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新竹,和在地關心國民黨未來發展的好朋友見面,走訪基層傾聽最直接的民意,大家談起國民黨建設台灣的光榮歷史,也同樣關心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未來前程。
新竹市跟竹北市是全國平均所得最高的縣市與行政區,這當然是受惠於「 新竹科學園區」的高科技發展與完整產業鏈。在享受經濟成果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感謝當年高瞻遠矚的政治領袖與實幹家,因為他們,才奠定了台灣往後數十年的經濟基礎!
經國先生無疑是竹科成立最重要的決策者。當年的背景,是全球面臨能源危機,加工區成本上升,經濟高度仰賴加工出口的台灣,必須進行迫切的產業轉型。經國先生在聽從了孫運璿、李國鼎、徐賢修等多位兼備經濟戰略眼光及學術產業實務的專業人士意見後,親自拍板,決定成立「科學工業實驗園區」,並將這個具有實驗性質,仿效加州矽谷的新園區,設置在新竹。
這個關鍵決定,不但讓台灣往後的經濟再次起飛,直到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國的經濟命運仍在竹科。
今日大家口中的「護國神山」,靠的是無數幕後功臣規劃推動,才能完成。護國神山也不只是一家公司,整個半導體產業都是「護國神山」。
謝謝他們!讓身為台灣的一份子如此光榮!
#護國神山 #新竹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chea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南京條約與北京條約,香港與九龍是永久割讓的 那為何要在1997主權移交給中共呢? 而1945年與1949年,蔣介石與毛澤東都有機會收回香港 那為什麼他們都要放棄呢? Bellwoody 路過隨手寫點廢話. 0:35 這不只是港府的問題, 是英國整體的政策問題, 此時英國首相為"張伯倫"....
成本上升 在 股癌 Gooaye Facebook 八卦
Backbone 執行長私訊的好文,取得同意後分享,好東西要大家看啊:
"
1. 鐵料上漲的價格太兇猛,中鋼以每個月穩定漲幅來取代國外的一次暴漲,外銷賺更大,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有做維持下游穩定策略。所以可以見到的是鐵製品還會穩定漲價。
2. 塑膠製品的新料的價格也是大幅上漲。
3. 鋁價已經瘋狂,歷史新高且漲幅100%。(以滬鋁來看。)
4. 台灣大量的原物料是進口的,目前海運費是過往的好幾倍倍,原物料佔地體積越大、使用量越大的價格就會漲越多,家具就是這樣子的品項。台灣是不產木材的,所以木製品會直接跟著海運走,以及原產地的供需狀況。
5. 原料價格掉,會不會回穩?以辦公傢俱來說是一定會,因為我們是主要走標案市場,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價格競爭;民生家具可能會反應慢一點,但是低單價的會馬上反應,大家可以觀察 IKEA, 宜得利等。
6. 貨運、施工等等今年都一直在缺工,加工與運送的成本也都有大幅的上漲;更不用說疫情爆發之後更是上漲。
7. 大量生產家具的製造商,大部分都是以外銷為主,別忘記美金的疲軟也是造成全球許多產品漲價的主因。
8. 安吉某些傢俱工廠已經有客戶棄單、延遲出貨,來因應突然慢下來的訂單,這是一個關鍵,需求真正慢下來才會影響價格。
我的看法是美國的通膨已經發生,而且不會暫時緩解,直到美金爬升、貨運價格回穩之前不會;就算等到需求突然下降,大家拋棄庫存,10%的價差是拋不了貨物的,亞洲製造的消費品通膨緩解的速度不會這麼快。
另外,安吉工廠是有小老闆跳樓的,這評估未來需求暴減的時候,代工廠的衝擊其實超級大。
乳膠更恐怖,因為拿去做橡膠手套等醫療用品,又碰到居家產品爆單,泰國的乳膠製品成本上升了 60%。
"
成本上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八卦
法國政府最新研究報告指出 预計到2050年電力全部來自再生能源完全可行!!! (10/26/2015 外電綜合報導)
這個一定要幫忙高調推!!!
目前全世界最依賴核能供電的法國到2050年時,全國所需的電力全部都變成完全由再生能源供應,這有可能嗎?
