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報導✨
我們一起讓藝術更多可能~
讓公益融入生活❤️
11/28-12/1 歡迎來華山看展《阿雜社會事》
#阿雜社會事
#嵐嵐是策展人之一
https://tw.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realtime/20191128/167000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Koobii Universit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本頻道👉🏻https://reurl.cc/QdQmN2 大家好,今天是鬧編出任務 #47 集 #北科大 #校園街訪 畢業生快看!術業真的有專攻嗎?設計系PK 非設計系的『金』頭腦對決 術業真的有專攻?! 來看看設計系與非設計系的同學 誰才是最強的『金』頭腦! 📌 鬧粉福利時間 看影...
「工藝設計系學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張景嵐 Facebook
- 關於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Facebook
- 關於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鋼筆美學大師-韓玉青 Facebook
- 關於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Koobii University Youtube
- 關於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小紅桃瑰 溫筱鴻 時尚CEO Youtube
- 關於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設計系排名 - 新生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工藝設計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工藝設計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2018年度畢業展形象影片 的評價
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Facebook 八卦
《關於。學外語。學ㄅㄆㄇㄈ 這條路。》#你不寂寞
在英國這十幾年,常常收到不同年齡層的人私訊問:「請問Ting要怎樣把英文學好?」「要怎樣學習外語能力?」。首先,我必須很誠實告訴大家,我國中跟高中時期從來不是什麼學霸,考試一直都是我最痛苦的事情。但很幸運地,我爸媽從來不逼我唸書,都順著我的興趣發展,導致我雖然國中高中學業成績都是班上倒數,但靠著美術、音樂等術科,一路順利用「推甄」方式升學,考上我最喜歡的大學室內設計系。即使壓根不是學科成績好的學生,卻從來沒有參加過聯考。
我也要很誠實的說,小時候我學外語的經驗一直都很痛苦!不管是美語班、日文班、德文選修課、法文社團...沒有成功過。直到我長大後常常自助旅遊、到海外當志工...等,才因為「生活需求,衍伸學習慾望」,開始真正自己主動地學習大幅進步。因此,對於要怎樣學「外語」這件事,或是怎樣考出好成績,對我來說,真的無法提供嚴格的訓練表格跟方式。
正因為自己有這樣成長的學習經驗,我更能體諒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幫助他們。即使小時候的我英文極差,雖然當年我的國文課老師對我超頭痛(我每次國文考試卷,最後要課文背寫那30%,都直接空白交卷,當年也太反骨)。
不過現在的我,竟然是靠著文字工作,還能在英國本地人圈子裡,當孩子班上的家長代表,即使沒有外籍先生幫助也能立足在英國生活。這一點,我替自己的成長感到欣慰。
每當我收到很多「學英文」的教學平台、app、線上課程邀約時,我都欣然拒絕。因為真的要把外語學好,不能死逼,「環境」才是最重要的一環,不然下課後、畢業後通通還給老師了。
---------
同樣的!現在居住在海外的我,#困擾的事跟大家相反。我要怎樣提供「學習中文」的環境給我的兩個孩子?在沒有外籍先生幫助增加外文能力的我,反之(正向的思考),至少我們可以提供「全中文對話環境」給小吐司跟小可頌。
從老大哥哥在我肚子裡開始,我都只跟他說中文,甚至我們家到現在都有強制規定!「進家門後,或是看到爸爸媽媽,只能說中文(台語)!」現在小吐司7歲半了,我敢說他的中文還有母語程度流利。
因為老大在家完全只說中文,因此妹妹也會跟著說,即使現在他們都上學了,一下課看到我,都能自動切換成中文頻道。
BUT! 事情說到這裡,總是還要有個轉折BUT。他們兄妹兩個中文對話聽說能力很強,但是根本是「文盲」,家裡有大量的中文書,可是他們都還是要我唸給他們聽,或是開點讀筆及app朗讀同步。不像是英文書,他們都已經可以自己閱讀了。 #學中文的讀寫 是我頭痛的事情。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問「在家完全不說英文,那他們兄妹的英文怎麼學?不就很差?在學校聽得懂嗎?會不會跟不上」別擔心!如我一開始說的「學語言環境最重要」他們兩人在學校的英文不用我擔心,整天6小時全英語上課,現在他們英文程度應該都超過我了。
再把話題拉回來,#在海外要學中文怎麼辦?
