應的回報是很奇怪的。
以工業總會的領導成員來說,他們長期就是核電的堅定支持者,否定綠能的價值。2018年工總理事長,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發布向政府建言的白皮書,甚至能說出台灣不適合發展觀光,因為台灣太髒了。
經濟部和台電一味只知道增加電力供給,不把環保放在心上、過去還偏向核電的思維,當然都不免相當程度是因為主要仰視這些工業用電大戶的鼻息,受他們的影響,甚至綁架。
--------台積電的指標--------
那數十年來都如此了,為什麼現在就不行?
很簡單,國際對台灣半導體業需求加大、對岸台商回流、全球氣候劇變這三個因素的影響下,經濟部及其屬下的台電如果仍然維持長期以來的思維和習慣,這個全球工業用電第四便宜的脫疆野馬,不知道會墬入哪個深淵。
「開放台電」研究期間,我們訪問台電的電力中控室的一位專家。他不無得意地說,以他的經驗,每天早上他看看情況,自己用筆先畫出一天整天的用電曲線,不會有什麼差錯。
但是最近的連續停電,我們連續看到台電承認「用電高於預期」、「因負載突升,供電能力不足」而出問題。今天世界的情勢變化,不再是你能用過去經驗畫出曲線來預測的了,電力管理當然更是如此。
台電不做電力需求的管理,而只想以便宜的電力供給工業用;對工業用電的詳細分配,又一向不肯說明,說是事涉客戶營業機密。
所以,我們要如何面對台積電,是一個關鍵指標。
如本文開頭所言,根據台積電2019社會責任報告,當年台積電全球用電量為143.27億度,相當於全台北市一年用電量的91%。並且,按照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估計,到2023年,也就是四年之內,台積電的用電量將再擴增一倍。
要一年供應143.27億度的電,需要多大的發電機組呢?據我問台電的人,需要2GW的機組,相當於核二廠的全部兩個機組,或是中火的四部機組。
而台積電原來是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到2019年才出現這麼大用電的需求,接下來到2023年,四年之內卻就要加倍,再需要相當於核二廠的全部兩個機組,或是中火的四部機組。
大家都說台積電是護國神山,要繼續留在台灣,但是經濟部和台電應該要求台積電說明清楚其需電規劃。未來新增加這麼大的用電需求,到底有多少比例是要由台灣提供?台積電既然可以公布其全球用電量,顯然並不把這當作營業機密,因此對外說明其中屬於台灣的比例應該不是難題。
對於台積電,還應該𨤳清一件事情。
同樣在台積電2019社會責任報告裡可以看到:台積電全公司用電量只有7%是購買再生能源,但在海外據點是百分之百都使用再生能源。(第95頁)
世界頂級企業,都在推動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台積電在台灣以外的據點,百分之百都使用再生能源,顯然是呼應這個趨勢。但是為什麼在台灣只這麼消極地購買7%的再生能源?那其他使用的能源都是如何構成?
「開放台電」的研究過程裡,我訪問當時董事長朱文成那天,他說有次張忠謀問過他是否能自建電廠。朱文成說只要台積電想,他一切都可以搞定。但是台積電最後還是沒有。
那台積電是為什麼放棄?
是因為政府法令不足?還是台電的配合無法令台積電放心?
