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隨緣家書📖】平行管治論:那些年,香港有七個「政府」……
香港特區政府的抗疫舉措當中,最奇怪的其中一點,就是在諸如口罩一類物質的供應上無能為力,甚至呼籲有能力的市民捐贈,令各門各派掀起目的各異的口罩採購潮。但與此同時,不少本來應該流向政府的口罩,被直接送到各大建制組織派發,他們自行訂立派發章程、充實名冊,甚至繞過特區政府直接與中國對口,以圖在林鄭政權民望破產之時,另建權威。昔日承擔這類民生功能、事無大小都被諮詢的區議會,卻因為已變天,被特區政府直接繞過;新任區議員受政府冷待,自然更努力突破框架,雖然權力很有限,但姿態很進取,同樣希望另起爐灶。至於中聯辦在香港的角色,早已從「聯絡」變成「第二支管治團隊」,這是十年前中聯辦研究部部長曹二寶的公開表述;所謂「建制派」對「中環」習慣無視,只在乎「西環」臉色,人所共知。日前剛過了7.21八個月紀念,元朗當晚為何自成一國,港人無不心裏有數……
說了這麼多,只是說明香港從來存在多於一個權力核心的「平行管治」,今天也不例外。只是港英治下的「平行管治體」之間亂中有序,貌似利益對立,卻能和平共存、互為表裏,都是持份者,共同催生了香港奇蹟,和今天完全相反。談及「管治體」、「平行政府」這類名詞,很容易被上綱上線,說的是曹二寶自然「政治正確」,來自其他人就是大逆不道;但從政治學概念,「管治體」定義可以很寬鬆,「有效管治」也可以很bottom-up。舉一個最極端例子:19世紀後期,三藩市出現了一位「美國皇帝」諾頓一世(Emperor Norton I),成為市民心目中的cult icon、平民社交名人,他自行印製的「鈔票」被店舖接受,戲院、交通工具會因為他是「皇帝」豁免收費,報章會刊登他的「憲報」,警察街上相遇會向他敬禮。一切當然是cult(今天術語就是「玩膠」),但當時有評論員認為他不應受遊蕩罪管轄,因為已成為「local institution」,確實也很難徹底否定。
從這角度看,二戰後英國人回到香港,到主權移交過渡期前,香港這塊彈丸之地,並存多個自成體系的「管治體」,起碼達七個:
1. 港英政府:這自然是英屬香港的合法政府,由倫敦直接任命港督作為首長,以往通常來自外交官體系。但英國殖民採取小政府、間接管治原則,靠的主要是文官系統,和本地精英階層配合,而不是單靠嚴刑峻法。這是香港管治的宏觀框架,一般人都生活在體制之內,但由於上述特性,同時也有其他身份認同、社會資本和國際網絡出現。
2. 英資洋行:香港殖民初年,直接參與鴉片戰爭的怡和、太古等老牌英資洋行才是香港的真正管治者,後來逐步被港英吸納到管治頂層,在行政局代表真正的英國利益;他們的本地買辦,則主導了華人精英潛規則。對尋求上向流動的香港人而言,order不是來自港督,而是來自大班。由於他們比外交官出身的港督更紮根,往往能制衡文官體系,直到中英聯合聲明簽訂、怡和遷冊百慕達,影響力才退減。但就是那樣,很近期的港督衛弈信被撤換,依然是源自這個管治體的小報告,可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3. 共產黨地下政府:以「新華社香港分社」之名運作,而中共得以在香港建立半公開官方體系,則源自戰後與英國的密約,時任社長喬冠華是外交元老,認為這個「紅色小政府」是對英首次外交突破;至於在港地下黨,則由廣東省的港澳工委負責。結果香港出現了「紅色經濟圈」,國貨公司、愛國報紙、親共機構等紛紛成立,附屬家庭、群眾自成體系,只聽單位號令,構成「港中國」,這卻是港英默許的,也符合英國在中美之間遊走的國策。直到六七暴動,雙方忽然攤牌,體系元氣大傷,但道統存續,中聯辦正是源於此。