很幸運現在網路資源很多,很多出版社也都有各種厲害的教材,仿間也不少ㄅㄆㄇㄈ的教材。或是拖疫情所賜,不少老師也都開了Zoom或google classroom 的遠距教學。我住在文化大熔爐的倫敦,也有超多厲害的中文老師、中文學校、中文團課給大家選擇。
#歡迎各家老師團體在留言處打廣告我自己也很有興趣知道
我自己目前的做法跟經驗,以我家孩子的性格跟年紀,單靠遠距上中文,沒跟老師面對面很難有維持長久的興趣。找中文家教對於經濟上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因為兩個人年紀不同需要分開上。英國價格大概是30分鐘£25-45不等。團體班對我家孩子來說,目前我還在物色中,因為覺得很不錯的團班,打聽之後大多是在家不說中文的小朋友為主,所以我跟其他家長們主要的需求有一點不太一樣。
#學ㄅㄆㄇㄈ還是拼音 #繁體中文
我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我是台灣人我只會ㄅㄆㄇㄈ,加上他們正處於在學校學phonic打好英文基礎的年紀,我不想要讓拼音跟phonic混淆他們。再來,我深信把ㄅㄆㄇㄈ寫好,非常有助於之後他們寫繁體中文的筆畫。(我不專業的中文老師,如果有誤請見諒。)
#至於學中文的目標期待是什麼?
我的理由也非常單純,就是他們以後回台灣能自在地跟人溝通!至於讀寫的程度期待要達多好?我只祈禱到他們18歲以前,有台灣的「小學畢業程度讀寫」,我就非常心滿意足了,不,是超級超級滿意了。未來他們是不是有需要更好的程度,就等待他們自己有一天有動力自己主動去追求,才會學的扎實。
-------------
先說好,以下不是業配。純粹是個人的分享!#FUNBOX
今天要來跟大家開箱!來自瑞典🇸🇪小馬跟安娜夫婦,專為 #海外台灣爸媽共創的 「Fun Box」。 沒錯!就是我們當年年少輕狂時追的circus 團體小馬,還有精通中英,把金庸巨作翻譯成英文版的Anna夫婦。是不是很神奇的組合。話說我會主動分享無利益關係的Fun Box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看見他們的用心!也彷彿看到自己跟先生在異鄉的努力。光是這個努力,我就覺得要介紹他們給大家認識。
更別說circus 團體的小馬耶!我跟老公當年2008年來英國求學時,每週約會行程之一,就是吃著台灣泡麵看circus一解思鄉之情。想不到當年電視裡娛樂留學生的小馬,現在也成了兩個孩子的海外父母,更不用說在疫情之下,#瑞典阿爸 的好多分享都讓我們很有感觸。
同樣住在中文(尤其注音符號)資源少的歐洲,他們夫婦深覺給孩子們好玩有趣的學中文資源太有限。比如說因為疫情,台灣郵政停飛快一年,我當初訂閱的親子天下小行星期刊,已經整整9期都沒收到 >< 沒有出版社願意花大錢郵寄過來。 於是,小馬跟安娜!乾脆!自己共創「 #夥伴文化」
我也算是從2021年初就看著fun box從箱子選色、打版、甚至問卷調查填寫,一路看著fun box誕生!身在🇬🇧英國的媽媽肯定要支持!開箱的瞬間滿滿雞皮疙瘩的感動~~「RESPECT」3個月才一期,真的是慢工出細活。
----------------------
