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會談首日:布林肯特別請記者留下來記錄打臉內容】
昨天還在韓國大啖泡菜鍋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來到阿拉斯加州的安克拉治,與中國代表見面,從一個裝可愛賣萌的忙裡偷閒狀態,立刻進入到劍拔弩張的大國會談。
➤ 關於這場會談的背景資訊,請見唐家婕的報導【美中高層首會 誰來?談什麼?帶著什麼離開?】:https://reurl.cc/GdG88W。
在會談的第一天,雙方很罕見地在這種促成對話的外交場合發生激烈爭執,一開場就針鋒相對,起因是中國違反了雙方約定好的發言時間,一開始就長篇大論,違反了事前雙方說好了的,四位主談人各自講一段兩分鐘左右的簡短開場。結果中國代表共講了超過二十分鐘。
➤ PBS記者Nick Schifrin現場報導:https://reurl.cc/raKypO。
在開場時,布林肯和蘇利文兩人先講了大約「共」五分鐘的時間,內容大致上就是先前我們已經報導過的那些,包括:中國的許多行動已經危害到以法治為基礎的全球秩序。這些內容基本上已經陸續在各種場合講過,包括兩天前的美日2+2聲明。
之後,楊潔篪回應了「16分鐘的中文」,然後3分鐘中文和英文逐句翻譯,再加上王毅講了4分鐘。內容直斥美國以軍事和財政各方面去壓迫其他國家,並且煽動他人一起攻擊中國。然後楊不斷講說美國的民主運作很差,人們對美國民主沒有信心。
楊講了一段是批評美國利用科技去攻擊和竊取他國機密,是駭客冠軍國家,因此沒有資格指責別人使用科技的方式(現場記者特別講說,楊只有在這一段是一句一句等翻譯來翻,要確保大家都聽到)。
#你獨裁國家是有資格指導民主國家的民主膩
在楊潔篪的開場結束後,按照行程規劃雙方開始閉門會談,記者應該要離開現場。不過此時布林肯要求記者留下來,因為他說要回應剛才楊潔篪的談話,理由是【中國方面超出原訂發言時間太久,因此他也必須要有所回應。】
布林肯的發言幾乎是直接跟楊潔篪直球對決,而且這段話實在非常精彩:
「我知道我們美國的不完美,我們會犯錯,我們遭遇挫折,我們會退步,但在歷史中我們所做的就是面對這些挑戰,以誠實、公開、透明的態度,而不是去忽略這些錯誤,也不是假裝不存在,或者隱藏這些缺失。
經歷這些困境有時很痛苦,有時令人難堪,但每一次的經驗,都讓我們國家變得更強、更好、更團結。」
➤ 記者倪嘉徽頁面有該段發言內容和影片:https://reurl.cc/8ybK3R。
#反觀中國連任何批評都無法忍受
#隨意批評一下就變成辱華
布林肯又說:「It's never a good bet to bet against America」(永遠不要跟美國對賭),還不忘講說這句話是拜登還是副總統時,訪問中國時對著當時還是副手的習近平講的。
而除了布林肯以外,顯然蘇利文也按捺不住了,緊接著布林肯的補充發言後說道:
「一個有信心的國家能夠認真對待自己的缺點,並不斷尋求改善,這就是美國的成功秘訣。美國的另一個成功秘訣是,我們的人民是解決問題的人,我們相信,當我們與世界各地的盟友和夥伴一起合作時,我們能夠最好地解決問題。 …. 因此,我們期待今天的對話,但我真的希望雙方都能充滿信心地進行這次對話,而不是演講或長篇大論。」
看到蘇利文提到「長篇大論」這點,小編忍不住笑了,因為熟知中國高官「談判」手法的人就知道,他們非常愛替人上課、長篇大論。
這點在華郵記者Josh Rogin(主跑美中台及亞洲相關新聞)日前出的新書也能得到印證:2016年得知川普當選後,楊潔篪立刻率人前往紐約與川普女婿庫許納和班農等競選團隊成員會面,會中楊拿出厚厚一疊資料夾,並開始 #一條一條地 開始照唸中方的要求和紅線,讓當時班農非常不爽。
