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2014年拒絕酒測案件數有409件,但2017年卻已經突破上千件,這不僅代表拒絕酒測案件大量提升外,也讓第一線值勤的員警暴露在危險之中。
綜觀行為人之心態,係抱持著規避刑事公共危險罪責任,選擇拒測而接受不會留下刑事案件記錄的行政罰,這也間接造成拒測逃跑的事件持續發生。
雖本次部分修法已有提高罰鍰,但是能否有效嚇阻拒測依然為未定數,除罰緩外應研擬相關配套避免第一線的警察人員受到傷害。
酒駕是世界各國均會面對的社會問題,面對酒駕的相關罰得也各有不同,就日本而言,酒精濃度的標準是0.03%,最高可判徒刑3年,罰金約4400美金。
加拿大的酒精標準是0.08%,初犯應判最低1000美金及一年禁止駕駛,再犯則最低徒刑30天及二年禁止駕駛,三犯則是最低120天徒刑以及三年禁止駕駛。德國的標準是0.05%,也有分初犯、再犯、三犯不同的罰則,行政處罰除了罰鍰、吊扣駕照之外,還有違規記點制度。
而美國的酒駕相關規則由州政府各別制定。大部分規定駕駛者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達到0.08%(也有部分州將標準調至0.05%),即算酒後駕車;針對21歲以下的年輕駕駛者,則採血液酒精濃度0.01%就構成酒後開車。
而處罰方式也因該州的規定而有所不同,例如罰款、拘留、參加教育學習課程、社區勞動、提高保費、吊扣駕照、監禁等等。甚至其中34州可以永久或暫時沒收車輛。
本次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三讀通過,納入了連坐責任、累罰、酒精鎖、車輛沒入、延長吊扣駕照時間等規範,但修法成效還需要持續追蹤與檢討,期許能有效遏止酒駕事件。
我們並不希望因為酒駕事件再造成民眾的生命危險,但酒駕事件非單一部會可以處理的問題,後續淑華會持續要求相關部會,從酒癮戒治到酒駕預防提出一個全面性的規劃與方案,從根源解決酒駕的問題。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email protected]...
德國 州政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1218紐約時報
*【Covid-19實時更新】
#加州ICU爆滿,死亡人數按小時計算。官員們說,在洛杉磯縣,每小時平均有兩個人死亡。每80人中就有一個被感染。
#美國再次打破單日新增和死亡病例紀錄。美國週三報告了超過3600宗死亡病例、超過24.5萬宗確診病例。就在美國準備迎接第二款疫苗的到來、慶祝一個被大流行徹底改變的節日之際,其疫情形勢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嚴峻。
#美國副總統潘斯將公開接種疫苗。據白宮消息,潘斯及其妻子將于週五公開接種輝瑞疫苗,美國公共衛生局長也將加入這項活動。川普政府表示,此舉旨在“宣傳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在美國人民中建立信心”。
#紐約市,公立醫院系統負責人Mitchell Katz博士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應對第二波冠狀病毒,公立醫院取消了擇期手術。
#拜登顧問之一Cedric Richmond對病毒進行了陽性測試。
#一旦獲得批准,歐盟的疫苗注射計劃將於12月27日開始。
#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Carl XVI Gustaf表示,這次大流行未能挽救更多生命,這是一次失敗,突顯出該國在疫情期間採取的封閉措施,相較於北歐其他國家太過放鬆。
#中國擬訂購首批外國新冠疫苗。復星醫藥與和輝瑞聯合開發疫苗的德國製藥商BioNTech達成供貨協議,獲得政府許可後,後者將向中國提供至少1億劑疫苗。如果交易獲批,這可能意味著,中國政府希望確保民眾能獲得一種安全的疫苗,以防本國候選疫苗未能達標或無法滿足需求。
#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宣布,將於12月28日進入全國封鎖。
#美國勞工部報導,上周初次申請失業保險的美國人數量仍然很高。在秋季早些時候下跌之後,申請補助數量上升,美國聯邦疫情失業援助計畫 (PUA) 的申請數約 45.5 萬,該計劃通常為不受體制保護的工人提供補助,例如臨時工或自顧業者。截至12日當週,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885,000人,高於預期和前值。勞工部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有超過2000萬名工人正在根據州或聯邦計劃領取失業救濟金。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0/12/17/world/covid-19-coronavirus#china-places-its-first-order-for-a-foreign-made-vaccine-and-other-news-from-around-the-world
*【法國總統馬克洪確診新冠,歐洲多國領導人開始隔離】
愛麗舍宮沒有提供有關馬克洪當前症狀的更多細節,目前尚不清楚感染是如何發生的。本周與他共進午餐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總理表示,他們將自行隔離。馬克洪上周還參加了一場歐盟峰會。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17/world/europe/macron-positive-coronavirus-france.html
