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永和豆漿記憶】
永和豆漿在永和的原創店,你去過嗎?
生意鼎盛,尤其是消夜
舊時光裡沒有24小時連鎖超商
深夜裡想吃個燒餅喝碗豆漿
真的是搭計程車的車資比豆漿還貴
#永和好吃的還有很多
#店開不夜通宵營業
#驅寒妙品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78/09/23
圖說:台北市交通,永和清晨即景車輛行駛逆向車道,交通警察網開一面。
來源:聯合報
攝影:陳進榮
歷史新聞節錄
【1978-10-11/民生報/08版/餐飲】
南北各式點心早餐各有所長
【本報訊】港式、蘇式、北方飲茶之外,大小咖啡廳都賣西式早餐,三十五元至五十元之間,土司、火腿蛋、咖啡、果汁,一成不變,西式早餐最考究的是希爾頓飯店的早晨西式自助餐,菜式豐盛,二三知友,所費不多,足以增進友情,如偕情侶同餐,情調尤美。台北原始性的早點是豆漿大餅油條,本來豆漿店都開設在永和,為了要吃豆漿,不惜乘計程車長征,一套大餅油條,一碗豆漿,至多十幾元,車資卻要化一百多元。永和的豆漿店,它的特點是一天一夜廿四小時不歇,成為台北夜市觀光節目之一。自從「喜萬年」在忠孝東路開設以後,吃豆漿油條原始早點的不必捨近就遠了。最近市區內又陸續開了幾家,裝潢衛生都勝於永和。
【1978-02-25/聯合報/08版/萬象】
永和鎮上的小吃
豆漿、燒餅、油條 早已馳名大台北
油粿、肉羹、煎包 排隊立等蟹殼黃
【顧景唐】台北縣永和鎮與台北市不過半座中正橋之隔(北半橋屬北市。南半橋屬北縣),別看它地方雖小,十餘年來的發展卻很迅速,特別是小吃,種類繁多,物美價廉,且各有它的特出處,很值得做一個介紹。
過中正橋在頂溪站下車,行數十步,兩旁就是遠近馳名的豆漿店。
永和豆漿厚稠稠的,是它的特色,若干年前,端上一碗,浮面起衣,這種情形近年已較少見,雖然如此,永和的豆漿比起台北市或是其他地方那些淡薄得喝不出豆漿滋味的程度,還是勝上一籌。至於油條、燒餅由於調配得法,鬆脆適口,不黏牙齒,絕沒碱味,可說是老少咸宜。
每家除了歷史悠久的甜、鹹爐餅外,近年都有蔥油餅、蘿蔔絲餅和蛋餅的供應,此外加上小籠包、餃子等以增廣號召,花式上已不像過去那樣單純、保守。
永和豆漿還有一點與眾不同的特色,是打從傍晚六、七時起至翌日上午九、十時止,店開不夜,通宵營業,給那些夜戲晚歸以及影視、歌星、演員、舞女、新聞從業人員……等人不少方便,尤其隆冬季節,熱騰騰一碗下肚,確是驅寒妙品。
走前數十步,右為文化街、左為竹林路,這裡匯集不少南北口味的小吃店攤,包括冷熱飲,點心、如肉羹、肉圓、麵線、魷魚羹、粽子、湯圓、包子、餃子、兔肉、牛肉、螺肉、火鍋、海鮮……各式俱全,彷彿台中市中華路的縮影,其中比較特色的是文化街永和戲院前的蝦仁羹和蛋包蝦仁,花枝魷魚羹(兩種混合)。竹林路原十七巷口(中信公司附近對面)有個江浙籍的露攤,專烘蟹殼黃、有蔥油、芝麻二種,每天早上六至十時,下午三至六時各製作一次,每爐六十個,上下午各出一、二十爐,特點是質料道地,香甜酥口,風味佳美,所以攤內全家夫婦兒女動員;攤外顧客立候,雖沒有大排長龍,但每製一爐,瞬息即罄;也有一人包下一爐,常使後到者徒手而返,現在雖已漲到二元五角一只,十餘年來盛況始終不衰。
永和路(竹林路附近)大康西藥房隔壁有家不過半間店面專賣紅豆湯、綠豆湯的小店,他的紅豆經過一番挑選,甜濃適中,火候到家,不像一般偷工減料,看起來濃稠稠,其實是加了太白粉的紅豆湯,吃不出一點紅豆味來,另外粥拌豆和苦茶,也有其與眾不同處,是愛吃甜點的老永和常喜光顧的地方。
復興街口華南銀行旁邊有個專賣油粿(芋艿和米粉製成的圓糕)的小攤,別看它到處有售,是浸在油鍋中文火慢煎瞧不入眼的點心,由於配料合宜,吃起來香噴噴的極有風味,很多常臨的老顧客,於裹腹充飢之餘,還要包幾個回去帶給家人甚至餽送親友哩。
