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孕期不適 #說不出口的私密處困擾♀】
第五胎孕期來到尾聲,九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孕育新生命充滿幸福,但是也有許多不適和困擾。
💡看看以下症狀,妳中了哪些?
#初期
孕吐、嗜睡、胃食道逆流、味覺消失、頭痛/暈、子宮悶痛、全身無力⋯⋯
#中期
最舒服的階段,但開始容易便秘、痔瘡而且口氣很差😔
#後期
呼吸困難、恥骨痛、腰痠⋯⋯
除了以上,還有困擾我一整個孕期的,就是 #私密處感染 #分泌物多。懷孕後,因為體溫上升,讓私密處酸鹼值改變,加上免疫力下降,除了 #搔癢難耐 #味道也很難聞。癢到我手賤抓到破皮,結果更痛😭 🤣
除了擦醫生開的藥以外,我也開始在尋覓合適的私密清潔產品。因為到了懷孕後期,情況更嚴重,一天老公要幫我洗好幾條內褲😔
-
曾經用過液狀洗劑,但是常常不小心倒太多,畢竟當下很癢很急著想趕快洗 #私密處洗劑不便宜_浪費很心痛
就讓我找到了來自澳洲的 Naturero 植淨林
#私密植淨舒涼慕斯 又叫作 #安撫系私密慕斯🤩
#微分子超導泡沫質地 只要固定按一下,不怕過量浪費,而且很癢很急著洗的時候,也可以省下搓泡泡時間 #是有多猴急😅
內含 #歐可靈專利舒緩成份,能夠舒緩鎮靜私密肌膚;#綠薄荷花水成分,讓肌膚涼涼的很舒服;還有 #維生素B5,有保濕效果且不破壞皮脂膜,洗完一點也不乾澀。
但醫生提醒,洗完後要用冷風吹乾,避免潮濕喔!
365天都能使用😙
http://bit.ly/2QJJnt0
#不管是否懷孕都可以用私密處清潔產品
#大家懷孕還有哪些不適或困擾嗎?
#向天下的媽媽致敬_懷孕辛苦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爸媽們注意~抱寶寶和安撫的方式要正確 不然容易造成嬰兒搖晃症喔! 究竟為什麼會導致這個症狀呢? 01:12 原因1.脖子沒有支撐 02:11 原因2.把寶寶拋起來 02:37 原因3.過度搖晃 03:08 原因4.旋轉 03:28 原因5.撞擊 - ▶ 詳細文字版 https://mummy.com...
懷孕初期體溫下降 在 欣儀的營養聊天室 Facebook 八卦
我生下第一胎後,照顧寶寶的同時又需要工作,渡過了一段煩心的日子。創業初期壓力很大,且因工作需要一直講電話,睡夢中便常聽到電話響而醒來,醒來後發現電話並沒有響,但是卻再也睡不著了;有時會被寶寶吵醒,或是需要起來餵奶,晚上無法正常睡覺,早上要工作又要照顧寶寶,24小時的疲勞轟炸,沒幾個月下來脾氣變的暴躁易怒,隨時處於沮喪的狀態,肌肉無緣無故痠痛,臉上的痘痘一直冒,亂發脾氣更是影響了夫妻間的相處。
當時的我可能罹患了自律神經失調而不自知,我想要24小時照顧小孩,又想要有自己的事業,一手攬的結果便是把自己累壞了,因為不想放棄任何一邊而形成壓力,「執著」造成心理與身體的不適,進而自律神經失衡。
【別讓緊張的生活影響你的健康】
很多人或許跟我一樣,也因生活壓力引起自律神經失調,一開始你可能只是覺得容易疲勞、常感冒或失眠,但身體與心理可能逐漸受到影響而不自知,若不適度調整便引發其他疾病。
【自律神經是身體的自動中控中心】
什麼是自律神經?自律神經不能在人體的意識控制下活動,例如控制體溫、心跳的快慢、呼吸、血液循環等系統都是受自律神經調控,例如在睡眠期間我們仍持續呼吸,這就是自律神經的功勞。自律神經遍布血管、心臟或肺、腸等內臟,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種,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兩個的作用剛好相反,當交感神經支配身體時,身體就處於活躍的狀態(例如心跳加快),當副交感神經支配身體時,身體就處於放鬆的狀態(例如心跳變慢),一般晚上睡眠時,副交感會比較活躍,所以身體放鬆得以休息。