*【國會放棄國家援助以確保刺激計畫,拜登面臨挑戰】
當議員們爭相對9000億美元的兩黨刺激計劃進行最後修改時,一件事變得越來越清楚:國會給即將上任的總統拜登及其為振興步履蹣跚的經濟,所做的努力都留下了重大挑戰。為了在數月的奮鬥之後達成協議,議員們同意排除州和地方政府的直接資金流,共和黨反對將其作為藍色州的“救助方案”,但民主黨人士表示,這是防止裁員和經濟痛苦的必要條件。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17/business/stimulus-state-local-aid.html
*【FDA小組批准了Moderna的Covid-19疫苗】
Moderna將成為第二家開始向公眾接種疫苗的公司,這使更多的美國人能夠獲得急需的疫苗,將把全國的疫苗接種活動擴大到農村地區和更多的醫院。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17/health/covid-vaccine-fda-moderna.html
*【暴風雪襲擊東海岸】
#迅速移動的風暴在週三和週四侵龍美國東北部,雨夾雪和大風襲擊,造成大量積雪。紐約州北部的部分地區遭尤其嚴重,積雪超過三英尺。從維吉尼亞州到緬因州,因暴風雪造成數百起車禍和至少六人死亡。
#紐約州賓厄姆頓的降雪量打破了紀錄,積雪41英寸,該城市於2017年3月創下的前兩天降雪記錄為35.3英寸。
#由於道路結果濕滑,導致數起致命車禍,航空公司取消數百次航班,冬季風暴在整個東海岸造成了危險的狀況,導致部份鐵路和地鐵服務被推遲。
#新英格蘭北部,降雪持續到下午。新罕布什爾州的部分地區降雪40英寸或以上,緬因州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降雪20英寸以上。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預測,乾燥和寒冷的天氣可能造成道路上嚴重積雪的危險狀況。
#暴風雪為疫情帶來額外的挑戰。重症監護病房和急診部門已因冠毒疫情超負荷,在遭受風暴襲擊的地區,醫院推遲了擇期手術以保持床位。包括紐約,巴爾的摩和康乃狄克哈特福德在內的幾個主要城市,由於預計會有大雪和大風,暫時關閉了病毒測試站點。
#AER的季節性預報主管科恩博士在最近的《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指出,儘管冬天總體上變暖了一些,但極端天氣事件也在增加,尤其是在美國東北部。從2008-9冬季到2017-18冬季,東北地區發生了27次主要冬季暴風雪,是過去五年中每年暴風雪總數的三到四倍。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0/12/17/nyregion/winter-storm-gail?&_ga=2.86101784.1047026313.1608172172-1218030500.1531835523#new-york-wakes-up-to-its-biggest-snowfall-in-years
*【政府調查顯示,墨爾本封鎖公屋違反人權法】
7月疫情爆發時,墨爾本九棟公屋的3000名住戶曾被強制隔離14天。調查報告指出,他們在隔離期間缺乏食物和藥品,並被剝奪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利,建議州政府向其公開道歉。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17/world/nightmare-lockdown-in-australian-towers-is-called-a-breach-of-human-rights.html
*【普丁回應納瓦爾尼中毒事件】
如果俄羅斯特工想殺死他,“可能已經搞定了”。在週四長達數小時的年度新聞發佈會上,普丁笑著回答了有關該國知名反對派遭軍用神經毒劑攻擊的問題。他堅稱美國情報機構是幕後黑手,但也意外承認,俄羅斯情報人員一直在追蹤納瓦爾尼的動向。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17/world/europe/russia-putin-navalny-press-conference.html
*【俄羅斯禁賽期由四年減半,仍無法參加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
國際體育仲裁法庭週四宣佈,俄羅斯禁止參加全球體育賽事的禁令時長將減為兩年。反興奮劑監管機構指責該國為尋求奧林匹克獎牌,運作了有史以來最複雜的興奮劑計畫。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17/sports/olympics/russia-doping-wada.html
*【誰能在新德里呼吸到乾淨空氣?】
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印度最致命的死亡因素,新德里是該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時報記者追蹤了在這裡生活的兩名青少年一天的軌跡,並記錄了他們在家庭、學校等各個場景的污染暴露情況。兩人中只有一個家庭負擔得起空氣淨化器,而這一差距可能會剝奪其中一人大約五年的壽命。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0/12/17/world/asia/india-pollution-inequality.html
德國 州政府 在 蔡正元 Facebook 八卦
川普輸在那裡?
