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計畫截止倒數三天,《齊柏林空間》展覽內容搶先看
⛰️ http://bit.ly/2U5w0DH
「山像是一切事物的起點,是河川的源頭,孕育各種生物, 是我原初夢想的起點,也是我投入空拍領域,一個開始的啟發」——齊柏林
《見山》,作為齊柏林空間首波特展,希望以齊導原初夢想的起點作為濫觴,從山的各種角度傳遞台灣的聲音。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在《心向群山》(Mountains of the Mind: a History of a Fascination)中曾經這麼形容:「山就像沙漠、極地凍原、深海、叢林和所有被我們浪漫化的荒野風光一樣,只是單純在那裡,而且還會繼續在那裡。」山的各種意象、各種聲音,反映著我們心中的所思所想,如同此張照片中鄰近台北盆地的大屯火山群,靜靜的佇立在那裡,等待著人們的對話與回音。
《齊柏林空間》為一個延續齊導精神、建構聚焦台灣故事的空間,展覽將以影像作為探索台灣土地的方式、推廣的語言、對話的平台。除了常設展覽,我們也規劃了富有意義的特展,希望在不同的時間帶給大家不一樣的體驗與感動。
共建計畫截止倒數三天,《齊柏林空間》邀請你一起來與山對話 👉 http://bit.ly/2U5w0DH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850的網紅Bloody Tyrant 暴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明潭終戰》 利爪高舉一揮,勇士兵敗如山倒,屍首與鮮血讓戰場頓時陷入寂靜,在所有族人絕望之刻,一道紅光劃破天際,照向遠方一對男女,他們手持聖器登高一呼,集結殘餘勇士,無畏死亡,只求日月能再度照耀湖畔。 = 繼EP《水沙漣 序》後,暴君用篇幅更大、格局更廣且更有深度的新專輯《水沙漣傳奇》來呈現水沙...
心向群山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八卦
政委張景森承諾三條魚:
1. 國家公園不應用危險為理由禁止民眾從事戶外活動。
2. 登山自治條例全面廢除
世界是相連的。
昨晚我剛講完「走過台灣林業的輝煌曾經」講座(講講砍樹的故事和林業遺跡們),正在吃永和豆漿,就接到詹喬愉 - 三條魚Tri Fish的電話,說有急事,隔天中午要和官員開會,希望我協助條列山岳管理重點議題讓她印出來直接呈給官員參考,因為我們立場一致,我想到的應該跟她想到的相去不遠。
我只知道是中央層級,不知道是誰,於是就給她這些中央層級的建言:
——-
當代台灣山岳管理建言
1. 獨步全球,甚至更甚中國的封閉管制,對於登山運動推廣是莫大阻礙,也與文化發展潮流背道而馳
2. 各縣市利用地方自治法漏洞訂出的登山自治條例,不僅完全無益於登山安全,更訂定非必要且無助益的官僚規則,增加了人民登山的障礙急須中央整頓,廢除地方割據亂象,建立統一管理原則
3. 政府需要重視山區搜救工作,使其獨立,切莫繼續以消防員投入非本專業之額外工作。目前此現象已造成了各地消防仇視登山者,促成「以懲罰為目的」的地方自治條例制定,扭曲了消防單位成立「人命救助」的本質,更激發了官民對立,是非常迫切需要改革的議題
4. 清、日之古道遺跡、全台超過3500公里的林道系統、林鐵遺跡,全是台灣重要的歷史資產,非常具有保存與活化的價值,並能激發國民對國土之認同與愛護,需督促各管理單位整頓活化,發展為重要的登山與國際觀光資源。
5. 現行台灣登山教育並無系統性的推廣,建議調整管理組織,以單一單位統籌管理,並將戶外安全觀念融入中小學課綱,讓山海教育從小紮根,從根本提升戶外活動的安全,降低山難事故的發生。
——-
沒想到,這些建議,居然就上達天聽,直接進到政府的最高層級去了。甚至還在會議上做出口頭承諾,願意協助改善目前台灣山岳管理最迫切的兩個議題:黑山黑岩黑溪,與侵害人權的自治條例。
萬分感謝三條魚的努力,直接和最高層級溝通,讓他們能知道山岳管理該怎麼走比較好,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自由山海的到來!
—-
三條魚與她內文中提到的呂果果,分屬兩支隊伍,攀登方式也各投所好,都即將前往尼泊爾,完成今年台灣目前無人登頂過的八千米計畫。他們都是我的朋友,一起關注他們今年的冒險故事吧!
—-
給中央建言的第一條結尾「也與文化發展潮流背道而馳」,其實是讀完《心向群山》的心得。如果你對這本書感興趣,也可以等我的心得分享喔!
❤️我今天收到兩個最棒的贊助承諾!❤️
這個故事緣起於一位非登山界但熱心某大咖朋友…😒
也因為G哥的犧牲而有此開頭:
友:「像你們爬這樣的山(八千米),應該都會帶衛星電話吧?