Fun and Company 伙伴文化 <-----點這裡
我今天開箱的這一盒第一版,早已全數售光。
因為早在5月就開放訂購了,但因為歐洲疫情持續長達一年半,又加上英國🇬🇧脫歐!6月2日fun box就從瑞典🇸🇪寄出,但卡在DHL被踢皮球般的對待,直到7月20日我才收到這盒珍貴的fun box。但因為剛好遇上外婆離世,我直到8月才終於利用暑假開箱了。不得不再次稱讚小馬跟安娜,謝謝他們夫妻親力親為!這等待的一個半月裡,都會不斷主動通知我們英國訂戶,也讓我們安心了解進度!再次感謝他們的用心。
如果收看到這裡,你剛好也是海外媽媽,也想支持一下這份用心的事業,大家可以搜尋關鍵字。我就不貼連結了,因為每次一貼外部連結,臉書就鬧脾氣。(攤手)
#真心分享推薦FunBox的幾個優點:
✔ 每三個月寄一次,沒有進度壓力。
✔ 共3本中文童書繪本,幫父母們精心挑選,主題性十足!
✔ 保證不會收到你已經有的書!提供換書服務。
✔ 1本獨家設計ㄅㄆㄇ遊戲書,
✔ #為生活學習都在國外的孩子量身定做。
✔ 1本歐洲首創中文兒童手工藝期刊。
✔ 4個親子手作工藝,大小朋友一起體驗中華文化。
✔ 環保包裝!一起愛地球。
✔ 而且英國還免運費!yeah!
✔ 獲得了小馬跟安娜的親筆簽名 #我與偶像最近的距離
#更新
小馬本人竟然私訊給我,說要提供折扣碼給我的粉絲們!結帳時輸入「fun50」可以折大約5歐的價格,然後用這個折扣碼的朋友,新的一期收到時還會加送第一期,也就是我照片中分享的ㄅㄆㄇㄈ注音符號遊戲書喔!只到8月31日。(我沒有任何分潤利益,請安心)
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鋼筆美學大師-韓玉青 Facebook 八卦
年代新聞
◤藝饗年代專訪 鋼筆美學家 韓玉青◢
這次介紹了鋼筆字藝、鋼筆繪畫,還有大家最有興趣的古董鋼筆文具收藏。
►台灣首創在設計課中教寫字?結果大受歡迎!
最早回國後是任教於實踐大學(台北設計學院校區),由於我的設計課與眾不同,除了教電腦設計,我要求學生從手繪創意與基本功開始,也有教手寫硬筆字,大受歡迎,連主任都特別請我去為學校教職員專門開課。
►「創意先行,技術跟上」是我的教學方針。
在國外,設計課不等於電腦課,創意設計課,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課,是設計專門老師在教,而電腦課則是交給電腦老師專業分工(不像台灣的設計課比較偏向電腦軟體學習)。所以我對學生大部分都要求手工,字體要手寫,圖要手繪,所有想法要有原創草稿,必須無中生有。
►設計,絕不是東拼西湊,創意想法要有依據,才能解決問題。
從心智圖開始發想,靈感來源都要有所交代,一組企業識別系統(CIS)設計,從一開始的手繪稿到過程中的修改紀錄,以及每次設計提案的更新,都要有詳盡過程草稿,這是國外對學生作品集的要求。
►課堂中分享手寫字,數千年歷史智慧與美感。
從中我發現「字體的美感」,是很多臺灣學生,甚至是術科考進來的設計系學生所陌生的。很多學生設計字體時只知道用電腦直接套用或略加修改,文字造型生硬且沒有內涵,很多人甚至以為「字體」都是直接透過電腦才發展出來的!
