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你讀一首詩X 臺灣商務印書館】:《山羊之歌》#中原中也 #文末抽獎彩蛋
一個童話
秋夜,在遙遠那方
有一片,盡是石子的河灘,
太陽,是沙沙地,
沙沙地照著。
雖說是太陽,卻猶如矽石什麼的,
猶如非常細碎的粉末,
正因如此,才沙沙地
也發出著細微的聲響。
而那石子上,此刻正停著一隻蝴蝶,
淡薄,卻又輪廓清晰地
投射著影子。
而後那蝴蝶不見了,不知何時,
直到剛才還沒有水流的河床上,水
是沙沙地,沙沙地流著⋯⋯
---
◎作者簡介:
中原中也(1907-1937)
1907年出生於山口縣,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也因為詩作收錄在教科書中,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對中也來說,寫詩即是生活,兩者似乎密不可分。
中也一生共留下三百五十餘首詩作。其中一百零二首收錄於詩人親自編輯的詩集《山羊之歌》和《往日之歌》。這兩部詩集投射著詩人的人生和創作歷程,也是他藝術感懷的結晶。
從《山羊之歌》到《往日之歌》,不論是奇特難解的達達主義詩歌還是後期那些諧謔的自嘲詩,都貫穿著悲哀的底色。這可以說是中也詩歌的最大特色。
用跨越生死的目光觀望自己的死亡,這也許是中也為衝破時間束縛而慣用的一種思考方式,也可說是他特有的創作手法之一。鮮烈的語言吟詠的是青春的傷痛和內心的祈求。時隔八十餘年,這些燃燒了詩人生命的詩篇依然保持著當時的溫度和律動,獨特的魅力從未因時間流逝而消減。
中原中也也是一名譯者,他曾為《藍波詩集》等法國詩歌的翻譯傾注心血。中也的翻譯風格自由而大膽。為保持節奏韻律,往往摻入許多再創作的成分。即便如此,對於詩歌翻譯,中也在未發表的詩篇〈一度〉中感嘆道:「由結果創造結果,翻譯的悲哀。」站在原作的成果之上,卻永遠不可能得到完美的結果,這是翻譯的悲哀。對詩人而言,翻譯也許只是充實自身創作的途徑而已。
現實生活中的中也始終是個無能之人。離家十餘年,一直學業無成,從未有過固定工作。奉父母之命結婚後生活仍然要靠家人接濟。對於俗世的生活,中也始終是個局外人。幸而有母親支持,詩人才得以為詩歌奉獻一生。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二日,中也病逝於鎌倉,終於未能回應家人的期待回到故鄉。臨去世前,中也對母親說:「我其實是孝順之人啊。」
(以上文字摘自《山羊之歌》推薦序和譯者序)
----
◎譯者簡介
吳菲,畢業於日本山口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語言文化專業。文學碩士。譯有《向著明亮的那方》、《春天與阿修羅》、《豆腐匠的哲學》等。
----
◎詩人楚狂賞析
這首詩首先提「在遙遠那方」,「那」對比觀者的「這」,意思是還沒到達的彼處,且那個彼處是「遙遠的」,開頭這句話,其實正預告了這首詩即將展開的,是尚未目視觸及的想像。
從第二句之後,全詩所談(或是想像)的景象,其實非常簡單,觀者摹寫了「盡是石子的河灘」以及「沙沙地太陽」這兩個景緻,建構一幅雛形,並說明為何太陽是沙沙地?乃因那邊有「細碎的粉末」,伴隨聲響。