川普連任失敗
原本不可能失敗
卻以232對306的選舉人票
輸給原本沒有機會的拜登
川普失敗的原因很多
最重要的是
新冠肺炎處理失敗
新冠肺炎是一個科學問題
只能用科學問題解決
但川普卻跟政治 經濟 宗教問題
胡攪瞎纏搞在一起
錯失良機害了自己
讓美國人大量感染和死亡
美國選民當然會拋棄川普
全世界各地領導人
只要賣力處理新冠肺炎
不管成績好壞
聲望都會攀登高峰
川普卻成了少數例外
實在令人詫異
第二對中國政策失敗
川普把生意經驗用在外交上
玩極限施壓的手法
用在弱小的友邦行的通
用在德國 法國就碰到鐵板
用在中國的結果只有自討苦吃
表面上中國捱了很多悶棍
實際上美國吃了虧也不少
今年11月份中國出口額
劇增20%以上就是最好的答案
美國再好的科技不賣錢
說穿了只是無用的存貨
最後會被超越替代變成廢料
看看多少科技商品
沒幾年早被淘汰掉了
沒有那一科技可以長久稱霸
何況沒有賣錢的科技
封鎖了華爲
也封鎖了美國
這個經濟學原理
不是川普沒想通
就是白宮幕僚都是蠢蛋
第三美國本身的問題
跟羅馬帝國衰敗的原因
幾乎一樣
美國本土自1861年內戰後
就沒有受到戰爭的催殘
還在兩次大戰發了財
趁勢崛起
戰後美國爲了跟蘇聯打冷戰
美國贏了
但美國到處興兵作戰
國力耗損也不小
反而中國和歐盟崛起了
成為三分天下的格局
美國一言九鼎的時代
已經是美國國力不可承受之重
美國未來想在海外打仗
不管是台海 南海 日本海
要贏的機會幾乎消失的乾乾淨淨
畢竟遠距作戰的成本
比近距作戰將高得無法想像
美國跟羅馬帝國一樣
已經把勢力範圍擴大到
美國國力無法支持的界限
想繼續維持只會衰敗下去
第四美國內部千瘡百孔
表面上美國有矽谷 華爾街
有好萊塢 有名牌大學
但大部份的州蕭條到
不堪聞問的地步
美國白人有大學程度只有20%
其他黑人 拉丁人就更不用說了
而且大部分都是野雞大學
年輕人卻揹負著沈重的學貸
離開沒有回報率的爛大學
基礎建設落後 貧富嚴重不均
種族衝突日趨嚴重
自己引以爲豪的聯邦民主體制
在新冠肺炎考驗下
已成了政府治理的世紀大笑話
第五川普自己的問題
川普沒有學到羅斯福的招式
任用美國的精英
而自創品牌用了一堆龐佩奧之流
不走向失敗實在很難
川普政府明知應該蓋高鐵網
卻被航空和軍火集團綁架蓋不了
明知要跨州調動醫療資源
卻被各州政府和大藥廠聯合壟斷
川普用人又都是出自這些背景
不玩殘自己才怪
總之
川普可惜了
未來將成為美國政治學家
研究失敗總統的病例
永遠被踩在灰頭土臉的個案檔裡
德國 州政府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fantasy@fantasy.tw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今天又是疫情變化的一天,讓我們來聽聽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怎麼看目前的疫情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從6月21日至今,已經做了4933人快篩,其中偽陽性有15人,PCR檢測後4人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北農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可怕」,指出確診率不到0.1%。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目前已經打了1700多劑疫苗,預計周五前造冊的4000多人都會打完,也強調公司造冊後就要負責任。】其實北農的老闆是農委會,所以看到好久不見的陳吉仲出來害我嚇了一跳,怎麼忽然跳出來,北農的群聚開始在五月中,難道這一個月之間中央都不覺得北農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嗎?不過目前北農要保持運作,一邊還要進行疫情管制,真的做得到嗎?我們請王任賢醫師來分享一下他的看法,到底北農應該要怎麼處置呢?