►與歷史文化結合,是一門鋼筆綜合藝術。
所以我把「寫字」這件事,納入課程中,教學生認識中文書法字、英文鋼筆字體、甚至古拉丁羽毛筆字體、日文字...等,分享不同字體的歷史故事與應用,學生才驚覺原來古老的文字是這樣寫出來的,文字的造型與變化其實與當時的時空背景與書寫工具的工藝水平有直接關係。我教學生們重視字體設計的背景知識,遠比寫出來的技巧還重要,最後才結合電腦成為一套商標logo設計的完整作品。
►天天開課,十餘年來培養大量人才。
我的設計課中,寫鋼筆字的單元最受歡迎。教學生寫羽毛筆認識西洋書法字體,也教大家用鋼筆、鋼珠筆寫出中文篆、隸、草、行、楷各種字體,甚至示範以前的人是怎麼用毛筆寫出來的,要學,就要學最正統的。
►研發鋼筆、培養師資,被媒體譽為「鋼筆美學大師」。
那時因為課程有很多元的內容,加上追求教學品質,甚至筆、紙、墨的講究與研發,在其他硬筆字師資還在買市面現成的鋼筆或於原子筆時,我很早就開始研發設計教學用的專利鋼筆與鋼珠筆,教材與紙張也都是自己獨家開發。所以我的課程非常熱門,週一到週日天天開課,學校甚至獨立招生鋼筆字的課,十多年來也培養出很多繪畫、鋼筆字的種子師資,這些傑出學生,搭上近來舒壓著色畫與這波寫字熱潮紛紛出書,也有成為老師開班授課。
►著作等身,專業評審,成為老師們的老師。
教學過程中我也陸續出了一些書,當然基於對品質把關,也拒絕了超過30家出版社的邀約,因為身為繪畫、書法比賽權威評審,我想的不是去配合市場機制推出削價競爭的字帖書,而是思考書的內涵要有收藏價值,所以我選擇出版的是美學書。因為買字帖書自己練,看似省錢,卻要花更多時間摸索,買得到技巧卻買不到氣質,捨本逐末,小學而大遺,所以我十多年來堅持藝術教育課程的人與人接觸,專業指導與文化傳承,我的書籍與專業課程結合,成為很有價值的輔助教具。
►大環境不好,競爭激烈,追求質感才能脫穎而出。
從2008年創業到現在,也不是一直很順利的,從一開始選擇教室地點就是個大難題,因為大部分人的觀念是覺得寫字,自己買書買筆練就好了,何必拜師學藝,還要花錢上課?加上景氣低迷,低價課程競爭激烈,什麼都要比便宜,比CP值。讓大部分兼差的老師都是在各單位兼課領鐘點,或是借咖啡廳、臨時場地...等,將本求利,這樣成本最低,削價競爭必定導致學習品質下降,因為便宜還有更便宜,大環境讓真正要有志成為偉大教育家的人顯得孤立無援,箇中滋味實在不足向外人道。我認為,要培養寫字美感的條件很多,練鋼筆字,是追求質感與格調的路,有錢買得到氣派鋼筆,卻買不到內涵氣質 ; 買書可以學到技巧,卻無法提升美感品味。
►吸引力法則,優美學習環境,學生自然遠道而來。
我思考的是,如果要招生,就要對學生負責,專業教學環境就是要有品味的堅持,一定要有專屬固定地點。我對挑選教學地點與環境設備都很要求,都要與國際同步。由於有固定教室,經營方式就跟一般兼差是完全不同的,場地環境與衛生,保險,人事行政...等等。這些幕後的經營時間、心力,都是無形成本,細膩的學生們其實都感覺得到,所以慕名而來的越來越多,甚至成為地標,每週都有遠從外國來求教的學生。
►教學本身就是一門專業,不是會寫字就會教。
大家都會比較,也會研究師資背景,我本身就是藝術教育專業,專長就是研發教材與培養師資。很多從外縣市,甚至香港、中國、日本來的學生,特地搭飛機來上課都覺得物超所值,為的就是「質感」。因為「低價不等於便宜,高價不等於昂貴」。我從一開始就選擇在台北市中心創立教室,考量當然很細,所以也只能專注追求高質感的路線經營,不能走降低水準的回頭路,定價策略的篩選機制讓每個班上都是很認真的學生。
►鋼筆,易學難精,反映一個人的內涵氣質。
我發現坊間的課慢慢也跟上我的腳步,質感是可以比較出來的。因為大家會發現便宜的課之所以便宜一定是有原因的,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些便宜的課工具還要另外買。現代人要的是質感,學鋼筆,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一個人的品味。藝術教育追求的境界,培養學生的是深刻思考與體會,是一種內涵與心境,尤其是寫字這門深奧的手藝,需要啟發,也需要一些精神上的素養與天份,無法量化用「CP值」來計算。