不論如何,正因為台積電是「護國神山」,實際的需電量又如此之大,應該清楚地解釋他們為什麼只選擇當一個消極的消費者。
這是應該不只向政府和台電說明,也該公開向社會大眾說明的。
台積電有足夠實力扮演重新型塑台灣能源發展方向的領頭羊。
有台積電當範例,我相信政府和台電對其他工業用電戶都會有新的要求基礎。
反之,台積電也可能帶頭把政府和台電引向無底深淵。
從這裡延續,可以看出藻礁和三接在考驗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藻礁和三接的核心議題--------
民進黨政府所提出的「三接」計劃,當然比國民黨時代好了不知多少,確實把對藻礁造成的傷害降低太多。
也因此,很多人認為「三接」和「反核四」是兩難,是應該兩害相權取其輕。
但是,我認為這樣看的話,錯過兩個重點。
第一,這也落入了台電只知「增加電力供給」的思維。
經濟部和台電還是應該先𨤳清近二十年增加最大用電量的工業用電的電價是否合理、這樣一路增加的用電量是否合理、如何滿足台積電三年內就要倍增的用電需求,如何滿足其他半導體業者要擴增的需求、如何滿足回流台商的用電需求,並且推動分時電價,掌握調節工業用電的需求方法。
他們自己連這一切都沒搞清楚之前,就說「三接」增加總共才 2.24 GW的發電機組可以解決能源轉型危機,太沒有根據。
檢視「三接」,光是看經濟部和台電說這比以前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版本改善了多少,沒有意義。
我們應該跳開台電一切先考慮「增加電力供給」的思維,跳開經濟部服務工業用電大戶的思維,在一個劇變的年代,檢視整體產業和電力版圖的供需規劃,再來看現在這個「三接」版本到底有什麼作用,再來判斷是否值得大家冒一些風險。
否則,光是增加2.24 GW的機組有什麼用?不要忘了,光台積電未來三年就需要2G發電機組。
二,這也落入了經濟部和台電定下的遊戲規則,一切在他們掌控之下而不自覺。
現在就要「三接」,是因為台電說不然接下來電力的「備用容量率」就要達不到法定的百分之十五標準。
把「備用容量率」定成百分之十五,並不是什麼真理,也沒有什麼科學根據。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台電在「增加電力供給」無限上位時代,還曾經定到百分之二十五。講得像是不足百分之二十五就會缺電。後來這三十年來,「備用容量率」一路從百分之二十五降為百分之二十,再百分之十六,再百分之十五,也從來沒出現過結構性缺電。
所以,光只是主張「備用容量率」不到百分之十五就要惶惶然,是沒有根據的。
覺得「備用容量率」不到百分之十五就要惶惶然,其實主要是因為沒做需求管理。而不做需求管理,繼續任憑電價全球第四便宜的野馬暴走,不要說「備用容量率」百分之十五,只怕「備用容量率」百分之五十也應對不了頻頻出現「因負載突升,供電能力不足」、「用電高於預期」而導致的缺電危機。
我們只會一路快馬跳進無底洞。
--------
這兩篇文章,我已經把我從2016年「開放台電」以來,到現在看到的危機都寫出來了。
長短期問題如何應對,其實看了這兩篇文章的人,應該心裡都已經有數。
不過,明天我還是會再整理一些摘要和建議,提供給蔡英文總統,也提供給社會大眾一起參考。
成本結構範例 在 柯志恩 Facebook 八卦
孩子的營養午餐不能等!
今天教文委員會召開公聽會,邀請學者及營養師出席提供專業意見,盼能研擬有關營養午餐的專法,讓孩子吃得更健康。台灣有3500多所國中、小,約有170多萬學生每周5天在校使用午餐,教育部每年也編列21億元補助,但營養午餐屬於各縣市自治事項,常因該縣市長重視程度、地方財政良莠、以及學校人力多寡而有很大差異,可謂一國多制。不僅有城鄉差距的問題,午餐收費凌亂(每人每餐從免費、或34到60元都有),部分午餐結構成本不透明、食材流程欠管控、劣質和黑心食材進入校園亦時有所聞,有些名為"營養"午餐實際不營養,有些則因凍漲而品質無法提升,對有些偏鄉孩子而言,學校午餐可能是其第一餐,但對都會區孩子有些嫌不夠美味造成很多廚餘,不僅是一種浪費,也是食育教育的失敗。
以上諸多缺失,首因欠缺完善的法令規範,例如日、韓制定《學校給食法》,但台灣只有「學校衛生法」共4條(第22、23、23-1、23-2條)有關學校餐廳及午餐的規範;更為嚴重的是,營養師人力不足,依規定40班以上者,至少置營養師一人,若一班28人計、等於1120學生才聘一位營養師,但日本每350位學生就有一名營養師,因此,很多偏鄉的營養師必須跨區支援很多學校;某縣的幾位營養師還被縣府抓去辦行政,根本不在辦學校午餐,專業人力的欠缺及濫用亟需改善。再者,因少子化,很多學校根本達不到40班級數,致使很多學校都是由老師兼任午餐秘書,由於採買登錄事多繁瑣,也常讓老師大喊吃不消,認為營養午餐應交由更專業的營養師負責。去年監委調查發現「各縣市校園午餐管理及推動人力流動率高達60%,不利校園午餐衛生安全各項措施之推動」。因此,專業人力之投入有其必要,但因涉及用人成本及地方政府人力運用,教育部必須向財主單位爭取更多的經費與員額。