交感與副交感的理想平衡狀態是1:1,一旦自律神經失去平衡,人就可能莫名其妙的發燒、心跳速率不定、便秘或腹瀉輪流來、內分泌失調等。這也就是為什麼總是找不到病因,身體總是時好時壞,無法對症下藥。
【女性因荷爾蒙變化大,易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
女性因為初經、月經、懷孕、生產、更年期至停經為止,一直受到女性荷爾蒙調節,使自律神經易受到干擾,所以女性較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當然男性也會有生活壓力,如果沒有調控好也會出現睡眠障礙、免疫力下降、性功能障礙等問題,除了找尋醫生的協助,我們也需學會調整生活型態、轉變心態,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利用「放棄」提高副交感神經】
日本自律神經權威-小林弘幸醫師在《「放棄」才能夠健康》一書中提到,平時處於極大壓力下生活的我們交感神經往往都居於優勢,為了不讓交感神經處於過度優勢的地位,唯一的方式就是提高副交感神經的機能。年輕時副交感機能高,所以就算遇到變化所帶來的壓力讓自律神經瞬間紊亂,副交感也會立刻彌補調整自律神經,但到了30-40歲後,副交感作用大幅下降,因此呈現交感神經較活躍的狀態,這也是年紀越大反應能力降低、無法應變緊急狀況、不願意嘗試新事物的原因。
小林弘幸醫師在書裏有說明一些可自我提高副交感的方法,我整理重點如下:
1. 人只要笑一下,副交感神經的功能就提高:生氣或不安時副交感會下降,但只要一個小小的動作「笑」,就可以提高副交感的功能。
2. 深呼吸具有瞬間改變身體狀態的力量:當我們感受到極大的壓力或憤怒時,呼吸容易變的又淺又快,當我們感到安心時,呼吸是緩慢且深長的,緊張時只要做深呼吸心情便可穩定下來,這就是因為深呼吸時吸入大量氧氣,使末梢血管血流量增加,血液循環好,肌肉就放鬆,整個身體就鬆解開來。
3. 睡眠不足會讓副交感神經功能降低:熬夜會讓交感神經居高位,副交感神經無法充分提升,因此要盡量避免熬夜、睡眠不足。
4. 促進腸胃蠕動,解決便秘的問題:自律神經失調的人腸胃道狀況較差,蠕動不良所以經常便秘、感到疲累、腹脹不舒服,精神上多半也處於焦躁的狀態,有的人在情形嚴重時覺得痛苦,甚至影響睡眠。當我們處於焦躁的狀態內臟就無法活絡的運動,腸胃道也是一樣,如果因嚴重的便秘導致心情焦躁易怒時,更難正常的蠕動,副交感神經在放鬆的狀態(用餐後、就寢前),內臟就開始活絡運動。也就是說副交感神經提高時腸道活動便開始活化。
5. 放棄無所謂的思緒,呼吸就會變緩慢:我們因為事情無法順利發展而焦躁,心情也就越發陷入恐慌的狀態。其實只要不去多想不必要的事,大部分不安或恐懼情續就會平靜下來。如果老是想著「如果沒做好怎麼辦」、「萬一失敗我就慘了」等不必要的事情,就會給自己許多壓力,從那刻起,呼吸就開始變急促,所以我們應該放棄無謂的想法,保持心情穩定,深呼吸讓血液循環變好,副交感能力便會提升一些。
6. 緊張的時候瞬間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當我們緊張的全身僵硬時,交感神經往往處於過度的優勢,因此就算再怎麼提醒自己要鎮定,身體還是不聽話,所以瞬間改變一個動作可能讓你轉移注意力,例如仔細觀察時鐘的形狀和製造商的名字,仰起頭看天空或去感受季節與天氣,或以三到四秒的時間慢慢用鼻子吸氣,再用六到八秒的時間嘟起嘴慢慢的吐氣。
【尋找可以讓自己減壓的活動】
現代人常身兼數職,想要打拼事業衝業績,又想保有和睦的親子關係,有時候可能還得照顧年老長輩,要是不懂得減壓很容易累垮自己,所以一定要適時安排讓自己感到減壓的活動,例如有人喜歡用芳療精油舒壓,有人利用旅遊放鬆心情,或是找同伴一起運動,甚至自己在家泡澡/泡腳也可以舒緩肌肉疲勞,偶爾去指壓按摩也不錯,或是找朋友一起吃個美食也是很棒的享受。不要堅持著小細節而把自己逼得太緊,學著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心情會輕鬆的很多。