是的,法國政府今年4月份完成的一份最新研究新報告 “Vers un mix électrique 100% renouvable en 2050″ 中指出,這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將會比預期的成本更低,投入資源更少就可以達成。
法國政府的環境及能源管理署(Ademe)結合了全國其他多個研究單位和專業團體進行深入研究後,本週在這份報告中表示:100%綠色可再生能源,將有助於確保電力在未來的供需平衡。
目前法國的核電佔全部電力供應的75%比率,法國國會已經立法通過明訂2025年時核電佔比要低於50%,並且在2040年時必須達到再生能源佔比要達到至少40%的水準!! 而這份最新的政府報告進一步指出,法國要在2050年時達到供電100%由再生能源供應完全可行!!
(中國網10月26日訊) 據法國媒體10月24日報道,法國環境及能源管理署(Ademe)發佈最新報告:法國未來的電力將全部來源於可再生能源,而且不會給政府帶來額外的財政壓力。此報告一出,就引起了廣泛的爭議。
到2050年,法國的電力全部都使用可再生能源?這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將會比預期的成本更低,投入更少。
法國環境及能源管理署本週在一份報告中表示:100%綠色可再生能源,將有助於確保電力在未來的供需平衡。
報告中顯示:在理想的情況下,2050年法國的電力結構可能是下面這種狀況:63%的風能,17%的太陽能,13%的水能,7%的地熱以及其他可再生熱能。電力的主要能量來源是風能和太陽能。
但是,隨後就出現其他不同結果的研究證明,相對於100%而言,有的研究將可再生能源的份額降低到95%,80%,甚至是40%。
在有關能源過渡期的法律條款中,在2030年,預計可再生能源佔比為40%。
環境及能源管理署表示:“我們研究發現,100%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或者是在佔比分別為40%,85%和90%的情況下,他們之間的成本差異是非常低的。”事實上,100%的綠色可再生能源,每兆瓦時(MW/h,一千度電)的成本是119歐元。如果可再生能源佔比為95%,成本將在116歐元。如果佔比為80%,成本為113歐元,40%的時候為117歐元。
電力的生産成本主要取決於人們對綠色能源的接受程度,經濟條件以及消費行為。
例如,對電力消費行為採取不加干預,不鼓勵民眾節約用電,則可能導致100%綠色能源的電力價格達到125歐元。
事實上,如果對電力需求不加以管理和節制,整個電力系統將不得不更多地求助於核能源,導致成本提升,未來度過冬季用電高峰期,政府將會儲存大量的核能。
同樣,如果法國民眾對某些能源的接受度比較低,也會導致電力成本上升。例如,如果法國人不接受陸地風電網路的發展-成本將增加至133歐元,因為將不得不建設更多的海上風電系統來彌補陸地的不足,而海上一般成本比較昂貴。
最有利的一種情形就是,可再生能源被接受,同時研發和建設資金也非常充足,在這種情況下,100%可再生能源的電力成本將會下降至103歐元。
但是此報告的研究人員們指出:這些結論都是基於一個虛構的場景——每個地區都充分開發和利用其潛在的能源。
法國人每年消耗電量為422太瓦時(TWh),2014年為465.3太瓦時,可再生能源的生産成本大幅下降。Ademe表示此次報告只是勾勒一種理想的狀況,給所有人一個前行的目標,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在其工作領域各司其職。
儘管存在種種限制,Ademe將通過幾種途徑來實現這一理想,例如 “進行需求的開發和管理,”,以及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資金條件的完善,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從而降低成本。社會認可度被認為是此理想實現的最關鍵一環。(陳宇龍)
★★ 相關外電報導:
100% green energy 'possible by 2050'
http://www.connexionfrance.com/ademe-renewable-energy-2050-…
100% renewable electricity by 2050 possible in France
http://reneweconomy.com.au/…/100-renewable-electricity-by-2…
Suppressed French report says 100% renewables is possible
http://energytransition.de/…/suppressed-french-report-says…/
French government study: 95% renewable power mix cheaper than nuclear and gas
http://www.energypost.eu/french-government-study-95-renewa…/
文章內容原始來源:
http://big5.china.com.cn/…/…/2015-10/26/content_36891104.htm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
成本上升 在 cheap Youtube 的評價
根據南京條約與北京條約,香港與九龍是永久割讓的
那為何要在1997主權移交給中共呢?
而1945年與1949年,蔣介石與毛澤東都有機會收回香港
那為什麼他們都要放棄呢?
Bellwoody
路過隨手寫點廢話.
0:35 這不只是港府的問題, 是英國整體的政策問題, 此時英國首相為"張伯倫".
