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也買不到快樂」
與心靜自然涼、吃虧就是占便宜一樣
並列 21 世紀幹話三天王。具體有多幹呢?
幹到連經濟學家都跳出來做研究打臉
最後還一不小心得了一座 #諾貝爾獎
這項研究針對 1000 名美國成人進行訪問
調查了他們的各項生活條件及 #幸福指數
結果發現,當年薪落在 224 萬新台幣以下
也就是月薪達到 18.6 萬(不含年終)前
人們的幸福感都會隨收入提高直線上升
意思是只要你一年賺不到 224萬
錢,是一定能買到快樂的
另一項延伸研究擴展到 164 個國家
多達 170 萬人參與,也得出相似結論:
考慮消費及薪資水準差異,這個 #甜蜜點
大約落在新台幣 180 至 220 萬間
這可能是因為低收入容易衍生包括健康
人際關係及家庭問題,所以賺得越多
就越有本錢克服這些人生難題
自然能活得更幸福更快樂
相反地,當你一年能賺進 224 萬時
除了物質慾望,生活幾乎沒什麼洞需要補
錢能帶來的 #邊際效益 就會急遽下降
這時你的煩惱肯定和普通人不一樣
也才會感嘆有錢也買不到快樂
所以說啦,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
快樂才真的是既樸實又枯燥──
只要給我錢就好。
#怪奇冷知識591
怪奇冷知識164 在 怪奇事物所 Incrediville Facebook 八卦
在某些人眼中,它是正義的化身
但在另群人看來,卻是邪惡的存在
是它,害得人家庭失和、朋友決裂
害社會被撕裂成水火不容的兩派
我不是說選舉,我在說 #香菜。
人類身上有個 #OR6A2基因
一旦發生變異,就會對 #醛類 味道非常敏感
而因為香菜內建大量醛類,有這種突變的人
自然會覺得香菜氣味濃烈、甚至接近臭味
此外,構成香菜氣味的關鍵醛類化合物
在肥皂裡也能找到,難怪除了草味土味
很多香菜黑還會說香菜有股 #肥皂味
更過分一點的,還會說那是臭蟲味
因為臭蟲身上真的帶有同一種化合物
這大概也解釋為什麼香菜的英文 coriander
字根是源自希臘文的「#臭蟲」(kóris)
--古歐洲人早就注意到他們的關係了
然而科學家發現
即便一半的人類有這種基因變異
但這些人當中真正憎恨香菜的也只佔15%
所以關鍵因素可能不是基因--而是 #飲食文化
一份研究就指出,香菜使用量越大的地方
人民對香菜的接受度,似乎也會越高
像是最愛拿香菜入菜的南亞地區
香菜的支持度竟高達97%
可見 #基因的詛咒,不能當仇恨的藉口
為什麼臺灣現在仍有20%的人討厭香菜
我想真正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
我們香菜加的還不夠多。
#多吃一點就不怕了 #加入我們吧
#怪奇冷知識402
怪奇冷知識164 在 怪奇事物所 Incrediville Facebook 八卦
人的大腦,其實非常不擅長多線工作。
研究指出,我們每一次切換注意力時
所付出的心智成本,都遠超你的想像
而且若是太頻繁地更換手邊工作
還會容易導致壓力以及注意力渙散
專家甚至認為,最常拖垮效率、破壞專注的
並不是老闆痛恨的澳門賭場或臉書Youtube
而是每個上班族再熟悉不過的「M&Ms」--
漫無目的浪費時間的會議 (Meetings)
以及老愛交辦雜事的經理 (Managers)
臉書Youtube在現代職場扮演的角色
其實已經很接近抽菸放風打東東
屬於一種「自願性」的注意力轉移
對工作成果的正面效益要大過負面影響
(就像 #怪奇冷知識153 貓咪提神篇提到的)
但冗長的會議、囉嗦的經理和瑣碎的任務
會造成「強制性」的注意力轉移
這就對整體工作效率有著非常不好的影響
更不要說也連帶消磨工作情緒及員工士氣了
因此,如果你的公司存在上述現象
那麼「在公司工作最有效率」
就是一個值得被挑戰的觀點了
比較無奈的是,我覺得以現在職場生態來說
就算主管真看到這篇,處理方式大概會是...
「我們來開個會檢討一下
為什麼開會會這麼沒效率吧」
#怪奇事物所X妞新聞
#怪奇冷知識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