這次的美中對談,很顯然中方的老毛病又犯了,而美方代表對於中國代表違反約定一次講一大堆東西感到非常不開心。這可以再次印證,什麼國際法、說好的承諾,中國都是從來沒在管你的。
根據記者記載,雙方會談是於當地時間下午1點左右開始,當地時間下午2點半左右,布林肯和蘇利文回應(打臉)楊潔篪完後,記者離開現場。然後,楊潔篪發言抱怨美方發言態度高傲,並說要求記者離開的行為證明了美國根本不支持民主(他到底在說什麼???)。
➤ 路透社報導:https://reurl.cc/qmK7xg。
➤ 華郵報導:https://reurl.cc/a5Mol9。
記者們記錄,現場的資深國務院官員表示,美方在閉門會談當中談的事情,跟向外公開的訊息將會是一致的。不少人認為特地這樣強調,就是為了要提早粉碎中方妄想美國會說一套做一套,在公開場合替中國留情面,美化閉門會談中討論的內容。
在這場會談之前,美國祭出各式手段:
四方會議(QUAD,美日印澳)元首會談;聯邦通訊委員會宣布五家中國科技公司為國安黑名單,商務部調查中國科技公司,國務院更新針對香港相關官員的制裁;蘇利文致電德國法國英國的國安顧問談這次會談;國務卿與國防部長在日本發表了非常強硬的聲明。
其實,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眾多國際議題當中,身為世界強權的美國和中國之間,肯定是有合作空間以及必要性,現在不可能再像冷戰時期一樣全面對抗(再說,即使冷戰時期,美蘇之間也是有簽條約、在某些議題上面合作的)。不過,要是中國繼續這樣戰狼外交,最後什麼合作都談不成也只能怪他們自己。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帶線課長英文 在 CS莉亞 x 空姐心事 Facebook 八卦
「 空姐心事,我們再載你們出去玩。 」
我很少回留言,但是謝謝你們分享各樣的打氣、觀點、意見、拍照最好不要拿下口罩、生病還有力氣拍美照、那不是呼吸器那是鼻導管… 等等, 那樣的自由思想、自由談論的氛圍是珍貴的。 任何談論著自由的生命都是珍貴的,謝謝你們讓我學會更珍惜我有的一切。
今天不是很專注,總是在滑手機看看一些動態,其中看著同事們著全套裝備上機服勤,「 雖然很不方便,但是心裡很安心。」 一時忍不住, 又哭了一會,畢竟在幾個月前,我們還平平常常的過日子, 但誰知道會發生這件事呢?
尤其是一直以來,我們的平均飛行時數從80多小時、旺季飛到破百,到現在驟減到個位數;平常人聲頂沸的機場,現在要遇到一位乘客都有些難; 進公司門口時總是會看到黑壓壓一片大黑小黑, 現在零星幾個孤單的站在那裡等簡報的主人… 好像有那麼一些不真實感。
「 自1989年3月獲准籌備,承襲長榮集團旗下公司的名稱,中文註冊為長榮航空公司,張總裁並選定EVA三個大寫英文字母向國際航空協會登記,傳承了EVERGREEN與代表Airline的雙重意涵。
父母為新生兒取名字,字字都蘊含的豐富意義,充滿了無限的希望與可能,長榮航空EVA AIRWAYS CORPORATION 的命名,也是乘載著長榮集團張榮發總裁為台灣航空業盡一份心力的期許。」
但不管是什麼狀態,興衰與共、繫好安全帶衝過未知的亂流區,已經成為上下一致的目標,而從中我也經歷真正的企業價值體現。
先說防疫。
這次疫情爆發後,隨著疫情每階段升溫, 公司也更警戒的隨著機上真實反饋的實質建議及政府規定, 在防疫部分不斷加強防護措施,從口罩、手套、護目鏡,到現在加上 拋棄式隔離衣的全套措施外,還規劃了組員專用洗手間。
