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鄭重宣佈,夕寶出生倒數二位數啦!99天預備備~👶👶👶
自從宣布懷孕消息之後,反而粉專的互動度大大提升,我猜想是不是因為和大家心目中對孕婦的既定印象大不相同,傳達了個不一樣的人生態度(和美照?
-
粉專的男性受眾比頗高,為了造福廣大辛苦的女性們,我決定要好好教育各位男性捧優,
通常爸爸的自覺都會比媽媽慢很多拍,畢竟孩子不是裝在爸爸肚子裡🤷🏻♀️🤷🏻♀️🤷🏻♀️
不過藉由產檢陪伴、生活同理、孕產及育兒知識的攝取,爸爸也能成為超級神隊友喔🤓
先感謝社團媽媽們對於以下資訊的貢獻,
✨女孩變媽媽,從懷孕初期到產後可能遭遇的各種身心問題✨
✅睡眠:嗜睡、失眠
✅胸部:乳房腫脹、乳暈變深、乳頭變大
✅皮膚:身體各處色素沈澱、過敏、濕疹、妊娠紋、冒痘、粗糙、凍瘡
✅消化及排泄:害喜(嘔吐)、便秘、拉肚子、頻尿、脹氣、胃液逆流、痔瘡
✅代謝:水腫、抽筋、四肢痠麻、關節疼痛、腰痠
✅呼吸道:流鼻血、鼻塞
✅頭髮:分岔、斷裂、掉髮
✅口腔:牙齦發炎、嘴破
✅體力:平衡感變差、肌肉無力(蹲式馬桶尤其痛苦)
✅精神:頭暈、情緒起伏大(易怒/憂鬱)、易疲勞、記憶力衰退
✅婦科:陰道感染、分泌物變多、外陰水腫、水狀分泌物還要擔心是不是高位破水
✅肚皮:抽痛、緊繃、宮縮變硬、肚子大穿不到鞋襪、擦不到乳液、看不見體重計、不能彎腰洗頭
以及各種免疫力下降可能出現的疾病、生產撕裂傷、肛裂、乳腺炎、哺乳、養育問題⋯⋯等等。
看到這裡一定會有人想問,從生孩子到往後的教養這麼辛苦,為什麼還要生?因為愛啊❤️夫妻雖然沒有血緣,卻是彼此最親近的人。
倘若有人敢不好好對待另一半,拜託不要來我這混了🔪🔪🔪
-
接著推薦幾本淺顯易懂的好書:
📔《懷孕寶典!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十個月,決定孩子的一生》楊濬光 著
📔《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超人氣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教你安心育兒【暢銷增訂版】》黃瑽寧 著
📔《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黃瑽寧陪你正向育兒,用科學實證打造幸福感家庭》黃瑽寧 著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0-6歲正向教養手冊》衛生福利部 著
-
祝大家都能過著happy wife, happy life, happy baby的輕鬆人生🥰🥰🥰
-
前扣式比基尼:Mata Swimwear
肖想了一年的大溪地限量版花色(限量總是殘酷的,還不快搶起來!)
超大笑臉耳環:伊斯坦堡購入
天冷了,希望這篇能讓你們還是暖暖的☀️
#孕期分享 #神隊友養成
#暖陽女孩 #張書書 #Shu2
懷孕初期 破水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八卦
『孕動』的觀念已經漸漸被大家接受。但唯獨深蹲這個姿勢還是很容易被誤會。即使只是蹲下來撿東西、抱小孩。也會聽到路人說,孕婦不要蹲啊!會早產、出血、破水、壓到胎兒,最新聽到的竟是深蹲會壓迫到子宮頸,讓子宮頸變短。真是匪夷所思,為何動作之王總是會被污名化呢?
直到有一天我輕微排便不順,蹲著如廁時,終於參透。因為腿開蹲著的姿勢真的最好使力,本來卡住的『東西』就這樣掉出來了。就是這種似曾相似的感覺讓孕婦心驚驚、路人話多多。
醫學有它的極限,早產、早期破水、子宮頸閉鎖不全背後的原因,至今不能完全掌握。感染、抽煙、侵入性檢查如羊膜穿刺和子宮頸曾經動過手術都是危險因子。但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至今沒有任何一項研究發現媽媽的『姿勢』和這些事件有任何關聯。其實我們每天從椅子坐下起立都不知道要蹲幾次了。蹲著種田的婦人不知道得蹲多久。難道這些情況都會造成早產嗎?
