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今年升小一,在所有學習上打好基礎是很重要的!其他科目都還算基本,幼稚園已經有很好的根基;至於英語呢,雖然學校和安親班都有英語課,但只要老師稍微帶點簡單的句子,哥哥就掛了😓
完全沒有辦法應付的那種慘!
可能也是家裡沒有特別營造英語的學習環境,加上爸媽都怕自己記憶庫裡的殘骸會誤了自己小孩(真的很怕教錯了)🤣所以讓哥哥對英語是陌生中的陌生...
為了在這個關鍵的國小一年級階段,讓哥哥增加對英語的熱情,給他一個可以練習英語口說的環境,我們怎麼會錯過任何機會呢!
所以決定讓哥哥試試看,現在很多家長都在討論的一對一線上家教,主要是有外師可直接跟哥哥互動,有別於面對冷冰冰的機器在聽它放送聲音…
幾堂課下來,分享一下我在旁邊伴學的心得,課程非常有趣且活潑,而且老師也太有耐心了!哥哥一開始完全對牛彈琴的情況下(還嘟嘴皺眉頭),竟然能在短短25分鐘的課程裡,讓哥哥開口說了好幾句英文句子,內容都非常生活化而且實用,口條、聲調也都非常清楚。
最重要的是哥哥是個好勝心、榮譽感蠻強的孩子,這個課程竟然還有得到星星獎勵的機制欸!讓哥哥課是越上越起勁,課程結束得到最滿5顆星(雖然很簡單啦,但對他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直問下次上課是什麼時候,他還要累積星星,看到哥哥對英文產生熱情,在爸爸我眼裡真的好有成就感(感動)
看來為了哥哥能開心學習,我們自己不趕快預約好像交代不過去了~~
我還玩了一個有趣的小測驗,可以知道孩子的個性,大家一起來試試看,有沒有跟你家寶貝一樣→https://pse.is/KXR22
想要了解哥哥與外師用英語聊天上課的課程內容,這裡有一堂體驗課程→https://pse.is/LF8FZ
#親子共學 #tutorJr #牛津線上課程 #剛開始有點聽唔 #上完還挺開心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Eeeep Mor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驛前 Mr. Ray Lam 驛前國際語學中心開辦專門針對兒童的日本語課程,憑藉自行研發的教材以及日藉導師的配合,以增進小朋友的學習效果。 科技發達,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國與國之間都很容易連繫起來,要與外國人溝通必須先學習對方的語言,世界上有那麼多種語言,而驛前偏偏選擇創立兒童日本語學校,這是...
對牛彈琴英文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八卦
你有什麼資格死?
電影《歲月神偷》有個翩翩少年,善良聰敏,在田徑場上跑得像風一樣快,又是高材生,穿DBS校服英俊非凡。有天他啪一聲倒下,死了。死前折騰了好一會兒,他患的是血癌。好老土的劇情,而且是最老土的韓劇,but no drama is more dramatic than reality!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少年就是導演羅啟銳的哥哥。
後來我在雜誌看到有關羅導演的訪問,他說:「我們兩兄弟是好close好close的,他十五、六歲時,我只有七、八歲,他很靚仔,勁靚仔,是張國榮那一類!而且阿哥讀書叻、運動好,有很多女仔鍾意,我很崇拜他。怎麼說呢……阿哥離去時才十六歲,真是花樣年華……」
《歲月神偷》大部分是羅導演的童年往事,他在訪問中憶述哥哥離世的情景,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次,我又到醫院探阿哥,背書包,跳跳,行到走廊,已聽見阿媽的喊聲。入到病房,見阿哥躺在床上,阿媽坐在旁邊狂喊。阿哥臉上蓋了白布,但我太小,不明白那代表死亡,一手掀開白布,想叫他起床。嘩!阿哥一身都是血,我想他死前嘔了很多很多血。那刻,我喊到收不到聲。後來,阿媽叫我幫她到長沙灣通知阿姨,阿哥去了。但我不斷喊,在醫院轉了不知多少個圈,才找到樓梯下樓。然後,我又一邊喊一邊繞醫院轉了不知多少個圈,才找到出彌敦道的路,前後用了個多小時,才坐上二號巴士去蘇屋找阿姨。」
那個少年,讓我想起了一個人。
* * *
DGS是一所奇怪的學校,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會游泳、彈琴和講英文。你可以在學校裏玩各種各樣的運動。有段日子,我一星期總有兩天去玩fencing,就是我們的財爺最擅長的劍擊。但我不久就放棄了,原因是我受不了那件衫。為了保護女性的胸部,那件衫有個位置可以套入兩隻膠碗。我們就那樣掛兩隻碗,在體育館裏跑來跑去,自己覺得自己很有「體育精神」。Well,這種裝甲當然談不上舒適,但勉強還可接受。問題是,當對方的劍刺中你心口那隻膠碗,劍尖再嘩一聲滑到碗邊,那猛烈的刺錐就會剛好落在你的肋骨上……Jesus Christ!簡直痛到入心入肺!