1:10 後來還是有華人自願軍, 香港駐軍的增援是一個加拿大旅, 在日軍幾個師團眼前什麼都不是.
對英國來說更糟的就是, 早年不成立太平洋艦隊, 後來又由於馬來亞海戰的結果, 英國已經喪失了遠東的海權, 駐港英軍根本不可能得到來自海上的援救.
2:20 邱吉爾和蔣介石兩者互信基礎薄弱. 蔣介石記恨邱吉爾封閉過滇緬公路, 而邱吉爾也沒忘記蔣介石差點加入軸心國.
2:29 日本投降時英國首相為"艾德禮", 邱吉爾已經因為保守黨選舉失利而離開首相職務.
2:41 蔣介石此時還有求於英國, 重建海軍需要英援船艦和英訓官兵.
3:01 耍賴本性而已, 沒錯, 拳頭大可以耍賴. 但別人會記得你耍賴食言的記錄........
3:10 已經不算在邱吉爾的帳上了.
3:33 漏談了一件事: 周恩來提出"英國不對香港實施民主政治, 中國就不武統香港"
3:39 這是類似國家政權繼承的問題, PRC終於被聯合國承認繼承了ROC的地位.
當時美國本來可以保ROC在聯合國內的一般會員國資格, 卻被蔣介石敗人品敗掉了, 結果當然是弊大於利
現在不用分擔聯合國會費, 養裡面那些貪官廢物, 算是少數的優點吧? 不然又被國內的鯛魚們說閒話, 就是當凱子繳錢給聯合國.........
3:50 1982年有一件事不可以漏掉, 英阿福克蘭戰爭.
4:23 雖然靠拳頭講話, 但是條約在國際法上還是有最高的地位. 拳頭不夠大的時候可能無法履行條約義務, 但在未來將可以給"更大的拳頭"師出有名.
想一想為什麼"俄羅斯不直接把烏克蘭車掉", 只能用蠶食的方式策反俄羅斯人多的區域, 也是有考慮到外交和統治的問題; 單純比拳頭, 俄羅斯還是世界第二大, 東半球第一大.
4:48 被斷水斷電不只是管理成本上升, 是連生存都有困難.
大概會有些英國史學家或海軍將領認為, 當時應該直接收下台灣, 雖然港口條件比較差, 但自給能力比香港好的多, 還有產煤.
大家好,我是cheap,這個頻道將用很簡單的方式
像是電玩畫面或是可愛的插圖
帶你了解古今中外的歷史事件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https://discord.gg/ymNuMVg
Zorro遊俠佐羅 http://tinyurl.com/y2nx79au cheap朋友的頻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sN01yYjkM0/hqdefault.jpg)
成本上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城市裏,樓與樓之間的夾縫,是又窄又長的小巷,暗濕灰濁,人人敬而遠之。遠藏在屯門青棉徑的巷子,是芸芸巷弄之一,本來寂寂無聞,卻有識途之人不斷竄進,擠滿窄巷。
有一凍肉店置身巷中,吃貨之人專程來買靚扒、海產,店名成興隆。三十年前,一對夫妻經營凍肉生意,只做批發,懶理糟塌,落戶後巷。二人披星戴月後巷打拼,性格勤懇正直,跨過種種難關,一直在食肆背後默默耕耘,偏安小小社區。
安穩知足的夫婦,從沒想過兒子回巢後,堅持轉型零售,雄心大展拳腳。父親的保守,兒子的執着,擦出火花連連。父與子,樂與怒,吵過後,究竟還是一條心,彷彿溫情熱透了小巷的凍肉,融化後,絲絲縷縷都是血脈相通的父子情。
小巷記趣
要找成興隆不難,心知在小巷處,繞一圈青棉徑,在菜檔的旁邊,便發現入口,反而猜不到的是,深巷深處,出奇地光鮮潔淨,連地磚的邊緣也無污穢,與一般小街無異。這裏明顯有人粉刷過,當看見成興隆簇新裝修,潔白無瑕的鏡字招牌,大抵猜到店主下了不少功夫。
成興隆是小巷大戶,坐擁四鋪,其中兩鋪作倉,專做批發;有趣的是後兩鋪作零售,其中之一鋪置放了七個逾兩米的雪櫃,一字排開,儼如高檔超市,近二百款肉類海產排列有序,客人隔住落地玻璃看貨,一目了然。甫進店,首先迎來的不是凍肉,而是小鮮肉的燦爛笑臉。他是店主的幼子Ray,三十歲,貌似二十頭,口齒伶俐,說話時總帶着甜美笑容,笑得連眼睛也成彎月,加上熱情對客,店內笑聲四溢,將冷冰的凍肉店,一下子炒熱起來。
「法國春雞無抗生素、無激素,不過唔知係咪真,佢係咁寫嘅。」Ray介紹給客人時,說得圓滑風趣,并十分熟書,產品隨手一執,資料瑯瑯上口,「這隻印度虎蝦,蝦味較濃,越南的較爽身,帶點海水味。」客人見他說得肯定有自信,自然受落。
無他,因為每件產品都經他嘗過才入貨,包括黑毛安格斯特級牛扒、西班牙豬肋骨、原條巴西豬扒、急凍蝦、即食生蠔、芒果千層蛋糕等。他也樂於與客討論煮食心得,一一講解食物特色,「春雞都可以用來煲湯,雞味濃,夠滑夠腍,兩人分量剛好。牛扒解凍後應該是紅色的,偏黑的代表翻雪過,不新鮮。」就算產品上的介紹,怎及得他說得親切仔細?