4. 國民黨地下政府:曾幾何時,從大陸敗走的國民黨人和家屬聚居調景嶺,港英政府給予的援助有限,台灣當局的「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承擔了實質上自治政府的角色,建立治安隊,安排各種支援,聯絡香港各界,調景嶺居民視之為台灣代言人,日常高舉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一些來到香港的退伍軍人,則和地下勢力結合,形成另一種秩序。這體系在1956年的雙十暴動後逐步萎縮,但並沒有消失,只是化整為零存續下去。
5. 九龍城寨「大清」政府:大清帝國把新界租借給英國時,依然擁有九龍城寨主權,並對之駐軍,令城寨成為大清飛地。不久港英驅逐城寨清軍,但又被當地居民趕走,加上李鴻章重申主權,令城寨變成無政府狀態、地下秩序大本營。後來城寨居民成立「福利委員會」,作為名義上的自治政府,聲稱繼續根據大清律例「依法執政」。所以當全港禁食狗肉後,在城寨依然合法;各種各樣的黑市、黑工,都在城寨生根;直到九十年代,城寨才在中英兩國同意下被清拆。值得一提的是,「港版諾頓一世」「九龍皇帝」曾灶財,也是源自相關「法統」。
6. 鄉議局:1926年成立,但其實自從英國與新界原住民打了一場「六日戰爭」,就有意識把城鄉分流,看待新界大族、鄉紳,就像對待印度土王、阿拉伯酋長,容許他們保持自身權威、給予種種特權,換取他們協助穩定局面,與一河之隔的中國政權保持距離。新界原住民權益,都是作為這個管治體的一環予以准許,而且在鄉議局成立初年,甚至連民事案件也可辦理。七十年代的丁屋政策、「丁權」,自然是這管治體的產品;元朗7.21觸及複雜的鄉事關係,也是一脈相承。
7. 灣仔「小華盛頓」:正如今天有美國駐軍的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地,美軍都改變了駐軍地的社會經濟面貌;美國沒有駐軍、但軍艦經常往返的英治香港,特別是芬域碼頭附近的灣仔一帶,也充滿美國色彩。這裏說的「色彩」,不只是《蘇施黃的世界》的酒吧配套般簡單;芬域碼頭海軍商場由港英以象徵式價錢交由「香港軍人輔導會」管理,儼然美軍勢力範圍;而當美軍消費壟斷區域經濟,美元自然成了灣仔非正式貨幣。美國在香港建立基地,也因利乘便:美國駐港領事館規模很大,各部門對口單位一應俱全,被稱為「小華盛頓」,實質上是觀察中國的前哨站。英國引入美國勢力、卻又偶爾壓抑,正是作為和中國討價還價的籌碼之一。
回到2020年,香港理應依然是不同勢力持份的地方,但林鄭月娥連美國也說「no stakes」,反映昔日兼容並包的真香港,已經被西環獨大的「全面管治」支配改造。但一天香港依然對北京有價值、依然是單獨關稅區,平行管治體們,就不可能不存在。然而現在某些人試圖以文革方式,讓一切推到重來,除了把各方默契一併打破,也無視本土派等新生代的切身利益和理念追求,結果不同板塊之間天天進行無差別零和遊戲,造就管治全面失衡。民間在這段期間,爭取自身訴求制度化、體系化,催生挑戰建制和舊制度的劇烈意願,自屬理所當然。物極必反,本來誰也知道,但似乎唯有越俎代庖的「第二支管治團隊」不知道。
明報筆陣,2020年3月23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楊世光在金錢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付費看金錢爆完整版,請購買學習終端機(機頂盒)與在微信【掌握財金】公眾號付費觀看。 台灣地區與海外機頂盒購買請洽: [email protected] 每晚八點,楊世光的『金錢爆』在仟和亿機頂盒準時上架。 ...