►回歸書寫的本質,是追求質感的過程。
我很喜歡收藏與投資藝術品,而鋼筆...等文具也是收藏的一部份,這些早期書寫黃金年代的工藝品,值得跟學生們推廣。數百年前,社會上識字的人極少,所以能書寫本身就是一種才華,文具的格調當然追求精美,因為當時為貴族們訂製文具的巧匠們,思維並不是普及性的大宗批發cost down。這些美學文化體會,還是需要經過時間的啟發,人們才會勇於追求更高質感的生活品味,藝術課程就是一種途徑,跟買書自己練是截然不同的心境。
►好筆、好字、日日好心情。
有別於一般坊間課程,削價競爭激烈,因為高品質的工具成本很高,還要另外花錢買,而一般便宜的文具質感粗糙,且不適合藝術表現。所以日日好文創的課程都會送精美鋼筆,有些是我的珍藏,有些是自己開發設計的,針對不同藝術用途的各種款式,這不但是我對學生們的獨特心意,也大幅提升教學品質。在藝術領域沒有所謂CP值。
►後記,感恩分享。
其實平常備課很忙,也有家人要陪伴,所以FB沒有天天發文,今天藉此專訪,2分多鐘的節目,濃縮將近10年的心路歷程,歡迎分享,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初學者選課指南
►🙋 https://goo.gl/hjaFbK
#最新月課表
►🙋 https://goo.gl/2EJhu5
#網路商店24小時搶購
►🙋 https://goo.gl/6XHoCh
#國際品牌合作
►🙋 https://goo.gl/853YUq
#鋼筆美學大師
#御用字藝家
#日日好文創
#肢體記憶法
#字到用時方恨醜
#練字千日用在一時
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Koobii University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本頻道👉🏻https://reurl.cc/QdQmN2
大家好,今天是鬧編出任務 #47 集
#北科大 #校園街訪
畢業生快看!術業真的有專攻嗎?設計系PK 非設計系的『金』頭腦對決
術業真的有專攻?!
來看看設計系與非設計系的同學
誰才是最強的『金』頭腦!
📌 鬧粉福利時間
看影片還可以抽大獎?!
就是這麼好康啦!
鬧粉們我們Airpods 2 抽!起!來!
👉🏻抽獎三步驟:
Step1. 按讚、追蹤Koobii 鬧大學的FB 以及IG
Step2. 訂閱Koobii 鬧大學Youtube 頻道
Step3. 在這支Youtube 影片下留言回答出『2020 年國際金屬工藝大賽是由哪個
單位主辦?』的正確答案
鬧編會在8/29(六)會抽出一位幸運鬧粉呦!
------------------------------------------------------
《Koobii鬧大學》PLAY大亂鬥請往這邊走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0Ek06IA_3OcbCdOYgkaMSRvt85Vpd4Kt
《Koobii鬧大學》鬧編出任務往海邊走
https://is.gd/UE8qrH👈🏻👈🏻👈🏻
《Koobii鬧大學》職場練習生往那邊走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0Ek06IA_3OddViTT59YTElTLAoFF-RKG
《Koobii鬧大學》校園觀測站請往這邊走
https://bit.ly/2YI3Y36👈🏻👈🏻👈🏻
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小紅桃瑰 溫筱鴻 時尚CEO Youtube 的評價
T 時尚 T Fashion 節目 於永樂市場4樓 T Fashion 時尚基地開跑!
