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多家互聯網公司創辦人預言:未來人工智慧大爆發 人工智慧徹底改變人類生活與世界 記者沈正彥 陸念勤現場報導】
烏鎮,京杭大運河旁的水鄉,這條古老的經濟通道,背負中國千年來的南北貨物流通使命,如今水行至此不再流動。
但老鎮並不落寞,世界互聯網大會,將烏鎮做為永久會址,造就了一場千年古鎮與新科技,跨越時空的對話,「事實上,未來的30年,將會決定每一個國家,每一個行業100年的,真正的決定性命運的格局,不過,未來30年,也不一定不會只是互聯網公司的天下,未來30年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公司,是用好互聯網技術國家的天下,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年輕人的天下」馬雲說。
當前的網路科技,已融合到各行業的方方面面,這點大陸家電大廠海爾感受最深,「把「電器」變成「網器」,過去電器連上電就行了,現在必須連上網,如果不連上網,這個電器實際上沒意義的,不僅僅連上網,和用戶用於交互,關鍵是用戶在這個地方,也提出他的要求,」大陸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透過「物聯網」,海爾的終極目標,是要打造智慧家庭,這得靠和用戶間的互動,累積數據,而未來的新經濟,「數據」將成為主要的生產要素,「計算」則是核心生產力,這就是AI人工智慧的開發。
大陸網易創辦人丁磊,事業版圖可不只在網路裡,除了接下來要賣人工智能的音樂,他更為人所知的是涉足畜牧業,以「大數據」養出來的豬,今年底就要上市。而科技顛覆了所有行業的運作模事,阿里巴巴在今年雙十一的購物狂歡節,銷售再創新高,這背後,除了以大數據為核心的物流,解決超過10億件的包裹運送,峰值每秒12萬筆的支付寶交易中,更用上了「刷臉」技術。
而這套金融支付系統,也搬到今年烏鎮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包括圖像採集、定位、識別處理等等,以人工智慧開發的生物識別,取代傳統金融用戶的帳號與密碼,而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今年還為因應VR風潮的虛擬實境購物,推出全新的VR Pay系統,這裡用上的就不只是刷臉了,而是生物識別中難度更高的聲紋比對,或眼部的虹膜辨識,說說話、眨一眨眼就能完成購物和支付。
「如果戴上VR眼鏡 進入到了這個VR的環境中,如果我要確定購買這個衣服的時候,那這個時候就要用到VR Pay的技術,它不僅僅是用於購物這一個場景,未來譬如說打遊戲、直播等,各種場景都會用到VR Pay,」螞蟻金服品牌公關彭美說。
布局生物識別,迎合當前線上金融的需求,這還只是人工智慧產業的開端,不只阿里,大陸另一個網路巨擘騰訊,也在烏鎮展現另一種應用。「因為騰訊優圖團隊是騰訊內部的一個,就是AI人工智能團隊,然後我們在人臉識別、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這三大領域,現在都取得非常顯著的成果,」「假設警方他要去追捕一個殺人犯,那麼警方就可以提前把,,殺人犯的這套數據庫入到這套系統中,然後在機場、火車站、地鐵等,人流密集的場所去部署一些監控攝像頭,這些攝像頭會實時的對現場進行抓拍,幫發現到這個殺人犯之後,就會實時的將這個識別結果返回到警方,」騰訊產品經理周可菁說。如同電影般的情節,如今已成現實,實時抓拍,實時識別反饋,除了數據庫的建立,這還涉及後台強大的運算能力。
「那麼現在的話呢,推出人工智能的核心成果和技術,叫作「百度大腦」,」百度副總裁張亞勤說。從微軟跳槽到百度的張亞勤,投入了百度人工智慧的研發,透過海量大數據、先進的演算法,「百度大腦」擁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相比三年前只有2到3歲孩子的智力水準,百度大腦如今的智商,在一些能力上,甚至超越了人類。
「百度大腦有很多功能,包括語音、圖像這個自然語言,以及用戶畫像,我們的語音技術已經達到97%的準確率,這個的話呢也是 MIT技術評論所評的,「2016年十大創新改變世界技術」之一,」百度副總裁張亞勤說。而百度大腦的應用,自家的無人車是成果之一,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18輛百度無人車在烏鎮,進行開放城市的道路運營,實現美國標準的L4級全程無人干預,而搭載64線雷達,多種傳感器,百度汽車大腦的智能運算能力,已具備環境感知、行為預測、人機互動、高精定位等十項技術,百度大膽宣布,無人車將在三年內商轉、五年內量產。