終日笑臉對人,其實背後有一份不可言喻的壓力。那天他病了,發高燒四肢無力,依然堅持工作,忙得只吃了一份三文治充飢,累得只能蹲在店前地上稍歇,不願回家休息,他還是笑着說:「唔休呀,當年批發生意愈來愈差,係我同阿爸爭取開門市,做咗就唔可以停。」個子小小的他,臉上帶點稚氣,言語間,卻流露着不屈的氣魄。
拼搏記傲
這名倔強少東是店中的靈魂人物,主責對客和宣傳,還有大哥負責管貨,繁忙時父母也坐鎮店中,與數名夥計同心合力應付魚貫的人潮。現時主力凍肉零售,原來兩年前,成興隆只做批發,由Ray的父親林春龍掌店。
林父祖籍潮州,在香港出世,十一兄弟姐妹中排尾二,雖是孻仔,可是年少喪父,一家生活刻苦。蹓躂於屯門,天生天養,林父說:「哪有人管,只係讀過兩年書,十一二歲出來跟人送凍肉。」跟車送貨,看盡行內陋習。昔日批發商普遍私下給廚子回佣,提供次貨或將凍肉發水,增加重量,以便向餐廳老闆收取更高價錢。「好多老闆都知道,所以成日唔出糧畀廚師,話佢哋已經收咗回佣,搞到好嘈好亂。」
至十八、九歲,自覺工字沒出頭,與剛結婚的老婆頂手街市凍肉檔位做零售,租倉兼做批發。前車可鑑,到林春龍話事,一心剔除批發行業的陋習,堅拒向廚子提供回佣,亦與他們保持距離,以免瓜田李下,「我哋好硬頸,過年一封利是都唔會派畀廚師,送貨時都唔同佢地傾偈,費事老闆以為我同廚子打籠通。」心存風骨,無論起初生意如何差勁,也不向現實低頭,「會比人拉㗎,兩個人做搵兩個人食就夠。」
寧願靠品質贏得客人信任,「跟好啲,唔會發水之餘,一磅排骨,盡量切到八成都用到,等餐廳好用啲,然後介紹畀其他人。」客,逐個儲回來,始終守得雲開見月明,「行家新年唔開,我哋初一至三都開,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開,慢慢就轉用我哋。」夫妻同心,甘做孺子牛,日做十六小時,從不言累。就算妻子懷孕,直至臨盆前一晚還開工,坐月四周便回鋪。
守着一份堅持十多年,生意上軌,也置了鋪樓,生活安定。以前兩口子只為餬糊口,隨兩名兒子漸長,父母總想給下一代豐裕生活。九七年,本打算買一間大樓單位自住,「有人帶住買,點知買多咗兩間,那時人人買都賺。」林太無奈地笑說。語畢,忽然靜默,空氣凝住了,因為接下來的金融風暴,他們的物業全變負資產,所有心血毀於一旦。林太倒抽一口氣說:「問親戚朋友借錢,最後才不用破產。」結果由大屋搬細屋,細屋搬到貨倉閣樓。一切歸零,重新出發。林春龍說:「能減得到人手嘅盡量減,兩三噸貨一個人落,那時貨車還未有尾板。」
財來財散,焉知非福。林春龍的艱苦辛酸,兩兒子早已看在眼裏。兄弟自小見父母早出晚歸,也經歷家道中落,性格多了一份持重。長子中學畢業後回鋪幫手,減輕父母負擔,十分生性。幼子Ray則在時裝店任職銷售員,腳踏實地工作,然而,有一晚回家,他驚覺父親年老色衰,Ray說:「都唔係好耐無見啫,點解頭髮突然白晒,連鬚都白埋,唔好睇佢而家咁精神,佢以前個樣老好多。」至今記得這一幕,那時才廿歲,決定回巢。
父子記犟
這年輕人甘於放棄外面的花花世界,回巷守業。本着一片孝心,打算聘人手減少父親工作量,可是捱慣的老父不願增加開支,斷言拒絕,Ray的熱情迅即遭澆熄一半,他說:「咁老竇叫乜咪做乜囉,切嘢就切,送貨就送,粗重嘢由我做,都叫幫輕老竇。」四口子家庭式經營,偏安屯門一角,無風無浪過了七八年。
