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高樓 #上海中心 試運營
歷時八年,世界第二、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27號正式投入分步試運營,大廈高632米,來自500家單位的4000多名建設者書寫了中國建築史的新高度。“上海中心”屹立於黃浦江畔,體量猶如豎起來的外灘,整棟大廈除了酒店可能要到明年開業,其他所有功能區都將在今年陸續投入試運營。#中國經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都勻市位於中國貴州省南部,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距離貴州省省會貴陽146公里。鎮遠古鎮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長江水系上游和貴州東南部,處於貴州高原東部武陵山餘脈的崇山峻嶺之中。地處湘黔兩省的懷化、銅仁和黔東南三地區五縣接壤交匯之處,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鎮遠古城是一個多元化...
中國建築史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 少林寺 |豫遊中原 | 28 >
「請問,這裡不是要舉行武林大典嗎?」
我向一僧人遞上了請柬,充滿疑惑地問。
「什麼武林大典?你是要看“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吧。」那僧人微笑著。
「那音樂大典太精彩,聽說已經沒票了。不如我帶你遊覽一下我們少林寺吧。」
我還未弄清是什麼一回事,那僧人便領著我穿梭紅牆石刻之間,來到「大雄寶殿」前。
後山不遠處,是一片青翠的農田。
-----------------------------------------
~大雄寶殿~
少林寺總面積為三萬多平方米,中軸線建築共分七進,整個建築氣勢宏偉,塑繪精緻,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獨特風格。
少林寺現存碑刻300多塊,比較有名的碑刻有《大唐天後禦制詩書碑》、《乾隆禦碑》、《三教聖像碑》以及宋代四大書法家的碑刻、明朝書法家董其昌撰文並書丹的《道公禪師碑》等,這些碑刻在書法和雕刻藝術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少林寺共有500多平方米的千佛殿壁畫就有320平方米,整個畫面質精美,五百羅漢形象逼真,恣態各異此畫是明代萬曆年間繪製,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色彩和線條依然清晰明瞭,是中國藝術品寶庫中的珍品,堪稱少林的「鎮寺之寶」。
~少林石雕~
少林寺是中國石刻藝術的寶庫之一,特別是初祖庵大殿,簷柱、內柱、內外群肩石及神台四周,都有精美的浮雕。初祖庵為1125年(北宋宣和七年)修建,至今仍保持著初建時的面貌,這些浮雕均為建殿時所刻,刀法粗獷,古拙勁健,構思巧妙,雕刻精美,是少林寺石刻中的珍品。石柱共十二根,雕有樂伎、童子、飛鳥、海石榴花、寶相花、牡丹花及卷草紋等。殿內四根石柱上,均雕天王像;南邊二柱天王像上方刻有祥雲騰龍,北邊二柱則刻有人頭鳥。
在大殿東、西、北三壁的群肩石上亦雕刻有精美的浮雕,內壁多為人物,如僧人、童子、仙人、武士等;其中的羅漢圖,僧人身披袈裟,拱手合掌胸前,神態虔誠,或盤膝而坐,或合掌站立,肅穆恬靜。外壁多為動物,如麒麟、海龜、馬、牛、羊、象、飛龍等;其中的飛龍圖,兩龍相對飛舞,前者回首相望,後者奔騰向前,首尾相應。所有這些浮雕,均以波濤洶湧的海水為背景,造型生動,意境悠遠,呼之欲出。大殿神台須彌座束腰部分的石雕,精刻獅子滾繡球、卷草圖案。獅子口銜繡球、飄帶,在海浪般的卷草中跳躍,連綿不斷的圖案猶如行雲流水,加強了動感。神台背面刻一幅山水人物圖,畫面上山巒重疊,花草茂密,樹木蒼勁,田園整齊,遊方的僧人,趕驢的山人,待渡的行人,古老的寺……
~塔林~
塔林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少林寺西約250米,為歷代和尚的墓地,佔地約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來歷代古塔230餘座,是國內最大的塔林,有磚、石和磚石混合結構的各類墓塔。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餘為清塔或時代不詳者。有單層單簷塔、單層密簷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等,式樣繁多,造型各異,是綜合研究中國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歷代和尚的墳墓,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死後,把他們的骨灰或屍骨放入地宮,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層數的多少,主要根據和尚們生前對佛學造詣的深淺、威望高低、功德大小來決定的。少林寺塔林現有232座塔,佔地面積1.4萬多平方米。歷經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數量最多、價值最高的一個古塔建築群。塔的層數不同,一般為一至七級,高度約在15米以下,造型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柱體、椎體;有直線形、拋物線形;有瓶體、喇叭形。種類繁多,形態奇妍,這些塔是各歷史時期的代表作,是綜合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書法、雕刻藝術的寶庫。
郭沫若曾題詩曰:「邵元撰寫照公塔,彷彿唐僧留印年;花開花落漚起滅,何緣痛著陳言?」
塔林是一座宏偉的建築群,既是研究中國建築史、藝術史和宗教史的珍貴寶藏,又是國內外參觀旅遊者的遊覽勝地。
-----------------------------------------
#歷史 #文化 #故事 #河南 #少林寺
~專題推介,盡在知史~
《合久必婚》
http://www.mychistory.com/?uid=0.4.15.0&page=1
中國建築史 在 跟著Andy逍遙世界遊 Facebook 八卦