另外,北農的人流量一天可能高達兩萬人,又有各種來自各縣市的蔬菜水果,中南部真的都沒有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嗎?
另外,王理事長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也寫了這次廣州的篩查十分有效率,目前這次DELTA病毒在廣州的狀況,和整體封鎖篩查的狀況到底如何,台灣能夠預先抄作業做好準備嗎?但這種強勁快速封城的狀況還是造成了國際航運的嚴重問題:【全球陷入塞港夢魘,全球第四大、中國大陸第三大深圳鹽田港的港區已正式通知所有的客戶,作業量逐漸恢復當中,最快要到6月底有望全部碼頭恢復作業。貨攬業者表示,原本要進鹽回港的貨大部分都還在排隊等進場,現在手上的貨都「滿出來」,到月底才能全面恢復,急單還是要拉到別港口出貨。】難道篩查沒有甚麼更容易的替代方案嗎?
另外,根據德國之聲今年五月的報導:【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週三經過馬拉松式的磋商後,制定了德國如何逐步解封的策略。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提供民眾免費快速篩檢的機會。預計自下周開始,聯邦政府將會承擔快速篩檢的費用。每人每週可以獲得一次免費檢測的機會,地點可能位於檢測中心、診所或工作場所,由受過訓練的人員執行。其中幼兒園保育員、兒童、學生和教師都是快篩措施的重點討論對象,以確保學校及幼兒園能保持開放。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週四表示,德國已訂購至少2億份自我檢測試劑以及8億份快篩試劑,供應商目前有1.5億份存貨。自我檢測試劑的使用原理與快篩試劑相同,由鼻子或咽喉取樣,使用者可自行檢測,無需專業人員協助。】另外,今年五月開始,德國也修正了相關的逐漸開放的規定,【根據最新法規,疫苗接種者和痊癒者將無需提交陰性檢測結果,就可以出門購物、理髮或參觀植物園等等。除此之外,接種者和痊癒者還可以在私人空間不受限制地訪友會客。不過,完成兩劑疫苗接種14天後,上述取消限制的措施方可生效。】
另外,根據geneonline的報導,原先大受期待一堆人投資的CureVac竟然三期臨床實驗結果令人失望,連百分之五十都沒達到:【Pfizer/BioNTech 與 Moderna 的 mRNA 新冠疫苗是各國施打的熱門疫苗,德國藥廠 CureVac 同為 mRNA 新冠疫苗的開發商,雖研發速度偏慢,但因其疫苗儲存條件較佳與量產成本較低,仍具有與 2 大 mRNA 疫苗開發商競爭的潛力。然而,CureVac 最新出爐的第 2b/3 期期中臨床數據卻讓它失去了入場競爭的門票,抗輕度至重度的 COVID-19 有效性僅 47%,未達到預期標準。
臨床試驗 HERALD 招募了來自歐洲與拉丁美洲的 4 萬位受試者,並在共 13 種以上新冠變種病毒遍及的環境中試驗。結果指出,134 位感染 COVID-19 的受試者中,有 124 個案例源自變種病毒,其中 57% 受試者是受到高關注變異株(VOC)感染,也就是那些已有文獻證實能降低新冠疫苗與療法功效的病毒株;其它變種則包含 Lambda 變種病毒(C.37,祕魯)與於哥倫比亞發現的 B.1.621。】可是我們高端的疫苗感覺信心滿滿的ㄟ,都不會覺得自己三期有可能出問題嗎?
著名的喜劇演員李秉穎還在自由時報的訪問裡面表示:【李秉穎指出,這種攻擊就是「雞蛋裏挑骨頭」,先攻擊沒有三期、再攻擊審查委員,什麼東西都可以拿出來批評,但這真的對台灣民眾是好的嗎?國產疫苗如果不能如期上市,最高興的會是誰?他認為台灣防疫受挫,最高興的絕對不是台灣人民。】那全世界到底除了台灣之外有哪一個國家已經使用免疫橋接代替第三期認證疫苗,沒有的國家是不是都不認同台灣獨創的政策,對台灣不好?