餐飲服務則以降到最低接觸為設計並配備消毒液機上隨時使用,以及航機返航後執行機艙最高規格消毒等等,這些在政府尚未發布航空業者隔離措施前,公司就先一步通過內部程序、發布公告並準備施行。反觀其他國家航空同業, 頂多還是只有口罩和手套而已。
這些防疫保護措施不單是遵守政策,也全面性保護了員工和乘客, 展現了真正的企業良心。 說真的,我很感動也很驕傲我們可以安心的飛行。
然後是配套。
後來許多國家升到第三級了, 政府陸續執行隔離、檢役或自主健康管理措施,包括不得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等。
但對於平日就要執勤不同航線的組員來說,面臨染疫的高風險讓隔離、檢役、不得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等日常動線及生活產生了非常大的不便, 於是公司提供了防役計程車,費用依照規範可以向公司請款,還規劃了防役宿舍提供給與家人同住、不方便進行隔離的組員申請使用,當中包括提供三餐放在房門口讓你自行取用。
尤其是看著住防役宿舍的同事們分享溫馨的內裝、便當的菜色,…讓住在院內的我好羨慕; 還有在外站的接送、餐點、餐點費依照規範申報、體溫回報等,都以讓組員減少接觸而調整。
這樣的照顧,我想是其他航空同業都看不到車尾燈的。
最後是體恤和保障。
在疫情開始一個多月後, 報紙上傳來許多企業開始裁員、減薪、被迫放無薪假的消息, 當時外界們也正在觀望著身為前五十大企業的我們會採取什麼措施來因應這波疫情的影響,接著就如大家知道的,公司開放了自主留職停薪申請,讓有需要的人可以在家; 接著考量到有經濟壓力的組員,開放了專案事假申請,一次最少申請七日,並且不影響考績及相關申請權利。
還有最讓同事們感到安心的,是我們這個月只要飛一趟長班,飛時津貼會以65小時計算、有給防疫假全薪、規定期限以後服勤特定航線飛時加給到60-75小時⋯等等,解了有養家壓力的組員們。
以上如此, 企業所釋出的善意和體恤, 成了我們無後顧之憂、最大的保障。
我很驕傲我在這樣的企業裡,即使很血汗,即使去年我們曾經分裂,但是在此時,我很感動公司在患難時,背上社會責任的企業良心、用超越同業千倍的優越,以及對員工的體恤和保障,來支持住一切。
當然,還有溫暖的同事情誼,主管的真心關切。
例如, 昨天是連假第三天,中午接到了一通陌生來電,略微匆忙的語調掩蓋不住急切, 「 妳都還好嗎? 這樣入院幾天了? 」簡短的對答後,才發現是我們公司空服管理課的課長,負責這次組員因疫情隔離、檢役、相關事項的專門窗口, 「 妳都還好嗎 ? 」 這句重複問了好多次的句子,滿溢而出的是她的關切之情,而通話的同時,她正忙著要去關懷其他組員的路上, 在她準備開車掛斷電話前, 「好好休養, 要趕快好起來」 這句話都一直掛在她的口中。
還有,其實在我剛入院時,我們管理課另一位負責差假、行政管理的課長就在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 「 妳好好安心養病, 差假這裡完全不用擔心,我們會依照妳的狀況安排防疫假給妳,記得相關證明和收據要留好出院時交回公司,我們來幫妳申請相關補助。啊,還有妳放心,妳的防疫假不會影響到妳的考績和相關申請權利,好好安心養病,趕快好起來。 」課長幫我想到了一切需要的程序。
在確診航班愈來愈多的情況下,每一個組員需要依照相關狀況程度隔離的、檢疫的、居家管理的,幾乎都是以個案來評估和給予適當的假別, 一個10多人的課要對付幾千個包含國籍、外籍組員個案,業務繁忙程度是我不能想像的,而二位課長卻特別撥空打來,請我務必好好休養。 說真的, 若是換作其他恐龍主管,恐怕都認為是麻煩吧?