#放棄才能健康
#讀書心得
http://magicdiet.pixnet.net/blog/post/467273813-別讓緊張的生活影響你的健康
懷孕初期體溫下降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八卦
💤現代人普遍有睡眠的困擾,例如失眠怎麼辦?原因是什麼?想睡卻睡不著怎麼辦?在《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裡都有答案,還能進一步瞭解睡覺的好處與睡覺方法。
🛌這本書產生興趣,是來自於比爾·蓋茲的2019冬季書單推薦,他說這是本「重要而且引人入勝的好書」。我讀過這本書之後,完全刷新了我對睡眠的認知。本文整理其中精華與你分享。
🔗部落格圖文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why-we-sleep/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什麼說這本書是「殿堂級睡眠寶典」?因為作者可是大有來頭。他是柏克萊大學的精神科學暨心理學教授馬修·沃克(Matthew Walker),也是「人類睡眠科學中心」的創立者,研究興趣是探討睡眠對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影響。
這本書可以說是他彙整相關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爬梳一萬七千份科學文獻,鉅細靡遺說明睡眠的所有面向,還給出許多實用且破解迷思的睡眠建議。讀完之後令我讚嘆睡眠的奇效,也釐清了自己關於睡眠的8個迷思,著手練習作者推薦的12個健康睡眠守則。
【人類為什麼要睡覺?】
「如果睡眠沒有提供任何關鍵性的功能,那就是演化犯下最大的錯誤。」簡而言之,所有的物種都會睡覺,睡眠在地球上是和生命一起演化的。而且,在我們睡著的時候,大腦依然忙碌。但到底腦袋在睡眠的時候都在忙些什麼?
科學家把睡眠分類成兩種型態,依據人類眼睛的動作分為:「非快速動眼睡眠」和「快速動眼睡眠」。佔睡眠八成的是入眠初期的「非快速動眼睡眠」,關鍵功能是淘汰、清除不需要的神經連結。佔兩成的是「快速動眼睡眠」,在睡眠後期扮演關鍵角色、還包含做夢,它具有加強神經連結的功能。
人們清醒的時候是「接收」資訊,體驗與學習來自外在世界的訊息。非快速動眼睡眠是「反思」,處理新的事實、技能,剔除雜訊且鞏固記憶。快速動眼睡眠是「整合」,為新的資訊建立彼此連結,並與過去經驗結合,洞見與創意大多來自於此。
想像用黏土製作一尊雕像。初期先把原料放到基座,然後花較長時間去除多餘的材料(非快速動眼睡眠),簡單處理細節,然後又繼續剔除。最後階段,才花主要心力加強細部結構、鑿出輪廓(快速動眼睡眠)。兩者前後有序地搭配運作,更新與型塑每一天的生命經驗,缺一不可。
【關於睡眠常見的11個迷思】
1. 真的有早鳥以及夜貓子嗎?
人類作息的確有不同形態。晨型人喜歡黎明早起,佔人口比例40%。夜型人偏好晚睡,早晨的表現不佳,佔人口30%。剩下的30%在兩者之間,稍微往夜型人的方向偏。之前分享過的熱門文〈你應該學會的晨間習慣〉,在現代社會比較適用於晨型人,但對夜貓子就很不公平了。
為什麼演化讓所有人在不同時間作息?因為人類是以家庭與部落為基礎,不同的作息是為了提高團體防禦。例如夜貓子習慣在凌晨1~2點入睡,晨型人習慣早晨5~6點醒來,整個團體完全缺乏防禦的時間是4小時,而不是大家都共同作息的8小時。簡單的機制讓團體的生存適應潛能提高了50%。
2. 假日、平日補眠有幫助嗎?