另外,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內從5月11日確認社區本土病例,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累計超過1.3萬名本土,且有超過500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重症統計,有2444人屬於重症,當中大部分是60歲以上有1639例。60歲以上重症率達到35.8%。】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巴黎的研究數字:【這項刊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研究強調,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更為嚴重。研究人員將今年3月與4月8萬9530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病患的資料,與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底間4萬5819名因季節性流感住院病患的數據作比較。】在這份法國研究中,進入加護病房的比例是16.3%,而死亡率是16.9%,如果照這個數據來看,法國的死亡率比我們高,但我國的重症比例也還是比較高,到底有甚麼原因呢?
【call out新竹Justin】分享故事:
1. 帶爺爺奶奶和外公都施打過AZ疫苗了。爺爺和奶奶是我帶他們去打疫苗的,新竹市搞了一個大型戶外疫苗接種站;當天報到量體溫消毒、查驗證件(會特別對健保卡跟身分證以上都會過卡)、醫生問診打疫苗、休息30分鐘,其實過程還算順利。
打完疫苗後長輩其實都沒什麼狀況,但打疫苗前有請他們帶平常在吃的藥給醫生看確認沒問題才打,也有現場等30分鐘才離開但其實真的很多長輩根本不想等30分鐘打完就想走。
但是當問到第二劑疫苗何時能打時,護理人員則表示要看疫苗何時會到…
2. 三級警戒下身為一個碩士應屆畢業生說實在感覺我們被政府拋棄,疫苗沒我們的份、紓困沒我們的份、因為疫情有些職缺沒有再開了,但我們又能怎樣罵了政府會聽嗎?只會找專家學者來定紓困方案,但那完全不符合真實民間狀況啊。社會上20-40歲年輕人誰關心過我們?只有選舉喊出一堆打高空政策,實際上有哪個政治人物關心過我們。
20-40是台灣勞動力生產主要一群我們可能稅繳的沒有大老闆多,但付出勞力對國家貢獻總有吧?每個行業都說要優先打疫苗官員也跟民眾搶,我真的很希望國家沒有拋棄我們。
#王任賢 #北農 #疫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德國 州政府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 在8號的下午,破獲了一件針對密西根州長惠特梅爾( Gretchen Whitmer )的本土陰謀。嫌犯意圖在11月3號的大選前,綁架這位民主黨籍的州長,並且這個極端組織還曾經規劃爆破密西根的高速公路,還有武裝攻佔密西根州政府的總部。在破案記者會上,惠特梅爾公開譴責總統川普蓄意縱容右派極端組織,煽動人民之間的仇恨。
根據報導主謀的這個Adam Fox因為不滿州政府防疫封鎖的政策,覺得憲法給予他的自由被剝奪,才會憤而採取行動。那是工作窮到要破產了,所以才這麼生氣嗎?其實也不是,新聞是說,他最早開始生氣是因為常去的健身房因為防疫被關閉,所以才會開始計畫要抗爭。
如果健身房被關閉就要綁架州長,那被裁員是不是就要發動內戰了?我猜是後來跟一些一樣不滿的人聚在一起,越討論越不爽才會變得這麼激動吧。而且他好像還組了一個臉書社團,號召大家一起來反抗這樣。
不過臉書社團很容易被被發現,所以FBI也早早就接到線報啦,說欸有個組織叫做「 Wolverine Watchmen 」,這個「 Wolverine Watchmen 」可不是金剛狼守護者,Wolverine其實是狼獾啦,而狼獾則是密西根的吉祥物,人家是狼獾守護者。FBI一接到線報,然後馬上就派人進去臥底,還在人家密會的時候直接錄音,完全是罪證確鑿,閃都閃不掉。這一次有六個人被逮捕,最高好像可以求處到無期徒刑。
