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榮幸,和我所喜歡的台灣樂團「告五人」,一起成為最新一期《VERSE》雜誌兩種版本的封面人物!
不論您看到的是「告五人版」或「麗君版」,本期《VERSE》主題為「重旅行:走上台灣文化路徑」,透過介紹大基隆歷史場景、國家級綠道「樟之細路」、馬祖、北迴歸線、山海圳國家綠道、重返牡丹社事件歷史現場,總共六條文化路徑,帶領大家「重旅行」,認識台灣土地的迷人身世。
我過去在文化部長任內,和各地方政府合作啟動了37個「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讓城市嘗試以歷史文化價值為核心進行空間治理,讓歷史感回到生活,和當代社會重新連結。我始終相信,擁有思辨歷史的能力,其實是為了讓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當代性」,面對未來將有更寛廣的想像力。
也就是我常說的:「當你知道過去是怎麼走過來的,你才知道未來要往哪裡去。」
謝謝《VERSE》,讓我有機會回顧腳踏土地的體悟。邀請您,也跟著《VERSE》,一起走上這趟「重旅行」!
ps.我也很想珍藏「告五人版」!
照片來源:VERS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7的網紅典藏ARTouc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 #重建臺灣藝術史 #鄭麗君 「我們都會知道說,歐洲有米勒畫農民,我們不知道 #洪瑞麟 畫礦工;我們都知道雷諾瓦畫少女,我們也不知道 #李梅樹 也畫了很多的少女。」 在臺灣進入第三級警戒前的4月,V-Touch展覽能透過影像紀錄「#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的現場,並邀...
思辨歷史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八卦
#V_Touch展覽 #重建台灣藝術史 #順天美術館 #鄭麗君
「我們都會知道說,歐洲有米勒畫農民,我們不知道 #洪瑞麟 畫礦工;我們都知道雷諾瓦畫少女,我們也不知道 #李梅樹 也畫了很多的少女。」
在臺灣進入第三級警戒前的4月,V-Touch展覽能透過影像紀錄「#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的現場,並邀請順天美術館收藏回台的背後推手之一,前文化部長鄭麗君的思緒,讓觀眾認識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政策的起始與進展。目前因為三級警戒持續延長到6月28日,而「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也宣布將按原訂時程的6月27日落幕,但透過鄭麗君的展覽導讀,讓沒來得及參訪展覽現場的民眾,能夠透過影像重新領略臺灣藝術史的動人成果。
2019年文化部與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簽署MOU起,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促成今天在 國立台灣美術館 展出的「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由 #順天堂 創辦人 #許鴻源 花費數十年時間,以一己之力收藏、保存超過600幅的臺灣藝術作品,保存臺灣人珍貴的文化記憶。
藉著順天美術館收藏回台的背後推手之一,前文化部長鄭麗君的思緒,讓觀眾認識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政策的起始與進展,鄭麗君認為所謂的「#重建」不只是一個政策,更是希望邀請當代社會以多元複述的觀點,來重新發現臺灣的藝術歷程。而歷史,更是一種「思維」的方法,去 #重新再發現歷史、去 #思辨歷史。而臺灣的藝術跟文化,正是在這樣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心靈裡所「拓荒」出來的。她期待政府有系統的來建立臺灣整個藝術史的格局,透過研究、典藏、專業的館舍與策展,邀請社會多元觀點的融入,才可能一起引領社會重新發現自己的歷史。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一起看V-Touch 獨家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v5AZWZ
📌首映前先看看文章更了解順天美術展與重建台灣藝術史:
🔸國美館順天展將於6月27日閉展,藏品線上亮相>> https://bit.ly/3pEu1qq
🔸海外存珍,流轉回鄉:國美館順天藏品歸鄉展>> https://bit.ly/3ivoeC5
🔸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跨出重大一步:順天美術館館藏正式返台>> https://bit.ly/2TfokU3
🔸洪瑞麟作品捐贈文化部,國美館開箱>> https://bit.ly/2Tcr3NU
🔸從手稿、寫生冊看國寶級畫家林玉山的一路走來──臺中國美館「林玉山作品捐贈特展」>> https://bit.ly/3wd29MP
思辨歷史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八卦
【香港第一本中史課本編輯 #田文忠:仍然愛國,但不為任何政權背書】
近日,出現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歷史科測驗中的申論題,在網路上引起不少爭論,此題到底是「傷害國民感情」還是「歷史思辨」?歷史如何教也成為了話題。
回顧香港的中史教育往事,1960年代,#香港第一本中史課本 由 #人人書局 出版的《#中國歷史》,一定不會被忘記。
作為當時最普遍的中史科教科書,講的是一個怎樣的中國?編輯過程有沒有受到港英政府干預?我們在2018年專訪了這本書的編輯:人人書局總經理田文忠:http://bit.ly/2v3IPqe
