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隨緣家書】給林兆波教授的信:救救香港,到了「一國兩制4.0」了……
林教授:
幾年前,你曾發表(或被發表)情書,鼓勵林太「為落實一國兩制作出貢獻」。即使是私人密語,也不忘國家大事,可見「真・一國兩制」在你心目中的份量。然而經過過去七個月,香港自此邁入更高壓管治、自治程度更低的「一國兩制3.0」,已是客觀現實;想不到一場疫情,更令香港跑步進入「一國兩制4.0」,相信這不是你那封情書的初心。
你當年鼓勵林太當政務司司長、但不贊成她參選特首,足見睿智;不少朋友對身為劍橋大學數學博士、曾在香港中文大學當副教授的你寄予厚望,認為唯有你們夫妻的愛,才是挽救香港的最大希望。畢竟由「一國兩制3.0」全速倒退到4.0的以下徵狀,相信有第一身觀察的你,不會陌生:
一、政府通過玩弄數據、偷換概念,不是從源頭開始處理問題,而是從源頭開始處理提出問題的人,散播假資訊,再在親政府媒體配合下捏造事實;連根本事實也否定,這是香港近數十年的管治從未出現過的。此刻香港人心惶惶,普遍認為香港正在「分流」內地醫療責任,這並非因為所謂「歧視」,而是根據很客觀的數字,擔心以香港一地的醫護資源,在這場充滿不可測性的疫情爆發後,很快超負荷。假如政府不堵截非本地人進入、而他們又能使用同一醫療系統,整個系統就會崩潰,屆時整個香港,就會「攬炒」。
這個論述不是文宣組創作,而是和你的研究一樣,能科學量度的:每天依然有多少來自疫區的非本地人入境(新措施當天數字依然有接近二萬);公營、私營醫療系統每天服務多少非本地人(數字未見公開,不少前線醫護人員分享說緊急服務超於一半);一旦因為人口流動原因令疫情加劇,香港醫療系統的承受能力又是多少……這些,都只能讓數據說話。
可惜林太的政府從沒有誠實交代數字,卻聲稱「偽封關」已令內地人入境數目大跌「超過九成」。作為劍橋數學博士,相信你對她刻意把內地入境大戶的機場入境數字剔除,並以新措施公佈前「14日」這個毫無統計學概念的日期作為比較基礎,定必搖頭嘆息:反正是吹噓,何不乾脆說自她宣佈新措施的一秒,和14日前相比,要光有光,立竿見影「大跌九成」?你是香港少數algebraic topology權威,要是你的學生交這樣的功課給你,不合格的可能,九成九吧。
事實是,這人數怎麼減,也超過一萬人。要是每天有過萬疫區人口入境發生在新加坡,當地政府就是再威權,也會在下次大選下台。香港是小政府運作,平日市場、民間一切已可自行處理,政府的剩餘責任,就是在危機出現之時。任何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在疫情大爆發前「防疫」,而不是在大爆發後才亡羊補牢,這是common sense。否則,我們交稅來做什麼?
只在乎一己收成期的保險議員陳健波之流可以裝作不明白,但資深公務員如林太不可能不明白。無論是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甚至北韓領袖;都明白了,台灣、澳門、甚至河南領袖,也明白了。唯獨在「一國兩制4.0」,林太的政府,卻牽頭宣傳「後真相」,徹頭徹尾的愚民。也許她相信,永恆的少數派政府,即使到了支持度不足20%這個歷史最低點,也是永不會落台的。假如你有一票、而她不是你太太,你會投給她嗎?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二、「一國兩制4.0」的打壓對象,從反送中運動的不同參與者,進展到沒有強烈政治傾向的專業人士,例如醫護人員。前線醫護人員醞釀罷工,只是因為上趨勢,令香港醫療系統不勝負擔,除非政府全面封關。他們的動機是拯救香港,而不是拯救自己。假如這是100%天災,我深信全體醫護人員和所有真・香港人一樣,義無反顧,死而後已;但現在,這是林太政府造成的100%人禍,拯救人禍的唯一方式,就是解決造成人禍的人和制度,否則就是白白犧牲。香港醫護人員不是愛國主義教育以身體炸碉堡的董存瑞,而是知道怎樣改革制度的馬丁路德金,何況你們的教育,理應不用學習這些臉譜化的樣板吧。
即使政府不認同上述邏輯,也應客觀辯論,林太卻以輕藐的態度說這是「激進行為」、配以一個冷笑,就把非常嚴肅的運動定性,將他們與她咬牙切齒的「黑衣暴徒」連在一起,無視支持者包括大量平日和你一樣「不問世事」(這是林太公開給你的評價) 的殿堂級醫學權威。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三、「一國兩制3.0」劇本已經加入了群眾鬥群眾,4.0更恐怖的是,還要毀滅被鬥群眾的專業身份。醫護人員心境純樸,一如你的招牌白襪子,卻被親政府輿論稱為「黑醫」、「黑護」。世上任何的原則,都要在特定context之下檢驗,正如林太的政府說「止暴制亂」、「反對一切暴力」,假如這概念絕對化,暴力上台的共產黨難道是非法政權?醫護人員要是連提出解決方案也是「逃兵」,7.21的警隊是否要全隊槍斃?