隔壁小攤的蒸排骨,也是上菜市場主婦們喜歡解饞的所在,一到晚上,同一地點,代之而起的是個專賣各種蛇肉、蛇丸、蛇粉和蛇湯的攤子,可以說是永和最早、最久的獨門生意(現在樂華戲院對面也開了一家大店)。
仁愛街永和路口,有家店面不大的板鴨店,除了門市零售外,還兼代客燒烤、油淋、鹽水雞鴨,工候到家,味鮮肉嫩,鹹淡也適中。
仁愛街的右邊(原郵局對面),聚集了許多當歸鴨、當歸羊肉、鵝肉擔、海鮮等小吃攤,也是消夜、充飢的好去處。
一路前行,鄰近教會中和堂,近年開了家揚州食堂「味和園」,以硝肉、乾絲、豆沙鍋餅見長,干絲作料講究,滋味鮮美,鍋餅別有風味、硝肉也頗不惡。缺點是必須耐心等候,急性子和有事在身的人不宜作座上客。
樂華戲院對面(永和國劇社樓下)有一家賣生煎包的上海飯店,包的全是瘦肉,較之時下只見白菜和肥肉的生煎包子,確有霄壤之別;這家的油豆腐線粉湯也不賴,為便利上班人員進早點,早上特在戲院門口加設一攤供應。豆沙粽子的豆沙,全是炒製的真正純紅豆,非常可口。
肉粽也是揀選上肉醃製數天後才包,所以非常入味,絕非一般急就章浸泡醬油後即行包製的鮮肉粽所可同日而語。樂華戲院旁邊有個出售肉圓、魷魚羹、四神湯的小攤,營業不錯,其實隔壁巷子內類似的小吃店何止五、六家,但是生意可就比不上這個露攤熱鬧了。
樂華戲院的後門旁(自強路站下車的右邊巷子內)有幾家小吃店攤,其中最叫座的要算香肉,牌子很老,幾乎終年有賣,經常可以看到人們一杯在手,嚼皮吐骨,其樂陶陶。要吃香肉,中山路、保平路上也有公開寫出招牌的,目前售價每碗三十元,火鍋六十元,香肉的來源是否有問題(如經過毒殺等等),筆者不敢保證,有意嚐試的吃客,請你自己鄭重考慮。
每屆夜晚,保福路一段是各種地攤薈集之區,熙來攘往,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其中有家專賣赤肉湯圓(帶有五香味的瘦豬肉湯糰)和芝麻湯圓的小店,祇要你走過,經常可以見到陳列著三、四十碗預先置就作料的湯碗,準備隨時將已經煮熟的湯圓,滾熱後供應顧客(唯恐臨時忙不過來),純粹台省口味,風味絕佳。
如果你搭二三八號公車或公路車去南勢角或中和鄉,在永和路站下車,對面有家餛飩大王,他們家的大餛純,堪與中華商場二樓的老牌溫州餛飩媲美;還有豆沙蟹殼黃,香酥甜美,恰到好處,算得上獨步永和。
福和路永和路口,有兩家毗鄰而居的吃食店:一是天津肉餅和肉粥,每種六元,調味得宜,食量不大的人,一個肉餅、一碗肉粥,十二元錢就可吃飽,稱得上價廉物美。一是隔壁孫東寶鐵板牛排、豬排(其實與台北中山北路某條巷子內的孫東寶扯不上關係)不過火候到家,不像有些店家烤得老老的咬它不開。
福和路中正路口有家掛著「雞肉飯」大招牌的小吃店,供應蚵仔煎、雞肉飯、肉飯、魚圓燙、肉羹、豬血湯………售價為五元至十三元,純粹台省口味,吃客用流不息,看似便宜,其實每種吃下來,一算數十元,胃口大的老饕也許肚皮還難填飽哩!
福和路上有家裝璜得很古典型的餅舖,綠豆糕、花生糕、杏仁糕、豆沙、豆蓉小月餅、老婆餅、雞油餅、盲公餅、核桃酥、鮑魚酥、還有每屆中秋的各式月餅……純粹廣東風味,十年前開設在中正路大新巷口,名既不彰、店也不大,由於製作精良,信用保證,始終如一(毫不減味),現在產品遍及台北市各區大小食品店(而且還有仿製品一較短長),那位由港來台打天下的中年女主人,終日周旋於店堂、顧客間,經營有方,業已名遂利就,成了富婆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匠弄Cooking Alle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匠弄。廣東鹹肉粽 | 2葉3葉4葉5角粽 Glutinous Rice Dumpling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Guangdong/ HK Style 圖文食譜: https://cookingalley.blogspot.com/2018/06/glutinous...
