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1.加州再度部分封鎖,州長在單日新增病例創新高,累積病例、住院率及死亡數都大幅飆升之際,再度重啟室內活動禁令,最早下令嚴格封鎖的州,如今成了美國全面重啟經濟後,最大規模翻轉關閉之處。
2.部分商家無法接受,揚言戴口罩繼續做生意,教會也批評政府援引不實數據企圖關閉教會。對於大多數加州人來說,疫情從來沒有過去,商店關關開開只怕會導致永久性倒閉。
3.這波疫情反撲主要來自經濟重啟,年輕族群占三成以上,是貿然復工卻缺乏保護所導致。若再次封鎖無法控制疫情,預估加州八九月住院數恐飆升數十倍。同樣情形也發生在美新冠疫情最初的震央華盛頓州,肉品及水果加工廠的拉丁裔員工,未能落實戴口罩與社交距離防疫,引爆第二波疫情,華盛頓州州長也不排除二度封城。
4.美防疫專家佛奇說,美國各州封鎖從來未曾做得徹底,才會導致如今疫情復燃如此猛烈。作為美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加州能否透過二度封鎖降低病毒擴散,將是全美甚至是全球矚目的焦點。】
{內文}
(CBS主播)
加州作為八分之一美國人的故鄉,正在政策上大轉彎,試圖遏止日漸上升的新冠病毒感染,很多州可能會相繼跟進
(Eric Garcetti/洛杉磯市長)
我們從未有過這麼多人被感染或者具感染力,我們從未出現單日這麼多的確診個案, 而且我們也從來沒有這麼多的人住院
(CBS主播)
州長紐森已經下令全境一些企業,在重新開放僅數週後立即關閉,洛杉磯和聖地牙哥大約82萬5千名學生也將無法按照計劃重返學校復課
燦爛的加州陽光再度得被迫拒於門外,州長紐森在連續14天,累積新增確診病例破11萬,單日新增逾1.1萬屢創新高後,憂心地表示,「加州必須做出改變」。
(紐森/加州州長)
我們絕對有能力壓制這種病毒的傳播,我們在一開始就能控制病毒增長,我們將再次這樣做
因為當地單日新增確診數,這星期平均已達8千例以上,確診率升至7.4%,七天增幅足足是上個月的兩倍,且住院率兩周內飆升43%刷新紀錄死亡人數高達7千人,專家預期,如果照這樣的速度持續累積,加州疫情很快就將超越,累積確診數已破40萬的紐約,而此刻的紐約正因井然有序的防疫措施,迎來首次零死亡個案的好消息。
(紐森/加州州長)
今天我們宣布其他全州範圍內的措施,這與我們在加州的居家避疫令相關,因為當下需要有效,雷厲風行地,要求所有縣關閉其室內活動和室內運作
於是全美因新冠病毒,最早下令嚴格封鎖的州,如今成了美國全面重啟經濟後,最大規模翻轉關閉之處,加州州長紐森13號再次下達的封鎖令,內容包含關閉室內餐酒館 電影院 教堂,其他像是美髮沙龍 購物中心 健身房,及其他上百萬人每天進出,但不是非去不可的辦公室,也必須從即日起關閉。
(Donna Bruner/美髮沙龍業者)
身為企業主,無法告訴別人,你無法工作養家餬口,你無法工作照顧你的孩子
突如其來的噩耗,讓許多小商家哽咽無法接受,甚至越來越多人揚言,不惜被抓去坐牢,也要戴著口罩繼續做生意,這間教會不滿州長倉促行事,已公然表示不會服從,用上帝之名號召信徒禮拜天一起把教會擠爆。
(Greg Fairrington/命運基督教會牧師)
我相信我作為牧師的職責,就是遵守上帝的聖言,敬拜是我們作為教會共同努力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這樣做,這麼做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我們不會允許政府使用事實,不支持的數據來關閉教會
面對加州持續飆升的疫情,《洛杉磯時報》分析認為,未來兩周將是決戰關鍵,因為7月4號美國慶假期前後,顯然是民眾警戒放鬆的最主要時間點,無論是否出現症狀,病毒的傳播都需要時間,篩檢程序也是如此,但民眾關心的是自己的生計,在他們眼裡,疫情從來沒有過去,持續停業怕是會導致永久無法復工。
(加州業者)