我有點不好意思分享這些,但同時覺得很驕傲也很感恩, 我的公司真的很棒。
最後的最後,想邀請大家:
等這波疫情結束後,再來坐我們家五星級、世界榜上有名、最安全舒適的飛機,讓我們載你們出去玩,好嗎?
#莉亞的空姐心事 #一個企業價值的體現 #我的公司很棒 #興衰與共 #安心養病了 #讓長榮載你們出去玩
帶線課長英文 在 Facebook 八卦
我要幸福,所以我選擇原諒
你有恨的人嗎?你有一輩子都不肯原諒的人嗎?
今天要與你們分享的這段故事,其實我掙扎了很久,因為它曾是我人生中最錐心的痛,一段不願提起的往事。
但願路過並駐足的你進來聽故事後,能得到溫暖及勇氣,再次啟程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勇敢邁進。
20年前,在我的身上發生了一段故事,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
那是一個酷熱的炎夏,對於大部分的高中生來說,即將面臨的大學聯考,讓他們喘不過氣來。但是對我而言,卻是滿懷期待的,因為我將展開一段驚奇又新鮮的留學之路。
當年,住在美國的阿姨主動提出,願意資助我去美國念大學的資金,這對當時生長在一個鄉下地方小康家庭的我,是連作夢都沒想過的事情。而我在毫無任何國外生活概念的情況下,收拾了行李,揮別了養育我17年的家和疼愛我的家人,起程到美國去了。
到了美國後,我暫時住在阿姨的家中,與阿姨全家、舅舅和舅媽大夥一起生活,雖說我有好幾年沒與他們見面了,但我還依稀記得小時候這群長輩是非常疼我的。
尤其是阿姨,在我心目中,她活潑、健談、開明,就像是救國團裡帶領團康的大姐姐一樣,讓我變得與她無話不談。
某天中午我一個人在家,舅舅趁午休回來了,他把我引到臺階上坐著,然後對我說:我警告你喔,妳可不要把阿姨的女兒帶壞了!話畢,他又趕回公司上班了。
當下,我啞口無言,完全不知道為何我會被劃上這樣的符號 『一個會帶壞別人的女孩"? 』
我可是一個在女校讀書,從來沒有超過晚上6點回家,沒有翹過課,長得就像是電影少女時代裡,那個林真心變漂亮前的翻版。
在我的心中一顆"被背叛"的種子,已經悄悄種下了。
開學後,一切對我這個來自彰化的小孩來說,都是那麼的新奇!第一次吃Subway、第一次聽到老外叫我 “Sweetie”、第一次聽到大家對我說” Have a nice day”、第一次看到黑人同學打籃球的英姿,第一次聽到現場美式足球賽的歡呼聲、第一次看到雪景、第一次 與喜歡的男生坐在草地上看夕陽,唱著"橄欖樹"給他聽…….
但,這也是我第一次接到父母暴跳如雷、吼聲霹靂的電話。
在對話裡我不斷地說著:我知道~ 我有好好唸書,我不會亂交男朋友,我知道是阿姨資助我,我知道,我知道……..在電話中我一直不斷地為自己辯解!
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媽媽和爸爸每一次在電話裡所說的話,都充滿了不信任、充滿了責備、充滿了大聲辱罵,他們不斷地說: 妳阿姨說….. 妳阿姨說……!
爸爸、媽媽一聲聲的『妳阿姨說』已讓我心中那顆"被背叛的種子"萌了芽。
從此,每回宿舍房間內電話響起時,我的身體便不斷地顫抖,與爸媽通電話這件事開始讓我產生了恐懼。
//////////////////
那是一個積雪約20-30公分的耶誕節,也是一個改變了我命運的季節。
『妳媽媽的債務由我們來還』阿姨這樣對我說。
我不知道媽媽的債務從何而來,或是欠債金額,但當腦子還在咀嚼阿姨的話時,雙腳已不受控制地往地板一跪,頭也不甘示弱地跟上腳步『往地上磕』!