只是時代變遷,隨着餐廳的經營成本上升,租金人工大增,餐廳老闆棄用優質食材,一切只求便宜,成興隆堅持提供靚貨的宗旨,漸漸不為世所接收。「行家派報價單畀餐廳,佢哋豬扒平兩成,有啲老闆覺得最緊要平,靠廚子煮好啲就得。」舊客離多,新客來少。社會進步之時,人們對食物的要求反而倒退,Ray感到無可奈何。
舊日時光難再,改變是唯一出路,Ray心裏仍有團火,誓發展家業。其時小巷入口開了菜檔,他留意到街坊聚集,靈機一觸,何不兼做零售?隨即在貨倉置了雪櫃,將凍肉散賣,在菜檔招街坊入巷選購。「逐個街坊打招呼,入邊有凍肉賣喎…」反正經營成本低,林父也不反對。
置一個二手雪櫃,凍肉價廉物美,送一個燦爛笑容,漸漸聚了一群熟客。不久,Ray食髓知味,心雄買鋪做門市。「我計過條數,條巷咁舊,買鋪都平,用零售賺到嘅錢應該足夠供鋪。」不料林父得知後反應激動,又吵又鬧,林父說:「批發又唔係無生意,做零售好搏。」心底裏,他怕兒子做事三分鐘熱度,往後要做善後工作,八十歲還不能退休。這邊廂林父憂,那邊廂兒子呻,「阿爸遇過挫折,所以唔敢再發展,但批發生意不斷萎縮。」
兩父子也倔強。Ray不斷游說,甚至相中了同巷的的丁方小鋪,有意買下,逼父就範。有一晚,林父帶點醉意,Ray又提起買鋪,父親再次激動起來,動起手腳,Ray尷尬說:「有啲肢體碰撞啦,大家鬧得好緊要,話我係咪畀經紀嗌我買間鋪返嚟做。」當年林父便是被經紀游說買樓,才弄致幾乎破產,見過鬼怕黑。
但說到底,林春龍是嚴父,也是慈父。見兒子如此堅持,思前想後,終於首肯買鋪。但買的并非兒子提議那間小店,而是貴了一倍多的大鋪。即使按盡資產,在所不計。林父說:「既然要做,就做得好睇啲。」
Ray如願以償,理應開心,怎料開始害怕。「本來諗住買間細,置兩個雪櫃,簡單裝修下,點知全家人將所有錢放落間鋪度,連埋全新裝修,花咗幾百萬。」事到如今,只有硬着頭皮上馬,壓力巨大,「裝修開始驚,到開鋪都好驚。」終日提心跳膽,更要返教會告解。」
心裏顫抖,想法卻清晰。深知成興隆做零售,款式一定要多,遂借鏡大超市,搜羅世界各地的佳品;地點隱蔽的短處,則靠臉書宣傳,將食材來源、特色、煮法,用有趣的文字包裝,字字刻畫,看得出用心經營,「我讀到中五咋,每次嘔百幾字出來,要用幾個鐘寫,寫到凌晨,有時仲會抄《飲食男女》既文章。」不敢辜負家族招牌,每日做十多小時,一如父親昔日般拼搏。
父子相,也傳承了林父的宗旨,對客忠誠老實,「巴西貨就巴西貨,唔會攞平貨代替,價錢要定得公道啲,畀出邊超市平至少兩成。」一有空便逛超市,多問不同供應商,連拍拖節目也是找凍肉鋪看,建立穩固的知識,加上有父親背作支援,例如有次買南澳鮑魚,供應商卻錯送西澳鮑,兩者價錢相差甚遠,林父一眼看出,「南澳嘅裙邊深綠啲,草綠啲。」
雪藏技術也由父親傳授,例如雪糕櫃的冰格,產品不能叠太高,因為雪櫃門趟得多,表面溫度下降,一冷一熱,變相翻雪。雪藏蝦最明顯,融雪後蝦頭容易變黑,「別以為只係買個雪櫃就得,要控制流量、溫度要管理得好、定期清雪。」
當初父親孤注一擲令兒子長進,如今Ray獨當一面,生意也站穩了陣腳。門市開業一年多,感觸良多,「其實好多謝父親支持,因為開鋪,我哋傾得多咗偈,而家知佢以前辛苦,每日時間都唔夠用,今次你嚟訪問,我先知父母以前點捱落嚟。」Ray說完,林春龍莞爾一笑,沒有說話。其實盡在不言中,話說相約訪問前,林父催促兒子再三確定是否真的來訪,Ray 說:「唔好睇佢唔出聲,佢心裏很開心。」