當然,這種極端聲音,就是在香港建制陣營當中,也依然是笑話。問題是這類聲音的對象,早已不是香港人,演的是一齣沒有現場觀眾的神功戲,只是給部份內地人看,目的是在內地民族主義者當中吸取能量,通過蜂擁而至的微信批鬥,令被對象產生恐懼,連「免於恐懼的自由」也一併失去。
一位臭名昭著的警員公開詛咒香港醫護全體感染武漢肺炎,而被公務員事務局默許;相反同一個局長卻高調譴責公務員工會的任何發聲,都是違法政治中立。另一位臭名更著的建制寫手豁出臉皮,稱醫護人員為要槍斃的「逃兵」,而早前傳出你「中風」才成為「不拍手的逃兵」的,又是同一批人主理的「新聞」網;至於極左網上傳出林太是英國間諜的是否同一批人,就自行判斷了。
林太由當年精英眾星拱月的手袋黨,淪為靠今天這些人圍爐,就像劍橋米芝蓮三星餐廳淪為華記正能量,令人不勝唏噓。你鼓勵林太回港服務社會時,想到和你同氣連枝的專業人士,會有這樣的下場嗎?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四、為甚麼疫情不及香港的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地,都對中國大陸入境者或禁絕、或大幅限制,唯獨香港不能,林太的答案居然是「回應世衛準則」、「不能地域歧視」。難道全球所有國家都無視世衛?連中國內部不同地方相互隔絕疫情之舉,也是「煽動獨立」?
假如現政策不變,內地入境者每天還有一至兩萬,而他們一律沒有醫生提供的健康證明,比例上越來越多來自機場(即相對富有的一群)。究竟他們在非常時期來港有甚麼逼切性?是否不讓他們來,就是「助長港獨氣焰」、「讓香港變成孤島」?當整個建制派也基本上支持封關,林太不封關的決定,邏輯上,只有一個答案:不惜令香港醫療系統崩潰、香港人心惶惶,也要讓香港成為內地富人的逃生門。做出這些的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上月你參加澳門回歸慶典時,沒有聞歌起舞,不少朋友視為「勇武手足」。雖是說笑,但《歌頌祖國》這首歌,確實不是伴隨你長大。早已入籍英國的林家,想必對《天佑女王》更有感覺,正如現在真・香港人只唱《願榮光歸香港》。其實,香港人本來不愛意識形態的表態,除了那些深深害國的愛國賊,哪些人需要時刻表忠?
在我心目中,最能代表香港不同顏色的歌曲,依然是《東方之珠》:不是羅大佑政治正確版,而是前輩歌手甄妮的同名歌曲:「新的迫害/新的引誘/ 有正有邪/何處是岸/此小島外表多風光/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這首歌推出時,大概是你和一代精英學生Carrie Cheng蜜運之際。滄海桑田,你們一家最後的岸,究竟在香港、北京、還是倫敦,我們不知道。也許你也不知道。但這樣下去,我們又何處是岸?
勸勸Carrie,救救香港,封關吧。其實,在心靈深處,你又有多久沒見過那位大家懷念、那些年的真Carrie Cheng?
明報筆陣,2020年2月3日,原裝長版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2萬的網紅黃氏兄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成為頻道第三成員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_S2S-Zs8LeuJxK-T3RQQg/join .. 今年的健康檢查出爐了! 竟然有幾項不合格, 到底我跟哥哥的身體狀況是好還是壞呢? 【迴轉壽司爆吃450盤,為了鬼滅之刃限量扭蛋!】 https...