我擁有的不是甜蜜17歲(Sweet 17),而是一幕幕『向阿姨及姨丈磕頭,謝謝他們的恩惠』的磕頭景象!
跪在地上哭紅雙眼的我對姨丈說: 我會努力唸書的,我一放假就會到你的工廠幫忙做事,我會乖的。
那天開始一切都不同了,我默默地退去到美國開心留學的外衣,披上了『我媽媽欠他們錢,我需要報恩的厚重外套』!
我開始到阿姨的工廠幫忙做事,一天7.5個小時站在生產線不斷地做工,每天我比誰都急著把午餐在15分鐘之內吃完,並在大家回生產線前,我已經衝回去繼續工作,一天8個小時裡面,我只有15分鐘是坐著的,其餘時間都是站著。
回到家後,同住的舅媽把我拉到一旁說:你待會兒等大家洗完澡後妳再去洗,不然熱水越到後面會越不熱。還有,你最好開始幫忙煮飯,反正就是做越多家事越好!
妳要想想,妳跟住在這裡其他的孩子不一樣,妳媽媽欠他們錢!
我拖著疲累的身子、忍著眼淚小聲的回答:我知道了,我跟其他小孩不一樣。
我好想家,想念最疼我的外公,想念那個不富有卻很溫馨的家。
每一天,我的手隨著生產線轉帶一樣,不停的動,腦子也不停的告訴自己:我要當一個乖小孩,因為我跟其他的小孩不一樣,我要幫媽媽!
某天中午,就像往常一樣我急忙吃完午餐,並趕在大家前面先回生產線上做工,突然耳邊出現了一個聲音:
『妳這個查某內心在想什麼,我怎麼都看不透。』
是阿姨!她的雙眼眐眐地直視著我,我的身體在那溫暖的暖氣房內,瞬間降溫,彷彿我正躺在外面,那一片深達20公分的積雪上。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她會對我說出這樣的話。
我17歲,但在她眼裡我是『查某』!
/////////////////////////
💫承上篇
暑假結束回校後,我找到了打工的機會,也開始非常努力的讀書、練琴(我的主修是鋼琴),我告訴自己一定不可以讓父母失望,不可以被當!我可是付不起重修學費啊!
那年,我得到了學校鋼琴比賽第二名,因而受邀在國際學生宴會上表演。
當晚我非常的緊張,一上台彈不到幾分鐘,我居然整個當機,完全無法繼續。
當下,我鼓起了勇氣站了起來,轉身向現場幾百名賓客鞠躬,用英文向他們說:
Please give me one more chance! 請你們再給我一次機會。
全場掌聲如雷,所有的人都在為我打氣,而我也不負眾望,完美地完成了我的演奏,並驕傲地接受全場起立為我的勇氣鼓掌。
當時我是多麼希望爸、媽在現場,我相信他們一定會以我為榮的,女兒沒有讓你們失望!
回到宿舍後,我的朋友們都非常替我高興、驕傲,正當我們嘰哩呱啦興奮地聊著今晚的事蹟時,改變我命運的一通電話響起了!
媽媽,我告訴你,今天晚上……..
我接起電話,一句話都還沒有講完,另一頭的媽媽不斷地責罵我,一直在我身上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我徹底崩潰了,話筒從手中滑落。
身旁的室友馬上接了過去,對媽媽說: 阿姨,Vita 很乖的,她的成績及在校表現都非常的好。
『成績好,並不代表品性好』 !!!媽媽說了這句話。
我哭得全身發抖,我最愛的父母,他們應該相信我,如果連我自己的家人都不信任我了,那我要這個家做什麼!
17歲的我,選擇了不告而別,在朋友的幫忙下,逃到了日本!
////////////////
這一逃,我也斷了與外公一家最深刻的情緣。
一個我從小到大天天要通電話的阿公,我最愛的阿公,因為在阿姨們的壓力下,他告訴我他必須藏起他對我的愛,必須讓我走。
我失去了他,我摯愛的外公。
我無法去探望他,我無法陪著他,但最令我失望的是,為什麼連從小把我帶大的阿公,當時都選擇不相信我!
