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馬殺雞.我抽】《建築的故事》尾牙抽選PART兔!!
各位尾牙抽到禮物或獎金了嗎?
如果可以選擇,你願意賭一把參加一年一度的抽獎?
還是所有獎金和禮物換現金,平均一下變成每月的加薪?
這個選擇可能有點嚴肅,而且也不太可能改變 XD,
我們還是回到今天的主題好了,拿到獎金規劃一下去旅行吧。(咦)
「當你造訪一棟建築時,可能會想知道是誰打造的?
以及他為什麼要打造這棟房子?
當你凝視建築物,對裡頭的人產生好奇時,
就會明白那棟建築物的獨特之處。
每一棟建築,都有值得娓娓到來的故事」
二十一世紀前,應該窺看建築演變的16棟重要建築!
用故事認識建築,看圖了解建築,
如果跟多拉A夢借時光機,
你最想要回到哪一棟建築剛完成的時間點親眼目擊?
(請不要用會搭多久時間或怕暈機之類的做考量喔)
1. 征服時間的國王:左塞爾金字塔(西元前2650年)
2. 人民的遊行隊伍:帕德嫩神殿(西元前447年)
3. 城市之心:聖索菲亞大教堂(西元532年)
4. 主教的夢想:巴黎聖母院(西元1163年)
5. 天子居住的城市:紫禁城(西元1406年)
6. 完美的房子:圓廳別墅(西元1567年)
7. 皇帝的哀思:泰姬瑪哈陵(西元1632年)
8. 法國最富有的人:子爵堡(西元1657年)
9. 皇家修道院:梅爾克修道院(西元1702年)
10. 沼澤上的城市:聖彼得堡(西元1703年)
11. 玻璃宮殿:水晶宮(西元1751年)
12. 建築學校:包浩斯學校(西元1925年)
13. 登峰造極:克萊斯勒大樓(西元1928年)
14. 建築師的草圖:雪梨歌劇院(西元1959年)
15. 變革的年代:龐畢度中心(西元1971年)
16. 三思而後建:麥稈捆之屋(西元2001年)
從以上16棟建築中,你的選擇是____(遞麥克風),
請在下方分享你的理由,我就會抽出三位令人轉身的答案,
得到 三采文化Suncolor 提供給我們的《建築的故事》(原價750元)除夕放鞭炮前截止,限台灣地區喔!
謝謝三采提供我們這次的尾牙贈品喔~~
◎看博客來: http://goo.gl/FGj1c5
同時也有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聲鳥鳴,劃破長空。 拍翅下,見三圍六村環抱出屏山一貌。蜿蜒着的屏山文物徑,古木蒼翠,偶爾幾幢青磚土瓦明清建築老房子,石牆上的斑駁,在無聲歲月中落地生根,盤踞在石縫磚隙中,一身老氣,對照出旁邊高聳的新型村屋,卻又顯得特別驕矜。 那是一千年以前的事兒。渺渺時空,茫茫人海,都從中原南下,先在江西再往...
建築演變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望鄉台>
一排排的亡魂步上奈何橋,同時有另一條長長的人龍在橋的旁邊向外伸延。
人龍十分擠擁,排隊的顯得十分焦急,不斷向前引頸眺望。
一河之隔便可轉生,那他們還在盼望什麼?
我沿著人龍追溯盡頭,那是一個崖邊的高台。
每個站在高台的鬼魂都在啼哭,竭力地盯著遠方。
如果站在那高台,我又會看到什麼?