#延伸閱讀 #香港中史教育系列
中國歷史在香港中學怎麼教?六十年來平行運轉的兩套歷史觀 👉 http://bit.ly/2qicWW1
香港課綱爭議──下一代該學什麼歷史? 👉 http://bit.ly/2eYb55y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小端也有玩推特,歡迎關注我們:@initiumnews
#端傳媒 #香港 #歷史教育
思辨歷史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評價
#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 #重建臺灣藝術史 #鄭麗君
「我們都會知道說,歐洲有米勒畫農民,我們不知道 #洪瑞麟 畫礦工;我們都知道雷諾瓦畫少女,我們也不知道 #李梅樹 也畫了很多的少女。」
在臺灣進入第三級警戒前的4月,V-Touch展覽能透過影像紀錄「#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的現場,並邀請順天美術館收藏回台的背後推手之一,前文化部長鄭麗君的思緒,讓觀眾認識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政策的起始與進展。目前因為三級警戒持續延長到6月28日,而「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也宣布將按原訂時程的6月27日落幕,但透過鄭麗君的展覽導讀,讓沒來得及參訪展覽現場的民眾,能夠透過影像重新領略臺灣藝術史的動人成果。
2019年文化部與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簽署MOU起,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促成今天在 國立台灣美術館 展出的「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由 #順天堂 創辦人 #許鴻源 花費數十年時間,以一己之力收藏、保存超過600幅的臺灣藝術作品,保存臺灣人珍貴的文化記憶。
藉著順天美術館收藏回台的背後推手之一,前文化部長鄭麗君的思緒,讓觀眾認識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政策的起始與進展,鄭麗君認為所謂的「#重建」不只是一個政策,更是希望邀請當代社會以多元複述的觀點,來重新發現臺灣的藝術歷程。而歷史,更是一種「思維」的方法,去 #重新再發現歷史、去 #思辨歷史。而臺灣的藝術跟文化,正是在這樣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心靈裡所「拓荒」出來的。她期待政府有系統的來建立臺灣整個藝術史的格局,透過研究、典藏、專業的館舍與策展,邀請社會多元觀點的融入,才可能一起引領社會重新發現自己的歷史。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張玉音 Chang Yu-Yin、李孟學Li Meng-Hsueh
翻譯 Translator|趙士雄 Joey Chao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陳志廷 Chen Shih-Ting
製片 Producer|白郡婷 Pai Chun-ting、蔡念栩 Tsai Nien-Hs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鄭麗君Cheng Li-Chiun、國立臺灣美術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一起看V-Touch 獨家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v5AZWZ
📌看更多文章了解順天美術展與重建台灣藝術史:
🔸國美館順天展將於6月27日閉展,藏品線上亮相: https://bit.ly/3pEu1qq
🔸海外存珍,流轉回鄉:國美館順天藏品歸鄉展:https://bit.ly/3ivoeC5
🔸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跨出重大一步:順天美術館館藏正式返台:https://bit.ly/2TfokU3
🔸洪瑞麟作品捐贈文化部,國美館開箱: https://bit.ly/2Tcr3NU
🔸從手稿、寫生冊看國寶級畫家林玉山的一路走來──臺中國美館「林玉山作品捐贈特展」: https://bit.ly/3wd29M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jSeiab6EQk/hqdefault.jpg)
思辨歷史 在 咖啡王- M.I.C. XXIV:早知道-呂世浩:從思辨學歷史- YouTube 的八卦
呂世浩|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 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著有秦始皇︰一場 歷史 的 思辨 之旅一書。 http://pansci.tw/archives/63891#1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 學博士、 ... ... <看更多>
思辨歷史 在 呂世浩:從思辨學歷史|M.I.C.早知道 - YouTube 的八卦
呂世浩|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 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著有秦始皇︰一場 歷史 的 思辨 之旅一書。http://pansci.tw/archives/63891#1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 學博士、北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