那件保護衣物雖能避免擦傷,卻不能避免瘀傷。被劍刺中,不同被籃球擲中。劍尖的衝擊力集中於一點,就像原子彈一樣,殺傷力由這核心的一點往四周蔓延,中心一點呈瘀黑,再往四邊擴展成深邃的紫、曖昧的藍、菲菲的紅和鐵青的綠。I'm not kidding,瘀傷的範圍可以像手掌那麼大!而且,玩劍擊大部分時間需要兩腳一前一後,屈曲膝蓋。長期做這個動作,當重心的那隻腳就會明顯粗過另一隻腳,太可怕了!我的勇氣應該用在別的地方。
運動講求紀律。而「紀律」兩個字,跟我這種人本來就沾不上邊。我的劍擊歲月,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但在那段短暫的日子裏,我認識了一個別班的同學。她也沒有認真學劍擊,常跟我一起拿兩隻碗鬧玩。她讀書成績很好,又是個好動的女孩,choir、debate、hockey……什麼課外活動都有她的份兒,我們就那樣在不同的活動裏經常碰面,東拉西扯的聊一通,也談不上怎麼深入的交往。但我至今仍清楚記得她的臉,她有一雙教人一見難忘的眼睛,那深邃的瞳孔裏,彷彿有什麼在流動似的,即使她不在笑,那雙眼睛也讓你感到她在微笑。但事實上,她很愛笑,一直笑到抱腹彎腰。
中學畢業後,我們便沒再聯絡過。上大學不久,我在街上碰見她一次,就在尖沙咀文化中心外的馬路。交通燈的行人公仔轉成綠色,我向前行,在馬路中央看見她正迎面走來,跟我剛好走相反的方向。她低頭默默的向前走,肩上掛一個結他。我喊了她的名字,她完全沒有聽見,恍恍惚惚的,像一片樹葉,默默隨河水飄流。
那是我最後一次看見她。
大學還未畢業,她就從二十樓一躍而下。那是我從報上看到的,報道說是因為學業問題,但真正的原因只有她自己知道。我經常在想,假如當日我在馬路中央無論如何把她叫住,假如當日我問她為何恍恍惚惚,假如當日我抱她讓她痛痛快快的哭一場,也許她就不會死。《歲月神偷》的美少年,讓我想起這個女同學。他們都在生命最燦爛的時候消逝,像一朵盛放的玫瑰給唐突的折了枝。不同的是,他們一個千方百計的求生,一個漫不經意的輕生。
中大碩士女生自殺,有說為情困,有說為學業;港大男生臉上長了暗瘡自殺;中二男孩失戀,又自殺。我不會跟你們講什麼珍惜生命blah blah blah,這些話你們都已經聽過N次。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阿仔,乖,媽咪錫錫」,孩子需要的是有人兜巴摑醒他!死?你有什麼資格死?真要尋死的話,幾時輪到你?好心你照照鏡看看自己,牛高馬大,內心竟然那麼軟弱?至於那些幾十歲人還要生要死的,我連摑你都費事。人往往要搞到自己成隻slumdog才會珍惜,真是犯賤。