鱻:「…嗯…我沒有欸…」
友:「怎麼可能沒有?為什麼?很危險阿!」
鱻:「就沒有阿,你知道衛星電話很貴嗎?打電話也貴。😩」
友:「沒有人贊助你這個東西嗎?😳」
鱻:「沒有阿…」
友:「天啊,這種事我一定要呈報總統府,這種為國爭光的事情,國家應該要幫點忙的阿!」
聊天嘛,覺得很多事情都是講講,那天聊完之後就各自散了,確沒想到劇情超展開😱…後勁強大到令我受寵若驚…
沒幾個禮拜,我所屬的經紀公司就接到張景森政委的通知。
原來此事驚動總統府😱,交代張景森政委要瞭解一下,他的秘書要我交上一份簡略的計劃書,看什麼部分可以有所幫助。
實際上我不知道要國家幫我什麼,我覺得國家如果幫助我一個人,感覺很彆扭,尤其登山比較偏向個人成就的部分,我只想提出讓我們可以在國家公園攀岩、溯溪…但又不敢。
於是我私訊 呂果果,問他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結果阿果説,如果有需求,大概是簽證難簽這件事情吧…但更重要的是,既然國家會重視出國去爬山,那麽希望國家能重視登山推廣與教育等更紮根的事情。因為國家給的幫助,應該期許是大家都能受益的。🤔
阿果加深我的決心,讓我確定了我一定要提出議題需求的想法。但是議題太多…該怎麼提呢?
由於張政委要我去一趟行政院開會,我原本想寫一份像報告書的一份文件,不管人家在乎不在乎這個議題,都塞出去。但偏偏我太忙了…完全沒有時間寫阿阿阿!簡易計劃書的部分倒是把我以前寫的剪剪貼貼先送出去了。
於是我開會前緊急打給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劈裡啪啦的把一堆我的想法告訴雪羊,請文筆流暢的他幫忙在開會前整理一些重點議題,至少能紙本發出,比口頭説來得更讓人加深印象。
感謝神救援😇,在開會前不到一小時列了些內容出來,還比我原本預計的主題多了點…
走進行政院張政委辦公室,又讓我驚喜了一下~
看到好久不見的 Hwang YiYuan Hank黃一元老師與梁明本老師兩位前輩,原來他們也來開會了~在座還有體育署的長官和…(抱歉我記不住)…天阿,這個陣仗比我想像的大…😬
張景森政委因為前面行程延誤,還沒抵達。結果一元老師一臉不屑,劈頭就把我能想到的(簽證、保險、飛機超重…當然還有罪魁禍首的衛星電話)狠批了一遍,然後説:
「我不覺得你是要來要贊助的,這種東西需要國家幫忙嗎?這麽簡單的東西還需要政委和體育署來這裏坐著開會嗎?」
我OS:老師你也不要這麽犀利好不好,政委都還沒到就要我破梗…😑(而且我也不知道會有這些單位阿…)
但一方面也還是佩服一元老師總是能那麽一語道破重點。
然後我提出自己想法講了一下,得到的回覆大多又是老調官腔(這些想法我們也認同…但是如果XXX誰負責,如果民眾XXX又怎樣…)總之聽就知道敷衍。原本想說這應該也沒救了啦。
沒想到等張景森政委本人到後,一提到議題,發現他竟然都有在瞭解,因為他本人也爬山。
有太多議題牽涉太廣,也不是這樣一個會議可以拍板訂案。於是我提出了一個小要求。
「開放國家公園讓我們從事戶外運動(尤其是陽明山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雖說有保護環境的責任,但我不能接受這種能夠牽管線引流溫泉、蓋溫泉旅館,但民眾不能泡野溪溫泉…可以把山挖開蓋房子,但是不能攀爬岩壁…可以把溪水引去養漁塭,但是不能溯溪…可以蓋無數馬路,但是不能越野跑…保護財產而不是保護自然的國家公園…
(題外話,我們社團學弟曾經因為看到溪水被引流走,不知道引去哪裡。所以把水引回溪谷。然後陪了十萬塊,因為那是引去養香魚的水…)
張政委超果斷的一口答應。他説國家公園本身就不應該用“危險”當理由去阻止人民的活動,因為這不是國家公園的職責。😤
(讓我們看下去,如果國家公園用環境保護當理由,那麽會如何處理這些人為“財產”)
其二,張政委提到,登山自制條例該全面廢除。我們需要建立的是一致的報備相關問題。😁
於是乎…
他問我所以不要什麼贊助了?衛星電話?
我説,我已經得到了兩個最大的贊助:
1⃣國家公園不應用危險為理由禁止民眾從事戶外活動。
2⃣登山自治條例全面廢除。
希望這是真正能夠實現的贊助,也是我目前為止得到最好的贊助!