我們根本還沒開始營業,才剛花了錢整修所有東西,為再次重啟做好準備,結果才僅僅十天,它又得關閉了,開了又關,開了又關,我們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根據加州官方的統計數據,新冠病毒在洛杉磯的有效傳播率,也就是R0值這星期已飆升至1.07,舊金山狀況更糟1.3,醫院面對如潮水般湧入的病患已如臨大敵,因為如果再次封鎖無法控制疫情,他們預估,最快八九月住院人數,就將達到目前狀況的數十倍,且這波疫情年輕族群就占了三成以上。
(Dr. Jennifer Ellice/洛杉磯急診醫師)
(這波)我看到很多患者都是無法居家辦公的人,他們別無選擇必須在復工後重新回去上班,但你知道他們是在沒有受到完全保護的情況下被迫工作,他們把它(病毒)帶回了家,在許多情況下,他們是與整個家庭同住,幾代人住在一起,而且你知道,我曾經看到母親帶著他們七個星期大的嬰兒,也見過祖父母的孩子請他們不要外出, 你知道這整個家庭現在都被感染了,因此在這一波讓人驚訝的是,看到更多年輕人染病遭受痛苦,我認為,這是第一次,我們在之前第一波看見大多數病患都是非常脆弱的族群,但如今這波感染潮,我們看到(新冠病毒)這種疾病席捲了各行各業及各個年齡層的人
富可敵國的加州,不只經濟總量占全美14.5%,若把它當成一個國家,也早已超越英國,高居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在新冠病毒捲土重來再次重創當地之際,加州州長才下令部分封鎖,美科技股便遭遇賣壓重創三大指數全面翻黑,巧合的是,西北華盛頓州也是當初新冠病毒,美國發現病例最早的震央,在歷經早期封鎖後,六個月過去了,再傳大流行以來最多的確診病例,平均單日新增700起,超過4萬5千人感染1400人死亡,州長也不排除將二度封城。
(佛奇/美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我們從來沒有徹底封鎖,這是為什麼我們會疫情復燃的原因
華盛頓州之所以受到矚目,是因為科技巨擘亞馬遜和微軟總部,都設在當地的大西雅圖地區,但高科技業在家工作,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已是常態,當地第二波疫情源頭,仍是來自肉品及水果加工廠,且這些員工多半是拉丁裔,居家環境差,缺乏醫療保險擴大染疫風險,和加州問題極為類似,他們大多都是月光族,只要身體撐得住就會勉力上工,且6月上旬適逢櫻桃採收季節,多數雇主放鬆了防疫警戒,未能嚴格規範配戴口罩,最終導致疫情反轉向上,且不斷向外蔓延。
(影片旁白)
即便沒有症狀,你還是會傳播新冠病毒,而且會導致人們死亡,像是你的母親,你的祖母,你的朋友,戴上口罩才能減緩病毒傳播
加州近期推出多支廣告,鼓勵民眾戴口罩防疫,因為不只當地口罩強制令始終推不動,華盛頓州疫情再起,恐怕也是因為高達三分之二民眾,仍拒絕配戴口罩防疫,在這場新冠疫情中,加州自3月率先實施禁足令後,一直是美國失業人數最多的一州,三四月流失的260萬工作機會,幾乎相當於佛州和德州的總和,這個拉動美國就業成長的經濟火車頭,自美國經濟大蕭條後,平均每七個工作機會就有一個是加州製造,遠高於全美各州,如今能否再次透過封鎖降低病毒擴散,將是全美甚至是全球矚目的焦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kS-DB8hxE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7.19《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xKOaikV8Ow
「巨擘科技倒閉」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巨擘科技倒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巨擘科技倒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巨擘科技倒閉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 關於巨擘科技倒閉 在 "負油價"恐成真?庫存多到沒地方擺..美石油業一周關閉66座油井 ... 的評價