-------------------------------------------------------------------------
望鄉台,原指古代久戍不歸或流落外地的人為眺望故鄉而登臨的高台(既可能是人為建造的,也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後來,隨著道教鬼神觀念的成熟和佛教地獄體系的引入,道教逐步把望鄉台從現實建築演變為虛幻存在﹐成為神話傳說中,進入地獄的鬼魂們可以眺望陽世家中情況的地方,有時也借指陰間。
望鄉台的由來
在中國古代,有北宋龍圖閣直學士、民間傳說中的第一清官包拯(俗稱包公、老包),在死後出任陰間的閻王的傳說。
據說,包拯最初是出任的是第一殿閻羅王,因為地獄第一殿是距離陽間最近的地獄建築,又因進入第一殿時各路鬼魂尚沒有飲孟婆湯, 鬼魂們對陽間的生活和親人們還存有眷戀之心,因而常常有鬼魂登上陰間的名山,企圖再回望一下陽間的情景,但他們卻無法望見。
在這種思親欲見卻不得相見的煎熬中,不少的鬼魂都在深夜暗自啼哭,聲音悲慘,催人淚下。作為第一殿閻羅天子的包拯心地善良,大慈大悲,聽聞此事,動了惻隱之心,命鬼差建築瞭望鄉台,並 將其遷至天子殿旁邊,允准陰曹亡魂遙望自己生時的家鄉與親人。
因此,望鄉台又稱「思鄉嶺」,成為了陰間鬼魂遙望陽間的窗口和活人與死人聯絡感情的聖地。
建築演變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八卦
中華民國課本不教的臺灣人臺灣事。
【業餘寫作者 × 偏門研究員】
這次三餘書店 TaKaoBooks三月份《時行sî-kiâⁿ》主題與裝修職人有關,KUN特別在老照片專欄中,再次介紹對高雄建築演變歷程頗有影響營造業者—蕭佛助。
蕭佛助自日本時代開始,從小木工跨足到土木建築領域,影響力持續至戰後,更是高雄第一個取得甲級資格的營造廠,一直到1960年代,都還是高雄建築營造界中,建設數量最壯觀者,有「建築專家」之美稱。同時他是位對城市發展非常有願景的先驅,以娛樂產業帶動及復甦城市發展的概念,陸續興建許多大型戲院,豐富了土地開發的消費活動,帶動百廢待舉的城市發展。
綜觀蕭佛助的一生,見證了高雄的移民歷程、營造產業以及城市建設之發展變遷,還曾引領高雄走向嶄新的繁榮面貌,同時亦為「澎湖人建設高雄」的最佳代表,顯示了澎湖幫的深遠影響。有興趣對蕭佛助的故事有進一步了解,也可以再參閱拙作《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時光]一張老照片看營造商蕭佛助的故事
http://www.takaobooks.tw/magazine-info.asp?id=470
#業餘寫作者
#偏門研究員
#老照片 #專欄
#高雄歷史 #建築
#移民 #澎湖幫
#澎湖人 #三點水
#戲院 #老戲院 #販厝
#大舞台戲院 #中都戲院
#建築專家 #第一甲級 #富華營造廠
建築演變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一聲鳥鳴,劃破長空。
拍翅下,見三圍六村環抱出屏山一貌。蜿蜒着的屏山文物徑,古木蒼翠,偶爾幾幢青磚土瓦明清建築老房子,石牆上的斑駁,在無聲歲月中落地生根,盤踞在石縫磚隙中,一身老氣,對照出旁邊高聳的新型村屋,卻又顯得特別驕矜。
那是一千年以前的事兒。渺渺時空,茫茫人海,都從中原南下,先在江西再往廣東後遷居於此,得豐盛水土,自稱「客家」,勤儉刻苦,莫失莫忘,且保留了中原古韻。