怡和洋行台灣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一個老上海的故事
居英國大半生的華語廣播人嚴亢泰先生出版他的回憶錄。
嚴先生是我多年朋友。嚴亢泰是上海世家出身,也是一位經歷傳奇的人物。我時常勸告上一代的華人,把自己的身世故事寫下來。不一定都要出身將門顯赫,但中國一百年來風雲變幻,命運充滿苦難,像嚴亢泰的大半生,民國出生、「解放」後的上海長大,進入北京外語學院讀俄文、英文和法文,然後輾轉去了英國,進入 BBC 英國廣播部。他的故事銘記了中國半世紀風雲,對於下一代立此存照。
嚴亢泰的祖父嚴裕棠,是中國第一代「民族資本家」。十九歲進英商「老公茂洋行」當學徒,做英國老闆的私人助理。後來自行創業,與友人合辦一家小作坊,取名「大隆鐵工廠」,從事紡織機器修理。嚴裕棠在光緒三十二年,獨營大隆機器公司,專門承辦上海英商自來水廠、喉管、閘門等工業整品,兼營農業器械。民國初年,由於中國的紡織業大為蓬勃,改為美商恆豐洋行製作紡織機、麵粉機,從此發迹。
嚴裕棠的大兒子嚴慶齡,也就是嚴亢泰的伯父,子承父業,兼合夥開辦蘇州紗廠,還在四十年代末來香港,經營怡生紗廠。一九四九年大陸政權易手,嚴慶齡將工廠機器全部運到台灣,在台灣開設裕隆鐵工廠和台元紡織廠,幾兄弟一起合作,逐漸壯大為汽車、紡織、機械、金融等多元化的企業,名為裕隆集團,成為台灣十大財團之一。
五十年代初期,蔣總統扶掖寶島本土工業,嚴慶齡為台灣生產裕隆汽車。亞洲四小龍其中的台灣,最早能自行生產汽車。裕隆曾經風行寶島一時,但沒有出口。日本的本田、豐田和韓國的現代,雖然也開創了汽車品牌,卻全是後話了。
嚴裕棠還是慈善家,曾在上海為聖約翰大學提供教師補助金,興建圖書館。一九四八年,眼見共產黨大軍南下,局勢不妙,嚴裕棠和四個兒子逃離上海,都來過香港,然後遷居台灣。
嚴亢泰的父親是嚴裕棠的三子嚴慶祺,也跟着從香港去了台灣。但他的生母卻是嚴慶祺的「二奶」,二奶本人思想「進步」,兼而一九四八年在北京有一座新房子,捨不得離開,就抱着年僅七八歲的嚴亢泰留在北京。這樣,就決定了兒子的命運。
嚴慶祺到了香港之後,曾經受周恩來邀請,與香港一批工商界人士再訪北京。周恩來會見,然後叫嚴慶祺留下來:「嚴先生請留步,我有話要跟你說。」說什麼呢?原來周恩來請他進一個房間,告訴他:「現在新中國才成立,百廢待興,毛主席還要大興工業。你們工廠老闆、資本家,正是我們共產黨需要建設的骨幹力量。不要相信共產黨宣傳,我們不會虧待你們。請你盡快搬回上海定居,仍然辦工廠,可以嗎?」
嚴慶祺聽了,嘴頭敷衍周恩來:「周先生的誠意難卻,然而我還有許多業務和家事,請讓我回香港辦理好再回來。」結果嚴慶祺回到香港,一溜煙搬到台灣與幾個兄弟一起經營,沒有再回頭。後來毛澤東對「民族資本家」翻了臉,「公私合營」之後,又輪到「三反五反」。嚴亢泰跟他媽媽獨自留在大陸,吃盡了苦頭。