- 關於巨擘科技倒閉 在 釩創科技2022-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巨擘科技倒閉 在 明泰科技倒閉的情報與評價,MONEYDJ、PTT、鉅亨網 的評價
- 關於巨擘科技倒閉 在 關於巨擘科技的問題(苗栗銅鑼廠 - Mobile01 的評價
巨擘科技倒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FB首播
我們看到Sears倒閉,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百貨商場,他針對的是中產階級,後來當美國不再是主要的製造產地的時刻,Walmart崛起了。
Walmart的特色就是,他從全世界採購,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的採購,使他非常非常成功,所以從1991年之後,Walmart就超越了Sears,Sears本身又沒有像Walmart,很快他意識到Amazon對他的挑戰,Walmart自己也進行了電子商務,同時其他的百貨公司也都開始,像Etaly等等他讓顧客可以走進去,在裡頭有體驗,這個就是電子商務,不可能在Amazon上有所有的體驗。
甚至Amazon就因此去併購一個Wholefoods超市,來讓大家可以有所體驗,變成是一個彼此之間的一個加分。
其實所有的老企業,可能都面臨類似的問題,一家我們大家最熟悉的老企業叫做Sony。他至少創造了一個英文字,就讓美國人快要發瘋,叫做WalkRT man,因為根本沒有這樣的英文字,而且這語法是不合的,但是日本人的英文本來就如此,而那個時候是日本獨霸電子產業的時代,所以Sony生產的耳機,你可以聽的就叫Walkerman,然後這個字眼就變成全世界都要使用的名詞
但Sony現在也開始滄桑了,滄桑老去的Sony,他並沒有堅持自己是驕傲的老品牌,他只留下了手機,這個手機是賠錢的,但是他的目的,是賣他的裡頭的遊戲軟體,因為在遊戲軟體裡頭,他是賺錢的。
更重要的他把自己轉型成為一家類似像台積電的公司,在一個智慧型手機裡頭,我們說iPhone,iPhone手機裡頭設計的跟一些重要的半導體,在美國大概占百分之五十四左右,其他最多的像記憶體,像感光元件,像很多鏡頭等等,很多就是向日本採購,其他有一部分向韓國,有一部分向台灣採購,而日本被採購的很多重要的部分,甚至是占了一支iPhone手機的百分之十的獲利。
Sony因此看到了,我為什麼一直要堅持我Sony這個品牌,所以他把手機裡頭,比別人高明的某些零件,這些零件是iPhone Apple或是華為或是其他所有智慧型手機,你不需要再生產的一個就是感光元件,一個就是鏡頭,現在全世界的智慧型手機裡頭,百分之九十的感光元件是向Sony採購的,鏡頭百分之九十是向Sony採購的。
所以Sony的最大特色就是放下他的驕傲,然後面對自己還有什麼,乾脆就把手裡頭,還有競爭力的東西,賣給我的對手。
==========================================
熙來攘往的西銀座三丁目,寸土寸金的地段,環伺高級商辦和國際品牌旗艦店,水泥叢林中剛剛迎來一塊綠地,2018年8月才剛開放的銀座Sony Park,它是一個品牌樞紐、一個互動體驗空間、更是一個徹底改變銀座地貌的都市公園。
標了價格標籤的植物盆栽,讓人懷疑Sony為何要做盆栽生意,導覽人員說,喜歡的盆栽歡迎你買回家,所得全數用來綠化與維持公共空間,而且植栽的流動,不僅可以讓公園增添樣貌,更代表SONY這個企業不斷的創新、生生不息,而這樣的意識形態,也巧妙體現在產品線上。
在歐洲擁有廣大市占率的SONY,搶在蘋果年度發表會之前,在2018年柏林消費性電子展推出全新旗艦機種,行動通訊強者發表新機原屬常態,但這支最新旗艦機對SONY來說,意義遠不只如此。