接著,觀者將焦點拉近,看到某顆石子之上,停著一隻蝴蝶,在全詩中描寫最為細節的便是這隻蝴蝶了,它既「淡薄」,卻又「輪廓清晰」,尤其還有影子,是全詩唯一立體的事物。我認為這隻蝴蝶對觀者的意涵最為重要,牠(蝴蝶)可能是觀者最在意的事物,或蝴蝶本身就代表了觀者。
全詩在末段突然「動」了起來,不知從何處來的水,流過了這靜謐的景緻,並影響了觀者的注意,以至於他原先在乎的蝴蝶何時飛走了?都不知道。
另外這突如其來,打破童話般的水,竟然和太陽一樣發出「沙沙地」的聲響,至此,我們可以察覺這「沙沙地聲響」來源,似乎是河灘上矽石般的石子。
而這一切,都發生於詩人的秋夜,秋風颯颯最傷人,儘管在暗夜,詩人仍可感懷這樣一段令人惆悵的童話。在乎的人事來來去去都是一己之力無法改變的,甚至沒有預兆,無從挽回,只能任其飄散。
我很難判斷詩人是否受過莊子的影響?這一切是夢,還是想像?我無法確定。不過通篇讀來,以及對應詩題〈一個童話〉,彷彿又有些「莊周曉夢迷蝴蝶」的意喻。
吳菲於《山羊之歌:中原中也詩選》譯者序中有別樣的解法,個人僅從詩中片面解讀,不願牽扯太多,不過也茲錄於下,以供參考:「這首〈一個童話〉是《往日之歌》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照亮秋夜的陽光,所以這是「一個童話」。不妨將這束超現實的陽光看做照亮人生的詩歌之光,秋夜短暫而寂寥猶如人生,河灘象徵枯燥無味的現實生活,散落在河灘的一粒粒石子就像我們自身,流水是人生中那些歡愉的時光,偶爾停棲石上的蝴蝶是捉摸不定的愛戀,流水沙沙,光芒沙沙,那輕快柔和無以言傳的感觸,不正是中也詩歌想要傳達的「名詞以前」的詩的撫慰嗎?」
---
美術編輯:泱泱
博客來:http://hyperurl.co/eg8bjf
讀冊:http://hyperurl.co/vqyj61
▎ 抽獎辦法:
1.幫這篇文章按讚
2.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要設公開哦)
3.在文章下面留言:「雖說是_____,卻猶如_____(空格自行填入)」
抽獎活動至9/22晚上23:59截止,我們將從中抽出兩位幸運讀者,贈送中原中也詩集《山羊之歌》。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山羊之歌 #中原中也 #臺灣商務印書館 #一個童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山羊之歌:中原中也詩選」介紹 訪問總編輯: 李進文 內容簡介: 「污濁了的悲傷之上 痛楚且懷了恐懼 污濁了的悲傷之上 無所事事也迎來日暮……」 活著,就是寫詩! 早逝的天才,如彗星般閃現昭和詩壇 燃燒的詩人,灰燼之舞的有情節奏 他的詩呈現了意...
山羊之歌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X 臺灣商務印書館】:《山羊之歌》#中原中也 #文末抽獎彩蛋
春宵感懷
雨,停了,風吹拂。
雲,流動,月隱身。
各位,今夜,這春宵。
溫吞的,風吹拂。
不知為何,深深的,嘆息,
不知為何,遙遠的,幻想,
雖奔湧,卻不能將它,抓住,
無論誰,也不能將它,講述。
無論誰,也不能將它,講述
雖然如此,正因如此,
才是生命對嗎?