你會問,連死都要講資格?當然。世上沒有一個人,有資格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所謂「教育」,其實都在反反覆覆的教你一個道理——一人做事一人當。In other words,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法治的基礎,是地球keep住轉的動力。自殺這個行為,說穿了就是「我來做事你來當」。你以為一死了之,其實你不過是在餐廳飲飽食醉,才發現自己原來吃不起那頓飯,便趁沒人注意逃之夭夭,讓你的父母朋友幫你埋單。
人為什麼會自殺?因為看不到alternative。做人有很多選擇,這份工做得不爽,可以轉工;這種暗瘡藥不奏效,可以轉藥;這個男人不愛你,世上還有千千萬萬個男人。What's the big deal?有人因為不堪疾病折磨而了結生命,那種情況我沒有資格說些什麼,因為疾病給人帶來的痛苦,可以是難以想像的,只要見過醫院病床上的臉孔,就會知道。雖然如此,仍然有人在疾病中保持微笑,他們是我的偶像。但這些輕生的孩子,並沒生病。
《歲月神偷》的少年病逝,留下了一首歌。電影的主題曲是這樣唱的:
水一般的少年 風一般的歌
夢一般的遐想 從前的你和我
手一揮就再見 嘴一翹就笑
腳一動就踏前 從前的少年
呀 漫天的迴響
放眼看 歲月輕狂
呀 歲月輕狂
起風的日子流灑奔放 細雨飄飄心晴朗
雲上去 雲上看 雲上走一趟
青春的黑夜挑燈流浪
青春的愛情不回望
不回想 不回答 不回憶 不回眸 反正也不回頭……
(本文摘自《我是我。王迪詩2》)
對牛彈琴英文 在 王丹网站 Wang Dan's Page Facebook 八卦
風雨中,臺北的「六四」紀念晚會如期舉行。令我遺憾的是,因為還要分別與香港連線和上美國之音的「海峽論壇」節目,我只好提前離開。遺憾是因為,畢竟,這可能是我在台灣最後一次參加「六四紀念晚會」了。
我發言的大致內容如下:
1。今天的風雨符合晚會的精神,因為自由之花本來就是要經歷風雨才會放出光華;
2。台灣紀念「六四」有其本土的意義,那就是:1。表達對普世人權的關注;2。表達捍衛台灣民主的決心;3。向中共當局嗆聲,讓他們知道它們的罪行不會被人們遺忘。這三項都是一個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理念。
3。對於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關於「六四」的講話,我給予高度評價,同時,我也建議蔡總統和民進黨,在未來的類似講話中,應當面向中國人民和中國公民社會喊話,而不僅僅是向中共當局喊話,因為後者是對牛彈琴。
4。我認為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堅持。今年也許是我最後一次參加台灣的「六四」紀念晚會,但是我拜託所有關心中國民主化的朋友,能夠繼續每年的晚會,讓這樣的燭光不要在台灣熄滅。
最後,我在此誠摯地感謝多年來鍥而不捨地組織晚會的各團體和熱情的台灣的青年學生。
謝謝你們!