「對年不合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Facebook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黃氏兄弟 Youtube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問題] 對年不合爐的牌位問題- 看板funera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不合爐可以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不合爐可以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問題] 對年不合爐的牌位問題fallen0415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問題] 對年不合爐? - 看板funeral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問題] 對年不合爐? - funeral 的評價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討論] 大伯不給拿爐灰這合法嗎? -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師娘眼中的人生大事28:「合爐」習俗大不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補充:神主牌遷移 - 靈異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對年不合爐 在 父親去世,請問一下設牌位與否的問題?(因家中之前無拜拜之 ... 的評價
對年不合爐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沈旭暉隨緣家書】給林兆波教授的信:救救香港,到了「一國兩制4.0」了……
林教授:
幾年前,你曾發表(或被發表)情書,鼓勵林太「為落實一國兩制作出貢獻」。即使是私人密語,也不忘國家大事,可見「真・一國兩制」在你心目中的份量。然而經過過去七個月,香港自此邁入更高壓管治、自治程度更低的「一國兩制3.0」,已是客觀現實;想不到一場疫情,更令香港跑步進入「一國兩制4.0」,相信這不是你那封情書的初心。
你當年鼓勵林太當政務司司長、但不贊成她參選特首,足見睿智;不少朋友對身為劍橋大學數學博士、曾在香港中文大學當副教授的你寄予厚望,認為唯有你們夫妻的愛,才是挽救香港的最大希望。畢竟由「一國兩制3.0」全速倒退到4.0的以下徵狀,相信有第一身觀察的你,不會陌生:
一、政府通過玩弄數據、偷換概念,不是從源頭開始處理問題,而是從源頭開始處理提出問題的人,散播假資訊,再在親政府媒體配合下捏造事實;連根本事實也否定,這是香港近數十年的管治從未出現過的。此刻香港人心惶惶,普遍認為香港正在「分流」內地醫療責任,這並非因為所謂「歧視」,而是根據很客觀的數字,擔心以香港一地的醫護資源,在這場充滿不可測性的疫情爆發後,很快超負荷。假如政府不堵截非本地人進入、而他們又能使用同一醫療系統,整個系統就會崩潰,屆時整個香港,就會「攬炒」。
這個論述不是文宣組創作,而是和你的研究一樣,能科學量度的:每天依然有多少來自疫區的非本地人入境(新措施當天數字依然有接近二萬);公營、私營醫療系統每天服務多少非本地人(數字未見公開,不少前線醫護人員分享說緊急服務超於一半);一旦因為人口流動原因令疫情加劇,香港醫療系統的承受能力又是多少……這些,都只能讓數據說話。
可惜林太的政府從沒有誠實交代數字,卻聲稱「偽封關」已令內地人入境數目大跌「超過九成」。作為劍橋數學博士,相信你對她刻意把內地入境大戶的機場入境數字剔除,並以新措施公佈前「14日」這個毫無統計學概念的日期作為比較基礎,定必搖頭嘆息:反正是吹噓,何不乾脆說自她宣佈新措施的一秒,和14日前相比,要光有光,立竿見影「大跌九成」?你是香港少數algebraic topology權威,要是你的學生交這樣的功課給你,不合格的可能,九成九吧。
事實是,這人數怎麼減,也超過一萬人。要是每天有過萬疫區人口入境發生在新加坡,當地政府就是再威權,也會在下次大選下台。香港是小政府運作,平日市場、民間一切已可自行處理,政府的剩餘責任,就是在危機出現之時。任何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在疫情大爆發前「防疫」,而不是在大爆發後才亡羊補牢,這是common sense。否則,我們交稅來做什麼?