嚴裕棠早年有一位文士之友章士釗。一九七三年,毛澤東叫章某來香港,希望促成蔣毛之間「國共合作」。章士釗與蔣介石並無交情,但當時的共產黨,不知何故,以為他對「蔣公」一言九鼎。
章士釗是留學英國的知識分子,讀法律、政治學,並將邏輯學傳入中國。他曾服務於袁世凱政府。一九二〇年,他資助毛澤東二千大洋,組織赴法「勤工儉學」。所以毛澤東尚感舊恩,章留在北京,文革沒有被鬥。章來到香港,就住在嚴慶祺的家。明星蕭芳芳還是老人家的義女。
嚴亢泰因為這點家世,居然還得到周恩來批准,一九七五年來到香港,轉往自由的英國。他大學時與傅聰的弟弟傅敏一同讀書,傅敏不堪文革折磨,加上父母雙亡,兩次上吊未遂,最後做了教師。傅聰命大,在波蘭轉往英國,避過劫難。嚴亢泰在香港初識傅聰,後來一對舊友在英國重逢,恍如隔世。讀傳奇,不一定要讀成功人物,許多你沒聽過的人,他們的故事痛苦中閃爍着時代的星光,他們不寫下來,從此永遠湮沒在時間的流沙裏。
【新書講座推介】:「細說舊事——不一樣的文革回憶」
嚴亢泰首度著書,親身敍述自己於中國的三十年光景,細談大躍進、文革批鬥等深刻經歷;更遠道由英國來到書展現場,與以前同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工作的陶傑一同出席對談會,從不一樣的回憶開始,細話新中國的時代變遷。
日期:2015年7月19日(日)
時間:下午四時半至五時十五分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三樓大會堂前廳
主持:陶傑
嘉賓:嚴亢泰(「無夢書——你不知道的中國回憶」作者)
**********
新書簡介:
亂世之中,有人力圖走進泱泱大國,也有人致力逃出囚籠,代代如此。
對於文化大革命,本書作者嚴亢泰親歷其境:「有的人甚麼錯都沒有犯,卻當眾辱罵,嚴加懲治。好和壞的價值觀全由政治決定,這種地方是久留之地嗎?」
出生於顯赫世家,嚴亢泰少時曾習俄文、懂鋼琴,奈何政局動盪,貴公子般的日子好景不常,最後要全力脫身逃逸。從二戰到內戰,由國民黨執政過渡到共產黨時期,作者試圖回顧半生,將其關係複雜、亦悲亦喜的家族史娓娓道來;更同時以親身見聞,穿梭於大躍進、文革批鬥等大半個世紀以來撼動著時代的中國政治大事。
CUP 書展攤位:1B-D37
**********
更多新書講座推介
「小說X漫畫!超能力之最強集結!」
開拓超能力的新境界!紅眼與孫威軍將會分享今次「文學小說X漫畫」的跨媒介合作體驗,究竟紅眼如何構思笑淚交織的超能力故事?著名漫畫家孫威軍又怎樣詮譯刺激驚險的奇幻情節?無論是小說迷抑或漫畫迷,都不容錯過!
日期:2015年7月15日(三)
時間:下午三時半至四時十五分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三樓大會堂前廳
嘉賓:紅眼(「廢氣團」小說作者)、孫威軍(「廢氣團」漫畫作者)
「工作三型態,夢想一打三!」
每天叫醒你的是鬧鐘,還是夢想?