對於長期缺乏睡眠的人來說,補眠可以讓身體獲得短暫的睡眠補償。但是,補眠無法彌補所有損失。例如,非快速動眼睡眠原本要鞏固記憶的功能,當天損失之後的記憶就永遠失去了,怎麼補也回不來。快速動眼睡眠用於整合的新資訊與記憶,如果當天沒有即時處理,日後一樣無法彌補。
3. 人真的需要午睡嗎?
研究指出,人類天生適合兩段式睡眠。午睡並非源自文化,而是根植於生物特性。兩段式睡眠模式在人類學、生物學、遺傳學上都有充足證據。午後的清醒度降低、容易打瞌睡,所謂的「午餐後精神不濟」狀態想必所有人都有同感。研究指出,現代社會取消午睡的結果,對健康與生產力已帶來負面影響。
4. 懷孕與哺乳的母親可以喝一點酒?
盡可能滴酒不沾,因為酒精會干擾腹中胎兒的睡眠。酒精是最強的快速動眼睡眠抑制因子,懷孕母親喝下的酒會通過胎盤屏障,影響發育中的嬰兒。嬰兒若被剝奪了最具整合與創意力效果的快速動眼睡眠,會妨礙和扭曲寶寶的腦部發育。對了,哺乳期間飲酒也同樣會影響寶寶的睡眠。
5. 青少年難道不能早點睡早點起床?
青少年的晚睡晚起習慣不是因為懶惰,人類在青春期的發育目標是學習「獨立」,在同儕團體與複雜關係中找到自己的路。自然的演化,讓青少年的睡眠節律往後延,刻意跟父母錯開。此時父母在夜間10點就想睡,但青少年卻還滿腦清醒。
強迫青少年早睡,例如要他們10點前就寢,就等於是叫父母自己晚上8點就寢,是根本難以入睡。而且,強迫青少年早起,也等於剝奪睡眠後段的快速動眼睡眠的精華。父母與社會對於剝奪的睡眠不做多想,卻往往沒注意到睡眠能帶來的好處。
6. 老年人需要比較少的睡眠?
老年人只需要比較少的睡眠是錯的,隨著年紀增長,睡眠有三個改變:(1)質與量降低;(2)效率降低;(3)時機受干擾。首先,許多與老化有關的健康問題,與睡眠質量有強烈相關。睡得少不太表不需要睡,反而要想辦法改善睡眠。
其次,膀胱會隨年紀退化,睡前減少水分攝取,避免夜間如廁干擾睡眠。最後,如果想維持跟中年一樣的作息,老年人要避免早晨曬太多陽光,反而要在下午三點後多曬點陽光,延後夜間的睡意,有助於調整成跟家人差不多的作息時間。
7. 疲勞駕駛和酒後開車哪個危險?
一樣危險,疲勞駕駛可能還更嚴重。疲勞駕駛導致的事故有兩個主因:(1)駕駛人睡著;(2)微睡眠,指的是短暫的注意力喪失。駕駛完全睡著較少見,但長期遭受睡眠剝奪的人,很容易發生微睡眠。短暫幾秒注意力喪失的駕駛甚至不會踩剎車,足以釀成致命車禍。若開車途中感到睡意,絕對要到路邊或休息站小睡20分鐘,醒來後再等20分鐘擺脫睡眠慣性後才上路。
8. 睡眠的多寡會影響健康嗎?
健康的三大支柱:「睡眠、飲食、運動」,其中睡眠是最重要的,稍微動搖睡眠品質,就會發現控制飲食與運動的效果不彰。作者指出,超過二十項的大規模流行病研究,在數十年間追蹤幾百萬人,呈現睡眠與疾病之間的相關性:心臟病、肥胖、失智、糖尿病、癌症,都與缺乏睡眠有強烈的因果關係。
9. 我只要睡滿6小時就可以了吧?