只在乎一己收成期的保險議員陳健波之流可以裝作不明白,但資深公務員如林太不可能不明白。無論是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甚至北韓領袖;都明白了,台灣、澳門、甚至河南領袖,也明白了。唯獨在「一國兩制4.0」,林太的政府,卻牽頭宣傳「後真相」,徹頭徹尾的愚民。也許她相信,永恆的少數派政府,即使到了支持度不足20%這個歷史最低點,也是永不會落台的。假如你有一票、而她不是你太太,你會投給她嗎?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二、「一國兩制4.0」的打壓對象,從反送中運動的不同參與者,進展到沒有強烈政治傾向的專業人士,例如醫護人員。前線醫護人員醞釀罷工,只是因為上趨勢,令香港醫療系統不勝負擔,除非政府全面封關。他們的動機是拯救香港,而不是拯救自己。假如這是100%天災,我深信全體醫護人員和所有真・香港人一樣,義無反顧,死而後已;但現在,這是林太政府造成的100%人禍,拯救人禍的唯一方式,就是解決造成人禍的人和制度,否則就是白白犧牲。香港醫護人員不是愛國主義教育以身體炸碉堡的董存瑞,而是知道怎樣改革制度的馬丁路德金,何況你們的教育,理應不用學習這些臉譜化的樣板吧。
即使政府不認同上述邏輯,也應客觀辯論,林太卻以輕藐的態度說這是「激進行為」、配以一個冷笑,就把非常嚴肅的運動定性,將他們與她咬牙切齒的「黑衣暴徒」連在一起,無視支持者包括大量平日和你一樣「不問世事」(這是林太公開給你的評價) 的殿堂級醫學權威。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三、「一國兩制3.0」劇本已經加入了群眾鬥群眾,4.0更恐怖的是,還要毀滅被鬥群眾的專業身份。醫護人員心境純樸,一如你的招牌白襪子,卻被親政府輿論稱為「黑醫」、「黑護」。世上任何的原則,都要在特定context之下檢驗,正如林太的政府說「止暴制亂」、「反對一切暴力」,假如這概念絕對化,暴力上台的共產黨難道是非法政權?醫護人員要是連提出解決方案也是「逃兵」,7.21的警隊是否要全隊槍斃?
當然,這種極端聲音,就是在香港建制陣營當中,也依然是笑話。問題是這類聲音的對象,早已不是香港人,演的是一齣沒有現場觀眾的神功戲,只是給部份內地人看,目的是在內地民族主義者當中吸取能量,通過蜂擁而至的微信批鬥,令被對象產生恐懼,連「免於恐懼的自由」也一併失去。
一位臭名昭著的警員公開詛咒香港醫護全體感染武漢肺炎,而被公務員事務局默許;相反同一個局長卻高調譴責公務員工會的任何發聲,都是違法政治中立。另一位臭名更著的建制寫手豁出臉皮,稱醫護人員為要槍斃的「逃兵」,而早前傳出你「中風」才成為「不拍手的逃兵」的,又是同一批人主理的「新聞」網;至於極左網上傳出林太是英國間諜的是否同一批人,就自行判斷了。
林太由當年精英眾星拱月的手袋黨,淪為靠今天這些人圍爐,就像劍橋米芝蓮三星餐廳淪為華記正能量,令人不勝唏噓。你鼓勵林太回港服務社會時,想到和你同氣連枝的專業人士,會有這樣的下場嗎?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四、為甚麼疫情不及香港的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地,都對中國大陸入境者或禁絕、或大幅限制,唯獨香港不能,林太的答案居然是「回應世衛準則」、「不能地域歧視」。難道全球所有國家都無視世衛?連中國內部不同地方相互隔絕疫情之舉,也是「煽動獨立」?
假如現政策不變,內地入境者每天還有一至兩萬,而他們一律沒有醫生提供的健康證明,比例上越來越多來自機場(即相對富有的一群)。究竟他們在非常時期來港有甚麼逼切性?是否不讓他們來,就是「助長港獨氣焰」、「讓香港變成孤島」?當整個建制派也基本上支持封關,林太不封關的決定,邏輯上,只有一個答案:不惜令香港醫療系統崩潰、香港人心惶惶,也要讓香港成為內地富人的逃生門。做出這些的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上月你參加澳門回歸慶典時,沒有聞歌起舞,不少朋友視為「勇武手足」。雖是說笑,但《歌頌祖國》這首歌,確實不是伴隨你長大。早已入籍英國的林家,想必對《天佑女王》更有感覺,正如現在真・香港人只唱《願榮光歸香港》。其實,香港人本來不愛意識形態的表態,除了那些深深害國的愛國賊,哪些人需要時刻表忠?
在我心目中,最能代表香港不同顏色的歌曲,依然是《東方之珠》:不是羅大佑政治正確版,而是前輩歌手甄妮的同名歌曲:「新的迫害/新的引誘/ 有正有邪/何處是岸/此小島外表多風光/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這首歌推出時,大概是你和一代精英學生Carrie Cheng蜜運之際。滄海桑田,你們一家最後的岸,究竟在香港、北京、還是倫敦,我們不知道。也許你也不知道。但這樣下去,我們又何處是岸?