第9集主題: 嘻哈潮T派對
全台12所服裝設計系的大學同學,3小時完成製作衣服比賽!
了解國內外最新流行趨勢、訂製時尚、溫筱鴻的私房菜單、時尚名人薈!
參賽學校: 亞東技術學院、育達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輔仁大學
評審來賓: 林國基、武侍、王彥熙、劉燕燕、溫筱鴻
訂製時尚:
服飾工藝時尚實驗學苑 吳東育 36:39
青田製衣 李坤堭 38:51
時尚名人薈:
克萊亞 創辦人/設計總監 蔡麗玉:
▶訂閱【小紅桃瑰】官方YouTube:http://tiny.cc/tivxlz
▶按讚【小紅桃瑰】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ndesign.ste...
▶按讚【T Fashion 時尚基地】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official.tfa...
首播 台視(第8台) 每周日 早上 11:00 ~ 12:00
重播 台視(第8台) 每週五 晚上 00:00 ~ 01:00
重播 台視綜合台 每週六 晚上 21:00 ~ 22:00
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想法、很有個性,令人感受到她對關心的事物那種堅持與態度,就像她的陶瓷作品在可愛的外表下有著信念與故事。
▶靜靜與土培養感情◀
成長於台灣南部的吳昕恬,家鄉位於台南歸仁。歸仁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片片田地被人造物和鋼筋水泥所取代,憶起童年的玩樂,她說小就對土地與自然就很有感情,幼年到阿公家,自己一個就可以在樹下把玩土壤,也愛觀察自然環境裡的昆蟲與動物們。她也是一位很靜的小孩,只要給一張紙、一枝筆、一本書,她就可以這樣待一整天。從小就懂得與自己相處、不喜愛補習,比起進入才藝班接受指導,更愛在家按自己所想繪畫、創造自己繪本。這麼小就有這樣與自己獨處又愛自由創作的性格,似乎很適合當一位全職創作藝術家呢!
▶並非每人都要走一樣的路◀
問起求學的經驗,吳昕恬說當時她國中就近進入歸仁國中就讀,接下來進入台南女中,一路在台灣傳統升學體制下前進。在高中時期,經由學校比賽與活動經驗,畫插畫和設計各種活動宣傳品,她漸漸發覺自己的興趣是設計和藝術。高中參加社團「台灣文化隊」在寒暑舉辦許多體驗台灣文化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的「部落遊學」,讓她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然環境更加關切。在台南第一志願之一的高中就讀,讓她覺得身邊有許多很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走一樣的路。加上學校美術老師王政凱在她決定要就讀藝術設系相關科系後給予非常多建議、指導與幫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她對自己想要走的路多了份堅持。
▶貼近生活的作品,與家人互動◀
很有個性的吳昕恬「先做了再說」進入國北教的藝術與造形設計系的設計組主修工藝,一開始想走設計的方向,但歷經各種媒材的創作課程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工藝創作,所以她最終選擇陶土為媒材進行創作,吳昕恬認為「土」是她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很親密、貼近自然的材質,以雙手接觸,可以感受到土的柔軟、冰涼與黏性,經由雙手增減的塑造成作品是很美好的過程。
吳昕恬過去在創作方面沒有與父親有討論與交集的機會,進入工藝組後開始做陶藝,便將與生活相關的器物拿回家使用,意外成為家人間彼此交流的話題,感受得到認可。這些器物透過使用陪伴在家人身邊,多了一層被需要的感覺。
▶共生,與自然貼近的創作◀
到台北念書後,吳昕恬覺得自己似乎離開土地很遠,雖然台北資源豐富,但她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家鄉來創作。除了發現到歸仁的田地日益減少,近期可能會有新的建設消息,可能讓擁有豐富生態的沙崙大草原消失,在這塊日漸珍貴的自然地有許多鳥類與生物棲息,吳昕恬認為「開發這件事情就像一個單向道,如果決定開發後那些原本存在生態都即將消失、難以回頭。」她希望這塊土地與生態可被保存下來。因此有了這股動力將原本木口木版畫的平面作品轉化為立體作品〈共生〉,藉由這件作品讓大家更加注意自然生態維護的重要性。「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但開發卻從沒過問其它生物的意見,希望人類可以學習與其它生物共生。」