作者抨擊企業與媒體時常吹捧人們需要更少的睡眠即可,例如6~7小時就足夠,據他的研究指出,這些吹捧是大錯特錯。作者用紮實的研究資訊佐證,人類的最理想睡眠時間是8小時。任何說自己只需要小於7或6小時睡眠的人,其實都在不知不覺間,讓生命遠離最好的身心狀態,無法把身心潛力發揮到極致。
10. 讓孩童提早上課是趨勢嗎?
據研究指出,兒童睡得越久智力越高,IQ較高的兒童總是比IQ較低的兒童多睡了四十到五十分鐘。有更多的研究證據支持,「延後」學童的上課時間,例如從七點半延後至八點半,對於成績與學習表現有顯著提升。疲憊、睡眠不足的腦,就項充滿孔洞的記憶濾篩,無法接收、吸收、保存學習內容。
11. 安眠藥可以解決睡眠問題嗎?
結論是,安眠藥無法提供自然的睡眠。它的效用是鎮靜劑,效用是把腦部較高階的皮質區擊昏。也就是,雖然你看似入睡了,但是非快速動眼睡眠與快速動眼睡眠兩者都受到干擾,長期下來會持續影響記憶能力與學習創造的能力。
服用安眠藥也會帶來健康、車禍、壽命等不良的影響。作者建議的方式是「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從行為面著手進行自然睡眠,部分技巧整理在接下來的12項睡眠守則。
【健康睡眠的12項守則】
1. 遵守規律的睡眠時間
每天同一時間上床、同一時間起床,睡眠規律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如果想改變目前的睡眠習慣,推薦去年非常熱門的《原子習慣》這本書的四個改變習慣步驟。如果12項守則只能遵守一項,那就是這項了。
2. 運動的好處很多,但是不能太晚運動
盡量每天運動三十分鐘,但是要在睡前兩到三小時結束。因為運動會大幅提高體溫,不利於入眠(人睡覺的時候是降溫的)。
3. 遠離咖啡因和尼古丁
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在咖啡、可樂、某些茶類、巧克力中都有,效果需要八小時才會退去,在下午三點後避免攝取。尼古丁也是一種興奮劑,會使吸菸的人睡眠很淺。
4. 避免睡前飲酒
酒精是一種抑制,會妨礙你的快速動眼睡眠,讓睡眠很淺且品質下降,最有害的是它阻礙了睡眠期間的學習效果。當酒精效果消失後,也很容易讓你在半夜醒來。
5. 避免太晚吃大餐、喝太多飲料
太多未消化的食物在腸胃裡,會干擾睡眠品質。喝太多飲料則會導致夜間嘗嘗起來上廁所,同樣有害睡眠品質。
6. 盡量不要服用延後或干擾睡眠的藥物
有些心臟、血壓、氣喘、咳嗽、感冒、過敏等藥物可能會干擾睡眠。可以向醫師確認這些藥物是否影響睡眠,可以的話在白天會晚上較早時服用。
7. 不要在下午三點之後午睡
午睡雖然可以補充睡眠,但是太晚睡午覺,反而會導致晚上很不容易入眠。
8. 睡前要進入放鬆模式
不要把睡前事情排得太滿,可以採取閱讀和聽音樂的方式,做為睡前的習慣。
9. 睡前泡個熱水澡
沖熱水澡也有類似效果,雖然體表溫度會暫時提高,但有助於擴張體表血管,讓身體持續降溫,而且身心舒緩,更容易入睡,睡眠品質也會更好。
10. 臥室要黑暗、稍涼、沒有電子產品
盡量避免太過明亮的夜燈,也要避免太過高溫的臥室環境。對於失眠的人,尤其要把鬧鐘或時鐘移開視線範圍,否則盯著時間會更難入睡。
11. 適當曬太陽
日光是調節睡眠規律的關鍵。每天盡量在早上曬三十分鐘陽光,在黎明或早上使用亮度較高的光源,但在睡覺前要將室內燈光調暗。
12. 不要醒著仍躺在床上
如果上床二十分鐘後仍然醒著,開始感到擔心和焦慮,最好起床做些輕鬆活動直到睡意產生。無法入睡的焦慮會惡性循環更難入眠。
【後記:睡,還是不睡?】
讀完《為什麼要睡覺?》後讓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開始以睡眠為主軸,對很多生活習慣去思考該如何設計跟改造。這本書讓我對睡眠充滿更多的信心跟從容,原來睡覺除了復原的能力之外,還可以幫忙編織出很多的創造力跟想法,讓我更心甘情願地進入夢鄉。
之前讀社群大師暨創業家GaryV的《我是GaryVee》這本書,著迷於他「一天工作16小時」的拚勁,他認為睡太多是浪費的。直到現在,我體認到睡覺其實非常寶貴,而且具有許多功用。保持平衡的睡眠作息,在精神上維持拚勁,或許才是最好的做法。