勸勸Carrie,救救香港,封關吧。其實,在心靈深處,你又有多久沒見過那位大家懷念、那些年的真Carrie Cheng?
明報筆陣,2020年2月3日,原裝長版
對年不合爐 在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Facebook 八卦
【在《與惡》之後,我們改變了什麼?】
在《熔爐》之後,韓國迅速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讓性侵身障者、幼童的罪犯,有更重的罰則,最高可到無期徒刑。在《殺人回憶》後,修正《刑事訴訟法》之後,延長了重大刑案的追訴期,避免憾事再發生。
那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我們改變了什麼呢?
這次又一次被認為是「恐龍法官」的新聞,如果又是大家輿論上罵一罵,名嘴政客幫大家「嘴巴上」出氣,風頭一過,等待下一個藝人出軌的「八卦」救援,繼續罵下一個渣男。這樣週而復始的媒體生態,不知道大家麻痺了沒?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永遠就是面對問題,卻也是最被忽視的一步。
首先,判決出來應該是去了解,「為什麼這樣判?」「依照什麼法去判?」
如果法官真的不依法、亂判,那我們就解決這法官。
但是,如果法官已經依法去判,那我們就看那條法出了什麼問題。
#刑法第19條第1項
「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
(這條也有但書,謝謝大家在留言區補充與討論)
由於刑法的根本,就是讓人民知道,你這樣做不好,我要懲罰你現在的行為,並且遏止未來犯罪的發生。
就跟《與惡》裡面,吳慷仁飾演的律師,與施名帥飾演的精神科醫生,在酒吧之間的對話一樣。
如果被告 #根本不知道狀況 那罰了也沒用,以後還是會再發生,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把他治好(強制送醫)
也可以想想這劇後期另一個關鍵字,「病識感」。
賈靜雯飾演的角色不覺得自己生病,沒有病識感就無法治病。
那罪犯沒有意識到自己犯罪,又怎麼防範?
剛好我們現實社會就是走到這一階段。
現況在這邊,就會產生起碼 #三個問題
1. #他說他神經病就神經病,那大家都去看病說自己神經病就好了啊
對! 這樣確實不合理,看新聞看得我也想去領個殺人執照。
不過,首先要騙過醫生。
我不知道多少人能騙過醫生,說自己神經病。
但是,我知道很多人想騙醫生不去服兵役,絕大多數都失敗 😊
當然還是有人逃兵役成功啦,不過大部分靠法條規定,體重、視力、疾病等等數據明確超標。
少部分在那邊「#長期吃大便」的,我除了佩服之外,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儘管如此,兵役不同於刑法,專業上的判定等級也就不同。
「專業」,不是法官認定就認定,這邊是「精神科醫師」判定,於法上合理。
就看大家對「醫療專業」的信任度在哪邊,這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2.#不罰不代表沒罪,為什麼不能判「有罪,不罰」!
刑事訴訟法第 301 條
「不能證明被告犯罪或其行為不罰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
依刑法第十八條第一項或第十九條第一項其行為不罰,認為有諭知保安處分之必要者,並應諭知其處分及期間。」
第一關是「刑法」那邊判要不要罰,第二關「刑事訴訟法」再來判怎麼罰。
這條就說,不罰的就無罪,但是要告知處分與期間。
其實看到這一點,才是大家生氣的地方。
明明就殺人了還無罪,恐龍法官!
問題這兩條擺在一起,法官不照著法去判,後續問題更大...
同樣要說的,是大家對這「立法的專業」,信任度到哪邊?
這條是1934年訂的,當時政府還在南京呢~
當時的法官可能覺得刑法寫不罰了,那這邊就寫無罪應該ok啦!
個人是覺得,在首都還在寫南京的時代,應該是不知道幾十年後,世界醫療對於精神疾病的進展啦...
關於「法律專業」的信任度,當時立法是不是至今適用,現在的法官是不是依法判斷,可能是這次的核心問題之一,但是前提是大家要先了解「法」,不然也很難討論。
(感謝陳家慶律師、王慕民律師、洪堃哲律師的分享)
3.#判決不是民意調查
一再強調,判決不是民意調查,法治國家必須「依法判決」。符合民意的就是對,不符合民意就是恐龍。那大家手機app投個票,公投一下就好了,幹嘛花這麼多錢養法官?
