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星期一。
也是預計結束三級的最後一週,很多人是否已經不想回公司上班了呢?又或者,很想趕快結束這樣的狀態,回到辦公室找同事們聊聊天?又或者是⋯已經準備遞辭呈了呢?
所有傷心失望都非一朝一夕出現,大家也知道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有時候是一捆。因為疫情而帶來的,是更多的工作量,以及無處排解卻又快速增長的心理壓力。
最近每天都會跟朋友A聊天,有時候聊聊星座運勢、那個衣服好看,或者聊聊政治、聊聊家庭。她總是說,如果現在她沒有想要經營副業,那她真沒有說服自己待在公司的理由。
A的老闆整天變者花樣,以鍛煉培養接班人為名、實際上是發洩自己不得寵的情緒。
一下子要求A要順著科層化的層級來呈報,一下子又跳過所有人直接交辦工作。小主管知道這件事情,但因為不熟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搞得她每天心神不寧的。雖然我常說育兒好像會有白頭髮,但她的白髮,還有無限壓力。
為了不把壓力帶給孩子,她連聆聽自己心理聲音的時間都沒有。偶爾老公犀利的分析她的主管,也只是稍稍排解她的不快樂。
如果沒有副業,沒有轉移的焦點,那我想她可能會更加鬱鬱寡歡。因為被打擊久了,再怎麼要說自己調適的很好,心理都是受傷的。
就像吳曉樂原著改編的公視聚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那個被遙控器操縱人生,一遍又一遍的重來的孩子,總是讓他回到過去,但已經累積的傷害只會加深她的不信任感。
朋友O在職場時間不久,換了4個小主管、3個大主管,也歷經一個會突然崩潰大叫,搞得大家心神不寧每天惡夢驚醒的日子。現在她的主管,就她所說,只是不會尖叫的前主管。而她卻起心動念想離開。我問她原因,她說失望攢夠了,自己年紀不大,不希望小小年紀就習慣築牆,變成那些終日絮絮叨叨以為自己看透凡塵的中年主管。
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子,是因為第一次失望時,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說服自己接生失望。再後來會開始覺得無所謂啦,甚至句句語帶諷刺,因為對人失去信任。
朋友G久久聯絡一次,她的狀態不是很好。失業很久的他,不是沒有嘗試找工作。
找到工作就職後,只要辦公室裡出現跟之前一樣的被他以「情緒勒索」定義的文字,他會不由自主的發抖,然後口吃,最後提辭呈。
這是一個循環。
因為前公司的惡性對待導致他發現時已經在大樓屋頂的邊緣—>遞辭呈—>失業—>找到新的工作—>聽到/經歷差不多情形—>升起保護機制—>離職—>失業焦慮。
他會一直關注前公司的動向,失敗了他可以樂上好幾天,成功了他失望買醉。大家都說不要再管前公司,沒有因為你走他們就做不下去。但我猜想,他是把這件事作為一個童年經驗,想修補自己的心靈,只是看起來放不下。
有一個漫畫的台詞是這樣:
「再好的人,在別人的劇本中,也一定有成為壞人的一天」。
反過來說,再壞的人,在某些人的眼裡也是寶。
可能我們覺得他們是靠拍馬屁上位,但終究學不起來的原因只是無處安放的自尊心。學不起來就不要學,只要學著讓自己開心,做人做事留一步,讓關鍵要素的sop跟關鍵掌握在自己腦裡。再來就是少說話,多交友,其實不用勉強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馬屁學不會,我們就當馬腿,少了一條可能還能用,但舉步維艱。
明天週一,犒賞自己吧。
之前貼文不見了,但以前推薦過的
#覺察與溝通_掌握重要關係的相處之道,已經上架。想多覺察自己心靈,就去了解吧!(本篇無業配)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偷偷推銷一下自己的Podcast,現在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 上都可以搜尋到[文森說書] 今天介紹的這本書《沈默契約》,我覺得它幫助我找出人際關係中一直存在的某種感覺,這種感覺時常出現在大家對一件事情的基本定義相差甚遠的時候,出現在你與某個人產生摩...