天真地以為能攀星摘月的七層古塔「聚星樓」,某年風災後只剩下三層,靜默地立在原地。古雅風流倒映在地下出現的一口古井,那一汪清澈冰涼的水中育有搖頭擺尾色彩斑斕的錦鯉,只是架在井面的鐵柵欄狠狠地破壞了錦鯉圖的美感。曾有不少文人進士,寒窗苦讀浪漫軼事的覲廷書室,門前一對蒼勁有力的端莊黑字「德澤流芳、祟山毓秀」,仍舊雋刻在硃砂紅木上,以書香墨魂冷眼河山變改、戰火無情和世事更易,正是千古江山,英雄無覓。
尋常巷陌中,那株開得姹紫嫣紅的簕杜鵑,一樹紫紅放肆任性的開在三層高的村屋前,然而再矚目也不及寫着「屏山盆菜」的大字招牌。
惜舊。一碟一碗皆有情
招牌底下昏黃的舊店裏,一時被兩邊一列長架上堆放着過千的碗碟所震懾,罎罐碗碟、沙煲罌罉,銅皮木製陶瓷,公雞、萬壽無疆、蟠龍翻雲、清花等花紋,有些是民國,甚至清朝時候製的,全是舊食具,也有盆菜、九大簋古盛器。短毛頭圓臉兒的店主鄧聯興(聯哥),伸手把器笑謂:「全部都係呢條村好多家村屋拆嗰陣時丟嘅,我唔保留就冇㗎啦!」
聯哥是這盆菜店第三代傳人,也是屏山鄧氏的後人。隨時代變遷,圍村生活一點一滴改變了,舊東西正在消失中,他很想保留這裏的一事一物。碗碟叢中,電話猛烈又急促地響起,幾乎是從早到晚響不停,原來不少識途老馬惠顧過他,從此愛上那獨有的圍村客家風味,每年如燕歸來,都會在喜慶時節訂盆菜、九大簋。他拿起電話對客說︰「冇送貨㗎!對唔住!」
一般盆菜店為增生意,多設外送。聯哥寧願賺少些錢,卻堅持傳統,規定只可在鋪吃,或可訂在祠堂內的大地堂吃。「盆菜、九大簋屬於我哋圍村宴席菜,外送拎出去市區食,完全唔夾!要喺我哋條村食,咁先有風味!」他竭力保衛不單是一個失傳飲食,還有它的良美附景──
這天,就有村民大排筵席吃九大簋。「我有盆菜同九大簋,但九大簋佔咗生意嘅七八成。九大簋出面少做,係我至有!」聯哥、兒子Jeff、大廚及四五個女工,早在各有各活兒在忙,有的在巨型鑊前炒呀炒;有的將各款食物舀進銻盆,包上保溫錫紙;有的張羅執拾餐具和食物搬上貨車。眾人浩浩蕩蕩乘着車沿鄉村小路,直抵盛宴氛圍。
顯赫。祠堂寶地見昌盛
「九大簋,傳統喺祠堂食!」
頂着七百多年的歷史,鄧氏宗祠的雕樑畫棟,青磚紅瓦,在風霜刀劍下,仍汨汨細流着官宦世家一時的顯赫,鄧氏後人在此祭祖、慶祝節日喜事、父老子孫聚會等,無法撼動的熱鬧場面,記載着族人的昌盛,如一樹繁花。
繁花散落處,是這個過萬呎的大地堂前,擺好的二十多圍筵席,喜氣不言而喻。「通常我哋村民結婚、BB滿月、舊時新居入伙,同埋點丁燈,先會擺九大簋。傳統一圍枱人係雙數,所以要坐八仙枱。」八仙枱其實是四方枱,坐八個人,後期改為圓枱,人數再沒有規定。
開席了!祠堂門前的一根火苗,燃點藥引,數十萬台的紅衣鞭炮就措手不及在耳邊炸開,硝火及散開的紅衣頓時在空氣中飄飄而下,驚惶的心被期待開餐的興奮掩蓋。「喺祠堂擺酒近村屋,祠堂門前燒炮杖,村兄弟聽到炮杖聲,就知道開餐,走嚟食。」
上菜講次序,先來的是湯,其他出場不分先後,離不開雞鴨豬手冬菇……中間上子薑菠蘿,消滯去膩,最後才是小盆菜。「食到咁上下,主人家會逐枱敬酒,都係最長輩嗰個行先,譬如結婚,就由老爺奶奶率領。」
鄉情。添飯加菜作叮嚀
吃九大簋,味道其外,碗碗藏鄉情,像添菜,「主人家客氣啲,客人嚟到好似唔夠食,覺得唔好,會抽個裝食物嘅桶,譬如冬菇豬肉,睇吓邊啲唔夠,逐圍添加。」如有吃剩的菜,也會送給朋友親戚,充分如俗語說「又食又拎」般慷慨豪情。其他沒有請來的,主人家都會分給同巷,或隔離巷的鄉里,這份鄉土人情在城市裏,真正少見。