就像王赦律師說的一樣,就一人一刀捅下去結案就好了啊。
「判決」是個專業,一般人不知道判決背後有多少眉眉角角,會延伸多少蝴蝶效應,台灣一直以來都缺少「專業要錢」的概念,因為沒人告訴我們專業的背後,有多少事情。
#那就要去了解!
我也不會說專業就一定對,前面就說任何的專業,都有它的時空背景,法學會進步、醫學會進步,專業會與時俱進,我們怕的是不合時宜。
#那就要去了解x2!
看到新聞,我們生氣的是判決結果,生氣的是法律沒有維護正義,法律保護不了我們。
我們怎麼跟受害者解釋,我們怎麼能讓逝者安眠?
我們怎麼保護自己的家人,又怎麼防範未來不會再發生?
#那就要去了解x3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叫做面對問題。
只是大家有點搞錯問題。
這次的三大專業環節: #立法x醫療x法官
醫生判斷了專業的診斷,法官依照著醫生的診斷去判決,產生了這必然的結果。
基本上身邊有專業在「醫學」「法律」的朋友,都認為他們在當下的位子,都可能做出一樣的專業判決。
那問題會在哪邊?
那會不會是當初立下這制度、法規的問題? 會不會時空背景已經不一樣了?
那是不是該往這個方向討論?
不罰等於無罪嗎?
精神疾病犯罪的不罰有上限嗎?
怎樣的法,能遏止憾事重演?保護大家安全?
--------------------
我先說,我不是不生氣,是因為氣過太多次,看過太多次一樣的狀況了,開始學著了解。
我不是這兩者專業背景,認知還不夠,所以需要更多了解,也期待各位補充。
但是我知道:
你不關心什麼事情,那件事情就會一直來煩你。
💰 你不關心錢,你的錢就會越來越少。
📖 你不關心法律,那法律就只會來告你。
🙈 你不關心政治,那政治就是會來迫害你。
我認識的一位智者說過:
現實生活其實沒有「正確與錯誤」的選擇,有的幾乎都是「正確的選擇 與 簡單的選擇」。
我們生氣,然後發洩,是正確的選擇,還是簡單的選擇?
當韓國拍電影改變了一切,而我們在《與惡》之後,又做了什麼?
----------Do the next right thing------
首先關心,其次了解,再來就是行動。
多跟你的朋友圈、家人圈討論,這討論不是跟姐妹聊天抒發情緒就好,而是交流彼此的認知,不管立場是不是跟你一樣。
行動最難,所以沒要你動太多,簡單的一步,是要讓你地區的立委、政治相關人員去了解現況與可能性,要他們跟你回報就好。
不然你花這麼多錢繳稅幹嘛? 💰💰💰
說真的,看了這麼多年,會發現我們不是沒有行動力,只是「沒有病識感」,不知道我們能做到這樣的程度,以為我們小市民無能為力。
或者就是「不夠痛」,說真的有痛到,就會去行動了。
只是,我們目前只痛到在嘴巴上罵罵而已嗎?
我們真的要等到痛徹心扉才願意去了解嗎?
《與惡》在2019年 4/21 播出最後一集「未來的樣子」,交代了劇裡每一個人,未來的樣子。
今年是《與惡》的第二年,我相信我們會變得更好。
只要每個人都願意關心、了解、行動。
歷史一定會重演,直到你願意改變。
你想要什麼,未來的樣子?
對年不合爐 在 黃氏兄弟 Youtube 的評價
成為頻道第三成員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_S2S-Zs8LeuJxK-T3RQQg/join
..
今年的健康檢查出爐了!
竟然有幾項不合格,
到底我跟哥哥的身體狀況是好還是壞呢?