讓我們一起看下去……也讓更多人一起督促和見證~
(圖為韓國-北漢山,如果台灣這樣爬山會罰款+輿論攻擊的………)
心向群山 在 Facebook 八卦
📕臉書直播現場📕哲青、書房裡的小旅行📕
「不止一次,我發現自己,徘徊、迷失在資訊與思想的暴風雪中,只能追隨不屬於自己的腳印,重新走回路上。」
你喜歡山嗎?你知道人類原本對自然抱持強烈的恐懼嗎?那人們如何從害怕到迷戀呢?這段文化的質量×能量的轉換,你知道也能從鈔票中一窺究竟嗎?今天來聊聊,你所不知道、想知道、應該知道的戀山史!!
#心向群山 博客來:https://goo.gl/hZ7o7P
#故道 博客來:https://goo.gl/oM2oKB
#大家出版 #遠足文化
心向群山 在 Bloody Tyrant 暴君 Youtube 的評價
《明潭終戰》
利爪高舉一揮,勇士兵敗如山倒,屍首與鮮血讓戰場頓時陷入寂靜,在所有族人絕望之刻,一道紅光劃破天際,照向遠方一對男女,他們手持聖器登高一呼,集結殘餘勇士,無畏死亡,只求日月能再度照耀湖畔。
=
繼EP《水沙漣 序》後,暴君用篇幅更大、格局更廣且更有深度的新專輯《水沙漣傳奇》來呈現水沙漣的盎然,水沙漣的美;水沙漣的壯闊,水沙漣的悲。
新專輯除了《水沙漣 序》中原有之琵琶的鏗鏘與柔美,也加入笛子來述說畫眉鳥鳴之百囀千聲,更加入管弦樂來刻畫水沙漣嶼的煙波浩渺,讓暴君之氣勢更磅礡,格局更廣闊。
《水沙漣傳奇》的故事內容改編自日月潭雙龍吞日月的神話傳說,並加入了許多對於政治,歷史,與社會現況的看法,以影射的方式架構出心目中的神話世界。
=
歌詞:
號令 速退 逆鱗震盪怒竄黑煙
號令 速退 利爪揮揮兵敗山倒
刀起刀落 族人屍首 延綿十里長
腳踏白骨 寒風蕭蕭 離人哭斷腸
刀起刀落 遍地紅霜 不忍回首望
腳踏白骨 秋葉飄飄 離人哭斷腸
風起雲動 前方戰線 節節急敗退
雨落荒土 火舌蹂躪 沃土遍焦荒
風起雲動 族人屍首 延綿十里長
雨落荒土 寒風蕭蕭 離人哭斷腸
前方戰線急敗退 火舌蹂躪沃土荒
前方戰線急敗退 火舌蹂躪沃土焦
遠方天際紅光乍現啊 雷擎電 風雲變
我倆翻越窮山荒嶺 七七四十九夜
不畏血流 誓死奪回日月
遠方天際紅光乍現啊 雷擎電 風雲變
我倆翻越窮山荒嶺 七七四十九夜
金斧鉸刃已再現
眾勇士聽令啊 跟隨我倆
今日若不戰 明日為誰而戰
世世代代將永不見天日 奴役萬年
環顧四周殘肢斷首 群山裂 地破碎
今日若不死 明日為何活啊 明日為何活
眾弟兄拔刀迎敵戰 無畏頭斷求山河在
=
暴君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loodyTyrantTW
暴君Twitter:https://twitter.com/BloodyTyrantTW
=
2015/4/25,《水沙漣傳奇》專輯首發演唱會!