「全球各大互聯網公司,應該都把人工智能做為最核心的突破的領域,像Google在10月份,就提出了AI First的戰略,所以呢,基本上各大巨頭,都在人工智能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我覺得在未來的3到5年的時間裡面,人工智能可能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會有非常大的突破,」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說。科技的進步,如同AlphaGo大敗棋王李世石的那一剎那,總讓人瞠目結舌,而整個人工智慧產業化的進程,進入加速發展階段,「互聯網+」的產品與商業模式,在大陸市場化的程度,更超過想像。
巨擘科技董事長 在 鄭宏輝 Facebook 八卦
【呼應蔡英文總統之太空政策 宏輝提出四大主張「讓太空產業紮根新竹」】
⭕️蔡英文總統兩大科技願景 宏輝認為新竹最適合
蔡總統於本月行程中曾提出,未來四年有兩大科技願景,第一項就是進軍太空產業,利用台灣的科技產業的技術與優勢,進軍「低軌道衛星」的市場,並藉此促進產業升級,以及與國際主流市場與技術接軌的目標,宏輝非常贊同蔡總統的這項政見,而全台灣最適合發展太空產業的城市,就是新竹市。
日前宏輝曾經就未來如何讓新竹在科技發展上的產官學各方面能量,能夠有一個更完整的結合,向前國家太空中心主任,也是台灣目前少數專精於太空產業的「晉陞太空科技」董事長,陳彥升博士請益,並實地走訪公司廠房參觀,過程中深刻的了解到,太空市場已經是全球各國的兵家必爭之地,台灣雖然已經有國家太空中心,做為政府在太空產業研發的主責單位,蘇貞昌院長也才剛剛核定新一期的十年250億太空發展計畫,甚至還有部分廠商的產品打入國際太空產業,然而在太空產業的商用領域上,台灣依舊處於起步階段。
🙋🏻♂️宏輝提出四大主張「讓太空產業紮根新竹」。
一、政府法規命令上的協調。
二、提升太空專責機構的位階。
三、制定太空基本法。
四、在新竹市規劃設立「太空產業園區」。
⭕️台灣具備技術優勢的產業 不應缺席太空科技的發展
宏輝以陳彥升董事長的自身觀察及產業經驗為例,過去大多數人認為太空產業離我們很遙遠,太空科技是昂貴且無法看到實績的資源黑洞,然而,我們現在所用的手機電腦,裡面的半導體與作業系統等科技,都是源自於太空科技的發展。
自從火箭發射成本與人造衛星的生產成本降低,以及應用趨勢從大型單顆衛星走向低軌道微型衛星群之後,太空產業已經不再是大國獨占的領域,更不再只有政府主導,如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成立,就是看準未來低軌道衛星發射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多,而像Google、Amazon、Facebook、軟體銀行等科技巨擘,也已預定在未來五年內,發射千顆以上的低軌道衛星,利用其低傳輸延遲與成本低廉的特性,為全球提供通訊服務,這將會帶動相關產業,如AI、通信、半導體等相關行業的發展,都是台灣具備技術優勢的產業。
因此,台灣沒有理由在這一場太空競賽中缺席,甚至還有機會參與下一世代的通訊標準,如6G的規格制定。
⭕️太空產業在台灣發展的關鍵四大要素
太空產業在台灣的發展,其實還欠缺四大要素:
第一項就是政府法規命令上的協調,就是一大問題,以晉陞科技為例,為了在台東興建全台灣第一個火箭發射場,各級政府的法規協調,就花了不少工夫在行政流程上。
第二,世界各國紛紛拉高太空專責機構的位階,如菲律賓更在今年宣布成立國家太空總署,而台灣的國家太空中心,卻還只是國家實驗研究院底下的一個子單位,協調與整合各界資源的能量,並不足以應付未來的太空產業發展。
第三,由於太空產業的發展牽涉的範圍非常廣,需要一部完整的法律來規範管理,因此,參考日本的「宇宙活動法」,制定一部屬於台灣的「太空基本法」,是可以討論的方向。
第四,著眼於台灣科學園區產業群聚效應的綜效,以新竹為例,可在竹科內或外規劃「太空產業園區」,利於資源的整合及提高資源的應用效率。
⭕️我主張啟動太空法令修法 設置太空產業專區
首先,未來將召集各界代表,啟動太空相關法令的修法工程,以及提案成立台灣的「國家太空總署」,做為政府宣誓發展太空產業的第一步。