【迴轉壽司爆吃450盤,為了鬼滅之刃限量扭蛋!】
https://youtu.be/0Kobr-Lgp2k
【原來捷運是這樣挖的!進入北捷中心,猶如電影般高科技!】
https://youtu.be/dJcpsPft6jI
想成為下一個頂尖 YouTube 創作者嗎?歡迎加入【CAPSULE Academy】
→ http://bit.ly/2RtgPUv
黃氏兄弟全新單曲《光》
專屬聽歌連結:https://jsj.lnk.to/light
KKBOX:► https://bit.ly/3cFhEUC
MyMusic:► https://bit.ly/3jebsWn
friDay音樂:► https://bit.ly/3jfmquv
Spotify:► https://spoti.fi/33fpv8y
LINE MUSIC:►https://www.line-website.com/music-external-link?type=album&dest=2854576
Apple Music:► https://apple.co/33bB2Wc
網易雲音樂:► https://bit.ly/3kXyd0X
咪咕音樂:► https://bit.ly/2G9yKyd
🎓畢業108系列單曲🎓
EP.01【我的新座位】MV 👉 https://youtu.be/ZWYFHrJj4dI
EP.02【不專心】MV 👉 https://youtu.be/0GzLgn2fgcI
EP.03【多想告訴你】MV 👉 https://youtu.be/BT2tg7QphVU
🔥2020年單曲
【專家模式】MV👉 https://youtu.be/x8AP-2aLEeE
【室友】MV👉https://youtu.be/kaP4JUyI0uc
【轉學兄弟】:https://reurl.cc/EOKnn
【兄弟互整】:https://reurl.cc/2K44n
【外婆家系列】:https://goo.gl/n82tCk
【兄弟對決】https://reurl.cc/yaQNl
IG 追蹤 👉 huangbrotherss
FaceBook 專頁 👉 https://goo.gl/UcZf4Y
訂閱我們 👉 https://goo.gl/pPGJbv
👉 兄弟倆日常;喜歡拍試吃、開箱、搞怪、整人影片、都市傳說、實驗、運動、黑暗料理(?)、TikTok、Vlog
( 呃....就是生活中想拍什麼就拍什麼www )
► 每週一、三晚上六點,週六早上十點發片!會不定時直播跟追加影片(一定要開鈴鐺收通知!)
► 追蹤臉書專頁、IG 關注我們動態
( 大家多多分享、按喜歡,你的支持是給我們最大的鼓勵 )
#黃氏兄弟#健康報告 #診斷 #健康 #報告 #擔心 #異狀 #身體 #醫生 #健檢

對年不合爐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銅鑼灣老牌扒房金雀,因《花樣年華》而成名,向來以懷舊裝修及鐵板牛扒作賣點,本來在去年九月結業,殊不知兩個月後,部分員工以「香港情」之名,重新在區內開業,吸引不少老顧客重新上門。
但重新開業的香港情,卻令不少食客上門後大嘆中伏,綜合各網站、面書等投訴,罪名如下:
1.牛扒過熟
2.牛扒質劣又無肉味
3.招牌豬手只是白烚
4.餐前麵包奇韌
5.薯條又硬又凍
6.價錢和質素不成正比
為了一試究竟,我們請來入行廿多年,多年前曾數次光顧金雀的資深歐陸菜廚師阿高(假名),上星期與記者親身光顧香港情,點了五成熟的鐵板牛扒西冷餐、招牌豬手餐及招牌焗豬扒飯,一探投訴是否屬真。
一吃之下,的確令人大失所望。
鐵板牛扒上枱後,阿高品嘗後,指生熟度沒有問題,雖然點五成,而切開來是七成,但鐵板有熱力,又不是立刻吃,所以變成七成,他認為可以接受。阿高直言牛扒的確全無牛味,不過也補充這本來就是港式扒房的特色,問題出在性價比﹕「發水牛扒本來就是這種味道,如果只賣百多元,絕對沒有投訴,但問題是現在它賣二百多元,是中價餐廳的收費了,可以有更好的牛扒。」
最離譜的菜式是豬手,難怪網上一致劣評。韓式泡菜配白烚豬手的組合,已令人覺得莫名其妙,質素亦非常差,豬手皮羶,肉質彷彿煲湯後的湯渣,「全無心思」、「沒有食慾」、「這樣如何能做生意,大哥」等形容詞,不斷從阿高口中冒出。
餐包入口,不止是韌,表面更是奇乾。阿高一摸,便指出這餐包是以微波爐焗出來,所以已被抽乾水分,入口雖然夠熱,但外層又乾又硬,阿高搖頭指﹕「這麵包已死了。」伴碟薯條,亦的確集乾、硬、油膉等問題於一身,阿高以專業廚師眼光判斷﹕「下午已經炸好,廚師甚至沒有翻炸,直接放在鐵板上,希望鐵板熱力可以令薯條變熱。」
這還不止,試食時,還發現餐湯溫度非常矛盾,明明看到飄煙,入口卻是室溫,阿高試飲一口後,指出餐湯底層溫度及面層溫度相差甚遠﹕「湯底是熱的,但上面的確很冷,應該是太大風了,要攪拌一下才成。」
全餐下來,唯一較為正常的菜式,就是焗豬扒飯,是三項中相對較好,阿高明言﹕「飯只是沒有味道,未至於難吃。」他說以$170的收費而言,這豬扒飯絕對不合格,「大家樂,$50,美味多了。」
總括而言,香港情失去以往金雀餐廳時代的懷舊裝修光環加持,價錢大躍進兩倍以上,廚藝又比以往倒退。既然如此,為甚麼還要再來呢?