Facebook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622923287941066/
購票請洽:http://goo.gl/forms/GtEUtgRn5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1BzNlIGlpY/hqdefault.jpg)
心向群山 在 約書亞樂團 Joshua Band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追蹤並且分享我們的音樂
敬拜祢名 / Worship Your Name
詞 / 曲Written 曾晨恩Yosifu Tseng、陳逸宏 Ian Chen、李宛叡Rayya Li、趙治德Samuel Chao
演唱者/曾晨恩Yosifu Tseng
English lyrics translated by Joy Sung
Verse.1
祢測不透的愛
Your love immeasurable
從未曾向我隱藏過
Never hidden is Your heart for me
時時刻刻環繞我
Surrounding me every day
Verse.2
跟隨祢的過程中
As I walk after You, Lord
我開始讚嘆敬畏祢
My heart fills with awe and wonder
使我雙眼能看見
Making my eyes to see
Chorus
群山都在仰望祢作為
Mountains, hills stand in awe of Your works
眾海洋都俯伏敬拜祢
Each wave of the ocean worships You
繁星群起因祢而發光
Every star in the sky shines for You
眾天使圍繞在祢座前
The angels all standing around Your throne
我心何等渴望 如此的敬拜
My heart longs to worship with all that I am
歡慶祢名 美好的名
Lift high Your name, Your wondrous name
耶穌
Jesus
Bridge
歡慶祢名 美好的名
Lift high Your name, Your wondrous name
奇妙君王在我心
The sovereign King of my heart
大能的名 尊貴的名
Your mighty name, Your glorious name
耶穌
Jesus
-
製作人 Producer:趙治德 Samuel Chao、劉淑莉Lily Liu、孫立衡 Peter Sun
編曲 Music Arrangement:趙治德 Samuel Chao
鍵盤 Keyboard:趙治德 Samuel Chao
吉他 Guitar:黃正安 Small Ann
貝斯 Bass:簡偉倫 Weilun Chien
鼓 Drum:蔣孟平 Benjamin Chiang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tion:陳州邦 Ben Chen
和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陳州邦 Ben Chen
和聲 Background Vocals:陳州邦 Ben Chen、璽恩 SiEn Vanessa
剪輯 Editing Engineer:劉淑莉Lily Liu
錄音 Recording Engineer:褚治軒 A.C、李宛叡Rayya Li
錄音室 Studio:異象工場 Vision Production
鼓組錄音師:蔡周翰Chou Han Tsay
鼓組錄音室:Lights up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孫立衡 Peter Su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異象工場 Vision Production
-
奉獻 Asia for JESUS/ 約書亞樂團事工
https://goo.gl/5AAgQP
聯繫約書亞樂團:
https://www.joshua.com.tw/web/
-
約書亞購物商城:https://www.asiaforjesus.net/shop
約書亞樂團官網:https://www.joshua.com.tw
約書亞樂團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joshuaband
約書亞樂團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joshua_band/
約書亞樂團微博:https://www.weibo.com/joshuaband
約書亞樂團微信:joshuaban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a_ujyDK8DY/hqdefault.jpg)
心向群山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一千三百多年前,當一個年輕的唐朝女子離開長安,逶迤走過崇山峻岭,到達聖城拉薩之時,便註定了她背後的那條路從此繁榮,從此商賈雲集,從此,要承擔起一段歷史。這條路,就是唐蕃古道,那位盛裝的唐朝女子,就是文成公主。唐番古道東段最早叫羌中道、青海道。位於河西走廊的南面,是當時通向西域的一條重要輔道。每當河西走廊因為戰亂等原因不能通行的時候,在羌中道上往來的人就多起來。除了商旅和使者,還有求經的僧侶。早在唐朝的玄奘法師之前,就有許多佛教高僧在青海道的溝溝坎坎里,一步一步邁向虔誠化境。