情緒勒索定義 在 鯊拉不懂可頌Sarah Facebook 八卦
🔎FB: 心理諮商Danlu*教育諮商Sarah的咖啡時間☕︎︎
👉🏻每週二12:00pm Our CH Room
✏️筆記📒
💔❤️📝情緒勒索 👇💔❤️
📍情緒勒索定義:FOG
當你在關係中處於被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和愧疚(Guilt)所控制的時候,有極大可能你在經歷情緒勒索
📌情緒勒索的特點:
�1. 要求:你會被要求做某些事情或行為
2. 抵抗:如果你表達不願意滿足這個要求,對方會用一些明顯或是不明顯的方式抵抗回來(比如用 “大哭大鬧”或是“忽視”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態度)
3. 施壓:用不同的方式跟你施壓以達滿足對方的要求,比如“我這是為了你好”,“你如果在乎我就這樣做”
�4. 威脅:常用句式“如果你這樣做,我就。。。。”
�5. 暫時的順從:當你終於受不了壓力做了對方要求的,對方會在當下表現出非常關愛的態度�
6. 重複:當你依照對方的要求作出了妥協,類似的要求會重複出現並且還是具有以上特點
📎情緒勒索中的角色:
1. 懲罰者:如果不按照要求,就以威脅、敵對、憤怒或是拒絕交流作為懲罰措施向對方施壓
2. 自我懲罰者:反過來會以威脅自己的方式來向對方施壓,還是會用“如果你不這麼做,我就會。。。”�
3. 受害者:通常以表達自己受傷的感受來向對方施加壓力
4. 誘惑者:用無法實現的誘餌來讓你做對方要求的事
🔓如何回應情緒勒索:
1. 識別哪些是情緒勒索,哪些不是。�
有時候是對方的情緒需要或是建立界線時引起的不舒服,並非是刻意要操控彼此。(例子:男友受不了女友每天出去party到很晚,跟女友發脾氣說你在這樣我就分手,女友非常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不知道怎麼改變)�
有時候是來自於自己原生家庭或是之前深刻體驗的情感投射。比如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很需要對方的行為來肯定自己,對方如果拒絕某些要求就覺得非常不安全很害怕。這種狀況建議尋求專業諮詢先解決自己內在的需要。
2. 識別自己的軟肋和觸發點�
通常對方很擅長操控你說明他很清楚你的軟肋和觸發點,這樣才能用你最害怕的部分來威脅你。因此如果你對自己的軟肋很了解,你就能清楚的識別對方是不是總是在踩你的軟肋,你可以提前針對這部份做回應的策略�
3. 保持冷靜�
如果有人給你施壓需要立刻做的事情,保持冷靜,想辦法給自己贏得時間,勇敢的說:“我現在無法決定,我需要一點時間考慮”,對方也許會繼續施壓讓你立刻決定,你可以冷靜的重複你的需要。
�4. 開始一段安全的對話(交流),首先保證你覺得這個交流是安全的,如果有生命的威脅,就先不要交流,先處理危機狀況,比如對方傷害你或是自己傷害,考慮立刻報警。在安全的情況下,告訴對方這樣的行為讓你不舒服,或是你沒有辦法做到對方要求的事情。
5. 如果有足夠的力量,同理對方的感受,邀請對方一起來解決問題。“我沒辦法做這件事的時候你看上去很生氣,而對我來說我也很難去做到,我們可以來一起想個辦法解決嗎?”�
如果涉及到人身安全,最先要處理的是安全問題,報警和尋求專業幫助是非常有必要的!!
☀️整理by Danlu Li Amft @danlu_audrey
情緒勒索定義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偷偷推銷一下自己的Podcast,現在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 上都可以搜尋到[文森說書]
今天介紹的這本書《沈默契約》,我覺得它幫助我找出人際關係中一直存在的某種感覺,這種感覺時常出現在大家對一件事情的基本定義相差甚遠的時候,出現在你與某個人產生摩擦,但你就是找不到為什麼會爭執。
這本書告訴我們,原來我們都被自己的沈默契約所呼嚨了,我們看待一件事情或是一種關係的定義,往往取決於過去的經驗,你是這樣,別人也是這樣,但糟糕的是你可能不明白他的過去,對吧?所以爭執就在所難免。
發覺自己的沈默契約,調整彼此的沈默契約甚至移除,然後走向一個更了解彼此的未來
這應該就是這本書帶給我的禮物了。
我的Podcast: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3XqoOjxxC25S5BXTlwKmsd?si=3qf8NO7xTMKCwu0QEBW-hQ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l=en
Google Podcast:
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mZWVkcy5idXp6c3Byb3V0LmNvbS8xMDk2MTM5LnJzcw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部落格: https://vincentreading.com/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情緒勒索定義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評價
⭐防疫破口在這裡!黃宥嘉說出疫情最大危機!► ►https://youtu.be/y_mm36xS8JA
⭐名醫落下男兒淚!哽咽說出台灣醫護人員困境► ►https://youtu.be/CJuPG6h5zTk
⭐重新定義媽寶尪?黃宥嘉點名柯文哲陳佩琪
► ►https://youtu.be/7GCe2jIgNXE
⭐不願幫母親送終?遺憾真實故事讓世人落淚
► ►https://youtu.be/jsL7FxIPsVI
⭐大炳亡魂有感應!名嘴嚇破膽全場發毛
► ►https://youtu.be/_LAAqQqx_lQ
⭐起家厝絕不能賣?命理師說出背後玄機?
► ►https://youtu.be/Ry_mGTLUz4U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1:25 男友溫馨提醒老闆,都是為了女友?