移動通訊市場的擁擠,讓SONY在尋找產品定位上走的辛苦,高價機種有市場霸主蘋果,低階市場主打價格戰,中高階品牌反而容易在價格和性能的平衡上,迷失核心價值。因此,SONY移動通訊公司新任總裁岸田光哉,接下手機產品部門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先徹底人事換血。
(岸田光哉/索尼移動通訊總裁)
我是自我推薦要接下總裁職務的,(真的嗎?),就從今年四月開始,我汰換整個管理團隊,換上具有全新經驗的團隊,徹底煥然一新的人事,希望扭轉索尼移動通訊在這個產業的競爭力,我真的希望能改變內部氣氛,全力專注在產品本身。
Sony在消費性產品產品市場全寄託於智慧手機,可以想像舉手自薦當Sony移動總裁需要多大勇氣。1983年進入SONY集團的岸田光哉,從在秋葉原賣SONY產品開始做起,也許正是街頭第一手接觸消費者的經驗,還有後來進入製造部門在生產線上的專業,SONY新旗艦機種變得更柔軟且更直覺,一改以往缺乏互聯網思維、埋頭專注機械與工藝設計的僵硬,把用戶需求思考進來,加入了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
(岸田光哉/索尼移動通訊總裁)
我認為我們要用獨特的產品去增加我們的競爭力,我們必須從現在的競爭對手身上學很多東西,對手總是充滿企圖心,而且產品的推陳出新速度很快,所以跟對手學也是必要的。人工智慧我想現在是科技時代,我深信索尼可以在人工智慧上 強化使用者經驗,我也確信可以強化很多其他方面,就像新推出的這一款智慧手機,運用人工智慧可以讓使用更為簡便,照相功能更為容易使用,將人工智慧帶入手機規格可以優化很多功能
在專訪岸田總裁的過程中,我們數度提及對手品牌的優劣比較,也許是日本企業慣有的內斂低調,也許是SONY寧可堅持"信仰",不輕易"參戰",岸田總裁不以批評對手來為自家產品塗脂抹粉,畢竟終端產品例如手機,並非SONY唯一的競爭力,既然B2C(企業到消費者)走到了瓶頸,B2B(企業對企業)或甚至B2B2C(企業到企業到消費者)的商業模式何嘗不是成長的動能。Sony的電池、相機鏡頭、聲音產品等向來獨霸全球,蘋果就是採用SONY的感光元件,幾乎壟斷智慧手機的鏡頭供應鏈,雖然從消費性產品巨擘要轉身成為零件供應商勢必充滿掙扎,但從SONY一步步分割集團業務,消費性產品只留下手機和遊戲來看,轉型的佈局早就已經開始。
巨擘科技倒閉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新竹大車站計畫開箱‼兩座大公園🌲+跨站平台商店街🛍+城市慢行系統🚶♀
相信各位市民朋友,過去這幾年來時不時在媒體上或市長的臉書上看到「新竹大車站計畫」,只知道要縫合前後站、帶動火車站周邊區域發展,但到底究竟大車站是什麼,卻有看沒有懂。
這絕對不是你的問題!因為市府一場說明會都沒辦,就連議員都是上周才知道計畫詳細內容是什麼。我已經 K 完整本 406 頁的可行性研究核定報告,並向多位專家學者諮詢。以下就讓我簡單來跟大家說明。(文末有報告電子檔,歡迎分享)
#大車站計畫五大目標
1⃣ 解決鐵路兩側因阻隔而缺乏無障礙的人行空間系統
2⃣ 解決鐵路阻隔客運轉乘侷限於軌道一側,並藉以提升周邊道路服務水準
3⃣ 車站平台預留與新竹輕軌共構空間,整合共乘無縫轉運
4⃣ 建立現代化車站,整合人流、物流、金流、城市生活生產與休憩的功能
5⃣ 藉由平台式車站 TOD(大眾運輸導向)整體開發,提升前後站國有土地使用效率及帶動區域都市發展
整個大車站計畫分成短期和中長期,短期以新竹車站跨站平台和周邊土地開發為主,中長期則包含北新竹車站跨站平台、市區鐵路路廊自行車道及綠帶、鐵道藝術村與南側舊倉庫群增設新竹鐵道博物館及藝文空間。
本次行政院通過的可行性研究只涵蓋短期計畫,並非整個大車站計畫,因此以下只針對短期計畫進行說明。
#計畫完成後會多出那些東西
🌲兩座大公園🌲
-北公園,約 0.5 公頃,為車站平台上的空中花園廣場,採扇形設計,以車站塔樓為視覺焦點,提供市民集散、停等以及逛街購物的開放空間。
-南公園,約 0.8 公頃,為輕軌站區的半戶外空間,公園上方以玻璃頂蓋設計,將成為全國唯一的「風雨公園」,結合休憩活動、商業空間和公共機能。
🛍 跨站平台商店街🛍