麗江古城(或稱麗江古鎮),位於中國雲南省麗江市的舊城區,1997年12月4日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於2007年獲頒發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麗江古鎮始建於宋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當時麗江木氏先祖將統治中心由白沙遷至現獅子山。西元1253年,蒙古軍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1254年,蒙古設三賧管民官。1277年,改麗江路通安州。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歸順明朝,改設麗江軍民府,賜阿甲阿得木姓,封世襲知府。明末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鎮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當時麗江古鎮已有名。麗江古鎮曾是明朝麗江軍民府和清朝麗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稱「大研箱」(大研即大硯,因古城周圍群山環繞,流水縈迴,外型有如一方大硯)。清朝時改稱「大研里」,在清咸豐年間(西元1860年左右),古城大部分建築都毀於兵燹戰禍。民國以後改稱「大研鎮」。麗江古鎮,因為集中體現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1986年2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eDPRU2NSx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P91AuigVn5pb5e4OQVg1Td3ILqw)
心向群山 在 [心得] 2020,我最喜歡的10本書-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在這個疫病之年,我自己也面臨了悲傷的離別,
或許也因為如此,這一年我重拾許多大部頭的小說,
在這種動盪不安的時代,
能沈浸於某個不同於現在的國度與時空,
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撫慰,
藉由這些作家細膩與感性的文筆,
我暫時忘卻了當下的恐懼與憂鬱,
從這些同樣面臨人生關卡的角色中,
獲得了繼續好好生活的動力與勇氣。
2020年我一共讀完了50套書,
雖然量不多但大部分都很喜歡,
所以也是經過一番掙扎才挑出了我的Top 10,
以下排序僅為閱讀順序,無關排名:
在兩面灰色岩層之間,
我注意到一線薄薄的銀色岩層。
我把冰斧的鏟頭推進岩石裡,
試圖撬開岩層。
石塊應聲而裂,
我得以把手指伸到岩石厚重的頂蓋下方,
手指一提,岩石鬆開來,
就在那兩道灰色岩層之間,
那一公尺見方的棕色雲母在陽光下灼灼閃耀
──也許這是幾百年來照在它上面的第一道陽光。
就好像打開了一口銀子都快溢出的箱子,
也像打開一本書時發現內頁夾著一面鏡子,
又或者像打開地板上的暗門露出一窖裝滿時間的寶庫,
深得令人目眩,以至於我可能就一個倒栽蔥,跌了進去。
《心向群山》—羅伯特・麥克法倫
一開始是因為吳明益推薦而找來讀,
沒想到會如此令我愛不釋手。
雖然我並非愛爬山的人,
然而對於山景的神秘,
以及那些不畏懼高山凶險、而前仆後繼前往冒險的人,
我是充滿好奇的。
作者兼有文學的感性與科學的理性,
將橫跨數百年的登山史寫得令人讀來津津有味。
有些景色的面貌與氣味,
的確是到過現場才能如此栩栩如生地描繪,
然而若沒有人文素養的累積,
恐怕也無法以如此優美而精準的文筆勾住人心吧。
特別喜歡這本書的兩個部分,
其一是對於地質學的描繪,
他借用了一個詞叫做「深沉時間」,
薄薄一層沉積岩或許就代表了幾百個世紀的沉澱,
面對大自然長時間的雕琢,
人類會益發感覺到自身的渺小:
「時間的單位不是日、時、分或秒,
而是幾百萬或者幾千萬年,
這粉碎了人類的短暫尺度,
將之碾成薄薄的一片。
在思量深沉時間的漫長無垠時,
你會以既優美又駭人的方式,
面對你當下存在的完全崩解。」
其二則是對那些著迷於山而無視其危險的山難者,
他並非抱持著過往英雄式的想像,
而是幾近嚴厲的責難他們的自私,
讓愛著他們的親友面臨「把所愛的人輸給了山」這種哀痛。
***
你用筆、鍵盤寫小說,你媽用的是嘴。
嘴巴捏造故事,塗上顏料,添加人物,謠言便成立。
越虛妄的謠言,在這個鬼地方,就越令人信服。
謠言病毒,口沫傳播,我跟你說,你跟他說,
他去跟陌生人說,茄苳樹聽到了,水圳聽到,
魚塭裡的魚聽到了,荖葉田聽到了,菊花聽到了,
最後連遊蕩的鬼都聽到了。
風起,捲起謠言,傳播到每個人的耳朵。
《鬼地方》-陳思宏
好久沒有讀到一本令人感到酣暢淋漓的台灣長篇小說。
陳思宏的文筆遊走於人鬼之間,如此犀利又魔幻,
將台灣家庭裡會發生的各種「鬼故事」都如此生動地描繪出來,
讓你上一秒還因他的幽默與情節的荒謬而笑出聲來,
下一秒又為這家人與時代的悲劇而淌下淚來。
故事裡充滿著狗血的劇情,
然而你卻知道那並非憑空捏造,
現實可能反而比虛構還要更高潮迭起,
那些背叛、自殘、兇殺、家暴、違常的事件,
在這樣一個因保守反而壓抑出更多光怪陸離的「鬼地方」,
宛如注定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在謠言的助長下生出更妖豔的色彩,
並且直指人內心最深的恐懼,
讓人們因而得以理直氣壯的去驅逐、去檢舉、去歧視、去傷害,
那是來自於人最原始的渴望:排除異己。
正如同每個鬼故事中,
人總是比鬼更可怕,這本書也不例外。
然而這樣的鬼地方是家鄉,
這樣可怕的人是家人,
不管你逃到多麽遙遠的地方,
總有一天還是必須回到這裡,
而書寫是一種除魅,
讓我們一層層剝去謠言與假象,
即使這過程會令我們被辛辣的現實給嗆出淚來,也無法迴避。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我想起狄更斯的名句,
對這個時空的這個我而言,
或許可以解讀成:
這是人類史上最接近性別平權的時代,
但也因為這樣,太容易被當成「已經夠平等了」,
所以可以放棄進步的時代。
再進步一點,彷彿就要侵害了誰的基本權利。
《女神自助餐》-劉芷妤
正如同本書扉頁裡寫的:
「本書情節並非純數虛構,如有雷同,我很遺憾。」
在這八篇故事裡,
有著台灣女生日常會遭遇的種種苦惱與創傷,
有的隱晦迂迴有的則如此坦露直白,
就像是不同女孩在面對相似傷害時也有著相異的應對方式。
一直有種說法是台灣的女權已經很進步了,
是啊,比起亞洲其他國家,
台灣的女生稍微能活得有尊嚴一些,
然而真的已經足夠平等了嗎?
如果真是如此,為何媳婦總被嫌棄做得不夠好,
為何大齡女子在談姐弟戀時仍如此害怕自己的衰老被看穿,
為何不是穠纖合度的女孩無法接受自己真實的樣子,
為何在遭受任何與性有關的暴力時女人第一個是譴責自己?