然而,卻不能將它,明示⋯⋯
就這樣,人類,每一個人,
用心感受,互相面對
足以會心微笑的事
做了,一生,就過去了啊
雨,停了,風吹拂。
雲,流動,月隱身。
各位,今晚,這春宵。
溫吞的,風吹拂。
---
◎作者簡介:
中原中也(1907-1937)
1907年,中原中也出生於日本山口縣,初中開始就積極寫作和歌,中學期間,中也邂逅了達達主義、法國象徵主義,18歲,中也前往東京,結交一批文友,19歲,中也為了深入理解法國詩人的作品,到語言學校學習法語,也是在那年,中也發布了到東京後第一首示人的詩作〈晨歌〉,正式開啟了中也詩歌創作的大門。
接下來的數年,中也靠著母親接濟,持續過著以「寫作為業」的清貧生活。傳說,中也29歲時,在妻子的牽線下,參加了NHK的面試,但在履歷的備註欄,他只寫下「詩生活」。1937年,中也就因結合性腦膜炎離開人世,得年30歲。中也一生留下三百五十多首詩,但在生前沒沒無聞,直到死後,他的好友大岡昇平動筆撰寫中原中也的傳記,打動日本讀者,也才將中原中也提升到現今國民詩人的地位。
中也的生命中有諸多重要轉折,被後人認為影響他詩歌創作的走向。第一是17歲那年,中也遇上一生摯愛——劇團女演員長谷川泰子,18歲,中也與泰子前往東京,並東京認識了日後成為日本文壇泰斗的東京帝國大學學生小林秀雄,但抵達東京不到一年,泰子就與中也分手,轉與小林秀雄交往,不過兩人並未因此斷絕往來,直到去世,中也都對泰子懷有親情般的愛意,對泰子與他人生下的孩子也疼愛有加,青春時代的愛戀也化作中也詩歌的養分。
此外,死亡也是中原中也詩作中重要的主題,八歲,與中也最親近的弟弟過世,讓他寫下了人生中第一首詩。中也過世前一年,年僅兩歲的長子夭折,也對他的創作帶來重要影響,以超越生死的方式審視自己的死亡,是中也詩中特有的創作手法。
綜觀中也的詩作,無論是中也27歲出版的自編詩集《山羊之歌》,或是死後才由友人協助出版的《往日之歌》,中也的詩作總貫穿著悲哀的基調,中也好友小林秀雄如此敘述:「我想,在中原中也心中,有著連他自己都無以承受的深切悲哀。即便是他那令人驚嘆的詩人的天資也不足以將之馴服。」
(以上文字摘自《山羊之歌》推薦序和譯者序)
----
◎譯者簡介
吳菲,畢業於日本山口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語言文化專業。文學碩士。譯有《向著明亮的那方》、《春天與阿修羅》、《豆腐匠的哲學》等。
----
◎小編R Shu賞析
這首詩藉由腦中的想法不停奔流,卻無法被捕捉,聯想到生命的複雜與難以捉摸。
首段藉由外在的雲、雨,營造一個略帶寒意、但晚風溫吞凝滯的春夜,在這樣的的夜晚,無數想像、喟嘆,如湍急的河水流過詩人的腦袋,但詩中的主角卻無法將之紀錄、書寫下來,在這樣的過程中,詩中的主角彷彿感悟到了生命的本質,跟這些幻想、喟嘆一樣,無法明說,以令人玩味的刪節號,代替所有他的感悟。
第三段,詩人用「足以會心微笑的事」書寫一個「看似」對於生命感到樂觀的情境,然而,「就過去了啊」這樣的語氣,似乎也帶著點無奈。如果能說的是「足以會心微笑的事」,我想在第二段,刪節號後沒有寫出的、無法寫出的,或許就是生命中「無法一笑置之」的種種悲傷或失落,這或許才是詩人在這春宵時分,最重要的體悟。
這首詩發表於1936年,中也過世前一年,在此之前,他立志以詩為一生職志,經歷了與愛人長谷川泰子分手,父親與摯友的死亡,回想起這些對於摯愛之人、摯愛事物的奉獻,定然是令人會心微笑的光景,但面對時間長河,人類短如春宵的一生,確實,什麼也無法留下。
這首詩另一個直得玩味之處,是對於「文字、語言究竟能多麼貼近真實」的叩問。根據《山羊之歌》譯者序,中原中也曾在《藝術論備忘》中寫道,「『這是手』。在說出『手』這個名詞以前感受到的手。只需深深感受手本身即可。」顯現了文字與事物本質間的距離。對於一個貢獻所有生命於詩的人,如此放任抓不住的思緒流走,究竟是種浪擲或是一種無奈呢?