白居寺始建於1418年,也就是十五世紀初,位於西藏江孜縣城東北隅,距拉薩南約230千米處,日喀則東約100多千米,平均海拔3900公尺。白居寺的藏語為「班廓德慶」,意為「吉祥輪大樂寺」。白居寺在西藏非常頗富盛名,因為這座寺廟有兩大別的寺廟沒有的特色:其一是寺廟建築融合薩加(花),噶舉(白),格魯(黃)三教風格。特色之二是白居寺中有一座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白居塔,建築風格類似尼泊爾的博達佛塔。
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其建築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紀末至十五世紀中葉後藏地區寺院建築的典型樣式,也是其中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且具有紀念碑性質的大型建築群。白居寺由大殿、吉祥多門塔、紮倉和圍牆四大建築單元組成。由於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禮,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薩迦、格魯、噶舉等各派和平共存於一寺,每個教派在此寺內都擁有五六個「紮倉」。所以白居寺從興建之時就形成了格魯、薩迦和噶舉三派共存一寺的局面。這種格局以及因此而來的各派嚴謹治學的寺風此後一直保持,使白居寺在林林總總的藏傳佛教寺院中獨樹一幟,聲名遠播。
白居寺旁的白居塔,它的正名叫“菩提塔” ,也有“十萬佛塔”之美譽。十萬佛塔全名叫做”十萬件文解脫大塔”,藏語稱這座塔為“班廓曲顛”,意為“流水漩渦處的塔”,這流水指的便是日喀則地區的年楚河。白居寺就是因為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這座特別的佛塔外型類似尼泊爾加德滿都的博達大眼睛佛塔,是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而建成,塔總共有九層,高達32公尺多,其中包含77間佛殿、108個門、神龕和經堂等,在中國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珍品。殿堂內繪有十餘萬佛像,因而得名十萬佛塔。塔內另有千餘尊泥、銅、金塑佛像,所以也有佛像博物館的美譽。
白居寺的壁畫也是非常有名的,壁畫所表現的題材十分廣泛,主要包括顯密二宗、佛傳故事和本生故事等等,尤其是在繪畫方法上較之西藏其他很多寺廟,獨具特色。寺廟內因為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壁畫與雕刻佛像,所以吸引大批遊人來此朝聖。這批壁畫最特別是壇城畫,據說這些珍貴的壇城畫是後藏著名高僧布頓大師的手繪,所以其藝術價值無可比擬。
中國建築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都勻市位於中國貴州省南部,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距離貴州省省會貴陽146公里。鎮遠古鎮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長江水系上游和貴州東南部,處於貴州高原東部武陵山餘脈的崇山峻嶺之中。地處湘黔兩省的懷化、銅仁和黔東南三地區五縣接壤交匯之處,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鎮遠古城是一個多元化融合的古城,漢民族與侗族等20 多個少數民族、和睦相處,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閩粵文化、土著文化與城外文化的融匯,使鎮遠成為多民族、多宗教、多社會的博物館,被專家稱為“世界文化保護圈”。鎮遠古鎮是一座充滿崇尚山水、崇尚文明、崇尚文化、崇尚和諧精神基調的古城。長期以來,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國文化在這裡相互滲透、交融,形成了獨特包容性文化,有“傳統文化迷宮”之稱,青龍洞留下的富有哲理的格言、對聯等可佐證。當時地方京劇、花燈戲、河燈、社火的繁榮,商業與軍事的格局合理,城外防禦軍事體系渾然天成,體現了“威鎮遠方軍事的強駑之首”而“雲南麗江之末”的軍事演變過程。充分發揮了雄霸黔東大門軍事堡壘和中國南絲綢之路作用。而今鎮遠人民仍保持著質樸、淳厚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每年舉行各種民間傳統活動,如:“三月三”、“九月九”等。其中源自明代的端陽龍舟文化節,以舞陽河為賽場,極具盛況,久負盛名,充分展示出“歌舞地”吳敬梓《儒林外史》語的古樸絢麗風采。民間傳統活動的興盛,反映了鎮遠經濟文化的繁榮。鎮遠是中國近代重工業的發祥地。青溪鐵廠,是張之洞、李鴻章“洋務運動”的產物,"天字第1號"鋼錠現仍存放在鎮遠,造輪船下洞庭入長江,是近代工業傳統古驛道,也是現代工業——貴州青酒集團所在地。鎮遠古城歷經千載滄桑,至今城址未變,古韻悠然。鎮遠古民居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上改造成山屋,吊腳樓、回廊等多種形式的山莊式院落。既重現了江南庭院的風貌,又 體現出山地建築的佈局;即有堡壘式的森嚴,又兼有商賈大戶的豪氣。這些建築是木石結構的完美結合,小處可見精雕細刻的花草魚蟲,大處則顯出揮灑自如的豪放,它們是明清時代“西南都會”人們安居樂業的真實寫照,又表現出商人財源通達的商業理念。江南與山地的完美結合,使鎮遠的民居成為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觀。鎮遠的民居建築中最絕的就是“歪門邪道”了。凡開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門絕不會與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決不與大廳正對,而是有意地將門的朝向轉一個角度,斜斜地對著街道,即所謂“邪”(斜)道。老住戶們說這“歪”與“斜”是遵從風水先生的說法:“以南為尊”是一種富貴之相,又能“財不露白”。

中國建築史 在 社區文化感動行銷/中國建築史 - 逢甲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請問有人修過,通識社區感動行銷陳介英,建築系中國建築史黃郁軒,這兩門課嗎?不曉得適不適合外系修課非常感謝.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