把以上這些問題換作是另一個性別時,
你真的能夠斬釘截鐵地說,
台灣的性別已經足夠平權了嗎?
然而作者劉芷妤並不想藉由這些故事控訴什麼,
她反而是誠實面對自己內心深處也殘存的「厭女情結」,
故事裡的女孩們不斷剪裁自己以適應這個社會,
那些掙扎與妥協有時候一點也不符合女性主義者的政治正確。
透過一次次訴說,
一次次的經驗共享,
即使這些令人難過的事情仍無可避免地持續發生在社會的角落,
但只要有更多人明白這些事情背後所造成的傷害,
那麼有一天,
這些受傷的靈魂是否都能得到身旁人的擁抱,
哪怕只有一個人對她們說,
「我懂,這不是妳的錯」,都好。
因為如此,
讀完這本書的我沒有感到無可奈何的憤怒,
而是一種希望與反省,
期望自己有天能夠成為那個伸出雙手擁抱他人的人。
**
其實這不是公不公平的問題,
而是我們根本不應受那樣的苦;
因為是女性所以理所當然、因為是媳婦所以理所當然、
因為是娼妓所以理所當然,
這裡頭只有身份,沒有人,
也沒有關於人類幸福的視野。
好與壞是一體兩面的,
要是沒有社會,人就無法生存,這是事實;
但要是不認清社會有其陰暗面,詛咒就不會停止。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合著
第一次看不同作家就同一主題接力寫作的小說,
覺得頗新鮮,
更何況作者們橫跨了台、日、港三地,
藉由不同文化如何看待與「筷子」相關的禁忌與詛咒,
的確很有意思。
而一向對靈異題材有些苦手的我,
在閱讀的過程並未被驚嚇到,
我想是因為故事更著重在人性的善與惡上,
而不純粹在賣弄恐怖的關係吧。
因為書中各篇故事如果多談了恐會有爆雷的疑慮,
所以暫且不多提,
而身為台灣人我果然更為兩位台灣作家「薛西斯」與「瀟湘神」的故事所吸引,
尤其後者的〈鱷魚之夢〉不只是劇情峰迴路轉,
還將前面幾篇故事所埋下的伏筆做了很強大的串連,
導致負責收尾的陳浩基看來相當為難,
卻也因此另闢蹊徑將故事帶入不同的「次元感」,
這的確是不同作家同台競技才能激盪出的火花。
**
花園得要深入你肺腑,
該要改變你的心,
教它悲,讓它喜,
它得讓你欣賞人生中的無常,
時間的那一剎那,
就像最後一片葉子將要墜落,
最後一瓣花瓣快要凋零;
那一刻捕捉了人生一切的美和哀愁。
日本人所謂的物哀。
我們都在步向死亡,
日復一日,秒復一秒。
我們所吸的每一口氣,
都消耗我們與生俱來的儲量。
《夕霧花園》-陳團英
有別於過去我大多是先讀原作才看翻拍的影劇,
這部反其道而行,
因為林書宇導演的關係而先看了電影,
過了約半年才讀小說,
雖然兩者的故事細節有些許出入,
但兩個版本都各有令我喜愛的地方,
而比起電影聚焦在有朋與雲林間的愛情故事,
小說放了更多篇幅在歷史的描寫上,
在戰爭與殖民的殘酷下,
仍有些許人性微光照亮了黑暗,
也因而使得跨國相戀的男女主角間,
除了相知相惜的溫暖,
更有著難以言喻的國仇糾結。
整部小說圍繞著日式庭園的「借景」藝術,
園林師不只以人工的方式降服自然作物、使其彎曲扭折成自己所想要的模樣,
他們更進一步將大自然的四季變換放入自己所設計的畫框之中,
這便是借景的奧妙所在。
而正如作者陳團英在自序中提到,
在撰寫這樣的小說時步調快不起來,
正是因為他不疾不徐的細筆刻劃,
讓我們在紙頁間可以看見一座美麗的花園躍然而立,
看見一個女孩在殘酷的經歷下如何生還與復原,
看見一個男人在耐心打造園林的同時也修補了自己與愛人的靈魂。
我們身為讀者何其有幸,
能僅僅透過閱讀,
就可以不受傷害的走過這樣一趟療癒之旅。
**
正當納粹軍隊已經奪取幾個重要的權力中心,
正當維也納城裡瘋狂事件接二連三發生,
謀殺暴動、火災、聲嘶力竭地叫喊、
猶太人被拉著頭髮在滿佈垃圾廚餘的街上拖行,
就在強大的民主國家似乎什麼也沒看見的時候,
就在英國人上床睡覺並且安然打鼾的時候,
就在法國人做著美夢,
就在大家全然不在意納粹種種惡行的時候,
經過一番冗長的討論,聳聳沈重的肩膀,
疲憊,顯然厭倦的老米克斯出於無奈,
終於任命納粹黨的賽斯──英垮特為奧地利的總理。
《2月20日的秘密會議》-艾希克・維雅
很難定義這樣一本書,
如此舉重若輕,
在輕薄的篇幅中乘載著如此沈重的歷史,
但又不僅僅是史實的記述,
作者艾希克運用文學的妙筆,
將原本不被重視的歷史片段,
以小說的戲劇性重生,
讓人得以從中讀出其中的荒謬。
當世人大多將那場大屠殺的責任放在納粹與希特勒身上時,
他卻將目光放在屠殺前的情景,
災難並非一夕之間就爆發的,
而是當大家都不在意且別過視線的時候就在悄悄醞釀,