---
美術編輯:泱泱
博客來:http://hyperurl.co/eg8bjf
讀冊:http://hyperurl.co/vqyj61
▎ 抽獎辦法:
1.幫這篇文章按讚
2.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要設公開哦)
3.在文章下面留言:「正因_____(自行填入)才是生命嗎?」
抽獎活動至9/8晚上23:59截止,我們將從中抽出一位幸運讀者,贈送中原中也詩集《山羊之歌》。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山羊之歌 #中原中也 #臺灣商務印書館 #春宵感懷
山羊之歌 在 繪本,生活練習 Facebook 八卦
繪本|親愛的媽媽怎麼了
母親,像是練習節制課程的角色,即使身處病痛或悲傷,一到孩子用餐與睡眠時間,總會節制自己的心情與疲弱,拾起照顧家庭的責任。但,若是有一天,媽媽的心有了承載不起的沈重、隨著心念走入深谷,家庭的穩定感一旦失了序,怎麼尋覓路徑,找回相處的安心溫暖呢?
藉著孩子有限的理解力與充滿童真的想像,《親愛的媽媽怎麼了》以深刻的敍述方式和節奏,帶我們一步一步深入母親陷進心理困境後的家庭變化。自一開始的漫無目的、脫序混亂,至回歸親密安定。
孩子天性的體貼,在發現媽媽經常癱軟於沙發上眼神空洞後,他們試著安慰,但姊弟倆不免因為年幼童稚而逗嘴打鬧起來,安慰的心意化為一團紊亂,拉扯著生活中已然脆弱的平靜。隨著媽媽越陷情緒黑洞,孩子的行為也越背離常軌──弟弟剪去姊姊的辮子、兩人一起咬掉垂蕾樹的葉子。在孩子眼中,蜷伏於沙發上緊緊蓋著毛毯的是山羊、是小狗,是嘎嘎叫的烏鴉,似乎不是熟悉的媽媽。爸爸每日回到家,溫暖地勸告「要相親相愛啊!媽媽無精打采呢!」「不要弄得砰砰響!媽媽正傷心!」直到一天,爸爸踏入被雪淹沒的客廳,大喊「你們在哪裡?媽媽生病了!」孩子跨步邁過高高的雪,沒能聽見。
屋子裡下起雪,是孩子許的願,因為那是媽媽最喜歡的天氣,也是孩子受到冷落的心境呈現。姐弟倆就在缺乏妥善照料的日日夜夜中,消弭了精神氣力而沈沈睡去。這時候,溼溼的狗舌頭舔著孩子的臉,山羊將孩子懷抱在自己厚厚暖暖的肚子上,陽光透過烏鴉啄出的洞,照進了雪團裡。雪化了,孩子靜靜坐著。啄破一屋子冰雪失落的,是烏鴉,也是媽媽;擺動著羊角幫孩子梳理亂髮的,是山羊,也是媽媽。是孩子眼中不尋常母親的形象,也是帶著滿盈的愛,回到母職的媽媽。
也許,我們會為被迫堅強的母親感到心傷,也為孩子缺乏照顧的過度時期感到不捨。但家庭生活總有高低起落、動盪與平穩,信任和陪伴能讓脆弱如實地存在,也得到慰藉,待時間過去便能從中起身。一如故事尾聲,媽媽為孩子唱起了山羊之歌,在歌聲裡繫緊了一家人分離不安的心,那是家庭中最動人的愛與承擔。
《親愛的媽媽怎麼了》
作者/Katharina Tanner
繪者/Lihie Jacob
譯者/麥麥
遠流出版
山羊之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山羊之歌:中原中也詩選」介紹
訪問總編輯: 李進文
內容簡介:
「污濁了的悲傷之上
痛楚且懷了恐懼
污濁了的悲傷之上
無所事事也迎來日暮……」
活著,就是寫詩!