舊日請喜酒,取好事成雙,連餸菜也呈雙數,如「四簋」、「八簋」,但客家人認為九大簋的「九」與「久」同音,有長長久久之意頭,才有九缽。其實九大簋還有一款飯,加起來共十款,就是飯菜齊備,十全十美,人生的圓滿就捧在一手間,見證於觥籌交錯中。「以前唔係咁富有嘅,請食盆菜已經好好。係富貴人家,捨得使,先請九大簋,請最好嘅俾人食!」
昔時九大簋食材貴重,主人家一頓飯宴,揮擲千金萬丈豪氣。聯哥自小就見識有錢人排場,筵開百席是閒事,設流水席,大宴群親好友吃足三天三夜不足為奇,相比今天這樣的場面,當年盛況,由衷地帶點悲壯。
一碗。百菜百味筵席盛
「九大簋矜貴在每一樣餸都係獨立,唔似盆菜嘅食物混埋一齊,一菜一碗,比盆菜好食。」
簋,在古代是貴族放食物的器皿。他們客家人吃九大簋就用九個大簋放食物,後來簋經過演變,叫兩杉四缽。「杉,係大碟。缽,即係大湯碗。用碟同碗將餸分開嚟裝,唔好撈埋一齊。」
現時九大簋已全然以碗盛載,還因應時節調校不同菜式來宴客。「天冷天熱唔同,天熱煮清啲嘅好似梅子鴨,天冷煮南乳鴨,就濃啲。」口味的轉換,使人不易生厭。菜式獨立,百菜百味,使味蕾每次都有新衝擊,吃出其中的風味,這才是九大簋精緻之處。
近年在香港,大時大節吃盆菜愈演愈烈,愈趨普遍,但對吃九大簋,大眾多聞所未聞。
「做九大簋好少人識。譬如我同村都曾經有人做過,味道唔得,冇咗啦!美心啲大廚都嚟試食過,跟足啲餸推出,出晒報紙、電視,最後都係冇做。你唔係我哋圍村人,又唔係好似我做咗咁耐,係做唔到嗰種味!」聯哥帶點自豪說。
客家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九大簋菜式在不同村或會有差異,主要視乎村內有甚麼食材便用甚麼,如村有魚塘,便有淡水魚。或者宴席主人家的要求,捨得出錢的,便有山珍海錯。聯哥則身為屏山鄧族,傾盡識才,續承庥美。「我由細到大喺條村嘅九大簋大多都係呢九款,陳皮鴨湯、了酸豬手、黃酒雞、南乳鴨、炸門鱔、雞汁燴花菇、魚肉丸、子薑菠蘿、小盆菜,加埋雞鴨飯,總共十款。」
獨特。自家佳餚自家味
做九大簋,逐樣做,炆、炸、煮、燉、燴、滷、醃樣樣齊,比起盆菜,工夫多,利錢低,但聯哥廿多年來,仍恪遵一份客家人特色。其他人依循抄襲,卻做不到同樣的美味。他的九大簋味味是精品,首重用料精。「我哋嘅炆豬肉同了酸豬手,係用每朝劏嘅新鮮豬。」連炸門鱔都是新鮮即日捕,門鱔來價貴,外面會用較平宜的炸芋頭、炸花枝丸代替。「圍頭客家近海,舊時喺大埔東嘅海面有好多門鱔魚,所以我哋嘅九大簋一定有門鱔。」
再者,聯哥是元朗原居民,魚販和豬農必然將新鮮門鱔及本地新鮮豬先預留給他。而且坊間沒有多少人做九大簋,要煮出真正味道,他須用圍村傳統的獨有調味。「炆豬肉嘅麵豉醬,係用黃豆加麵粉自己整;黃酒雞嘅黃酒,用糯米同酒餅自己釀;子薑菠蘿嘅子薑,每年六七月啱時候用醋嚟醃,味道先正宗。」調味可說是做九大簋的靈魂,更重要還有手藝。
「煮九大簋,主角係做小盆菜嘅炆豬肉,豬肉炆得好,啲汁滲到入盆底嘅蘿蔔、豬皮同枝竹,成個盆菜都好味。」
他選腩肉和前胛,斬了件,燒熱巨鑊,下油,加入豬肉、香料、糖,之後加水。大灶火力猛,豬肉容易黐底,所以要揸起大鑊鏟不停攪動。一鑊豬肉,炆上一小時,來來回回翻廿多次。要懂得用力,不須太大力,順着力去剷。豬肉炒到六、七成熟,才下麵豉醬和南乳,既不黐底,醬料香味發揮得最好。他還有秘技,就是炆好的豬肉,不要趕着吃,攤放兩至三小時,更臻入味。
眾望所歸的炆豬肉,樣子紅彤彤,乾淨利落,不見有油水蔓延,鬆軟不油膩,吃時展露山賊氣質一口吃掉,入口的瞬間,豬皮帶點嚼勁,豬油與醬汁完美的邂逅,令嘴角上揚的味道,毋須言語,就有口水直流的魔性!