極權總是如此反覆試探眾人的底線,
直到他們再也無所畏懼。
正如書介上所說,
「希特勒只有一個,背後的惡魔卻有許多個」,
而這些資助他的企業至今仍未得到制裁,
不免讓人感到正義的廉價。
對我來說,在2020年閱讀此書,
更深刻感受到一種對西方民主國家的幻滅,
那些我們在民主化過程中一路仰望的「進步國度」,
原來也曾如此自私與無知,
甚至現在歐洲各國對中國暴政的視而不見,
對照當時對納粹的綏靖之舉,
讓人更深切體會到歷史果然總是不斷在重演,
更感到民主自由是如此脆弱。
如果說2020年有哪一本書撼動了我原本的人生價值,
這本書當之無愧,
相當推薦所有的台灣人都應該找這本書來一讀,
才懂得珍惜手中這得來不易的自由,
並體認到唯有依靠自身的強大才能真正抵禦極權的侵犯。
**
我總認為現代人無法順利結婚的原因,
則出在「傲慢與善良。」現代的日本,
人與人之間已經沒有明顯階級差異,
但每個人都太重視自己的價值觀,
每個人都很傲慢。
另一方面,活得愈善良的人愈聽從父母的話,
任由別人決定的事太多,
成為「沒有自我」的人。
傲慢與善良這兩種矛盾的特質經常同時存在同一個人身上,
現在就是這麼一個不可思議的時代。
那種善良如果過了頭,
或許就成了不知世事,也可以說是無知。
《傲慢與善良》-辻村深月
身為珍‧奧斯汀的書迷,
一開始就被書名給吸引,
還有封面的slogan:「懸疑戀愛小說」也很打中我,
因為對於單身多年的我而言,
戀愛與人心有時或許比兇殺案更燒腦懸疑。
故事從女主角真實疑似被跟蹤狂襲擊而消失的疑案展開,
真實的戀人架在一路追尋真相的過程中,
也同時揭開了真實在婚戀市場中苦苦掙扎的樣貌。
因為性格與年齡與女主角真實相似,
所以在閱讀的過程可以說是感到背上中了好多箭那樣扎心,
尤其是對於「善良」的新解令我印象深刻,
善良原本應該是種美德,
然而一味的服從到失去自我,
在面對惡意時甚至無法有反抗能力,
正如同真實的姐姐所說,
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未必能過上順利的生活。
而小說從一開始透過不同角色眼中呈現出女主角真實的另一面,
再到真實自身的辯駁與反擊,
是這本書後段最為精彩的地方,
也讓這樣從冰冷現實出發的小說,
最後能有個溫馨的收尾,
作者辻村深月的功力與野心可見一班。
**
我的一生都在讓生命沉寂,
然而,在此之前我從來不敢思索這個非永生時代特有的議題:
生命沉寂後還有什麼?
非永生人類這方面的概念多麽繁複多樣啊!
天堂與地獄;極樂世界與瓦爾哈拉;
轉世、鬼魂出沒,
以及數不清的陰間。
讓人覺得墳墓是一條有著百萬扇門的通道。
我們永生時代的人欠缺那種想像力。
生者不再思考死亡。
人們不再思索「不存在」是什麼概念。
身為心靈始終健全的永生人類,
我們不被允許沉緬於我們無法改變的事。
《殺戒》三部曲-尼爾・舒斯特曼
若不是在閱讀群組中看到許多人的推薦,
以這個略顯中二的書名以及三部曲的厚度,
我就要錯過這樣一個內容高潮迭起卻也極富省思意義的小說了。
探討永生的故事並不少見,
將主角設定為死神的作品也不算新鮮,
但這部被定義為「YA」的小說卻從開頭就展現了宏偉的世界觀設定,
更值得稱許的是作者並不耽溺於設定之中,
在情節的鋪陳及人物的描繪上也毫不馬虎,
讓人從翻開第一頁就徹底被這個世界給吸引,心繫主角們的未來,
不一路看到結局就會非常難受,
所以誠心建議請將三本書都借/買齊後再開始閱讀。
在《殺戒》的世界裡,
人類已經達到永生,
不只是絕症消失,
即使受了再重的傷也能被修復到完好如初,
於是在這個時代死亡似乎已不再是威脅,
然而為了平衡人口數量不超過地球的負荷,
「刈鐮」成為這個完美世界中的必要之惡。
儘管有相關的規定約束,
每個刈鐮在挑選死者上都有自己一套理念,
故事即由此展開,
當理應秉持公平原則的刈鐮開始「享受」自己的工作,
他與殺人成魔的兇手之間似乎也沒有差別。
作者藉由如此極端的設定,
將原本枯燥的生死哲學以及道德危機,
透過角色們的奇遇與交互論證,
讓人在沉浸於故事的同時,
也與主角們一起走過了這條並不簡單的思索之路。
**
「苦生。女人生來就在受苦。」
順慈生來便聽其他女人哀嘆這件事。
無論是作為女孩、妻子,還是母親,
她們得不斷受苦,直到過世。
苦生這個詞令她作嘔。
人生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她受苦受難,提供挪亞更好的生活,
結果依然不夠。
她應該教兒子忍辱負重,
像她如喝水般吞下去嗎?