▶睡夢的人與植物◀
這次展出的作品多以沉睡中地人體各部位、植物結合作為表現。沉睡的人體代表著「靜態」,生長中的植物則是「動態」,兩者為對比的存在,但其實在夢醒後的白天他們卻又是相反的狀態。作品中各種奇妙的植物與帶點童趣插畫風的人體作各種結合,有雙腳長出菇類、或頭髮是植物的各種呈現方式。問吳昕恬說為何會想到將植物與人體作結合?一開始的靈感源自於原住民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跟她說過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但可以種香菇。」她認為不是每個塊木頭生來都是要成為被作成雕塑品,也是有些木頭要拿來種香菇的,不能說無法被雕刻的木頭就是不好的,也許它出生的意義就是要拿來種香菇。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但在社會的觀點「成功」的定義是很狹隘的,而對吳昕恬來說「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就是成功」也因此有了〈蘗〉系列第一件作品。「蘗」字義上有許多意思,吳昕恬取其新芽正在生長、萌發的意象。
▶夢中的我,我的夢境◀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提到,夢是「願望的完成」,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幻想,是運用了白日記憶的殘餘而產生的,就像是在消化白天腦中的思想、排解掉日常過多的思緒,如同一種保護機制,不存在的夢與現實可以說是有了一層連結與關係。她認為「夜裡人們總是道了晚安後入睡,而我是道了晚安後開始創作:『大家在床上作著夢,而我是在工作室做著夢。』我覺得創作就是我的夢,做陶是製夢的過程,而我就是夢的製造者。夢,可能來自於我的幻想,像是白日夢一般天馬行空;夢,也可能是我渴望、我欲求的或是我想企及的夢想,而這些夢都映照出我自身。我藉由創作自剖與反思,認識自己、找尋自己、捏塑自己、召喚自己,然後在夢中重新長出自己。」在吳昕恬每件作品都有背後都有個小故事,取材自她的生活當中,而我們的夢境來自現實,那夢境中的事情也許就是現實的衍生。
陶瓷創作結合植物與人體各部位,將生活小故事化為現實中的夢境。
吳昕恬簡歷:
學歷:
2013-20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設計組 主修工藝
2010-2013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2007-2010 臺南市歸仁國民中學
2001-2007 臺南市文化國民小學
工作經歷:
2016 國北教學務處心輔組 整學期海報設計
201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奇美部落周邊商品與摺頁設計
2015 自然系教授委託昆蟲2:1模型製作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工藝設計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工藝設計系學校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n2me也提到向各位推薦學校與公家單位合作的設計類型活動(無須費用) 讓對設計相關領域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加、 ... ... <看更多>
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工藝設計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工藝設計系學校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n2me也提到向各位推薦學校與公家單位合作的設計類型活動(無須費用) 讓對設計相關領域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加、 ... ... <看更多>
工藝設計系學校 在 設計系排名 - 新生季板 | Dcard 的八卦
好奇大家覺得普大科大都算進來的設計強校有哪些排名大概怎麼排~以下是我 ... 另外,有一些設計系因為設置學校少,如果你想唸這方面的科系,選擇相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