編輯:《飲食男女》飲食組
攝影:《飲食男女》攝影組
香港情
電話:3427 9166
地址:銅鑼灣駱克道491-499號京都商業中心6樓
營業時間:11:30am-11:30pm
平均消費:$230
詳情: http://bit.ly/2UqpAil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對年不合爐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炮台山有間茶餐廳,叫半島,此半島不同九龍的半島,位於炮台山宏安道,遠離大街,但門外長期都排長龍,從早餐時段、午飯時間到下午茶時段,門外都有超過十個人排隊。
店鋪自2015年5月開張,由林衍楓夫妻及黃敏東所開。改名半島,因為阿楓老婆最愛的周潤發電影,去過半島酒店,於是就想着或許總有一天能以這名字吸引發哥到來而改。開業以來一直沒等到發哥,但客人就絡繹不絕,可是誰料當初開業,卻是困難重重。
阿楓和阿東從小已經認識,於翠華上班後開始熟稔,阿楓主理廚房,東哥負責樓面。後來阿楓有感於餐廳工作能賺的錢有限,加上東哥也想一試自己能走到甚麼地步,二人一拍即合,籌備開餐廳。壯志未酬,先遇挫折。三人從港島到新界一直覓鋪,但不是租金問題就是位置不合心水,看了第一百間店,三人都決定,下一次再不能覓到心水店鋪就放棄老闆夢,找一間餐廳安份工作。
結果第二天二人看報紙,見到現時的鋪位,一看之下,終於合眼緣,一錘定音把現時的鋪位租下,用三天的時間把招牌及餐牌換掉,打理好內部,正式開業。急着開門的結果是門可羅雀,漏水、跳掣、壞爐具樣樣齊,不過二人咬緊牙關,終於憑着便宜大份且優質的食物,慢慢累積了一定的客人,開業兩月門外更是開始排起長龍。日做二十小時,錢賺到了,但伴隨的是困身的工作。
阿楓自言,當初開店,本是想讓老婆享福,但卻因為人手不足的關係,最終還是要讓老婆在樓面幫忙,結果大家忙於工作,連交談時間也沒有,傷透對方的心,甚至因此考慮過結業不幹。二人商討過後,還是捨不得現在的熟客,最終還是堅持下去,最多是關店後早點回家共享天倫之樂。現在餐廳不做晚市,紅日不開,讓自己跟一眾員工也能早點回家陪伴家人,也別提開分店。畢竟錢賺再多,但若沒空花費,那跟白忙一場沒分別。
採訪:范名雅
攝影:梁偉德、王瑋彤
半島冰室
地址:北角宏安道14-28號威德閣地下2號鋪
電話:2566 8030
營業時間:6:30am-6pm(星期日休息)
人均消費:$50-$100
詳情: http://bit.ly/2JT7vDO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對年不合爐 在 不合爐可以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不合爐 可另立牌位嗎? - 生活QA - Life QA2006年10月6日· 我的先生今年去世,因為它是家中最小的, 且父母健在, 所以大嫂認為若我的丈夫對年後, 應先不要合爐, 以免年長者 ... ... <看更多>
對年不合爐 在 不合爐可以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不合爐 可另立牌位嗎? - 生活QA - Life QA2006年10月6日· 我的先生今年去世,因為它是家中最小的, 且父母健在, 所以大嫂認為若我的丈夫對年後, 應先不要合爐, 以免年長者 ... ... <看更多>
對年不合爐 在 [問題] 對年不合爐的牌位問題- 看板funera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是這樣的,我阿公目前在靈骨塔那邊,
目前是決定只做對年,明年再合爐。
靈骨塔那邊是說要我們準備謝籃把牌位帶回家,
放祖先牌位旁邊祭祀即可;
但是去熟識的金紙行買要用的金紙的時候,
老闆娘說「這種應該要請師父來家裡擺牌位吧...怎麼會是自己放呢?」
所以有點搞不清楚到底哪邊說法才是對的...
還麻煩版友解答了,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223.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uneral/M.1409839698.A.014.html
... <看更多>