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但目前學校營養午餐的辦理,遠遠跟不上現代化治理的腳步,更不符合我國教育發展應有的水準。總之,法令規範不足、人力嚴重不足、對營養午餐實施不重視、更不重視專業,以至於亂象叢生!尤其,學校供膳的品質如何,孩子完全沒有選擇能力。且良好的飲食習慣必須從小培養,可是多數學校營養午餐無法令家長和師生滿意,有時缺失經媒體披露後,問題又不了了之,無法從制度面和根本面獲得解決。當然要如何立一專法,也非國教署的層級或一個教育部就可拍板,因為涉及營養師的編制以及更多教育經費的挹注。然而,官員常說「窮不能窮教育」,但實際到教育第一線會發現,就是特別「窮教育」!再者每次都強調注重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健康教育和食育教育,但對於營養午餐卻又如此力不從心!但願藉今天公聽會的召開,一起為營養午餐法制化付諸實現!
成本結構範例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評價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Revit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Revit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 3ds Max 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關於材料
● 材料可控制模型元素在視圖(圖形)和彩現影像(外觀)中的顯示方式。
● 材料可定義下列項目:
◆ 圖形特性,用來控制材料在非彩現中的外觀,例如:
★ 在描影專案視圖中顯示的色彩。
★ 在元素表面上顯示的色彩和樣式。
★ 切割元素時顯示的色彩和填滿樣式。
◆ 識別材料的相關資訊,例如說明、製造商、成本和關鍵註記。
◆ 外觀:顯示於彩現視圖、「擬真」視圖或「光跡追蹤」視圖中的外觀。
◆ 物理性質用於結構分析。
◆ 用於能源分析的熱性質。
---------------------------------------------------------------------------------------------------------
材料瀏覽器
● 使用「材料瀏覽器」對話方塊來尋找和管理材料的元素。
● 管理 / 設定 / 材料
● 一般工作包括以下內容:
◆ 將材料加入目前專案。
◆ 將材料放置於集合 (稱為材料資源庫),可供您輕鬆存取。
◆ 編輯位於目前專案中的材料。
◆ 將資產加入材料。
● 材料瀏覽器
◆ 1 展示/隱藏資源庫面板按鈕 和專案材料設定功能表 :這 2 個按鈕可讓您修改專案材料的視圖和「材料瀏覽器」視窗中的資源庫面板。按一下「展示/隱藏資源庫」面板按鈕 ,展示或隱藏下方資源庫面板的顯示方式。您可能需要隱藏資源庫面板,以提供用來檢視專案材料更多的空間。使用專案材料設定功能表 選項,篩選專案材料清單中呈現的材料顯示。
◆ 2 專案材料清單:顯示目前專案中的材料,無論其是否套用至物件。以滑鼠右鍵按一下清單中的材料,存取一般工作的功能表 (例如「更名」、「複製」和「加入至資源庫」)。
◆ 3 展示/隱藏資源庫按鈕 和「資源庫」設定功能表 :這 2 個按鈕可讓您修改資源庫及其材料如何顯示在「材料瀏覽器」視窗中。按一下「展示/隱藏資源庫面板」按鈕 ,展示或隱藏資源庫樹狀目錄的顯示。您可能需要隱藏資源庫樹狀目錄的顯示,提供更多空間,以檢視資源庫材料。使用資源庫設定功能表 選項,篩選資源庫材料清單中呈現的材料顯示。
◆ 4 資源庫清單:顯示開啟資源庫和資源庫內的品類 (類別)。
◆ 5 資源庫材料清單:顯示資源庫中的材料或資源庫清單中選取的品類 (類別)。
◆ 6 材料瀏覽器工具列:提供控制以管理資源庫、建立新材料或複製既有材料,或開啟和關閉「資產瀏覽器」。
◆ 7 在資源庫清單 (左窗格) 中選取材料時,此右窗格會顯示與此材料相關聯的頁籤 (資產)。按一下「頁籤」(例如,「識別」或「外觀」),檢視材料的性質和資產。檢視資源庫中的材料時,性質為唯讀。
---------------------------------------------------------------------------------------------------------
Revit 2016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vR6fgW
Revit 2016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bit.ly/2vR0b7X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AutoCAD 2015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m6Y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JC-Design網站:http://jc-d.net/
JC-Design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cdesign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JC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z3u41ggBN4/hqdefault.jpg)