可以判到無期徒刑的程度,看來他們可不是在塗鴉牆上罵一罵而已,據說他們這個組織還一直積極的跟一些武裝團體接觸,到處收購槍枝、爆裂物,還有跑到郊外測試炸彈。完全就是認真要來硬的。所以被針對的密西根州長惠特梅爾才會這麼不爽,她說川普一直放縱這些極右派團體,這些人才會越來越猖狂。
密西根州長惠特梅爾說的放縱是什麼意思?川普有出錢贊助還是什麼聲援之類的嗎?其實這就是之前左派媒體常常講的嘛,說川普都不願意公開譴責這些團體,都裝作沒看到,這樣就算放縱啦。不過要說川普沒有譴責激進團體,其實是錯的,川普其實也有譴責激進團體,只是可能跟她想像的那種,「這些激進分子都是邪惡大魔王!」不太一樣,但是他有說這些人的行為不值得學習、不應該被鼓勵。
不過之前總統大選辯論會的時候,新聞都還報說川普講的話幾乎就是在刺激跟鼓勵這些極右派團體嗎?當時主持人就有問川普說,你願不願意現場譴責白人至上主義的民兵和組織,拜登就直接舉例:proud boys。結果川普在辯論會上,叫他們stand back and stand by,只有前一句還可以說在譴責,加上後面那一句,突然就變成好像是在指使他們耶。
雖然當場川普這樣講是有疑慮,但是其實第二天在他接受福斯電視台專訪的時候,還是有說他譴責這樣的行為,還有說他其實不太知道proud boys是在幹嘛的。不過這種事情左派媒體就也輕描淡寫帶過。不過川普其實後面都會加一句說,左派的激進團體也要有人處理一下。結果大家就只會把重點放在這裡,說他在批評左派團體,忽視右派組織的問題。
但左派媒體就也不能說川普對右派團體「都」不表態,「都」默許人家亂搞吧?他其實也是有說不應該、不支持有暴力行為,但是左派媒體就只會抓著這個猛打說,川普沒有按照左派媒體想要的批判方式批判。其實不只左派的媒體啦,右派的媒體也是。一模一樣的情形交換立場也是有在發生,因為左派也有激進的團體啊。右派媒體也說拜登都放縱左派激進組織啊。
的確美國左派也是有很多激進組織,比如Antifa,他們就是激進的反法西斯組織,其實他們反很多東西啦,反法西斯、反納粹、反白人至上、反資本主義,有的人甚至會支持無政府主義,除了反法西斯之外其實沒有很明確的主軸。這個Antifa也是有發生過很多暴力衝突,他們就直接說「暴力是合理的自衛方式」。有在川普的就職典禮破壞公物啊、去年也有在波特蘭跟右派團體起衝突,好像就是proud boys,是沒有動到槍啦,不過兩邊都有拿武器械鬥這樣。之前還有發生過有極右派的名嘴要去柏克萊大學演講,結果被Antifa的人丟汽油彈,演講直接取消。川普在5月底的時候也在推特上說要把他們歸類在恐怖分子,就是一個真的很激進的組織。
所以我要說的是,右派媒體也會說拜登都對這種團體視而不見,縱容暴力橫行。但其實根本就也是有,其實拜登有很多次都在譴責暴力行為,說凡是會危及性命、波及商家和社區安危的都是錯誤行為,也有說譴責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無論極左或極右都一樣"。不過這種事情右派媒體,比如說福斯,也是會輕輕帶過啊。
現在美國兩邊的媒體其實都很偏頗。都只報有利自己立場的內容。不過屏除政治,美國的媒體整體來說還是有很高的標準的。重點是媒體閱聽人也要隨時要保留自己的判斷。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德國 州政府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加州野火燒」vs.「奧斯卡新規」。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加州野火燒」獲得66.8%的票數。
加州野火這條新聞真的是最近美國各大媒體的頭版頭,美國加州從8月中雷擊引發火災後,就提前拉開了今年野火季的序幕,現在各個城市都被煙霧籠罩,整個很像沙塵暴一樣,非常誇張。這場大火真的超嚴重,不只加州發生森林大火,加州北部的奧勒岡州、更北的華盛頓州,也都有很慘烈的火勢,地圖上看起來可能覺得小小的沒什麼,但其實每塊區域都是幾千公頃在燒,現在整個美國西岸的沿海城市都變成橘紅色,有民眾說一覺醒來還以為自己在火星,真的跟電影裡的世界末日很像,我們也有網友留言說,煙霧甚至已經飄過國界跑去加拿大溫哥華,當地pm2.5已經紫爆了。根據外媒報導,這場延燒一個月的大火已經奪走至少26條人命,還有數十人下落不明,數千個民宅被毀,至少180萬公頃土地化為焦土,相當半個台灣的面積。奧勒岡州州長還說,當局正在為「大規模死亡事件」做準備。現在因為很多地方剛燒完或是還在燒,大家還不能進去,所以無法評估火災破壞程度,也還沒辦法確定傷亡數據。