沿大車站平台主要動線設置精品店、商店街、便利商店等。店面每間 10 至 20 坪,規模至少 15 間,以達到集市效益。於適當空間設置 200 坪以上賣場,提升車站服務機能,吸引附近市郊居民搭火車前往購物。
🚈公共運輸轉運服務🚈
與新竹環狀輕軌共構,並於後站地區預留輕軌共站空間,改善前、後站發展差異。新設置前、後站市區客運轉運站,並配合後站 12 米計畫道路拓寬與新闢,引導前後站客運分流,分散人流與車流,紓解車站周邊交通負荷。
🏢周邊土地大樓林立🏢
除車站平台外,周邊規劃 ABCD 合計 6.4 公頃之開發基地,興建地下 5 層、地上 4 至 8 層之建築物。部分低樓層空間可引進百貨公司、超級市場、美食街等;高樓層則可規劃做為辦公室、旅館等使用。藉由步行可達的生活圈規劃,將「職、住、遊、憩」巧妙融合在一起,具體呈現在日常生活的動線中,將是宜居新竹的不動產發展趨勢。
#交通黑暗期有多久
🏗施工工期🏗
新竹車站跨站平台與周邊土地開發,從規劃至完成約需 10 年,預計 111 年 1 月開始動工,於 118 年 12 月陸續完成。其中跨站平台預計 116 年 6 月完工,工期約 5 年 6 個月。
🚆火車照開不受影響🚆
施工採「Rapittsu-0 工法」於車站區上方構築一個臨時施工構台,所有施工作業均在構台上進行,均不需於地面上作業,不影響構台下方列車營運與調度。
🚘少數車輛進出管制🚘
跨站平台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間,後站東南街一巷需封閉,禁止車輛進入;第二期工程施工期間,前站中華路及後站東南街一巷仍維持車輛正常通行,但禁止停車。
#總共要花納稅人多少錢
💰計畫工程經費💰
計畫總經費預估約 65.33 億元,中央政府負擔 52.39 億元,地方政府非自償性 9.98 億元、自償性 2.95 億元。非自償性部分採分年預算編列,自償性部分可從車站平台商業收益,以及周邊土地開發回饋挹注。
計畫經費包括設計階段作業費、DE 基地鐵路設施拆遷補償費及工程造價費,以及多項設施直接工程費,含跨站平台(13.3 億元)、D 基地站前開發大樓 3 樓以下部分(13.5億元)、香山及竹南車站運工機電新建及移設工程(8.8 億元)、台鐵運務服務大樓(1.8 億元)等。
💲新增營運維護成本💲
預估每年增加約 4.3 億元的營運維護成本,由新竹市政府和台鐵局依相關原則和協議按比例負擔。
其中立體連通廊道、跨站平台管理維護費,由新竹市政府全額負擔;車站旅服空間或商業空間,由台鐵局全額負擔;本計畫於 E 基地所設置 2 處大型公園,其管理維護費,依台鐵、市府受益比例負擔;周邊 ACD 基地的公共設施依台鐵、市府土地持分比例拆算維護管理權責。
#相關問題一起來思考
1⃣ 新竹環狀輕軌真的會蓋嗎?
大車站計畫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和輕軌共構,預估在目標年 (140 年) 輕軌每日運量可以達到 3.7 萬人次,並為火車站多帶來每日 5 千多的轉運人次。也就是說如果缺少新竹輕軌,大車站計畫本身要撐起預估的開發規模和效益幾乎不可能。
新竹市政府過去 22 年完成 4 次可行性研究,但歷任市長都沒有實際執行。這次因為前瞻計畫的關係,又獲得再次評估的機會,正由市府委託的中興工程辦理可行性研究,預估今年底完成。
然而,除了最早提出要串聯新竹舊城區、新竹科學園區、高鐵特定區及竹北生活圈之外,不但路線至今依然未定,跨越橋梁、河川、國道的工程技術也尚未克服。另外,竹縣、科管局都不願分攤地方自籌款、輕軌運量是否能維持營運、以及施工期的交通如何維持等問題都還沒有解答。
假設新竹輕軌無法蓋,那大車站計畫應該做怎麼樣的轉變,各項預估數字是不是要重新計算,這些不確性風險市府也應該在評估大車站計畫是否可行時,一併納入考量才對。
2⃣ 原有舊城區商圈會更沒落嗎?
「縫合前後站、帶動區域發展」是大車站計畫的目標之一,但就如同報告書也提到的,「新竹市中心衰退,戲院、百貨公司陸續撤離,城區活力明顯弱化」,很明顯舊城區需要被活化。
但就目前的計畫,車站平台規劃成商店街,周邊又以百貨、超市等為開發項目,難道不會和既有的舊城商圈搶生意嗎?會不會因此造成更多店家倒閉?