成本結構範例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評價
跨平台APP開發使用Visual Studio2015與PhoneGap(建立jQuery_Mobile應用程式&用DWCS6建立多頁面結構設定&建立超連結與回上頁按鈕&將超連結改為按鈕*增加三個頁面並用按鈕連結&改用ListView顯示連結)
上課內容:
01_建立jQuery_Mobile應用程式說明
02_用DWCS6建立多頁面結構設定說明
03_建立超連結與回上頁按鈕
04_將超連結改為按鈕
05_增加三個頁面並用按鈕連結
06_改用ListView顯示連結
完整影音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zs-Q3byiYMJoL0_vk4SDQSdwyCGPLaj
教學論壇(之後課程會放論壇上課學員請自行加入):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orum/labor_app_2016
懶人包:http://terry55wu.blogspot.com/p/android.html
課程理念與課程介紹:
從基礎、進階到雲端資料庫整合與行動網頁的全面運用,打造最強、最新、最實用的全方位商業級互動網站!
並延伸到APP開發,並將之結合,用JAVA程式設計APP對一般人來說太難,這門課就是用網站觀念做APP,利用PhoneGap服務見可以快速將Web轉成APP。
並使用Visual Studio 2015 X Cordova跨平台應用程式設計,環境建置 X 開發入門 X 介面設計 X 各種應用元件App實務開發的完全整合學習!
最簡單!開發及維護成本低,直接整合應用HTML、CSS及JavaScript進行App開發,學習曲線最短,效率最高!
超跨界!一次開發,即可發佈Android、iOS、Windows不同平台的App,免除學習多種開發工具的煩惱。
神開發!應用HTML即可直接控制智慧手機照相攝影、錄音放音、GPS羅盤、無線網路等眾多硬體感測器!
極直覺!搭配Visual Studio 2015即可簡化專案佈置與程式碼輸入流程,提高開發效率!
不藏私!全新的版本、最全面的解說,引領全方位的App應用程式開發學習。重實例!以小範例入門,到整合的App實例,深入行動應用,範例全面涵蓋:系統醫生、聯絡簿管理、音樂播放器、定位地圖、自我介紹、QRCode掃瞄器、中英文語音合成、檔案上傳下載、簡易照相機、數位羅盤…
參考書目
跨平台 Android.iPhone 程式開發:使用 Visual Studio Community+Cordova/PhoneGap+jQuery Mobile作者:陳會安ISBN:9789863123217出版社:旗標出版日期:2016/01/21
Visual Studio 2015 X Cordova跨平台App實戰訓班(附近120分鐘關鍵影音教學/全書範例程式)鄧文淵 總監製/文淵閣工作室 編著出版商: 碁峰出版日期: 2016-03-29
HTML5+CSS3+jQuery Mobile輕鬆打造App與行動網站(第二版)
作者: 數位新知, 陳婉凌
出版社:博碩 出版日期:2016/01/08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android 開發教學,android 程式教學,android 使用教學,android app教學,android sdk,android eclipse,android 開發,android studio 開發教學,android studio tutorial,app開發教學,Visual Studio2015,PhoneGa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D44PBv0K50/hqdefault.jpg)
成本結構範例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評價
跨平台APP開發使用Visual Studio2015與PhoneGap(建立jQuery_Mobile應用程式&用DWCS6建立多頁面結構設定&建立超連結與回上頁按鈕&將超連結改為按鈕*增加三個頁面並用按鈕連結&改用ListView顯示連結)
上課內容:
01_建立jQuery_Mobile應用程式說明
02_用DWCS6建立多頁面結構設定說明
03_建立超連結與回上頁按鈕
04_將超連結改為按鈕
05_增加三個頁面並用按鈕連結
06_改用ListView顯示連結
完整影音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zs-Q3byiYMJoL0_vk4SDQSdwyCGPLaj
教學論壇(之後課程會放論壇上課學員請自行加入):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orum/labor_app_2016
懶人包:http://terry55wu.blogspot.com/p/android.html
課程理念與課程介紹:
從基礎、進階到雲端資料庫整合與行動網頁的全面運用,打造最強、最新、最實用的全方位商業級互動網站!