廣東粽綠豆 在 沈智慧 Facebook 八卦
朋友傳給我,就連我吃素,都能感受到他的無奈與不滿!他說:
「紀念一下2020.12.24立法院通過的法案!
2021.01.01起告別的食物:
鮮肉包、水煎包、蒸包、鍋貼、水餃、蒸餃、煎餃、水晶餃、三角餃、餛飩、炒手、刈包、肉圓,碗粿、蔥肉餅、胡椒餅、小籠包、火腿三明治、越南法國麵包、豬肉餡餅、叉燒包、叉燒酥、咖哩餃、肉嗲、蛋肉吐司、燒賣、豬血糕、香腸披薩、卜肉、龍鳳腿、豬肉捲餅、滷肉綠豆椪、港式臘味蘿蔔糕
香腸、臘腸、肝腸、臘肉、火腿、肉乾、肉鬆、肉酥、肉脯、肉角、肉條、肉紙、貢丸、西式火腿、熱狗、培根
脆皮燒肉、叉燒肉、蜜汁火腿、炸豬排、紅糟肉、鹹豬肉
魯肉飯、肉燥飯、爌肉飯、豬腳飯、腿庫飯、烤肉飯、臘味煲仔飯、豬油拌飯、瓜子肉飯、肉粽、肉焿、米糕、肉燥麵、排骨飯、排骨麵、榨菜肉絲麵、餛飩麵、日本拉麵、豬腳麵線、肉絲炒飯、肉絲炒麵、火腿蛋炒飯、肉絲燴飯、臘味炒飯、皮蛋瘦肉粥、肉絲湯麵、肉絲炒米粉、肉鬆飯糰、義大利肉醬麵、大腸麵線、豬腸米粉湯、越南豬肉河粉、油飯、米苔目、鹹粥、肉粥、廣東粥、香菇肉粥
黑白切豬內臟、豬耳朵、豬頭皮、嘴邊肉、肝連、大腸、大腸頭、豬肝、豬皮、豬肺、三層肉、粉肝、豬心、骨仔肉
佛跳牆、酸菜白肉鍋、豬腳花生湯、四神湯、福菜肉片湯、火鍋肉片、豬肉爐、酸菜肚片湯、客家鹹湯圓、山藥排骨湯、西瓜棉肉片湯、白菜獅子頭、紅燒獅子頭、豬血湯、大腸豬血湯、苦瓜排骨湯、冬瓜排骨湯、赤肉湯、豬腸湯、肝連湯、豬肚湯、豬心湯、貢丸味噌湯、貢丸湯、竹筍排骨湯、胡瓜排骨湯、酸辣湯、鷄仔豬肚鱉、藥燉排骨、西滷肉,醃篤鮮、大骨高湯、火瞳雞湯、雜菜湯、肉骨茶、毛血旺、蘿蔔排骨湯、冬瓜火腿蛤蜊湯、水煮豬肉、芋頭燒小排、珍珠丸子
紅燒肉、滷豬腳、蒜泥白肉、糖醋排骨、椒鹽排骨、京都排骨、京醬肉絲、白硝肉、白灼豬腳、豬肉凍、豆干肉絲、客家封肉、筍絲元蹄、東坡肉、蒸鹹魚肉餅、煎鹹魚肉餅、炒松阪豬、麻油松阪豬肉、麻油腰花、麻油雙腰、西餐豬排、日式炸豬排、台式炸豬排、滷豬排、客家小炒、梅干扣肉、麻婆豆腐、魚香茄子、五更腸旺、桂竹筍滷大腸、薑絲大腸、蒜苗臘肉、蒜苗臘腸、蒜香五花肉、回鍋肉、香酥肋排、烤肋排、脆皮大腸、蔥爆豬肉、青椒牛肉絲、排骨酥、蜜汁咕咾肉、蒼蠅頭、螞蟻上樹、茄腸煲、韭黃肉絲、泡菜豬肉、酸菜豬肉、香煎豬肝、腸旺臭豆腐、獅子頭臭豆腐、咖哩豬肉、打拋豬、粉蒸排骨、四季肥腸、魚香肉絲、宮保肥腸、紹子豆腐、劍筍炒肉絲、金沙排骨、海參蹄筋、醬爆肉、雪菜肉絲、香根肉絲、橙汁排骨、豉汁排骨、糖醋里肌、椒鹽里肌、紅燒蹄筋、蜜汁火腿、酸白菜炒肉絲、無錫排骨、蔥燒排骨、臘肉高麗菜、滑蛋豬肉、麻辣豬血、德國豬腳、辣椒鑲肉、苦瓜鑲肉、胡瓜鑲肉、花菜干肉絲、竹筍炒肉絲、水蓮炒肉絲、雲南豬肉乾巴、三杯豬腳
族繁不及備載,以上除非店家有特別表明[本店使用台灣本店豬肉],但是我選擇不相信商人,以後吃豬肉只能自個兒到市場買溫體豬肉了。」
哎,蔡政府啊!你開萊豬害人民,還會害得有良心的商人、真正的台豬產業,大受打擊。真的無良商人進萊豬反而可以活下來,你還有良心嗎!?