成興隆
地址:屯門青棉徑6號好發大廈地下34-37號鋪
電話:24521052
營業時間:9am-8p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94JcxLrA1E/hqdefault.jpg)
成本上升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魚蛋風雲|37年歷史興利祥記魚蛋廠北移 指叁拾士多聯乘本地廠九記抄襲製陳皮魚蛋 九記:我哋59年前已經做
兩個月前,我們報道過人氣食材店叁拾士多老闆Kent遭前僱主點心紙指摘抄襲,卻反爆被拖糧的恩怨。在疫市下,不少魚蛋廠推出魚蛋連醬盒裝,其中叁拾士多和本地魚蛋廠九記合作,新推出陳皮魚蛋連醬汁的盒裝版,卻遭另一間陳皮魚蛋廠興利祥記指跟風抄襲,還指叁拾士多食水深。
魚蛋大致上有3個流派,潮州白魚蛋、炸魚蛋和在街頭較常見的陳皮魚蛋。具37年歷史的興利祥記,多年來只生產陳皮魚蛋,因為一魚難求令成本上升,去年決定將生產線北移至內地中山。而超過半世紀歷史、以生產炸魚蛋為主的兩間老牌廠許記和九記,今年亦在本地生產陳皮魚蛋。今年32歲、興利祥記第三代老闆Mattew說,「我們剛將廠房搬回內地,原本最怕是內地人抄襲,但豈料是香港人抄襲,其他人見到這隻陳皮魚蛋銷量好又跟着做,這是冇問題,只是肉酸。我在2020年8月前應該找不到另一家廠有做陳皮魚蛋,像九記一向做魚蛋,大家是街市檔,我們做開陳皮魚蛋,你們做開魚蛋王,河水不犯井水,為何你們會無端端做陳皮魚蛋?就算許記這些大廠,原本做開較貴價魚蛋,都表明將陳皮魚蛋生產線在香港製造,有心是侵佔我們的市佔率。雖然『陳皮魚蛋』是坊間名稱,但昔日是較少人用,一般只用細魚蛋來形容;由我7年前接手,『陳皮魚蛋』算是由我定名,全香港人都知道是我們的一個名稱。雖然大家是香港品牌,但好像有抄襲成份。」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218/4BHYTHPBDBBYPCOZ7Y6HLX5YDA/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陳皮魚蛋 #興利祥記 #潮州白魚蛋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w3WYuehfYQ/hqdefault.jpg)
成本上升 在 「內容成本上升」 YouTube TV月費提價 - 星島日報 的八卦
網絡電視公司YouTube TV於16日宣布,調漲訂閱費用12%,基本月費自64.99美元上調至72.99美元,以反映成本上漲。據YouTube TV表示,新訂閱戶立即適用新 ... ... <看更多>
成本上升 在 有土斯有財! 營建成本增加房價回不去-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八卦
... 但如何選對地段、物件,買在好的時機點,就成為關鍵,不少專家認為,今年是入場的時機,因為明年面對碳稅課徵、營建 成本 增加,房價只會越來越高。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