最後,我誠心推薦這本書給以下族群:(1)有睡眠問題的上班族與企業主,書中的守則和建議十分中肯;(2)為人父母的家長,去深刻理解孩童和青少年保有睡眠的重要性;(3)求學階段的學生,讀懂睡眠的功能且不要輕易熬夜,有餘力的話可以跟師長父母進行溝通說明。
#為什麼要睡覺 天下文化 遠見雜誌
懷孕初期體溫下降 在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 Youtube 的評價
爸媽們注意~抱寶寶和安撫的方式要正確
不然容易造成嬰兒搖晃症喔!
究竟為什麼會導致這個症狀呢?
01:12 原因1.脖子沒有支撐
02:11 原因2.把寶寶拋起來
02:37 原因3.過度搖晃
03:08 原因4.旋轉
03:28 原因5.撞擊
-
▶ 詳細文字版 https://mummy.com.tw/archives/18088
▶ 參考來源:
《親子天下》黃瑽寧:小孩撞到頭
https://mama.mummy.com.tw/r9b7w
-
▶ 寶寶照顧資訊 影片推薦
零到三個月:https://mama.mummy.com.tw/零到三個月育兒日記
四到六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 https://mama.mummy.com.tw/四到六個月育兒日記
七到九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七到九個月育兒日記
十到十二個月 寶寶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十到十二個月育兒日記
一到兩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一到兩歲育兒日記
三到四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三到四歲育兒日記
五到六歲 兒童照顧資訊:https://mama.mummy.com.tw/五到六歲育兒日記
-
💟想看更多懷孕/育兒資訊 手刀訂閱 Youtube 👉https://mama.mummy.com.tw/訂閱我們
💟創業系媽媽婉翎 個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li4319/
💙感謝服飾贊助 首映 Soul.in 韓國精品服飾
https://mama.mummy.com.tw/首映韓系
#育兒教養經 #嬰兒搖晃症 #症狀 #搖晃症候群 #嬰兒脖子突然後仰 #寶寶被蚊子叮咬 #創業系媽媽 #讓我們陪伴孩子一同成長 #育兒陪跑員 #寶寶 #嬰兒
-
💌合作邀約請寄信至:comi520520@gmail.com
別忘了訂閱我們這個頻道喔!^^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粉絲頁▶ https://lihi.cc/q7PJT
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網站▶ https://lihi.cc/j0cLe
🤰加入媽媽手冊社團🤰:https://lihi.cc/TuBy9
🙆♀加入快樂孕兒育兒社團🙆♀:https://lihi.cc/yxHuk
👨👩👧👦 加入親子旅遊分享區👨👩👧👦 : https://lihi.cc/t6O90
🛍加入嬰幼兒 媽咪寶貝二手 買賣中心🛍:https://lihi.cc/O0Mzm
托嬰中心 保母 保姆 討論交流分享區:https://lihi.cc/lySYK
媽咪來炫肚 愛現寶寶分享社團:https://lihi.cc/W4eKh
懷孕初期體溫下降 在 體溫下降卻懷孕了是什麼原因? - PTT新聞 的八卦
女性在懷孕後由於身體激素的變化會容易導致體溫稍微升高一些,而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出現懷孕後體溫下降的情況,這也是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一般懷孕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