『你現在先不要深蹲,等足月了再多蹲才會比較好生』
這也是一個很簡單可以用運動科學破解的迷思。有規律訓練肌力、核心的女生在生產時的確比較能抓住用力的技巧,但這些體能、和力量又豈能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來。前面八個月都不動、不蹲,等到最後一個月身體結構都改變了,骨盆前傾,膝蓋內縮、腿後側肌群緊繃這時候才開始猛練,反而很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我建議在孕前就有練習深蹲的女生繼續維持,在沒有出血、早產跡象,或任何身體疼痛著狀況下蹲到生。孕前沒有肌力訓練的女生可以在懷孕初期開始找專業教練協助訓練。因為這時候身體結構、體重還沒改變各項動作也比較容易上手,不僅能幫助生產,育兒生活其實就是不斷的箱上蹲、高腳杯深蹲,只不過你的壺鈴變成寶寶了!
如果妳的預產期已經很靠近,腰痠背痛、恥骨痛深深困擾著你,千萬不要逼迫自己為了好生猛爬樓梯、猛蹲,先放寬心。把好不好生的問題丟給醫師吧!
#深蹲撐孕婦
懷孕初期 破水 在 欣匠 Facebook 八卦
今天早上滑手機看到一個新聞滿肚子火,女兒都要燒起來了。一個懷孕初期的孕婦被假正義實則為屁孩的路人罵到不敢坐,情緒還受到影響,除了為她感到不平,也為所有明明有需要卻不敢坐下去的人不平。
也不禁想起當初第一胎我也是很羞赧,初期因為脹氣肚子就大得不得了,走進人滿為患的捷運車廂裡,一個有為青年竟然雙眼瞪大馬上站起來,當時我心想怎麼辦我只是脹氣,要坐下嗎要坐下嗎? 就這麼想著糾結著,不知不覺就和他並肩過了好幾站。回想起來我真應該馬上坐下啊,不然有為青年出了站一定悲憤仰天長嘯:我又傷了一個女孩子的心,原來她只是胖不是懷孕! 直到有一次沒站穩差點摔倒,我才趕緊去大站討了一個好孕胸章別在天涯小包包上(為此還換了一個布袋包比較好別),每次坐下都要把包包擺在很顯眼的地方深怕被白眼。
但是,身為一個經產婦(撥髮),羞赧也跟我的孩兒一起生出去了,如今的我全身的細胞都跟「羞」這個字無關。一樣想去討好孕胸章,才知道現在只有貼紙,太不環保了! 索性不拿。從初期到現在,只要有座位我就坐,自己知道自己有需求,又何必在乎別人的眼光,人潮擁擠沒人注意到就站穩抓好吧反正沒有太多的不適。讓座是美德不是義務,當我們為隱性需求的人感到不平,也別忘了不是挺個肚子就人人都應該要讓座。心態放寬這麼想的時候,反而會遇到很多好心人,覺得世界很美好。
又,繼續想起第一胎和現在種種的不同,我發現下面幾點:
1) 週數:第一胎不管在任何時間點被問,都可以秒答我現在17周又5天之類超級精準的數字,如今我只能說出個模糊的數字不要逼我,連產檢都只能靠診所的簡訊提醒。
2) 超音波:第一胎每次產檢完回家第一件事情是開電腦,把數位影像全部下載,反覆觀賞我兒的各個部位各種角度把他看透透,如今‧‧‧有時候聽醫師解釋我還會恍神。高層次那天技術員先做了一次已經講解超仔細,後來醫師又非常詳細的再說明了一次,我承認中間眼睛都快閉上了她一定很心寒。
3) 胎動:第一胎跟這胎一樣都是17周就有感覺算早,想當初沒事我就坐在沙發上等著兒子衝撞,到臨盆前光是錄胎動影片手機就爆炸了只好換手機,如今女兒有動我才拍拍她說聲寶貝你乖,然後,沒了。
4) 每天晚上和寶寶聊天? 第一胎每天睡前兩人都要跟他聊天爭著說我好愛你,現在每天把肥倫搞定後,家裡就開始放煙火了! 好珍惜睡前那幾小時,逛網拍的逛網拍,滑FB的滑FB,人生好愜意。
5) 妊娠霜,第一胎狂擦,第二胎完全沒有在擦,覺得乾乾的時候才抹一般乳液。不過我覺得最主要還是跟不要胖太快有關,阿惠的妊娠紋很多我從小就看過N次,一直覺得自己一定會有,最後是在破水前幾天肚臍下出現了幾條,已經比我想像中好很多了。
6) 吃什麼別管我 ! 第一胎怕東怕西想很多,聽到什麼風聲就會趕快去查,現在誰敢阻攔我吃什麼我一定跟他拼命,幸好我家人一樣百無禁忌,讓我可以當快樂大肚婆。
各位經產婦們(一定要用這詞嗎.....),還有想到什麼兩胎的大不同嗎? 歡迎補充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