20年了,那變成是一件塵封的往事,變成了是我人生中最遺憾的事蹟。是一段我不想面對,也不願再提起的故事。
////////////////
2015年,就在回台參加弟弟婚禮前,妹妹的一通簡訊,讓我這段塵封以久的往事,再度被掀起,妹妹說位子安排有困難,我必須與阿姨同桌。
我直覺性的回覆: 你這不是為難我嗎? 你這不是逼著我去面對一位我恨了20幾年的人嗎?
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淚水,往事歷歷在目,當時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情景,我都沒忘,只不過一段段地將它們埋在心裡的某一個盒子裡。
婚禮前夕,我看到她了!
當時的我就像是被拉回20年前站在生產線前面的那個女孩,我面對著阿姨。
突然之間一股勇氣在我體內油然而升,我走到阿姨的面前牽起她的手,把她拉到房間裡,然後,我對她說:
20年了,我想我欠妳一個交代,我必須告訴你我當年不告而別的原因。
就這樣,我不斷地說著,她不斷地聽著,我們時而哭泣,時而歡笑,時而激動、時而擁抱。
一切都過去了,愛與勇氣,讓我們理解了彼此,讓我們為當時的事件,劃下了休止符。
當我走出房間後,我的外公、外婆他們老人家留著淚、抱著我、臉上堆滿的笑容告訴我:我的乖孫兒,你好乖!
////////////////
我的人生中有20年的時間,總是在緬懷著那段失去的親情及遺憾著沒有親情的空白。
從一開始的不原諒自己,認為自己罪大惡極,不告而別!
漸漸地我一點一滴累積著原諒自己、並理解自己靈魂此生所要學習的課程!
這一步步走來,我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的任何決定,我反而非常感恩路途中所發生過的點點滴滴,因為它們就像是肥料般,讓我從恨自己、恨阿姨,孕育了『原諒自己及原諒別人』的勇氣。
『語後』
你的人生中是否有讓你無法忘懷、錐心刺骨的痛與恨?它是否讓你時而想起便淚崩無法自拔;它像是藤蔓將你的腳踝綁著,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寸步難行!
我說: 原諒你自己吧!
當時的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所說的每一句話,無論你是否傷害了別人或是自己,都是以你當下的能力,所能做的唯一選擇。
我說: 原諒了自己,才有勇氣原諒對方!
選擇原諒不是軟弱、不是忘懷、不是認輸!而是覺醒、並看清這世間的所有人、事、物,只不過都是幫助你學習、靈魂再次進化的教具!
⭐️傷口,都是光明進入你的地方- 詩人 魯米
The wound is the place where the light enters you - Rumi
誰活著,心沒有被捅個幾刀,或背負著不可抹滅的傷疤!但我真心感恩那些讓我得到傷疤的人事物!
沒有你們,我或許無法看見自己,因為你們,我學會了原諒,因為你們,我學會了愛自己,因為你們~~~~~
我擁有看見『光明』的勇氣與能力。
////////////////
能否原諒並不代表比別人清高、高尚、領悟力高或能力強, 它或許只是代表『你的靈魂已準備好』。
我在與阿姨重逢之前,根本沒有想過要原諒她;但在那個moment 就是發生了。
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讓我選擇了原諒。我並不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或比任何人高等,只是單純地擁有一股力量,讓我走向了原諒。
原諒了在這段回憶中的自己、及所有的人事物,更確切的說,是我準備好了把那塊悲傷用『自己的愛』來澆灌,綻放更多探索自己人生無限可能的勇氣。
無論你還懷有多少恨、多少傷地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永遠別忘了對自己說:
辛苦了,謝謝你所做的一切努力!我愛你❤️
With love,
Vita
#寬容 #寬恕 #原諒 #放過自己 #愛自己 #選擇善良 #人生好難 #放下 #如何原諒 #勇氣 #台灣人在澳洲 #台灣女孩 #重訓 #重訓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