到頭來,他拒絕為他的身份所苦。
她沒有告訴兒子終究要受苦,是否有失母職?
《柏青哥》-李珉貞
《柏青哥》是以在日朝鮮人三代為主角的小說,
作者以細膩的文筆慢慢刻畫女主角順慈的故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人物的增加,
到最後讓人為了書中這些因為戰爭而有國歸不得,
還有在故鄉卻始終被斥為異國人的在日朝鮮人感到深沈的悲傷,
他們明明是在日本出生成長,
可以講得一口流利的日文,
卻仍然只能拿韓國護照,在日本每三年必須更新一次居留證的羞辱……
「歷史辜負了我們,那又如何?」
他們不是推動歷史進展因而青史留名的大人物,
這些在史冊上無名的平凡人,
面對歷史的動盪只能無奈接受降生在自身的命運,
然而他們始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
無論世界怎麼變化,
主角一家人謹守著自己的原則,努力的活著,
因為他們要證明出身與血緣不是一個人的全部。
世界有時候很殘酷,
社會有時候冥頑不靈般地不知變通,
但他們還有彼此可以擁抱,
那或許是在亂世中唯一能夠緊握的微小幸福。
**
在旅行地點,
我們別無選擇的體驗著成為「無名小卒」的瞬間。
或許,旅行就是為了變成「無名小卒」。
隨著年齡的增長,
漸漸賦予自己的社會性身份,
很多時候會像監獄一樣令人透不過氣。
正因為這樣,
出門旅行才漸漸成了不是為了去確認自己是誰,
而是想要暫時忘記自己是誰的過程。
《懂也沒用的神秘旅行》-金英夏
在2020年讀外國遊記是很折磨人的一件事,
然而金英夏這本散文集談的並非個人旅途見聞,
如同韓文原書名「旅行的理由」,
他是企圖透過一篇篇文章整理與思索自己為何如上癮般的熱愛旅行。
比方說我們總是在行前做足了準備,
希望將一切意外的發生機率降到最低,
然而旅程中最令人念念不忘的卻往往都是那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正如金英夏記述他第一次去中國,
當年是社運青年的他,
原本懷抱著能看到理想的社會主義國家,
卻失望的發現這已是一個逐漸向資本主義靠攏的國度。
比方說他從自己喜歡飯店的怪癖中推導出自己內在的程式,
身在陌生的環境中他反而能夠感到安心,
因為「在暫時居住的飯店,
我們可以徹底從『看似吸收了所有傷痛的物品』中獲得自由。」
這或許也是一種逃離日常的渴望,
因為身處在日常中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該盡的義務、未完的工作、難堪的往事......
而一個陌生卻溫柔迎接你的飯店,
就像是能把人生暫時重新設定般,
為生活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角。
對他來說,
寫小說也像旅行一般,
他能浸淫在一個想像中的國度裡,
在那裏面沒有現實的瑣事煩心,
而是一切都存在著秩序,
出發與回歸都由自己作主,
彷彿從命運手上拿回了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最後他說,
人生也是一趟單程旅行,
如此一想,
那些在我們生命中來到又離開的人與物,
也都像是過客一般,
而我們唯一能做的,
就是在交會時盡情地款待對方,
或許就能讓離別的痛苦降低吧。
2020年以這本書作結,
期望2021年,
我能再次踏上一場充滿意外與驚喜的旅程。
其他遺珠:
《金翅雀》-唐娜‧塔特
《第4名被害者》-天地無限
《地球盡頭的盡頭》-強納森.法蘭岑
《等路》-洪明道
《陳澄波密碼》-柯宗民
《不當媽又怎樣》-凱特・考夫曼
--
*孤讀者的航行*
部落格:https://glenna1106.blogspot.tw/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onelyread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50.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09861926.A.90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