12:05 開口閉口都是另一半,為什麼。
22:49 男人無事獻殷情,必定有鬼?
28:06 事情都以老婆為主,這種人蠻煩的?
33:03 媽媽說的都是為我好?這樣算媽寶?
36:26 媽媽替兒子向老師求情?這樣對嗎?
44:28 尊生重道的時代來臨?老師卑微?
46:51 教育變難?因為爸媽比小孩更難教?
54:16 如果為了小孩好,父母該怎麼做?
01:01:57 字醜的小孩,該為他好而要求他嗎?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呂文婉#新聞挖挖哇2021#黃宥嘉#鄭弘儀

情緒勒索定義 在 NanaQ Youtube 的評價
👏 慶祝破 5 萬訂閱 👏
【 關於我的 30 件事|問答清單】
1. 工作經歷
2. 如何在工作與副業中找到平衡
3. 大學生活
4. 吃飯看什麼影片
5. 平常的休閒娛樂
6. 有空閒時會追劇嗎
7. 一個人生活孤單嗎
8. 為什麼不跟家人住
9. 家人也是極簡主義者嗎
10. 一個人住是否比較容易達到極簡生活
11. 對租房買房得看法
12. 如何不要被手機控制生活
13. 最喜歡的一句話
14. IG 都用什麼濾鏡
15. 理想對象(也會希望是極簡主義者嗎)
16. 感情狀態、感情觀
17. 吉他怎麼學
18. 肚臍環怎麼照顧
19. 刺青的故事
20. 運動是教練帶還是自己練
21. 頭髮如何保養
22. 為什麼叫NanaQ
23. 為什麼想加入經紀公司
24. 會有粉絲見面會嗎
25. 可以幫我們粉絲取名嗎
26. 如何做自己又可以讓大家喜歡
27. 如何在面對職場上情緒勒索又情商低的人
28. 以前做過最浪費時間的三件事情
29. 為了夢想窮個一年值得嗎
30. 找不到目標怎麼辦
❤️謝謝大家的支持,Love U ❤️
--
👇【拍片 Q&A 】我都用什麼拍片/剪片/錄音
https://youtu.be/-xxujctA8EI
👇【斜槓人生】不再用工作職位定義自己
https://youtu.be/BlGgBwnRaDo
👇【斷捨離】我丟掉的 15 個東西
https://youtu.be/oaaXl0fPKoE
👇【聽我唱歌】COVER 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
👇【改變生活】10 個習慣讓你更快樂更自由
https://youtu.be/DtHI_1xvboE
—
😊Follow NanaQ ⇊
IG: https://instagram.com/nanaq521
FB: https://www.facebook.com/nanaq521
—
😊Contact Me ⇊
mail: nanaq520@gmail.com
—
music by Clueless Kit - rain - https://thmatc.co/?l=C26936DD
#關於我 #QA #問答 #Q &A #訂閱數

情緒勒索定義 在 情緒勒索的定義(文長) - 感情板 | Dcard 的八卦
情緒勒索 的定義(文長). 感情. 7月31日02:30. -前言- 這陣子我們的感情真的蠻糟的,居家辦公期間幾乎都在吵架,又因為工作關係剛好可以回家鄉一趟,我想冷靜一點看看 ... ... <看更多>
情緒勒索定義 在 [討論] 情緒勒索這件事- 看板Boy-Gir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不知道大家對於情緒勒索這個字眼有什麼感受
我自己是覺得不太好聽
也覺得說出來蠻傷人的
普遍好像沒什麼特別的定義來明確指出那些行為算是情緒勒索那些不是
照字面上來看可以解讀成利用帶有情緒的言語或行動來限制他人的選擇應該就算吧
可是這樣的說法就很廣
而且很容易跟危險情人的行為有所聯想
舉兩個例子來看:
某A跟某B是情侶,因為假日要休息還是出去玩吵架
某A就說【你(妳)不陪我出去就是不愛我了啦,以前你(妳)最喜歡跟我出去晃晃】
這樣某A的行為算是情緒勒索嗎?
某A跟某B是情侶,但因為某些原因鬧不合要分手
某A就是【我沒有你(妳)活不下去,你(妳)執意要分開我一定會尋死】
這樣某A算是情緒勒索嗎?
當然這兩個例子的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別
其中一個感覺只是在鬧脾氣,一個感覺會發生社會案件
但本質上應該都算是勒索吧(?)
可是如果在第一個例子中某B說某A你(妳)這樣是情緒勒索
我想某A應該會爆氣吧,撒個嬌要被這樣貼標籤
所以想問問大家對於【情緒勒索】這個字眼的看法
我自己是覺得蠻難聽的,一般情侶小吵小鬧應該不必要說這個字眼
至於像是第二個例子那樣的狀況已經是危險情人了
說他是情緒勒索還太便宜那樣的情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03.1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576464371.A.53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