宗親。人人為我厚恩情
這無法停口的炆豬肉,手法技藝是傳承自聯哥父親,也是他人生的第一個大恩人。他父親以前在村裏務農,懂煮幾味撚手家鄉菜。遇有同村喜事要煮盆菜或九大簋,就會叫他來幫手。
「老竇完全係義務,永無托手踭,每次做完喜事,封番封利是仔,小小心意!唔會賺到錢。大家同村,你幫我、我幫你,人情味好好﹗」聯哥憶述說。聯哥十一歲起,就跟父親到祠堂煮九大簋,他充當小幫手,切菜起爐生火等。「我好鍾意做呢樣嘢,有得玩又有得食!」而父親負責掌勺,他看得多,慢慢學會了煮筵席菜。酒菜圍繞,鄉親為屏,長年累月浸淫在筵席的氣氛中,團聚的熱鬧、鄉里的恭親,種下對老鄉土深微綿邈的感情來。
九五年,其父因年邁而退休。「成條村都冇人做,我唔接手做,九大簋就會失傳!」他惟有繼承父親的衣缽,把手藝延續下去,也保留了當時碩果僅存的盆菜和九大簋。
「老竇係業餘,搵唔到食。我要開鋪,煮九大簋嚟做生意。」起初他的字號寂寂無名,三日打魚,兩日曬網,大拍烏蠅。同村的人知道他的難處,也念起他兩父子經常為村出心出力,都不時帶朋友回村,藉詞宴客,特意叫聯哥煮九大簋,讓他有生意可做。甚至容許他在富濃烈圍村色彩的祠堂擺席。
「最感激係同宗兄弟鄧達智,市區人先至認識我。」九五、九六年時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與傳媒、文化界,在圍村吃過聯哥煮的盆菜宴後,經過報道,盆菜開始廣受大眾認識,聯哥越見名氣,即使沒賣廣告,生意大旺。連明星周潤發、甄子丹、郭富城,政界唐英年、葉澍堃等名人都是常客。
人情,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交心而生。「老竇教我,對鄉親要好,因為同村都係兄弟,自家人,有力出力,有心出心。」他對父親的教誨,仍刻記在心。像是每年清明拜山祭祖,他一切都以村事為先,年年為此都推卻不少大宗的九大簋生意,也幫族人煮山頭。只要村裏要他幫手,他從來都是義不容辭。
每朝六七點,天邊方呈魚肚白,沉睡的鄉村,巷弄後小門半掩,漆黑中廚房亮着一團燈光,冒出縷縷煙霧,傳出咔嚓咔嚓聲響。一個肥圓身影,汗涔涔地已提起鑊鏟,鏟挖着鑊中豬肉,繁忙的氣力活早就展開了。聯哥臉上仍含笑說︰「我幾乎日日都咁早,一直做到晚上六七點,十二三個鐘㗎!但一啲都唔辛苦!」
他奮力以煙火、菜甜、肉香,留住屬於圍村風味的九大簋,以食物的味道譜寫宗族和鄉村人情的記憶,透過節日、慶典,寄語一代又一代人的祝福,不忘祖、不忘根,如一根無形的絲線,把人與人拉近了。
撰文:孟惠良
攝影:陳秉謙、魯雋華
屏山傳統盆菜
地址:元朗屏山塘坊村36號(屏山文物徑路口)
電話:2617 8000
營業時間:11am-9pm
詳情: http://bit.ly/2UxOwEC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網站: http://etw.hk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建築演變 在 老王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噴泉是一種古老的建築,隨著技術的演變,建築師們在設計噴泉的時候手段越來越多。噴泉是一個城市的景觀點,噴泉是由人工構築的整形或天然泉池中,以噴射優美的水姿,供人們觀賞的水景。夜晚,曼妙的水姿配合燈光,是一個城市的一道風景線。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心,公共噴泉往往有著無限魅力,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外來遊客,人們都很喜歡欣賞噴泉水柱擎天時的壯觀景象,享受傾聽流水叮咚作響的悅耳聲音時帶來的美好感覺。老王在此為大家盤點一下全球十大奇特噴泉, 每一個你都不能錯過。
0:53 月光彩虹噴泉
2:05 皇冠噴泉
3:00 日本時間噴泉
3:25 卡律布迪斯噴泉
4:06 水龍頭噴泉
4:55 金屬鏡像噴泉
5:30 施華洛世奇噴泉
6:38 特雷維噴泉
7:45 財富噴泉
8:50 浮游噴泉
建築演變 在 李聽 Youtube 的評價
❤Hi.我是李聽 希望能分享有趣的影片給大家!
►Youtube免費訂閱連結 👉 https://goo.gl/yvVJx7
►YT贊助成為頻道會員 👉https://reurl.cc/vDaok1
--------------------------------------------------------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eelisten2017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私訊 ❤
►實況直播twitch 👉https://www.twitch.tv/leelisten2017
可以與觀眾粉絲即時互動❤記得按下追隨~
#Minecraft
#小光
#我的世界
#創世神
建築演變 在 台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演變 - Pinterest 的八卦
Pinterest Lite. 節省裝置上的空間. 註冊. 造訪. 儲存. 台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演變Taiwan, Elementary Schools, History, Architecture,. Ming-Ta Hsieh. 219 名粉絲. ... <看更多>
建築演變 在 台灣演義:台灣建築史(1/3) 20110814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