新竹市除了擁有新竹科學園區的產業聚落外,還有清大交大,以及工研院、同步輻射中心等國家科研機構,擁有發展太空產業非常良好的先天條件,有鑑於此,宏輝將積極協調新竹市政府與中央各權責相關單位,評估規劃新竹市公道五路中油油庫廢除後的X科技園區,其中設置「太空產業專區」,讓太空產業紮根新竹,也呼應蔡總統所提出之未來科技發展願景。
#太空產業紮根新竹
#新竹市立法委員候選人鄭宏輝
巨擘科技董事長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Joe:「和全球競爭力最強的國際科技合作,對台灣其實非常有幫助,一來是台灣在地製造的硬體和整合服務,立刻又增加銷售機會,二來是,直接增加台灣的高科技就業機會,也不用擔心技術和商業戰略外流,人家是來跟你資源合作的,甚至技術比台灣強and幫助產業升息,而且這些往往不是MOU備忘錄,因為這些大企業一旦投資下去,至少要長期經營數年的時間,產值和經濟邊際效益產值要飆兆元搞不好都會成真,最重要的是,站著賺錢,不用卑躬屈膝。」
Google美國總部宣布擴大台灣投資計畫,Google將在新北市台北遠東通訊園區打造全新辦公園區;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證實,不只Google,美股市值五大巨擘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與Google,目前與Google有簽署保密協定,因此僅可告知外界對方需要2棟至3棟的辦公大樓。
Google此次進駐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ark),將首先締造2500個工作機會,接著還會招聘多達7000人,雙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且目前另外4個美國股市高市值的「科技巨擘」均要來台,這事情在世界上都是這樣,一個人來了,其他人都跟著來,Google在台灣創立研發中心,將台灣定調為進入全亞洲的管道,原因是東南亞國家產業發展較為遲緩,台灣有點幸運的是,因為教育水準高,台灣不分硬體、軟體,均可以導入智慧產業。
Google宣布 「智慧台灣計畫」 將持續往「人才」、「經濟」、「生態系」三大面向前進,為台灣帶來實質幫助以及產品服務,發表會共有5大亮點,與台灣企業的數位轉型息息相關,Google與台經院合作發布《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台灣企業應瞄準「東南亞市場」這場發表會的最大重點之一。
透過Google搜尋與台灣政府所公布報告等數據來源的分析,期盼能引導台灣企業因應大環境變遷、調整出口的成長策略,台灣社會目前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內需市場縮小、數位化等挑戰,在這種經境環境、時空背景下,以東南亞「出口作為成長」是台灣企業一項策略新選擇,引導台灣企業瞄準擁有龐大人口紅利以及數位經濟優勢的東南亞市場。
Google分析,台灣廠商過去較依賴製造導向的出口模式,但在全球環境與數位變遷之際,Google認為出口策略應該結合科技與智慧化,廠商要跟注重的是重視消費者體驗、了解當地的需求和喜好,隨時針對自身服務或產品進行設計與製造。
Google台灣總經理陳廷俊說,「重點是要『出去』、『快速』且『隨時修改』,而不是花了2、3年的時間自己研究出產品再投放到市場中,卻可能不符合當地使用者需求」,也就是台灣企業不要再以製造的思維來做出口。
不過,為什麼台灣企業的機會是東南亞?與台灣面臨高齡化社會、少子化、內需市場變小等情況幾乎相反,東南亞市場擁有以下4個因素,因此成為台灣企業的下一個巨大機會,它們分別是:龐大的人口紅利、市場規模與消費潛力驚人、東南亞各國數位經濟發展快速、台灣與東南亞具有地緣接近性,以上4點原因,讓東南亞成了台灣企業的下一個巨大機會。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7/google_for_taiwan_02/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741330…
巨擘科技董事長 在 【決策者EP72 民視新聞】 ChatGPT竄紅引爆話題矽智財廠搭上 ... 的八卦
本週決策者節目中,晶心 科技董事長 林志明,將跟各位觀眾分享, ... 科技巨擘 紛紛力挺RISC-V彎道超車㊙晶片界的Linux 撼動處理器雙雄天下㊙挺過虧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