議會一再要求市府應該要就大車站計畫做既有商圈的衝擊影響評估,但整本可行性研究報告書隻字未提,究竟是縫合前後站,還是加速舊城沒落?市府有義務說明清楚。
3⃣ 新竹地區的精品百貨市場不是飽和了?
過去兩年,因為巨城具有強大磁吸引力的關係,導致新光三越新竹中華店、SOGO 新竹站前館相繼於 107 年 3 月與 108 年 8 月停止營業,而位於竹北市的 3.5 萬坪百貨商場 Sky City 也將於今年第三季開幕。
以新竹縣市共約 100 萬的人口,要再新設精品百貨購物商場和巨城與 Sky City 競爭搶客源,恐怕相當困難。市府應進行更具體的市場需求調查。
4⃣ 會有廠商願意再投資商辦或旅館嗎?
報告內容表示「近年來半導體產業發展暢旺,配合產業發展與企業擴充需求,新竹地區的 A 級辦公室供給已產生缺口」。然而,根據實際詢問,報告中提到的公道五台肥 TFC ONE、交流道旁竹科萊恩廣場、以及竹北高鐵暐順經貿大樓都尚有辦公空間在出租,並非供不應求。
另外,依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新竹市現有合法登記旅館共有 61 間,客房供給數合計為3,871 間,分布主要集中在新竹火車站附近。於計畫報告中也提到「目前新竹旅宿市場近乎飽和、競爭日趨激烈,旅館業者已面臨重大挑戰」。
如果要吸引廠商來車站周邊投資商辦或旅館,市府應提出具體的數據來證明確實有相關的市場需求。
5⃣ 有其他設施比公園和商場更能善用車站優勢嗎?
隨著時代的演進,近年來國外的場站規劃,已從過去的百貨商場開發,變成結合創新、科技、教育等領域的產業開發思維。
像是法國巴黎的 Station F計畫,將車站打造成數位新創孵化中心,有超過 3 千張工作桌,60 間小型會議室、8 座會議中心,吸引 Microsoft、Facebook 、LINE等數位巨擘進駐,整個計畫花費約新台幣 40 億 8 千萬元。
大車站計畫除南北公園及商業空間的規劃外,市府也應一併評估有無其他產業開發模式更能善用車站和軌道運輸的優勢。
#大車站計畫後續
大車站可行性研究報告經行政院核定,市府接下來會辦理「綜合規劃作業」,預計將花費 4 千 6 百萬元,耗時兩年以上。 如果綜合規劃也通過中央部會,才有後續的細部設計和興建工程。
我認為既然市府有意要推動,就應該負責任地對計畫進行實質的評估,不要最終又淪為紙上作業。於綜合規劃階段,市府也應至少召開三場全市公聽會,積極邀請專家、民代及市民參與,廣徵民意並了解地方需求。
大家如果有想到什麼問題,或是有任何對計畫的建議,都可以留言或私訊給我,我會再和相關單位反應並商討。
===
【新竹大車站計畫可行性研究報告】
全文 ( 406 頁)
https://reurl.cc/arVjA4
摘要 (林彥甫整理)
https://reurl.cc/D9AQE5
簡報(1090214 國發會審查)
https://reurl.cc/6253MM
巨擘科技倒閉 在 釩創科技2022-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 找釩創科技,釩創科技倒閉,釩創股東會,Phytrex在Instagram上2022年該注意 ... 萬勝發科技(008) · 清三電子(011) · 巨擘科技(042) · 禾鴻(138) · 真 ... ... <看更多>
巨擘科技倒閉 在 關於巨擘科技的問題(苗栗銅鑼廠 - Mobile01 的八卦
各位大大好:前幾天從報紙看到這家公司苗栗銅鑼廠的技術員應徵訊息,日班待遇月工作20天有三萬七夜班日工作20天有四萬五左右所以就去面試了, ... ... <看更多>
巨擘科技倒閉 在 "負油價"恐成真?庫存多到沒地方擺..美石油業一周關閉66座油井 ... 的八卦
負油價"恐成真?庫存多到沒地方擺..美石油業一周關閉66座油井新加坡 巨擘 申請破產│非凡財經新聞│20200420. 19,837 views • Apr 20, 20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