並延伸到APP開發,並將之結合,用JAVA程式設計APP對一般人來說太難,這門課就是用網站觀念做APP,利用PhoneGap服務見可以快速將Web轉成APP。
並使用Visual Studio 2015 X Cordova跨平台應用程式設計,環境建置 X 開發入門 X 介面設計 X 各種應用元件App實務開發的完全整合學習!
最簡單!開發及維護成本低,直接整合應用HTML、CSS及JavaScript進行App開發,學習曲線最短,效率最高!
超跨界!一次開發,即可發佈Android、iOS、Windows不同平台的App,免除學習多種開發工具的煩惱。
神開發!應用HTML即可直接控制智慧手機照相攝影、錄音放音、GPS羅盤、無線網路等眾多硬體感測器!
極直覺!搭配Visual Studio 2015即可簡化專案佈置與程式碼輸入流程,提高開發效率!
不藏私!全新的版本、最全面的解說,引領全方位的App應用程式開發學習。重實例!以小範例入門,到整合的App實例,深入行動應用,範例全面涵蓋:系統醫生、聯絡簿管理、音樂播放器、定位地圖、自我介紹、QRCode掃瞄器、中英文語音合成、檔案上傳下載、簡易照相機、數位羅盤…
參考書目
跨平台 Android.iPhone 程式開發:使用 Visual Studio Community+Cordova/PhoneGap+jQuery Mobile作者:陳會安ISBN:9789863123217出版社:旗標出版日期:2016/01/21
Visual Studio 2015 X Cordova跨平台App實戰訓班(附近120分鐘關鍵影音教學/全書範例程式)鄧文淵 總監製/文淵閣工作室 編著出版商: 碁峰出版日期: 2016-03-29
HTML5+CSS3+jQuery Mobile輕鬆打造App與行動網站(第二版)
作者: 數位新知, 陳婉凌
出版社:博碩 出版日期:2016/01/08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android 開發教學,android 程式教學,android 使用教學,android app教學,android sdk,android eclipse,android 開發,android studio 開發教學,android studio tutorial,app開發教學,Visual Studio2015,PhoneGa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nvpt9EUY3s/hqdefault.jpg)
成本結構範例 在 【超詳細】商業模式圖總整理| 1個案分析+3個免費工具+9使用 ... 的相關結果
範例 分享. 個案簡介- foodpanda; 商業模式圖個案探討- foodpanda ... 成本結構. 我們都了解投資要先投入資金,希望未來可以成長更多對吧?如果成長更多,說明會挑選、 ... ... <看更多>
成本結構範例 在 商業九宮格」? 如何了解顧客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及鎖定 ... 的相關結果
成本結構 (Cost Structure, C$):上述所有元素各需要多少成本? 一說到創業家們談論的商業模式九宮格,就不得不提到兩本書:. ... <看更多>
成本結構範例 在 創業的第一步:了解商業模式是什麼?5分鐘讀完最精華的 ... 的相關結果
成本結構 (Cost Structure) ... 商業模式九宮格範例解說:樂天國際銀行 ... 中的「樂天國際銀行」為解說範例,看完後您會更了解如何制訂商業模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