早逝的天才,如彗星般閃現昭和詩壇
燃燒的詩人,灰燼之舞的有情節奏
他的詩呈現了意象固定之前純淨流動的原型
如銀絲穿透、如飄雪沉吟
日本家喻戶曉的國民詩人──中原中也
生前唯一出版的詩集《山羊之歌》及遺作《往日之歌》
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中原中也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作被收錄在教科書中,也經常被各種不同形式的創作延伸引用,因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受到不同世代的讀者一致推崇。
中也的創作深受藍波、魏爾崙等詩人影響,他的第一本、也是生前唯一一本詩集《山羊之歌》中收錄了早期的詩作,包括確立其創作方針的〈晨歌〉、人們琅琅上口的代表作〈污濁了的悲傷之上〉等,以獨特的感性告白生活中的所思所想,獨抒性靈、纖細自傷的詩風,即顯見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此外他亦擅於用典,王爾德的《莎樂美》、希臘神話中的海妖、歌德的《浮士德》、維吉爾的《牧歌》等,絕美而淒楚的意象,在詩中屢屢浮現。
早夭的兄弟、無疾的戀愛、決裂的友情,生命的苦楚化為果實,飽滿了詩人羸弱敏感的心。1936年,長子文也夭折,為他帶來又一次的打擊。遺作《往日之歌》的副標題為「獻給亡兒文也之靈」,其中收錄了〈冬日的記憶〉、〈還會來的春天……〉等追憶幼子的詩作,向來對生命極為誠實的中原中也,於此呈現刀剜般的自剖。
恆常無盡的悲傷,難以擺脫的宿命,中原中也詩中蕭瑟悲涼的抒情腔調,正如知名文學評論家小林秀雄所形容的,是「沒有窮盡無以名狀的悲哀」。然而,他卻不一味厭世,而是在死滅中探求生之欲,文豪太宰治的女兒太田治子曾評論道:「太宰治和中原中也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太宰總是想著死,中也則是想著生……無論處在怎樣絕望的境地,他也會從絕望中萌發生之堅強,那種軟弱中的堅強,令人為之傾倒。」
作者簡介:中原中也(1907-1937)
1907年出生於山口縣,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也因為詩作收錄在教科書中,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
中也幼年早慧,被譽為神童,8歲那年弟弟不幸夭折,成為他詩歌創作的起點。中學時期傾心於達達主義詩歌,移居東京後,與河上徹太郎、大岡昇平等文友創辦同人雜誌《白癡群》,爾後入讀東京外國語學校學習法文,一心憧憬法國象徵主義詩人,全心全意投入創作,並陸續發表詩作。
1934年,中也的第一本、也是生前唯一一本詩集《山羊之歌》,幾經周折終於問世。1937年9月,他將《往日之歌》詩稿託付摯友小林秀雄,未料隔月即染上結核性腦膜炎,入院後未幾便撒手人寰,享年30歲。
戰後,中原中也的詩作重新受到重視。時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經常被各種不同形式的創作延伸引用,不僅被譽為「日本的藍波(Arthur Rimbaud)」,更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長久活在人們的心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cszue55cig/hqdefault.jpg)
山羊之歌 在 沒有什麼比解釋自己何以悲哀更悲哀的了—山羊之歌:中原中也 ... 的相關結果
沒有什麼比解釋自己何以悲哀更悲哀的了—山羊之歌:中原中也講座. 中原中也擅長以獨特的感性,告白生活中的所思所想,獨抒性靈、纖細自傷的詩風,顯見法國象徵主義的 ... ... <看更多>
山羊之歌 在 山羊之歌:中原中也詩選(日本國民詩人首 - 紀伊國屋 的相關結果
山羊之歌 :中原中也詩選(日本國民詩人首部繁體中文譯作精緻典藏版) 內容簡介 「污濁了的悲傷之上痛楚且懷了恐懼污濁了的悲傷之上無所事事也迎來日暮……」 ... <看更多>
山羊之歌 在 中原中也詩選(日本國民詩人首部繁體中文譯作精緻典藏版) 的相關結果
書名:山羊之歌:中原中也詩選(日本國民詩人首部繁體中文譯作精緻典藏版),原文名稱:山羊の歌,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0532173,頁數:324,出版社:臺灣商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