無論是熬夜加班,Freelancer還是全職寫作,台灣「逗點文創社長」陳夏民、香港知名插畫家阿塗、以及遊走香港台灣的作家紅眼,將一起現身親授秘訣:他們是如何一人當三人用,別人是人格分裂的24個比利,他們是從不打烊的24小時超人。
日期:2015年7月18日(六)
時間:下午三時至四時半
地點:誠品銅鑼灣店九樓Forum
嘉賓:陳夏民(「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作者)、阿塗(「棕國好狗」畫家)、紅眼(「廢氣團」作者)
怡和洋行台灣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中國鐵路史始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英國商人在北平宣武門外築了一小段長一英里多的鐵路,但不久即遭拆毀。
清光緒元年(1875年),上海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 & Matheson)在上海與吳淞之間以「修路」的名義,取得修建「吳淞路」的准許,並自翌年(1876年)1月起開始鋪軌,興築了一段長14.5公里的吳淞鐵路,同年2月14日試車(行駛約四分之三英里),同年4月竣工,同年7月1日「吳淞鐵路」正式通車並舉行慶祝酒會,於是「吳淞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營運的鐵路。但在火車運行之後,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他們認為火車影響地方安寧,有礙農作物及禽畜的成長,並破壞祖墳風水。最後,吳淞鐵路在通車16個月後,便被清朝官員以28萬5千兩白銀買下,1877年10月20日,吳淞鐵路在被移交給清政府後,路軌隨即開始遭拆除,同年12月18日,這條鐵路被拆除殆盡。
清光緒五年(1879年),清政府北洋大臣李鴻章為解決河北省開平礦務公司將煤炭運輸至海口的問題,而令其修建運煤鐵路,鐵路最先計劃連接開平煤礦至北塘口,但被朝廷反對。最後決定在胥各莊到北塘口間興建一條長35公里的運河來運煤(此運河被稱作煤河),然而唐山到胥各莊之間因為地勢高而無法建運河,只得興築鐵路;為了避免清朝頑固派的反對,李鴻章便在築路奏請中特別聲明只修建以騾馬為牽引動力的「快車馬路」。
於是,唐山到胥各莊之間的「唐胥鐵路」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6月9日開工,為中國自建鐵路之始,而此日也被公認是中國鐵路之濫觴。巧合的是,這一天正好是「鐵路之父」喬治·史蒂芬生(George Stephenson,1781年6月9日-1848年8月12日)的百歲冥誕。(英國機械工程師喬治·史蒂芬生建造了世上第一條公開鐵路,因而被稱作鐵路之父。)
5個月後,1881年11月9日,唐胥鐵路竣工通車,與之配套的「煤河」亦同時通航。唐胥鐵路興建工程的總工程師為英國人克勞德·金達,鐵軌全長9.7公里,使用標準軌,軌重每公尺15公斤,建造費用為11萬兩白銀。
民國54年(1965年),應鐵路界人士要求,中華民國內政部與交通部核定以唐胥鐵路開工日(6月9日)為鐵路節,並沿用至今。
民國70年(1981年)6月9日,為中國鐵路一百週年紀念日,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董萍和員工代表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中華民國慶祝中國鐵路一百週年紀念大會」,以紀念表彰所有獻身鐵路的工作人員,交通部部長林金生與台灣省政府主席林洋港應邀致詞。
此外,鐵路局特別舉辦了園遊會,內容包括土風舞、合唱、拔河、歌星演唱等精彩表演。鐵路局並在中山堂大禮堂舉辦「中國鐵路百年發展資料展」,由林金生部長與林洋港主席主持開幕剪綵,隨後一行人參觀展覽室。而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為紀念中國鐵路一百年而攝製的電影《上行列車》,也在這天於中山堂舉行首映。
影片來源:台灣省電影製片廠出版之《中華民國新聞第1290輯》
怡和洋行台灣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評價
付費看金錢爆完整版,請購買學習終端機(機頂盒)與在微信【掌握財金】公眾號付費觀看。
台灣地區與海外機頂盒購買請洽:
qianheyi2018@gmail.com
每晚八點,楊世光的『金錢爆』在仟和亿機頂盒準時上架。
怡和洋行台灣 在 怡和午砲(Jardines Noonday Gun)其實是一種懲罰? 如何前往 ... 的八卦
怡和午砲#午砲#JarinesNoodayGun 0:05 -0:28 怡和午砲原來是一種懲罰?0:28- ... 怡和... ... 來 台灣 第一次讓大陸媽媽親眼見識到,證件錢包全丟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