對牛彈琴英文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評價
驛前 Mr. Ray Lam
驛前國際語學中心開辦專門針對兒童的日本語課程,憑藉自行研發的教材以及日藉導師的配合,以增進小朋友的學習效果。
科技發達,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國與國之間都很容易連繫起來,要與外國人溝通必須先學習對方的語言,世界上有那麼多種語言,而驛前偏偏選擇創立兒童日本語學校,這是由於課程總監Mr. Ray Lam認為香港一直以來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例如:音樂、漫畫、影視等。Ray曾經到日本讀書,認識到日本與香港之間的文化差異,想從日本帶回一些香港所欠缺的元素;同時,由於香港一直以教授成人日語為主,故此想向兒童的方向發展,因而創立兒童語言中心。
驛前開發專門針對小朋友的語言課程,Ray認為小朋友與成人學習日文的分別在於:成人已經建立好一套語言系統,因此會將正在學習的語言與母語作比較,而且記憶力及理解能力亦較低,經常詢問原因,因此拖慢學習進度,屬於間接性學習;小朋友腦部呈現海綿狀態,很多兒童專家都指出小朋友對於新的資訊更易於吸收,而且他們的吸收並不依靠文字,而是以圖像形式,比如跟他們說牛的日文,他們會將日文化成牛的圖像留在腦海中,他們的學習系統非常直接,而且有自然條件反射。兒童可以同時學習幾種語言,並自己對照,例如:對父母說廣東話;對其傭人姐姐說英文,甚至菲律賓英文。另外,中心通識班的密度高, 一星期兩堂,每堂兩小時,因此效果很理想,小朋友一年之內可與老師以日文對答,而且小朋友之間亦會有日文的對話。
自行設計優質教材、培養導師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除了依靠努力之外,最重要的是有優質的導師和教材。在這方面,Ray表示最困難的地方的確是小朋友的日語教材,整個行業來說,十年前並沒有兒童日語教材,他們用了很長時間來了解這個情況,發現到因為兒童從小在該語言環境下便自然能學習到那種語言,正如香港的小朋友亦不需要特地教他們廣東話,日本的情況亦都一樣。在沒有教材下,驛前思考除了玩具之外,還有什麼適合小朋友。他們花了六年時間,透過一面實踐一面創作教材的方式,過程中發現到效果不理想的地方便加以修正。同時,他們亦以很長的時間來培訓老師,讓他們恰當地運用這些教材,當中有的是從日本來的老師,有的是直接從日本幼稚園請來的老師,他們有豐富的幼兒教育技巧,例如:唱歌、跳舞、彈琴及畫畫等,並配合教材,與小朋友玩遊戲,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掌握日文。
無謂與他人競爭,優化課程更重要
很多人認為,小朋友認識多種語言,對日後學習有一定幫助,因此現時坊間有很多機構都爭相開辦兒童日本語課程,面對眾多競爭對手,Ray表示不會刻意與其他學校比較及競爭,會將重心放到自己系統的改進上。教育的系統需時很久去摸索,到了這階段已經過了十多年的時間,並證實了很多經此系統學習的小朋友說日文可非常自然及流利。驛前的課程分為兩個部分,1.5歲的小朋友會由日籍導師負責,而6、7歲的小朋友相對上較遲學日文,會由香港人去教授,因為他們是以第二語言的形式去學習。雖然6、7歲的小朋友並沒有年幼小朋友條件反射的學習效果那麼快,但他們勝在組織能力好,因此可說是各有各好處。
學習日文著重實踐
在兩套學習系統的支持下,驛前依然會不斷優化課程,例如推出遊學計劃,因為有些家長擔心小朋友學完日文之後沒有機會運用。驛前舉辦了多年到沖繩幼稚園上課的活動,並非以課外活動的形式進行,而是早上8:30至4:00與當地幼稚園學生一同學習及生活。經過遊學實踐,回來後與老師對話,連老師都驚訝他們的進步。因此Ray強調驛前面對競爭,只會努力優化自己,繼續優化課程。驛前剛發展了小學部的課程,而遊學方面,希望未來不只沖繩,還能與北海道、東京等機構合作,讓小朋友有機會實踐他們學習到的日文。
驛前國際語學中心
網址︰www.ekimae-center.com
香港總校電話:2891 7133
灣仔分校電話:2787 7198

對牛彈琴英文 在 中英文字幕成语故事对牛弹琴-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