很多人就問說其實美國西岸應該每年都在燒,但今年怎麼會那麼嚴重呢?原因就是氣候變遷!其實加州夏季本來就非常乾燥炎熱,8月16日當天加州南部沙漠地帶死亡谷國家公園(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一度測得攝氏54.4度的高溫,創下1913年以來全球最熱紀錄。這種乾熱天氣就會導致密集的雷暴現象,就是瘋狂閃電沒有下雨,加州8月中的時候,一週就發生上萬次閃電,是1980年代以來最密集的紀錄,那閃電就非常容易引發森林大火,另外氣候乾燥也導致森林裡的枯樹越來越多,就是非常棒的助燃物,因此高溫乾燥、閃電打下來再加上風一吹,很容易就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這次的大火除了天災還有人禍。像是南加州一場大火,起因竟然是一場「寶寶性別揭曉派對」,「寶寶性別揭曉派對」是近年在歐美非常流行的活動,通常懷孕第20週就可以透過產檢知道寶寶性別,那準爸媽會要求超音波掃描師不要當面告知是男是女,而是寫在紙上放入信封封好,再由準爸媽交給一兩個值得信賴的人,這個人開信封得知「謎底」後,在全程保密情況下,根據寶寶性別來籌辦派對。通常透過切蛋糕,展示蛋糕切面是粉紅色或藍色,來象徵懷了女兒或兒子,或者是拉開氣球,看看噴出來的是粉紅色或藍色碎紙花。然後這種派對就越玩越大,大家都想要跟別人不一樣,什麼煙火、煙霧手榴彈、爆破裝置樣樣來,先前也有鬧出人命過。然後這場發生在「聖伯納地諾」(San Bernardino)的火災,就是因為當地有一對夫婦5日舉辦這種派對,為了耍噱頭,使用一個煙火裝置,結果射出去之後,附近的野草迅速著火,這對夫婦狂奔到車上拿水瓶想滅火,結果當然沒用啊,只好趕緊報案,附近居民也被迫撤離。
不過這次山火其實也燒出了外界很多疑問,明明樹林裡這麼容易發生火災,到底為什麼大家還要跑去這種野火好發區蓋房子呢?其實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城市房價真的太貴了,我們先前都住過加州嘛,像舊金山、洛杉磯這種地方,賣腎都住不起,州政府為了解決住的問題,就會施壓地方政府多蓋一些房子應付住房需求,否則拿不到州政府的補助,那未被開墾的山林野地就理所當然成了目標。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加州的「索諾馬郡」(Sonoma county),1964年的森林大火只燒毀了幾百間民宅,但2017年又發生了一場差不多面積的大火,就摧毀超過5000間房屋,顯示當地人口成長了很多。那在三年前的大火之後,當地官員受訪的時候就說,這種事情一定還會重演,因為站在政府立場,他們沒有權力去叫人民不要重建家園,主要有兩個考量,第一是財政:你不重建就會讓人口外移,沒有人就沒有稅收,對地方財政會是重大打擊,沒錢去支付義務教育、垃圾清運、警消部門的薪水,站在經濟的考量下,重建是復甦的唯一辦法。
很多人會說重建可以蓋好一點的房子!像是提升標準、用防火建材之類的啊!不過這就遇到第二點「情感上無法」。這些一夕間一無所有的屋主,勉強住在車上或半燒毀的房屋裡,只希望政府用「最快最便宜」的方式,幫他們重建家園,讓他們的生活盡快回到軌道上,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沒有地方官員會忍心說不,或是拿自己的烏紗帽開玩笑。另外還有一個是,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靠雙手重建家園這樣的觀念似乎變成一種「美國精神」,每次天災後官方就會喊話說:「我們的第一要務就是重建家園!」就好像不重建就等於「投降」,放棄了你的老百姓,放棄了你的選民。結果現在就是燒掉重建、重建又被燒掉這樣一直惡性循環下去。最後恐怕要靠保險公司拒保、讓房市崩潰,才能終結掉這個循環,但就是非常殘忍啦!
雖然氣候變遷的問題我們沒辦法馬上就解決,但至少可以把災害的損失降低,例如根本就不要把房子蓋在野火區,而已經存在的社區,也要靠政府幫忙遷出危險區域,才是目前最能夠治本的方法。大家也不要覺得加州大火跟我們沒關係喔,在台灣也是有很多人把房子蓋在順向坡、土壤液化區,這件事情也非常值得我們思考,人類與大自然爭地的代價,我們扛得起嗎?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