廣東粽綠豆 在 新聞主播 李亞蒨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貓兒雖說已經品嚐了不少廣式和江南美粽,然而No.1的好粽,總是在佳節當日壓軸登場。記得去年貓兒挑選九龍香格里拉酒店的「香宮26頭吉品乾鮑魚金腿粽」,今年貓兒則專程前往香港半島酒店,在嘉麟樓選購了「金腿乾鮑裹蒸糉」,較之動輒上千港幣的香港傳統一線名粽,半島酒店嘉麟樓裹蒸糉在群雄並起的香港高端粽子市場裡,可算是親民上選。
#香港半島酒店嘉麟樓粽子
#今年嚐到廣式裹蒸粽第1名
這隻份量十足的廣式裹蒸粽(約6人份)乃是嘉麟樓的卓嘉政師傅親自主理之精心力作,數量相當有限,據說比嘉麟樓著名的中秋月餅更為衿貴。金腿乾鮑裹蒸糉是在特選糯米中,加入鮑魚、瑤柱、金華火腿、花菇、板栗、蓮子和綠豆仁等豐盛餡料,再以荷葉和粽葉包裹,蒸煮6個小時方能大功告成。傳統裹蒸粽發源於廣東肇慶,適合親朋好友們一同分享,在此貓兒也祝福大家:端午佳節安康、平安順利!
廣東粽綠豆 在 匠弄Cooking Alley Youtube 的評價
匠弄。廣東鹹肉粽 | 2葉3葉4葉5角粽
Glutinous Rice Dumpling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Guangdong/ HK Style
圖文食譜: https://cookingalley.blogspot.com/2018/06/glutinous-rice-dumpling-wrapped-in.html
https://cookpad.com/tw/食譜/5175830
https://cook1cook.com/recipe/35794
按下時間點可分段觀看
00:05 導入介紹
00:27 準確材料 (糭葉、糯米、綠豆仁和鹹蛋黃)
01:33 醃五花肉
02:10 兩片糭葉包法
03:55 堂姐三片糭葉包法
04:50 四片糭葉包法
06:30 八十五歲爺爺包個大糭子給你看 (四片糭葉包法)
07:35 烹調
08:35 食法介紹 (直接食用及煎香來吃) 最療愈部份
09:29 Ending, 下集見!
食材 Ingredients
材料份量, 做十隻廣東鹹肉糭 Make ten Glutinous Rice Dumpling
糭葉適量 Dry/ Fresh Bamboo Leaves
棉繩 10 條 10 Cotton rope, 長130cmL
長糯米一斤 600g Glutinous Rice
綠豆仁半斤 300g Skinless Mung Beans
鹹蛋黃十個 10 Salted Duck Egg Yolk
五花肉一斤 600g Pork Belly
醃五花肉材料 Marinade
五花肉一斤 600g Pork Belly
細鹽1茶匙 1 tsp Salt
糖1茶匙 1 tsp Sugar
料理米酒 兩湯匙 2sp Chinese Cooking Wine
五香粉1.5茶匙 1.5tsp Chinese 5 Spice Powder
甜豉油/ 甜醬油材料
熱水兩湯匙 2sp Hot Water
糖 兩茶匙 2 tsp Sugar
生抽 兩茶匙 2tsp light Soy Sauce
老抽 一茶匙 1tsp Dark Soy Sauce
蠔油 一茶匙 1tsp Oyster Sauce
芝麻油半茶匙 1/2tsp Sesame oil
透過連結來邀請支持者為這部影片製作各國語言字幕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video?v=l83A7iH7Ukg&ref=share
#糭子 #粽子 #香港茶餐廳 #鹹肉糭 #香港鹹肉糭 #廣東鹹肉糭
#鹹肉粽 #香港鹹肉粽 #廣東鹹肉粽 #好掛住爸爸 #好掛住爺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83A7iH7Ukg/hqdefault.jpg)
廣東粽綠豆 在 端午节包粽子传统广东绿豆粽五花肉咸蛋黄栗子馅How to make ... 的八卦
端午节包 粽子 传统 广东绿豆 粽五花肉咸蛋黄栗子馅How to make Zongzi |Dragon Boat Festival Rice dumpling recipe wrapping 我们的小日子主妇家常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